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天朝明志|查看: 7520|回复: 15
[2014年

北京今晚9点后热门出城公交线路梳理

 [复制链接]
11#
 泡泡老忍者 发表于: 2014-12-30 09:07:00|只看该作者

北京地铁调价客流晚高峰降幅明显 地面公交拥挤

源自:中国新闻网

  左图为售票员讲解票价和志愿者服务 右图为地铁10号线晚高峰时期
  中新网12月30日电(生活频道 袁野)29日,北京地铁调价后迎来首个工作日,中新网生活频道实地体验多趟地铁发现,早高峰地铁客流量未见明显减少,晚高峰却较调价前黯然许多。面对公交地铁涨价事实,通勤族“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也有市民反倒变经济压力为健身动力,成了“自驾族”。

实地体验:晚高峰地铁换乘站上车无压力
  工作在阜成门外大街,家住西红门附近的陈女士每天都要在4号线西红门站和2号线阜成门站之间往返,“早上上班时地铁人依然挺多,与调价前差别不大”,然而,另陈女士诧异的是,等到晚上5点半左右在宣武门站换乘4号线时客流量较平时减少至少一半以上,“以前都是要等两三趟才能挤得上去,而今天上车非常顺畅”
  陈女士这一经历在客流量较大的1号线和10号线上得到同样验证。中新网生活频道从晚高峰5点开始在1号线换乘站公主坟站乘车发现,早高峰拥挤不堪的地铁通道格外通畅,工作人员也对中新网生活频道表示,早上客流量还跟往日相差不大,晚上就冷清许多。
  10号线换乘站较多,直至下午6点半,依然未出现往日拥堵不堪需要候车的情况,地铁通道也敞亮许多。
  不过,地面公交却较往日拥挤很多。中新网生活频道在展览路及木樨地等多次往返的公交站牌看到,排队队伍明显较调价前要长,有市民分析称,早高峰时大都赶着上班,宁愿多花钱乘地铁,而晚上则时间相对宽裕,乘公交更划算。

通勤族:北京,想说爱你不容易
  “地铁2元时代”的结束,对已在北京工作近五年的通勤族小张来说颇有些不适应,家住天通苑的他早已习惯每天单程4毛公交,2元地铁的日子,“即使这样,日子也过得紧紧巴巴”。小张在南三环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虽然工资也有小幅度增长,但他依然觉得入不敷出。
  小张向中新网生活频道算了一笔账,每个月手机话费100元,网费50元,水电费100元,伙食费1000元,交通费150元,买衣服及洗漱用品500元,朋友聚会300元······保守算下来也得2200元,这还不算偶尔出去旅游时的花费。
  这么算来,每月小一半的工资都搭进去了,如今逢上地铁公交涨价,“每月又要多支出150元交通费。”小张告诉中新网生活频道,自己平时很少去电影院、酒吧等娱乐场所,周末喜欢宅在家里看动漫。
  29日下班后,小张像往常一样到住处附近的农贸市场买菜,一颗青萝卜一颗圆白菜就是他准备的晚餐,而在以前他会搭配些荤菜。
  “北京,想说爱你不容易啊”回味五年北漂生活,小张不无感慨。

自驾族:地铁涨价成督促自我锻炼的动力
  地铁公交涨价,对于像小张一样往返距离较远的上班族而言压力凸显,而对那些住处离单位较近的上班族而言可选择的余地就大很多。从事房屋中介的姚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姚先生在位于军博附近的某房地产中介公司上班,自己和同事在万寿路附近合租一间房屋,原来每天乘地铁1号线两站地就能到公司了,如今面临地铁涨价,他也为每月多支出的60元感到心疼。
  思量再三,姚先生决定买辆自行车骑车上班,“不光省钱,还能锻炼身体,何乐而不为呢”。
  他告诉中新网生活频道,其实自己之前就有这么个想法,骑着单车还能欣赏北京的夜景,只是天气越来越冷,也渐渐没了动力。直到11月份,看到官方正式公布地铁公交调价信息后,姚先生才下定决心入手一辆自行车,如今他已骑车上班半个月了。
  对姚先生而言,此次地铁公交调价反倒成了“好事”。尽管每天要骑行3公里,他却表示越来越喜欢骑车上班的感觉,“不堵车,而且感觉很自由”。(中新网生活频道)
原文标题:北京地铁调价客流晚高峰降幅明显 通勤族晒经济账单)
12#
 小姑凉可爱 发表于: 2015-1-3 08:27:0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美媒关注北京地铁涨价:分流效果仍有待观察

源自:参考消息
2014年12月28日,乘客在北京地铁4号线角门西站刷卡进站。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参考消息网1月3日报道
  美媒称,2014年11月,一位单身母亲在挤地铁时被夹坠亡,凸显了中国首都交通运输部门官员早已承诺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他们采取了措施,从2014年12月28日起将地铁票价提高,声称其目的是缓解过度拥挤现象。
  据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1月1日报道,不出所料,这个政策并未得到一边倒的拥护。
  家住地铁5号线天通苑北站附近的郑申辰(音)说:“我早上还是要在地铁站外面排队等15分钟才能进站,我觉得政府只是想给地铁涨价找个借口。”
  来自河北承德的单身母亲潘小梅坠亡的2014年11月6日,北京地铁的客流量高达930万人次。33岁的潘小梅当时被夹在了地铁车门和安全门之间,显然是想挤进一节拥挤的车厢未果。
  北京地铁近几年发展迅猛,但也变得特别拥挤。
  2007年年底时,北京有5条地铁线,总里程约为140公里,买一张票就能随便坐到哪儿。如今,在2014年12月28日4条新线路开通运营后,北京共有18条地铁线,总里程超过523公里。
  但伴随着这种扩展而来的是乘客量的激增,高峰时段坐地铁不啻为一场噩梦。
  2014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的一段北京地铁西二旗站早高峰盛况的视频在网上疯传。站台上一名负责引导客流的地铁工作人员好几次被争先恐后上地铁的乘客挤进车厢。
  当有关部门宣布要提高票价时,能够解决拥挤问题被赞誉为此举将带来的主要好处之一。《人民日报》载文称,地铁调价可以使更多乘客从地铁分流到地面公交车。
  在调价措施12月28日生效前,北京地铁实行无论路程远近一律2元的票价。新票价起价3元,按乘坐里程计费。
  26岁的郑申辰在离家12英里远的一家互联网公司上班,每天早上上班要耗时50分钟。现在路费上涨了一倍多,但是他并不打算改换出行方式。
  “坐地铁是我去上班的最快途径,”他表示,“北京的地面交通太堵,坐公交车根本不可行。”
  近年来,北京有关部门开始就涉及日常生活的涨价方案征求公众意见,包括水、电、天然气等。但有居民质疑这些听证会的实际意义,因为不管听证结果如何都会涨价。
  2014年10月底举行的地铁调价听证会选取了10个人作为通勤者代表。中央民族大学的张宏良当时发表博文称,价格听证会本应是由市民决定是否涨价的一种民主权利,在当今中国却变成了选择涨价方案的公民义务。
  很多像潘小梅和郑申辰这样的年轻外来人口在地铁线末端租住廉价房以降低生活成本,同时又有比较便捷的交通方式进城。
  就职于北京CBD地区一家证券经纪公司的张建(音)3年前和女朋友一起搬到北京东郊梨园地铁站附近的一幢公寓楼中,因为那里的月租金只有约1300元人民币。
  虽然涨价后他每天坐地铁的费用增加到原来的近3倍,但27岁的张建并不考虑搬到离公司近一点的地方。
  他说:“如果搬家,多出来的租金比涨价后多花的地铁票钱要高得多。地面交通拥堵,保证不了我按时上班,所以,地铁票价涨就涨吧,我认了。”
原文标题:美媒关注北京地铁涨价:调价效果有待观察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3#
 小姑凉可爱 发表于: 2015-1-4 04:27:04|只看该作者

北京地铁元旦客流量超1900万人次 同比增长7%

源自:京华时报

  元旦当天,游客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京华时报记者蒲东峰摄
  昨天,2015年第一个假期元旦小长假正式结束,节日期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适宜游客出行。截至昨天,小长假三天全市公园风景区共接待游客241万人次,市属11家公园游客同比增长40%,达到83万人次,创历史新高。此外,作为公交涨价后的首个小长假,地铁客流量仍然达到1913.62万人次,同比增6.96%。

■ 景区
陶然亭公园游客最多

  元旦期间,全市公园风景区举办了包括冰雪娱乐、游园赏景、新年祈福、登山健身四大类文化活动迎接新年游人。来自市园林绿化局的统计数据,截至昨天,小长假三天全市公园风景区共接待游客241万人次。
  据市公园管理中心统计,截至昨天下午,三天小长假市属11家公园共吸引游客83万人次,增长40%。“这在往年是从来没有过的,此前两年的元旦小长假期间,最多也只有52万人次、60万人次游人。”市公园管理中心负责人表示。
  小长假三天,陶然亭公园接待游客15.2万人次,为市属公园之最;天坛公园接待游客13.2万人次;玉渊潭公园接待游客10.1万人次;故宫共接待观众11.8万人次,其中元旦当日接待游客较去年同期增长77.44%。颐和园、北海、动物园、香山等公园游客接待量同比去年有明显增加。
  冰雪活动受热捧
  据了解,元旦期间,颐和园、玉渊潭、陶然亭、北海公园、紫竹院、北京植物园等市属6家公园均举办了冰雪活动,是市属公园历年来举办冰雪活动最多的一年,特别是颐和园本世纪首次开设了冰场。小长假三天,各公园迎来8万人参与冰雪活动。玉渊潭、北海的雪地冰上碰碰车,陶然亭的马达加斯加观赏企鹅及紫竹院的溜冰项目等成为迎新大众冰雪活动人气指数最高的项目,受到游客的欢迎。
  此外,来自市假日办的数据显示,元旦假期三天,本市滑雪场共接待5.6万人。据市公园管理中心介绍,市属公园新年冰雪活动和部分迎新游园展览等将持续到寒假及春节期间。

亮点
■ 商业 40家商企卖了近18亿
  元旦期间,市商务委监测的40家重点商业服务业企业实现销售额17.8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餐饮老字号以火爆的人气开局2015年,东来顺、烤肉季、便宜坊、全聚德等餐饮企业营业额同比增长30%以上。
  此外,菜百、国华等黄金消费也非常火爆,尤其是菜百,三天成交了5万余笔销售,服务2.6万人次;元旦当天,每分钟销售近40万元,全天销售同比增长10%以上。另外,节日期间百货商场、超市消费也明显增长,长安商场、当代商城、居然之家、大中电器、物美等销售额增长20%以上。电子商务零售更是快速增长,节日期间,当当网、苏宁易购等网上商店销售额同比增长50%以上。
  亮点
  老字号忙“外卖”
  大众餐饮企业利用节假日的契机,纷纷创新菜品,通过优惠套餐、外卖服务、网上订餐及微信、微博互动等方式服务消费者,朋友聚会、家庭聚餐大幅增长。特别是老字号餐饮企业,几乎每天都需排号等座,烤肉季平均每天排号等座的顾客超过了500号;峨嵋酒家、砂锅居等老字号排号等座的顾客同样超过了100号。火爆的人气也着实催热了老字号的“外卖”业务。元旦假期中,峨嵋酒家外卖最多的一天超过了200份,比往常翻了一番;同春园、同和居、又一顺、砂锅居等老字号名店,日均外卖数量也在六七十份左右。

■ 交通
地铁客流增近7%

  据交通委介绍,元旦假期三天(昨日为预计数)高速公路交通量总计约421万辆,日均140.33万辆,比去年同期(元旦假期1月1日)增长约14%。
  其中,1月1日高速公路交通量为143.04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约15.83%;1月2日高速公路交通量为137.99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约11.74%;1月3日0-12时高速公路交通量约为48.53万,比去年同期增长约3.26%。
  另外,三天假期,公共汽(电)车客运量3000.6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4.25%;轨道交通客运量1913.62万人次,同比增6.96%;省际长途客运量20.87万人次,同比增长17.9%。

■ 演出
超八成话剧为喜剧

  记者昨天从北京市文化局获悉,元旦期间北京共举行文化演出227台、818场各类专业院团文艺演出,上座率达72%,参观人次为43万。公共文化方面,各区县、乡镇街道开展联谊会、展览、展示、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活动97项,覆盖人群逾百万人次。
  数据显示,元旦期间,全市共有106个场馆有文艺演出,比去年的90家场馆同期增长了17.8%。北京市文化局统计显示,元旦期间话剧类演出以喜剧为主,占比达到81%。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性更强,个性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京华时报记者王硕田虎
  胡笑红张然黄海蕾京华时报制图谢瑶
原文标题:元旦小长假240万人次逛公园)
14#
 小姑凉可爱 发表于: 2015-1-7 01:47:02|只看该作者

北京地铁涨价后客流降一成 预计春节后逐步恢复

源自:北京晨报

  地铁北京西站站临时售票室前,乘客排队购票。

预计春节后客流逐步恢复
  北京地铁票制票价调整已有一周多时间,北京晨报记者昨日获悉,本月5日,也就是票价调整、元旦假期后的首个周一,北京地铁全路网客流量为910.61万人次,相比2014年12月22日全路网客流量为1008.15万人次,减少了9.68%。其中,以往拥挤不堪的地铁1号线,客运量则降低约20%。
  根据官方统计,北京地铁公司所辖15条运营线路本月5日客运量为766.01万人次,与地铁调价前的最后一个周一852.25万人次相比,减少了10.1%;京港地铁所辖线路本月5日客流量合计144.6万人次,与地铁调价前的最后一个周一155.9万人次相比,下降了7.2%。尤其以往早晚高峰拥挤不堪的1号线,本周一客流量只有约100万人次,与2014年12月22日地铁调价前的最后一个周一相比,降低了约20%。
  据交通部门预计,随着乘客对新票制票价的逐渐适应,以及上班族乘地铁出行的“刚需”,预计到春节后,也就是三四月份,地铁客流量将逐步恢复,至于何时能够恢复到票价调整前的状态,尚不能确定。

■ 现场
地点:地铁北京西站站
超里程补票居多

  昨日上午,北京晨报记者来到地铁北京西站站。在地铁9号线通往北广场出站闸机口处,地铁工作人员正在引导使用单程票的乘客出站。记者留意到,工作人员并未将乘客手中的单程卡插入闸机,而是收集上来,使用地铁员工卡放乘客出站。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样做能减少乘客出站时间。同时,收集上来的单程票可发给其他购买单程票进站的乘客,节省乘客购票时间。
  据北京西站站区长崔晋耀介绍,自上月28日实施新票价以来,地铁北京西站站客流基本在14万到15万人之间,单程票每日发售26000张左右,和票价调整前相比,购买单程票乘客由原本的50%下降到30%,这意味着,70%乘客选择了能够享受优惠乘车政策的一卡通。
  同时,由于北京西站站地理位置较为特殊,很多外地来京旅客对于自动售票系统较为陌生,更愿意选择到人工窗口购票、充值,这样的旅客占到了70%。
  崔晋耀还透露,自票价调整以来,北京西站站日均补票量在1000张左右。“因超里程补票的居多,超时的比较少,在这些补票乘客中,多数都不是故意逃跑。”崔晋耀介绍说,很多外地来京乘客都以为是分段买票,所以在买票时,只购买了自己所要到达的换乘站,而不是最终的目的地,所以导致超里程。
  另外,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为在调价后向旅客提供更便捷的地铁购票服务,北京西站站共增设了4个临时售票室、4个移动售票室和4个补票室,并配齐197名志愿服务保障人员,从早7时到晚10时在自动售票机前协助乘客购票。
⊙记者:曹晶瑞 文并摄
原文标题:票价调整逾一周地铁客流降一成)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5#
 小姑凉可爱 发表于: 2015-1-7 15:27:00|只看该作者

交通部门:北京地铁涨价后日客流下降约80万人次

源自:法制晚报
  法制晚报讯(记者:谢璐)新票制后,本市轨道交通日客流下降约80万人次。记者上午获悉,交通部门发布《票价改革之北京轨道交通客流影响分析》,10号线和八通线乘客减少最多;4公里以内、52公里以上的客流降幅最大,下一步将重点研究这部分客流转移方式。

哪降得最多 10号线松快了
  数据显示,轨道交通日均客流较计程票价实施前下降了约80万人次,降幅约为8%。除了新开通的4条线路客流正在增长外,其余线路客流下降幅度从3%到18%不等。其中10号线客流下降最明显,相当于每天少运了34万人次。另外,受到6号线二期开通分流影响,八通线客流降幅也比较大,达到15%。

超长、超短里程的少了
  交通部门分析,短途和长途客流下降最明显。比如6公里以内的出行,客流下降8.8%;4公里以内的出行降低了11.5%。这基本达到了“引导短途客流乘坐地面公交出行”的设想。
  乘距超过52公里的地铁客流也明显减少,其中52公里至72公里的客流下降15.2%;72公里以上的客流下降13%。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称,下一步将重点研究该部分客流的转移方式。

为啥还是挤9线仍超满载率
  据报告显示,调价后1号线、10号线等10条线路高峰小时满载率略降,但仍有7条线路超饱和。6号线的满载率反增了8个百分点。
  目前,高峰小时满载率依旧超过100%的线路分别是1号线、5号线、6号线、9号线、10号线、13号线、昌平线、八通线、4号线—大兴线。昌平线依然是最挤的一条地铁线,满载率高达138%,这意味着每平方米要挤下七八位乘客。

少的大都在平峰期
  大部分减少的客流都出现在平峰期。受到票价影响,大约11.8%的平峰客流改换了其他交通方式出行。早高峰客流同比下降仅3.9%,晚高峰也只下降了8.7%。尤其是20时之后,受到部分公交线路收车较早等因素影响,客流只减少了3.3%。

不同里程客流变化
  出行距离(公里)票价(元)客流同比
  0-6 3-8.8%
  6-12 4-8.0%
  12-22 5-7.6%
  22-32 6-7.2%
  32-52 7-8.6%
  52-72 8-15.2%
  72-92 9-13.0%

预测一下
适应后可能反弹

  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分析,虽然短期内客流量下降,但平均运距、换乘次数、出行时间等主要客流指标特征并未出现大波动。
  但是随着春节后返城客流增加,乘客对于计程票价适应程度增强,整个轨道线网的客流特征还会发生变化,有可能反弹。

影响数读
  一卡通:刷卡乘客比例从80%增长到85%以上;购买单程票卡的人数每天减少约17万人次。
  公交:公交日均客运量下降了约6.1%;原一票制线路受影响最大,日客运量下降了8.3%;而此前就是分段计价的线路客流几乎没影响。
⊙记者:谢璐
原文标题:地铁族每天少了80万)
16#
 西蜀教师 发表于: 2015-1-7 15:27:00|只看该作者

北京轨道交通日客流量下降约80万人次

源自:新华社
  【北京:轨道交通日客流量下降约80万人次】根据《票价改革之北京轨道交通客流影响分析》的发布:计程票价实施后,北京市轨道交通日客流下降约80万人次,但乘客出行特征暂无明显变化。据介绍,使用一卡通的乘客比例从原本的近80%增长到85%以上;购买单程票卡的人数每天减少约17万人次。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 01:39,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