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喇叭河生态影像

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粉红季节|查看: 8625|回复: 49
[亲近巴蜀

2005年4月9日采风平乐镇图文全集

 [复制链接]
11#
 沈小婷 发表于: 2005-4-12 09:16:32|只看该作者
第二篇章 一曲凤求凰 千载文君酒 到邛崃,必去文君井,用心聆听相如文君的爱情故事。陈炜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我们担当了导游与司机。车子在“文君故里”的牌坊前停下,放眼望去,建筑风格酷似成都琴台路。 前行200米便到了文君井,一行几人在文君井的牌匾前合影留念,这时陈炜老师又成了我们的摄影师。 进门直走,有一亭子建于假山之上,这便是茅亭(又名)听雨亭,听雨亭重建于民国二十年(1913年),相如文君白日肆中卖酒,入夜抚琴之余,常常相拥入亭,或聆听风雨之声,或赏一轮明白,倾诉相爱之意,风流传千古。 进门左转,就是琴台所在。此处琴台重建于明代,司马相如以一曲《凤求凰》打动了文君的心,千古佳话,发人幽思。此琴台和三角亭均是按卓氏旧宅布局重新修复。 穿过回廊,文君井便出现在眼前。为了保护这口井,也为了游人的安全,井口已用铁栅栏防护,大家又争相在文君井旁留影。 文君井左手边三米处是当垆亭,当年相如、文君当垆涤器开设酒肆。有人说文君当垆沽酒只为情,是啊。世上又有几人能逃得了这个情字。文君井有一幅对联这样写道,上联是:君不见豪富王孙,货殖传中添得几行香史;停车弄故迹,问何处美人芳草,空留断井斜阳;天崖知已本难逢;最堪怜,绿绮传情,白头兴怨。下联是:我亦是倦游司马,临邛道上惹来多少闲愁;把酒倚栏杆,叹当年名士风流,消尽茂林秋雨;从古文章憎命达;再休说,长门卖赋,封禅遗书。 才子佳人故事代代流传,人们来赞美卓文君的敢爱敢恨,羡慕爱情的甜蜜缠绵。其实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的时候,司马相如当时的生活并非琴书雅集,诗酒逍遥,风月无边。由于梁王的短命去世,宾客星散,司马相如回到老家成都,而家里已是父母双亡,家徒四壁,在无以自立的情况下,他抱着迷茫的希望来到边陲小县临邛投靠担任县令的好友王吉,寄人篱下。联系到当年司马相如的志向,当年的生活,算得上是十分的失意,十分地潦倒了。卓文君就是在司马相如这样的时候,凭着司马相如在她家弹奏的一曲“凤求凰”,在封建时代礼法深严的社会里,不顾嫌隙的深夜私奔住在客舍的司马相如。我实在是感佩才女的勇气。 参观完文君井,川西行者车队已等在门口,我们浩浩荡荡的采风队伍驶向城郊回澜塔。回澜塔位于邛崃东南三公里处,又名镇江塔。高十三层,远远望去,象是一位久经风霜的老者,屹立于南河边上,守护着南河与南河岸的邛崃人民。回澜塔高75.48米,是成都市内最高的古塔,也是中国现存最高的风水古塔,修建于南河河心的沙碛上,经历了无数风雨、洪水和地震的考验,仍然巍然屹立。
12#
 沈小婷 发表于: 2005-4-12 09:17:33|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第三篇章 泛舟白沫江 对歌赛三姐 离开文君井,大队人马开往此次目的地──平乐镇。下午两点才至平乐,大家都是饥肠辘辘了。粉红季节动用“公款”买了两块钱的面包,几个“饿狼”狼吞虎咽起来。 饿狼们四处打探平乐镇的特色小吃,听说“奶汤面”是平乐特产,正想过把瘾,川西行者车队的山水风琴赶来,说是平乐镇的碗碗羊肉最有特色,也最有味道。一干人等在“本地通”山水风琴的带领下,直奔羊肉馆。 我就说,四川人特别可爱,言语之间充满着童真。你说羊肉汤就羊肉汤呗,被他们叫成了“碗碗羊肉”,立刻就便得小巧玲珑,让人怜惜有佳。还有挎包说成“包包”,轿车说成“车车”,裤子说成“裤儿”,真是一种难以言表的舒服。 饭毕,开始游古镇。 从乐善桥头走下,便是八店街,八店街因为有八个铺面而得名。相邻糠市街,也就是养猪农户购买猪料的地方。糠市街头,就是古码头了。据宋《九城志》记载,“平乐镇,濒河,水陆通道,市口繁富”,古码头常年皆有木船停靠,纸帮、烟帮皆有码头沿水路通往下江一带。油盐、布匹、百货由水路运进古镇而停靠于古码头,热闹非常,现在的码头尚有船桩遗迹。 平乐游,最开心的要算是泛舟白沫江上了。 我等十几人,租一竹船。和船家几番商议后,船家终于抵挡不住我等的软磨硬泡,决定把船交给我们。川西行者车队的赵波老师和山水风琴成了我们第一任船夫。接下来王洪林老师接过船桨,然后就是你争我夺,轮番上阵,划船留影。 王洪林老师最先拉开了对歌的序幕,“唱山歌来,这边唱来那边和,那边和……”,你别说,王老师唱歌还真好听。这一下激起了我们的唱歌欲望。天生五音只有两音的我,也破喉咙烂嗓子的吼了起来。这一吼不要紧,对面划过来的两个竹船的人来对歌了,刹那间白沫江上,歌声一片。高原2004时,一时兴起,站在船头,用歌声勾引对面的美眉(本不想用勾引一词,奈何我江郎才尽,没有更合适的词了,想了想这个词最贴切,权且用之)。我一看有门,便现场编了歌词,任由高原2004去发挥。高原2004 :“哎──我家的小船谁来伐哟──” 众人和 :“我来伐──” 高原2004:“哎──我家的姑娘谁来爱哟──” 众人和 :“我来爱──” 沈家老太 :“要爱你拿金银来哟──” 众人和 :“金银来──” 高原2004:“没有金银你莫来哟──” 众人和 :“你莫来──” 沈家老太 :“金银拿来侬不爱哟──” 众人和 :“侬不爱──” 沈家老太 :“侬爱公子才气好哟──” 众人和 :“才气好──” 沈家老太 :“要是草包你莫来哟──” 众人和 :“你莫来──” 预编的歌词还未唱完,把本船十几位与对面两只竹船上的人都笑得前仰后合了。我不知道我们这些刚见面的临时队伍,哪里来的默契,会配合的如此之好,象支训练有素的合唱队,当时的兴奋感觉一直延续到现在。高原2004更音域宽广,音色浑厚、高亢、有力,不辱高原2004的这个名字。 登上岸,牛牛带领的自行车从成都风尘而至,三只队伍汇合于白沫江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19 20:25:02编辑过]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3#
 沈小婷 发表于: 2005-4-12 09:18:55|只看该作者
第四篇章 夜宿花楸山, 雨打窗前叶
14#
 沈小婷 发表于: 2005-4-12 09:28:56|只看该作者
第五篇章 踏晨露采鲜茶 闻鸟啼走青山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5#
 沈小婷 发表于: 2005-4-12 09:29:24|只看该作者
第六篇章 金华山虔诚拜佛 邛崃市相拥而别
16#
 沈小婷 发表于: 2005-4-12 09:29:41|只看该作者
后记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7#
 沈小婷 发表于: 2005-4-12 09:30:57|只看该作者
嘻嘻,俺先把位置占到起,欲知后事如何,切听下回分解。
18#
 楼主|粉红季节 发表于: 2005-4-12 09:31:37|只看该作者
小婷说,如果我来巴蜀,我就是个好驴友。为了争当好驴友,我只好连滚带爬的进来了,呵呵……

我知道在巴蜀,奇人异士到处可见,我这个写一句话就抖不顺畅的人,像流水帐样的写了个游记,作为上版的见面礼,大家就别见笑了啊!

另外,这些PP怎么产生的哦?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呢...汗...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9#
 楼主|粉红季节 发表于: 2005-4-12 09:41:33|只看该作者
知道什么叫抛砖引玉吗?至少我现在终于知道了!

小婷赶紧哦,你的下回分解,我都等在这里迫不及待了。
20#
 安蓉 发表于: 2005-4-12 09:50:39|只看该作者

新修的文君故里,像成都的琴台路。


文君井。不过我们都看不见井第,很黑。


当垆亭。传说司马香相如在此地洗喝酒用的器皿。


平乐古镇白沫江


平乐古街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7 13:40,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