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天朝明志|查看: 22680|回复: 59
[企业

京东金融"降级":改名京东数科 曾经的金融梦破碎了?

 [复制链接]
50#
 海风有咸味 发表于: 2018-8-6 19:43:00|只看该作者

京东金融辟谣:京东金融遭遇挤兑危机为虚假新闻

  8月6日消息,今日京东金融发布公告回应京东金融遭遇挤兑危机传言称,京东金融运营正常,将进一步更新对该伪造新闻、谣言传播事件的公安立案、侦查的相关进展。
  8月6日中午,我司发现题为《搞事情!?京东金融遭遇挤兑危机》的报道在网上传播,经与相关机构查证核实,真实情况如下:
  1、与《证券日报》核实,该报道截图系伪造,该社从未采写此内容。
  2、与《网易财经》核实,该网站并未转载上述虚假新闻。
  3、京东金融已经取证并向公安机关报案,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证券日报社高度重视此事,已发布官方澄清声明(附后)。
  京东金融是一家与持牌金融机构深度合作的科技公司,始终信守正道成功。京东金融持有基金代销牌照、保险经纪牌照,产品均为来自于基金、保险、银行等各大金融机构提供的、符合监管要求的标准产品。
  京东金融运营正常,后续将进一步更新对该伪造新闻、谣言传播事件的公安立案、侦查的相关进展。
49#
 牛涨 发表于: 2018-7-27 07:23: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沈建光加盟京东金融 任首席经济学家

源自:新京报
京东金融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
  沈建光加盟京东金融 任首席经济学家
  继月初完成130亿元B轮融资后,京东金融又释放一则重要讯息。7月26日,京东金融宣布,瑞穗证券亚洲公司原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博士出任京东金融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京东金融CEO陈生强透露,沈建光将继续专注于全球与中国经济研究。

京东金融或为海外战略布局蓄力
  随着国内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头部金融科技巨头纷纷聚焦国际化战略。在“造船出海”的同时,谙熟国内外金融政策环境的国际化人才,正愈发成为企业追捧的核心资源。
  公开信息显示,沈建光拥有丰富的国际金融机构、国际金融组织与货币政策部门任职经历。在加盟京东金融前,沈建光担任过瑞穗证券亚洲公司原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是首个进入欧洲央行工作的华人资深经济学家,负责亚太经济预测和分析。此外,沈建光也曾担任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芬兰央行经济学家。
  对于沈建光的加入,京东金融CEO陈生强说,“沈建光博士将继续专注于全球与中国经济研究,相信他能够做出更多具有前瞻性与洞察力的分析,为国家政策部门、金融机构与企事业单位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2018年全球经济遇到的风险和困难逐步增多,主要经济体增长放缓、通胀上升,紧缩货币政策周期开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企业发展更需要看得更远的“眼睛”和听得更清“耳朵”,把握当下,同时预见未来。而京东金融此次人才引进,可能是在为全球化战略提供决策参考,以应对海外市场的挑战。
  近年来,京东金融在国际化上动作频频,先是联手泰国尚泰集团拓展海外市场,紧接着在硅谷设立AI实验室。在7月12日宣布完成130亿元融资时,京东金融也透露,未来将积极推进全球化,在全球范围内吸引领军型科技人才。

“B2B2C”模式下加码人才投入
  实际上,京东金融近来的一些运作年初已有前奏。在2018京东金融内部员工大会上,京东金融CEO陈生强提出“B2B2C”的商业模式,并公布接下来的三年会坚持四项长期战略,包括“不惜一切代价建立科技领先优势”、“全面推行全球化,站在全球视野参与竞争”等。
  京东金融已经从服务C端的1.0阶段,进入到服务B端的2.0 阶段,目前定位于服务金融机构的数字科技公司。从目前来看,在金融领域之外,京东金融正在利用自身所积累的数字化能力,去服务更多行业企业、政府机构,助力各类机构的数字化转型。
  “B端服务的市场机会虽然巨大,但做企业服务比to C服务更要关注产业走向、关注企业经营环境。要想更好地服务于企业,除了利用数字化能力的输出,还要把握宏观经济,帮助所服务企业发现风险,洞见机遇。”行业分析人士认为,沈建光的加入正是京东金融在这一领域能力的补足,借助于沈建光博士对宏观政策和市场环境的洞察,京东金融不仅可以寻找到自身企业价值和行业政策的契合点,同时可以就如何更好地服务B端企业,获得可行性建议。
  从公开资料来看,近一年来,京东金融围绕服务金融企业等B端机构,引入了金融、科技领域的众多知名高管、专家,包括北欧银行原副总裁张旭、建设银行河南省分行原行长李尚荣、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原总经理助理王钰、前亚马逊首席科学家薄列峰、益博睿大中华区CEO姚诚、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计算机科学学院博士彭健、前微软城市计算负责人郑宇等。
  “京东金融在全球范围内招贤纳士,汇集了一批顶尖人才,更让我感受到企业对于人才的重视以及快速发展的潜力。”沈建光说,“纵观全球,中国在金融科技领域弯道超车,世界领先,也对传统金融行业产生深刻影响。我非常期待可以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运用到经济研究和预测方法上,做出更有前瞻性的预判,为京东金融的科技创新和普惠金融做出贡献”。
  新京报记者 刘畅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8#
 chiaki 发表于: 2018-7-22 22:26:00|只看该作者

1300亿估值背后:京东金融激战B2B2C

源自:中国经营报
  李晖
  金融科技头部机构“去金融化”提速的同时,资本也开始加紧用脚投票。
  近期宣布签署130亿元B轮融资计划的京东金融,在与中金资本、中银投资、中信建投和中信资本等投资人签署具有约束力增资协议计划后,估值上涨到约1330亿元。
  从发展进度上看,成立五年的京东金融保持了业务与估值上的较高增速。2016年1月,京东金融完成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嘉实投资和中国太平领投的66.5亿元A轮融资,彼时估值达到466.5亿元。2017年6月,京东金融完成股权重组交割,正式“走出”京东集团独立。在此轮融资后,其在两年时间内估实现估值翻番。
  一个不能忽视的背景在于,此轮融资所处的资金面环境并不理想。但从融资规模和估值结果看,头部机构资产稀缺性仍能得到市场认可。京东金融副总裁、战略投资部总经理马骥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由于以科技、数据为导向的核心能力和B2B2C的模式已经获得大多数机构肯定。
  事实上,在五年内两轮融资期间,京东金融基本完成了战略定位和组织架构的全面调整──从资产方式获利转向服务方式获利,从自己做金融转向帮别人做金融,甚至开始将这种能力延伸到金融领域之外。而这种用短期利润换长期空间的选择,正在成为市场同类参与者的普遍转型路径。

战略调整与能力迭代
  从此轮融资的参与方看,京东金融延续了明确做一家内资公司以及走出京东以来“服务金融机构”的定位。据马骥透露,在A轮和更早时,出于竞争考量,金融机构普遍不愿意参与投资,但近两年来京东金融更加明确的科技定位让这些机构相信双方能够实现共赢。
  领沨资本创始合伙人马宁表示,金融科技公司的估值关键是去看整个公司的业务实质,有多少是承担风险的,资产负债表的业务有多少科技的业务是不承担风险的。而本轮估值在方法上运用了多种方式,和蚂蚁金服一类的头部机构对标也肯定是其中一种。
  在如何证明自己是一家科技公司这个问题上,收入利润总是最直观的指标。此前一份流传的蚂蚁金服融资文件显示:2017年,其技术服务收入占比大幅上升至34%。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京东金融并未将科技方面的收入进行单独核算。据今年3月曝光的一份京东金融融资材料显示:截至2017年末,消费金融板块的营收占比达到51%,剩下依次为支付、供应链金融、财富管理等。不过京东金融方面认为上述数据“并不完全准确”。
  马骥认为,京东金融大多数业务收入本质均基于技术能力和对数据的分析。“比如白条,表面看是消费信贷产品,但它底层的本质用的是数字风控模型。至于表现出来的报表上是把它记成其他收入还是技术服务收入并不重要,未来来自技术的收入肯定越来越多。”
  让马骥印象深刻的是,本轮融资中,投资人关注的方向已与A轮时有所不同。“A轮时的逻辑是,如果把未来几十万亿元的市场看作一张饼,大家关心的是京东金融能吃掉这张饼中多大一个角,是5%还是10%?但在这轮中,他们的逻辑变成看你能吃掉多厚一条边,看你吃掉的部分离圆心有多近。”
  从“吃角”到“吃边”的变化背后,是投资方对标的核心能力的关注点转移──从自营金融能力转向服务机构能力、行业渗透能力。从根源看,支撑上述能力实现的则是自A轮以来,京东金融战略定位的不断校正和明确。
  事实上,在“走出京东”之前,京东金融已经开始系统输出“金融科技”概念。这一提法最早由京东金融CEO陈生强在微信朋友圈发出。今年2月,陈生强在京东金融内部员工大会上,正式提出了数字技术战略和B2B2C的核心商业模式。
  这种提法和方向的调整对应的是不同发展阶段主要矛盾的变化。
  陈生强在今年博鳌论坛接受采访时曾提到:京东金融1.0时代的逻辑是基于两个基本需求:一是供应商的融资需求,二是消费者的信用采购需求、理财需求。1.0时代,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是跟同类型业务公司比,我们客户体验要更好、效率要更高、成本要更低。
  上述过程实际上也是互联网巨头涉水金融的普遍路径。回顾包括阿里、腾讯、百度在内的第一阵营近年来的发展历程,无一不是由自营金融开始,而最终向科技输出转变。其中原因一部分来源于模式产生最初的市场不成熟和合作者匮乏;另一重因素则在于巨头自身的能力建设也需要过程。
  马骥告诉记者,最初刘强东给京东金融提出的要求就是拿自有资金放贷,冒最大风险快速建立核心能力。上述逻辑与蚂蚁金服也很相似。6月初,蚂蚁金服的一位高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露过类似意思:很多业务只能找一些自有的场景去锤炼和沉淀技术。
  因此,在发展的2.0阶段,当上述核心能力臻于成熟时,将能力做输出服务机构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B2B2C赛道迎来窗口期
  事实上,虽然并非所有巨头都旗帜鲜明的喊出B2B2C的定位,但从实际业务开展上,利用对C端的理解和触达,以及强大技术研发门槛去服务机构已经成为了一条巨头集中发力的赛道。
  除了蚂蚁金服较早就明确为金融机构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持的开放战略,今年5月刚刚完成19亿美元融资的度小满金融也在近期表示要向合作伙伴进一步开放客户运营、资产和金融科技能力。而在细分领域上,主要为B端提供金融科技解决方案的金融科技公司品钛刚刚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IPO申请。
  但从实践看,这一模式上的转向并不轻松。
  首先,可能来自短期利润上的丧失。马骥也坦言,这种转型是从在一个相对狭窄但利润会更丰厚的市场,走向了一个空间更大、需要共享、但利润可能会变薄的模式。
  而从发展的周期看,其也需要经历较长的增量阶段。相关数据显示,美国目前的企业服务企业成为独角兽用时平均是8.8年。
  除了牺牲一部分短期利益,To B的赛道到底有没有未来是个问题。金融行业一直不缺乏To B型的公司,市值远不如To C类企业。马骥认为,京东金融所选择的B2B2C与传统的“乙方”并不一样。“我们是帮金融机构做原来不能做,做不了或做不好的增量业务。只要我们对C端的理解更深,合作就比机构单干能赚到的钱更多。”
  在他看来,另一个壁垒在于,这种模式是典型高固定成本,低变动成本的生意──想把这能力建立起来需要投入很多的资源,资金以及时间,这些巨大投入都会抑制机构进行自我开垦的动力。
  事实上,一些机构已经关注到了上述市场机会的变化。普华永道近期发布的《科技赋能B端新趋势》白皮书认为,中国移动互联网在消费者端(C端)的创新空间不断缩小并随之细化,商业模式已呈现出由C端创新逐渐向企业端(B端)创新转变的态势。科技企业(T端)赋能B端、服务C端(简称“T2B2C”)将成为未来主流商业模式。
  其预测分析,中国科技企业在2025年市值有望达到40万亿~50万亿元,届时T2B2C模式将成为科技行业服务B端的利器。
  “当对用户的理解够深时,并不一定需要直接给用户提供金融服务。这是因为原有导流、转换、留存的传统逻辑正在发生改变──流量不需要再被‘引导’,流量产生的场景就已经能够产生交易。”马骥认为。
  如果依据底层逻辑的普适性,这种模式中的B也显然不仅仅是金融机构。事实上,这种趋势已经在京东金融的组织架构和业务版图上出现迹象。今年2月,京东金融成立了新的一级事业部城市计算事业部。根据规划,城市计算事业部将把服务金融机构的成熟的B2B2C商业模式应用到智慧城市建设中,服务于政府和大型国有企业,解决城市里交通、规划、环境、能耗、商业和公共安全等痛点。而这显然是一个比金融更广阔的市场。
47#
 妙娴 发表于: 2018-7-22 01:06:00|只看该作者

京东金融估值1330亿元的底气何在?

源自:华夏时报
  京东金融估值1330亿元的底气何在?

  本报记者 王兮 北京报道

  新金融正在上演冰火两重天,一方面是想做金融业务却缺乏足够风控实力与优质资产获取能力的网贷机构陷入频频爆雷的至暗时刻,另一方面,是金融科技公司不断地获得融资以及在股市IPO。
  近日,京东金融宣布,与中金资本、中银投资、中信建投和中信资本等投资人签署了协议,融资130亿元人民币,投后估值约1330亿元人民币。融资预计将在2018年第三季度完成。
  京东金融是中国第一个提出金融科技定位的公司,目前累计服务金融机构超过700家,并与金融机构共同服务800万线上线下小微商户和4亿个人用户。京东金融CEO陈生强表示,未来,京东金融将继续坚持数字科技战略,在数据和技术上加大投入,任何与数据和技术无关的业务都不做。
  这也引发了一些疑问:金融业务利润高,为什么不做了?京东金融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自营业务?

独特的B2B2C商业模式
  2013年京东金融成立之初,也希望依托京东庞大的用户群体与数据资源做自营业务,但很快发现中国其实不缺一家科技能力很强的金融机构,而是缺少一家能够服务金融机构的科技公司。
  这个判断最终推动京东金融战略迭代,把自己的技术能力输出给金融机构,定位从金融公司变成了科技公司,通过服务B端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机构服务C端用户的能力与效率。从京东金融开始,业界众多互联网背景的公司也都纷纷转型金融科技,向传统金融机构做技术输出,行业格局为之一变。
  京东金融现在的定位是服务金融机构的数字科技公司,用B2B2C的模式,为金融机构提供数字化的企业服务,助力金融机构将数字资产化,从资产端、资金端两大方面,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收入。
  京东金融如何实现技术输出?
  先来看看京东金融有哪些资源。背靠京东集团,流量足够大,数据资源在质量和数量上有足够优势,可以为金融机构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持。技术方面,京东金融在AI、数据挖掘等方面也积蓄了足够的能力,并引入了大量顶级人才。
  具体的产品层面,已经形成了银行开放平台“工银小白”、银行全流程数字金融服务“融信云”、全流程零售信贷平台“北斗七星”、企业发薪与福利管理服务“随薪发”、ABS云平台等多种产品。
  在技术服务的过程中,京东金融是怎样发挥作用的?B端产品可能普通用户接触太少不好理解,我们从一些最终服务C端的产品中,看一下京东金融的技术怎样帮助金融企业做好产品,更好地服务个人用户。
  以我们熟悉的白条为例,目前早已走出京东体系,延伸到旅游、租房、装修、教育、汽车、婚庆、医美等大众消费场景,在这一过程中,京东金融向场景方与资金方输出自己的风控能力,资金方可以获得优质资产,场景方可以扩大销售,而最终用户可以获得便捷高效低成本的金融服务。
  再以信用卡为例,京东金融成立了信用卡运营服务子公司,整合京东金融自身动态、多维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以及在信用卡方面的业务能力,为商业银行合作伙伴提供全面的信用卡运营服务,针对信用卡获客、风控、贷后管理等一系列痛点,输出用户洞察、风险管理、精准营销、精细化运营以及大数据等多方面技术能力,从而提升银行的信用卡服务水平。截至目前,京东金融已与12家大中型商业银行发行了多样化的联名卡产品,用户申请量超过千万人次。小白卡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京东金融可以帮助合作银行大幅度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从而能够以更丰富、更有吸引力的相关权益回报用户,实现了用户与银行的双赢。
  京东金融消费金融还提出了雅典娜计划,“雅典娜”计划充分利用了京东金融在用户洞察、精准营销、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各方面的能力,整合了京东内部商城、金融、物流、新零售等生态系统,从技术、运营、风控等多个角度帮助中小银行提升信用卡业务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最终帮助传统金融机构全面实现了信用卡领域的“无界营销”。
  此外,京东金融的技术输出还不仅仅限于金融行业。京东小白信用联手猎聘推出职场领域首个信用评价体系,双方通过将基于身份认证、社交人脉、信用历史、行为偏好、简历质量等关键信息,建立和运用信用评价模型,多维度、动态化地记录“职场人”的信用状况。同时这也意味着京东小白信用进入了“职场”这一全新的场景,成为其能力输出的关键一步。

自营业务为技术输出打基础
  京东金融的消费金融业务和供应链金融业务都很强大。今年6·18,京东金融发布的战报显示,6·18期间京东支付笔数峰值为去年同比增长270%,白条活跃用户同比增长167%,为商户及用户提供的贷款支持金额同比增长348%,为白条用户提额共100亿元。管中窥豹,我们不难发现,京东金融的自营业务在公司大举对外技术输出的过程中,仍然越来越强大。
  这也引发一些猜测,认为京东金融做技术输出并不彻底,自己保留了大量自营金融业务,因此算不上是一家做技术输出的金融科技公司。
  这种说法其实忽视了一点,即金融科技能力不是凭空而来的,是在实际的开发与运营中逐步实现的,金融科技能力的构建,需要数据基础,需要深入了解业务场景与业务需求,换句话说,没有在实际业务场景中跑通或者验证过的技术或者模型,是很难被机构客户所接受的。即使在联合开发中,如果没有足够的金融产品开发与运营经验,也没法为客户输出能力。这就使得技术输出机构保持一定的自营业务是必须的。
  京东金融副总裁、战略投资部总经理马骥表示:我们所有收入的本质来源是基于数字科技的,比如我们现在消费金融的白条和金条,如果你看它的本质,我们用的是完全基于算法的数字风控模型。从创业之初到未来,我们相信所有的收入都是来自于我们的技术能力和数据能力。我相信我们未来技术收入的比例会越来越高。
  总体来说,京东金融代表了数字科技公司服务金融行业的新趋势──为传统金融机构提供技术能力,共同推进金融业服务的水平,最终为用户创造更好的产品、服务和体验。这是京东金融B2B2C商业模式的内在逻辑,也是京东金融估值达到1330亿元的底气所在,而未来,京东金融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6#
 dilei110 发表于: 2018-7-21 03:26:01|只看该作者

京东金融千亿估值之后:营收结构仍待调整

源自: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王晓 北京报道

  7月12日,京东金融宣布,近期已与中金资本、中银投资、中信建投和中信资本等投资人签署了具有约束力的B轮增资协议计划,融资额约130亿元,投后估值约1330亿元。依惯例成交条件,此轮融资预计将在2018年第三季度完成。
  京东集团CEO刘强东在微头条回复网友”发红包“的呼声时“哭穷”称,“借的超级高利贷,都要数倍还回去的。”
  京东金融在2016年A轮融资66.5亿元,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嘉实投资和中国太平领投,投后估值为466.5亿元。去年6月,京东金融从京东集团完成分拆,当时市场估值超过500亿元。不到一年时间,其估值已经实现翻番。
  市场不禁好奇,京东金融估值何以快速翻番?是否能够撑起千亿估值?

营收结构仍需调整
  1月11日,刘强东在致京东全员的内部信中披露,已独立运营的京东金融在2017年实现了单季盈利。
  由于属非上市公司,京东金融并未披露相关运营数据,仅称消费金融、支付和供应链金融业务收入增速最快,并且消费金融业务实现了连续盈利。
  京东金融经历了从最初自营金融锻炼科技能力到战略核心转向服务金融机构的变化。京东金融CEO陈生强在博鳌亚洲论坛期间称,京东金融的核心商业模式是B2B2C。第一个B是京东金融,目前中间的B是金融机构,未来也可能是政府、非金融企业,最后的C可以是中小微企业,也可以是个人消费者。同时,其盈利模式也要从资产方式活力变成服务方式获利。
  但显然,为B端客户提供服务的收入在其营收结构中尚未占据主要部分。而提出要做科技公司服务金融机构的蚂蚁金服,目前的营收结构中支付业务占比最高。
  京东金融方面介绍,目前为机构提供科技服务收入每年上亿元,现阶段占比的确不高。但将科技能力转化为标准化产品给到金融机构,同时还要看各金融机构的匹配性,其产生规模化回报的周期相对较长。目前,各家金融科技公司差不多都还处于这样的阶段,最终要看谁的产品化能力更快。
  一份关于蚂蚁金服的资料中也提到,到2020年左右,营收中60%将来自技术服务费,30%来自支付接入服务费,来自金融的收入占比将降至10%以下。
  今年5月,京东金融调整内部架构,分为个人服务群组和企业服务群组,分别由副总裁许凌和副总裁姚诚彰负责。“B端和C端用户的思维不同,部门业务之间也会有用户壁垒的问题,架构调整是为了更好进行科技能力输出。”京东金融方面称。

投资者上市预期
  当前,资管新规、去杠杆等政策使得金融市场流动性有所收紧,中美贸易摩擦也使得市场对于科技股的估值情绪不高。京东金融何以在一年左右时间估值翻番?金融科技公司的估值模式又该如何界定?
  参与了京东金融A轮融资的领沨资本创始合伙人马宁表示,每家投资机构都有自己的估值模型。有的根据用户数和人均贡献测算,有些用PE、PB的模式。对于金融科技公司,如果偏重于科技的公司,其PE估值更多参考互联网行业,如果运营模式上更侧重于资产负债表业务,即自身需要承担风险,此类则更多参考传统金融机构。“要看企业的业务实质,资产负债表中多少科技业务是不需要承担风险的。”
  目前,京东金融已经布局企业金融、支付、财富管理等十一大业务板块,近期还宣布原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助理王钰加盟,开拓信用卡数字化运营服务相关业务等。与蚂蚁金服的主要业务布局颇为相似。对此,马宁表示,将各项业务拆分对比再加总的对比法估值方式也可以作为参考。
  一位大型投资机构负责人表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投资策略会有差异,市场资金量、标的的稀缺性等都会影响投资者参与的情况。“如果属于高估的话,投资人可能最后比较难获得超额回报,最终更多要看二级市场给出的判断,不过现阶段的确是受到了投资人的追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市场人士处获悉,在B轮融资中,个别A轮投资者寻求转股退出。
  ”我们没有转股的需求,会长期持有。”马宁表示,在一级市场上转股是普遍需求,一些投资者并不是对公司不看好,猜测有可能是基金快到期需要出售等因素,或基于自身有流动性的需求。
  有投资机构人士分析认为,和大多数融资一样,京东金融或许也有相应的对赌协议和回购条款。不过参与本轮投资的机构投资人表示,已经签署了协议需要履行保密义务。而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京东金融分拆阶段获得的投资资料显示,投资者预期京东金融将在2019-2020年实现独立上市。
  不过,京东金融官方表示,目前还没有上市计划和时间表。
45#
 nekoda 发表于: 2018-7-14 02:46:00|只看该作者

京东金融融资130亿 将加码数据和技术

源自:新京报
  京东金融融资130亿 将加码数据和技术
  图为京东金融展示的核心风控产品。
  风传已久的京东金融B轮融资终于落定。7月12日,京东金融宣布,近期已与中金资本、中银投资、中信建投和中信资本等投资人签署了具有约束力增资协议计划,融资金额约为130亿元,投后估值约1330亿元。谈及未来规划,京东金融CEO陈生强表示,京东金融将继续坚持数字科技战略,在数据和技术上加大投入。

主要投资人均为金融机构背景
  在P2P网贷、现金贷等互联网金融领域面临降温潮的同时,因能不断向金融机构输出科技服务能力,头部金融科技企业成为资本竞逐的对象。
  今年以来,继百度金融分拆融资、蚂蚁金服融资拓展全球化业务后,京东金融宣布了130亿元的B轮融资计划。本轮融资完成后,京东金融的估值将升至约1330亿元。记者了解到,依照惯例成交条件,京东金融此次B轮融资预计将在2018年第三季度完成。
  根据京东金融公开披露的信息,此次签署具有约束力增资协议计划的投资人包括中金资本、中银投资、中信建投和中信资本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投资人均有国内巨头金融公司的背景。
  “京东金融所有股东都是内资身份,所募集资金都是人民币,不接受美元投资。”京东金融副总裁、董事会秘书、战略投资部总经理马骥向记者表示,投资方的选择是根据战略需求、发展阶段,以及投资人的背景和实力来决定的。这一轮主要投资人都是金融机构背景,这和公司在做的金融科技业务相匹配。
  近两年,京东金融资本运作的动作频频,背后资本方的结构也趋于多元化。2016年1月,京东金融完成66.5亿元的A轮融资,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嘉实投资和中国太平领投,投后估值为466.5亿元。2017年6月,京东金融完成股权重组交割,不再纳入京东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

将在数据和技术上加大投入
  在宣布融资金额的同时,京东金融也公开了一组运营数据。截至目前,京东金融累计服务金融机构超过700家,并与金融机构共同服务800万线上线下小微商户和4亿个人用户。
  陈生强在融资消息公布后的说法,显示了京东金融强调加码金融科技的决心。陈生强说,“未来,京东金融将继续坚持数字科技战略,在数据和技术上加大投入。积极推进全球化,在全球范围内吸引领军型科技人才。通过科技让整个金融服务更加智能、普惠,从而服务更多人群,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体验更好。”
  马骥解释称,京东金融所有业务都是依靠数据和技术来驱动,这是整个公司的核心发展逻辑。“我们认为,进入新时代,科技公司未来最大的机会在于如何以数据和技术服务为脉络,深入到实体经济的各行各业之中,帮助各类实体企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收入。”
  实际上,“金融科技输出”也是陈生强在各大场合频繁提及的内容。今年2月京东金融年度表彰大会上,陈生强说,京东金融的核心商业模式是“B2B2C”,是用科技解决金融的问题,再把金融的业务还给金融机构。
  “过去四年中,京东金融在科技投入上年均增长超过100%。”陈生强彼时称,未来,京东金融至少维持这一规模并不设上限,全力保障技术研究能够得到最充裕的资源支持,并坚持数据和技术的开放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的科技人才争夺。
  从近一年来京东金融的布局和动作来看,这些承诺正在逐渐兑现。公开数据显示,京东金融相继布局了城市计算、数字化企业服务、智能机器人等创新业务。
  与此同时,来自金融、科技等领域的高管、专家也接连加盟京东金融。本月,北欧银行原副总裁张旭加盟京东金融,负责数据资产体系搭建。此前,建设银行河南省分行原行长李尚荣、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原总经理助理王钰也已加入。
  近一年来,京东金融在科技领域招募的技术人才也实力雄厚。其中包括前亚马逊首席科学家薄列峰、益博睿大中华区CEO姚诚、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计算机科学学院博士彭健、前微软城市计算负责人郑宇等。
  新京报记者 刘畅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4#
 dyliaoge 发表于: 2018-7-14 00:46:00|只看该作者

京东金融宣布130亿元B轮融资 官方表态暂无上市计划

  京东金融宣布130亿元B轮融资 官方表态暂无上市计划

  7月12日消息,今天早间,京东金融宣布,近期已与中金资本、中银投资、中信建投和中信资本等投资人签署了具有约束力增资协议计划,B轮融资金额约为130亿元人民币,投后估值约为1330亿人民币。
  相比两年前的A轮融资,京东金融的估值增长是否合理?未来是否有上市计划?公司战略从ToC转为ToB之后,将如何影响京东金融的估值?新浪财经晚间对话京东金融副总裁、董事会秘书、战略投资部总经理马骥,他表示,估值是投资者基于对京东金融的经营状况的充分调研以及与对京东金融的未来展望所给出的决定;京东金融目前还没有上市计划……

两年间京东金融的估值翻番
  据了解,依照惯例成交条件,京东金融的此轮融资预计将在2018年第三季度完成。
  早在2016年1月,京东金融进行了A轮融资,融资金额达66.5亿元人民币,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嘉实投资和中国太平领投,投后估值为466,.5亿元人民币。随后的2017年6月,京东金融完成股权重组交割,不再纳入京东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
  两年多时间,京东金融的估值是A轮的3倍左右。
  对于京东金融此轮融资后的资金用途,马骥向新浪财经表示,将投入在对公司有战略意义的方向上。比如,大的数字科技方向。
  马骥表示,这说明金融科技的模式得到了投资人的认可。投资人对京东金融的未来也充满期待。
  他给出了一组数据:京东金融各项业务均保持高速增长。截至目前,京东金融累计服务金融机构超过700家,并与金融机构共同服务800万线上线下小微商户和4亿个人用户。
  “本轮投资人都是购买增发股份。京东金融的投资人都是市场上有着丰富经验且严谨的投资者,基于对京东金融的经营状况的充分调研以及与对京东金融的未来进行展望,最终做出决定。京东金融得到了投资人的认可,京东金融也会持续为投资者创造价值。”他说。

为何此次融资没有外资股东的参与?
  京东金融的此轮融资,有一个亮点,至少4家国企背景的投资机构参与其中。
  其中,中金资本成立于2017年3月6日,是中金公司的子公司,作为中金公司唯一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业务平台,统一管理中金公司境内外私募投资基金业务;中银投资于1993年3月在北京成立,主要从事股权投资、不良资产投资及不动产投资,是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全资附属机构,后者是中国银行于1984年在香港设立的全资附属机构。
  为什么京东金融B轮融资选择了这几家投资方?为什么没有外资股东的参与?
  对此,马骥指出,“选择投资方是根据战略需求、发展阶段,以及投资人的背景和实力来决定的。这一轮主要投资人都是大型国有金融机构背景,这和我们公司金融科技战略是匹配的。”
  他表示,另外还有个因素,那就是京东金融作为内资公司,所有股东都是内资身份,所募集资金都是人民币。

京东金融表态暂无上市计划
  京东金融募集资金的同时,它的对标公司也并没有闲着,蚂蚁金服、百度在内的几家互联网金融科技公司近期均有融资进展。
  公开数据显示,6月8日,蚂蚁金服对外宣布新一轮融资,融资总额140亿美元,多家分析机构给出的蚂蚁金服的估值已经超过1500亿。
  往前追溯至4月底,度小满(原百度金融)也宣布完成分拆,融资超19亿美元,估值或在240亿元,由TPG、凯雷投资集团领投,泰康集团、农银国际等跟投。
  蚂蚁金服、京东金融、度小满等相继独立拆分,被市场视作谋求回A独立上市。因此,伴随着京东金融的B轮融资,外界也对于京东金融的上市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京东金融目前有上市计划吗?马骥向新浪财经回答称:“我们会积极跟踪资本市场的变化,但目前还没有上市计划,没有上市时间表。”
  作为互联网巨头的金融板块,市场会自动将京东金融与蚂蚁金服等对标公司进行比较,目前,蚂蚁金服估值远高于京东金融,而京东金融的估值则远高于百度金融。对此,马骥坦言称,京东金融目前刚刚不到5年,只跟自己比,看别人其实没有太大的意义。

B2B2C可能创造千亿美金市值的公司
  此前,陈生强在接受新浪财经采访时曾提出,“京东金融将不再做金融”。未来,京东金融将把全部的金融资产转让给银行等金融机构,而京东金融扮演的角色是为金融机构服务,即全部业务转为ToB,做科技型产品服务。之后,京东金融也多次对外释放信息,京东金融的定位是一家科技公司。
  刚刚过去的2017年,京东金融曾与工行等很多银行达成了合作协议。数据显示,目前京东金融的合作伙伴有400多家银行,120多家保险公司,110家多基金公司,40多家证券、信托和评级机构。
  以金融业务起家的互联网金融科技公司,纷纷表示不再做金融,包括蚂蚁金融、百度金融等互金巨头也已纷纷转向。互联网科技公司从ToC到ToB正在成为新的时代风口。
  根据陈生强在2018京东金融内部员工大会上的展望,他认为,B2B2C这种商业模式,“有很大机会创造出千亿美元市值的公司。
  当然,也有不少人存在质疑,京东金融虽说不做金融,但仍然在不停积攒各类牌照。目前,京东金融拥有保理、小贷、保险经纪、基金销售、支付、融资租赁等牌照,未来会否继续获取金融相关领域的牌照?
  其实,4月份陈生强在接受新浪财经采访时就曾表态,京东金融并没有放弃获取金融方面的各类牌照。毕竟,随着未来的金融监管日益趋严,如果没有牌照,无论是基金、支付还是小贷,所有的事情全部做不了,这是为了合规的考虑。
  马骥今天也向新浪财经补充道,是否获取牌照还是看公司战略和业务发展需求,保证业务都在合规前提下展开。
  “现在国内大量的企业服务公司,更多是卖账号。京东金融模式的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本身有用户,既可以输出能力,有可以输出用户,还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好运营存量用户,帮助其实现收益增长”陈生强称:“未来我们会服务更多的企业,这是中国发展的趋势。目前金融行业是数字化程度最高的,但是中国还有大量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数字化成都是不高的。我们还可以去跟他们结合。”
  根据京东金融的数据,截至目前,京东金融累计服务金融机构超过700家,并与金融机构共同服务800万线上线下小微商户和4亿个人用户。除了深耕金融数字化服务之外,京东金融还相继布局了城市计算、数字化企业服务、智能机器人等创新业务,实现从金融科技到数字科技的进阶。(新浪财经 徐雯)
43#
 dilei110 发表于: 2018-7-12 12:06:00|只看该作者

外媒:京东金融完成至少130亿元融资 估值达1200亿元

源自:TechWeb
  7月1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知情人士称,京东金融以新股形式从中国投资者那里至少融资130亿元人民币(约19.6亿美元)。消息人士称,此次融资,使京东金融估值达到1,200亿元。这一估值是京东金融2017年中从京东分拆出来后大约600亿元估值的两倍。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称,可能会有更多投资者加入融资。这意味着京东金融的最终估值可能进一步升高。
  消息人士称,这轮融资的大型投资者包括投行中金公司旗下的中金资本、券商中信建投证券、私募股权公司中信资本和中国银行旗下的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
  外媒称,京东金融表示,融资尚未完成,不会进一步置评。京东金融还表示,目前没有首次公开发行(IPO)计划。
  外媒此前曾报道,该公司计划将所筹资金用于投资国内金融机构,涉足证券和银行业等领域。
  京东金融集团于2013年10月开始独立运营,目前已建立起九大业务板块,包括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众筹、财富管理、支付、保险、证券、农村金融、金融科技。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2#
 honjehai 发表于: 2018-7-3 12:03:00|只看该作者

京东金融撕开科技外衣 还是那家"牌照荒"的金融公司

源自:虎嗅APP
  撕开科技的外衣,京东金融还是那家“牌照荒”的金融公司
源自:虎嗅网

  最近的资本市场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与几家巨头公司和独角兽集中上市带来的喜庆感同时出现的,是外媒不断传来的估值下调、流血上市的报道。
  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双双不容乐观的大环境下,BATJ旗下被广泛关注的金融业务,似乎也出现了不同境遇。已经独立分拆的三家公司中,蚂蚁金服和度小满都在今年Q2完成了新一轮融资,京东金融则一直未公布最新的融资进展和经营数据。
  不过,京东金融近期也并非完全没有数据可循。根据《中信证券-京东金融1号京东金条信托受益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中的信息,从2016年一季度到2017年四季度,消费金融业务在京东金融总营收中的占比一路从34%上升到了55%,已经超过一半。
  消费金融业务的主体是京东金融旗下三家小贷公司,是名副其实的金融业务。比照近一两年来京东金融对自己“科技公司”的定位,就很让人费解了。
  今年博鳌亚洲论坛期间,陈生强还曾公开喊话称,“京东金融未来只做Tech(技术),不做Fin(金融)”。但京东金融的数据,怎么看都更像是一家典型金融公司吧?

一:收入大头仍是金融
  事实上,这不是京东金融第一次流出类似的数据。
  根据《证券时报》的报道,今年年初时京东金融就启动了B轮融资,总数130亿元,4月底完成打款。截至目前,这笔融资仍然没有官宣,我们暂时无从判断融资进展是否不太顺利,但当时流出的BP却透露了更详细的数据。
  2015年以来,京东金融的收入结构中,支付业务收入占比逐渐降低,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和财富管理业务的收入规模则逐渐上升。最新的数据为2017年前三季度,消费金融收入占比为50%,支付业务收入规模占比为16%,财富管理和供应链金融收入规模占比分别为14%。
  而无论是消费金融、支付业务收入或是财富管理和供应链金融,对应的都是金融业务。
  特别是收入占比最高的消费金融,主要来自白条和金条两项业务。第一消费金融的报道称,金条的日利率在0.04%~0.095%之间,即年化14.4%~34.2%之间。目前京东金条业务的整体加权平均利率为18.9%。这个利率远高于借呗的加权平均利率14.6%(2017年11月数据),也高于微粒贷的对客利率17.28%(2017年11月数据)。
  在营业收入构成图中,金融科技并未作为单独板块出现,而是和农村金融、海外、证券一起被并入了合计占比1%的“其他”。
  对比《中信证券-京东金融1号京东金条信托受益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中提到的2017年四季度消费金融营收占比为55%的数据,可以判断上述BP的数据可信度很高。
  这里可以对比蚂蚁金服的营收份额比例。
  蚂蚁金服6月宣布最新一笔融资时流出的融资材料显示,收入主要来自支付连接、技术服务和金融服务三部分。2015年时,支付连接收入占比约64%,金融服务占比23%,技术服务占比14%。到了2017年,这三个数据已经变成54%、11%、34%。
  可以看到,二者的收入结构都在调整,但方向差别很大。蚂蚁金服的技术服务的收入占比在逐步提升,金融服务在下降;京东金融的数据走势则刚好相反。

二:模式天花板
  从行业发展经验来看,账户体系对金融科技公司的作用至关重要,无论是腾讯金融还是蚂蚁金服,其支付账户都起到了基础设施的作用,而京东支付在此处的缺失始终是一个瓶颈。
  京东金融融资BP中提到的另一个数据是,截至2017年Q3的份额,收入规模占比排在第二的支付业务,绑卡累计用户数超过1.8亿,累计交易额超过3万亿。
  可以对比的是支付宝和财付通的份额。根据易观发布的《2017年第3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监测报告》,仅2017年第三季度,国内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就达29.5万亿元,其中支付宝占比53.73%,约为15.85万亿元,财付通占比为39.35%,约为11.6万亿元。
  显然,京东的支付业务仍然规模较小。这其中还包括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前提──2017年1月,京东金融拿下了中国银联的战略合作,不仅成为银联的收单成员,还发行了NFC虚拟卡“京东闪付”。这可是支付宝和财富通都没有的政策倾斜。
  账户体系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他业务的呈现效果。
  科技考拉从某与京东金融存在合作的金融机构人士处获悉,从用户导流效果来看,京东金融在个别时候可能还不如某些头部自媒体。一家财富管理公司要在线上发售理财产品,先走了京东金融的渠道,但销售额不太理想;后来转去走某消费金融的头部公众号渠道,效果竟然超过前者。

三:求而不得的牌照
  在上文提到的京东金融融资BP中,对当时那轮融资的用途描述为,“本轮不低于100亿人民币的融资,计划将用于两个部分:并购金融牌照、技术研发和市场投入”。
  在此之前的公开口径中,京东金融曾不止一次的表示,牌照的获取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但有业内人士对科技考拉称,事实上京东金融在申请牌照一事上并非不积极,而是监管方面对其实际能力存在质疑,因此银行、保险、基金等几个行业内所谓的“大牌照”,一直没有获得监管机构的放行。
  无论京东金融如何对外自动定位,收入构成几乎证明了它是个典型的金融公司。以目前的监管风向看,未来京东金融仍然需要放相当一部分精力在牌照上面。
  6月的第十届陆家嘴论坛上,中国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称:“只要金融机构有风险外溢的一定要持牌,一定要接受审慎监管,对于风险外溢不太大的机构,要加强对其业务的事中事后监管。”
  我们理解,京东金融希望成为一个拥有独立流量来源和底层技术优势的公司。但从其业务、营收、甚至品牌上来看,京东金融当前似乎都不能摆脱对京东集团的依赖,距离成为一家真正的科技公司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杨舒芳,冲科技联合创始人。欢迎关注公众号“科技考拉”
41#
 温水青蛙 发表于: 2018-5-29 10:43:00|只看该作者

京东金融回应传言:否认估值千亿元 无上市时间表

源自:证券日报
  京东金融回应传言:否认估值千亿元 无上市时间表
⊙记者:李 冰

  近日,有媒体报道了关于京东金融上市的传闻,京东金融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京东金融目前并无上市时间表,媒体报道中提到的上市及融资、估值的信息并不属实。”
  此前有消息称,京东金融计划于2019年~2020年在A股实现上市,公司预计市值将达到4000亿元~5000亿元。京东金融目前正在进行一轮募资,计划募集规模9000万元,将以换购现有股东持股的方式进行。该轮募资完成后,京东金融的估值为1000亿元。
  2017年京东集团二季报显示,2017年6月30日,京东金融重组已完成交割,至此,京东金融正式从集团分离开始独立运营。
  事实上,为顺利推动重组分拆,京东金融融资动作频频:2016年1月份,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嘉实投资和中国太平领投京东金融,融资66.5亿元人民币,此轮融资对京东金融的交易后估值为466.5亿元人民币。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4 06:58, Processed in 4.196407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