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壳子|查看: 3621|回复: 17
[官员

四川原省长被降为副厅 还能住省委别墅区吗

 [复制链接]
8#
 天朝明志 发表于: 2015-12-30 18:28:01|只看该作者

四川省委召开民主生活会 省长魏宏未出席

源自:综合
原文标题:省委常委班子召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

  四川日报网消息,按照中央部署要求,12月29日,省委常委领导班子召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 神,围绕“三严三实”主题,联系省委常委班子和成员个人实际,深入查摆“不严不实”问题,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巩固扩大专题教育成果,推 动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会议。中央组织部部务委员兼干部二局局长周祖翼和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有关同志到会全程指导。
  会上,王东明首先代表省委常委班子进行对照检查,并带头作个人对照检查发言,主动接受各位常委同志批评。随后,其他常委同志逐一进行个人对照检 查,相互间开展了严肃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大家在发言中围绕“三严三实”主题,联系思想、工作、生活和作风实际,联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措施 落实情况,认真进行对照检查,查摆问题没有回避,剖析原因比较深刻,整改措施务实具体,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了襟怀坦白、见人见事见思想,体现了对组织的信 任、对同志的关心爱护,达到了统一思想、改进作风、增进团结的目的。
  对照检查发言结束后,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对民主生活会成效予以肯定,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王东明围绕抓好整改落实、巩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加强省委常委班子自身建设作总结讲话。
  王东明强调,省委常委班子及各位成员要以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对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决策部署的理解和把握,坚持以上率下加强作风 建设,继续全面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坚决打赢惩贪治腐、正风肃纪、刷新吏治攻坚战持久战,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政治保 证和组织保证。
  一要在锤炼党性上作出示范、当好表率,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带头学 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加强主观世界改造,切实增强“三个自信”;带头遵守党章党规,严格落实省委严明政治 纪律政治规矩十项规定;带头把中央大政方针贯彻落实到四川工作之中,坚决做到令行禁止。
  二要在改进作风上作出示范、当好表率,让践行“三严三实”成为自觉、成为习惯。要紧紧抓住查摆出来的“不严不实”问题,扎扎实实抓好整改。对常 委班子存在的问题要细化方案、对号入座、主动认领;对个人存在的问题要认真梳理,自觉整改。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带头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十 项规定,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继续对为官不为、吃拿卡要、庸懒散浮拖等突出问题进行集中专项整治,上下联动、动真碰硬,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 潮。
  三要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上作出示范、当好表率,不断提高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要把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严起来实起来,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省委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继续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开展经常性的交心谈心,巩固形成民主平等的同志关系、民主讨论的政治氛围和民主 监督的制度环境。
  四要在担当担责上作出示范、当好表率,把严的标准和实的要求体现到履职尽责各个方面。共同履行好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切实抓好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 设,继续加强思想理论教育、法纪教育、警示教育、先进典型教育,持续用力正风肃纪,旗帜鲜明反对腐败,带头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带头履行“一岗双责”,真正 做到集干净与干事于一身、勤政与廉政为一体。
  五要在干事创业上作出示范、当好表率,以“三严三实”精神推动“十三五”实现良好开局。要不断加深对中央精神和省委部署的学习、领会和把握,切 实抓好分管联系工作,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省、保障改善民生、推进脱贫攻坚、加强党的建设等重点任务,心无旁骛、集中精力抓好 落实,推动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省政协主席柯尊平,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陈光志,3名省第十次党代会基层代表列席会议。
源自:四川日报
7#
 泡泡老忍者 发表于: 2015-12-30 03:28: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四川省长魏宏缺席省委经济会议 被称超级推销员

源自:新京报

  四川日报截图

  魏宏在五中全会分组讨论中发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魏宏(前排右一)
  今天出版的四川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消息称:12月27日至28日,四川省委经济工作暨城市工作会议在成都举行,省委书记王东明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四川省政协主席柯尊平、省委副书记尹力出席会议。报道中,没有出现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魏宏的名字。
  魏宏参加工作后一直在四川工作,历任四川省委组织部副部长(1997年至2000年)、雅安市委书记(2000年~-2002年)、四川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长(2002年至2007年)、四川省委常委兼常务副省长(2007年至2012年),于2013年走上四川省长岗位。
  今年是魏宏主政四川的第三个年头。“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一年来,央地互动、省际交流,魏宏的行程表很忙碌,还曾推销PPP项目,四川省政府官网曾刊文:“超级推销员”魏宏,为PPP项目蛮拼的!

央地互动
至少四次进京开会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发现,今年,魏宏至少四次进京开会: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有绵阳科技城建设部际协调小组第十二次会议。
  魏宏是目前的7名“双非”(即不是中央委员也不是中央候补委员)省长之一,列席了今年10月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视频显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参加分组讨论时,魏宏曾在会上发言。
  按惯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各省市区的党政一把手都会参加,魏宏参加了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跟广东省长朱小丹、海南省长刘赐贵等坐在同一排。
  绵阳科技城建设部际协调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今年9月1日在京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绵阳科技城建设发展作出重要批示,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会议并讲话,兼任四川省建设绵阳科技城领导小组组长的魏宏,在会上作工作汇报。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不完全统计,今年到四川考察调研的有两位中央政治局委员、两位国务委员等。
  7月24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全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现场会时,在王东明、魏宏的陪同下,到四川现代粮食产业﹙广汉﹚示范基地调研。
  5月30日至6月2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到四川调研,王东明和魏宏分别陪同。
  两位国务委员分别是杨洁篪、王勇。
  8月7日,杨洁篪出席了2015年中俄“两河流域”青年论坛在成都的闭幕式并致辞,魏宏宣布论坛闭幕;9月12日,王勇在四川省调研民政、残疾人工作,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参加调研,魏宏陪同。

省际交流
跟四省份党政“一把手”交流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不完全统计,年初至今,魏宏至少跟四省份的党政“一把手”有互动交流,包括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省长李强,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市长黄奇帆,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省长陈豪,广东省长朱小丹等。
  3月22日,朱小丹到成都,调研对口支援甘孜藏族自治州工作,会见了王东明和魏宏。
  5月20日至21日,孙政才、黄奇帆率重庆市党政代表团来川考察,并出席四川·重庆深化经济社会发展合作交流会暨工作备忘录签署仪式。川渝两地党政一把手见面。
  6月11日,魏宏带队出席第3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3届昆交会,在昆明会见了李纪恒和陈豪。
  8月31日至9月1日,王东明、魏宏率四川省党政代表团前往浙江省学习考察,会见了夏宝龙、李强,考察了杭州未来科技城梦想小镇、阿里巴巴集团等。
  赴京参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魏宏于12月11日,出席了在福州举行的2015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这次会议,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香港、澳门等“9+2”各方行政首长和代表参会。
  此外,5月7日,魏宏率团赴港举行“四川省服务业推介会”,会见了香港特首梁振英。

魏宏会见梁振英
  访港期间,魏宏还跟香港青年联会主席霍启刚等15位来自香港青年联会、香港菁英会、香港华菁会的青年座谈,说“四川是中国的缩影,认识了解四川,就能更好地认识了解祖国”。四川省政府官网以“当省长魏宏遇上霍启刚等香港青年才俊”为题,报道了这次会谈。

年度大事
“为PPP项目蛮拼的!”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今年魏宏主抓的重点工作有“互联网+”行动计划、“双创”、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项目、引资引企等等。其中,PPP项目是其从省两会到省政府常务会、专题会、电视电话会等多个场合,屡次强调的“年度重点”。
  今年1月,魏宏在省“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等多种投融资模式,加强重大水利、交通、能源、环保等领域的项目建设,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
  今年11月27日,四川省“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推介会暨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受邀参会的110余家企业中,世界500强企业21家,中国500强企业6家,现场签约44个项目,总投资超1500亿元。
  签约仪式当天,魏宏到场,表示:四川是全国最早探索和推动PPP工作的省份之一。不但现在有优势,未来也会有优势。
  当天,四川省政府官网发文《“超级推销员”魏宏,为PPP项目蛮拼的!》,文中提到“\'超级推销员\'养成记”,回顾了魏宏主导PPP项目进展的过程。
  引资引企也是年内重点之一。“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年初以来,跟魏宏见过面的企业家有王健林、马化腾、刘强东和郭广昌等。

魏宏与郭广昌
反腐表态
两次发文谈作风建设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今年以来,魏宏至少两次发文谈作风建设。
  8月4日,四川日报主办的《新城乡》杂志发表了魏宏的署名文章《关于政府“依法行政”的认识和把握》。
  魏宏写到: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政府应该对人民作出多方面的贡献,但是最基本、最长久的贡献,是一定要创造一个讲法、依法、按法办事的环境,这个贡献是最长久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切政治性问题的解决,只有落实到法制上才是最终方案。
  20天后,四川省政府官网发表了魏宏的署名文章《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文章称每个人只有把自己改造好了,把自己完善好了,把自己的事做好了,才能影响他人,影响环境。我觉得这是一个真理。有些事是可以懂一辈子的,但有些事是要用一辈子去懂的。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6# 青城山
 楼主|壳子 发表于: 2015-7-25 19:53:00|只看该作者

既要“抓紧转”,又要“加快赶”

源自:中国经济周刊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省长魏宏
  在发展的指导思想上,四川必须要有比全国快一些的发展速度。
  四川农业基础设施落后,“靠天吃饭”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粮食生产基础还不稳固,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危及粮食安全。
  历经5·12大地震、芦山强烈地震及多次自然巨灾袭击的四川目前怎样?作为中国西部经济大省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把握?为此,记者在全国两会期间就各界关心的这些问题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省长魏宏。

“抓紧转”和“加快赶”
  《中国经济周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保持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我们也注意到四川在去年就提出,既要“抓紧转”,又要“加快赶”,您是怎么认识和看待这个问题的?
  魏宏:转方式调结构是我国建设发展走到目前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应该看到,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存在的最大结构性问题,在区域发展竞争中,西部地区既要面对加快发展、缩小差距的压力,又要承受转方式调结构带来的阵痛。因此,作为西部地区,四川必须处理好“转”和“赶”的关系。
  一方面,我们必须解决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问题。四川三次产业结构中,三产比重比全国低11.5个百分点,服务业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在工业结构中,原材料资源型传统产业占比高达43%,低端制造业占比近30%,先进制造业占工业的比重仅为22%左右,比全国低近10个百分点,这使我们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承受着更大的“阵痛”。发展的现实决定了我们必须“抓紧转”,下决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完成增长动力的转换。
  另一方面,在发展的指导思想上,四川必须要有比全国快一些的发展速度。目前,四川经济总量虽排全国第八位,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只有全国75.4%,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占全国的84.6%和89%,全省还有近500万群众没有脱贫。“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仍然是我们最大的省情。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还是在发展。我们提出并强调“加快赶”,就是要把经济发展速度稳住,始终保持中高速增长,决不能让经济形成惯性下滑;经济稳不住,不但会对就业、财政、金融带来风险,也会使转型升级发展失去基础和条件。

化解“过剩产能”与淘汰“落后产能”
  《中国经济周刊》:四川是传统工业大省,在你们“抓紧转”的过程中,你们是怎样解决工业产能过剩的?
  魏宏:四川作为我国传统的工业大省,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有效需求不足的形势下,同全国一样,产能过剩问题也在逐步显现,而且过剩的范围正从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扩展到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化解过剩产能,我们坚持尊重规律、分业施策的原则,着力发挥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作用,管住增量,优化存量。一是坚持在发展中调结构,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二是严格审批和市场准入,加强准入管理,控制过剩项目得到核准和备案;三是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前年和去年,我们相继淘汰了433户和505户企业的落后产能;四是加快传统技术改造,通过政府技改资金引导作用,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高技术化和信息化发展。
  《中国经济周刊》:那么,这两年四川化解过剩产能力度如何呢?
  魏宏:我这里介绍一组数据吧:四川炼钢、水泥、平板玻璃的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6%、5.8%、0.1%;而这三项淘汰产能2013年分别占全国淘汰产能的3.6%、7.1%和8.6%;2014年淘汰产能又占全国的6.2%、6.4%和6.4%,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目标任务。

四川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根系所在
  《中国经济周刊》: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标志着“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的国家战略部署正式实施。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作为长江源头和上游的经济大省,四川如何把握这一重大战略部署?
  魏宏:沿海、沿江先行开发,再向内陆地区梯度推进,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规律。长江作为中国的第一大河和排名世界内河货运量第一的“黄金水道”,覆盖了超过1/5 的国土,长江经济带涵盖11个省市,经济总量约占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在这横跨东中西部的广阔区域联动建设流域经济带,是对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深化,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强劲支撑。如果把长江经济带看作参天大树,战略腹地的四川就是根系所在。四川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腹地和重要增长极、促进长江经济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联动发展的战略纽带和重要依托。围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主线,盘活长江经济带发展“大棋局”,四川有着重要担当。
  《中国经济周刊》:四川如何抓住这个机遇融入长江经济带的发展?
  魏宏:根据国家的决策部署,四川确立了“全力打造长江经济带战略腹地和重要增长极”的战略定位。这对四川是重大机遇,我们将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重点打好“六张牌”。
  一是打好“交通牌”,完善沿江综合交通体系。我们将通过挖潜增强长江运能,统筹推进水运、铁路、公路、航空、油气管网集疏运体系建设,打造网络化、标准化、智能化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二是打好“产业牌”,推动沿江经济转型升级。我们将始终以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为核心,不断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是打好“改革牌”,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试点范围,在成都部分地区试行上海自贸区的经验,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走出一条具有四川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四是打好“开放牌”,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拓展四川对外开放的深度与广度,在空间上形成沿海、沿边和内陆开放互为依托、相辅相成、东中西协调发展的全方位对外开放。
  五是打好“生态牌”,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围绕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走廊,进一步重视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创新生态保护的机制体制,确保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改善。
  六是打好“合作牌”,建立新的体制机制。与上游地区将重点在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产业分工协作、资源和能源开发等领域合作;与下游地区将重点在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等方面交流合作;与中游地区将重点推进在物流、农业、科技、旅游、文化等行业和领域的合作。

坚决守住管好“天府粮仓”
  《中国经济周刊》: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这是中央基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顶层设计,四川作为重要产粮大省,粮食安全的问题是如何把握的?
  魏宏:四川自古就是“天府粮仓”,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之一,也是全国第一粮食消费大省,还是全国最大的生猪、饲料和酿酒基地,粮食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但是,应该看到,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一些地方挤占了部分耕地资源,守住耕地红线压力较大;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存在耕地撂荒现象,对稳定粮食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四川农业基础设施落后,“靠天吃饭”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粮食生产基础还不稳固,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危及粮食安全。因此,我们必须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把粮食安全牢牢抓在手中,既守住管好“天府粮仓”,又努力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
  《中国经济周刊》:中央提出了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请问魏省长如何落实这一责任制?
  魏宏:在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新常态下,面对资源、市场、生态等各方面的挑战,我们确实需要以切实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为契机,全面加强粮食生产、储备和流通能力建设。我认为,有这样几个重要的工作要抓在手上:一是自觉把工作责任抓在手上,进一步明确省、市、县政府在粮食安全方面的事权和责任,建立统一的、可量化奖惩的考核机制;二是把守住耕地红线抓在手上,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亿亩以上;三是把巩固粮食产能抓在手上,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着力提升科学技术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四是把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抓在手上,认真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加政策扶持力度,让多生产粮食者多得补贴;五是把夯实保供稳价基础抓在手上,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丰富调控载体,保障区域粮食市场基本稳定;六是把粮食质量安全治理抓在手上,加大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大力实施“放心粮油工程”全覆盖。
  下好简政放权这个“先手棋”
  《中国经济周刊》:国务院一直把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重点在推进,我们也关注到四川在这方面力度很大,请问魏省长,四川去年主要抓了哪些建设?
  魏宏:加大力度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激发市场活力,这是我们去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有几个特点值得介绍:一是大力减少审批事项。2013年以来我们共5批次取消调整省本级430项行政审批事项,目前省本级行政审批事项280余项,是全国最少的省份之一。二是取消非行政审批事项。去年我们在全国率先全部取消调整省本级设立的84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省本级不再保留这一类别。三是精简审批前置条件。去年在全国率先全部取消调整省本级设立的非投资建设项目前置事项186项。
  另一方面,我们坚持推进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去年通过开展统一清理、认定,汇总省级行政权力共7194项,市、县级政府行政权力平均6058项、4083项。目前正在对汇总的行政职权目录作进一步清理优化,认定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同时,省政府已建成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的全省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平台,从今年开始,所有行政权力全部纳入行政职权目录规范管理,未纳入目录的一律不允许行使。
  《中国经济周刊》:我们了解到,去年四川省政府为规范行政权力行使,制定了“五个规定”“五个意见”,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魏宏:不错,为了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行使,我们在行政权力最容易失控、最容易发生腐败的财政资金管理、政府投资项目、国有产权转让、土地出让、矿产资源开发、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政务公开等10个重点领域建立了“五个规定”和“五个意见”,对决策、运行、监管等环节逐一作出细致严密的制度设计,严格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力求形成严谨闭合的工作机制。比如,针对个别领导干部干预和插手土地出让的问题,明确规定土地出让方案审批必须集体会审、主要领导末位表态、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确定,确保集体决策真正落实到位。“五个规定”“五个意见”立足点是构建长效机制,更加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努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张璐晶|两会现场报道)
5# 华蓥山
 思娴 发表于: 2015-7-25 19:48:24|只看该作者

魏宏:四川如何迎战新常态

  “地方政府应坚持主动有为地‘发挥作用’,切实有力地去解决市场不愿解决也解决不好的问题。”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江毅 胡旭

  救不救川威,成为2014年四川应对复杂多变经济形势的重要一步棋。
  作为四川冶金业鼻祖和中国“500强”企业,四川川威集团在从钢铁转型钒钛的过程中,因行业下滑遭遇困境。十余家银行从2014年初开始陆续抽贷20多亿元,2万多人的大企业停摆,上下游产业10万人饭碗堪忧。“川威崩盘”的传言,一时间让四川实体经济风声鹤唳。
  面对这次大危机,政府到底出不出手?问题摆上了四川省政府常务会和省长魏宏的桌面。
  “企业转型遇到困难,政府不能坐视不理,简单地放任市场去调整不行,否则牵一发而动全身。”魏宏强调,“省委、省政府的态度十分鲜明”。随后四川省果断出手,省政府牵头,政企银多方努力,推动川威实行债务重组,恢复生产,度过了最危险的时期。
  正是这一步关键棋,及时稳住了四川实体经济阵脚,坊间流传的四川经济金融生态“雪崩”言论也不攻而破。
  在危机处置过程中,四川积极主动作为,直面转型中的深层次矛盾,在全国率先推出稳增长16条措施,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成为贯穿全年的经济发展主线。
  2014年,四川经济增速实现8.5%,新增地区生产总值2.85万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在经济结构占比出现明显提升,新增企业数量和注册资本呈“井喷”之势,就业实现总体平稳。中国经济版图中的西南板块得以稳定,为持续深化改革赢得了宝贵时机。

川威危机
  不转型“等死”,转型却“找死”。在当下的中国经济中,许多企业正面临川威一样的两难选择。
  作为四川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川威集团历史悠久,厂区至今仍耸立着一座建于1929年的30米高方形烟囱。川威解放后在巴蜀大地上第一个炼出生铁、第一个炼出钢、第一个轧出材,被称为四川的“冶金鼻祖”。
  作为中国500强企业,川威集团的产品凭借良好的口碑和质量,长期畅销四川乃至国内市场,售价比其他企业的同类产品略高。尽管如此,川威还是敏锐地察觉到了国内钢铁产能过剩的隐患,从2008年开始,依托四川丰富的钒钛资源,谋求转型。
  2009年,川威先后投资110多亿元,新建了钒钛新材料和钒资源综合资源利用项目,迈出从“钢铁川威”向“钒钛川威”转型的关键一步。
  但令所有管理层没有想到的是,潜在的危机却瞬间降临。
  就在新项目投产不久,2014年3月,平安银行在收回川威9000多万元贷款之后,拒绝再放贷,随后光大、建行等银行纷纷效仿。2014年上半年,川威总计被抽贷23亿元之巨,曾经的四川钢铁巨人甚至沦落到无钱购买原材料的地步,不得不大幅停产,工人轮休,川威危机全面爆发。
  在川威集团所在地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连界镇,曾经的骄傲早已不复存在:过去每天要杀100头猪才够川威职工消费,而从企业困顿以来,每天杀30头都卖不完。附近服装店老板也发现,自己也要开始接受从每天进账数百元到门庭冷落的“新常态”。
  表面上看,这是一场因银行抽贷引发的危机,但其背后企业盲目扩张、基层政府政绩冲动和不健全的金融环境,或许才是企业转型绕不开的深层次矛盾。“如果有机会重来,两件事不能干,一是别做大,二是别借钱。”全国人大代表、川威集团董事长王劲吐露的心声耐人寻味。
  从1998年企业改制以来,川威在短短十余年间产能从20万吨扩张至2100万吨,资产规模从10亿元扩张到近400亿元,但负债率也攀升至85%,且其中大部分是银行贷款。
  王劲坦言,川威的扩张超过了正常速度,企业的许多问题也在高速发展中被掩盖。如2013年,川威销售达到460亿元顶峰时,企业净利润竟然只有2亿元。筹划钒钛新项目时,也没有预料到国内钢材、钒产品价格会出现持续下降,以至于企业面临“成本倒挂”。
  基层政府的政绩冲动,也成为企业盲目扩张的“助推器”。作为内江市最为倚重的工业企业,川威的转型被列入成渝经济区重点规划,内江市专门成立“川威办”对接项目助力推进,川威还成为“千亿企业”重点培育对象。
  一时间,银行贷款、各种荣誉,像雪片一样纷至沓来,王劲直言“企业有些把控不住自己了”。不仅要进一步扩大钒钛项目投资,扩张还延伸至水泥、矿业、物流乃至房地产等众多领域,甚至在2013年的西部国际博览会上一口气推出了包括城市综合体在内的300亿元庞大投资计划。
  不健全的金融生态链,成为危机爆发的“导火索”。川威的过度扩张使得企业背上了巨额负债。摊子越铺越大,不得不“短贷长用”,不断通过“倒贷”来维持运转。因此,当2014年3月第一家银行收贷出现时,曾经风光无限的川威很快就“转”不动了。
  四川金融界业内人士指出:许多银行明知企业短贷长用不合规,效益好时却依然竞相为其放贷,一旦遇到困难又忙不迭地抽贷,全然不顾企业生死。“推波助澜”在前,“釜底抽薪”于后,这种不健全的金融生态链,正在成为许多企业危机爆发的“导火索”。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 金佛山
 思娴 发表于: 2015-7-25 19:48:24|只看该作者
逆境倒逼
  川威危机折射出当下四川乃至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后遭遇的转型困境。在结束了长达12年两位数高增长之后,2014年的四川,转型阵痛来得格外强烈。
  在拿到2月份经济数据时,魏宏的心里“咯噔”一下,几乎所有数据均大幅下降,经济下行压力出乎预料。随后的一季度,中国经济遭遇“倒春寒”,几乎所有省份经济运行数据均大幅低于预期目标,四川经济增速5年来也首次回落至个位数8.1%。
  数据的下滑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全球经济复苏步履蹒跚,出口拉动力持续走弱;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出现,粗放形态下的低成本竞争优势正在消失。从四川省来看,5·12大地震灾后重建需求已释放完毕,资源型产业占比偏重的经济结构尚未得到根本改变,新兴战略产业仍处于培育期,经济正处在“旧力已退、新力未生”之际。
  魏宏坦言:“尽管去年一季度四川经济表现在全国来说还算可以,但我们还是感觉到了趋势有点‘不对劲’,如果不采取断然措施阻止经济惯性下滑,全年经济很可能出现难以预料的局面,从而带来系列社会问题。”
  从2014年3月开始,四川省相关部门在全省展开密集调研,梳理经济发展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6月初率先推出16条稳增长措施。“这是在中央货币和财政政策不会发生大的变化预期下,四川在政府作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能想到的所有办法。”魏宏表示。
  16条措施以民生和结构调整为主线,重点突出了中小微企业扶持、投资力度和创新创业的政策导向,如专门扶持小微企业的就达3条,从税收到租金全面覆盖。对重点工业和技术改造项目、棚户区改造工程等投资拉动,四川也在简化审批、财政倾斜和用地保障上提出了明确要求。
  这对企业而言,无异于一场“及时雨”。从事探测技术研发生产的小微企业绵阳彬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唐文兵说:“我们一直苦于资金短缺,无法租下500平方米的厂房,租金补贴政策真是解了燃眉之急。”“西部作为后发展地区,投资拉动还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不是简单扩大规模,而是优化投资结构。”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区域经济研究专家盛毅表示,“推动的重大项目都是交通、水利、棚改等过去较为薄弱的环节。企业技改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的投资,更是四川经济转型发展的方向。”“我们把得到的100万元技术改造专项支持资金全部投入了项目攻关,一年后企业能换回1500万元产值,盈利完全没有问题。”在钢铁全行业亏损之际,稳增长措施却坚定了攀枝花市一家中小型民营钛白粉企业海鑫丰的转型信心。
  在接下来的一年内,围绕惠民生、调结构、促改革的一系列措施在四川陆续出台:启动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全年新增企业和注册资本超过50%;99个省级部门8400多项权力网上公示;92项围绕投资和生产领域的行政审批事项被取消、调整或下放;企业松绑减负节约成本超过21亿元……“如果不是提早谋划、主动作为,四川2014年经济增速可能很难达到8.5%的水平。”魏宏表示,“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保证了就业的稳定增长,同时,为四川调结构、促改革和惠民生找准了平衡点,赢得了时间和空间。”

主动作为
  2014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85万亿元,但经济下行似乎还没有结束,今年1月份CPI、PPI依然延续了下降势头。面对2015年更加紧迫的转型升级压力、错综复杂的环境,站在“3万亿”门槛上的四川何去何从?
  魏宏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可能与许多经济学者的看法不同,我始终认为,在现阶段市场发育尚不成熟、法制尚不完善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更应坚持主动有为地‘发挥作用’,应深度地参与经济的组织和发展,切实有力地去解决市场不愿解决也解决不好的问题。对任何一个地方政府来讲,如果不保持一个相对平稳的增长态势,深化改革、转型升级也将失去保障。”
  在这一点上,川威危机的处置正是一个典型案例。政府到底应不应该救这样一个企业,曾在四川经济界引发过争议。有观点认为,川威所处的钢铁行业正是我国淘汰落后产能的重点领域,应放手让市场完成“优胜劣汰”。
  但魏宏并不这么看:“四川钢产量需求每年4500万吨左右,自己只能生产3600万吨。中国钢铁产能的过剩,是低端产品的过剩,而高端钢材仍然依赖进口。川威的困境是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政府出手,挽救的不仅是川威一家企业,而是要让更多处在转型阵痛中的企业看到希望。”
  不仅是川威,达钢、川化、绵阳波鸿、广汉士达碳素……一个个在转型路上遇到困难的企业成为2014年四川应对下行压力的突破口,处置危机的经验汇集成为稳增长的有力措施。
  面对需求不足、订单减少,四川先后组织1.5万多家企业“全国行”、“出国门”,积极培育新消费热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6万亿元,实现12.7%的增长。
  为培育经济新增长极,四川积极争取到天府新区升格为“国家级”新区,并在今年初吸引投资553亿元,实现“开门红”;绵阳科技城争取到了享受中关村自主创新先行先试政策,兴起全民创业高潮;推动泸州港、蓉欧快铁建设,构建“向西开放”枢纽,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为寻找转型方向、增强发展后劲,四川立足自身优势,确定了页岩气、航空燃机等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以及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五大先导型服务业,选定一批重点项目予以扶持;投入5000亿元技术改造资金,引导传统企业升级换代。
  为加大民生保障,四川各级财政投入1552亿元,全面完成“十项民生工程”;其中投入824亿元,完成了向社会承诺的19项重大民生实事。值得一提的是,四川在中央下达的任务基础上主动加码,完成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超51.8万户,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全省实施了“百万安居工程建设行动”,成为稳增长和惠民生的重要推动力。
  不仅如此,四川还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动产业结构调整。2014年启动完成165项改革事项,仅省级政府层面核准事项就砍掉50%。不惜降低工业增速1个百分点的代价,关闭、淘汰126处小煤矿和505户企业,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国家“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任务。
  在攻坚克难的道路上,一个又一个“堡垒”被突破,四川不仅保持了相对平稳的增长速度,经济结构也出现积极变化:高新技术产业突破1.2万亿元,服务业产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服务业增速也首次超越GDP增长,资源型和高耗能产业比重开始下降……
  “2014年四川经济运行最大的特点,就是在高位上稳定了增长,确定了转型升级发展的方向,结构调整有了可喜的变化。”魏宏表示,“我们将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应对2015年经济发展更大的挑战。”
  (原载《财经国家周刊》2015年第5期)
3# 峨眉山
 楼主|壳子 发表于: 2015-7-25 19:48:24|只看该作者

魏宏:四川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根系所在

源自:中国经济周刊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省长魏宏
  在发展的指导思想上,四川必须要有比全国快一些的发展速度。
  四川农业基础设施落后,“靠天吃饭”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粮食生产基础还不稳固,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危及粮食安全。
  历经5·12大地震、芦山强烈地震及多次自然巨灾袭击的四川目前怎样?作为中国西部经济大省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把握?为此,记者在全国两会期间就各界关心的这些问题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省长魏宏。

“抓紧转”和“加快赶”
  《中国经济周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保持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我们也注意到四川在去年就提出,既要“抓紧转”,又要“加快赶”,您是怎么认识和看待这个问题的?
  魏宏:转方式调结构是我国建设发展走到目前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应该看到,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存在的最大结构性问题,在区域发展竞争中,西部地区既要面对加快发展、缩小差距的压力,又要承受转方式调结构带来的阵痛。因此,作为西部地区,四川必须处理好“转”和“赶”的关系。
  一方面,我们必须解决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问题。四川三次产业结构中,三产比重比全国低11.5个百分点,服务业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在工业结构中,原材料资源型传统产业占比高达43%,低端制造业占比近30%,先进制造业占工业的比重仅为22%左右,比全国低近10个百分点,这使我们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承受着更大的“阵痛”。发展的现实决定了我们必须“抓紧转”,下决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完成增长动力的转换。
  另一方面,在发展的指导思想上,四川必须要有比全国快一些的发展速度。目前,四川经济总量虽排全国第八位,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只有全国75.4%,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占全国的84.6%和89%,全省还有近500万群众没有脱贫。“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仍然是我们最大的省情。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还是在发展。我们提出并强调“加快赶”,就是要把经济发展速度稳住,始终保持中高速增长,决不能让经济形成惯性下滑;经济稳不住,不但会对就业、财政、金融带来风险,也会使转型升级发展失去基础和条件。

化解“过剩产能”与淘汰“落后产能”
  《中国经济周刊》:四川是传统工业大省,在你们“抓紧转”的过程中,你们是怎样解决工业产能过剩的?
  魏宏:四川作为我国传统的工业大省,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有效需求不足的形势下,同全国一样,产能过剩问题也在逐步显现,而且过剩的范围正从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扩展到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化解过剩产能,我们坚持尊重规律、分业施策的原则,着力发挥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作用,管住增量,优化存量。一是坚持在发展中调结构,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二是严格审批和市场准入,加强准入管理,控制过剩项目得到核准和备案;三是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前年和去年,我们相继淘汰了433户和505户企业的落后产能;四是加快传统技术改造,通过政府技改资金引导作用,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高技术化和信息化发展。
  《中国经济周刊》:那么,这两年四川化解过剩产能力度如何呢?
  魏宏:我这里介绍一组数据吧:四川炼钢、水泥、平板玻璃的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6%、5.8%、0.1%;而这三项淘汰产能2013年分别占全国淘汰产能的3.6%、7.1%和8.6%;2014年淘汰产能又占全国的6.2%、6.4%和6.4%,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目标任务。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 四姑娘山
 楼主|壳子 发表于: 2015-7-25 19:48:24|只看该作者

魏宏:四川如何迎战新常态

  “地方政府应坚持主动有为地‘发挥作用’,切实有力地去解决市场不愿解决也解决不好的问题。”
⊙作者: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江毅 胡旭

  救不救川威,成为2014年四川应对复杂多变经济形势的重要一步棋。
  作为四川冶金业鼻祖和中国“500强”企业,四川川威集团在从钢铁转型钒钛的过程中,因行业下滑遭遇困境。十余家银行从2014年初开始陆续抽贷20多亿元,2万多人的大企业停摆,上下游产业10万人饭碗堪忧。“川威崩盘”的传言,一时间让四川实体经济风声鹤唳。
  面对这次大危机,政府到底出不出手?问题摆上了四川省政府常务会和省长魏宏的桌面。
  “企业转型遇到困难,政府不能坐视不理,简单地放任市场去调整不行,否则牵一发而动全身。”魏宏强调,“省委、省政府的态度十分鲜明”。随后四川省果断出手,省政府牵头,政企银多方努力,推动川威实行债务重组,恢复生产,度过了最危险的时期。
  正是这一步关键棋,及时稳住了四川实体经济阵脚,坊间流传的四川经济金融生态“雪崩”言论也不攻而破。
  在危机处置过程中,四川积极主动作为,直面转型中的深层次矛盾,在全国率先推出稳增长16条措施,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成为贯穿全年的经济发展主线。
  2014年,四川经济增速实现8.5%,新增地区生产总值2.85万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在经济结构占比出现明显提升,新增企业数量和注册资本呈“井喷”之势,就业实现总体平稳。中国经济版图中的西南板块得以稳定,为持续深化改革赢得了宝贵时机。

川威危机
  不转型“等死”,转型却“找死”。在当下的中国经济中,许多企业正面临川威一样的两难选择。
  作为四川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川威集团历史悠久,厂区至今仍耸立着一座建于1929年的30米高方形烟囱。川威解放后在巴蜀大地上第一个炼出生铁、第一个炼出钢、第一个轧出材,被称为四川的“冶金鼻祖”。
  作为中国500强企业,川威集团的产品凭借良好的口碑和质量,长期畅销四川乃至国内市场,售价比其他企业的同类产品略高。尽管如此,川威还是敏锐地察觉到了国内钢铁产能过剩的隐患,从2008年开始,依托四川丰富的钒钛资源,谋求转型。
  2009年,川威先后投资110多亿元,新建了钒钛新材料和钒资源综合资源利用项目,迈出从“钢铁川威”向“钒钛川威”转型的关键一步。
  但令所有管理层没有想到的是,潜在的危机却瞬间降临。
  就在新项目投产不久,2014年3月,平安银行在收回川威9000多万元贷款之后,拒绝再放贷,随后光大、建行等银行纷纷效仿。2014年上半年,川威总计被抽贷23亿元之巨,曾经的四川钢铁巨人甚至沦落到无钱购买原材料的地步,不得不大幅停产,工人轮休,川威危机全面爆发。
  在川威集团所在地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连界镇,曾经的骄傲早已不复存在:过去每天要杀100头猪才够川威职工消费,而从企业困顿以来,每天杀30头都卖不完。附近服装店老板也发现,自己也要开始接受从每天进账数百元到门庭冷落的“新常态”。
  表面上看,这是一场因银行抽贷引发的危机,但其背后企业盲目扩张、基层政府政绩冲动和不健全的金融环境,或许才是企业转型绕不开的深层次矛盾。“如果有机会重来,两件事不能干,一是别做大,二是别借钱。”全国人大代表、川威集团董事长王劲吐露的心声耐人寻味。
  从1998年企业改制以来,川威在短短十余年间产能从20万吨扩张至2100万吨,资产规模从10亿元扩张到近400亿元,但负债率也攀升至85%,且其中大部分是银行贷款。
  王劲坦言,川威的扩张超过了正常速度,企业的许多问题也在高速发展中被掩盖。如2013年,川威销售达到460亿元顶峰时,企业净利润竟然只有2亿元。筹划钒钛新项目时,也没有预料到国内钢材、钒产品价格会出现持续下降,以至于企业面临“成本倒挂”。
  基层政府的政绩冲动,也成为企业盲目扩张的“助推器”。作为内江市最为倚重的工业企业,川威的转型被列入成渝经济区重点规划,内江市专门成立“川威办”对接项目助力推进,川威还成为“千亿企业”重点培育对象。
  一时间,银行贷款、各种荣誉,像雪片一样纷至沓来,王劲直言“企业有些把控不住自己了”。不仅要进一步扩大钒钛项目投资,扩张还延伸至水泥、矿业、物流乃至房地产等众多领域,甚至在2013年的西部国际博览会上一口气推出了包括城市综合体在内的300亿元庞大投资计划。
  不健全的金融生态链,成为危机爆发的“导火索”。川威的过度扩张使得企业背上了巨额负债。摊子越铺越大,不得不“短贷长用”,不断通过“倒贷”来维持运转。因此,当2014年3月第一家银行收贷出现时,曾经风光无限的川威很快就“转”不动了。
  四川金融界业内人士指出:许多银行明知企业短贷长用不合规,效益好时却依然竞相为其放贷,一旦遇到困难又忙不迭地抽贷,全然不顾企业生死。“推波助澜”在前,“釜底抽薪”于后,这种不健全的金融生态链,正在成为许多企业危机爆发的“导火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9 21:44,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