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帅卒|查看: 8667|回复: 42
[企业

受猪瘟侵袭的三全食品肉源成谜 可溯源体系成关键

 [复制链接]
13#
 台北人 发表于: 2018-6-4 05:23:01|只看该作者

三全食品首募项目“烂尾”十年 又逢新零售进展不顺

源自:投资者报
  三全食品首募项目“烂尾”十年 又逢新零售进展不顺
  公司上市之初,其首发募集资金主要投资项目推出,十年过去了,该项目还未竣工
  首发募投项目耗时十年之久,仍未完全“完工”,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全食品”,002216.SZ)到底怎么了?
  作为中国速冻食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三全食品是国内速冻食品规模最大的企业,也是《投资者报》“A股十年”系列报道关注的上市公司之一。
  近年来,尽管三全食品的营业收入在逐年增加,但净利润一直都处于相对低迷的状态。
  除此之外,过去十年间,三全食品的市值增长具有不稳定性。2017年12月31日的市值为65.82亿元,这一数据还不如2010年的数据,那么,三全食品对于市值回到8年前这一现象如何看?对于市值,公司一直以来又是如何管理的?
  《投资者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到三全食品证券部相关人士,得到相关的答复。

总市值回到8年前
  据了解,中国第一个速冻汤圆、第一只速冻粽子都出自三全食品。同时,三全食品也是中国首家速冻米面食品企业,亦是中国生产速冻食品最早、规模最大、市场网络最广的企业之一,公司于2008年2月20日在深交所上市。
  尽管如此,三全食品上市十年,如今(5月27日)的总市值为66.31亿元。这一市值,已被去年刚上市的安井食品远超,当前安井食品的总市值达80亿元。
  根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三全食品从2008年年底的25.89亿元的市值涨至2017年年底的65.82亿元。而纵观十年数据发现,三全食品如今的市值还不如2010年的数据,彼时的市值为70.5亿元。
  发展十年,市值回到8年前,对于这一现象三全食品如何看待?公司又是如何进行市值管理的?就此,公司证券部相关人士在采访时并未给出正面回应,只表示:“在食品行业里,速冻产品有着一定特殊性。”

业绩持续低迷不振
  此前,三全食品提交了2018年的第一份成绩单。数据显示,三全食品一季度的营业收入为18.17亿元,同比增长7.65%;净利润为2825万元,同比增长6.41%。同时,其2017年年报数据显示,营业收入为52.56亿元,同比增长9.93%;净利润为7210万元,同比增长82.45%。
  三全食品相关人士表示:“收入规模持续增长,这缘于公司不断加强内部管理、优化销售渠道提高了相关费用的使用频率,整体利润逐步增长。”
  尽管如此,但也未能使得三全食品摆脱利润率持续下滑的尴尬。2017年三全食品年报数据显示,其毛利率有所下降,从2016年的35.1%降至33.9%。净利率有所回升,从2016年的0.83%回升至1.37%。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之前,三全食品的销售净利率还可以维持在5%以上,但2013年及之后,净利率大幅滑坡,2015年和2016年甚至不到1%。毛利率滑坡幅度不大,但从2011年开始就位于相对较低的位置。
  同时,记者注意到,三全食品在2009~2012年期间的研发费用都是在4000万元以内。到了2013年之后便开始猛增,从7314.59万元涨至2017年的1.17亿元,其金额从2014年起远超公司的净利润。
  由此看出,三全食品大量的研发投入并未带来实际效果。公司对此现象做何解释?研发费用猛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研发能力是检验食品行业生命力的脉搏,只有不断加大研发的投入,提高产品市场的认知度,才能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三全食品对记者说,但其并未过多解释。
  三全食品在四年前成立鲜食科技O2O项目,这或许也是造成公司的研发费用猛增的原因之一。据了解,2015年已经在北京和上海两大城市正式运营,但鲜食科技北京市场停摆已有近1年时间,至于未来何时重新开始尚不知晓,目前仅有上海市场还有零星售货机处于营业状态。
  同时,数据显示,鲜食科技2015年、2016年营业收入分别约为716万元、1033.5万元,而同期净利润则分别约为-846万元、-2200万元。而2017年鲜食科技的数据并未在年报中披露。
  如今三全食品的O2O项目进展情况到底如何?正式运营两年的成效如何?针对鲜食科技的未来发展,三全食品有何打算?
  证券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三全鲜食无人售卖机正在进行平台化建设和第四代设备迭代。还需要生产者对产品不断地更新,加大产品设施的研发,优化物流的快捷,在加大市场份额同时提高产品利润。”

十年仍未完工的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在三全食品上市之初,其首发募集资金主要投资项目之一的“三全食品华东基地建设工程项目”开始推进。
  三全食品曾预计,华东基地建设项目2012年12月31日实现盈利,一期建设计划周期为两年,项目达产后,形成7万吨/年速冻食品的生产规模。倘若该项目一期建成达产后,可以实现正常年销售收入约4.69亿元,实现年平均利润总额5021.41万元。
  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到2017年年底,华东基地一期项目分别累计完工40%、60%、70%、85%、90%、95%。截止到2017年年底,实际投入17736.47万元,占拟投入19380万元的91.52%。
  为何三全食品的这一首发募投项目推进如此缓慢?
  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华东基地由于项目用地的拆迁、手续等原因导致项目未能按初次公告实施完毕。为了保证募集资金的有效使用,我公司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召开董事会、股东大会就项目实施地点、资金使用情况及项目进度都及时进行了披露。截至2017年项目已基本接近完工。” ●
12#
 华美达 发表于: 2017-4-29 11:56: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三全食品业绩回暖背后:净利仍在低位 鲜食前景未明

源自:中国经营报
  三全食品业绩回暖背后:净利仍在低位“三全鲜食”前景未明
  蒋政
  如果不是一个O2O项目即“三全鲜食”出现较大亏损,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002216.SZ,以下简称“三全食品”)在2016年净利润回暖的迹象会更加明显。
  日前,三全食品发布的2016年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为47.81亿元,同比增长12.8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47.23万元,同比增长13.09%。其中,营业利润为675.89万元,扭转了2014年和2015年连续两年亏损的局面。不过,综合其盈利能力,三全食品在去年的净利润尚不及2014年的一半。另外,作为该公司着重推出的O2O项目,三全鲜食仍未实现盈利,并且亏损额由2015年的846.97万元扩大至2016年的2181.77万元。
  品牌营销专家路胜贞认为,包括三全在内的速冻食品主要通过传统商超渠道进行销售,而近几年该渠道费用大幅提升,影响了行业的盈利水平。同时,三全食品在中高端产品的创新上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志起未来营销集团董事长李志起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三全鲜食项目需要铺设大量的售卖机,属于重资产投资模式,对三全食品的资金是一大考验。并且该模式尚处于尝试阶段,自身产品与消费者需要一段时间磨合,出现亏损也是在意料之中。

三连跌后的净利回暖
  作为全国速冻行业的龙头企业,三全食品在2008年登陆资本市场。只是,近几年,三全食品的盈利能力出现较大滑坡。
  记者查阅三全食品历年财报了解到,公司在2012年、2013年的净利润均突破亿元大关,分别为1.40亿元和1.18亿元。在2014年和2015年,公司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分别为8085.69万元和3490.29万元。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两年,三全食品的营业利润出现亏损,分别为-979.22万元和-5463.75万元。进入2016年,三全食品净利润小幅提升至3947.23万元,同比增长13.09%。而在此期间,三全食品的营收从2012年的26.81亿元逐步提升至2016年的47.81亿元。也就是说,从2013年到2015年,三全食品净利润出现三连跌。即便三全食品的净利润在2016年出现小幅上扬,但仍不及2014年的一半。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三全食品收购龙凤食品后出现整合难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三全食品的盈利水平。记者了解到,三全食品在2013年6月28日发布公告称已经获得龙凤食品100%股权,并已经支付龙凤食品股权持有者1.59亿元。而据广发证券当时发布的研报显示,三全食品、思念、龙凤、湾仔码头4家公司市占率超过60%。其中三全食品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27%,其后三者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0%、12%和11%。三全收购龙凤意味着将在速冻食品行业取得近40%的市场。
  李志起认为,三全食品和龙凤食品同质化问题严重,特别是在收购初期拖累了三全食品的盈利水平。
  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告诉记者,此次收购改变了我国冷冻食品行业的格局,从长远来看,三全食品的选择是正确的。只是双方在产品线、销售管理团队有很多重合,而两者的企业文化又存有较大差异,整合起来并不容易,这也是三全食品在收购之后的两年内净利润出现下滑的主要原因。不过,他还表示,这一问题在2015年之后基本上得到解决。
  “传统商超渠道费用上升以及终端竞争加剧,也导致三全食品运营成本增加。”路胜贞说,受制于卖场促销需要以及同行之间竞争,三全食品经常参与利薄甚至无利的终端促销,导致自身产品品牌的价值感下滑。数据显示,在2016年,三全食品营业成本为31.01亿元,同比增加9.12%,销售费用为14.17亿元,同比增加12.63%。
  而根据2016年财报显示,在主要子公司及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达10%以上的15家参股公司中,包括北京三全食品销售有限公司、三全鲜食(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全食品(苏州)有限公司、广州三全食品有限公司、浙江龙凤食品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出现了亏损。

“三全鲜食”前景未明
  值得注意的是,三全食品近几年主推的O2O项目──三全鲜食,在2016年仍然处于亏损当中。年报显示,三全鲜食(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2016年亏损2181.77万元,而在2015年,这一亏损数字为846.97万元。
  2015年,三全食品设立三全鲜食(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冰器库(北京)商务有限公司。之后与饿了么平台合作,并表示如果销售达到一定规模,有可能会联合推出新产品。
  三全食品也对该项目进行详细阐述:面对快速发展的餐饮O2O市场,公司推出“三全鲜食”项目,将消费者、移动互联APP、工厂、智能售卖机四方链接成一个闭环,将传统餐饮与互联网服务进一步升级,打造通过中央厨房标准化生产,APP与智能售卖机销售的新型模式,结合公司本身的食品加工和品牌优势,最终将切入到白领餐桌这一垂直电商市场。
  朱丹蓬认为,速冻产品大多以家庭消费为主,在开拓餐饮渠道上有很大的潜力。三全食品推出的三全鲜食,其实是对鲜食餐饮的探索,其背后的市场空间还是很大的。
  不过,持续的投入尚未获得较好的回报,该项目在2015年亏损800余万元,并于2016年6月起暂停运行,三全方面给出的理由是“设备升级”。有媒体报道称,三全食品宣布暂时停运、计划升级的三全鲜食贩卖机至今仍未上线,三全鲜食手机APP的客服热线也无人接听。并且,在2016年年报中,三全食品对这一项目只字未提。
  记者注意到,日前在郑州召开的中国绿公司年会上,三全集团董事长陈泽民在发言时提到这一项目。他表示,三全食品在生产各种传统食品的同时,也在充分和互联网相结合。三全鲜食就等于是一个开在身边的小便利店。他还提道,“目前在上海已经有1000多台机器。”
  为此,记者致电三全食品并发去采访函咨询相关问题,截至发稿前,尚未收到对方回复。
  李志起认为,三全食品力推“三全鲜食”,需要铺设大量的售卖机,属于重资产模式,企业需要承担的成本很高。同时,机器放置的地点选择也面临着很多限制条件,需要解决水电、城管以及食安等诸多问题,这并不是三全食品特别擅长处理的领域。并且,该模式尚处于尝试阶段,自身产品与消费者需要一段时间磨合,出现亏损也是在意料当中。
  三全鲜食同样面临着残酷的外部挑战,包括传统速食与美团、百度、饿了么等外卖平台的竞争。“该模式最大的缺陷是与消费者互动不足,尤其是在当下这个阶段。其APP的推广仍处于初期,被消费者接纳还要一段时间。这会造成成本快速上升,短期内无法盈利。”路胜贞说。
  另外,在三全食品年报公开的2017年经营计划和经营目标中,也未透露关于三全鲜食的任何信息,只是提到会“继续加大高端投入,扩大高端产品占比,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1#
 华美达 发表于: 2017-4-25 08:56:00|只看该作者

三全鲜食夭折:亏损扩大 年报对未来规划只字未提

源自:北京商报
  亏损扩大 三全鲜食夭折
  (记者:孙麒翔 王子扬)曾经要在三全鲜食项目大展身手的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全食品”)未能如愿。据三全食品最新发布的2016年年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47.81亿元,同比增长12.83%,净利润3947.23万元,同比增加13.09%。三全食品止住连续三年净利润下跌趋势。
  财报显示,三全食品主要子公司及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达10%以上的参股公司共15家,其中7家主要子公司出现亏损,包括北京三全食品销售有限公司、三全食品(苏州)有限公司、广州三全食品有限公司等。三全鲜食(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亏损也由2015年的846.97万元扩大至2016年的2181.77万元。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三全鲜食(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和北京主营鲜食贩卖机业务,同时还推出了三全鲜食手机App。2015年7月,三全鲜食又和饿了么平台合作,饿了么成为三全鲜食的网上销售伙伴,两家公司当时还表示,如果销售达到一定规模,有可能会联合推出新产品。
  不过,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在去年6月宣布暂时停运、计划升级的三全鲜食贩卖机至今仍未上线,三全鲜食手机App的客服热线也无人接听。在三全鲜食的手机App中,最新的活动是3月22日发布的“艾青·喝茶”活动,其余宣传页面均呈现无法链接状态。三全食品从2014年后一直大力开拓鲜食餐饮业务,希望借此进入快速发展的餐饮O2O市场。此次2016年年报对“三全鲜食”的展望和未来规划却只字未提。
  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指出,餐饮自动贩卖机这一业态并没有成熟的市场,发展起来尤为艰难。三全鲜食的硬件设施和后期维护等方面没有形成完善的供应链和信息链,设备和人力成本巨大,投入产出不成正比。三全食品希望将三全鲜食作为自己的业绩天花板突破口,但为时过早,前期的投入已经超出三全食品的承受范围,三全鲜食在现阶段以失败告终。作为企业发展的痛点,因此三全食品在财报中只字未提三全鲜食。
10#
 温水青蛙 发表于: 2017-3-26 13:56:00|只看该作者

三全被“速冻”:线上突围失败线下日子紧巴巴

源自:新金融观察


  O2O路断 三全被“速冻”

  自去年6月就开始停运、计划升级的三全O2O项目,时至今日依然未能重新上线。在线上突围失败的三全,线下的日子也过得紧巴巴。两个渠道的路都举步维艰,犹如自己的产品一般,三全暂时被“速冻”上了。
⊙记者:孙翼飞

  O2O停摆
  从去年6月就宣布暂时停运、计划升级的三全鲜食贩卖机,至今仍未上线。
  两年前,O2O正值风口。三全为了乘上O2O这艘大船,推出了三全鲜食餐饮O2O项目,消费者可通过其App订餐,然后在就近的鲜食贩卖机取餐。2014年10月中旬,三全鲜食贩卖机开始在上海试运营。
  可惜,三全的O2O之路,从一开始就不顺。
  有公开资料显示,三全鲜食的二代鲜食贩卖机计划于2015年在上海投放千台以上,北京地区也将在2015年4月开始投放。然而,一直到2015年8月,上海才铺设近500台,北京市场则是从2015年6月底才开始铺设,到8月也只有100余台。从三全食品年报中可以发现,三全鲜食贩卖机上海铺设计划也有所拖延,根据三全食品2015年年度报告,“目前三全鲜食贩卖机已经在上海和北京铺设了近千台机器”。
  之前,三全方面宣布,对线下所有的贩卖机暂时停运是为了“增加更多功能满足用户需求”。如今,9个月已经过去,三全的O2O之路却还没有修好。
  与此同时,三全鲜食手机App也无法正常订餐。
  新金融记者打开三全鲜食手机App希望体验购买食品,页面提示一公里之内没有自动售卖机,多次输入不同的商圈和街道,均显示努力加载中。将地点换成北京和上海也同样如此。
  几次尝试购买均未果,新金融记者随后多次拨打客服电话,虽然是工作日,但语音却一直提示“现在是非工作时间”。
  新金融记者通过查询ASO100得知,在使用安卓系统的用户中,用百度、360、应用宝、豌豆荚、魅族、华为这6个应用市场下载三全鲜食手机App的用户加起来仅有10.05万人。

线下乏力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线上的消极感似乎也传染到了线下。
  在大型连锁超市的卖场里,三全的产品补货速度总是很慢。“买的人一般就是图便宜。”一名超市冷冻品区的销售人员也表达着不解,“要说质量上有多大差别也不见得,可能就是因为三全这个牌子产品更新换代太慢了。”
  三全的产品目前主要是冷冻汤圆、水饺、米面,占比九成。一位与三全方面接触过的人士告诉新金融记者:“汤圆的毛利率是34%,饺子是36%,面点只有28%,可以说主打产品的毛利率都比较低。”
  新金融记者翻看往年的财报发现,三全的毛利率从2010年的高点6.39%一直下降至2014年的1.97%,2015年甚至低至仅为0.82%。
  “在大型连锁超市最受欢迎的品牌是湾仔码头,甚至有些超市根本看不到三全的任何产品,三全在社区超市和二、三线城市比较常见。”上述与三全接触过的人士表示,这不单单是三全面临的问题,“和三全定位相当的思念,也有这个困扰。”
  消费者对三全的印象还是偏中低端,很难用私厨水饺等提升形象,三全在产品结构上高毛利产品的布局也没有跟上。
  目前,三全的销售渠道仍然集中在超市,商超渠道也是其赖以生存的主渠道。但如今随着超市、大卖场遭遇电商的冲击,超市本身的日子也不好过,为了进一步提升利润,也对供应商转嫁了成本,作为供应商的三全负担无疑将越来越重。

难以突围
  不久前,三全食品发布业绩公报称,该公司去年获得净利润3870万元,较上年增长10.88%,对于业绩上升的原因,三全食品表示是由于开拓销售渠道,产品铺市率提高,加大了新产品的研发推广和品牌建设力度,同时拓展餐饮特通市场导致的。
  但,这并不能消除外界对三全的担心。
  经过梳理发现,此次是三全食品近三年来的首次净利增长,2013至2015年,三全食品出现净利三连跌。2015年三全食品净利跌幅甚至达到了56.83%,对此三全食品做出的解释是:新业务三全鲜食项目处在培育期,前期投入大,而且公司推出了很多新产品,研发和推广投入大,同时经济下行,市场需求下降,竞争激烈。
  人们很难想象到,今天挣扎在盈亏线边缘的三全,曾经生产出中国大陆第一颗速冻汤圆以及第一只速冻粽子。
  据国家统计局行业数据显示,2015年1至10月国内速冻食品企业利润增速同比大幅下滑至8.95%,且大幅低于同期收入增速14.60%,国内速冻食品行业仍然处于“以价换量”的状态。
  业内人士称,三全难以走出低利润率的怪圈是其所在的行业特征决定的。
  在经济学上,冷冻食品某种程度上属于“劣等产品”,消费者的诉求主要是低成本和方便。2014年思念从新加坡退市后,为扩大市场份额采取了低价竞争的策略。由于三全没有及时跟进,销量明显下降,而思念份额快速提升,随后三全被迫跟进。而同期,湾仔码头拒绝加入促销,份额快速下滑。这说明低价对消费者是非常有吸引力的。由于市场依然较为分散,促销和价格战很可能再次出现。
  另外,还有一个如同被施了魔咒般的定律,如果产品要用到冷链,盈利能力通常偏弱。一方面,冷链本身的高成本使得冷冻食品相对于非冷冻的同类产品处于成本劣势;另一方面,通常只有超市冷柜里才能买到冷冻食品,所以下游商超的议价能力非常强,进一步挤压了冷冻食品企业的利润。
  “线上线下都不出色,如果再不寻找一个突破口,就很危险了。”关于三全的前路,业内人士这样说道。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九爷 发表于: 2016-7-25 08:56:02|只看该作者

三全食品转型电商平台受挫 试运营开始以来一直亏损

源自:投资者报
  三全食品转型电商平台受挫 二代掌门人CEO陈南称要“勇敢试错”  陈南的目标是要把三全食品打造成一家围绕餐桌场景的垂直电商平台。尽管目前的创新试错成本很高,但是在陈南看来,还在可控范围
⊙记者:潘亦纯

  在面对互联网大潮冲击下,并不是所有的传统企业都能顺利转型。
  作为传统食品制造商的三全食品董事长陈南,尽管早在两年前就大刀阔斧带领公司向电商平台转型,他的目标是打造一家围绕餐桌的垂直电商平台,但目前看来,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成果,反而挫折不断。
  6月24日,由陈南亲自牵头发起的O2O项目三全鲜食线下所有的贩卖机暂时停运。这个项目自2014年10月份在上海试运营开始,一直处于千万级的亏损中。
  不过陈南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说,三全鲜食并没有下线,现在是在设备升级中,将用3.0全新的设备替代原来的2.0的设备。届时会增加早餐、果品、饮料、零食等事物的供应。
  值得肯定的是,陈南没有回避难题,而是坦诚地接受了电话专访。面对持续不断的亏损,天性不服输的陈南并没有退缩。他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如果不投入资金去创新,去试错,那么在下一轮经济提速同业都在增长的时候,我们可能还找不到一个方向。”
  记者注意到,在陈南执掌三全食品的7年间,公司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大范围的产能扩张,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收购原行业龙头龙凤食品并整合使其实现盈利,三全食品也因此成为冷冻食品行业的老大。而现如今陈南带领团队投身的互联网“风口”能否为公司带来可持续的新的增长点呢?

冷冻食品龙头的锻造者
  陈南今年47岁,从父亲手中接过三全食品掌门人的位子已经有7年的时间。
  但是,他并不是一位空降兵,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子承父业,他是三全食品的接班人,更是三全食品的创业者。在2009年7月份升任三全食品董事长之前,他已经在企业摸爬滚打了10年。
  1994年,三全食品成立的第三年,他从河南郑州华联商场辞职,进入三全食品。之后,他由销售员做起,一直做到总经理。他亲历了三全食品近10多年的来重大决策。
  在他接手执掌公司之后,三全食品发展迅速,成为国内速冻食品行业的老大,在全国的市场份额中占据了近30%的份额。
  不过近年来由于宏观经济下行对快消品行业整体增速产生了一定影响,三全食品的发展趋势并不太好。
  陈南对记者坦承,由于受营业成本增加、主营业务毛利率波动及创新项目投入巨大等因素影响,公司近年来净利润不断下滑。年报数据显示,三全食品2012年~2015年净利润分别为1.4亿元、1.18亿元、0.81亿元及0.35亿元,从2013年开始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2015年下滑幅度更是高达57%。
  尽管如此,陈南对速冻食品的未来发展前景仍然十分看好,“一些发达国家速冻食品人均食用量达几十公斤,国内才几公斤,说明未开发的市场还是很大的。”
  这样的看法也使得陈南在宏观经济下行、公司净利润负增长的情况下,依旧将资金投入到产品研发中,增加产品种类及口味,以覆盖到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不同年龄段的群体。

拓展鲜食新领域
  对于企业来说,不进则退。由于陈南及其所带领的团队已经在-18℃速冻食品方面取得了较大优势,他们的目光开始转向零度以上的鲜食食品发展。
  据陈南介绍,现在三全食品的产品几乎都是处于-18℃温区的产品,这种产品保质期较长,通常为半年到一年,适合放置在冰箱的下层冷冻箱。那么作为与家庭消费习惯高度重叠的速冻食品,适应冰箱上层冷藏箱的零上鲜食产品在国内仍是一个有着巨大市场的领域,目前三全鲜食提供给消费者的主要就是零上温度的鲜食。
  但由于零上温区鲜食的保质期较短,一般都处于两天到半个月之间,这给传统食品行业的物流、运营等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目前三全食品也在全国进行了产能布局,以便生产供应的地点能够与消费者更为接近,为零上温区鲜食发展做好准备。
  据了解,今年4月份,三全食品公布的不超过6.9亿元的定增方案获批,计划用于新建华南、西南基地共17.8万吨的产能建设,项目建成后,公司在东南西北中的产能布局也将得到完善。此外,定增项目还包括了华南基地2万吨鲜食产能的布局,届时鲜食项目将在广深一带展开。

转型O2O项目发生亏损
  三全鲜食作为三全食品的O2O项目,不仅是陈南布局中三全食品产品创新、渠道创新的重要一环,也是陈南互联网思维的体现。陈南认为,互联网给当今企业带来的主要是商业模式的变化,但实际上产品还是传统的。
  如何将鲜食通过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及现有供应链,使传统的产品更迅速更直接地发放到消费者的手里,这是陈南目前创新项目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传统的大商场、大卖场模式目前已经不能满足短保质期鲜食的销售,“要发展鲜食,必须要找到一个新的销售渠道。”陈南称。三全鲜食售卖机也是基于“渠道”需求应运而生。
  不过,三全鲜食2015年高达7000元的亏损严重拖累了公司利润,不过陈南称这是公司“试错”的成本。他对《投资者报》记者解释称,公司现阶段最看重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行业地位,即市场占有率是不是保持行业首位;其次是目前的现金流能否使公司安全度过经济低迷时期。只要企业满足以上两个条件,那么就应该为创新项目投入资金,从而为未来发展找到一条适合的路,给未来打下基础。“如果不投入资金去创新,去试错,那么在下一轮经济提速同业都在增长的时候,我们可能还找不到一个方向。”
  不过陈南也坦言,今年公司方面将控制创新业务的发展。“去年创新项目在模式上还不是很成熟的时候,我们推的速度有点快了,今年也在适度调整节奏,把创新的费用规模再缩小一些。”

收购龙凤食品市场占率提高
  此次陈南决定带领三全食品进军O2O行业使其站在了聚光灯下,而上一次陈南如此备受关注还是在2013年公司正式收购曾经的速冻食品行业巨头龙凤食品之时。
  公开资料显示,龙凤食品1977年创立于台湾,而后进入内地市场,曾是速冻食品行业的头把交椅。2007年,美国亨氏食品集团收购并整合了龙凤食品,但整合效果不佳,龙凤食品很快衰败,2013年2月,巴菲特联手巴西投资公司3G资本买下了亨氏集团,并首先抛售了龙凤食品。
  陈南领导的三全食品最终以2亿元成为龙凤食品的接盘侠,通过近两年的整合,龙凤食品由最初的亏损转向盈利。相关年报数据显示,龙凤食品2014年上半年亏损额达1370万元,到了2015年,浙江、成都、上海、天津4家龙凤食品公司的净利润超1亿元。
  对于陈南来说,收购龙凤食品是提高市场占有率及品牌影响力的双赢决定。三全食品从一代领导人陈泽民开始就非常重视行业集中度。而要加强行业集中度,一方面可以靠内生式增长,一方面则来源于资本市场的并购重组。随着龙凤食品从亏损转向盈利,后续还将持续为三全食品带来利好。

如何将家族企业传承
  在互联网大潮和宏观经济下滑冲击下,对于一个“创二代”来说,如何带领家族企业持续发展是陈南最重要的命题。
  此次公司全力向生鲜电商平台转型就是他的一记重拳。尽管项目已实施两年,并没有成功,但是也不能就此武断地认为,三全食品的互联网转型失败。毕竟,在过去的近20年中,这家家族企业取得了在冷冻食品市场巨大的成功。
  譬如公司治理方面,尽管三全食品是一家家族企业,但是陈南却在内部严格地按照规范的企业治理模式进行运营。据了解,全公司大概有400多个经理人,但是只有两个家族成员,并没有家族企业中的管理弊病。
  十几年来,三全食品一直坚持主业,坚持做食品,没有寻求多元化的发展来减少速冻为主带来的压力。陈南说“在中国搞企业撑死的多,饿死的少”。
  他认为,在中国消费行业还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只要你相信城市化,就可以看到速冻食品的空间潜力远远没有释放。”
  与很多传统企业家相比,陈南更重视品牌的建设。即使在经济低迷期,三全食品的曝光率也保持在高位水平。
  这也符合陈南对于品牌宣传的思想,他对记者表示,越是在大家都没有钱投入广告的时候,越要坚持投入,这样广告干扰率降低,广告的效率就越高。
  近年来,三全食品邀请著名影视演员蒋雯丽担任代言人,还冠名赞助了《十二道锋味》及近期安徽卫视的热门综艺节目《我们的法则》,据陈南介绍,公司还与上海地铁集团达成了合作,将去往迪士尼的4条地铁专线全部承包,主推新出的儿童产品。
  目前陈南已不直接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主要参与的还是集团的创新项目。
  与工作时的陈南不同,褪去了董事长身份的陈南私底下喜欢与网友们一起旅游,他常年“潜水”在某网站旅游论坛,并曾与媒体分享旅游趣事,称河南省内的嵩山、八里沟、九莲山、珍珠潭他都去过。陈南觉得旅游使他与普通生活亲近,与网友旅游,能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不和社会脱节。
  “其实,大家都是普通人,要是太把自己当回事儿,就会失去很多做人的乐趣。”陈南如是说道。 ●
8#
 dswybds 发表于: 2005-12-20 11:42:40|只看该作者

企业荣誉

  凭借着先进的生产设备、一流的生产技术、规范科学的管理、过硬的产品质量,在全国速冻食品行业已连续数年雄居市场占有率之榜首。我们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全国500家最大私营企业之一,全国520家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被金融系统评为“AAA”及信用等级企业,被省政府命名为“河南省速冻食品重点大型企业”、“河南省重点扶持的十家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被郑州市政府确定为“全国食品生产基地”;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评为“国家质量管理先进单位”。
  2003年被国家九部委联合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003年9月我们生产的汤圆、水饺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评为“中国名牌产品”。三全“品牌被中国品牌研究院认定为速冻食品行业的标志性品牌,连续多年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同时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等荣誉称号。
  从”三全凌汤圆,味美香甜甜“到”用心细节,精致生活“,三全在关注产品品质的同时,十年不断通过中央电视台等公众媒体进行品牌传播,赢得了亿万消费者的青睐,成为速冻食品行业的第一品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夏岚 发表于: 2005-12-20 00:58:46|只看该作者

证券资料

  证券简称:三全食品
  证券类型:A股
  上市状态:已经上市
  上市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上市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上市日期:2008-02-20
  发行价(元):21.59
  上市首日收盘价(元):54.37
  上市首日涨跌幅(%):151.83
  上市首日换手率(%):78.56
  摘牌日期:没有摘牌
  主承销商:国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上市推荐人:国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审计机构:京都天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6# 青城山
 王至秦 发表于: 2005-12-19 16:04:44|只看该作者

人力资源

  用人理念
  德能并重、有为有位、激发潜能、共同成长
  员工培训
  以员工入职资格、岗位任职资格培训为起点,对员工在公司的职业生涯发展有一系列的“伴随式”培训规划,通过对员工在公司期间的系统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
  基层管理人员培训
  公司通过聘请内部讲师或知名行业专家,对各部门管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系统化的培训学习,提升其核心专业技术能力及职业化素养,为公司打造高素质、高水准的人才队伍。
  中高层人员培训
  中高层人员培训是公司整体培训体系的高端部分,公司每年都要送出中高层管理人员参加相关培训学习,同时将参加外出学习的公司高管纳入公司内部中高层培训师队伍,从而充分分享最新培训课程。
  培训形式和渠道
  (1)利用社会培训资源开展高端人才培训及先进管理思想、理念、方法培训等。
  (2)组织协调各部门,对专业技术管理和生产操作人员进行岗位专业性较强的技能培训、现场培训。
  (3)发挥公司培训师资力量和资源,集中开展通用素质、各专业岗位技能、职业资格及特种作业培训等能力提升培训。
  (4)通过公司EKP系统,进行远程培训学习,实现培训工作在公司内全范围覆盖。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彩云 发表于: 2005-12-19 11:47:18|只看该作者

大事记

1987年~1997年
  1987年,公司的前身“三全冷饮部”成立;
  1990年,陈泽民董事长发明中国第一颗速冻汤圆。
  1993年,“郑州市三全食品厂”正式成立,开创了中国速冻食品产业;
  1993年,公司自制的大型速冻隧道投入使用,陈泽民董事长发明的速冻汤圆开始大规模的产业化生产和销售;
  1993年,公司试验生产速冻水饺。
  1994年,三全凌牌速冻汤圆在全国热销,市场上供不应求;
  1994年,郑州市三全食品厂进行扩建;
  1994年,公司巨资引进当时国内最早的汤圆机械化生产设备。
  1995年,公司发明中国第一颗速冻粽子;
  1995年,三全凌牌速冻汤圆在“95曼谷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1996年,郑州市三全食品厂再次扩建;
  1996年,公司销售渠道铺遍全国主要城市。
  1997年,公司筹建长兴路28号的新厂区;

1998年~2002年
  1998年,公司搬迁至长兴路28号,并成立郑州三全食品有限公司,建成全国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基地;
  1998年,速冻水饺开始大规模的产业化生产和销售;
  1999年,公司引进200余台速冻汤圆生产机械,我国速冻汤圆进入大规模的机械化、自动化生产阶段。
  1999年3月,被郑州市技术监督局授予“99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双优’单位暨产品”称号;
  2000年8月,被河南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技术监督局等授予“河南省质量管理奖”。
  2001年2月,被中共郑州市委员会、郑州市人民政府评为先进龙头企业;
  2001年7月,三全凌牌商标被认定为河南省著名商标;
  2001年9月,三全凌汤圆获评“河南省名牌产品”称号;
  2001年9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食品工业办公室授予“河南省食品工业综合实力五十强企业”;
  2002年,公司建设了国内最大的速冻水饺生产车间;
  2002年,公司产品在同行业中率先走出国门,出口到加拿大;
  2002年4月,被中共郑州市委员会、郑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振兴杯”金杯;
  2002年9月,被河南省工商联等评为“河南活力私企五十强企业”;
  2002年9月,被郑州市人民政府评为“郑州市质量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2002年9月,“郑州市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于公司;
  2002年12月,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评为“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食品企业”;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国家主席朱马利·赛雅贡参观三全公司

2003年~2008年
  2003年9月,三全牌速冻饺子、汤圆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评为“中国名牌产品”;
  2003年9月,被国家统计局、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评为“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企业”;
  2003年9月,被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2003年全省质量管理先进企业”荣誉称号;
  2003年11月,郑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导小组授予“郑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
  2004年,公司引进国标最先进的常温食品生产线;
  2004年2月,被郑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郑州市标准化管理先进单位”;
  2005年1月,被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评为“河南省明星民营企业”;
  2005年4月,被农业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九部委联合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2008年1月,公司承担了国家“十一五”重点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被河南省工商联授予“河南省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千企帮千村活动先进企业奖”;
  2006年6月,公司通过国家审核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06年7月,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国家主席朱马利·赛雅莅临公司考察;
  2007年5月,公司首次向英国出口“常温微波方便米饭”;被河南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等部门联合确认为“全省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
  2008年4月,陈南总经理被郑州市委、市政府授予“郑州市优秀企业家”荣誉称号;公司继续入选“郑州市100户重点工业企业”;
  2008年5月,三全食品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捐物161万元;
  2008年6月,三全品牌继续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
  2008年7月,公司被郑州市政府评为2007年度标准化工作先进单位;
  2008年8月,河南省省长郭庚茂莅临三全公司视察工作;
  2008年9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视察公司,对公司的发展提出新的期望和祝愿;状元水饺走上“神七”团队餐桌;公司的“常温方便米饭系列产品”获得了“2008年度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新产品创新一等奖;
  2008年10月,“全国米面食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速冻米面食品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设于我公司,由公司负责主持起草的《速冻饺子》国家标准也通过了审定会专家审定;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巴特尔率领内蒙古自治区党政代表团莅临公司参观考察;
  2008年12月,公司被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河南省农业产业化优秀龙头企业”荣誉称号;陈泽民董事长被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河南省农业产业化优秀企业家”荣誉称号;陈泽民董事长当选“郑州改革开放30年风云人物”;公司被授予“改革开放三十年民营企业就业促进奖”;公司被授予“2008河南最具竞争力企业”和“2008最佳逐鹿中原品牌”荣誉称号。
4# 金佛山
 xianren0309 发表于: 2005-12-19 11:11:15|只看该作者

企业成就

  三全公司是中国生产速冻食品最早、规模最大、市场网络最广的企业之一。中国第一颗速冻汤圆、第一只速冻粽子都出自三全。
  公司还在同行业中率先取得了自营进出口权,一个日产200吨的国际标准化大型出口车间已建成投产,产品已出口到北美、欧洲、澳洲和亚洲的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销量和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同行业第一位(2001年占有率为19.83%);已取得ISO9001和HACCP两项国际认证,产品已出口到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港澳和欧洲部分国家。
  “三全食品”的发展,带动了整个郑州及河南省速冻食品行业的发展,使其成为我省的支柱产业,郑州市也因此成为全国的速冻食品生产基地。同时,还带动了临近地区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业、运输业,和劳动再就业的发展,仅郑州市年产速冻食品10万吨,解决就业人员5万人。安置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下岗工人,带动了相关产业几十万人增收,是速冻食品行业首家被国家农业部、财政部、国家税收总局等九部委联合认定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还被国家税务总局认定为“中国私营企业纳税百强”,三全的发展经验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肯定,成为走和谐发展道路的典范。
  三全公司设有行业内唯一一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拥有行业唯一一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三全”品牌被中国品牌研究院认定为速冻食品行业的标志性品牌,是速冻食品行业内唯一一家既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又取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 03:04,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