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彩云|查看: 14359|回复: 74
[河流·湿地·水电站

滇池环湖开发乱象

 [复制链接]
25#
 chuanyezf 发表于: 2018-12-3 10:08:00|只看该作者

滇池度假区10家单位签订责任书

源自:昆明市政府网站
原文标题:滇池度假区10家单位签订责任书

  近日,滇池度假区组织召开“创文”市场环境整治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动员会,管委会相关领导与10家责任单位签订了工作责任书。
  动员会通报了近期各成员单位开展市场环境整治工作情况及农贸市场出现的问题,农贸市场经营户代表作了表态发言。会议要求,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集贸市场整治工作,将“创文”与农贸市场管理结合起来,集贸市场主体必须明确责任,建立四级包保责任。同时,对集贸市场开办方由工商分局牵头制定奖惩措施,按季度或年度进行综合考评,对排名最后的市场采取提醒、约谈、问责、备案、退市处理措施,并定期组织召开工作整治联席会,由工商分局牵头探索集贸市场新的管理模式。(昆明日报 记者:缪亚平)
24#
 不取 发表于: 2018-11-12 09:08: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今年1月至8月滇池流域各辖区需缴纳生态补偿金8.3亿元

源自:昆明市政府网站
原文标题:今年1月至8月滇池流域各辖区需缴纳生态补偿金8.3亿元

  9日,记者从市滇池管理局获悉,滇池治理“三年攻坚”行动计划今年实施的市级、区级重点项目已100%开工。1月至8月,滇池流域各辖区共需缴纳生态补偿金8.3亿元。
  今年是实施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行动的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及各位河长、各区和各部门共同努力下,滇池保护治理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2018年至2020年,三年共计将实施市级重点项目64个、区级重点项目147个。其中市级重点项目今年计划实施62个,截至10月31日,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项目有39个,正在建设23个,开工率100%,占年度目标任务的62.9%。区级重点项目今年计划实施145个,截至10月31日,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项目有87个,正在建设58个,开工率100%,占年度目标任务的60%。
  据了解,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实施69个调蓄池,已全部开工建设,已完工57个,正在建设12个,完工率82.61%,调蓄总量86.319万立方米。河道、管网清淤工作中,滇池流域9个区均已按年度计划完成了辖区内主要入湖河道及支流沟渠、管网的清淤工作。截至目前,共完成河道清淤长度259.8千米,清淤量186.79万立方米;排水公司完成排水管网清淤1545.8千米,清淤量15.9万立方米。在智慧河道建设中,我市已全面完成滇池流域主要河道行政交界和入湖口断面63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在河道溢流口安装视频监控、水质水量监测设施158个,并已上线运行,完成盘龙江智慧河道管理监控中心建设。已完成第一、三、九水质净化厂超级限除磷提标改造实验示范工程建设,第一水质净化厂已投入运行,第三、九水质净化厂正在调试;倪家营水质净化厂一、二期极限脱磷降氮工程已完成前期工作;倪家营水质净化厂、普照水质净化厂二期改扩建工程已完成前期工作。
  全面深化河长制工作中,滇池流域25位市级河长均已层层签订《2018年滇池流域河长目标责任书》,并严格执行河长会议制度、信息共享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工作督查制度、考核问责与激励制度及验收制度。按期开展巡河并召开现场工作会议,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梳理、通报,积极协调解决河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滇池流域入湖河道“三年攻坚”行动“一河一策”实施方案均已编制完成,明确了各条河道水质目标、污染物削减任务。全面梳理河道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整治措施,经各市级河长研究审定并印发至各区、各责任单位执行。“一河一策”实施方案项目已纳入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项目统筹推进。今年1月至8月,滇池流域各辖区共需缴纳生态补偿金8.3亿元,其中7.5亿元需向市政府缴纳,各区互缴补偿金0.8亿元。
  下一步,昆明将按计划推进滇池“三年攻坚”行动,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完成,并强化各级河长履职,确保河长制工作落到实处,细化措施,制定方案,切实抓好中央、省级环保督查反馈问题的整改。(昆明日报 记者:孙潇)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3#
 杨坝河 发表于: 2018-11-7 17:08:00|只看该作者

昆明招募“市民河长”共护滇池

源自:新华网
原文标题:昆明招募“市民河长”共护滇池

  新华社昆明11月7日电(记者:庞明广)昆明市滇池管理局等部门7日宣布,为保护昆明的“母亲湖”滇池,将面向社会招募百个“市民河长”团队,在滇池流域街道、社区周边志愿参与河道巡查及滇池保护活动。
  入湖河道治理是滇池保护治理的重点工作之一。近年来,昆明市通过实施查堵排污口、铺设沿河截污管道、绿化美化河岸等一系列整治行动,使出入滇池的36条主要河道及84条支流水质得到明显提升。
  据介绍,昆明市在2017年已实现市域河长制工作全覆盖,建立了“四级河长五级治理体系”,设立河长3000余名,总河长、副总河长分别由党政主要领导担任,并签订目标责任书。招募“市民河长”团队则是昆明市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滇池流域治理、加强河长制社会监督的一项创新举措。
  据介绍,“市民河长”将参与监督、宣传相应河湖的管理与保护工作,如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并重点围绕违法排污、侵占河道、滇池面山山体违法取土挖沙、盗伐滥伐林木等突出问题进行监督举报。“市民河长”还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唤起更多市民主动参与到保护滇池行动中来。
22#
 不取 发表于: 2018-11-5 10:08:01|只看该作者

“春城志愿行 滇池明珠清”2018年滇池保护治理宣传月活动启动

源自:昆明市政府网站
原文标题:“春城志愿行 滇池明珠清”2018年滇池保护治理宣传月活动启动

  日前,由昆明市滇池管理局、云南滇池保护治理基金会主办,都市时报、度假区环保局承办的“春城志愿行滇池明珠清”2018年滇池保护治理宣传月活动,在捞渔河湿地公园正式启动。保护滇池主题儿童绘画作品展、公益环保跑、保护滇池知识有奖问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举行。
  启动仪式上,云南滇池保护治理基金会理事长王艳丽介绍,从2012年开始,昆明每年将一个月定为滇池保护治理宣传月,旨在通过集中宣传普及滇池保护知识,通报滇池治理措施及成效,促进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了解、支持并自觉遵守滇池及河道保护行为规范。通过贴近群众、深入基层的各项活动,促进“滇池清、昆明兴”理念深入人心,实现全民护滇的良好氛围。至今,滇池宣传月活动已连续举办7年。
  当天上午9时30分,“我是滇池小卫士”主题儿童绘画作品展览在捞渔河湿地公园广场举办,200余幅保护滇池主题儿童绘画作品集中亮相。这些作品都出自昆明全市6岁至14岁的学生之手,一幅幅色彩明艳、独具匠心的画作吸引众多游人驻足观看。同时,在捞渔河湿地公园一片沙滩上,2018年滇池保护治理宣传月·“我是滇池小卫士”主题儿童绘画活动也拉开序幕,来自春天神画美术书法学校的50余名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将海鸥、滇池、蓝天、白云、柳树等融入画中,画作妙趣横生。由昆明市环境保护联合会组织的“Plogging”(跑步捡垃圾)活动也同时展开,50余名环保志愿者开启公益环保跑,以捞渔河湿地公园广场为起点,途经古滇路、渔阳路,沿捞鱼河返回,全程约5公里。
  据介绍,昆明市滇池管理局、云南滇池保护治理基金会将以宣传月为契机,开展滇池湿地风筝节、“我是执法监督员”滇池保护志愿者岗位体验等活动,呼吁市民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环保的行为习惯,举报身边危害水环境的违法行为,用实际行动支持和参与滇池治理。
  “我是执法监督员”滇池保护志愿者岗位体验活动,将组织市民亲身体验滇池渔政执法工作,在了解渔政执法人员日常工作的同时,加深对滇池治理工作的认识。滇池湿地风筝节活动将让市民在放飞风筝的过程中,享受滇池治理成果,参与滇池保护宣传活动,市民可拨打电话0871-65353000报名参加。(昆明日报 记者:孙潇)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1#
 杨坝河 发表于: 2018-10-15 09:28:00|只看该作者

滇池流域“五采区”生态修复时间表划定

源自:昆明市政府网站
原文标题:滇池流域“五采区”生态修复时间表划定

  日前,市规划局发布《昆明市滇池流域地区五采区生态修复和采区布点规划》的批前公示,对规划范围约105平方公里“五采区”生态修复和采区布点进行明确。将通过转变传统植树种草的单一方法,探索多样化的再利用途径,将生态修复与城市旅游功能进行结合,在改善滇池流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优化土地利用,提升城市形象与旅游品质。至规划期末2025年完成100%生态修复,规模约105平方公里。
  环滇池流域地区是昆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区域,由于历史上大量采区的开挖,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为解决由于“五采区”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编制了《昆明市滇池流域地区五采区生态修复和采区布点规划》,对“五采区”生态修复的途径方法、技术路线等内容进行了综合指导,以改善滇池流域生态环境,保障城市安全。
  规划所称的“五采区”,不仅包含了传统意义上的“砂、石、土、砖、矿”五种类型,同时也将“疑似采区”(偷挖盗采点)和因喀斯特地貌导致的石漠化植被裸露区纳入本次规划的范畴,为便于称谓,统称为“五采区”,规模约105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2017年至2025年,其中近期为2020年。要求近期在2020年前完成重点“五采区”的生态修复工作,规模约63平方公里,占比60%。至规划期末2025年完成100%生态修复,规模约105平方公里。
  本次规划通过多个学科的综合分析,将需要治理的区域分为四大类,即生态涵养型、景观游憩型、开发利用型、保留开采型。
  生态涵养型规模约55.59平方公里,是指基本没有经济功能的以纯生态涵养型功能为主的采区。修复模式为该类型属于高生态价值、低经济价值,难以引入社会资本进行生态修复,建议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由采矿人按照生态修复要求进行生态修复;若采矿人难以追溯的,可由政府主导,合理引入企业进行生态修复。
  景观游憩型规模约26.57平方公里,是指在生态修复利用中具有一定景观游憩功能,可以开展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普教育及其他游憩活动的“五采区”。该类型属于高景观价值、中低经济价值。若采矿人可追溯的,应由采矿人按照生态修复要求进行生态修复;若采矿人难以追溯的,可由政府主导,积极引入社会资本进行生态修复。
  开发利用型规模约19.09平方公里,是指具有一定规模,已经被城规或多规合一确定的建设用地所覆盖或者毗邻主城区具有一定发展建设条件的采区。这类采区主要通过以建代修的方式,在完成生态修复的同时,优化土地利用用途,保障城市发展建设。修复模式为对于处于《昆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内的采区,可按城市规划所规定的条件进行开发建设。对于尚未被城乡规划建设用地覆盖的采区,可结合采区的用地适宜性评价,从采区中选取用地条件良好的用地,用于开发建设,并积极在《昆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中通过协调规划、国土、林业等部门,争取纳入建设用地。企业在获得相关批复后,方可按程序进行开发建设;同时企业必须承担相邻采区的生态修复或景观建设。
  保留开采型规模约4.27平方公里,指对生态安全、景观、城市发展影响小的采区。修复模式为由企业进行修复,并按照国土(自然资源部)、水务、环保等相关规定和要求,同步编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土地复垦方案》等法定文件,并同步审查、同步实施。(昆明日报 记者:吴劲松)
20#
 红英 发表于: 2018-1-14 14:35:03|只看该作者

滇池水质去年保持在Ⅴ类,蓝藻水华程度逐步向中度和轻度过渡

源自:澎湃新闻
滇池水质去年保持在Ⅴ类,蓝藻水华程度逐步向中度和轻度过渡
  云南省环保厅微信公众号

滇池草海 云南网 图
  昆明市把2017年作为全面实施滇池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突出源头重治、工程整治、河长主治、标本兼治、依法严治、社会共治,滇池全湖水质持续向好。
  数据显示,2017年1月至12月,滇池全湖水质继续保持在Ⅴ类。2016年,滇池草海、外海水质全年由劣Ⅴ类提升为Ⅴ类,成为1995年以来水质最好的一年。在此基础上,去年昆明市在黑臭水整体整治、生态补偿、蓝藻水华防控等方面加强滇池治理。2017年,滇池外海水域共发生中度和重度蓝藻水华的天数为17天,与去年相比减少5天,蓝藻水华程度持续由重度逐步向中度和轻度过渡。18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断面水体达标率和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河湖水质状况逐渐改善。
  2017年,昆明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河长制工作的意见》,并对河长制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全市、县两级成立了以党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河长制领导小组,都明确了河长办专门机构、人员编制、办公场所和工作经费,全市河长制组织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市、县、乡、村四级分别明确市级河长36位、县市区级河长387位、乡镇(街道)级河长1100位、村级河长1966位,全面构建起“四级河长五级治理体系”,河长制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昆明市还按照“谁污染、谁补偿,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在全省率先探索并建立了河道跨界断面水质不达标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河道生态补偿机制实施半年,截至去年10月底,滇池流域各县区共需缴纳补偿金3.4亿元。目前,各被考核单位正在按照《昆明市滇池流域河道生态补偿办法(试行)》规定开设生态补偿金使用专户,市级部门严格按照规定收取、拨付生态补偿金。
  “十三五”时期是滇池治理全面提速新阶段,昆明市提出按照“科学治滇、系统治滇、集约治滇”的思路,切实提高滇池治理的科学化水平,去年以来,已有多项高科技项目运用在滇池保护治理中。昆明市还编制完成了《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以及入滇池河道水质提升方案,启动制定“一河一策”“一库一策”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市民河长在行动”活动,试点“学生河长”“市民河长”,招募河长制志愿者,聘用企业负责人担任企业河长,社会公众参与河湖管理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今年是全面深化河长制的关键之年。昆明市将努力推动河长制工作走在全省、全国前列,确保2018年全面消灭河道劣V类水体,滇池水质(含雨季)基本消除劣Ⅴ类,全年水质达到Ⅴ类水标准。
  (原题为《滇池全湖水质去年保持在Ⅴ类》)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9#
 红星 发表于: 2017-11-10 07:28:01|只看该作者

滇池全湖水质告别劣Ⅴ类 迎近20年来最好时期

源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标题:滇池全湖水质告别劣Ⅴ类 迎近20年来最好时期

  中新社昆明11月9日电(王艳龙 李明)昆明市滇池管理局9日透露,经过持续治理,今年1-9月,滇池全湖水质告别劣Ⅴ类,稳定在Ⅴ类,为近20年来最好状态。
资料图:万只红嘴鸥飞抵昆明滇池。中新社记者 任东 摄
  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副局长吴朝阳当日介绍,从“十二五”以来滇池水质变化趋势来看,2017年1-9月滇池全湖水质与“十二五”初期(2011年)比较,滇池全湖水质由劣Ⅴ类好转为Ⅴ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下降4.8%。35条主要入湖河道持续改善。滇池蓝藻水华发生程度由重度逐步向中度和轻度过渡。1-9月,滇池外海水域共发生蓝藻中度和重度富集16天,比2016年同期减少5天。
  被誉为“高原明珠”的滇池,是云贵高原上最大的湖泊,面积300多平方公里,湖容15.7亿方。在上世纪中期,滇池逐渐从淘米洗菜演变成几乎“鱼虾灭代”,成为国家重点治理湖泊。
  多年来,云南及昆明先后开展了环湖截污和交通、外流域引水及节水、入湖河道整治、农业农村面源治理、生态修复与建设、生态清淤“六大工程”治滇池。今年,昆明全面推行河长制,滇池流域河道生态补偿机制,实行集镇、村庄污水处理设施运营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应用生物技术开展滇池外海局部水域降磷控藻试验,持续推进滇池治理。
  此外,云南省水利建设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单项水利工程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自运行以来,每年向滇池提供数亿立方米达标活水,预计到今年底累计达25亿立方米。
  吴朝阳介绍,2017年滇池治理计划实施的100个项目,已有7个项目完成建设,73个项目正在实施,20个项目开展前期工作。截至目前共完成投资21.68亿元人民币。近年来,各级投入治理滇池综合资金已经达到500亿元人民币左右。
  吴朝阳表示,2016年至2020年是滇池治理全面提速新阶段,也是实施精细化治理时期。昆明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打好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战,推动滇池保护治理取得新突破。 ●
18#
 上官123 发表于: 2017-7-7 20:35:00|只看该作者

昆明计划投放774万尾高背鲫鱼治滇池 恢复生物多样性

源自:中国新闻网
  图为投放鱼苗。 钟欣 摄
  中新网昆明7月6日电(王艳龙 周丽)记者6日从昆明市滇池管理局获悉,为进一步恢复滇池水生生物多样性,昆明市计划在5至7日间,向滇池投放774万尾3-6厘米的滇池高背鲫鱼苗,助力滇池治理。
  滇池管理局渔政处介绍,本次投放鱼苗按要求从7月5日开始在滇池西岸的观音山高海桥洞观景区实施投放,计划2至3天投放完毕。合理、科学地增殖放流,可充分利用滇池丰富的生物饵料资源,恢复水生生物多样性,维护水生生态平衡,削减内源污染、净化水质。
  高背鲫鱼食中下层水体的有机碎屑和饵料生物,生长迅速;放流滇池水体可大量进食有机碎屑,对减少内源污染、净化水质、促进生态平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背鲫鱼是滇池的土著鱼类,放流高背鲫鱼有助于恢复滇池水生生物多样性。
  图为投放鱼苗。 钟欣 摄
  滇池是昆明的“母亲湖”,属长江水系内陆高原湖泊,地处长江、珠江、红河3大水系的分水岭地带。在上世纪中期,滇池逐渐从淘米洗菜演变成几乎“鱼虾灭代”的湖泊,成为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湖”之一。
  近年来,国家、云南省、昆明市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对滇池进行治理,并取得成效。截至今年1月,滇池“十二五”规划101个项目,已经完成72个。2016年,滇池草海及外海由劣Ⅴ类好转为Ⅴ类。
  滇池管理局渔政处表示,下半年还将投放已采购的130多吨鲢鳙鱼种。 ●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7#
 大惊失色 发表于: 2017-3-20 01:48:02|只看该作者

昆明治理滇池:2017年将完成投资33.1亿元以上

源自:中国新闻网
昆明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现场 刘冉阳 摄
  中新网昆明3月19日电(陈静 胡远航)19日,昆明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昆明市市长王喜良作《昆明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时称,2016年滇池水质由劣V类提升为V类,为20年来最好水平。2017年,昆明将启动7类滇池治理项目,完成投资33.1亿元人民币(下同)以上。
  王喜良表示,6年来,昆明市第十三届人民政府全面实施以“六大工程”为主的滇池保护治理工程,以四个层次为主的截污治污系统基本建成,河道综合整治成效明显,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建成通水,实现了“与湖争水”向“还水于湖”的历史性转变,滇池由重度富营养转变为中度富营养,滇池水质企稳向好。滇池湖滨3600公顷“中国最美湿地”扮靓春城。
  王喜良称,2016年,滇池保护治理完成投资24.3亿元,新建污水管网109公里,退塘还湖960亩,底泥疏浚75万立方米,纳入国考的12条入滇河道水质全部达标,滇池治理取得国家年度考核良好成绩,阳宗海水质总体达Ⅲ类,牛栏江出境断面平均水质达Ⅱ类。
  下一步,昆明将加强滇池保护治理。王喜良表示,2017年昆明将启动十三、十四污水处理厂、新宝象河提升整治等7类滇池治理项目,完成投资33.1亿元以上。全面深化河长制,加大不达标河道综合治理力度,加强支次沟渠综合治理,推行河道生态补偿机制,消除滇池流域河道黑臭现象。实施主城污水处理厂水质提升提标,完善环湖截污东岸、南岸配套收集系统及集镇污水处理站配套管网系统,新建2座容量为3.8万立方米的雨污水调蓄池。 ●
16#
 天朝明志 发表于: 2016-9-3 11:28:00|只看该作者

滇池治污目标落空 20年投五百亿水质仍处劣五类

源自:半月谈
一艘除藻船在昆明滇池草海内准备进行除藻作业 蔺以光摄
原文标题:治污,五百里滇池的警示
⊙ 记者:李自良

  “滇池清,昆明兴。”这是昆明人众口成诵的话语,反映了昆明人对“母亲湖”滇池治理的渴盼与厚望。然而,“滇池清”还真不容易。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国家的支持下,云南省、昆明市一直在下大力气不懈地治理滇池,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百姓期待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滇池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当地发展方式的变化与得失。

滇池是怎样一个湖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昆明大观楼长联是对滇池的一幅白描图画。
  滇池位于昆明主城区西南侧的西山脚下,又名昆明湖,是一个典型的半封闭湖泊,湖面309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3米,常年蓄水15亿立方米,是我国第六大内陆淡水湖,也是云南面积最大的湖泊。历史上滇池“苇丛密布,波光柳色,鱼跃鹭飞”,一直是观光、避暑胜地。
  作为昆明的“母亲湖”,滇池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生态功能。滇池具有工农业用水、防洪和调节气候等多方面的功能,是昆明城市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仅以气候为例,昆明成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春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滇池的气候调节作用。
  第二是经济功能。滇池综合发挥着航运、渔业、旅游、供水功能。滇池流域面积为云南全省的0.78%,但聚集了全省7.5%的人口,产出全省25.3%的工农业生产总值、44%的工业总产值、五分之一的社会商品零售额。
  第三是文化功能。滇池是云南文化的发祥地,可以说整个云南文化基本都是围绕滇池而延展。环绕着滇池,大观楼、运粮河、睡美人、官渡古镇、中国远征军司令部等文化设施、历史遗迹比比皆是。可以说,滇池是昆明的文化图腾和文化象征。
  记者至今能清晰回忆起上世纪80年代初到昆明时见到滇池“万顷晴沙、九夏芙蓉”的美好景象。那时候,滇池水非常清澈,盛夏的傍晚,热爱生活的昆明人无比惬意地在滇池湖畔嬉戏。

怎么就变脏了
  环境监测数据显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滇池还是二类水,基本上可以直接饮用。进入80年代后水质快速恶化。90年代以后,滇池水质已经总体降为发绿发臭的劣V类水,富营养化日趋严重,成为我国污染最严重的湖泊之一。
  滇池之所以变脏,总体看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滇池的污染负荷超过了其自净能力,破坏了生态平衡。当然,这是一个笼统的说法。而专家一般会说出五个原因:一是滇池位于昆明城区地势最低地带;二是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大量排入滇池;三是滇池环湖地带城镇化发展迅速;四是滇池属于半封闭性湖泊,缺乏充足和干净的河流水进行置换;五是自然演化过程中滇池污染物堆积。
  “滇池污染的加速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主要原因是工业粗放式发展和城市生活方式的改变。”长期研究滇池治理的昆明市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徐晓梅说,80年代滇池流域工业发展较快,很多是高污染行业。另一方面,以前城市居民都是用旱厕,80年代中后期水冲厕所快速普及,这也导致滇池污染加剧。
  昆明市官渡区六甲乡福保村是毗邻滇池的一个村子,因其经济发展较快而在云南省乃至全国小有名气,该村起家于造纸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排放了大量污水。
  “滇池污染来源,最初主要是工业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后来工业污水得到控制,生活污水仍然是主要污染源,农业面源污染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昆明市滇池管理局规划处处长余仕富说。

伤疤丑陋,损失巨大
  “痛心疾首啊!”说到滇池的污染,许多昆明人都会伤感地说。滇池本来是云南尤其是昆明的一颗明珠,现在反而成了昆明乃至云南的一块伤疤。
  云南大学多年前“滇池流域社区生活质量、人体健康与环境保护”的调查显示,昆明每年因滇池污染导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水资源流失及渔业、旅游、地产等方面的经济损失达710亿元,相当于每个昆明市民每年减少670元的经济收入。
  这些年来,云南省、昆明市的不少重大项目因为“一池污水”而进行了调整。比如,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本来选址在昆明南市区的滇池之畔,因为滇池污染太严重而改在北市区,因此增加不少投资。作为昆明长期以来的城市供水水源地,滇池污染后云南省、昆明市不得不投入巨资新建城市供水工程。
  最直接受影响的是旅游业。由于成了一块丑陋的“伤疤”,本是昆明禀赋最好、最有竞争力的旅游资源却花容失色。“当前,昆明已经从全省的旅游目的地,沦落为旅游过境地。”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这样说。
  当然,最主要的是对当地人生活品质的影响。昔日在湖中游泳、嬉戏的景象已经见不到。每当蓝藻大面积暴发,湖水就像绿油漆一般,远远就能闻到一股恶臭,往湖里扔个石头半天都沉不下去。

治理目标不断落空
  “九五”时期开始,滇池被列为全国重点治理湖泊,治理投入不断增加。从1996年到2015年,20年共计完成投资510亿元左右。
  为了整合力量推进滇池治理,昆明市专门成立了滇池管理局和实施工程治理的昆明滇池投资公司。连续多年实行由昆明市委书记、市长和各区委书记、区长任河长、段长的河道治理责任机制,并由一位副市长专职负责滇池治理。
  成效也在显现。目前,环绕滇池的截污干道已经全部建成,滇池环湖截污体系已经基本形成,35条入湖河道全部进行了整治,尤其2013底牛栏江引水工程正式通水运行,每年可以为滇池调入三类水5亿立方米左右,大大减轻了湖水污染。环保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滇池多项富营养化污染指标比2010年减少近50%。行走在滇池附近,异味没那么强烈了。
  即使如此,滇池不少区域的水质仍属劣V类,并没有完成“十二五”的治理目标。昆明市政府提供的资料指出,由于滇池污染存量大,水环境承载能力低,面源污染治理等还不彻底,入湖总氮、总磷等指标仍然超过滇池水环境承载能力。
  事实上,从滇池治污启动以来,出现了治理目标不断落空的“循环”。1993年云南省的治理规划是用7年时间,投入2亿元,实现滇池变清;1996年的治理规划是到2010年实现水质在V类水以上。
  历次规划目标完成情况不理想的根本原因,是对发展压力估计不足。从1998年到2013年,滇池流域GDP从12.95亿元增长到2322亿元,增长约178倍;城镇人口数量从117万人增长到375万人,增长2.2倍;城镇建成区面积增加了229平方公里,增长1.6倍。在环保措施跟不上的情况下,这样的发展速度无疑让滇池承受着巨大的环境压力。

滇池泣血的警示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滇池治理的“十三五”规划即将编制完成。已经治理20多年的滇池,又将迈向新的治理征程。
  昆明市的公开表态是:各级各部门要继续把滇池治理作为头等大事和“一把手”工程,转变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标准,加大工作力度,下更大的决心把滇池治理好,还滇池一湖清水,实现滇池水质的根本性好转。
  基于对滇池治理复杂性、艰巨性的认识,昆明市决策者提出的治理路径更加精准、更加科学:进一步完善控源截污体系,突出抓好入湖河道、支流沟渠综合整治及面源污染治理,加速滇池生态修复进程,实现滇池“以污染治理为主、力促水质持续改善”向“以生态修复为主、保护生态系统健康”的战略性转变。
  2015年8月初,程连元履新昆明市委书记。上任后第一次调研,他就安排一整天时间专题调研滇池治理并有精辟论断:滇池是昆明的生命线,滇池治理是整个城市转变发展方式的一面镜子,也是我们工作的一面镜子,时刻在检验我们是不是真正转变了发展方式。

滇池确实是一面镜子!
  生态环境破坏容易治理难,恢复生态花费的资金投入不知比当初损害时得到的那点收入要高多少倍。滇池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其给予人们的警示就是──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不能只算小账,要算长远账、不能只算眼前账,要算整体账、不能只算局部账,要算综合账、不能只算单项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饮鸩止渴。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2 23:18, Processed in 0.124801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