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朝云梦断|查看: 14575|回复: 66
[灾害·事故

甘肃白银越野赛调查报告公布

 [复制链接]
47#
 贡嘎山 发表于: 2021-5-24 18:46:00|只看该作者

白银越野赛不是马拉松!

源自:中国青年报
原文标题:白银越野赛不是马拉松!

  172人参赛,21人遇难,12.2%死亡率。
  5月22日,在甘肃省白银市举办的2021(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敲响了警钟!

  马拉松向左,越野赛向右。。。。……
  中国青年报记者通过参赛者、救援队的回忆,复盘了这场悲剧。
  进退两难的CP3:没有任何补给
  张小涛行进在第一集团,他在社交媒体上回忆,前20公里情况都很正常,到达CP2(第二个打卡点──记者注)之后,风雨已经开始侵袭。
幸存者张小涛与家人相拥痛哭
  张小涛超越了一位叫黄关军的选手,“他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耳朵又摆了摆手,意思就是听不见,后来我才知道他是听障人士。”黄关军是残运会冠军,但此时,“他状态已经开始不好了。”
  越往上风雨越大,到半山腰时雨里开始夹杂冰雹。张小涛摔了不下十跤,肢体开始僵硬,直到又一次摔倒后,他无法起身,趁还有意识,他拿出保温毯披上、拿出GPS定位器按了SOS,之后便陷入2小时40多分钟的昏迷。

  据参加了本次赛事的资深跑友“流落南方”介绍,黄河石林的赛道最难的部分是从CP2到CP3,8公里距离,“选手们需要手脚并用往上爬,这里是摩托车都上不去的,所以CP3不提供任何补给,这意味着,即便到达山顶,也没有可补充的食物、饮水。热水更是妄想,暴露的山体,更无处可休息,且无法在此处退赛。还要坚持到CP4。”
  资深跑者林傲(化名)回忆,他跟随救援队从CP3开始搜救,搜救现场气温很低,他穿着两件抓绒衣,但走到一半,还是冷得不行,又披上消防队员的作战服,“风刮在身上像刀割一样,但我们发现选手时,基本都是短袖短裤。”

  5月22日晚上七八点,天色已经渐暗,他们在赛道CP3附近草甸上发现了一位已经无意识的参赛者,再三确认,是跑友圈里被誉为“梁神”的梁晶。当晚他参与救援的4人中,有3人不幸遇难。

  另一位参赛选手毛树智记得,“车辆无法到达,救援只能徒步。当时大风还把路标吹没了,很多人都走错路,失联了。”
  穿着短袖就上山了
  失温,几乎是这次选手们遇险的统一症状。
  失温是什么:
  当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从而产生的心理或生理现象。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副主任医师高璨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在山地越野赛中,由于存在一定的海拔,以及山区局部环境的多变,潜在的运动风险要比城市马拉松更多:
  “当人的核心体温为35摄氏度,就会有失温征兆,发抖;
  33摄氏度,接近体表温度,持续发抖;
  31摄氏度则大脑无意识,只对刺激有反应;
  到了30摄氏度就会失去意识、昏迷;
  而28摄氏度则意味着死亡。”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甘肃比赛,冲锋衣竟然不是强制装备!穿个短袖就让上山,这是主办方的最大问题。”
  记者注意到,在《2021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赛事手册》中,强制装备保暖装备仅有“救生毯”一项,“冲锋衣”、“保暖内衣”、“急救包”均为建议装备。但在2020年9月份举办的上一届,风衣和保暖内衣还属于强制装备。
@中国青年报
  资深越野跑者“挡风”也对记者表示,“安逸”的环境下,许多跑者“玩腻了”马拉松便开始转战越野跑,但很多人并不具备参加越野跑的能力。
  呼吁:越野赛单独审批
  5月23日晚,国家体育总局紧急召开“全国体育系统加强赛事安全管理工作会议”,如此重大的赛事安全事故,“教训十分沉痛。”
  据了解,2014年国务院取消国家体育总局部分体育赛事审批权,2020年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更新《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表明除国际体育赛事及特殊赛事之外,体育总局一律不再对体育赛事活动进行审批。
  取消赛事审批,让马拉松“飞入寻常百姓家”。而借着东风,以及在国际上的急速加温,越野赛也迅速增长。
救援画面
  事故发生后,舆论对“马拉松”颇有微词。熊猫超级山径赛By UTMB总经理、《跑者世界》杂志副总编晏懿有着多年越野跑、山地马拉松参赛和组织经验,他强调:“马拉松、山地马拉松和越野跑是不同的比赛类型,不应就此混淆。”
  越野跑者齐格(化名)则表示:“山地越野赛事一定要从马拉松比赛中单独分出来单独审批,要有专业的越野团队进行路线勘察、进行评级,对危险赛段,必须做好应急预案。”

  晏懿称:“目前,国内没有一套完整具有参考性的办赛标准”,“无论业内还是跑者,如果跑得太远,就应当停下来反思一下走过的路,这样才能继续往前跑。”
  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多人遇难
46#
 圆圆的汤圆 发表于: 2021-5-24 16:44: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揪心!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山地马拉松参赛者,讲述亲身经历

源自:环球时报
原文标题:揪心!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山地马拉松参赛者,讲述亲身经历

  5月22日,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举行的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遭遇极端天气,21人遇难。甘肃省委省政府已成立事件调查组,对事件原因进行进一步深入调查。
  据多家媒体证实,国内越野跑顶尖选手梁晶,以及全国第十届残运会马拉松冠军黄关军也在遇难者名单中。
  总台记者独家采访参赛人员:选手衣着单薄,不断有人退赛
  参赛人员罗静接受了总台央视记者的独家采访。罗静是一名户外运动爱好者,也是中国唯一一个登顶过十四座八千米高山的女登山运动员。作为一名专业领域的专业人士,她回忆了当时的情况。

  据罗静描述,到CP2赛段之前,由于处于平地,风相较于山脊上的还没有太厉害。上山的途中,罗静看到有参赛人员陆续往下撤,并告诉她上面“太冷了”,大部分人都穿着短衣短裤,没有更多防护。
越往山上走,罗静看到向下撤的选手越多,有一些人员出现走路摇晃、神志不清、发抖的情况。有选手提醒她赶快下撤。在随后的上山过程中,由于海拔越来越高,罗静身边也有人员出现神志不清、无法控制行为的状况。于是罗静与同伴们决定下山。
  参赛人员回忆:昏迷两小时后,被村民救起
  另一位参赛选手张小涛发布微博介绍了当时的情况。据张小涛回忆,当地一般天气较热,很多人没有准备过多装备,只穿了短衣短裤。
  在CP1赛段20公里处,风雨开始变得很大,“雨点打过来的时候都是横着的,打在身上生痛”。后来在上山的过程中,越往上雨越冷。低温和冻雨让很多人选择退赛。
  张小涛表示,在继续向上跑时,由于风太大,他不断摔跤,肢体也变得僵硬,感觉不受控制,意识也逐渐模糊。他趁着最后的意识,裹上了保温毯,并用GPS定位器按下SOS求救,随后便昏迷了。

  在山上昏迷两小时后,他被村民救起。“他把我扛到窑洞里,生了一堆火”,之后张小涛逐渐恢复了意识。
央视热评:山地马拉松怎就成了“荒野求生”?
  根据赛事主办方发布的信息,该事件是一起因局部天气突变发生的公共安全事件。高海拔赛段20公里到31公里处突遭灾害天气,短时内局地突降冰雹、冻雨并伴有大风,气温骤降。参赛人员出现身体不适、失温等情况,造成了惨痛的悲剧。很显然,这样的极端天气变化出乎主办方的预料。

  当然,据此我们判定这样一起造成多人遇难的惨剧源于“天灾”未免太过武断。在此次事件中,赛事区域的天气预报是否到位?突然发生极端天气的原因是什么?为赛事的气象服务是否存在人为判断失误?这是人们心中的第一个疑问,需要进一步调查。
有专业人士表示,山地马拉松不同于城市马拉松,需要穿树林、爬野坡、过小河,沿途不太容易设置较多的医疗救护点。急救车也很难驶往现场,往往需要专业的救援人员徒步进入,采取救护措施。
  但人们不禁要问,越野马拉松赛事是对身体机能的挑战,心脏病等突发情况绝非小概率事件,需要精心准备医疗预案。为何极端天气发生,甚至有参赛选手求救,救援依然进展缓慢?主办方是否有针对极端天气的预案?相关预案是否足以应对这样的突发情况?
  国家体育总局昨晚紧急召开“全国体育系统加强赛事安全管理工作会议”,要求在重大赛事安全管理工作上,要强化体育赛事风险评估,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进一步强化行业管理责任,切实提高体育行业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这一次惨剧再次提醒我们,组织赛事,必须拿出十足的责任心和专业性来。否则,刺激有余而安全保障不足的比赛,就极有可能变成一场生死由命的“荒野求生”。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5#
 绿油油 发表于: 2021-5-24 16:24:01|只看该作者

甘肃白银:做好越野赛事件死伤者理赔和善后工作

源自:界面新闻
原文标题:甘肃白银:做好越野赛事件死伤者理赔和善后工作

  据“白银日报”微信公众号5月24日消息,5月23日晚,甘肃白银市委书记苏君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黄河石林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事件进展情况汇报,安排部署后续相关工作。她强调,全市上下要深刻汲取此次景泰公共安全事件的沉痛教训,深刻反思警醒,积极稳妥做好伤员救治、善后安置、事件调查、舆情引导等工作。
  会上强调,要深入细致做好事件调查工作,本着对遇难者负责、对社会负责的精神,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的原则,深入、细致、客观分析查找事件原因,确保调查结论经得起事实的检验。要耐心细致做好死伤者家属的安抚工作,安排工作组一对一开展家属安抚,切实做好死伤者理赔和善后工作。要进一步做好信息发布工作,公开透明、及时准确向社会公布事件处理的情况,积极回应社会各界的关心关注。要继续发挥各类媒体作用,主动服务媒体记者进行采访,及时、准确、客观地让公众了解事件处理的工作进展。要做好群众善后事宜,维护好社会稳定大局。要全面开展事件隐患排查整治,举一反三,深刻汲取教训,严防此类重大事件再次发生。
44#
 美丽生活 发表于: 2021-5-24 15:42:02|只看该作者

甘肃山地越野赛运动员回忆惊险时刻:徒手爬行 抱团取暖

源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标题:甘肃山地越野赛运动员回忆惊险时刻:徒手爬行 抱团取暖

  中新网甘肃白银5月24日电(记者:刘玉桃 魏建军)“我都好,你们不要担心。”23日,记者在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人民医院见到躺在病床和家人视频的王金明。

5月23日,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越野赛受伤人员在景泰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 高展 摄  32cb-kqpyffz0552315.jpg  保存到相册

  见到有人进来,王金明放下手机坐了起来,和记者说起当时惊险一幕。“早上9点出发时天气还不错,大家都满怀信心,到中午1点多,我发现有些不对。”他说。
  5月22日,白银市景泰县举行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中午时分,局地突降冰雹、冻雨,并伴有大风,气温骤降,造成21人遇难。参加百公里越野赛的选手王金明讲述自己参赛惊险经历。

消防救援。 甘肃消防供图  3a55-kqpyffz0470108.jpg  保存到相册

  比赛前,王金明带了保温毯、GPS、手电筒、口哨,还有一件风衣。“我记得跑了28公里左右,那一段都是上坡路,路很陡峭,风很大、下着雨,气温差不多只有几度,手脚逐渐冰凉,意识有点模糊了。”他说。
  “我想打开携带的保温毯,拆了20多分钟才打开。手根本不听使唤。好不容易打开,风一吹就刮走了,手里没劲,根本拿不住。”王金明说。
  来自重庆的王金明,今年42岁,他是一名马拉松爱好者,此次山地越野赛是第一次参加。“以前听说遇到这种事情,要动起来,保持自己的体温,延长救援的时间。”
  王金明不停按 GPS求助键,等待救援。“手脚不听使唤,只能爬行,不停往上爬,不停往上爬……我告诉自己,不能停下来,要保持体温,要活着,要见到我的家人。”
  “当时我遇到五六个运动员,大家状态都差不多,正好在一个风口,如果一直待在那里,身体很快会失温,我让他们动起来,但是有心无力。大家都不动了,我也没有办法,我从那个地方开始爬,一直爬,让自己的身体热起来。”

受伤人员接受治疗。 高展 摄  b619-kqpyffz0470254.jpg  保存到相册

  傍晚7点左右,救援人员找到已经昏迷的王金明。“醒来时已经在医院了。”目前,王金明在县医院进行治疗,记者看到他的手心满是石头和植物擦伤、扎伤的口子,脚上、膝盖也都不同程度受伤。
  “现在一睡觉就做噩梦,梦里全是那些画面。看到有人从四面倒下的。”王金明说。
  此次越野赛全程共设置9个补给站,每10公里左右有一个补给站。出现恶劣天气是在第二个和第三个站点之间,这是爬升路段,这一段也是出事的地方。
  今年45岁刘喜兵也是此次参加山地越野赛的运动员,来自甘肃平凉的他,是一名马拉松爱好者,连续多年参加各地马拉松赛事。去年他也参加了黄河石林的山地越野赛,对赛道还算熟悉,没想到今年会遇到突发天气。
  “裹在身上的保温毯,被一阵大风一下子吹走了,帽子也不见了,突然间脑子一片空白,就摔倒了。”刘喜兵回忆,“幸好有2个队友,把我拉到一边,抱团取暖,一直等到救援人员到来。没有他们,我也就没了。”
  如今,刘喜兵只想快点出院,见到家人。“手机打不通,家里人通过新闻报道知道出事了,视频时都哭了,很想他们。” ●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3#
 白河 发表于: 2021-5-24 15:34:00|只看该作者

甘肃对山地越野赛受伤运动员已制定心理干预计划

源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标题:甘肃对山地越野赛受伤运动员已制定心理干预计划

  中新网兰州5月24日电(记者:刘玉桃 魏建军)“幸好有2个队友,把我拉到一边,抱团取暖,才等到救援。”刘喜兵说,“没有他们,我也就没了。”
  5月23日,正在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刘喜兵说:“以后不敢随便冒险了。”
  5月22日,景泰县举行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中午时分,局地突降冰雹、冻雨,并伴有大风,气温骤降,造成21人遇难,8人轻伤在医院救治。

5月23日,甘肃白银山地越野赛受伤人员在景泰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 高展 摄  073508jd3e7x3zaa9nz1g3.jpg  保存到相册

  今年45岁刘喜兵也是此次参加山地越野赛的运动员,来自甘肃平凉,是一名马拉松爱好者,连续多年参加各地马拉松赛事。去年他也参加了黄河石林的山地越野赛,对赛道还算熟悉,没想到今年会遇到突发天气。
  “裹在身上的保温毯,被一阵大风一下子吹走了,帽子也不见了,突然间脑子一片空白,就摔倒了。”刘喜兵回忆当时的场景,还心有余悸。

山地越野赛受伤人员接受治疗。 高展 摄  073508dkfww88fz8m3swzd.jpg  保存到相册

  平安甘肃心理危机干预与研究中心工作人员蒋霞说:“针对这次事件,目前我们对每个患者进行评估,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心理干预计划。”
  蒋霞说,遇到这类事件,病人可能会在一周以内出现急性创伤后应急障碍。比如这些患者,他们目睹前后左右队员无一生还,他的心理创伤是非常大的,在跟他说话的过程当中,可以感受到他心理内疚、焦虑、烦躁、恐惧等复杂情绪,我们要根据这些情绪,进行整体的评估才能进行干预的措施,比如说快速眼动、催眠等方法。
  截至23日下午,在景泰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5位运动员,1人已出院,其余4人伤情稳定。
  景泰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王宇晖说,目前住院观察主要是失温和擦伤患者,病人基本情况都平稳,体温、血压、脉搏都正常。除了身体健康,现在主要是心理,医生正在慢慢沟通,请心理专家进行疏通调整,争取早日康复。
  王宇晖介绍说,此次运动员比赛途中失温主要因为穿着单薄、长时间运动劳累,加之狂风、冰雹、冻雨外界环境、气温较低,而人体无法产生足够的热量抵御严寒,途中补给受到限制,人体出现失温症状,导致协调能力和判断能力下降,在户外诱发危险。
  他提醒,户外运动者如果遇到此类情况,减少运动,寻找干燥、背风的地方,避免暴露在潮湿、大风环境里。在寒冷天气出行,做好相应的防风防护措施,同时要保存体力,避免过度出汗和疲劳,随时补充身体热量也可以有效预防失温。 ●
42#
 圆圆的汤圆 发表于: 2021-5-24 14:34:00|只看该作者

甘肃山地马拉松为何21人遇难?专家:对失温危险重视不够

源自:环球时报
原文标题:甘肃山地马拉松为何21人遇难?专家:对失温危险重视不够

  一场马拉松越野赛,为何21人遇难?专家解释:对于失温危险重视不够
  【记者:郭媛丹 崔凡荻】5月22日上午,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黄河石林景区举行的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遭遇极端天气。截至23日上午,已导致21人遇难,8人受伤。为何极端天气会对马拉松比赛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参赛人员遭遇的“失温”威胁有多大?《环球时报》记者23日就此采访了多名专家。
  根据组织方公布的信息,22日的赛事共分为健康跑、21公里越野赛、百公里越野赛三个组别,参赛人员接近一万,其中有172人参加百公里越野赛。
  根据救援指挥部发布的信息,22日中午1时左右,百公里越野赛高海拔赛段20公里-31公里处受突变极端天气影响,局地出现冰雹、冻雨、大风灾害性天气,气温骤降,参赛人员出现身体不适、失温等情况,部分参赛人员失联。当地停止比赛并组织多方力量展开搜救。
  截至23日上午,根据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越野赛应急救援指挥部消息,本次赛事中的最后一名失联者被找到,但已无生命体征,这意味着本次事件共造成21人遇难。
  参加该赛事的一名跑友“流落南方”透露,比赛日早上,风和日丽、阳光甚好。但从下摆渡车开始,天色转阴,随即起风,体感温度瞬间降低。他描述称,比赛开始前自己还跑了两公里热身,“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儿”,而且跑完这两公里,身上也没有热起来。很多网友批评称,种种迹象显示天气已经不适合举行比赛。而且如此大规模的赛事,天气预报为何未能发挥预警作用?
  北京市气象局专家张明英2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当时赛道上出现的极端天气几乎不可能被提前预报。“以目前的气象预报水平来看,中国对大范围天气的掌握,准确率是很高的。但对于局地的小范围极端天气,尤其是在地形复杂的山区,目前天气预报水平无法做到准确预报。具体到此次赛事中,赛道涉及的范围更小,的确难以预测。”
  这次事故发生后,还有网友批评说,由发达国家主办的顶级赛事中,天气预报甚至可以精确到分钟。张明英对此表示,“在短时气象预报上,中国的预报水平和发达国家基本相当。”但各项赛事的组织者对于气象预报的精度要求是不同的,这可能也是导致此次赛事天气预报不够精准的原因。“对于拉力赛、越野赛这类赛事,极端天气是比赛挑战的一部分,所以组委会很有可能并没有要求精度很高的天气预报。”
  景泰县气象局的工作人员表示,在比赛开始前夜的22时16分,当地气象局发布了大风蓝色预警及阵性降水预报:“预计未来24小时内,我县大部分地方平均风力将达5-6级,阵风7级以上,并伴有扬沙或浮尘天气,请注意防范。”另据报道,因为大雨,原定于23日在浙江湖州举办的莫干山越野跑挑战赛女子10公里项目被紧急取消。
  导致甘肃这次参赛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是极端天气导致的“失温”。有报道称,不少参赛选手只穿了很薄的皮肤衣,甚至直接穿短衣短裤参与比赛。他们以为天气会很热,还担心会中暑,完全没有预料到会因“失温”而发生悲剧。
  “失温”是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一系列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最终造成死亡的病症。美国心脏协会基础生命支持导师王铁军表示,“失温”与周围环境温度息息相关,往往会出现在滑雪、野外游泳、皮划艇、铁人三项等运动中。“此类活动出现这么多低体温症的情况很少见,遇到较多的是中暑。”
  中国田径运动学院路跑与徒步项目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闫俊涛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为预防热射病带来的风险,不少国际高水平马拉松赛事会有专门的天气评价系统,通过在赛道上架设专门的仪器测量局部的高温,并第一时间通过各种方式将信息传递给参赛者。但在越野赛事中,失温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据介绍,参赛选手一旦发现自己身体出现不受控制的颤抖,这就是低体温症的危险信号,需要立刻终止比赛紧急下撤,越早撤离越好。王铁军表示,这种超长的越野比赛,沿途都会设置若干补给点,为参赛选手提供饮食来补充能量。但因地貌等原因,在出事的山顶没有补给点,更无处可休息。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1#
 yuelangfeng 发表于: 2021-5-24 13:35:59|只看该作者

甘肃白银:已与越野马拉松赛21名遇难者家属全部取得联系

源自:白银发布微信公众号
原文标题:甘肃白银:已与越野马拉松赛21名遇难者家属全部取得联系

  5月24日,从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公共安全事件应急指挥部善后组获悉,截止上午9时,已与21名遇难者家属全部取得联系,20名遇难者家属已抵达我市,1名遇难者家属正在途中,遇难人员善后赔偿工作正在积极稳妥有序进行中。
40#
 高黎贡山 发表于: 2021-5-24 12:37:04|只看该作者

甘肃黄河越野赛:无法抵达的终点

源自:三联生活周刊
原文标题:甘肃黄河越野赛:无法抵达的终点
⊙记者:王珊 李晓洁 摄影:郭剑

  5月22日,一声发令枪响,梁晶和其他171名选手起跑。没人想到,这是一场无人抵达终点的比赛。

前六名只剩下一个幸存者
  郭剑记得,5月22日他跟一位摄影师开车到达赛道第四打卡点拍照时,是下午2:30。他是此次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的摄影师之一。这次比赛的起点在黄河石林旅游景区的南山广场,终点是豹子沟广场。整个赛道设置九个打卡点,部分打卡点提供补给。从第四打卡点到起点的距离是38公里。郭剑本身就是一个越野赛选手,曾参加过70公里和50公里的越野跑。按照他的推算,从9点起跑到下午2:30已经过去5个半小时,至少有三分之一的选手已经跑过了这个打卡点。他判断还是能拍到一些选手。可站点的志愿者告诉他,还没有任何人到达这里。郭剑有些着急了,“这不太符合这些运动员的水平,肯定有突发状况发生。”
  这些人里,他最熟悉和了解的是超马圈“大神”梁晶。梁晶31岁,来自安徽,2012年开始跑步,2014年10月,在济南12小时超马比赛中,跑出了惊人的149.5公里,打破全国纪录。在去年举行的广东丹霞100公里跑山比赛中,梁晶完赛只用了8小时36分55秒,夺了冠军。
  郭剑告诉本刊,比赛前一天晚上六点半左右,他在景区售票处位置拍照,还看到梁晶在领物资,“我听见他跟队友聊天说‘太阳很毒’,晒得疼’”。比赛当天吃早饭时,郭剑还跑过去跟梁晶搭讪,想看一下超级跑者早餐吃什么,“对于越野赛来说,伙食和训练都很重要。”他有些惊讶,梁晶只吃了三个鸡蛋和一碗小米粥,还吃了一点土豆丝。开跑以后,在赛道第一打卡点,他还拍到了梁晶,他穿着灰黑色薄外套,黑色短裤,带了一顶白色帽子,右腿上贴了M001的号码布,他喝了点水继续跑。


  在被放羊的大叔救回窑洞之前,选手张小涛已经在山上昏迷了两个多小时。昏迷前,他已经摔了不下十跤,山上风很大,又累又冷,雨水冲得地面很滑,什么也看不到,张小涛明显觉得肢体开始变得僵硬,他靠仅有的意识强撑着把保温毯披在身上,很快就没了意识。醒来时,他已经在村民的窑洞里,面前有生起的一堆篝火。窑洞里还有其他参加马拉松越野赛的选手,状态都比他好一些,在等着他醒来一起下山。
  脱险后,张小涛在微博上分享了他的经历。他说,早上9点钟开跑时,比赛地的风就已经很大,很多人的帽子都被吹跑了。过了20公里后,天气越来越恶劣,雨里开始夹杂起冰雹,一直往脸上砸,张小涛的视线都模糊了,有些看不清路。他不断地摔跤,然后爬起来。原本是跟着贵州选手吴攀荣一起跑,到了半腰之后,他发现对方已经开始全身发抖,状态很不好,他就用胳膊挽着对方,两个人一起搀着走。

图片来自张小涛的微博  cb0f-kqpyffz1140745.png  保存到相册

  可后面,张小涛的记忆也开始模糊了,风太大了,路太滑了,两个人也就分开了。随后,他遇到了黄关军,他跟对方打招呼,对方指了指耳朵,摆摆手表示听不见。这时,张小涛还不知道对方曾经是全国残运会马拉松比赛冠军。跑到这里时,他应该是第4名,吴攀荣是第5,黄关军是第6,“前6名只有我一个幸存者了。”
  白银市消防救援支队是在下午15:34接到的119报警电话,消防支队的一名队员告诉本刊记者,他们先是出动了25名队员,四辆车。搜寻并不容易,地面湿软,山上都是泥巴,他们遇到的第一个选手躺在3号和4号打卡点附近,短袖短裤,身上没有擦伤,呼吸和心跳还在,但已经没办法说话。他们给他穿上棉衣,抬进了窑洞。


  之后在4号打卡点和2号打卡点之间,他们又找到了6个人,腿上、胳膊上有擦伤,都已经没有生命体征,其中,有一对男女选手,相拥而死。在5月23日上午11:50分结束搜救前,他们一共找到11人,只有1人幸存。“以前我也搜救过驴友,都是一两个人,这次遇难人数是最多的。”在电话里,这名消防队队员的声音哀伤而低沉。
  127名百公里越野跑选手里,有21名参赛人员遇难。5月23日,甘肃省白银市市长张旭晨新闻发布会上声称,这是一起因局部天气突变发生的公共安全事件。

未受重视的提醒
  这是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第四届比赛。在专业的越野跑者眼里,这项赛事并不难。“一般的百公里比赛,判断比赛难度的一个方式是用爬升的高度去除以比赛的公里数,一般来说100公里的爬升高度是在4000多米,这场赛事只有3000米左右。”一位专业的越野跑者告诉本刊。
  不过比赛的报名要求并不低,在这次比赛的报名要求里,除了要求近1年至少完成过2次全程马拉松或1次50公里及以上越野跑比赛之外,报名要求里明确标注着需要20个小时完赛,如果没有完赛,无法获得完赛奖金(补贴)。“如果不是专业型选手,一般选手完成100公里越野跑在28小时左右,在24-28小时之间完成比赛的选手属于中间水平,20小时以内的是中高水平的选手了。”越野跑爱好者、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老师方翔告诉本刊。
  这也是此次比赛吸引了众多优秀选手的原因。梁晶代表最高水平梯队,能够在10个小时以内完赛。黄关军也不弱,2018年,他在全国残疾人田径锦标赛上还获得了10000米项目的冠军。吴攀荣虽然是个百公里跑新手,但他以前参加过不少比赛,跑一公里只要3分多钟。遇难者曹鹏飞和梁晶是老乡,他更擅长路跑,2019井冈山红色国际马拉松赛事中,他以2小时27分成绩获得全程马拉松赛男子组冠军。黄印斌参加更多的是50公里越野跑比赛,多次获得各项50公里级别越野赛冠军。


  比赛的另外一个设置对选手也很有吸引力,100公里组别除前10名获得赛事奖金外,所有其余完赛的100公里越野赛完赛选手也都将获得完赛奖金,赛事奖励为1600元。“这个费用一般能涵盖参赛的报名费和往返路费,大家也愿意参加,国内其他赛事没听过有这样的待遇。”一名越野跑者告诉本刊。
  5月22日中午11:00,郭剑和拍摄团队从第二个打卡点出发前往第四个打卡点,因为第三个打卡点不通车,甚至摩托车也上不去,摄影团队器材多,就开车绕远去第四个打卡点。黄河石林越野赛的赛道,最难的部分就在这一段,从第二打卡点到第三打卡点,山是石头与砂土混合的路况,很多段都非常陡,长度有8公里,需要连续爬升1000米。郭剑注意到站点只有两个志愿者负责打卡,没有设置补给物品,也没有帐篷、医护人员。这意味着一旦发生意外,选手们可能得不到任何帮助。此时,风力已经加大到七八级,雨更密了。海拔每升高1000米,温度就会下降6摄氏度。此时,郭剑随身携带的抓绒衣抓绒裤,羊毛长袖,还有冲锋衣、冲锋裤都穿上了,“才没觉得太冷”。


  想着选手们多数穿着短袖短裤,郭剑判断再往上跑,选手可能要失温。“失温”是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一系列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严重者会引发死亡。为了防止失温,一般越野跑比赛,组委会将冲锋衣列入选手的强制装备目录里,其他的还有求生哨、GPS定位器、水、保温毯、头灯等等。在比赛前,郭剑注意到,冲锋衣并没有被组委会列入进强制装备,选手们的冲锋衣被装进了转运包,存放到赛道62公里处的第六个打卡点。如果一切正常,大多数跑者在天黑前能赶到这个位置。
  郭剑曾参加过2019年的崇礼哥伦比亚超级越野赛,中间一度遇到雷暴天气,当时的组委会要求所有选手就近站点待着,不许出战。直到一个小时后天气稳定,组委会工作人员在检查后选择了备用赛道,比赛才继续。郭剑让摄影团队小队长跟黄河越野赛组委会联系人取得联系,他们问对方是否有取消比赛的意图,没有得到反馈。他们只好又赶到了赛道第四打卡点。


  在第四打卡点,他们一边走一边喊,希望能够迎到选手。下午2:40,在距离第四打卡点4公里的位置,他们见到了第一个跑来的选手,对方已经浑身湿透,他告诉郭剑,“已经有十几人失温了。”郭剑又让小队长与组委会反映情况。组委会并没有通知或提醒队员终止比赛,只是告诉工作人员,如果见到选手,提醒他们注意安全。

粗糙生长
  郭剑很快发现,这种个人的提醒是没有效力的──只要比赛没有终止,选手心里想的还是完成比赛。在第四打卡点,他们最终接到了四位选手,除了一位失温严重放弃比赛外,其他三位继续参加比赛。有一位女选手是在下午4:42从第四打卡点出发去第五打卡点。此时,还没有人收到终止比赛的消息。一直到八点半左右大家确认比赛取消,郭剑等人又在第六打卡点找到了她,对方情绪很激动,拒绝停止比赛。“恶劣的天气,我停下来了,现在为什么不让我跑?”
  “对于一个参加越野的跑者来说,最吸引人的是能在大自然中自由的奔跑和呼吸。在马拉松或者越野赛中,选手一旦站到跑道边上就容易变得狂热。这时就需要组委会或者赛事的主办方,及时来做减分项,给选手降温。”一名越野赛跑者告诉本刊。方翔说,即使参赛者本身是冷静的,面临突发问题,也只能按照过往经验往处理,组委会却不一样,是应该把极端风险考虑出来的,做好处置预案,根据风险评估,按预案处置,来保障赛事参与者安全。


  马拉松考验选手的赛程的配速能力,但越野跑选手更需要关注的除项目本身外还有自然环境对个人的身体状况造成的风险。方翔曾经在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工作,主要负责国际和全国山地户外越野赛事的组织管理工作。他告诉本刊,越野跑选手除了要具备跑步的专项能力外,还要有能够克服自然环境带来风险的能力。
  但在以往的工作中,方翔发现,许多高水平运动员未必具有这样的能力,“比如说遇到极端天气,他不知道如何应对,或者是不能够对天气的发展状况作出预测,及时做出应对策略。很多越野选手以前都是跑马拉松出身的,马拉松的精神里,跑完比赛是重要的,所以跑者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去完赛。所以很多人的意识里,他们不知道,在自然环境的竞赛里,适可而止,选择放弃也是让人敬佩的。这也与我们缺乏相应的自然教育有关。”
  而另一个需要注意的点是,许多赛事的主办方也不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2003年开始,国内的户外运动蓬勃发展。2014年年底,国家体育总局发布文件,宣布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一律取消,目的在于鼓励社会力量办赛、激活体育市场。许多户外赛事的举办者、组织者、裁判,大部分都是从以往场馆内的竞赛当中转过来的,很多没有进行过户外的专项的风险培训,对户外的风险了解是很有限度的。”方翔告诉本刊。


  越野赛跑者毛肖栋从2016年开始参加越野跑。他观察到的一个现象是,起初的赛事举办者里,许多都是有相关的赛事背景的,有些赛事创始者本身也跑越野,“他们对越野的体会比较深,知道跑者的心理,在线路的设计要求和补给点的安排上都会去细致规划和考虑,设计的路线也会来回踩点几次。”
  这几年,情况有了变化,越野市场迅速生长,组织赛事的人群变得多样化。一名本次参加比赛的选手在获救后回忆,比赛前,主办方对于装备的检查非常“随意”,“有的可能和工作人员认识,聊两句就过去了,没有检查,还有的被检查到有东西没带,但和工作人员求求情,也就过去了,这不是组织一项极限运动的态度。”
  方翔告诉本刊,尽管有些机构会进行户外赛事的培训,但内容基本围绕竞赛的组织和管理,很少是在户外运动的公共安全领域防范上面。“高海拔会产生什么样的风险?低温会造成什么后果?这些基本的参数许多组织者是不知道的。”
  这让一名赛事组织者联想到马拉松早期在国内起步时的情况。2016年南京国际马拉松举行,三名选手在跑步时因为志愿者引导错误跑错了道路。马拉松刚刚火爆起来的头几年,选手在马拉松中猝死的新闻也不少,“这并不是说组织方没有准备医疗人员和急救力量,有的是因为医疗人员的驻扎位置不够科学,携带应对器材不够对症,事故反应机制差等。有的则是因为没有准备专门针对马拉松救助的自动体外除颤器,总结原因还是办赛水平差,现在的能力也是通过经验和教训慢慢弥补起来的。”
  梁晶喜欢更新抖音,他的最后一条动态停留在22日早上七点半左右,35秒的短视频里,他喝着透明塑料碗里的小米粥,快速吃下三个鸡蛋。不到两个小时后,一声发令枪响,他和其他171名选手,向终点跑去。吴攀荣在比赛前游览了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他是一名建筑业从业者,比赛当天他将自己一路拍摄的风景照制作成视频,发到了抖音。这是他人生的最后一条抖音。他说,“10年前,在这里干工地。10年后,这里是我人生的首100(第一个百公里越野赛)。”
  (感谢俞力莎、李圆对本文的大力帮助)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9#
 金沙江 发表于: 2021-5-24 10:34:00|只看该作者

“白银越野事故”应成赛事安全性反思起点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白银越野事故”应成赛事安全性反思起点

▲ 社论
  如何引导“高风险”越野赛事的有序发展,实现赛事活力与专业、安全双赢,需有制度性解答。
  引发社会震惊的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越野赛事故,应急救援行动已于5月23日全部结束,172名参赛选手中21名遇难,安全搜救接回的151名人员中,也有8名伤员。目前,甘肃省委省政府已成立调查组,对此一公共安全事件原因进行进一步深入调查。
  超过10%以上的选手遇难,这起罕见的越野赛事故,让人惋惜,更催人警醒。虽然事故直接原因系极端天气,但赛事安全保障、救援预案、参赛者的安全意识等问题,也不能不得到严肃审视。而如此重大的悲剧,发生在当前国内群众性赛事方兴未艾的大背景下,也应该让全社会更加理性看待其背后的行业隐患。
  相关赛事在国内所呈现的这种全民热度,还是近几年的事情。一个重要转折点,是从2015年开始,赛事审批权由中国田协下放到地方。审批放权的效果立竿见影,据中国田协发布的报告,发展到2019年,全国共举办1828场次规模赛事,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参加人次达712万。
  赛事井喷,为全民健身提供了更大舞台,同时也刺激了体育消费经济,并为不少地方的城市营销提供了更多机会,其社会综合效益毋庸置疑。但赛事背后的安全风险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堪称“高风险”的越野赛这种“极限运动”。在此次极端事故之前,近几年各地相关赛事的安全问题也时有发生,并引起过不少的社会关注和公共讨论。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在国内,以开放性和参与性为特征的群众性赛事,其实更像全民健身运动,已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专业赛事标准。也因此让办赛方和参加者都不自觉地低估了其专业要求和安全风险。
  此外,受巨大的利益刺激,不少赛事参赛人员动辄过万,甚至陷入赛事规模比拼中,从一线城市到四五线小县城,跟风办赛现象严重,其中也包括长距离越野类赛事。与此对应的是,安全保障能力和投入并未跟上赛事扩张的步伐,重规模、营收,轻服务、安全的办赛逻辑大行其道。相较而言,赛事的专业要求,则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为此,就需要有一套涵盖报名资格筛选、赛道设计、强制性装备、比赛补给、医疗、应急救援等各方面的完整体系,来保障赛事的专业与安全。这不仅体现在对主办方资质的严格、科学界定上,还要有完善的专业标准支撑。而对照当前国内相关赛事所暴露的乱象,可以说其中各环节的规范性都需强化。
  比如,赛事审批权下放后,相关职能部门如何用好“有形之手”为赛事的专业和安全托底,实现赛事数量和质量的平衡,或要有更稳妥的制度设计。参赛规模、场次是否要有相应的限制?办赛门槛──无论是地方还是经营性体育公司,以及不同类型比赛的主办资格,是否要有科学厘定?都需要有相关细则。
  与此同时,在参赛者层面,也应准确评估自身水平和参赛能力,尤其是对于长距离越野这种挑战极限的赛事,更要在自我保护前提下,敬畏比赛,能迎难而上也能知难而退,既要提前了解自救知识,也要懂得及时果断地申请救援等。这方面的相关规范,也应在赛事手册中,予以明确。
  总之,群众性运动的需求和热情应该被满足和呵护,但赛事却不应该在牺牲安全的情况下“狂跑”。从政府、企业到参与其中的个体,都需量力而行,真正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或者说等一等我们的能力与专业的进步速度。而此次白银越野赛事故这一行业“至暗时刻”,理应成为推动国内相关赛事走向更专业、更安全的一个反思起点,并为引导越野跑等赛事有序发展,实现赛事活力与专业、安全双赢,给出制度性解答。
38#
 bypower 发表于: 2021-5-24 09:54:00|只看该作者

甘肃景泰马拉松21人遇难 越野赛保障救援为何难跟上?

源自:每日经济新闻
原文标题:甘肃景泰马拉松21人遇难 越野赛保障救援为何难跟上?

⊙记者:朱万平 曾剑 舒冬妮每经编辑:魏官红

  5月22日,在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黄河石林举办的百公里越野马拉松(以下简称甘肃景泰山地越野赛),因遭遇极端天气,最终造成21人遇难,这起事故堪称国内越野马拉松最大事故。
  “5月22日上午,天气还是好好的,但是午后突然老天就变脸了,又是大风,又是下雨的。”5月23日下午,一位景泰县黄河石林景区的居民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形容越野马拉松比赛举办当天的情况。“现在搜救都已经结束了,一共21人不幸遇难,很多都是20、30岁的年轻人。现在景区已经封了,(甘肃)省和上边都来人了,正在调查原因。”
  据中新社消息,截至5月23日上午12时,21名遇难者遗体全部转运出遇难现场,应急救援行动结束。
  在详细调查事故出炉前,深刻反思这次事故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查缺补漏,防止下次出现类似事故也极为重要。知名马拉松主持人、体育营销专家王超认为,越野跑的性质就决定着相关赛事存在较大的风险。

  智美体育总裁兼执行董事宋鸿飞则认为,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大家都应该保持客观的态度,不要“一棍子打死”因为这一次的事件,推翻行业近十年的积累。
5月23日,救援人员在事发区域展开搜救新华社图
  21人不幸遇难
  “这个赛事,本来级别就不低,参赛人员都是来自全国各地运动员级别的选手,一般人是不让参赛的。”上述景泰县黄河石林景区的居民表称,而这次不幸遇难的21人中,很多都是国内越野赛中“拔尖的”。
  这次不幸遇难的人中便包括国内越野跑顶尖跑手、宁波江南百英里冠军梁晶,有业内人士表示,在国内越野圈,梁晶是“大神”级存在,是“各种比赛的No.1”。此外,还包括残运会冠军黄关军。
  造成此次事故的原因,5月23日,白银市政府通报称,主要是在比赛途中遭遇极端天气。据悉,22日中午1时左右,百公里越野赛高海拔赛段20公里~31公里处,受突变极端天气影响,局地出现冰雹、冻雨、大风灾害性天气,气温骤降,参赛人员出现身体不适、失温等情况,部分参赛人员失联,并最终酿成悲剧。
  所谓失温,也叫低体温症,是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大脑、心肺等器官温度降低,并产生一系列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最终造成死亡的病症。
  “22日上午天气都挺好的,午后又是刮风,又是下雨的,谁都没料到会有这么恶劣的天气。”一位当地居民告诉记者。
  这一点,也得到了亲历者的证实。“比赛日(23日)早上还‘风和日丽,阳光甚好’,下摆渡车到起跑点时天色转阴,随即起风,风力有四五级的样子。”参赛者“流落南方”在社交媒体上撰文回忆称,开跑后风力有增无减,其在到Cp2(Check Point,业内简称Cp点,是指比赛线路上设置的打卡计时点)之前就已开始下雨,过了Cp2之后,又是逆风,风力已加大到七八级,雨也更密了。从Cp2到Cp3有8公里距离,爬升1000米,约网上体温越低。
  22日晚上,社交媒体上开始流传一些参赛选手遭遇天气突变时的图片和视频。一些参赛者趴在陡峭的光秃秃的山坡,抱团取暖,尽管身处相对避风处,但身上的塑料布仍被狂风刮得随风飘扬。亲历者“流落南方”撰文形容:“风吹得站不住,非常担心被吹倒,冷得愈发受不了,找了一个相对避风的地方掏出保温毯,裹在身上,瞬间就被风吹散开,什么用都没有。还有选手的保温毯,直接被大风给撕碎了。”

  “22日天气确实挺奇怪的,往年我们这边基本从农历四月初八(今年5月19日)后,天气都比较稳定的,比如23日我们这边的天气就挺好的。”另一位景泰县黄河石林附近的居民也向记者表示,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参赛选手刚跑到比较危险的路段时,天气就突然发生了变化。
5月23日,救护车从事发区域驶出新华社图
  部分路线难度大
  在出现参赛人员失联情况后,当地停止比赛并组织多方力量搜救失联人员。据通报,参与搜救的高达上千人,还出动了直升机等。“23日上午就基本搜救完了。”当地居民告诉记者。
  而23日上午,甘肃省白银市市长张旭晨在“甘肃白银越野赛马拉松赛事事故”发布会上鞠躬道歉称深感内疚,自责,对遇难表示沉痛哀悼,对遇难人员家属和受伤人员表示深切慰问,将全力做好善后工作。
  23日下午,本次赛事的承保方称,据初步估计,本次事故团体意外险预估赔偿金额1000余万元,自然灾害救助保险预估赔偿金额230余万元,目前筹措的1000万元应急赔付资金已经到位。
  尽管当地通报称,这次是一起因局部地区天气突变发生的公共安全事件,但责任归咎于天气因素,但仍有大量网友并不买账。外界质疑,此次事故中,赛事区域的天气预报是否到位?
  据悉,此次比赛,白银市景泰县气象局提供了现场气象服务,气象局的主要领导给组委会的主要领导发送了比赛场地的气象信息专报。气象专报中提供了最低气温、最高气温、风级风向等信息,“只是具体的冷空气过境信息没有”。
  然而,甘肃省气象局在5月21日的重要天气提示中提到,“21日~22日甘肃省有一次大风沙尘、降温降水天气过程……5月已进入强对流天气多发时段,注意防范短时强降水、冰雹、雷电、阵性大风等不利影响。”
  即使天气突变难以预料,也不能证明此次赛事的主办方就没有责任或者失误。“这次越野马拉松,有些部分路段是新路线,非常险峻,别说车了,连人都难走。”当地居民透露,基本就是悬崖、陡峭山壁的那种。
  而据“流落南方”撰文回忆,这次黄河石林的赛道,最难的部分就是在从CP2到CP3,8公里距离,爬升1000米,且只有爬升没有下降。“山是石头与砂土混合的路况,很多段都非常陡。在以往的比赛中,这一段都无比艰难,选手们需要手脚并用往上爬,这里是摩托车都上不去的。”
  “流落南方”还在文章中称,越往上,风越大、雨越大、温度越低,体感温度更低。这种很陡的地形,岩石是湿滑的,视线是模糊的,而身体,也开始不由自主地发抖,抖得没办法停下来那种。而陡峭的路段也给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这次越野赛,在保障方面也存在考虑不周。“流落南方”就称,在CP3根本不提供任何补给,这意味着,即便到达山顶,也没有可补充的食物、饮水,热水更是妄想,暴露的山体,更无处可休息,且无法在此处退赛。
  赛事主办方的另一个失误在于,可提供御寒保暖的冲锋衣并没有被列入比赛必带的强制装备,而是作为建议装备写进了赛事手册。包括“流落南方”在内的很多参赛者,都将冲锋衣放在转运包中。而转运包在比赛前一晚被组委会收集,存放在赛道62公里处的CP6换装点,而出事的路段主要是在险峻的CP2到CP3点,这让很多人根本没有穿冲锋衣的机会。
  此外,后续的救援,对比赛的执行方乃至白银市也是一个考验。而21条鲜活的生命的逝去,不应被简单被视为是一次天灾和意外,更多的是反躬自省,亡羊补牢,防止下一次类似悲剧的出现。
  越野赛事野蛮生长
  据宋鸿飞透露,越野跑赛事在国内最开始出现大概是在2012年。与场地跑、路跑相比,越野跑作为一个小众市场,很多方面发展得都不成熟。“这本身就是马拉松运动员的进阶需求,对参赛选手要求高,因为运动员基数小,是小众市场,赛事举办方的运营费用很少,就决定了不会有太多的投入,所以对赛事人、财务都投入都有限,这是行业的普遍情况。”宋鸿飞表示。
  不过,在经历了两年的蛰伏后,到2014年~2015年,中国越野跑赛事开始逐渐形成规模。期间参与越野赛的人数急剧增加,越野赛的赛事数量也随之增加。
  截至目前,国内已经涌现了大量的越野跑赛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知行合逸”网站搜索发现,目前“正在报名”的越野跑赛事便有19个。其中包括“2021北京箭扣长城国际越野挑战赛”“2021夹金山百公里越野挑战赛”“2021野性祁连越野跑”等。
  而这些赛事的主办方大多是地方政府、体育局,承办单位则以地方田径协会、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为主,运营则大多会交给相关的户外运动公司进行。而自年初至今,已经“报名截止”抑或是“比赛结束”的越野跑赛事超过40个。
  “我不赞成越野跑。”国内知名马拉松主持人、体育营销专家王超说,越野跑对选手的要求非常高,比路跑的要求高很多,这一块就限制了很多人。同时,越野跑的很多路段没有通公路,一旦出事很难及时展开救援。路跑出事了,(救援)可能几分钟就能到,但越野跑出事了,几个小时都未必能到。即便救援最后到了,也可能面临着重大的伤亡。
  “越野跑里面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低温、高温、沼泽泥潭、野生动物、山洪等等,如果选手遇到就都是要命的事。”王超表示,越野跑的性质就决定了赛道的很多路段未通公路,补给点之间距离长,一旦选手身体出现状况,救援根本来不及,越野跑的性质决定了其迟早要出事情。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与传统马拉松赛事一样,越野跑赛事也需要缴纳一定的报名费用,且有的报名费用不低。在一些网友看来,赛事可能存在着主办方为盈利而减少安全保障支出的情况。
  宋鸿飞告诉记者,这种越野跑的小众项目存在50%可能性不会盈利,但之所以有人去做,是因为看好它的未来,从体育产业发展趋势而言,这是一个健康的投资行为。
  “这件事情已经造成了沉痛的后果,失去了一批最优秀的马拉松选手,对产业(越野跑赛事)本身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以后都不知道还存不存在。”宋鸿飞希望,不要因为这一次的事件推翻这个行业近十年的积累。
  目前来看,此次事件对越野跑赛事的影响是必然的。5月23日,原定于当天中午12时在浙江湖州举办的莫干山越野跑挑战赛女子10公里项目被紧急取消。此前,这里已经开跑了35公里以上项目,因为大雨,不断有选手退赛。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7 10:31,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