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老杨|查看: 23981|回复: 18

若尔盖湿地迎来今年首只黑颈鹤宝宝

 [复制链接]
9#
 锦泉 发表于: 2018-3-21 08:54:01|只看该作者

首批近20只黑颈鹤飞抵若尔盖湿地 历经800公里从云贵高原回家

源自:成都商报
  鸟类的迁徙是遵循大自然环境的一种生存本能反应,对人类来说这是一个壮举,生存在高原的黑颈鹤每年都要经历一场归去来兮。
  3月14日傍晚,阿坝州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人员在花湖湿地巡护监测时,发现4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这也是今年首批飞抵若尔盖地区栖息和繁殖的黑颈鹤。20日,来自若尔盖当地消息,抵达若尔盖的黑颈鹤数量接近20只。
  若尔盖湿地管理局科长索朗夺尔基告诉记者,经监测,今年先期到达保护区的4只黑颈鹤是一家“人”,去年出生在保护区的两只幼鹤已长大成年了,今年随父母第一时间回到了它的出生地──若尔盖湿地保护区,相比去年早到了两天。
  从云贵高原一路歇歇停停约18天,飞行800多公里的北迁之旅,途径的艰辛和不可预知的危险是我们人类无法想象的。
  3月12日,若尔盖湿地管理部门与贵州的草海和云南会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取得联系,得知2月26日草海保护区已有100多只黑颈鹤开始向若尔盖湿地迁徙。
  为了第一时间记录黑颈鹤飞回的信息,若尔盖县政府和四川出版集团共同发起了“接黑颈鹤回家”活动,成都观鸟会动物专家全程参与,在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内的大海子观察站、跳墩河水库观察站和豆沙关观景台进行拍摄记录。若尔盖县旅游局局长陈馨介绍,“接黑颈鹤回家”活动将以纪录片的形式,展现黑颈鹤从大包山迁徙至繁殖地若尔盖县的“回家”路线,呼吁大家“保护生态环境,爱护动植物,守护共同家园”。
  “当地老百姓保护生态环境意识越来越强,黑颈鹤的生存问题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经过多年的跟踪和观察,黑颈鹤大多在刮西北风的夜间,或者是刮西南风的晴朗上午做迁徙飞行,途中都有停歇地。一般而言,黑颈鹤从云贵高原一路歇歇停停约18天,飞行800多公里的北迁之旅,通常于3月中下旬回到繁殖地若尔盖草原。(图据若尔盖宣传部)
  陈昆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王明平
8#
 上官123 发表于: 2018-1-14 09:35: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云南昭通连日低温冰雪,保护区为上千只越冬黑颈鹤紧急投粮

源自:春城晚报
原文标题:昭通大山包保护区管护人员顶风冒雪送口粮 黑颈鹤不再担心饿肚子!
⊙记者:申时勋 通讯员:郑远见 编审:李仁安 校对:马杏 编辑:李晓溪 吕 雪(实习)

  云南昭通连日低温冰雪,保护区为上千只越冬黑颈鹤紧急投粮
  最近几天以来
  昭通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持续低温冰雾
  一处处晶莹剔透的雾凇景观让人赏心悦目
  变成一个美丽冻人的冰雪世界



  同时,栖居在当地的1300余只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颈鹤在冰天雪地里难以觅食后,大山包鹤管局工作人员顶风冒雪地为这些“鸟类熊猫”运送、投喂足够的“口粮”,保证他们能够安全越冬。


  大山包保护区海拔2850米至3364米,最近一周以来,在强冷空气袭击下,当地持续低温凝冻天气,偶尔雪花飘零,夜间最低气温降至零下14度。
  冰天雪地里,黑颈鹤难以觅食,面临着“饿肚子”的生存困境。为了给大山包保护区长会口、小海坝、勒力寨3个管护站的黑颈鹤提供食物,确保鹤群安全越冬,该保护区管护人员多次运送玉米,火速送往各管护站,给黑颈鹤进行投食。1500斤玉米被安全送到上述3个管护站,为黑颈鹤安全越冬及时提供救助。


  管护队员们冒着天寒地冻、道路湿滑的危险,多次在冰雪中穿行,辗转400余公里,先后进行了5次野外监测巡护,劝导制止乱放牧、擅闯湿地惊扰黑颈鹤、野外用火等违规行为10余起,及时为黑颈鹤安全越冬保驾护航。

投食救助黑颈鹤  rqfi-fyqnicm0611380.jpg  保存到相册

  由于保护管理到位,救助及时,今年越冬黑颈鹤数量比往年有所增加。据统计,截至目前该保护区监测到的黑颈鹤数量一直在1300多只高位活动,高峰时段达1422只,多次刷新往年观测统计数量的历史最高纪录。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红英 发表于: 2017-10-9 17:35:01|只看该作者

濒危物种黑颈鹤青海三江源再添栖息地

源自:中国新闻网
  “嘉塘草原今年共迎来了超120只黑颈鹤成年个体,目前已繁殖有12只小黑颈鹤,这表明该区域正成为三江源又一重要的黑颈鹤栖息地。”7日,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三江源项目主任赵翔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介绍称。
  黑颈鹤作为高原生态变化指示性物种,主要栖息于海拔2500米~5000米的高原草甸、沼泽及芦苇沼泽间,1989年中国将其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并于1997年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之中。
  “随着青藏高原降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近年来嘉塘草原湿地面积不断扩大,这是吸引黑颈鹤的最大原因。”赵翔说,目前亟需推动该区域的黑颈鹤研究与保护工作,并以此为基础,关注气候变化对三江源生态系统以及其中物种的影响。
  “由于该区域黑颈鹤的分布和牧民放牧区域高度重叠,我们计划逐步建立‘黑颈鹤社区保护地’,探索黑颈鹤和家畜共存的发展路径,促进人和野生动物的和谐共处。“青海省称多县委书记尼玛才仁说。
  据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高原生态学研究中心测算,全球黑颈鹤数量在9000只左右,其中每年繁殖对数在3000对至4000对,至少有1500对至2000对在青海繁殖,目前在三江源湿地繁殖黑颈鹤数量最多,超过柴达木盆地、青海湖盆地以及可可西里地区分布数量。
  青海省林业厅副厅长王恩光表示,黑颈鹤等涉禽(指适应在沼泽和水边生活的鸟类)对生活环境较为挑剔,作为指示性物种的存在,可以说所在区域生态环境正持续向好。 ●
6# 青城山
 天朝明志 发表于: 2016-2-4 10:28:00|只看该作者

云南2名男子零下18℃冰窟中救回黑颈鹤

源自:央视
原文标题:-18℃ 两男子冰窟中救回黑颈鹤

  近日,云南香格里拉气温低至-18℃。两男子旅途中发现一只黑颈鹤在冰窟挣扎,立刻蹚进齐腰深的冰水,将鹤救起。眼看黑颈鹤奄奄一息,其中一人脱掉外衣将鹤揽在怀里,用体温将鹤救回。经过保护区工作人员救助,目前黑颈鹤已回复健康被放归自然。(央视记者 赵鹏)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徐建宁 发表于: 2006-2-11 15:27:55|只看该作者
瞬间抓的不错,片质稍差了些。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印度、越南。旅鸟:尼泊尔。
  主要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草甸、沼泽和芦苇沼泽,以及湖滨草甸沼泽和河谷沼泽地带。是在高原淡水湿地生活的鹤类,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
  为中国特产种,分布于中国的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北起新疆的阿尔金山并延伸到甘肃的祁连山,南至西藏的喜马拉雅山北坡和云南的横断山,西起喀喇昆仑山,东至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甘肃、青海和四川交界的松潘草地及云南与贵州交界的乌蒙山,包括青海、四川、甘肃、新疆、西藏、云南和贵州共7个省区。
  繁殖地在青海(玉树、治多、曲麻莱、称多、扎多、玛多、久治、泽库、贵德、共和、刚察、天峻、祁连、乌兰、都兰、格尔木)、西藏(当雄、那曲、嘉黎、安多、斑戈、申扎、日土、昂仁、萨迦、仲巴)、四川(若尔盖)、甘肃(碌曲、玛曲、肃北县盐池湾国家级湿地保护中心)、新疆(若羌)。
  越冬地在西藏(拉萨、林周、达孜、曲水、黑竹工卡、堆龙德庆、乃东、曲松、桑日、扎囊、日喀则、萨迦、江孜、拉孜、谢通门、白朗、南木林、林芝、工布江达),云南(中甸、丽江、宁蒗、昭通、永善、巧家、寻甸、会泽、曲靖),贵州(草海)。

形态特征
  黑颈鹤是大型飞行涉禽,全长约120厘米。全身灰白色,颈、腿比较长,头顶和眼先裸出部分呈暗红色,头顶布有稀疏发状羽。头顶的裸露的红色皮肤,阳光下看去非常鲜艳,到求偶期间更会膨胀起来,显得特别鲜红。除眼后和眼下方具一小白色或灰白色斑外,头的其余部分和颈的上部约2/3为黑色,故称黑颈鹤。
  飞羽黑褐色,成鸟两性相似,雌鹤略小。初级飞羽、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均黑褐色,三级飞羽延长并弯曲呈弓形,羽端分枝成丝状,覆盖在尾上。尾羽黑色,羽缘沾棕黄色。肩羽浅灰黑色,先端转为灰白色。其余上体及下体全为灰白色,各羽羽缘沾淡棕色。雌鹤上背有棕褐色的蓑羽伸出,雄鹤则不明显。虹膜黄色,嘴角灰色沾绿,至嘴尖黄色增多;腿和脚黑色。
  幼鸟:头顶棕黄色,颈杂有黑色和白色,背灰黄色,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为黑色,越冬后,颈上1/3灰黑色,背残留有黄褐色羽毛。
  虹膜黄褐色,嘴肉红色,尖端沾黄,腿和脚灰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3850~6100克,♀5000~6250克;体长♂1140~1190毫米,♀1160~1200毫米;嘴峰♂114~128毫米,♀115~127毫米;翅♂585~593毫米,♀540~680毫米;尾♂225~231毫米,♀218~240毫米;跗跖♂231~253毫米,♀238~233毫米。(注:♂雄性;♀雌性)
4# 金佛山
 晓钟 发表于: 2006-2-11 08:49:42|只看该作者

文化内涵

  藏族人民信奉佛教,对黑颈鹤十分喜爱,称之为“仙鹤”、“神鸟”、“吉祥鸟”。藏族长篇史诗《格萨尔王传》是一部流传极广的民间巨作,描写岭国的格萨尔王降伏各地妖魔,为黎民百姓除害的故事;其中王妃珠茉在被巴扎那保国的霍尔王族黄帐王俘虏之后,写信向格萨尔王求救时,便是派去3只仙鹤送的信,尼玛泽仁绘制的“珠茉遣鹤送信”(唐卡)画,深受藏族人民喜爱。
  中国人民对黑颈鹤有很深的感情,俗称为“青庄”、“冲虫”、“干鹅”等,藏语中则叫做“哥塞达日子”,即“牧马人”,有高尚、纯洁、权威的意思。藏族同胞不仅把它看作“神鸟”,按照它的叫声来预测天气的变化,还把它当作“神医”,当有人骨折时,就在它巢中的卵上画上一个黑色的圆圈,使雌鸟误以为卵要裂开,就会从远处衔来一种“接骨石”,放在巢中,以免卵壳裂开。人们将这个“接骨石”偷偷地取走,就能治好骨折。
  据说越冬地的黑颈鹤还与当地的居民互相订下过诺言,当地人决不猎杀黑颈鹤,黑颈鹤也不喝清明节的水,不吃成熟的庄稼。所以每年清明节之前,黑颈鹤就飞到北方去繁殖,到了庄稼收割之后,才又回到越冬地。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老磨 发表于: 2006-2-10 20:09:02|只看该作者

种群现状

环境破坏
  黑颈鹤的生存所面临的威胁主要有高原地区湖泊的开发利用、建立渔场、修筑公路,以及大规模排水、改造沼泽、游牧区域扩展等。这些人类活动使得沼泽干燥,面积不断减少,干扰了黑颈鹤的正常栖息。栖息地破坏、丧失和冬季缺少食物,使黑颈鹤受到严重威胁。由于养鱼、灌溉、建坝和扩大耕地,导致栖息地面积缩小;在中国若尔盖开沟排水改造沼泽已达140,000平方千米;在青海湖、鄂陵湖一带修筑公路、建立渔场,人的活动十分频繁;云南大山包、长海子等地农民把沼泽中的草垡(海泥炭)挖去作燃料;这些人类的经济活动都使沼泽遭到严重破坏。西藏中南部的黑颈鹤已受到农业活动的影响:由于引进技术,农民由种植传统的大麦、春小麦和蚕豆,改种高产的冬小麦,当冬季冬小麦还未出芽时,黑颈鹤找不到食物;而且有些地方由传统的初春犁田改为秋季耕田,以控制杂草和害虫滋生并使土壤升温,这就使农田中的大麦和春小麦落穗及其他残留物大为减少。在云南东北部和草海,由于缺少食物,黑颈鹤延长了吃草根的时间,并常在农田中啄食荞麦、萝卜和马铃薯,这使当地农民痛恨黑颈鹤损坏庄稼。

人为猎杀
  黑颈鹤生存的环境还存在大量使用农药灭鼠灭虫、非法猎杀和捡拾鸟卵等现象。黑颈鹤在中医传统理论认为有利尿通淋的功效,将黑颈鹤去毛、内脏,取骨晒干,可治小便不利,因此被利用,作为医药成分被捕猎。有不法分子非法捕捉、杀害,甚至有人以吃鹤肉为荣,对其生存造成了威胁。在青海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和青海黑颈鹤的繁殖地,当地农民常把黑颈鹤的卵捡走。

物种数量
  1984年1月在草海统计319只,其中成体116只占36.4%,亚成体150只占47%,幼体53只占16.6%,这表明每对成年鹤每年平均只能抚育成活1只幼鹤;1990年冬季在拉萨河上游观察269只黑颈鹤,其中幼鹤仅占总数的7.8%,说明从繁殖地到越冬地后,幼鹤存活率明显偏低。
  黑颈鹤在中国的种群数量,20世纪80年代中期仅知有700~800只,此后由于调查工作的不断深入,20世纪90年代已知在西藏越冬的黑颈鹤有4,277只,至2002年初已知在云贵高原越冬的黑颈鹤有3,261多只,这使黑颈鹤的总数达到7538只。据1992年冬季的数量统计,在中国见到的数量为1268只,2002年后又在云南昭通等地发现了较大的越冬群体,数量已超过1,500只。估计到2011年止全世界总的数量约有1万只。

保护措施
  在整个黑颈鹤分布的范围内协调该物种的工作,包括范围广泛,分享有关威胁和保护响应的信息,以及增加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等资源管理者的能力。停止沼泽排水和使用杀虫剂和杀鼠剂。保持中国贵州省威宁县草海湿地的水位并禁止侵占。11月至3月期间,在越冬场地中留下一些未收割的田地。中国若尔盖在关键饲养期(5月至8月)控制草地牲畜,并在繁殖湖泊和沼泽周围建立保护缓冲区。限制中国纳帕海的牲畜并维持养殖区网络作为湿地)。继续调查该物种的迁徙并监测沿迁徙路线的鸟类。在自然保护区系统中包括新确定的中途停留地点,其中大多数尚未受到保护,特别是那些受到当地牧民干扰的地区。将印度拉达克的繁殖区指定为水鸟保护区。禁止在不丹的鸟类栖息地的重要区域扩建定居点。仔细规划越冬和繁殖地区的旅游/生态旅游开发。规范游客对物种的访问。教育农民并在重要领域实施补贴,以促进适合黑颈鹤的管理,并减少干扰(2016)。
  此外,对公众,特别是学生,教师和决策者实施教育计划,并推广该物种作为保护高海拔湿地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为该物种创建一个新的行动计划。监测物种及其栖息地,重点关注气候和冰川变化对繁殖栖息地的影响。建立关于化学污染物(包括重金属和农药)的基线信息,以评估这些因素对黑颈鹤的影响,并且因为该物种在未来可能变得更加孤立,可能进行基因研究,尤其是在越冬地区内的越冬群体之间和之间(2016年)。

建立保护区
  中国在黑颈鹤的主要繁殖地,迁徙地和越冬地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如甘肃阿克塞的大苏干湖、小苏干湖、玉门的甘海子、碌曲的尕海,青海玉树的隆宝滩,云南宁浪的泸沽湖、中甸的碧塔海、纳帕海,贵州的草海等。与此同时,中国鸟类学者还与国际鹤类基金会等进行合作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为黑颈鹤的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7年,ver 3.1──易危(VU);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濒危等级:附录I,生效年代:1997;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一级,生效年代: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濒危,生效年代:1996。
2# 四姑娘山
 仁者乐山 发表于: 2006-2-10 18:44:00|只看该作者

生活习性

迁徙
  春季于3月中下旬迁到繁殖地,秋季于10月中旬到达越冬地。从9月开始,黑颈鹤结群南迁越冬,通过环志已确知有两条迁徙路线:①由中国若尔盖至草海,直线距离800千米左右,从松潘草地沿邛崃山脉、岷江流域南下到乌蒙山脉的湖泊越冬;②由隆宝滩至纳帕海,直线距离700千米,从玉树及其通天河流域等地,沿金沙江河谷及雀儿山、沙鲁里山经四川西北部到云南西北横断山脉的湖泊越冬;依据调查资料分析推测,在西边可能还有第三条迁徙路线:在新疆东南部、青海西部繁殖的黑颈鹤通过唐古拉山口,而在藏北、藏西北繁殖的黑颈鹤,则由高海拔向南或东南迁徙到低海拔的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越冬。据在草海观察,黑颈鹤每年10月中旬至11月初到达,至翌年3月中旬至4月初北返,在越冬地生活150天左右。越冬集群形式有家庭群、亚成体群、以及与灰鹤或其他雁鸭组成的混合群。
  黑颈鹤越冬时集群较大,它们带着刚刚长大的幼鸟,与其他家族结成十几只,甚至四、五十只的大群,长途飞行时,排成“一”字形,“V”字形成“人”字形的整齐队伍,飞越崇山峻岭,到达气候温和的地方去越冬。它的越冬地要比繁殖地相对集中,主要有贵州威宁的草海,云南东北部的昭通、会泽、永善、巧家,西北部的中甸、丽江和宁蒗,西藏拉孜、谢通门、日喀则、扎囊乃东等地的沼泽、湿地和河流等水域,这些地方由于自然条件优越,又有丰盛的食物,所以每年来越冬的黑颈鹤很多,还伴随有上千只的灰鹤和多种雁鸭类等众多的水禽种类。刚飞到越冬地时黑颈鹤胆很小,特别警惕,一直要在空中盘旋,直到它们认为安全了才会慢慢降落下来。到达目的地后,开始分群配对,并转为成对活动。

习性
  除繁殖期常成对、单只或家族群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群活动,特别是冬季在越冬地,常集成数十只的大群。从天亮开始活动,一直到黄昏,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觅食。中午多在沼泽边或湖边浅滩处休息,一脚站立,将嘴插于背部羽毛中。清晨或有危险时常发出“guo-guo-guo”或“gage-gage”的叫声,洪亮、高昂。

食性
  黑颈鹤杂食性,以植物的叶、根茎、荆三棱、块茎、水藻、玉米、砂粒为食,也吃昆虫、鱼、蛙以及农田中残留的作物种子等。越冬期间,早晨7点前后它们就陆续飞到沼泽地或向阳的山坡地觅食,有时也到收割后的农田中刨食遗留的洋芋、青稞、荞麦、燕麦、萝卜以及草根等。它们刨食的时候很少用脚,而是用用尖嘴在浅水中捕捉动物或从泥土中掘取食物。越冬期间很少有大的群体,一般是3到5只的小群分散觅食。时而也会飞到牛群当中,与之和睦相处,并啄食它们粪便中的食物或寄生虫。黑颈鹤的警惕性很高,每当有人走近时,便向远处飞走。

繁殖方式
  黑颈鹤每年的3月底至4月初飞到繁殖地,择偶交配后,在四面环水的草墩、芦苇丛或在地面营巢。黑颈鹤的繁殖地比较分散,主要在中国西南的青藏高原和甘肃、四川北部等海拔3500~5000米的沼泽地带,那里空气稀薄,人烟稀少,气候寒冷,5~6月时的气温有时还在零下12℃左右。繁殖期5~7月。一雌一雄制。通常在3月中下旬到达繁殖地后,即开始配对和求偶。求偶时亦伴随着跳舞和共鸣,雌雄鹤头颈伸向前方,并发出‘ge-ge-ge’的叫声,彼此呼应,一前一后的相伴行走。然后雌鸟半展两翅,脚腿微曲,同时发出‘duo-duo-duo-’的叫声,雄鸟亦跟着对鸣,同时从后面跃到雌鸟背上进行交尾。通常营巢于四周环水的草墩上或茂密的芦苇丛中,与其他鹤类不同之处是黑颈鹤在产卵前无营巢期,而是先产卵,后营巢。巢简陋平坦,就近用薹草(Carex sp.)、三棱草(Bolboschoenus maritimus)、莎草(Cyperus sp.)、针蔺(Eleocharis sp.)、藨草(Scirpus sp.)和其他干枯的水草筑成。巢甚简陋,主要由就近收集的枯草构成,外径86~90厘米,内径40~43厘米,高10~13厘米,深4~5厘米。
  每窝产卵通常2枚,偶尔亦有产1枚卵的。卵为椭圆形,暗绿色、淡绿色或橄榄灰色,其上密被褐色或棕褐色斑,尤以钝端较密。卵的大小为102~108毫米×61~63毫米,重209~234克。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以雌鸟为主,孵卵期30~33天。雏鸟早成性,孵出后的当日即能行走。由于雏鹤天生好斗殴,3天内的成活率只有60%,直到43日龄之后,斗殴行为方才消失。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5 14:44,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