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壳子|查看: 3363|回复: 16
[字画

曾巩《局事帖》:真正一字千金之帖

 [复制链接]
7#
 奥燕 发表于: 2016-4-26 14:31:03|只看该作者

三进拍卖场的曾巩《局事帖》鉴赏

源自:新浪博客
⊙作者:季涛

  即将举行的中国嘉德2016年春季拍卖会上拍的一件北宋曾巩的书法《局事帖》,把大家于香港春拍结束后安静下来的好奇心又给调动了起来。

曾巩《局事帖》  E8Xe-fxrpven5005591.jpg  保存到相册

一:三进拍卖场的经历
  人们对这幅作品并不陌生,2009年11月22日在北京保利夜场“尤伦斯夫妇藏重要中国书画专场”上,曾巩的这幅估价为1200万元至1800万元的《局事帖》,最终拍出了1.0864亿元,成为了第一件破亿元的中国书法作品,也是内地第三件过亿元的拍品,它被上海一位深藏不露的收藏家买走。
  比利时收藏家尤伦斯夫妇当年是在一位中国收藏家吴尔麓的帮助下,于1996年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以50.85万美元(当时折合人民币451.91万元)买到的《局事帖》。2008年出现的世界金融风暴,使得许多海外收藏家急于变现藏品,尤伦斯夫妇将《局事帖》送交保利进行拍卖。历时13年,增值23倍。尤伦斯先生由此不胜感慨地说:“中国的文化太博大精深了,吴尔麓先生对于我的收藏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流传有序的《局事帖》
  曾巩(1019~1083)字子固,汉族,抚州南丰(今江西南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在政治舞台上的表现并不算是很出色,他的更大贡献在于学术思想和文学。
  曾巩的这幅《局事帖》目前为海内外孤品,它曾经何良俊、项元汴、安仪周、王芑孙、曾燠、费念慈、许源来、张珩、张文魁等收藏,并经徐邦达先生考证和著录于《古书画过眼要录:津隋唐五代宋书法》,朱家溍先生编写进《历代著录法书目》。
  《局事帖》,宋纸本,29×38.2厘米。此件作品是书写在宋代印刷书籍纸张的背面。书法结字修长,笔划清劲,其书信内容如下:
  “局事多暇,动履禔福。去远诲论之益,忽忽三载之久。跧处穷徼,日迷汩于吏职之冗,固岂有乐意耶?去受代之期虽幸密迩,而替人寂然未闻,亦旦夕望望。果能遂逃旷弛,实自贤者之力。夏秋之交,道出府下,因以致谢左右,庶竟万一。余冀顺序珍重,前即召擢。偶便专此上问,不宣。巩再拜运勾奉议无党乡贤。二十七日。谨启。”
  古代书画收藏家尹光华先生研究后认为:《局事帖》是写给“无党乡贤”的一封回信,大意是:
  “‘局事多暇,动履禔福’──是复述收信方(无党)告知的近况并给予祝福。‘多暇’是北宋晚期官场人浮于事的实况,也是曾巩多年思考,并终于在他回京后两次向神宗进言要裁减官员提出‘可罢者罢之,可损者损之’的原由。在这封信中,他重复收信方的话,目的是借以与自己‘日迷汩于吏职之冗’作对比,婉转地表示对对方清闲生活的羡慕。
  “‘去远诲论之益,忽忽三载之久’──是说与对方最后一次见面,听他有益的议论已经三年过去了。一个‘远’字,既指时间,也指距离,他们二人不在一个城市,见面并不容易。
  “‘跧处穷徼,日迷汩于吏职之冗,固岂有乐意耶?’──指自己外放于偏僻的他乡,整天埋没于繁忙的官场事务,哪里有什么快乐啊!
  “‘去受代之期虽幸密迩,而替人寂然未闻,亦旦夕望望’──朝廷指定的任期已非常近了,但接替我的官员却一点没有消息,早晚都在等待着。
  “‘果能遂逃旷弛,实自贤者之力’──如果能离开这旷日持久的外放,当然是出自贤者的帮助。
  “‘夏秋之交,道出府下,因以致谢左右,庶竟万一’──夏秋之交,将便道来府上当面致谢,以表示我的感激之情于万一。
  “‘余冀顺序珍重,前即召擢’──希望你多多保重,并早日得到升迁的机会。”
  对于曾巩写信的时间,尹光华先生考证后认为:
  “‘运勾奉议无党乡贤’──‘运勾’、‘奉议’是曾巩同乡无党的官职。而‘奉议’这一官名,因避宋太宗赵匡义名讳,从太平兴国元年(976)起改称“奉直郎”,直至元丰三年(1080)九月官阶改制,才恢复这一官职。此前一百余年,没有奉议郎之称。曾巩在本札末已用此称呼,说明它书于元丰三年九月或九月以后,而当年十月二十六日神宗已召见曾巩,‘赐对延和殿’,并结束了外放生涯。因此,这封信只能书写于九、十月间。由于信末已写明‘二十七日谨启’。而九月至十月二十六日之间只有一个‘二十七日’,即九月二十七日,它便是书写本札的确切日期。”

三:收信人与写信时间的考证
  古代书画收藏家朱绍良研究考证后认为:
  “此幅书札是曾巩目前所发现的唯一墨迹,一时间大家对作品材料不知其详,有些鉴定专家认为是藏经纸,也有人为是抄书衬纸。看到这些专家们不知所踪,经请教书画鉴定泰斗傅熹年先生,傅先生认为他是书写在一页宋版书的背面。经查曾巩书札是写在《三国志·魏志·徐奕传》卷二十第十页残纸上,而书纸版芯书口处有刻工“王宗”款识,王宗是南宋高宗绍兴年(1131-1162年)刻工,北宋的曾巩怎会写在南宋刻本书纸残页上?这又如何解释呢?
  “我查阅了宿白先生《唐宋时期的雕版印刷》P19,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年),官刻本镂雕《三国志》、《晋书》……咸平三年(1000年)诏选官样校《三国志》、《晋书》、《唐书》……因此可以得到一种解释:高宗绍兴年间王宗复刻《三国志》,但是,靖康之后,汴京一片废墟,基本上这些雕版都毁于战火。就算没有被毁,也不可能将如此沉重的雕版运往南方,从字口来看又不像复刻雕版。
  “我经傅熹年先生指点查找上海博物馆所藏《宋人尺牍·王安石集》,整套文集都是刻在宋人尺牍之上。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曾巩的作品《局事帖》,就像宋人尺牍被刻成《王安石集》,在绍兴年间被后人拓印,王宗所刻《三国志》一书。
  关于《局事帖》的写作时间,朱绍良先生认为:
  “经查曾健峰先生所作《曾巩年谱》及《宋朝政要策》记载,曾巩是熙宁二年51岁(1069年)赴越州(今绍兴市)做通判,熙宁四年53岁(1071年)六月离越州赴齐州(今济南市),直至熙宁十年曾巩分别任襄州知州(今襄樊市)、洪州知州(今南昌市)。根据《局事帖》中的“受代之期”判断,当为赴越州第三年,也就是熙宁四年所写。
  朱绍良先生在文章中考证出收信人“无党乡贤”到底何许人也的疑问:
  “经过考证,无党,是指的欧阳修的学生徐无党,徐无党(1024年~1086年),初名光,浙江永康五岗塘村人,北宋时期任渑池县令,欧阳修曾有《送徐无党南归序》诗:‘其文日进,如水涌山出,其驰骋之际,非常人笔力可到’。和‘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由此可见,曾巩与徐无党的关系,那么曾巩赴越州之时,徐无党正在为欧阳修《新五代史》做注释。翌年,也就是熙宁四年(1071年)曾巩写信给徐无党,与徐氏分别已超过三年,抱怨公务繁多,何时能远离冗长的事务。”
  朱绍良先生谈到:“缘何北宋曾巩的书札,能有如此高的价格?只因为此幅作品是张葱玉收藏,大家对先生的收藏格外青睐。张葱玉后来因赌博,被收藏家鉴赏家谭敬出千,输掉了所有身家,《局事帖》也一起属于了谭静,随后被谭敬带到了美国。”
  朱绍良的学生,清华大学“清艺汇”古代书画研修班的崔怡女士在文章中指出:
  “因为是孤品,后人只能从笔墨、用纸、书写风格、书写内容、款识、收藏以及著录进行分析此幅尺牍。从书写格式、行文措辞来看,符合北宋书写风格及宋人尺牍格式。包括落款处钤‘曾巩再拜’朱文水印,也是宋人尺牍的常见样式。参阅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一、二书》《上杜相公书》《与抚州知州书》《再与欧阳舍人书》等,此帖行文、措辞均符合曾巩及北宋书写风格。考宋人信札,此种格式已较为常见。如欧阳修《致端明侍读留台执事尺牍》在落款处,钤‘六一居士’印。而书中笔墨也符合宋人承传晋唐严谨、内敛的书风,行笔转折方硬,顿挫有力等风格。”
6# 青城山
 壳子 发表于: 2016-4-26 08:24: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拍卖价格

  2009年11月22日在北京保利夜场,曾巩的这幅《局事帖》拍出1.08亿元,打破国内中国书法拍卖成交纪录。这一纪录于2010年6月3日被黄庭坚的《砥柱铭卷》以3.9亿元打破。
  2016年5月15日,在中国嘉德2016春拍中作为最受瞩目的拍品,曾巩《局事帖》放上拍卖台,最终华谊兄弟传媒董事长王中军以2.07亿元的成交价收入囊中。《局事帖》以1.3亿元起拍,1.8亿元落槌,最终以2.07亿元成交,共124字,称得上是一字千金。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壳子 发表于: 2016-4-26 08:24:00|只看该作者

收录书籍

一:着录
  1. (清)吴升撰《大观录》卷四。
  2. (清)佚名著《装饰偶记》卷六。
  3. (清)安岐撰《墨缘汇观·法书》卷上。
  4. (清)倪涛《六艺之一录》卷三九四。
  5. 徐邦达(1911~)撰《古书画过眼要录—晋隋唐五代宋书法》,第191页,湖南美术出版社,1987。
  6. 徐邦达(1911~)《徐邦达集》(卷二),第269页,紫禁城出版社,2005。
  7. 朱家溍编《历代着录法书目》,第266页,紫禁城出版社,1997。
  8. 郑银淑着《项元汴之书画收藏与艺术》,文史出版社(台湾)。

二:出版
  《比利时尤伦斯夫妇藏中国书画选集》图版1,故宫博物院编,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4# 金佛山
 楼主|壳子 发表于: 2016-4-26 08:24:00|只看该作者

文物传承

  此帖书于北宋印书纸背,细察之,为《三国志》刻本。宿白所着《唐宋时期的雕版印刷》一书在论述北宋时期雕版印刷的章节中指出宋真宗右文重儒,在藩邸时即令刊刻经史未有印板者,并引用南宋王应麟所编《玉海》之记述以佐证:“咸平三年(1000年)诏选官详校《三国志》、《晋书》、《唐书》……五年(1002年)校毕,送国子监镂板。”又《玉海》第五十五卷《咸平赐三国志》条载:“(咸平)五年(1002年)四月乙亥,直秘阁黄夷简等上新印《三国志》……分赐亲王辅臣。”可见,《三国志》最早的刻本为北宋咸平五年(1002年),而非南宋,且南宋翻刻北宋书板或南宋沿用北宋书板的情况亦有之。此外,《三国志》已作为宋真宗的重要赐品在亲王辅臣中收藏。
  此帖经徐邦达先生过眼,经考证,认为这是曾巩在通判越州任上所写。在《古书画过眼要录──晋隋唐五代宋书法》一书中,徐邦达刊出此帖,加以论述,其文如下:
  此帖中说:“跧处穷徼,日迷汩于吏职之冗”。又说:“去受代之期,虽云密迩,而替人寂然未闻”。那当然是在外任上所书。考曾氏曾通判越州(今逝江绍兴),后来又知福州,两处离汴京都很远,而且都近海边,都可以说是“穷徼”。据《乾隆福州志,卷三一,职官四》曾氏知福州在熙宁十月八日到任,──“以度知员外郎 龙图阁知”。到次年(元丰元年)十二月,就由孙觉接任,可知本传中所谓“过阙,神宗召见,留判三班院”,就是在那一年,是没有满“受代之期”就去职的。因此我以为这封信该在通判越州任上所写。时间应在熙宁十年之前《绍兴府志》说他通判越州在元丰中,那是错误的)曾氏大约五十余岁。“运勾”当是“发运司管勾文字”的简称。无党不知何许人,待考。
  《局事帖》入明为项元汴、何良俊所藏。帖中钤“项元汴印、墨林山人、项子京家珍藏、得密、项墨林鉴赏章、檇李项氏家宝玩”诸多项氏鉴藏印,足以证明为其珍爱之宝。项元汴没有留下着录,这位收藏巨擘一生富藏书画,当时法书名画大多归于其天籁阁。韩国学者郑银淑的《项元汴之书画收藏与艺术》为当前研究项元汴之收藏较为全面的一部专著,书中对传世的项元汴书画收藏作了详细的统计与研究,《局事帖》被确定为曾巩的传世墨迹收录其中。
  此帖清代已归于安岐,并着录在《墨缘汇观·法书》。之后,又经曾燠、王芑孙收藏。民国时,藏于著名鉴定家张珩及其家族。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出版的朱家溍编《历代着录法书目》,此帖亦定为曾巩的书法作品。
  《局事帖》累经名家递藏,历尽劫波而纸墨如新,可谓千年遗珍、人间孤本,实为至幸。据考证,这件书札的收藏者包括了何良俊、项元汴、安仪周、王芑孙、曾燠、费念慈、许源来、张葱玉、张文魁等人。该帖名扬天下,是因为旅居海外上海实业家张文魁在1996年送拍纽约佳士得。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壳子 发表于: 2016-4-26 08:24:00|只看该作者

作品原文

一:题识
  局事多暇。动履禔福。去远诲论之益。忽忽三载之久。跧处穷徼。日迷汨于吏职之冗。固岂有乐意耶。去受代之期。难幸密迩。而替人寂然未闻。亦旦夕望望。果能遂逃旷弛。实自贤者之力。夏秋之交。道出府下。因以致谢左右。庶竟万一。余冀顺序珍重。前即召擢。偶便专此上问。不宜。巩再拜。运勾奉议无党乡贤。二十七日。谨启。

二:印文
  曾巩再拜。

三:鉴藏印
  项元汴(1525~1590):项元汴印、墨林山人、项子京家珍藏、得密、项墨林鉴赏章、檇李项氏家宝玩;
  安歧(1683~1742):仪周鉴赏、翰墨林鉴定章;
  张珩(1915~1963):张珩私印;
  曾燠(1759~1830):盱江曾氏珍藏书画印;
  张文魁:涵卢鉴藏、张氏涵卢珍藏、张文魁;
  费念慈(1855~1905):西蠡蕃定;
  王芑孙(1755~1817):芑孙;
  何良俊(1506~1573):清森阁书画印;
  其它:源来、闻岳心赏、天泉阁、宫保、无恙。
2# 四姑娘山
 楼主|壳子 发表于: 2016-4-26 08:24:00|只看该作者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汉族,抚州南丰(今江西南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巩的书法艺术和其诗文一样,受到后世名家的推崇。曾巩是一个金石碑拓的收藏家,曾经收藏拓片有500张之多,能将古代拓片的书艺融会贯通。《局事帖》的字形修长、笔画劲挺,明显带有欧字以及钟绍京小楷的格局和笔意,这与曾巩对书法的要求相合。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3 15:22,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