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喇叭河生态影像

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周进|查看: 18682|回复: 85
[亲近巴蜀

丹巴散记

 [复制链接1熊猫
21#
 楼主|周进 发表于: 2007-4-24 22:02:31|只看该作者

二、梭坡迷惑一片思绪



近梭坡时,看见了几个碉楼,就在河对面,山坡上,它们和散落的藏族特色的房屋被青绿色所簇拥着,说不清那个时候想到了什么,也许是什么也没想,只是感觉看到了碉楼了吧。

迫不及待地停车观望,也许是季节的缘故,也许是角度的不同,没有曾经看过的图片的漂亮,以为是还没到目的地,就象很多地方,在到达目的地以前,总是有一些类似的风景的。继续前行不远发现一个观景台,台上有一块大石头,上书“梭坡古碉群”,台上还停着一辆车及几个男人,其中一个拿着大炮,镜头对准了对面山上的碉楼,或者民居。原来,我们到了,这里就是春天梨花桃花遍布,秋天红叶满山的丹巴梭坡。

在观景台望风观景后出发,梭坡距丹巴县城不过四公里,所以从甲居藏寨回来后,坚持要去梭坡走走,想站在碉楼下面仰望碉楼的顶端,想要触摸一些碉楼的过往和现在,体会在历史隧道里迷失自己的恍惚感觉。

甲居藏寨的导游拉姆告诉我们去梭坡会走一、两个小时,其实,从下车过桥开始,我们只走了半个小时就的到了梭坡村。桥是吊桥,两边挂了经幡,特别是两边桥头,满满地挂着,迎风飘扬,在飘眼里,这里的经幡不仅仅是诵经祈福,还是美的装饰。回来的时候风大,经幡的飘扬更为壮观美丽,我们没有请却一直跟着我们的导游姑娘说风大的时候,桥摇晃着不能过桥,而我们回来时,风虽然大,桥却不太摇晃,或许就是经幡起了作用吧。

刚下车,尚未走上吊桥,一位姑娘上前询问要不要请导游,我们说只是走走,不打算请导游。虽然这么说了,她还是跟着我们走向梭坡村,她说她家就在梭坡村,要回家,不过,她却是一直跟着我们,边走边聊着,有关梭坡,有关碉楼,直到返回时把我们送到大路旁才说再见。

从吊桥到梭坡村有一条长长的土路,拖拉机过时,灰尘满天,而下雨的时候则是泥泞满地了。路边开着紫蓝色的小花,一丛一丛的,姑娘说当地人称之为刺花,因为满枝桠都是刺,为防盗,人们家园的石篱笆上堆砌的就是这种刺。心想泸定距这里并不远,气候好象也差不多,问她为什么没有樱桃,她说有的,只是很少,会卖到七元一斤,天,泸定最好最贵的樱桃才三元一斤。不过,梭坡有很多石榴,甜石榴开白花,酸石榴开红花,因为当地人不喜欢吃石榴也不喜欢洒农药,所以有很多石榴最终被虫吃而坏掉在树上,我们就看见了树上挂着干瘪的石榴和红色白色的石榴花。

到了梭坡村,要去碉楼就得开始上山了,姑娘走在前面给我们带路,弯弯曲曲的山路是人们天天都要经过的。梭坡有很多老树,经过一个老树林,象走进一个被施了魔法的森林,有着怪异的氛围。其中有一棵夫妻树,枝桠不茂密,叶片不丰盛,造型却很美丽。看了夫妻树很久,想起爱情,有人说现在没有爱情了,有的只是欲和利,也有人说现在的爱情很珍贵,一旦拥有,那是因为三生积德修来今生有幸,才会幸福地过着爱情生活。

因为拍照和走得慢,当我们赶上姑娘时,她正和一位藏族小伙子聊着,藏语,我们一个词也听不懂,当然和我们交流用的是汉语,比较生硬的普通话。看似较膘悍的小伙子,说话的声音却很温柔,语速也不快。

碉楼前,政府立了一个石碑,小伙子说可以进碉楼去参观,但需付费,因为碉楼旁边的房屋是他们家的,进碉楼得经过他们家,心想进别人家自然还是礼貌些。后来返程时得知,梭坡没有门票,只是进碉楼需要给进碉费,没有票,直接给当地人,碉楼旁的房屋谁家的也不是,谁带你进碉楼,费用就给谁,一律十元一人。

跟着姑娘和小伙子进门,上两层木梯,木梯还是一跟木头凿凿而成,木头粗细的不同,决定你上下木梯的从容程度。梭坡虽然有千碉之乡的美誉,其实却是只有84座,碉楼的修建,主要是为防土匪,有四角雕八角雕及十三雕,据说还有三角雕,我们进去的那个是四角雕。由屋顶从窗户进碉楼,由于地势原因,我们进雕楼的那层,已经是第四层了,每层的结构差不多,都有储水池和粮仓,因为早已废弃不用,现在只能从第四层的楼梯口(大小仅容一人通过)看三楼的一些结构,而四楼以上则完全看不清结构了。

关于碉楼,小伙子慢悠悠地为我们讲了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丹巴是妖魔横行,民不聊生。经过大臣和匠人商议,最后决定修建高约2丈的四角形碉楼来抵挡妖魔,结果果然生效,妖魔不再横行。于是,人们纷纷效仿修建碉楼,时间长了就形成了今天的千碉之国。

最让人称奇的是碉楼是有性别的,通过木梁的位置可以区别,男碉楼的木梁在内部,不外露,我们看的那座就是男的。而女碉楼的木梁露在外面,风吹日晒,年年岁岁便发黑了,碉楼的身上便有了一道一道的黑色痕迹。

屋顶上确实也是个观望的好地点,可观四周几个碉楼,三个四角雕,一个八角雕,梭坡的神山也尽收眼底。侧边有一个经堂,也就是佛堂,里面什么也没有,除了壁画。壁画是精美的,疑问也是精美的:“这里就只作为展览供游人参观了吗?”回答更精美:“每逢节日,这里香火不断!”我们去的这天不是节日,所以,漆黑的屋里很清静,希望闪光灯的闪烁不会搅了菩萨的安宁。

坐在屋顶上看四周,河对面公路上的观景台也能收进眼里,当时,观景台上正好有人,不知他们能否看见我们呢?左面有一个碉楼,在春天嫩绿的色彩中毅力挺拔,右边的八角雕,从大大的窗口望出去,刚好看到它的半身,无语静默着,背后就是神山了,庇护着这里的每一个生命。与姑娘小伙子,还有一位带另一个客人来的老爷爷聊着,如果不是起风了,我们还会再坐坐,再聊聊。

丹巴的碉楼和藏房都是平顶的,那是因为峡谷里风大,平顶是为了防风。风大了,怕如姑娘所说过不了桥,所以拒绝了姑娘的邀请,不去她家了,如果下次来再去她家吧。



丹巴散记  IYrFi723.jpg  保存到相册
22#
 楼主|周进 发表于: 2007-4-24 22:03:16|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这三座碉楼好象是梭坡的象征了.

丹巴散记  gxCHn8Jq.jpg  保存到相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3#
 楼主|周进 发表于: 2007-4-24 22:03:47|只看该作者

碉楼散落四处,各有各的美丽.

丹巴散记  Rtl2k238.jpg  保存到相册
24#
 楼主|周进 发表于: 2007-4-24 22:04:17|只看该作者

飞扬的经幡

丹巴散记  rCCeVs5B.jpg  保存到相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5#
 楼主|周进 发表于: 2007-4-24 22:04:48|只看该作者

去看碉楼的路上路过古树林

丹巴散记  wmr9pYtW.jpg  保存到相册
26#
 楼主|周进 发表于: 2007-4-24 22:05:59|只看该作者

左边那棵就是夫妻树

丹巴散记  PlguAms9.jpg  保存到相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7#
 楼主|周进 发表于: 2007-4-24 22:06:39|只看该作者

仰望碉楼

丹巴散记  Kcs1skNN.jpg  保存到相册
28#
 楼主|周进 发表于: 2007-4-24 22:07:12|只看该作者

这里,或许就是目的地吧.

丹巴散记  ESJzQj5g.jpg  保存到相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9#
 楼主|周进 发表于: 2007-4-24 22:08:04|只看该作者

很多碉楼与房屋相连

丹巴散记  lpE2S9NV.jpg  保存到相册
30#
 楼主|周进 发表于: 2007-4-24 22:08:41|只看该作者

站在屋顶可见另一座碉楼.左边大渡河对岸,隐约可见观景台

丹巴散记  Mb4wmOoP.jpg  保存到相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 20:00,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