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园丁与玫瑰|查看: 32188|回复: 28
[生态防治

新德里毒气弥漫北京晴空万里 美媒感叹:天壤之别

 [复制链接]
19#
 你不在 发表于: 2017-3-15 11:08:00|只看该作者

外媒关注中国蓝天保卫战:违法成本低高压执法难

源自:重庆时报
原文标题:外媒关注中国蓝天保卫战:违法成本低 高压执法难

资料图:北京长安街边,蓝天下的玉兰花迎风怒放。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参考消息网3月15日报道 外媒称,当蓝天白云、清山绿水已然成为中国诸多城市的“奢侈品”时,若要打赢这场“蓝天保卫战”,中国首先要解决违法成本低而高压执法难的尴尬。
  据路透社3月13日报道,事实上,中国近年来屡屡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背后,折射出传统高污染高耗能产业难以为继的现状,也更坚定了政府加快经济结构转型的决心。只是相较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治理、法治环境以及国民素质教育等诸多软实力明显滞后,并凸显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据环保部数据,去年各级环保部门下达行政处罚决定12.4万余份,罚款66.3亿元人民币,比2015年分别增长28%和56%。环保部挂牌督办27起重点环境违法案件,组织查处取缔“十小”企业2465家。
  而在全民、企业和市场参与的同时,不仅需要国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环保生活方式的转变,更需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保障。加大对违法者的惩戒力度,显然更具现实意义。
  中国自2015年1月1日生效实施新环保法。新环保法赋予了查封、扣押、停产、限产、按日计罚、案件移送等举措,相关处罚实现了“损害担责”。
  环保部长陈吉宁表示,环境守法态势正逐步形成。落实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责任,是落实环保法重中之重。他介绍,环保部单独或会同有关部门和司法机关出台配套文件35件,包括一些司法解释。这些文件的出台,为环境保护法的实施提供了具体规范和依据。
  “大家知道,环保法对企业处罚比较重要的手段,一个是查封扣押,一个是停产限产,一个是按日连续处罚。通过明确执行规定,2016年这几类案件分别是查封扣押9976件,停产限产5673件,按日连续处罚1017件,分别比2015年增长138%、83%和42%。这成为遏制企业环境违法的一个重要手段。”陈吉宁称。
  根据此前发布的一项由环境资源法学专家完成的新环保法实施情况评估报告认为,中国新环保法实施一年来,严格执法、督政问责等措施的实施遏制了严重环境违法行为,初步恢复了环境法治秩序。
  虽然有新的环保法为中国“蓝天保卫战”保驾护航,近几年中国重拳治理亦不遗余力,但要让“蓝天白云”成为常态,在治污以地方政府为主的条件下,如何在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法理上取得平衡,并确保对违法者高压执法无疑是一场考验。
  落实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责任,是落实环保法的重中之重。
  “一些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法落实任务的分工不明确,而且这种不明确越到基层越衰减。环保法规定的部门职责只有一半在环保部门手里,大气污染防治法中,环保部门的职责只占三分之一,所以下一步要明晰各部门的责任,才能更好地落实环保法。”陈吉宁称。
  他坦承,新环保法实施两周年以来,主要有四个方面问题,包括有一些制度还不健全,个别条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比如说,环保法明确要落实地方政府责任,但是制约的法律手段现在看还不足。
  “有些条款在操作层面上执行起来还有困难,需要完善。比如按日计罚这个效果非常明显,但是法律要求企业违法排污拒不改正的,才能启动按日计罚。打个比方,如果你上公共汽车,抓到你没有票,得先补票,如果拒绝补票,才能够实行按日处罚。”陈吉宁称。
  此外,未批先建问题,虽然法律规定了责令停止建设、恢复原状等措施,但对监管部门授权有限,缺乏有力的强制手段,难以及时制止该类违法行为。
  企业环保的主体责任仍然落实不够,各种违法行为屡禁不止。包括偷排偷放时有发生,以及环境执法能力不足,影响法律实施的进程和效果。
  “总的看,我们有很多地区特别是在区县级环境监管的人员严重不足,装备老化等问题十分突出,很难适应现在日益繁重的监管任务。”陈吉宁称。
18#
 一眼 发表于: 2017-3-10 07:48: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陈吉宁谈PM2.5如何形成:这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源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标题:陈吉宁谈PM2.5如何形成:每个城市污染成因不是单一的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于3月9日16:15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邀请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新华社记者:目前社会上对于重污染天气的成因众说纷纭,不同的专家机构都会有不同的说法,有的甚至互相矛盾,这对公众带来很多的疑惑,大家不知道究竟该相信谁。请问陈部长,您认为PM2.5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陈吉宁:你说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关于PM2.5的成因,实际上是有基本的科学共识。我们今年1月份开了两天科研讨论会,也专门邀请了一些记者参加,就是来再次讨论PM2.5的成因,这次讨论进一步明确了目前大家对PM2.5成因的科学共识。为什么会有一些误读或者混乱呢?一是这个过程比较复杂,另外是有一些误读,混淆了一些概念。第一是大家得搞清楚什么是PM2.5?PM2.5是指空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是一类物质的统称,不是一个单一的物质。这里面包括硫酸盐、硝酸盐、铵盐、有机化合物、元素碳等等。这是第一个要搞清楚的概念。
  陈吉宁:第二,PM2.5是怎么形成的?这是问题的所在。PM2.5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由于自然界或者是我们人类活动或者污染源直接产生的。有一些是我们直接排放的,或者自然界本身就有的,我们把这个叫做一次排放。还有一部分是大气中的气态物质,比如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VOCs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生成的,这是二次生成,这部分生成物质也主要是人类活动污染产生的。也就是说,PM2.5实际上是两部分,一类是直接产生的,一部分是由气态物质污染物反应生成的。我们要知道污染的来源就是要把一次生成和二次生成的物质追溯到是谁产生的,哪些污染者排放的,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我们叫源解析。只有通过源解析,我们才知道是谁排放的,贡献量有多大,它不是直观地可以知道污染源的排放量。比如说汽车尾气,它对PM2.5的贡献不是一次排放的,主要是二次生成的那部分。
  陈吉宁:近些年,我们分别对北京、天津等35个城市开展了源解析的工作,基本弄清楚了比如说燃煤、工业排放、扬尘、机动车、秸秆焚烧等等。它们都是PM2.5形成的主要原因。当然这个原因还可以细分,比如说不同的工业排放量是不一样的,钢铁、焦炭是不一样的,不同的汽车也不一样,国四、国五和老旧车、重型柴油车会相差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散煤的燃烧和电厂燃煤排放也不一样。各地因为产业结构不一样,生产生活条件不一样,各个地方的污染源的来源和构成比例是有差异的,而且这个差异有时候会很大。即使在同一个城市,由于季节性的变化,这个来源也会有所变化。但是尽管有这样一个复杂性和可变性,总的来看,我们从污染治理的政策和措施制定角度看,因为它是三到五年的时期,而且是在一个区域里,这个成因相对来说尽管有这些变化,它是稳定的,是清晰的,是明确的。
  陈吉宁:问题在什么地方?因为每一个城市污染的成因不是单一的,是多个原因形成的。所以每个城市在采取污染控制措施的时候,不会采取同一个措施,只控制工业污染,燃煤不控制,不可能。因为这样的成本代价太高,各地都会采取多种措施综合举措来进行。综合举措背后就会涉及到各方的利益,你控制谁不控制谁,必然涉及到利益问题,从不同的利益角度看,就引发了对一个本来清楚的、客观的污染成因会有不同的理解,甚至误解和有意歪曲,带来一些混乱。这是我想给大家解释的一个问题。
  陈吉宁:另外,近些年来也有一些专家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和技术领域对PM2.5的成因给了一些新的见解。这些见解不是针对一次源,大家有什么不同的见解,而是对于二次生成的机理有不同的见解,就是说到底怎么生成的?这个问题也是很自然的问题,因为随着污染治理的深化,比如说最近两年PM2.5的二次生成的部分在增加,这里面当然涉及到一些机制机理的变化,专家就要研究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新的见解。但是这些见解不是对源解析的否定,是对认识的深化,从管理的角度来讲,我们非常重视这些研究,对每一个严肃的研究,我们都认真对待。
  陈吉宁:但是我也坦率地告诉大家,这里有一些不严谨的研究,带来了很多误解。但是也有一些研究可以上升到决策层面,比如说,我们在今年的工作计划当中,对氮氧化物的控制就加强了,但是更多的研究还在学术讨论中,还有很大的争议,还不能够上升到科学决策层面。同时由于每个研究者所在的地域不同,采样时间不同,方法不同,观测角度不同,不是从系统的角度、从一个大区域的尺度,研究污染源的问题,所以得出的一些结论还不具有普遍性和一致性。我们还要让这些研究继续进行下去。在这个过程中,特别要防止对一些学术观点的过度解读,从而造成社会的误解。环保部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帮助做源解析,比如说,我们不仅建立了京津冀地区PM2.5监测网络,而且建立了源解析的组分网,而且建立了走航系统,可以观测污染源是怎么传输的,来帮助各地进行源解析。
  陈吉宁:下一步,我们会进一步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是加强科学家、管理者和媒体公众的对话,把这些复杂的、学术性的问题给大家讲清楚,不要带来误解,也可以指导地方更有针对性,更好地科学决策、治理污染。(根据网络文字直播整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7#
 一眼 发表于: 2017-3-10 05:08:00|只看该作者

陈吉宁:过去三年空气质量变化“实实在在”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新京报两会直击丨陈吉宁:过去三年空气质量变化“实实在在”

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新京报快讯(记者:王硕)9日下午,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大气十条》实施已经三年,为何冬季重污染天气仍频频出现?目前治理的路子对不对?什么时候能够看到重污染天气的状况有所好转?
  对此,陈吉宁说,《大气十条》实施已经三年,大家都很关心,这三年到底有没有进展,特别去年入冬来出现了多次重污染天气,大家有一些困惑。
  陈吉宁说,一般来讲,环境问题不是短期两三年可以解决的,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所以当我们判断一个环境污染控制策略是不是有效,需要把那些起波动作用的气象条件排除出去,这样才知道采取的措施方向对不对,力度够不够。他表示,国际上一般有一个通用的办法,不是简单地拿今年和去年比,而是用三年滑动平均法进行评价,这种方法可以尽可能把气象的波动因素给剔除掉。
  从《大气十条》实施三年情况来看,2016年,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为73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18%;2016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PM2.5控制重点地区,平均浓度分别为71微克/立方米、46微克/立方米、32微克/立方米,与2013年相比,分别下降33.0%、31.3%、31.9%。
  “大家可以看,除了北京之外,所有控制PM2.5的地区,在过去的三年里都减少了30%以上。”陈吉宁说,随着这30%的减少,优良天数的比例在上升,重污染天气发生的频次也在明显降低。
  陈吉宁表示,如果从三年来的情况看,空气质量的变化是实实在在的,是显著的,改善方向是对的。对于改善力度够不够的问题,陈吉宁表示,跟发达国家解决这一问题三年时间改善的程度做比较,从改善速度上看,中国的进展比一些国家还要快。
16#
 泡泡老忍者 发表于: 2017-2-6 14:07:01|只看该作者

英国研究称雾霾损伤人类大脑 易引发老年痴呆症


原文标题:脑子不会进水但会进霾!老年痴呆症跟这个有关

  多年来人们对雾霾的认知大都停留在对呼吸道、肺脏的危害上,但是根据一项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的Maher及其团队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最新研究发现:“雾霾等空气污染,损伤的不仅是我们的肺,还有我们的大脑。”
  研究团队发现:“铁氧化物被认为是产生氧化过激的原因之一。过于活跃的氧化物与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疾病有一定的关联。”而雾霾中含有大量的铁氧化物颗粒。
  美国芝加哥拉什医学院的一个研究团队也曾对养老院的19000名年长女性的记忆能力和居住的地区进行比对研究。最终发现,那些常年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地区的被试者,晚年的记忆衰退更严重,更容易患上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的遗传率只有不足5%,因此环境因素可能是近年来老年痴呆症高发的主要原因。英国兰卡斯特大学Maher团队和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的专家David Allsop教授都认为,空气污染是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Maher教授表示,他们要深入进行研究,希望能发现这些圆形铁纳米颗粒影响大脑的机制究竟是怎样的。
  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李锐表示,由于老年痴呆症目前尚无根治措施,因此早预防、早诊断、早干预至关重要。要减少雾霾对大脑的影响,要注意采取措施应对环境污染,比如少去公共场所或人流量大的地方,空气质量不好时尽量少出门,不得不出门时佩戴有效的防护口罩等,在家里配置空气净化器,洁净的空气对人体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等能够进行有效保护,可使预防老年痴呆症发生的效果更好。
  此外,李锐介绍,预防老年痴呆可从日常生活方式做起,经常规律饮用绿茶或咖啡,还要注意多用脑,这可以激活神经元的功能。另外,除做体力锻炼外,可以参加各种学习,如电脑、外语、琴棋书画,适当参与社交活动,保持活力,同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也有助于防止老年痴呆的发生。(健康时报记者 李桂兰 健康时报 实习记者:梁洁)
源自:健康时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5#
 西蜀教师 发表于: 2017-1-19 08:28:01|只看该作者

2016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十件大事:雾霾上榜

源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标题:“雾霾”问题上榜2016年度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十件大事

  中新网北京1月18日电(记者:阮煜琳)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18日在北京发布“2016年度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十件大事”,其中,中国全面推行河长制、中央环保督察组重拳治理环境问题等榜上有名。
  2016年,全国PM2.5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47微克,同比下降6%。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8.8%,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其中,京津冀区域PM2.5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71微克,同比下降7.8%,与2013年相比下降33%。2016年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73微克,同比下降9.9%,与2013年相比下降18%。
  但2016年入冬以来,全国多个地区已发生多次大面积、长时间重污染天气。监测数据和一些居民的感觉相差甚远。尤其是去年12月份以来,至今已经出现5次大范围重空气污染过程。
  尤其是自2016年12月29日开始,受不利天气形势影响,中国出现大范围持续重度空气污染天气。此次重污染过程已经不仅局限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东北、陕西、四川甚至广东的部分城市也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尤其是西安等地污染问题突出。至该轮重污染过程结束,北京等地创下持续空气重度污染及连续预警总时长最长的历史纪录。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副会长王春益说,雾霾是躲不开、绕不过去的问题。人们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都会关心雾霾。应该有一个公正的、积极的姿态面对雾霾。2016年入冬以来,全国多个地区发生多起大面积长时间的重污染天气。环保部就各地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督查,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过程。
  除了关注“雾霾问题”,年度十件大事还包括:中国全面推行河长制、“土十条”发布,土壤污染防治战役全年打响、中央环保督察组对突出环境问题“出重拳”、“下猛药”等。 ●
14#
 小姑凉可爱 发表于: 2017-1-16 02:28:24|只看该作者

世卫官员:我相信中国将有效治理雾霾

源自:新华网
原文标题:专访:“我相信中国将有效治理雾霾”──访世卫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

  新华社北京1月15日电 专访:“我相信中国将有效治理雾霾”──访世卫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
  新华社记者黄堃
  2017年新年前后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持续多日的严重雾霾天气,再度引发人们对这个与健康相关问题的高度关注。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在北京举行的一个健康论坛上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我有信心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在接下来5到10年里会有非常显著的改善”。
  在科学传播平台“未来论坛”14日至15日于北京举行的2017年年会上,有一个分论坛主题是“未来健康”,施贺德参会讨论。这位拥有流行病学博士学位的德国卫生专家已在北京生活多年,跟记者谈起了雾霾这个影响健康的空气污染问题。
  施贺德说,雾霾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如短期会引发一些人的哮喘,长期而言,有证据显示空气污染可能使癌症发病风险增加。“雾霾对健康的危害让世卫组织担忧,我个人也为此担忧,”他建议人们在雾霾天使用空气净化器等设施。
  但是,只净化家中或办公室等室内的空气并不够,最终还要从根源上治理雾霾。施贺德说,雾霾和许多环境污染问题一样,有深刻的经济根源。现在,全球许多污染较重的制造业都转移到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因为这些地方成本更低,当地为了发展经济往往又未能充分重视环保问题。
  他强调,每个国家、每个社区都有责任保护环境不受污染,但在全球化的今天,保护环境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像空气污染就会发生“漂移”,如果都只顾着“自家后院”,往往收不到较好效果。
  施贺德说,他先后两度来北京工作,感受到中国治理雾霾力度的巨大变化。他上次在北京工作是2007年到2010年间,当时就碰到过雾霾天,但那时对治理空气污染的重视还不够。
  “而我在2013年再来时,只过了3年,情况完全发生了变化,”施贺德说。他记得那一年中国政府提出了许多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实际上是向污染宣战”,中国随后加大了治理污染的力度,总体上已经取得了进步。
  他说,虽然现在还有一些严重空气污染的日子,但治理雾霾需要时间,还需采取更多措施,进一步加强治理力度。“我认为,如果有一个地方能够有效地应对这个问题,那这个地方就是中国。因为只要中国决心去做,各种资源就很快能跟上。”
  从2013年来到中国后就没有离开的施贺德说:“我有信心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在接下来5到10年里会有非常显著的改善。”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3#
 小姑凉可爱 发表于: 2017-1-15 23:48:00|只看该作者

治霾新政:中国官员考核环境权重首次远超GDP

源自:一财网
原文标题:治霾新政:中国官员考核环境权重首次远超GDP

  近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在月度例行宏观数据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印发的多个涉及到生态文明指标的考核,对生态环境质量等体现人民获得感的指标赋予很高的分值和权重。

官员考核环境权重加大
  2016年入冬以来,全国重污染天气频发,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临近春运高峰和春节假期,再度袭来的重污染天气过程让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又紧张起来。
  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会同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内蒙古省级环保预报部门联合预报会商预测,预计1月14-18日,京津冀中南部、山东西部、河南北部、山西局部可能出现一次区域性重污染过程。
  赵辰昕提到的生态文明指标考核包括近期出台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以及发改委、统计局、环保部、中组部等基于此文件制定等《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上述文件对评价考核的方式、主体、对象、内容、时间以及指标体系、结果应用、组织协调、能力保障等作出具体规定。
  据了解,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实行党政同责,采取年度评价和五年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年度评价由统计局、发改委、环保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实施,重点评估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进展总体情况,侧重于引导各地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工作。
  五年考核由发改委、环保部、中组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实施,主要考核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资源环境约束性目标,以及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生态文明建设重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侧重于强化省级党委政府生态文明建设主体责任,每个五年规划期结束后开展一次。通过年度评价和五年考核相结合,能够更好地推动地方党委政府落实生态文明建设重点目标任务。
  第一财经在发布会现场了解到,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包含考核目标体系中的主要目标,以及有关措施性、过程性的指标,包括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增长质量、绿色生活、公众满意程度等7个方面、共56项评价指标,采用综合指数法测算生成绿色发展指数,衡量地方每年生态文明建设的动态进展。
  考核目标体系以“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资源环境约束性目标为主,包括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年度评价结果、公众满意程度、生态环境事件等5个方面、共23项考核目标,体现少而精、避免目标泛化,使考核工作更加聚焦。两个指标体系在指标设置、分类、权重等方面作了衔接,并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及生态文明建设进展情况作相应调整。
  具体权重方面,第一财经经过查阅发现,资源利用权重占29.3%,环境治理权重占16.5%,环境质量权重占19.3%,生态保护指标权重占16.5%,增长质量权重占9.2%,绿色生活权重占9.2%。其中GDP增长质量权重不到资源利用、环境质量权重的一半,占全部考核权重不到10%。
  具体而言,人均GDP增速权重仅占1.83%,但是单位GDP能耗权重达到2.75%;PM2.5指标达标权重占2.75%,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权重为2.75%;地表水劣五类水体比例、森林覆盖率等权重也为2.75%。

绿色考核指标执行难度大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院胡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上述政策的出台表明从中央到地方层面对经济发展的认识有所提高。
  “从前是‘唯GDP论’,从长远来看负面作用较大。GDP指标有局限性,看不出对环境、资源的影响。出台绿色指标考核是一个可喜的进展,未来各地方要更多地确保环境质量改善,实现综合发展,而不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胡迟说。
  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能源经济系主任郑新业认为,绿色考核指标具体到企业方面,治理环境要强调国企的经济利益应该是摆在第二位的。
  “我们要求国资委对这些企业不仅仅考核经济指标,还要考核环境指标,比如环保不达标,一票否决制考核。监管者、央企的党组,以及背后的国资委,三管齐下,化石能源的供应就能极大缓解。除了经济效益方面,也需要要求国企的社会责任,环境保护责任。”郑新业表示。
  经济增长的指挥棒发生重大变化,新考核标准如何执行?
  胡迟认为,绿色考核指标执行难度不小。
  “之前联合国和我国都有绿色GDP的说法。具体到操作层面统计难度较大,有些指标很难设置,因此各国普遍还是采用GDP考核。执行顺序应该从国家统计局先来做,再逐步推行到地方计算绿色GDP。起步阶段只是环境考核权重加大,还不能完全达到绿色GDP的标准”。胡迟说。
  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河北全省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9.1%,达标天数增加16天。2016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为7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9%。但是京津冀2016年雾霾浓度仍超国家标准1倍以上,如果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则超标5倍以上。同时,居民感受雾霾在加重。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对媒体表示,居民的感受是对的,因为去年冬季以来很多城市雾霾程度的确在加深,尽管全年雾霾浓度可能在下降。目前关于雾霾的成因很多,但是根本的原因还是企业污染排放多。
12#
 泡泡老忍者 发表于: 2017-1-15 20:48:02|只看该作者

北京卫计委:正研究雾霾与肺癌之间的关系

源自:新华网
原文标题:北京市卫计委正研究雾霾与具体发病关系

2016年12月22日,邯郸,钢铁厂烟囱穿过晨雾。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预报]
  昨日起(14日),河北西南部的污染开始有所积累,持续一周余的蓝天将在今天暂告一段落。受不利扩散条件影响,今夜起,新一轮污染过程又将来京,其中16日至17日为最严重时段。市环保监测中心预计,今日空气质量为三级轻度污染。16日为五级重度污染;17日四级中度污染;18日为三级轻度至四级中度污染。18日之后,冷空气活动影响频繁,空气质量较好。
  霾走霾又来。进入冬季,北京频现雾霾,引发公众焦虑。昨日,记者了解到,北京市卫计委将更多研究雾霾天如何有效保护公民健康,针对雾霾与肺癌之间的关系,也已开始进行队列观察。
  市卫计委主任方来英表示,从卫生部门的角度来说,面对雾霾,会更多研究如何有效保护公民健康,近日,市卫计委与市疾控中心根据研究,发布了《雾霾防护常识十三问》。
  《十三问》对雾霾的成分、对人体的影响、如何予以防护进行了解答。大气污染物浓度在短时间内急剧增高时,人群可因大量吸入污染物而造成急性危害,出现呼吸道和眼部刺激症状,如咳嗽、咽喉痛、头痛等症状。如果长期接触,会引起慢性炎症、机体免疫力下降、过敏等。
  而根据北京市疾控中心近年研究,在门窗密闭的情况下,严重雾霾天气室内PM2.5浓度要低于室外浓度三到四成,因此首先建议市民在雾霾天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此外,佩戴口罩除要注意保持密闭性外,因其会增加呼吸阻力,并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合佩戴,孕妇、老人、慢性病患者更应注意。
  针对民众关心的雾霾与肺癌之间的关系,方来英表示,目前市卫计委对此正在进行相关研究,“雾霾和某一具体发病之间的关系,需要十年、二十年的数据积累才能得出结论,目前我们正在进行长期队列观察。”

◆ 点评
市人大代表、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毛群安
应承认重污染对身体影响给公众相应预警和提示

  1月14日,参加北京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海淀团分组审议的市人大代表、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在发言时表示,政府部门不应回避雾霾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响,要在雾霾天给公众提供健康指导。

承认重污染对人的身体有影响
  谈到雾霾天对人健康的影响,毛群安表示,短期的影响,如对人呼吸道产生的影响是可以看到的,但长期的影响需要长时间的研究才能回答,这也是导致雾霾许多传言和谣言传播的原因。
  “政府部门不能停留在争论影响的大小上面,我建议,应该承认重污染对人身体的影响,给公众相应的预警和提示。”毛群安指着窗外的蓝天说,“今天天气这么好,又预报明天有污染,这给人心理上就带来了焦虑。”
  他介绍:“前几天,国家卫计委因为雾霾专门找专家来开了座谈会,我们觉得,既然公众对雾霾和身体健康方面的问题有反映,我们还是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办法。”毛群安说,卫生部门应该及时发布预警预报,包括一些健康提示,以及公众可以采取的措施。
  毛群安说,尤其是医疗机构,对于老人、小孩还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在雾霾天应该做哪些防护,可以做一些指导,由政府部门组织相关专家,定期收集一些关于雾霾和人身体健康方面的传言,及时发布科学权威的信息,消除群众的顾虑,以正视听。

口罩和空气净化器需要常备着
  “说得不好听一点,虽然北京下雨下雪少了,但大家家里还是会有雨伞。将来大家可能要养成习惯,口罩、净化器也需要家里常备。”毛群安说,从卫计委请相关专家做的研究看,从个人在室内场所的生活而言,空气净化器对污染天促进人的身体健康还是有效果的。
  “口罩是防雾霾,但使用不正确,用的时间长,细菌就在口罩上繁殖开来。所以有的人躲开了PM2.5,又因为使用口罩带来一些细菌的问题。”毛群安说,空气净化器、口罩等健康防护产品应该有相应标准、标识以及使用的规范指导,并引导公众正确消费。
  毛群安认为,目前,很多净化器产品标识不清晰,比如用静电方式净化空气,虽能达到净化效果,但也会产生臭氧,若臭氧超限值,同样对人体有害。类似情况需通过标识明示,同时对空气净化器适用于多大空间等主要参数也应明确标识。

市政协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惠文
北京雾霾主要来自“区域污染输送”

  对于雾霾成因,政协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惠文表示,北京市周边地区钢铁、玻璃、焦炭等污染产能以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等污染物排放都十分严重,“区域污染输送”已成北京市重度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北京大气污染主要来自周边传输
  对于雾霾形成的根本原因,王惠文表示,根据她们团队近期通过文献调研以及对中国各地区污染产能、污染排查以及PM2.5年均浓度等数据的分析,在北京市严重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中,“区域污染输送”才是最主要的,应该排在第一位,而并非北京市本地的污染排放。
  她解释,根据北京的经济空间分布,人口和经济分布更密集的区域主要在“北城”,如果认为北京市的空气污染主要是来源于本地排放,那么这些区域的污染程度应该远高于经济密集度相对较弱的南部地区。但从宏观数据分析来看,北京市空气污染却呈现出明显的“自南向北”的规律。
  根据北京大学统计科学中心2015年发表的空气质量评估报告,在北京市空气污染开始时,西南风比例显著较高;在污染中与严重污染时,东南风和静风比例更大些;而在污染结束和优良空气时,北风(西北风、东北风)成为主导风向。“所以很显然,严重的大气污染物是从北京周边地区传输来的,这是造成北京空气严重污染的最主要原因。”

周边区域污染产能和污染排放严重
  王惠文表示,从全国各地污染产能综合水平及大气污染排放强度综合排序来看,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这四个直辖市的污染产能和污染排放综合排名都比较低。其中,北京污染产能综合水平在全国排名倒数第四。同样的,在大气污染排放强度的排名方面,北京则仅仅略高于海南,全国排名倒数第二。但从空气污染情况来看,2014年北京市的PM2.5年均浓度居全国第三高,达85.9微克/立方米;临近的河北省年均PM2.5浓度为全国之首,高达94.7微克/立方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王惠文解释,虽然北京的污染产能综合水平及大气污染排放强度都较低,但如对比北京的地理位置与河北的关系,就不难看到北京大气污染治理所面临的巨大困难。除了河北,其他污染产能和污染排放较严重的地区,也都主要是北京周边的省市。“这一方面说明北京长期以来在污染防治方面的卓越工作;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北京未来依靠自身减排的工作效果空间将十分有限。”

[释疑]
1[传言]
雾霾来自周边钢铁产业?

  唐山1.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是全球最集中的钢铁产量集中地。唐山大炼钢铁带来严重空气污染。2016年12月16日至21日,在华北、黄淮及周边共13省份出现高度霾期间,一篇《我去“北京雾霾源头”呆了三天》的文章直指河北唐山钢铁重地迁安市松汀村为“北京雾霾源头”。

[专家释疑]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这种结论没有科学依据。唐山位于北京的东部,距北京城区近200公里,距最近的平谷也有120公里,唐山对北京的传输影响很小,模拟研究结果显示,迁安对北京市区PM2.5的贡献值一般不会超过1微克/立方米。
  唐山主要影响天津市,唐山和沧州对天津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所以,在“2+4”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核心区,天津对口帮扶唐山和沧州进行大气治理,而北京对口帮扶的是和南部、东部接壤的保定和廊坊。
  北京的污染物传输通道,主要有5条,西南部太行山沿线;正南部,廊坊及保定的部分县;东南部,廊坊、武清;东部的三河和蓟县;西北部的传输通道。

2[传言]
人均年吸霾=26根烟?

  近三年来,北京PM2.5浓度已超过河北、天津,按吸入霾重量估算,北京人民一年相当于吸烟26.28根,比全国人均多吸8.4根。

[专家释疑]
  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副主任王月丹:这可能是仅从细颗粒物总量等个别指标来看的,但霾实际危害应远远小于吸烟的危害,这样比较其实没什么意义。霾的成分不同地区差别较大,主要污染成分是细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环境污染物,变化较大;而吸烟的污染物组分比例和含量相对稳定,主要是尼古丁、多环芳烃、一氧化碳等,应该说吸烟在致癌方面更“给力”。
  北京安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刘泽英:该消息没有科学依据。吸烟是主动行为,而雾霾是被动,呼吸量上无法计算。

3[传言]
吃8种食物有利于防霾?

  近日,“食疗防霾”、“吃粗纤维和坚果类食品有利于防霾”广泛传播。还提到雪梨、银耳、蜂蜜、木耳、山药、猪血、萝卜和柚子8种食物可减轻雾霾伤害。

[专家释疑]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小川:这种提法不合适。目前仍没有任何专门对抗PM2.5的食品或者药物。多吃水果或补充维生素后,能够适当增强人体抵抗力及增强免疫蛋白,对于清火有一定效果,但是不是针对PM2.5则没有科学依据。
  北京市中医研究所副所长李萍:不论食用什么,PM2.5均具有物理穿透性,只能借助物理办法防护。食疗无法阻断PM2.5颗粒进入人体。

4[传言]
垃圾焚烧厂将成“霾王”?

  近日,深圳龙岗区居民发文提出,垃圾焚烧厂与燃煤电厂一样,都会排放含大量水蒸气、二氧化氮及二氧化硫的烟气。因生活垃圾组分复杂,有时还混杂工业垃圾,焚烧垃圾远比烧散煤及烧石油焦污染大。到2020年,垃圾焚烧厂有可能成为新“霾王”。

[专家释疑]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以北京为例,目前北京垃圾焚烧厂仅有高安屯、鲁家山、大工村等几家垃圾焚烧发电厂,这几家每年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总量约为600吨和900吨,仅占北京市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总量的1.2%和0.54%。即使将来的昌平、房山、怀柔、密云等垃圾焚烧厂均建成投产,焚烧厂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总量约为1500吨和2200吨,也仅占北京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总量的3.1%和1.3%。因此,北京生活垃圾焚烧厂排放的污染物不可能成雾霾污染的主要来源。
  而河北和天津未来的生活垃圾焚烧厂排放的污染物在其污染总排放量中占比会更低,更不可能成雾霾主要来源。

5[传言]
“防霾健身操”能御霾吗?

  雾霾频发,河北一小学独创室内“防霾”武术健身操。

[专家释疑]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艺术系主任马鸿韬:说健身操能够“防霾”肯定不靠谱,但这里面可能有误解,冠名“防霾”不是说这种操能够抵御雾霾,只是为了雾霾天让学生在室内锻炼身体。当年“非典”期间,他们曾经创立一套室内的“非典”健身操。
  在雾霾天尽量避免在室外逗留时间过长。因为雾霾指数很高,在没有充分的科学论证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出门活动。但是在室内进行一些健身活动,特别是中低强度的健身活动,还是很有必要的。运动强度适宜的话,还可以预防和抵制一些疾病,这一点是有科学依据的。

6[传言]
雾霾会致胎儿发育缺陷?

  “雾霾会影响生殖能力”“PM2.5中的有机物、重金属会导致胎儿发育缺陷和畸形”。

[专家释疑]
  北京妇产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张巍:不太相信,目前也没有相关研究。雾霾对肺肯定不好,从肺进入血液循环后,可能进入胎盘,但量有多少没有研究。脐带血可以检测下,但量肯定微乎其微,因经过妈妈的肝脏解毒。但就科学研究来说,因没有雾霾情况下的脐带血没取过样,无法设置对照组,国家也没有大规模研究。雾霾的成分不是单一的,也不明确研究哪项指标。

建言
  政府工作报告谈精细化管理,治霾的手段也应该精细化。比如说汽车尾气的排放,有研究说,每公里的污染物排放大于10g的汽车约占16%,小于2g的达到了57%。应该摸清哪些车辆是这16%,限行的时候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市人大代表、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灿发
  消除雾霾除了减排外,植物造林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树叶对于雾霾,尤其是二氧化硫有一定的吸附能力。一亩树林一个月可以吸收4公斤二氧化硫。同时,树林还能涵养水分,带来降水,为了减少雾霾,北京及周边省份应该多植树,尤其常绿树木。
  ──政协委员、北京走进崇高研究院副院长廖理纯
  为了减少雾霾的产生,每个人都要有节能意识。虽然北京不发电,但可能电是在山西发的。现在雾霾是区域性的,并不是北京没有超标排放就能幸免。此外,天然气燃烧产生的水汽比较容易和雾霾结合,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虽然没有化石燃料燃烧,但是也会有一些其他危害。
  ──政协委员、北京长城电子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路达
  采写/新京报记者 吴为 李婷婷 李玉坤 王硕 信娜 戴轩
源自:新京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1#
 泡泡老忍者 发表于: 2017-1-15 13:48:01|只看该作者

环保部长透露治霾打算:京津冀产业结构需大调整

源自: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原文标题:独家:环保部部长透露治霾新年打算

  2016年入冬以来,我国北方多次发生大范围空气重污染过程,引发社会强烈关注。不止是大气,还有水、土壤……环境生态问题和人们切身相关。
  去年到底怎么样,今年怎么做?记者和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有了这样一番长谈。
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吉宁
  以下是采访实录:

  :大家非常关注环境质量改善的问题,去年一年,这方面的情况怎么样?

陈吉宁:生态环境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
  我们要坚决守住民生底线,优先解决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消灭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农村环境“脏乱差”,减少大规模重污染天气、湖泊水华等社会高度关注的污染问题,让老百姓树立信心、看到希望。
  过去一年,我们紧紧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化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协同联动。2016年,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6.0%,优良天数比例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全国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Ⅰ至Ⅲ类水体比例同比明显增加,劣Ⅴ类断面比例也有一定的减少。
  但另一方面,冬季采暖期的大气污染问题还没有解决好。
  入冬以来,全国多地出现大范围、长时间、重污染雾霾天气,北京等地启动红色预警,多地污染物浓度数据“爆表”。
  这其中有气象条件持续不利的客观原因。2016年是强厄尔尼诺现象的次年,全球普遍出现异常气候,很多基本解决雾霾问题的发达国家也接连出现重污染情况。进入10月后,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冷空气不活跃,温度、风速、逆温层等气象要素均达到历年最差,刚刚过去的12月更是我国1951年以来同期最暖。天不帮忙,人就要更加努力,就要采取更有力度和针对性的措施。

  :去年空气质量有所改善,来之不易。在重污染天气袭来时,环保部门做了哪些工作?

陈吉宁
  为了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环保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包括统一京津冀区域重污染天气预警分级标准,及时组织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会商,强化应急响应措施,强化督查督导,实施区域应急联动。从近几次重污染天气过程来看,京津冀地区实际空气质量好于预测的污染程度。根据专家的评估,污染最重时,北京、保定、廊坊等地通过实施应急措施,PM2.5浓度下降达75~100微克/立方米,降幅在15%~25%之间。可以说,这些应急措施有利于污染物浓度“削峰”,减少了重污染对群众健康影响。

  :去年中央环保督察备受关注。在强化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环境保护责任,推动落实企业的排污守法责任,切实化解过剩产能、环评源头把控等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陈吉宁
  确实如此。中央环保督察,聚焦中央高度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环境问题,紧盯生态破坏严重、环境质量恶化的重点区域流域,以及地方党委政府环境保护不作为、乱作为问题,敢于动真碰硬,极大地发挥震慑作用。
  在大家关注的大气污染治理方面,我们在“大气十条”的基础上,发布实施了《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2016~2017年)》,建立月调度、季考核制度,推动完成京津冀2017年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2016年下半年短短两个多月时间,环保部门督促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及京津冀通道城市1239家高架源企业,完成全部2370个超过45米烟囱的自动监控设备安装,企业达标率大幅提升。
  同时,强化日常执法监管,加大典型案件查处力度,有效落实企业环保责任。出台指导意见,旨在积极发挥环境保护作用,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
  严格建设项目环评准入,国家层面批复建设项目环评文件80项,涉及总投资10584亿元;对11个不符合环境准入要求的“两高一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不予审批,涉及总投资970亿元。

  :针对雾霾尤其是重污染天气,一些地方频出“奇招”,您作何评价?

陈吉宁
  当前,一些地方环境保护工作出现方法单一,急功近利、搞一刀切等现象。
  比如,为应付环境保护督察,个别地方发红头文件,强制关停市区和县城大多数中小餐馆,采取用水泥灌树根抑制浮尘等“奇招”。又比如,一些城市在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周边频繁洒水、用“喷雾车”喷雾、禁止货车通行,个别城市甚至出现堵塞空气自动监测采样口、私自更换采样区域门锁、擅自进入自动监测站房改动仪器参数、干扰数据传输等问题,直接造成监测数据失准失真失效,性质恶劣。这些不仅没有达到保护环境的效果,而且给推动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今年,我们已全面上收1436个国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城市站监测事权,实现了“谁考核、谁监测”,在制度上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
  环保治理从来都不是靠突击蛮干来解决问题的,必须是有序的、科学的,这样社会代价才能小,才能一步一步知道采取的措施效果如何。我们希望各地能够把功夫用在平时,更有序、更好地解决面临的污染问题。

  :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污染防治面临什么样的形势?

陈吉宁
  我常说,污染问题的解决,不取决于经济增长的速度,而取决于经济的总量和结构。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和增量仍在持续上升,污染物新增量依然处于高位,带来的环境压力仍然十分巨大。特别是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一些地方环保工作和投入力度减弱,一些领域环境治理有所放松,一些企业环境治理意愿下降,提标改造不及时、擅自停运治污设施甚至弄虚作假、超标排放、偷排漏排情况时有发生。
  同时,随着环境治理措施深入推进,留下的很多环境问题是难啃的硬骨头,复杂性在增加,解决的难度在加大。
  比如,在大气环境方面,全国空气质量主要指标的改善好于设定的年度目标,颗粒物浓度持续下降,但城市空气质量还普遍超标。在水环境方面,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总体下降,但部分水体水质趋于恶化,总磷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面对这些突出环境问题,需要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综合施策、全力攻坚、扎实作为、加快解决。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实施一批重大环保工程,带动各地加快污染治理、改善环境质量。

  :新的一年,大家都关注怎么治霾,尤其是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依旧严重,不仅面临考核压力,公众关注度也很高。

陈吉宁
  今年是“大气十条”第一阶段实施的最后一年,主要任务是:完善大气环境管理制度,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管理办法和指南。加快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加大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散煤和小散乱污企业群治理、中小锅炉淘汰、挥发性有机物减排等工作力度。深化机动车环境管理,实施机动车第五阶段排放标准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第三阶段排放标准,配合做好车用油品质量抽样调查,完成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联网。加强重污染天气预测预报和预警会商,继续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
  京津冀空气污染问题是重点难点。从长线来看,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还是要解决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问题,必须进行比较大的调整。
  北京市2017年要实现PM2.5年均浓度降到60微克/立方米左右的目标,既需要北京加大环境治理和监管力度,又要加强联防联控,解决周边地区传输问题。北京要着力解决重污染车问题,治理好扬尘污染,这需要更加精细的城市管理。(本文首发于“人民日报经济社会”微信公号)
10#
 远方的雁 发表于: 2017-1-13 05:28:02|只看该作者

雾霾导致不孕不育?专家:仅为猜测缺乏科学依据

源自:新华报业网
原文标题:雾霾会致男女不孕不育?专家:缺乏实验数据和科学依据

  新华报业网讯,连续多日的雾霾天气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有关雾霾的负面消息也层出不穷。最近网上传说较多的是“雾霾会导致不孕不育”,记者就此采访相关专家。
  众所周知,雾霾中有很多有毒颗粒,这些颗粒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后,就会攻击呼吸道黏膜,使人体发生呼吸道疾病,出现不适症状。然而,关于雾霾最近又出现新的说法,认为对女性来说,最显著影响就是排卵异常,导致内分泌失调;对男性来讲,则会降低其精子活性。
  事实上,这仅仅是一种猜测,缺乏实验数据和科学依据。南京市红十字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吴帼蕴告诉记者,目前没有相关动物实验可以证明微小颗粒能直接进入人体生殖系统。
  吴帼蕴解释,环境雌激素是指一类进入机体后,具有干扰体内正常内分泌物质,激活或抑制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从而破坏维持机体稳定性和调控作用的化合物。具有代表性的有DDT等有机氯农药、PCB(多氯联苯)类化学物质、垃圾燃烧产生的二噁英等毒性气体。“我们并不能判断雾霾天的环境雌激素含量和普通天气中的究竟相差多少,这个量是否会影响生育能力,目前还不清楚,轻率下结论欠妥。”吴帼蕴说。(单珊 仲崇山)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8 04:14, Processed in 0.249601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