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830|回复: 2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减肥瘦脸针“黑窝点”藏身京城商圈 销售注射一条龙

 [复制链接]
源自:新京报
  门被打开后,执法人员鱼贯而入。
  这家标着“金泰国际美容中心”的美容院,位于北京东城区东方银座C座15层。此前东城区食药监稽查大队的执法人员摸底排查,最终锁定了目标。
  三室一厅的屋内,摆放着大量美容仪器和针剂,执法人员一进门径直走向冰箱。
  “肉毒素对温度有要求。”
  在一台银色的冰箱里,执法人员找到7支无中文标识、写满韩文的注射剂。
  “这是什么,怎么用的?”
  “我不知道,这东西不是我的,可能哪个医生丢在我这了。”屋内一名女子解释道……
3月10日,崇文门搜秀三楼美甲区一美甲店,自称为“医生”的刘某正在为一女士打瘦脸针。新京报记者 大路 摄
  事实上,储存这些“药品”本身已经违反了国家相关规定。
  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注意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相关条款规定,批准进入我国的进口药品,药品说明书和标签上必须有中文标识。
  2月27日,这场针对公寓美容院的执法,其实只反映出医美微整行业乱象中的冰山一角。
  批发、销售、打针,“肉毒素”的违规一条龙生意,近年来已经不知不觉地渗透到医美行业。这些在线上线下违规流窜的“肉毒素”“玻尿酸”不仅违法,而且会让使用者冒上生命的危险。

“进口”肉毒素美容城公开销售
  “白毒650元,粉毒750元。”当重案组37号探员自称是美容店老板时,张阿姨报出批发价,“3支以上可优惠,买10支另送一支。”
  目前,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仅批准上市两种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俗称肉毒素),分别为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国产产品(商品名:衡力)和爱尔兰Allergan Pharmaceuticals Ireland生产的进口产品(商品名:保妥适 BOTOX)。
  据业内人士介绍,在正规医院,注射一支肉毒素,价格在数千元甚至过万,然而,肉毒素作为药品,其流通和使用场所有严格限制。
  但随着医美市场需求的急速扩大,市场上出现了多种“进口”肉毒素。
  这些肉毒素因功效不同,在黑市里部分被俗称为“白毒”、“粉毒”、“绿毒”,每支售价在数百元左右。对买家而言,这类产品便宜,对卖家而言,利润高。近年来,销售、注射进口肉毒素已经成为部分线下美容店的重要利润来源。
  世纪天乐美博汇美容美发商城,位于珠市口东大街,四层的商场集聚了上百家美容产品店,是全北京美容产品的供货中心之一。
  3月4日下午,得知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探员前来购买肉毒素后,一位店老板将探员带到商场二楼的“百色韩艺”美容用品店。
  店铺不大,10余平米,老板“舒姐”告诉重案组37号探员,可提供肉毒素和玻尿酸注射针剂。
  “都是韩国进口的,白毒480元/支,粉毒650元/支。”
  对于肉毒素的交易,自称有着十余年行业经验的“舒姐”显得非常谨慎。
  重案组37号探员提出“看货”时,她却称店内没有存货。“肉毒素不放在店里卖,我们有仓库,你需要多少我随时给你发货,同城闪送一个小时就能送到。”舒姐提醒探员,“临近3·15和两会的缘故,货很紧。”
  不过重案组37号探员在商场暗访多家商铺后发现,个别门店“偷着”出售肉毒素,在商场内并非秘密。
  另一家店店主“张阿姨”则索性将肉毒素放在店内直接出售。这家叫“瑞美妮”的美容产品店开在商场三楼,店面不大但位置好,店里挤满挑选的女顾客。
  “有肉毒素吗?”
  张阿姨将目光移向重案组37号探员,迟疑了下,“你要多少?”她介绍,自己的货是从韩国进口,眼下货紧,“白毒”不多,“粉毒”需两天后才有货。
  “白毒650元,粉毒750元。”当重案组37号探员自称是美容店老板时,张阿姨则报出批发价,“3支以上可优惠,买10支另送一支。”
  随后,重案组37号探员提出购买一支“白毒”,张阿姨示意店员拿货。店员走到店铺里侧,打开一台小型白色冷冻柜,拿出一小盒药递过来。药盒上印着“Botulax”的英文字母,并无任何中文标识,玻璃罐内装着少量白色粉末。
  张阿姨称,这就是韩国进口的“白毒”,随后要求重案组37号探员通过支付宝转账支付货款650元。两天后,重案组37号探员又来到这家店,以750元的价格再次买到一支无中文标识的“粉毒”。
3月7日,美博汇一家卖美容产品的店,店主拿出“粉毒”展示。新京报记者 大路 摄

10平米美甲店变身注射室
  “刘医生”用棉球擦拭店员腮部,左手按住咬肌附近,右手持针顺势刺入。注入一半针剂后,拔出针头再刺入靠前位置,将针剂注完。整个注射过程仅用时1分钟。
  美博汇作为供货中心,销售的进口肉毒素,往往会分销到各个美容店,这些美容店除了销售外,甚至还提供注射服务。
  搜秀城,位于崇文门商圈,与美博汇只有两公里的路程。这座集饮食、娱乐于一体的商场,三层有专属的美容美甲区。
  “Angle罂粟美甲店”就是其中一家格子铺,这家敞开式的店铺,在店内就提供注射服务。
  3月10日上午,“刘医生”拉着褐色皮箱,径直走向店铺。她弓身拉开皮箱,露出一排排白袋包装的针管、药剂。在Angle罂粟美甲店老板小月口中,刘医生是“四五年的合作伙伴”,北京某正规医院的医生。
  “疼吗,医生?”
  “几秒就好,没事的。”
  刘医生给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探员套上蓝色手术帽,将“进口”肉毒素针剂抽入针管,没有其他手术设备,一场微整形注射手术即将在敞开式的店铺里进行。
  此前(3月8日晚),重案组37号探员曾以顾客身份来到搜秀城,在询问多家店铺之后,这家名为Angle罂粟的老板小月表示能打瘦脸针,当探员询问后,美甲店老板小月邀探员进店聊。
  跟周围店铺相似,这家所谓的美甲店,是用半人高的围栏隔断出的一处场所,几张红色沙发占去大半面积,但未见悬挂任何经营资质证明。
  “很多顾客都在店里打过(瘦脸针),我自己也常打”。小月直言,韩国进口的“白毒”1600元一支,就在店内打。为了打消重案组37号探员的顾虑,小月称,“打瘦脸针很安全,就几分钟,不疼,保准不会出事儿。”
  “谁来打?”小月称,店里有一位合作的医生,负责打针得预约她来店里。小月自称精通微整,五年前来到北京,认识了在医院工作的“刘医生”。自此,店里有顾客要打瘦脸针或者玻尿酸,提前预约,刘医生就会提着行头到店。
  次日,小月通知重案组37号探员,10日上午11点来店注射,并通过微信转账向探员收取200元定金。
  “刘医生”年轻,妆容精致,她按了几下重案组37号探员的面部,便告诉探员“可以打”,转身从皮箱里拿出一次性手套、针管,又从袋装“绿毒”中拿出一个写满韩文的绿色瓶子(无中文标识),将这些用具一一摆在沙发上。
  当重案组37号探员要求出示医师资格证等资质时,刘医生辩解称自己以前在整形医院上班,现在出来干,只接自己的老客户。她表示,自己算是Angle的常客,也帮周围店铺“打针”。在她看来,打瘦脸针非常简单,没有风险,一周就见效,“不用做皮试,也不用签协议。除非你是孕妇,我不给你打。”
  刘医生安排重案组37号探员坐在沙发上,套上蓝色塑料帽,自己戴上口罩和皮手套,蹲在沙发边,将小罐“绿毒”包装撕开,稀释后吸入针管。就在注射即将开始时,探员借故离开了现场。
  由于肉毒素针剂打开后“会在5分钟后失效”,在小月的安排下,这针“绿毒”被“赠送”给一名年轻女店员使用。在确认店员“近一个月没打肉毒素”后,刘医生同样让其在沙发上坐定,套上蓝色塑料帽。紧接着,刘医生用棉球擦拭店员腮部,左手按住咬肌附近,右手持针顺势刺入。注入一半针剂后,拔出针头再刺入腮部靠前位置,将针剂注完。随后,同样的操作在店员脸部另一侧实施。至手术结束,整个注射过程仅用时1分钟。
  刘医生将针管针剂扔进垃圾桶,叮嘱店员“别吃辛辣”,收拾皮箱准备离开,她称,自己下午一点还要“出诊”。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法律事务部主任曹伟称,这类非医务人员在非医疗机构做手术,是典型的非法行医,若正规医师到美容院等非医疗机构做手术,属于不规范行医,两者都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
3月10日,在搜秀一美甲店,刘某做注射准备,边上是其随身携带的拉杆箱,里面则是药品和注射用具。新京报记者 大路 摄

微信预约,京津冀地区可上门打针
  依依对于自己没有相关医师资质并不遮掩,她表示,自己并非正规医院的医师,打瘦脸针的本事是自费一万元去韩国学到的。
  事实上,类似的肉毒素注射手术,不只出现上文中提到的搜秀城美甲店内。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近日探访发现,北京朝阳大悦城和三里屯两处商圈的多家美容工作室内,也可为顾客注射肉毒素。
  在大悦城公寓内,分布着十来家美容文刺工作室。重案组37号探员随机进店咨询的7家店中,有3家称“可打肉毒素”,都是店内注射,打针的人则是“正规医院来的”。注射一支肉毒素收费1500元至4000元不等,药品不同价位悬殊。
  重案组37号探员通过暗访调查发现,违规注射美容针剂的市场十分混乱。除美容场所外,一些出租房甚至宾馆房间都成了“整形师”的“手术室”。
  沈阳军区总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陶凯称,提供瘦脸针注射服务的整形机构必须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注射场所应当严格执行消毒条件以及相关医疗配置,若在非正规的场所内注射药品,容易引起细菌感染,甚至可能引发传染性疾病。
  在一家二手交易平台上,重案组37号探员通过搜索“肉毒素”,添加了名为“依依”的微信。“依依”自称可“提供注射瘦脸针服务,白毒一针1600元”。
  3月4日上午11点,按照“依依”提供的地址,重案组37号探员来到姚家园东里小区8号院7号楼1104房门外。身穿白大褂的“依依”将探员引进门内,靠右一间十平米左右的次卧。
  一张崭新的双人床占去大半面积,窗台边摆着一张铺着蓝布的病床,半米多高的三层杂物架上堆着未开封的针剂、针管和棉签。此外再无更多设备。
  这间“依依”租来的出租房,构造简单,却是她为客人打肉毒素的“注射室”。
  依依对于自己没有相关医师资质并不遮掩,她表示,自己并非正规医院的医师,打瘦脸针的本事是自费一万元去韩国学到的。
  “医疗美容资质的证书需要多年进修才能考取,现在外面的小诊所,哪一个有正规资质?”
  依依笑着说,自己一年前开始接活,打肉毒素的平均两天左右一个,过年期间一天就有一个。为了保障打针者的安全,自己会给打针的顾客做皮试,只要掌握注射技巧,打肉毒素并无风险。除了在出租房内注射,依依还出诊,京津冀地区都可上门服务。
  对于出租房简陋的环境,依依并不在意,她告诉重案组37号探员,“最夸张的一次,我在车上给人打针,位置扎对了就没任何问题。”
  除了在出租房中打针之外,重案组37号探员探访发现,甚至有人将“注射室”安置在宾馆客房。
  3月11日下午三点,按照“高医生”的提示,重案组37号探员带着买来的针剂,赶到六里桥东地铁站附近的一家如家宾馆2107室。
  “高医生”穿着便服戴着口罩,将重案组37号探员迎进门。一间狭小的单人间,窗帘紧闭,屋内昏暗闷热。各类医用器械摆满长桌,电视中传来嘈杂的声音。高医生指着身后铺着宾馆白床单的床,称“躺在这上面打针就行了”。
  介绍人曾告诉重案组37号探员,高医生是北京某医院的在职医生,对此,高医生笑称,自己已离开该医院半年,眼下在门头沟医院皮肤科工作。
  没有过多交流,高医生拆开注射针管、生理盐水和白毒药瓶,将盐水抽入针管,打进药瓶内再抽出。此间,高医生并未佩戴医用橡胶手套。“高医生”称需先给探员做皮试,才能进行面部注射。随后,她用装有针剂的针管对着探员的手腕处扎了一针,在皮试后,探员以身体不适为由离开。
  对于“高医生”的身份,重案组37号探员在门头沟医院查证时询问多位医院人员均被告知“不认识”。自称在医院工作多年的咨询台工作人员告诉探员,“皮肤科不做整形手术,也没有姓高的医生。”在查看“高医生”本人照片后,这名工作人员表示,医院的医生自己都认识,“看着面生,皮肤科没有这么年轻的医生。”
3月11日,六里桥一快捷酒店客房内,“医生”拿着注射器,正在为打瘦脸针顾客配药。新京报记者 大路 摄

微整形师的繁衍模式
  “百色韩艺”美容店的“舒姐”曾对重案组37号探员表示,自己也招收学员教注射瘦脸针,学费超过6000元,“一对一教,聪明的话五六天就能学会。”
  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探访发现,眼下的微整形市场中,诸如“依依”等非法行医者正在瓜分美容行业,不仅如此,这些需要专业医师操作的技艺在非法行医者眼中却是5、6天就能学会的。
  “百色韩艺”美容店的“舒姐”曾对重案组37号探员表示,自己也招收学员教注射瘦脸针,学费超过6000元,“一对一教,聪明的话五六天就能学会。”她提醒探员,现在会打针的“医生”不好找,若想开美容店,自己也要会“打针”。但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注射肉毒素除注射场所有严格条件限制外,注射人员也须持有医疗资质,否则即涉嫌非法行医。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副秘书长曹德全告诉重案组37号探员,合格的整形外科医生需要经过近十年的学习和培训,要求较高。“在医学院校经过5年的本科学习取得医学学士后,多数还需进行3年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再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实习、研修、培训,才能取得助理执业医师资格。”因此,求美者也可依据执业者的年龄和从业年限推测其是否存在非法行医的嫌疑。
  “依依”曾向重案组37号探员透露,自己除了打针外,“还带学生,已经教出许多学员,3880元/人,5天包学会。”按照她的说法,学员只需在她这里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再练习数次扎针实操,“回去后就可以给别人打针了。”“依依”称,学员学习结束后,大多也会“开小诊所”,也可以招收自己的学员,以此牟利。
  重案组37号探员了解到,对于非法行医群体而言,线上各大网络平台成为他们揽客的方式之一。
  重案组37号探员通过QQ群搜索“微整形”,随即弹出数十个坐标在北京的微整形群,群内成员活跃,不断有成员发出出售肉毒素、注射美容针等广告。
  在微博中输入关键词“肉毒素”,便出现“全国大型微整形针剂批发”、“医疗整形某医生”等微博名,点入其微博主页,大多是打肉毒素、玻尿酸等产品的面部效果图和视频,图片上印着微信号。
  重案组37号探员随机添加一个微博名为“beauty工作室-”的微信号,对方询问“是否咨询瘦脸?”
  交流中,对方称自己是北京某大型医院医生,在外私营一间名为“罐之韵”的减肥机构,但对老顾客,也提供打瘦脸针服务。对方称,注射是自己亲自做,“3000元一支,就在店里打。”在其看来,瘦脸不算手术,没必要去大医院。“医院比我这环境好,但价格贵好几倍。”
  随后,重案组37号探员查看其提供的机构营业执照发现,这家机构经营范围并不包含诊疗活动。
  对此,中华医学会美容与整形专科分会会员王忠杰直言,在这类非法行医者队伍中,类似的“繁衍”模式已是常态,且近乎失控,不少消费者也因此吃了苦头。有微整形行业人士分析,目前超过40%的市场被非法行医者瓜分,正规医疗机构打出的质量保障往往不受重视。
2月27日,在金泰国际美容中心,没有中文标识的肉毒素被摆在桌上。新京报记者 彭子洋 摄
⊙记者:赵蕾 李明 李禹潼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红星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红星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红星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红星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红星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红星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鸡蛋遇“本命年”:价格创10年新低 卖1筐亏10元 美媒:从中国电视相亲节目中了解中国
2# 四姑娘山
 你不在 发表于: 2017-3-15 10:48: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肉毒素流毒难禁:境外私自带入 代购网购掩护

源自:新京报
  近日,在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公安部门联手查处的多个医疗美容“黑窝点”内,执法人员发现了涉嫌未经批准进口的肉毒素等非法美容针剂。
  为 逃避查处,非法美容针剂大多通过微信等网络平台“线上”交易,取证难度较大,注射地点也多选择在住宅、宾馆客房等环境隐蔽但卫生条件堪忧的场所。此外重案 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调查发现,非法美容针剂很多是通过海外代购等非法途径流入,最终由一些非正规医疗美容机构使用。这些无保障 的非法美容针剂,给消费者带来巨大隐患。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法律事务部主任曹伟认为,丰富市场产品种类,降低医疗美容产品税费,拉平国内外产品价格、种类上差异,同时加大行业打击力度,是目前解决美容针剂乱象的当务之急。
3月14日,崇文门搜秀三楼美甲区一美甲店,执法人员正在讯问身穿白大褂给别人注射肉毒素的女子,并在现场检查。新京报记者 大路 摄。

查处“黑窝点”频现肉毒素
  3月14日下午2点半,在崇文门外大街的搜秀城三层美甲区一店铺内,北京市公安局环食药旅总队及东城区食药监、卫生部门的联合执法人员,发现一名身穿白大褂、戴着口罩和橡胶手套、自称姓刘的女子,正准备为两名年轻女子注射肉毒素。
  刘某身边铺着白色垫巾的矮凳上,摆着一瓶外包装和瓶盖都被打开的“衡力”牌A型肉毒素及一瓶标识为韩文的“绿毒”(编者注:一种进口肉毒素),此外还有一小瓶生理盐水及两根拆了包装的针管。
  “瘦脸针……”面对询问注射药品为何物的执法人员,正在配药的刘某停下手中的活说。据刘某称,这些肉毒素都是其购买,并以3200元两针的价格为顾客注射。
  在刘某随身的小行李箱里,执法人员还发现与冰袋一同包裹在毛巾内的10余支“肉毒素”产品,包括国产的“兰州衡力”及外包装上写满韩文的进口品牌。被塞满的行李箱内还有各类药品、器械及针管等医用耗材。之后执法人员将刘某带走调查。
  而就在此前一天下午,北京市食药监局联合市公安局环食药旅总队等多家执法单位查处了位于东城区美博城和朝阳区姚家园地区的3家美容商户,在现场发现了涉嫌未经批准进口的肉毒素针9支和注射器。公安部门现场对涉案药品进行了查扣,并抓获涉案人员2人。

非法针剂藏身“线上”交易
  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了解到,今年2月22日,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联合公安部门,启动打击非法销售使用A型肉毒毒素(即肉毒素)专项行动。“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在我国按特殊药品管理,只能在正规医疗机构的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人士提醒消费者,切勿轻易相信虚假宣传自行购买和注射。
  “就像赌博,大医院太贵,又觉得打后好看,总觉得不至于出事”,在搜秀城三层美甲店铺接受肉毒素注射的两名女子称,她们是通过美甲店老板的介绍与刘某相识,双方通过微信、电话联系询价,刘某称可提供瘦脸针的药品及注射服务,后双方约定在搜秀城三层美甲店注射。
  执法人员介绍,随着近年打击力度不断增大,从事非法医疗美容人员的反侦查意识也越来越强。为防范打击,买药、注射等大多在微信等网络平台“线上”交易,再通过微信、支付宝进行付款,不会开具收据、发票等证明,给执法部门取证带来难度,注射地多选择在公寓楼、快捷酒店或其他环境隐蔽但卫生条件堪忧的场所。
  为躲避查处,有的从业者还会跟消费者提前商量好,一旦遇到执法人员,要求消费者谎称与从业者是朋友或亲属,注射为了教学演示或亲友间的互相帮忙。
  执法人员认为,不少爱美人士抱着“赌博”的心态选择价格实惠的“流动摊贩”打针,也因此给了非法从业者更多生存的空间,因短时间可获取暴利,这些非法从业者明知违法违规,依然“铤而走险”。
3月13日,姚家园8号院7号楼2单元1104室,执法人员正对涉嫌销售非法美容针剂人员(黄格子衬衣)做笔录。新京报记者 大路 摄。

探员追访
肉毒素海外代购 假货比例高

  “国内市场上热销的白毒、粉毒、绿毒和德国的西马(编者注:均为进口肉毒素),我们在内地都有存货……我这是在走私,不可能向你证明身份”,3月7日,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微信联系上了自称是一家航空公司空姐的小白,其称可从韩国代购肉毒素,其中白毒每支1200元。
  不过当重案组37号探员提出代购一支“白毒”时,小白表示为难,称最近因为3·15和两会,严查走私药品,北京和江苏的单子不接。
  “我只负责卖药,因为常飞国外,要托内地的朋友帮忙发货”,小白称,韩国禁止外销针剂,药店不能开架售卖。她从韩国将货发到香港的清关公司,再清出来发往内地,“我被查过几万元的货,如果被公司发现,空姐的职位也可能丢掉。”
  但随后,小白表示可“托闺蜜铤而走险一次”,重案组37号探员通过支付宝转账向其支付了1200元“货款”。3月11日,重案组37号探员从小白处购买的“白毒”从江苏淮安发出,通过顺丰快递送到北京。“货品仓库、发货地点必须经常换,不然太容易被查扣”,小白说。
  小白的肉毒素利益链不止于此。交易后,小白提出可帮忙联系“正规医院医生”进行注射,注射费用500元,“你就说小白的客人就好,时间地点你们定,医生一般在宾馆出诊”。
  重案组37号探员通过微信,与小白所称“正规医院医生”的“高医生”取得联系,并在一家宾馆接受了皮试。
  一名医美诊所医生向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透露,“除了正规医美机构,市场上流通的肉毒素等美容针剂和药品大多是水货和假货,这其中假货占比远大于水货。”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法律事务部主任曹伟介绍,“提包客”私带非法注射材料情况并不少见,通过海外走私到国内,这类产品未经食药监部门审批,属于假药。他表示,按照正规的流通链条,进口的药品应先由生产地到包装地,再经过海关的审批后进入内地,到达正规医美机构,再到达客户层。

◆ 点评
专家:应减少医疗美容产品国内外差异
需政府作为、业内规范、群众支持合力治理源头改善乱象

  在网上输入有关“肉毒素,玻尿酸”关键词的新闻,类似上文中的各种“医疗事故”数不胜数。
  朝阳法院民一庭法官宋晓佩介绍,目前很多没有资质的美容机构属于商业机构,不具备相关业务和手术的资质,消费者由于没有病历挂号单据、诊疗费用收据等证据,很难通过医疗损害纠纷维权,只能追究人身损害赔偿。
  “法院对微信证据的采用都很谨慎”,宋晓佩提醒,消费者如要进行美容整形一定要选择有资质的机构,而且要尽量多留存书面证据,并仔细核查对方出具的书面说明。
  非法医疗美容机构和美容针剂又该如何治理?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法律事务部主任曹伟建议,若想更好解决,首先应该加快国内医疗美容产品的审批,不断丰富国内的医疗美容产品种类,同时降低医疗美容产品的各种税费,拉平国内产品和国外产品在价格、种类上的差异,使得国内消费者没必要、不愿意去使用国外产品。另外还应该加大国内非法医疗美容产品、医疗美容服务的打击力度,工商、公安、药监、卫生、信息等部门联合执法,形成长效监管机制。
  就源头治理而言,曹伟认为,应建立职能部门监管、从业者举报、加强社会各界教育和关注的三重监管体系。“只有政府作为、业内规范、群众支持三者都合力治理时,这种乱象才能真正有所改善。”
⊙记者:赵蕾 李明 李禹潼 刘洋 编辑:张太凌 校对:付春愔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我很牛 发表于: 2017-3-15 21:48:00|只看该作者

北京多部门联合打击销售“瘦脸针” 已刑拘8人

源自:政府网站
  [多部门联合打击“瘦脸针”市食药监局发布美容消费警示]#政务信息#
  从2017年2月22日起,市食药监局联合公安、卫计委等部门开展打击非法销售假药“瘦脸针”(即A型肉毒毒素)专项行动。本次专项行动检查美容场所17家,检查从业人员80余人,查验药品20余种共计1500余盒(瓶),美容器械15种300余件,破获销售假药案5起,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8名。其中3月13日下午,执法人员查处了位于东城区美博城和朝阳区姚家园地区的3家美容商户,在现场发现了涉嫌未经批准进口的“瘦脸针”9支和注射器。公安部门现场对涉案药品进行了查扣,并抓获涉案人员2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相关条款规定,批准进入我国的进口药品,药品说明书和标签上必须有中文标识。本次查获的“瘦脸针”包装上仅标示英文或韩文,为未经批准进口药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条第三款第(二)项规定的情形:“依照本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按假药论处。
  对相关单位涉嫌销售使用假药的犯罪行为,将由食药部门进一步调查取证后移送公安部门严厉惩处。市食药监局将配合公安部门继续追根溯源,追查假药来源,力争将违法犯罪分子一网打尽,并在日后工作中努力探索监管新机制,持续有效打击非法经营“瘦脸针”的违法犯罪行为,净化首都美容市场环境。
  3.15将至,市食药监局特此发布美容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到正规医疗美容机构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瘦脸针”(即A型肉毒毒素),切勿轻易相信虚假宣传自行购买或注射。

一:正确认识A型肉毒毒素
  肉毒素是肉毒杆菌在繁殖过程中分泌的A型毒性蛋白质,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临床使用的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适用于面肌痉挛、眼睑痉挛,也被用于治疗面部皱纹。2008年,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决定将A型肉毒毒素及其制剂列入毒性药品管理,采取定点经营。
  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仅批准上市了两种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一种是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国产产品,商品名为衡力;一种是Allergan Pharmaceuticals Ireland生产的进口产品,商品名为保妥适(BOTOX)。医疗机构应当向经药品生产和进口企业指定的经销商采购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

二:正确使用A型肉毒毒素
  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有很强的神经毒性,患者应到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就诊,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注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显示,使用A型肉毒毒素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眼周局部肿胀、精神障碍、肌肉僵硬、说话流口水、头痛、睡眠障碍、感觉异常等。不当使用或过量使用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可能会引起肌肉松弛麻痹,严重时可能会引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危及生命健康的症状。
源自: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微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8 22:38, Processed in 0.187201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