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慕陶|查看: 8317|回复: 49
[人物·人事

历代蓬溪诗人小传

 [复制链接]
41#
 楼主|慕陶 发表于: 2009-10-26 15:36:54|只看该作者
何中权

何中权,号秋坪,清代蓬溪增生。性聪敏,博通书史,长于词章之学。大竹江国霖,以探花及第,过县境,与江莘野先生叙宗族,盘桓有日,提倡词章之学。何中权从学于江氏,尤得奥秘。所著诗赋,俱足传诵。
42#
 楼主|慕陶 发表于: 2009-10-26 15:37:15|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杨应祥

杨应祥,清代蓬溪人。光绪七年(1884)岁贡生。著有《倚竹窗诗草》4卷。《巴蜀古诗选解》录有其诗。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3#
 楼主|慕陶 发表于: 2009-10-26 15:37:38|只看该作者
梁仲舒

梁仲舒(1845—1908),字虚谷,清代蓬溪县高坪镇樟树坡村人。光绪十四年(1888)举人,后任蓬溪县劝学所视学,调任资阳训导、南川县教谕。光绪三十四年(1908)卒于官,年六十四。著有《樨香馆诗草》《英灵集》。
44#
 楼主|慕陶 发表于: 2009-10-26 15:38:00|只看该作者
庞仲瑶

庞仲瑶(1853—  ?),名琼科,蓬溪县赤城镇禹城村大头沟人。清末秀才,民国时私塾教师。善诗、工书画。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5#
 楼主|慕陶 发表于: 2009-10-26 15:38:29|只看该作者
曾世礼

曾世礼(1867—1928),字修五,蓬溪县石板滩(今大英县象山镇)人。工诗善文,光绪三十二年(1906)优贡,与射洪李雨生、邬建侯并称“涪江三名士”。曾任湖南湘乡知县。参加编辑有《蓬溪续志》《蓬溪近志》,著有《容园诗存》等。
46#
 楼主|慕陶 发表于: 2009-10-26 15:38:51|只看该作者
廖  嶷

廖嶷,字云泉,蓬溪县新胜乡人,善诗文,工书画,山水师王石谷,后拜清末著名书画僧竹禅为师,笔力雄浑,画虎尤为所长。民国二十五(1936),客成都,与李瑞峰、傅双无、岩沛友善。性嗜酒,郊行辄醉而归。1938年2月,新都宝光寺方丈贯一和尚题廖嶷山水画云:“远望烟云锁翠峦,虎溪笑意对谁谈?渔翁指顾云何渡,一篙春水过江南”。今新都宝光寺尚存其书画。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7#
 楼主|慕陶 发表于: 2009-10-26 15:39:12|只看该作者
胡祖虞

胡祖虞(1855—1915),字俊之,蓬溪县康家渡(今红江镇)人。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任梁山中学教员。民国初年,袁世凯欲称帝,他写下了感时绝句:“闲来无事数鸣豚,冬日围炉懒出门。休怪先生无远志,满天风雨近黄昏”。可见其对国事的感伤。
48#
 楼主|慕陶 发表于: 2009-10-26 15:39:39|只看该作者
李凡丞

李凡丞(1887—1953),名先干,四川蓬溪县新胜乡人。1905年考入上海新华艺术大学学习国画,工花卉、翎毛,尤善绘鹰鹞,人称“李鹞子”。1928年后,先后在隆昌、遂宁、南充、蓬溪等地任中学国文和国画教员。建国后,选为蓬溪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9#
 楼主|慕陶 发表于: 2009-10-26 15:40:02|只看该作者
段虚谷

段虚谷(1904—1977),四川蓬溪赤城镇人。1924年考入上海新华艺术大学。毕业后,执教于四川美专、蓬溪中学。1956年,调至西南师范学院,专攻山水画,人称“段山水”。其诗也富有雅趣。
50#
 楼主|慕陶 发表于: 2010-1-26 20:43:38|只看该作者
胡传淮主编《张问陶研究文集》封面

1362PSi26_b.jpg

136Rvd4Ji_b.jpg

1363xkp9Y_b.jpg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6 04:43, Processed in 0.093601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