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201|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飞翔 发表于: 2017-6-20 08:45: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少数民族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里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之路

 [复制链接]
源自:贵州民族报  : 梁朝文
  布依族,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他的悠久和灿烂,可以从古歌、叙事歌、故事传说等世代相传的民间文学中得到印证。
  历史上,由于布依族没有创制出一套供本民族通用的文字系统,所以布依族的历史几乎是靠口传文学得以保留并世代传承。当然,布依族的不少摩师,或是出于记录摩教活动的需要,或是出于保存、传承摩经的需要,也参照汉字的创制方法并借用部分汉字,或借用汉字作边旁部首的方法,创制了自己能运用的记音符号,从而,在布依族民间出现了不少的记录摩经的手抄本。但是,手抄本上的这些记音符号,只能在自创摩师的传代领域里使用,外人无法识读。布依族真正意义上的文字,应该是解放后50年代初期党和政府帮助创制的这套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布依族拼音文字方案出台后,在布依族地区试验推行至今,已整整60年。60年来,从普及层面来说,从学校到机关,从城市到农村,可谓遍地开花。回顾这套文字方案所走过的历程,可谓风雨兼程,喜忧参半。喜的是,人们用它记录、出版了不少散存于民间的布依族口传文学资料,保存了许多布依族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忧的是,这套文字方案的运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人越来越少,使用的场合和平台更是越来越少。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方面。

受经济大环境影响
导致母语淡化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离开了语言,文字就失去了它的功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行各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促进人们物资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拉动了就业、城镇化等方面的迅猛发展,汉语成了普遍通用的交际语言,从而导致了布依族语言被淡化。
  其一,人们因就业需要,纷纷离开深居于乡间的故居,走上城市,流向开发地区。离开故土的这群人,也就离开了母语的环境。母语已经慢慢地淡出了这群人的生活。其二,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农村人纷纷到城里购房居住,从而离开了使用母语的环境。一些人认为,母语已经过时了。更有甚者,认为说母语感到低人一等,因此,总在回避母语。其三,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各民族间交往日益频繁,广大布依族地区,汉语逐步成了通用语言。因此,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场合和使用人口自然而然就越来越减少了。
  这些现象,都是语言环境发生改变的结果。

受升学的影响
导致民族语文课被边缘化

  从布依族地区的教育情势来看,广大布依族居住地区的学校教育,都是汉文化教育。虽然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曾一度推行“民汉”双语文教学,近年来各地也在陆续推行民族文化进校园。可是,这仅仅只是相关部门为完成相应的政策任务而举办的。因为没有把双语教学中的民族语文课程的成绩纳入升学考试的总分内。所以,双语教育仅仅只是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而已,民族文化进校园也仅仅只是一项活动而已。
  因为民族语文课程的成绩没有计入升学考试的总分,因此,学习民族语文课自然就成了一种额外的负担。既然是负担,谁还会有信心去学?
  也正因为如此,学生的家长更是不主张让孩子学习母语文化,他们担心学习母语会占去学习汉文化的时间,影响孩子的总成绩。
  在此种观念的主导下,双语文教师亦认为他们所从事的双语文教学没有地位。加上相关的报酬、教学经费开支等跟不上,所以,许多学校就把双语文课置于次要的位置上去安排,而许多双语文教师更是主动放弃了从事民族语文课程的教学。
  因此,当下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尤其是南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如何走?走向何方?应该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应该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文化工作者必须清楚认识的问题,也是当下亟待处理好的问题。只有把问题看清楚了,才会把问题处理好。笔者认为,当下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之路,应该解决好以下问题。

对民族语文工作的建议
  一是提高传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再认识,把钱用在刀刃上。
  关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传承话题,在我国,尤其是在贵州省,无论是政界或是学界,大到社会,小到家庭,多年来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始终莫衷一是。一种观点认为,传承民族语言文化,是延续民族繁衍生存,是繁荣中华多彩民族文化的举措,这项工作要坚持抓,要从孩子抓起。因此,主张推行双语教学,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等。笔者非常赞同这种观点。
  另一种观点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大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因此,没有必要再保留和传承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学习和使用主流文化即可。
  还有一种观点,那就是听之任之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人,介于上述两种人之间,其思想不明确,立场不坚定,随大流。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宣传片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130多种语言中,有68种语言,其使用人口在万人以下,有48种语言,其使用人口在5000人以下,其中有25种语言的使用人口已经不足千人,满语、赫哲语、苏龙语等使用人数不足百人。这组数据一出,在社会上立即引起热议。
  不少学者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那就是语言的多样性是人类最重要的文化遗产。对于我国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同时存在的“丰富性和濒危性”这两个基本事实,他们积极呼吁,那就是我国的语言政策不仅是“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而且还要“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
  众所周知,世界文化之所以多姿多彩,就是因为世界上居住着不同的民族,居住着操作不同语言,穿戴着不同服饰的民族共同创造出来的代表着各自民族心理素质,代表着各自民族鲜明个性特点的文化,因此,世界民族文化宝库才如此博大、如此精彩。
  语言与其他载体不同。语言一旦消亡,是无法再生的。虽然现在全世界都在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录音、录像,采取成立语料库等手段对少数民族语言、对濒危语言进行收集,藉以保留该语言。但是,笔者认为这种方法无异于是在抛弃车船不坐而宁愿步行的行为。高射炮打蚊子,事倍功半。
  时下,国家花许多财力、人力去收集濒危语言,把它装在语料库里,供后学者去研究。对此,笔者认为,以其这样,还不如现在就把这笔资金用在教育体制的改革上,用在对保护、传承民族语言文化有功之臣的身上,让他们享受到使用民族语言文化能带来的实在的经济效益和政治效益,从而激发人们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信心和动力,这样,民族语言文化在社会发展洪流中,就不会被淘汰。
  时下,民族文化旅游热不断兴起,井喷式发展。国内外游客纷纷到少数民族地区欣赏少数民族美食、聆听少数民族音乐、舞蹈,体验少数民族风情。所有这些,无不与语言相依相存?这些,充分说明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和价值所在。
  二是充分运用好国家保护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政策,创造适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生存的环境。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口号,明确了少数民族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言文字又是文化的主要载体,这为我们作好民族语文工作指明了方向。因此,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
  一是由国家出台政策,将民族语文课的成绩纳入学生升学考试成绩总分。二是国家政府机关、旅游学校中涉及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岗位的,在招考公务员或聘用工作人员时,要优先录取具有双语文凭资格的考生。三是充分利用民族节日,由政府鼓励和支持举办相关的民族文化节庆活动,等等。
  通过这些举措,在社会上形成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平台,从而激发人们自觉学习、使用、传承民族语言文化的氛围。
  综上所述,既然党和政府给少数民族创制了文字,作为民族自治地区,就应该充分利用国家关于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相关法律政策,认真扎实地贯彻好这些政策。只要大家都依法、依规行事,民族语言文字之路将会越走越光明,越走越宽广。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流言揭秘:“垃圾食品”真的垃圾吗?被骗好多年... 广东安监局党组书记彭建文涉嫌违纪接受审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4 16:50, Processed in 0.156001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