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楼主: 王小川|查看: 13773|回复: 39
[企业] 

小米再发股份奖励:122人获近1.2亿股十年期股权激励

 [复制链接
 dilei110 发表于: 2018-9-17 12:06:00|显示全部楼层

雷军大刀改革小米 与董明珠赌约渐近能否取得突破?

源自:证券日报
⊙记者:贾 丽

  在马云交棒后,小米也迎来了成立以来的最大变革,雷军的接班人也浮出水面。
  近日,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发出的一份内部邮件被流传出来。在这份内部信中,雷军宣布,小米正式成立集团组织部和集团参谋部,由两位联合创始人分别挂帅。
  在此次调整中,小米加强了总部管理职能,合伙人回到集团,一批年轻人走向台前。
  小米集团内部人士表示:“这次调整对小米来说极为关键,是小米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厘清内部资产关系的重要措施。”
  小米虽然成立时间仅有8年,但其业务庞杂、盘根错节,内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职能重叠和重复建设的问题。这次,小米改组电视部、生态链部、MIUI部和互娱部等4个业务部,将四大业务分拆为十个部门,重新梳理了业务逻辑。
  从此次调整可见,雷军对小米营收提升的诉求非常明显。而雷军与董明珠的赌约期限也渐近,面对实力强劲的格力电器,小米能否在营收规模上迅速取得突破?

直指营收目标
  目前,小米成为继华为和阿里之后,第三家专门设立组织部的巨头公司,小米把组织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放到了头等位置。雷军表示,小米要成为万亿元营收的公司,首先要做的就是增强大脑能力,将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核心高管集中在总部工作。
  产业经济观察家王如晨认为:“小米此次除了组建了两个集团化部门──集团组织部与集团参谋部之外,它还落实了一轮大规模的架构扁平化措施。”
  小米原四大业务部门微电视部、生态链部、MIUI部、互娱部。在此轮调整中,这些部门被重组为10个业务部,包括电视部、生态链部、互联网等部门。此外,MIUI系统底层团队、MIUI品质交付管理团队并入手机部。
  “从此轮变革可以看出,小米内部的业务部门正在从原来侧重价值链的业务部,走向‘以产品为中心’的功能主义业务部,同时小米的‘互联网业务’属性也进一步突出。这既鼓励内部竞争,又有利于激活组织,推动每个单元增长。调整后,小米也将形成以销售为导向的组织架构与机制。”王如晨认为。
  而小米在营收或者规模上的诉求,与其面临的挑战和中短期目标有关。雷军表示,2018年,小米要进入500强。小米营收已过千亿元,员工已过两万,下一阶段的目标直指营收万亿元,员工规模十万,而小米的一切制度设计都将以此为目标,加强公司价值观传承和组织建设,提升组织效率和活力。
  与此同时,雷军和董明珠的赌约也是以两家公司的营收为赌注的。2018年就是“10亿元赌约”的最后1年。今年上半年,格力电器实现营收达920亿元,小米实现营收796亿元,两者还有一定差距。不过,小米的营收如若在下半年出现较快增长,则赌约结果还将存在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新改组的十个部门中,电视部将同时负责孵化空调等新业务。今年,小米发布了米家智能空调,正式向白电市场进军。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新部门的职能表明小米在大家电领域将不仅仅是试水,而是作为战略重点在布局,意图复制小米电视的成功。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副主任、副教授李东红认为,小米将进一步强化互联网属性,并且在智能硬件领域重点发展电视、笔记本电脑和大家电。

建立接班人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在人事上,雷军此次提拔了一批年轻人。
  随着小米新改组10个一级部门,一批年轻高管走上前台。据资料显示,10位新晋的部门总经理大多为80后。同时,新晋的10位部门总经理对小米有着罕见的忠诚度,小米创立只有8年,而他们在小米供职平均时间达5.9年。而小米原有合伙人将回归集团。
  雷军在内部邮件中也称,这次调整将是小米新征程上组织建设、人才培养、战略规划的新开端,为小米未来10年、20年甚至更久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此次调整是小米在规模发展中,对自身管理能力的一次提升。同时,雷军或也有意在此时建立一套完善的接班人体系。”业内人士认为。
 天涯蓝天 发表于: 2018-9-15 09:46:00|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小米架构调整:元老放权新生代接班 发力IoT和互联网

qTWD-hikxxna0461692.jpg
小米八位联合创始人合影,从左至右依次为林斌、黄江吉、周光平、雷军、黎万强、刘德、王川和洪锋
  △科技栏目 张俊
  9月13日,雷军在内部邮件中宣布了小米集团最新组织架构调整和人事任命,这是小米上市之后的首次重大调整,也是小米成立以来最大的组织架构变革。
  此次架构调整涉及四位高层,除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洪锋转任小米金融董事长兼CEO,专注小米金融业务的发展推进之外,两位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刘德和王川脱离具体业务,分别掌管新设的集团组织部和集团参谋部,副总裁尚进也从掌管互娱业务到协助高级副总裁祁燕负责小米产业园及各个区域总部的规划和建设。
  此外,改组电视部、生态链部、MIUI部和互娱部等四个业务部重组成十个新的业务部。该调整提拔了十几位总经理级别的中层,其中80后占据大多数,意味着新生代开始从创业元老手中接棒具体业务。同时,十个新业务部包括四个互联网业务部、四个硬件产品部、一个技术平台部和一个消费升级的电商部,也意味着小米意欲在手机之外的互联网和IoT业务上进一步发力。
  不过此次调整之后,向雷军直接汇报的管理者将直接增加10位,无疑考验着雷军的精力;同时,涉及数千人的组织架构调整,后续的人员和业务整合也是小米将面临的挑战。

创业元老放权
  此次调整后,小米八位联合创始人中大多数都已经历经分管业务的变化,有的去开拓新业务,有的从掌管具体业务走向纯管理岗位,有的则已经离职。
  其中,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洪锋从负责MIUI业务到转任小米金融董事长兼CEO,专注小米金融业务的发展推进。实际上,小米金融也是从MIUI业务孵化而来,小米此前在招股书中披露,小米金融未来可能完全从集团分拆出去,且小米已为此完成相关业务重组。不过小米金融业务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小米金融的收入及税前净损失将分别占集团约0.7%及不足0.2%。
  两位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刘德和王川则脱离具体业务,分别掌管新设的集团组织部和集团参谋部。刘德原先负责小米生态链业务,截至今年第二季度,小米已经投资了220家公司,其中100家是生态链企业。生态链业务不仅为小米带来了手机之外的收入,同时也让小米在IoT领域得以广泛布局,众多的生态链产品还为小米的线下业务提供了丰富的品类,可谓功不可没;而王川原先掌管的小米电视业务也发展迅速,小米财报称,智能电视的全球销量于2018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超过350%,为中国大陆第一电视品牌。同时小米电视目前还进入了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市场。
  根据雷军在内部信中的说法,刘德将担任集团组织部部长,负责中高层管理干部的聘用、升迁、培训和考核激励等,以及各个部门的组织结构设计和编制审批。有意思的是,刘德此前的另一个身份是小米党委书记,职能上倒也算有些关联;王川则将担任集团参谋部参谋长,协助CEO制定集团的发展战略,并督导各个业务部门的战略执行。更早之前,小米旗下小米通讯、小米软件、小米影业等多个子公司法定代表人由联合创始人、品牌战略官黎万强变更为王川。
  副总裁尚进于2013年加盟小米,整合米聊及游戏业务,组建并负责小米互娱业务。而在此次调整中,互娱业务被分拆,分别与MIUI部分部门、原电视部的部分部门整合成四个互联网分部。尚进则被派去协助高级副总裁祁燕负责小米产业园区及各个区域总部的规划和建设。

新生代接班 发力IoT和互联网
  随着四位高层职权的变化,其分别分管的电视部、生态链部、MIUI部和互娱部等四个业务部被重组成十个新的业务部。
  实际上,此前四个大部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职能重叠和重复建设问题。
  比如王川原先分管的电视部和刘德原先分管的生态链部都曾做过小米智能音箱。在此次架构调整前,生态链部的大家电业务就已被划归到电视部,电视部甚至开始孵化空调等新业务;洪锋原先分管的MIUI部和尚进原先分管的互娱部在短视频、直播等业务上也存在着重合。而这些业务重合无疑会导致不同的分部之间重复建设甚至争夺资源。
  重组成十个新的业务部之后,由四个互联网业务部、四个硬件产品部、一个技术平台部和一个消费升级的电商部构成,业务更加细分和清晰,同时这也意味着小米意欲在IoT和互联网业务上进一步发力。
  小米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小米二季度手机业务继续巩固了增长态势,但在总营收中的占比进一步降低;IoT及生活消费产品分部收入达103.78亿元,同比增长104.3%,并在总营收占比中提升4个百分点;而互联网服务收入二季度同比增长63.6%至39.58亿元,但在总营收中占比出现同比和环比下滑。
  对于未来小米的增长,在全球智能手机增长放缓甚至出现下滑的态势下,一方面要维持现有的手机业务的增长;同时小米也需要进一步发力IoT业务和互联网业务,IoT业务有望成为手机厂商在5G时代竞争的第二战场,而互联网业务的增长则关乎小米互联网公司的定位。
  在分拆业务的同时,小米还提拔了十几位总经理级别的中层管理者,他们多以80后为主,最年长者也不过42岁,而10位部门总经理平均年龄为38.5岁,这意味着新生代管理者全面接管一线业务。雷军在内部信中指出,要着手培养、提拔一大批年轻的管理干部,构建更具活力、更有进取心的各级前线指挥团队。让每一个有能力、有抱负、有冲劲、敢担当的年轻人,都能在战争中学习战斗,在战斗中快速成长。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新上任的10个业务部的总经理将直接向董事长兼CEO雷军汇报,这无疑对雷军的时间和精力是个不小的挑战。同时,此次架构调整涉及的小米员工多达数千人,后续人员和业务能否顺利整合也将对小米是个考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dilei110 发表于: 2018-9-15 08:46:00|显示全部楼层

小米架构调整的两个方向:管理年轻化 业务互联网化

源自:界面
源自:界面 作者:方园婧

  9月13日,雷军发出内部邮件宣布了小米集团最新的组织架构调整和人事任命。这是小米上市之后的首次重大调整,也是小米成立以来最大的组织架构变革。
  此次架构调整,新设集团参谋部和集团组织部,进一步增强总部管理职能,并同时调整王川、刘德、洪锋和尚进等高管的工作分工;改组电视部、生态链部、MIUI部和互娱部等四个业务部重组成十个新的业务部。

一:架构调整
  集团组织部负责中高层管理干部的聘用、升迁、培训和考核激励等,以及各个部门的组织建设和编制审批,由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刘德任部长。
  集团参谋部将协助CEO制定集团的发展战略,并督导各个业务部门的战略执行,由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王川任参谋长。此前刘德负责小米生态链业务,王川负责小米电视业务,两人将继续在总部担负更重要的职能,直接向雷军汇报。
  小米部分高管也将转任,带领新业务的长远发展。其中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洪锋转任小米金融董事长兼CEO,专注小米金融业务的发展推进;副总裁尚进尚进协助高级副总裁祁燕负责小米产业园及各个区域总部的规划和建设。

  小米另一个大动作,是将电视部、生态链部、MIUI部和互娱部四个业务部重组成十个新的业务部,梳理了复杂的业务结构,同时让组织结构更合理、有序、高效。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业务部的总经理将直接汇报给雷军。
  由此带来的一个明显变化是,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前台。新晋的一批部门总经理以80后为主,平均年龄38.5岁,让一大批80后年轻高管走上前台。同时加强总部管理职能,让合伙人回到集团,把一线业务阵地交给年轻人,合伙人可以从战略和管理层面指导年轻管理者。
  小米正朝着干部年轻化的方向演进,做好了人才梯队的传承准备。“没有老兵,没有传承。没有新军,没有未来。”雷军在内部邮件中表示。
  据界面记者了解,此次部分总经理在任命前就已经担任其所在业务的的重要工作,也就是说,小米此前着手培养、提拔一大批年轻的管理干部。“这次的调整,就是这项工作第一阶段成果的展现。”雷军还表示。

二:管理传承
  雷军在信中表示,此次架构调整是因为小米已经成为了员工近两万,营收过千亿的公司。未来要成为营收万亿的公司,需要依靠更多人才,目标需要十万员工。
  小米是继华为和阿里之后,第三家专门设立组织部的巨头公司。阿里也有组织部,华为的叫做总干部部。大部分公司在人力资源部以外很少再专门设立机构进行核心团队管理。
  人力资源部以设立KPI为主,能够满足一个企业更安全、顺利地往计划运行。但单纯依靠KPI,也容易产生创新窘境,让员工将关注点过于关注在完成KPI本身,避免犯错,会极大的影响一些新的想法的诞生。
  此次小米的架构调整,将核心团队的管理交还到了有经验的、曾经和雷军并肩作战的老管理者本身,手把手的扶植新管理者。此外,新的十个业务部,直接和雷军汇报,也会极大的减少沟通成本,尽最大可能的保护任何创新想法的落地。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胡左浩教授表示,“团队年轻化符合互联网公司业务特性,加之以业务调整及组织支持,能够更大限度地发挥干部队伍效能。”

三:业务重点变化
  除了让80后年轻管理者走到前台,此次架构调整也能看出小米未来的重点业务变化。
  西南证券首席分析师陈杭表示,小米此次架构体现出442阵型布局:即4个互联网部门+4个智能硬件部门+IOT平台部门+有品电商部。从战略上看,“未来业务将向互联网和IOT硬件倾斜,基于小米目前庞大的MAU和立体化的硬件矩阵和全球最大的物联网平台,来探索布局变现未来的互联网业务。”
  互联网是小米当下阶段利润的落脚点,是前锋。智能硬件是小米目前战略布局的媒介,是中锋。有品电商和IOT平台部门是战略的支撑,是后卫。
  笔记本电脑部门单独列出,作为整个数码电子消费品领域仅次于手机的单品,是小米自建硬件产品之一(手机 电视 路由器 笔电 音响),未来将成为小米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承载小米众多互联网和软件服务的核心载体。
  点拾投资创始人朱昂表示,“小米作为一个软件公司的模式越来越清晰,战略集中在轻资产高毛利业务,而非重资产。这也指向了小米上市后发展的主战场。手机以及智能硬件销售只是底层的渠道和用户流量,未来小米真正利润方面将来自偏软的那块。”
  但光大证券也提示,目前国内中高端手机未成功放量,海外手机市场开拓受阻,IoT设备渗透进程放缓,互联网变现进程不及预期,这些都是小米未来可能遇到的风险。
 妙娴 发表于: 2018-9-14 20:26:00|显示全部楼层

小米启动上市后首次组织架构调整

源自:北京商报
  (记者:石飞月)9月13日,记者从小米公司获悉,该公司董事长雷军发内部邮件宣布了小米集团最新的组织架构调整和人事任命。这是小米上市之后的首次重大调整,也是小米成立以来最大的组织架构变化。
  据了解,小米新设了集团参谋部和集团组织部,进一步增强总部管理职能,并同时调整王川、刘德、洪锋和尚进等高管的工作分工;改组电视部、生态链部、MIUI部和互娱部四个业务部重组成十个新的业务部。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成为了继华为和阿里之后,第三家专门设立组织部的公司。雷军表示,小米要成为万亿营收的公司,首先要做的就是增强大脑能力,将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核心高管集中在总部工作。
  其中,集团组织部将负责中高层管理干部的聘用、升迁、培训和考核激励等,以及各个部门的组织建设和编制审批,由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刘德任部长。集团参谋部将协助CEO制定集团的发展战略,并督导各个业务部门的战略执行,由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王川任参谋长。此前刘德负责小米生态链业务,王川负责小米电视业务,两人将继续在总部担负更重要的职能,直接向雷军汇报。
  此外,小米部分高管也将转任,带领新业务发展。其中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洪锋转任小米金融董事长兼CEO,专注小米金融业务的发展推进;副总裁尚进协助高级副总裁祁燕负责小米产业园及各个区域总部的规划和建设。
  小米另一个大动作,是将电视部、生态链部、MIUI部和互娱部四个业务部重组成十个新的业务部,梳理了复杂的业务结构。由此带来的一个明显变化是,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前台,新晋的一批部门总经理以“80后”为主,平均年龄38.5岁。这也表明小米正朝着干部年轻化的方向演进。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郭成 发表于: 2018-8-16 09:06:00|显示全部楼层

小米股价再度跌破发行价 早盘跌幅近4.7%

01810.png
08yE-hhtfwqr3891432.png
小米再度跌破发行价
  8月15日上午消息,小米集团(01810.HK)周三早盘高开低走,再次跌穿发行价。截至9:55,小米股价下跌0.8港元,至16.36港元,跌幅约4.7%。
  小米于7月6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首日即告破发,此后股价上涨,一度超22港元。但好景不长,8月2日再度跌破发行价。
 dyliaoge 发表于: 2018-8-13 12:26:00|显示全部楼层

小米股价低迷调查 第三方卖场因质量问题拒其入场

源自:投资者报
  如今小米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线下自营店帝国,但记者实地探访第三方卖场发现,第三方手机卖场的销售却鲜见推荐小米,更有商场因质量问题拒绝小米“入场”;另一方面,小米拓展金融引来市场一片争议

⊙记者:李璟 高方方

  小米(01810.HK)股价屡屡跌破发行价后,外界开始重新审视这家明星公司。谈到小米手机销售模式,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饥饿营销”,小米从互联网线上营销到逐步开展线下实体店,“缺货”一直是关键词,从前线上抢新款手机要面临“缺货”,当下有了实体店“小米之家”之后,“爆款手机”同样缺货,更为关键的是,线下的各大第三方卖场的销售几乎不推荐小米手机,更有商场因质量问题拒绝小米“入场”,新出的“小米8探索版”,购买需要排队抢货,据用户爆料,抢购几率之小,500个人里面有1个能抢到已经非常幸运。神秘的小米始终保持着“商场无踪影”的状态,仅通过自身渠道销售,在销量和利润上是否能突出重围?

线下困局
  小米从一开始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互联网手机”,从营销模式看,小米前期是官网抢购,并且由于较低的数量限制,长期有用户埋怨“抢不到手机”,有急需购买的用户只能通过寻找其他第三方渠道甚至只能找“黄牛”加价购买。
  小米集团的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18年3月,MIUI月活跃用户约1.9亿,曾宣称深度揣摩过用户心理的小米在销量低迷的时候依旧处于缺货状态而不大量生产,令人疑惑,后来CEO雷军表示,小米的互联网模式意味着它不能承担太大的库存积压,手机利润控制在了1%到2%,收入低的同时,如果一款产品产生库存积压,资金很难在短时间回流。也就是说,小米手机供不应求,并非单纯营销手段,而是与资金有关,缺货其实是因为小米的供应链出现了问题:一是由于其利润微薄,对供应链资金压力容忍度较低;二是由于没有分销商分摊库存,风险比较集中。目前,上述情况是否解决并不为外界所知。
  在销售渠道来看,小米自2017年起陆续建立全国线下自营店──小米之家,从此售卖有了两个不同的渠道,线上官网预定购买和线下实体店直接购买。记者通过走访上海一家小米之家后,从工作人员处得知,线上和线下的供货渠道是不同的,线上供货是由小米总部直接统一发货,而线下实体店则是总部先派发给各个门店,门店再负责现场售卖,对消费者而言,两种渠道购买的价格和产品都是相同的。虽然有了线下自营店,小米仍然没有抛弃线上抢购模式,近期推出的爆款新品“小米8探索版”仍然只能通过官方排队抢购,并且极难抢到,记者咨询工作人员得知,“小米8探索版”价格相比其他同类型手机较为昂贵,属于“爆款手机”,现在只能通过官方抢购获得,目前能通过少量的第三方渠道买到,但也需要消费者自行加价500元左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线上抢购的手机也不一定最终会放到线下来售卖,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渠道,探索版最终是否会线下售卖,他们也不清楚。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小米之家,小米与第三方卖场的关系也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记者在上海正大广场走访了某国产品牌手机店,问起为什么商场没有小米售卖时,该手机店员工表示,商场对手机品牌的审核比较严格,小米目前达不到商场的选用门槛,并且该员工认为,小米为了降低成本,将其手机的CPU降频,导致了CPU处理能力降低,用户使用感不好。另外,在小米售后方面,多名用户反映小米售后找人难,客服电话打不进去,只能自己搜索各地的小米之家线下自营店,而自营店解决问题的效率偏低,容易造成不愉快的用户体验。
  与之对应的是,有多名小米用户表示,在小米官方论坛反映小米手机问题就会迅速被删帖,但此事并未得到小米证实。
  另一方面,小米2017年的研发经费在当年总收入中的占比不到3%,而销售及推广费用却是52.32亿元。

金融争议
  随着BAT们涉足金融赚得盆满钵满,小米也涉足金融领域。但近期“米粉”曝出小米给他们推荐的P2P连续爆雷跑路却让其金融业务充满争议。
  据了解,小米用户购买的P2P产品都是小米在各种用户活动中推送给他们的,却被指没有经过相关风控管理和资质审核。据悉,P2P广告主要出现在小米手机的“小米运动”App和小米VIP的每日任务页面,其中不少广告和小米本身密不可分,小米在这些广告中标注了“米粉专享”、“每日福利”等字样,甚至只要用户购买了推荐的理财产品,还能按照相应的规则兑换小米产品。
  如今眼看着跑路平台数量仍在增加,米粉们也迅速建立了自己的维权群,由于怕被封群,群里时常被禁言,仅由群主公布每日维权进展。在这个800多人的大群里,有米粉向记者表示,自己投的小米推荐P2P已经跑路5个,他们联系小米官方要求跟进,得到的回应是小米会尽快为米粉们寻找律师,尽力协助警方,“我们对这个结果很不满意,希望高层出面跟我们协调。”一位米粉说。
  根据米粉的统计,截至7月30日,小米VIP及小米运动推荐的平台77家,其中59家已经爆雷,爆雷率高达77%;而目前为止暂时安全的18家中,也不乏暗藏危机的平台,记者注意到,名单中的“小牛在线”不久前才遭遇过网贷高危预警,7月初曾被曝出旗下产品“随心牛”涉嫌自融,而平台涉嫌期限错配,甚至被疑设资金池,其信披不透明,违规代销及引流资管产品,业务合规性方面等问题备受质疑,据媒体报道,“小牛在线”也多次遭遇深圳市金融办约谈,要求下架活期理财产品。
  在自己App中强推的平台有如此多的问题,而小米是否对这些平台的资质进行过审核,在爆雷的情况下是否应该为自己的信用背书负责,记者致电小米相关负责人,并未得到相关回应。
  对于P2P爆雷的事件,小米官方公开的回应是已经全面清查并且下线了所有P2P推广广告,而对于后续如何跟进问题并未多做解释,记者联系小米公司方,公司表示以官方回应为准。此外,外界有媒体传言,小米CFO周受资可能因IPO不理想而离职,对此,周受资发微博澄清了传言,称“期待小米中期报告时和大家见!感谢支持!”。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dilei110 发表于: 2018-7-15 07:46:00|显示全部楼层

小米首发破发 何不趁机抄底?

源自:IT时报
  导语:虽然早期小米一直想摘掉性价比高的帽子,但是物美价廉的品牌形象,却在零售领域全新打开了一片市场。


⊙作者:戚夜云

  靴子终于落地了。
  7月9日,小米集团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01810”,发行价17港元,市值达到465亿美元。成功挤掉网易,成为阿里(4895亿)、腾讯(4778亿)、百度(872亿)、京东(559亿)之后,市值排名前五的互联网上市企业。
  当小米集体陷入喜悦之中,市场中涌起一波看空的观点。估值缩水与首发破发,成为攻击小米火力最为集中的两个点。从IPO刚开始宣传的千亿美元市值,到雷军7月8日披露的543亿美元估值,腰斩近一半。而首发当天,小米的股价更是跌破了发行价17港元,收盘报16.8港元。实际上,首发破发在互联网公司比较常见,Facebook、亚马逊在上市时都存在类似的情况。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4日,在港股新增上市的100家企业中,破发率高达75%。
  不过,记者认为,小米首日表现的不尽如人意,并不能作为长期被看衰的论据。雷军回应小米“破发”时曾明确表示,短期股价并不是最重要的,长期的价格才重要。港交所总裁李小加也曾表示,市场不是组织出来的,一家上市的新经济公司股价无论跌了涨了都是市场自然形式,不存在褒义或贬义。
  受大环境影响,即使短期内小米股价拉伸动力不足,但是长期看,小米的商业模式能够支持股价较大的增长空间。我们看一下雷军更新版“铁人三项”理论,把“软件+硬件+服务”升级为“硬件+互联网+新零售”,就可以看出小米当下发力的领域:全新的新零售版图。不仅整合电商渠道和小米之家,在五年内营收突破100亿美元,还单独开辟了小米有品平台。
  虽然早期小米一直想摘掉性价比高的帽子,但是物美价廉的品牌形象,却在零售领域全新打开了一片市场。任何一家企业,贴上小米生态链的标签,它的产品似乎就有了畅销的魔力,小米的移动电源、小米手环、小米平衡车、小米扫地机器人……,例子不胜枚举。
  小米的强大“带货能力”堪称“美妆界的范冰冰”。或许正是看中自己的品牌价值,小米开拓更加开放的小米有品品牌,不仅囊括了所有小米商城的商品,一些生态链企业其他产品、非生态链企业的产品也出现在小米有品中。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小米因此扩张的生态链年销售额突破200亿,相较2016年增长100%。
  手机市场增长到天花板,是许多人长期看空小米的理由,但是,不要忘记趋势的重要性,2015至2017年期间,小米收入结构正在逐步优化,智能手机的销售收入占比持续下降为80.4%、71.26%和70.28%,除了拓展新兴的海外市场外,小米早期耕种的领域,正在一步步收割,来自互联网服务、新零售的收入将持续增加。
  更重要的是,小米的生态圈还拥有超过8500万台设备,日活设备超过1000万台,合作伙伴超400家,已是全球最大的智能硬件平台。物联网领域的布局,一旦达到规模经济效益,将会对小米收入结构的优化产生巨大的牵引力。那个时候,不仅没有人怀疑小米是不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很可能到时候股价达到雷军承诺的两倍。
  如此看来,“小米是年轻人第一支股票”不仅仅是调侃,还是一句祝福。
 dilei110 发表于: 2018-7-1 11:26:00|显示全部楼层

传小米IPO马云和马化腾各认购份额超1亿美元

  据知情人士透露,马云、马化腾均已经认购小米IPO份额超过1亿美元。在此之前,另一位知名富豪李嘉诚也确认认购小米份额超过3000万美元。
  小米5月3日早间向港交所提交了IPO申请。此次IPO将面向个人投资者发售1.09亿股,约占小米全球发售总量21.79亿股的5%,另外95%的股份将配售给机构投资者。IPO发售价区间为每股17港元至22港元。
  小米于6月25日至28日在香港公开招股,在经历开局遇冷之后,6月28日小米IPO获得了10倍的港股散户认购。小米也成为2011年以来发行规模50亿美元以上香港IPO中,散户认购倍数最高的大盘股。
  今日传出小米港股IPO将最终定价为发售区间下限17港元。雷军在此之前就表示,定价会做出让利,让普通投资者都有钱赚。
  知情人士透露,在机构方面,目前已经有高瓴资本和Capital Group共认购了11亿美元。此外,据彭博社报道,中国的富豪们也在投资认购小米,其中包括了索罗斯、李嘉诚、马云、马化腾等。
  该人士透露,一家由索罗斯支持的基金已经认购了小米少量的早期股份,李嘉诚认购小米份额超过3000万美元,马云和马化腾则均已经认购小米IPO份额超过1亿美元。
  (家电网 HEA.CN)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dyliaoge 发表于: 2018-6-21 07:26:11|显示全部楼层

小米推迟CDR发行 业内猜测或因300亿元发行难消化

源自:证券日报
原文标题:小米推迟CDR发行 业内猜测或因300亿元发行难消化

▲ 本报见习记者向炎涛
  原定于6月19日上会的国内首单CDR只差临门一脚却生变。
  6月19日早间,证监会官网发布公告称,小米集团经慎重研究,决定分步实施港股和中国存托凭证上市计划,先发行港股,然后择机在境内发行中国存托凭证,为此向我会申请推迟发审会时间。小米也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公告了给证监会的申请文件。
  对此,证监会表示:“我会尊重小米集团的选择,决定取消第十七届发审委2018年第88次发审委会议对该公司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
  自6月7日小米向证监会递交首发申请材料以来,上市事宜被火速推进。6月11日,证监会披露小米CDR招股书;6月14日,证监会再次披露小米更新后的CDR招股书;6月15日,沪深交易所发布一系列CDR交易配套业务规则,在配套制度层面为试点创新企业登陆A股作好准备。而小米更是被业内视为或创下A股“12天闪电上会”纪录。
  然而,小米此次推迟CDR发行或并非“突如其来”。有接近小米IPO项目的中介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推迟CDR发行,是证监会和小米经过多轮沟通后达成的共识。
  “CDR作为一项创新的举措,政策细节斟酌以及市场对CDR创新的消化理解本来就有挑战,考虑到近期市场大环境,为了更有质量的CDR首发试点发行,暂缓审核,后续择机再行启动。”有接近小米的人士如是说。
  值得一提的是,6月14日晚间,证监会公布了长达2万字的对小米的首发反馈意见,涵盖84个问题,就小米现阶段定位为互联网公司而非硬件公司是否准确、盈利状况、财务状况、金融与类金融相关问题、关联交易等问题进行了关注。
  6月15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公开表示,虽然基于试点工作性质,对试点企业单独排队且审核速度较快,但我会初审部门和发审委相关审核工作均依法依规开展,坚持条件标准不降低,程序环节不减少,对试点企业从财务和非财务角度,全方位、多维度依法进行审核,在审核的严格程度方面,较一般IPO企业要求更高。
  高莉还表示,合理的估值定价是投资者获得合理回报的基础,更是市场稳定运行的基础。发行价格如果定在不合理高位,将可能导致上市后破发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创新试点企业的形象,损害投资者和市场各方的利益。创新企业存在投入大、风险高、易被颠覆等特点,加之A股历来有炒作新股、炒作题材的情形,创新企业上市初期可能出现被炒高之后出现较大幅度回落的风险。近期,境内外市场均有类似案例,不少投资者蒙受损失。
  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小米推迟CDR发行或是因为A股外部环境不佳以及小米估值定价问题。
  此前有多家卖方机构测算小米此次发行CDR的规模将达300亿元人民币。“A股市场整体偏弱,小米CDR发行预估300亿元左右规模发行可能会对市场形成比较大的冲击。”招商基金表示,小米推迟A股发行CDR可能是A股市场和香港市场在估值定价方面问题。
  有分析人士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股市行情惨淡,并非小米申请CDR的最佳时间窗口,同时市场也十分担忧CDR的“抽血效应”。小米推迟CDR申请,意在消除投资者对于小米上市分流大量资金的担忧,属于无奈之举。再者,小米估值过高也是推迟CDR发行进程原因之一,如此巨量IPO市场很难短时间内消化。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独角兽”战略配售基金已经面向个人投资者开始募集,目前认购时间已经结束。
  而小米此番推迟CDR发行,战略配售基金是否会受到影响呢?
  对此,上述分析人士表示,对战略配售基金而言,不仅是投资独角兽公司,只要是新经济企业的CDR和IPO,出现战略配售的它均可以参与。总体来看,此番暂停,对于CDR基金影响有限。
 chiaki 发表于: 2018-6-21 07:06:00|显示全部楼层

小米推迟CDR折射出IPO定价问题

源自: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评论员 李靖云
  6月15日晚间,证监会发布消息称,小米发行中国存托凭证(CDR)将于6月19日──也是端午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召开的2018年第88次发行审核委员会工作会议中审核。从首次递交CDR发行申请到上会,小米仅花了12天时间,而之前被认为是闪电上会的工业富联从首次递交IPO申请到上会总共花了35天。小米发行CDR和香港上市齐步走,也被认为是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的重要标志。
  但是,6月19日一早,小米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将分步实施在中国香港和内地的上市计划,先在香港上市之后,再择机通过发行CDR的方式在境内上市。小米官方说,“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而对市场而言,这是一个堪比世界杯德国输给墨西哥的冷门。
  CDR是今年监管部门推出的重要开放措施,也被认为是支持产业升级的措施。小米是过去十年中国的明星创业企业,从手机出发,在一个红海领域中打出一片天地,然后拓宽市场到整个硬件领域。小米上市可能会成为今年科技企业最大的单笔IPO。境内发行CDR与境外IPO同步,还可以实现监管部门给境内投资者优质投资机会的目标。所以,某种程度而言,小米发行CDR有较大的象征意义。但是,在小米做出“艰难的决定”之后,这一路径设计就必须重来了。不管是中概股回归进程,还是战略配售基金募集,显然都需要新的事件推动。
  小米延迟CDR发行,具体的原因是商业秘密,市场只能是猜测。但从现实角度而言,小米推迟发行CDR带来的直接好处可能是,CDR如何定价的问题又可以拖后了。
  其实,就资本市场建设而言,推出CDR是对A股上市新规改革的一部分。同步于富士康的特事特批,CDR可以说给出了“定向注册制”的具体操作步骤。DR(depositary receipt,存托凭证)本身是在某一市场发行的,代表境外公司证券的可转让凭证,是目前解决企业境外上市的重要方式。根据纽约银行梅隆公司统计,2016年全球的DR交易金额达到1.6万亿美元。A股市场目前直接推动准入制度改革会有较多困难。对于监管机构而言,在交易方面推动一种障碍较少的方式,将优质企业定向带入证券市场,其实也就是发行改革。什么双重股权、VIE结构都不再是问题,优质的新经济企业可以通过DR回到A股市场。这既能扩大开放,又能为A股注册制改革积累经验,还能增加A股市场的优质标的。监管机构的想法是不错的。问题在于,这的确是避开了很多障碍,但无法避免一个核心问题──定价!
  内地A股的发行方式经历几次改革,关键问题也是在定价。最早是询价制度,企业必须有盈利,通过企业盈利计算市盈率,监管部门窗口给出指导意见,新股发行长期不能高过30倍的市盈率。这一制度本身就是静态的价格管制,屏蔽市场交易可能带来的波动问题,也天然拒绝了成长型的企业。到了2009年,创业板推出之际,A股发行开始改革,基本允许自由交易,某种程度上A股“打新”成了无风险套利,于是IPO市盈率最高有过151倍的纪录。随着市场走势发生变化,过高的市盈率导致了IPO开始频频破发,A股本身的交易主体又是散户,证券监管机构需要对散户进行保护。这导致2013年IPO重启之后,监管部门不仅限制了新股首日涨跌幅,还通过价格剔除等手段,实际上为IPO市盈率划定了23倍的红线。审批制之下,新股供给少,市盈率又被管控,必然出现资金热捧,持续追击,这就有了IPO连板现象。这导致不仅打新成了无风险套利,炒新也成了无风险套利,这带来了更大的监管压力。
  显然,必须进一步开放证券市场,才能解决这种不正常的现象,CDR可以说是一个办法。虽然市场开放很重要,但监管部门仍然希望维持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估值接近,上市后股价稳定,从而做到人人有钱赚,所以CDR仍然采取了一个“定向”管制的机制。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则是骨感的,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越是稳定的市场交易安排,越是不稳定的结果。不要说中概股这些所谓的独角兽,巨头Facebook的IPO定价为38美元,上市第二天为34美元,其实是破发了。表面看来,发行企业赚了,一级市场亏了,一年以后Facebook的股价才回到38美元。但随着Facebook表现越来越好,市场越来越认可,股价一飞冲天,目前总市值已经达到5669亿,一级市场投资人赚得盆满钵满。Facebook只是众多科技企业IPO的案例之一。
  以处于焦点中心的小米而言,基石投资人已经认可了雷军的硬件+互联网的估值计算。更为市场化的港股市场显然是目前小米的重点。小米放弃定价机制尚不清晰的CDR,对企业和监管部门而言,其实是双赢的选择。
  但定价机制的问题依然存在,进一步开放的证券市场的改革到底要怎么走?是继续从交易环节入手,还是从准入机制入手?客观而言,无论做何选择,必须放弃给发行企业、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安排”一个完美发行模式的设想,如此才有资本市场真正的市场交易。(编辑:欧阳觅剑)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3-29 22:12,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