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喇叭河生态影像

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孟良|查看: 6032|回复: 19
[景区

南海子等12处湿地跻身市级保护名录 全市湿地面积达5.87万公顷

 [复制链接]
10#
 摩天方 发表于: 2019-7-28 13:20:22|只看该作者

南海子公园二期开园迎客,再现“南囿秋风”美景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南海子公园二期开园迎客,再现“南囿秋风”美景
⊙记者:吴婷婷 协作记者 李木易 见习编辑:李国君 校对:李世辉

  “南囿秋风”早在明朝时就与西山晴雪等列为“燕京十景”之一。

南海子公园二期迎来首批游客。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摄  f80f-iakuryx2115528.jpg  保存到相册

  新京报快讯(记者:吴婷婷)今天,南海子公园二期正式开园迎客。至此,南海子公园水域面积达到150公顷,园内浓荫洒地、水光潋滟,最高处是晾鹰台,观囿台正对公园北门,可以欣赏到“南囿秋风”的美丽景象。
  历史上的南海子位于北京城南二十里,总面积约216平方公里,自辽、金、元、明、清五朝皇家猎场和明、清两朝皇家苑囿,“南囿秋风”早在明朝时就与西山晴雪等列为“燕京十景”之一,后因挖沙取土、垃圾填埋、工业污染等因素,生态功能降低逐步成为环境脏乱差的城郊地区。

公园内荷花盛开。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摄  105b-iakuryx2116921.jpg  保存到相册

  如今,崭新的南海子公园二期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各方来客。游客在南海子公园漫步林荫步道,登高望远,“南囿秋风”美丽景象一览无余。公园共设置景点17处,历史文化步道1条,其中绕湿地山脉建设的“九台环碧”胜景,在山间设置9个高台,可俯瞰湿地美景。更有世界第二大麋鹿苑、中国第一座以散养方式为主的麋鹿自然保护区供游客游览参观。园内种植乔灌木约53万株,地被植物400余万平米,水生植物约14万平米,是一座集生态、休闲、科普、人文为一体的自然公园。

游客们在公园内拍照留影。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摄  ed35-iakuryx2118409.jpg  保存到相册

  值得一提的是,公园内的动植物都佩戴了“身份证”,包括名称、科目、属种、生活习性等信息。游客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南海子生态学堂”,参与科普学习,也可关注“北京南海子”微信公众号,该公众号是一套集功能展示、交流互动和服务体验于一体的游览观光系统,可在手机端将南海子美景尽收眼底。同时,游客也可以通过该公众号了解公园近期活动信息,进行活动报名。
9#
 幻想式流浪 发表于: 2018-12-8 12:53: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北京南海子文化论坛开幕 清晚期《南苑全图》首次展出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北京南海子文化论坛开幕 清晚期《南苑全图》首次展出
⊙记者:裴剑飞 协作记者 吴江 编辑:戴轩 校对:王心

  新京报快讯(记者:裴剑飞)今天(12月8日)上午,首届北京南海子文化论坛在北京大兴举行,这是全国近年来首次专门针对南海子文化的高端学术论坛。邀请多位历史、建筑专家,共同探讨南海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首次展出了国家图书馆珍藏的清晚期《南苑全图》和清同治年间的《凤泉凉水河图》

知名业界专家齐聚大兴 把脉南海子文化
  “红桥夹岸柳平分,雉兔年年不掩群……”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笔下的大兴南海子是“五朝皇家猎场,三代皇家苑囿”,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地位特殊。今天上午的论坛上,众多业界知名专家齐聚大兴,把脉南海子文化,共同助力南海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中心主任杨念群发表了《南海子与民族大一统的历史研究》主旨演讲,他认为,南海子在清代初期拥有很高的政治地位。“清朝是二元理政模式,分为以紫禁城为代表的宫廷理政和以南海子、三山五园、避暑山庄为代表的园林理政,而南海子是清初园林理政模式的起点,见证了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杨念群说。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北京南海子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戴逸虽然没有亲临现场,但他用视频发表了学术观点。戴逸认为,南海子是清初期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南海子的文化积淀就是多元文化的结晶,在这里游牧民族跟农耕民族的交往,包括和平的交往或者战争,是中华民族融合历史的重要见证地与线索地。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专家王其亨表示,南海子因为建筑留存比较少,导致建筑园林史对其长期缺乏关注,但其具有的重要湿地作用不容忽视。“北京城有两个‘腰肾’,一个在西北郊,一个就是南海子。凉水河、凤河就直接发源于南海子,它是北京水生态、水系统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在整个华北地区的交通运输、水利系统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王其亨建议,南海子文化建设,也要尊重它历史的生态作用,体现北京永续利用的发展和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清晚期《南苑全图》首次展出
  随着首届北京南海子文化论坛的召开,“古苑宸迹”南海子历史文化溯源特展在大兴区开幕。以辽、金、元、明、清历代皇帝在南海子的足迹为线索,以图文结合、微雕展示、VR体验等形式,展示南海子的游幸狩猎、大阅演武、政务活动、生态保障等功能,描绘了南海子的历史变迁。
  展览首次展出国家图书馆珍藏的清晚期《南苑全图》和清同治年间的《凤泉凉水河图》,浙江省博物馆珍藏的康熙年间《京杭道里图》。《南苑全图》具象展示了南海子鼎盛时期的地域四至、规模构成,《凤泉凉水河图》形象说明了南海子湿地水系与运河的关系,《京杭道里图》充分说明了历史上南海子与北京城、永定河、运河之间的关系。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览利用3D复原和VR技术等科技手段,展示了南海子最大的行宫团河行宫、清初期见证民族融合的德寿寺等一大批历史建筑的复原景观;展示了手工制作的德寿寺、旧衙门行宫、南红门行宫等古建的微雕模型,再现了南海子的古苑盛景。

南海子湿地公园二期明年7月将开放
  南海子,曾是北京城南最大的湿地。如今,经过系统修复和保护,已成为城市绿肺、百姓乐园。近年来,北京大兴紧抓“城南行动计划”历史机遇,规划建设了总面积为11.65平方公里的北京最大湿地公园,一期已建成投入使用,二期将于2019年7月建成开放,重现了碧水环绕、绿荫环抱、芳草萋萋的优美景观,为南海子历史文化传承传播构建了良好的具象空间。
  同时,大兴区加强文物修复和保护,团河行宫、德寿寺得到修复,昆仑石、宁佑庙碑、南红门行宫等历史遗迹遗址得到妥善保护,南海子麋鹿得到保护繁衍,成为世界野生动物保护的中国样本。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8#
 真爱你 发表于: 2018-12-7 18:23:00|只看该作者

好嗨哦!因为这些皇帝,“南海子”火了近千年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好嗨哦!因为这些皇帝,“南海子”火了近千年

  “红桥夹岸柳平分,雉兔年年不掩群……”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笔下的大兴南海子是“五朝皇家猎场,三代皇家苑囿”,历史悠久、地位特殊。
  明日,首届北京南海子文化论坛将在大兴举行,并邀请多位历史、建筑专家共同探讨南海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那么,南海子到底是个啥?
  一张长图带你了解它的前世今生……
编辑:刘佳妮
7#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1-8-1 20:09:49|只看该作者

旅游信息

  快速1路至德茂庄,换乘453至南海子公园站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6# 青城山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1-8-1 20:09:29|只看该作者

修复建设

  据北京市大兴区园林绿化局党委书记刘春启介绍,南海子公园一期于2010年1月中旬开始建设,包括湿地修复、垃圾无害化与资源化处理、水景等郊野景观恢复等,现已全部完成。公园已形成东南部主门景观区、西南部山地景观区、西部湿地风貌区、北部南囿秋风景区和东部园艺花卉景观区等五大景区,有朱雀迎宾、昆石双柳、鸟语瑶台、枫林醉爱、溪谷春晓、观鹿台、圣石桥、陂塘雁影、望原亭、晾鹰台、银杏听涛、国色天香、海户人家、百草杏林、日晷广场、上林花坞等16个景点,并与原有的麋鹿苑连成一片,景观总面积达3700多亩。
5# 华蓥山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1-8-1 20:09:17|只看该作者

主要景点

一:观鹿台
  以青砖石为主材,仿旧城墙砌筑,游人置身其中,动物游离其外,基调自然,构成动物与人和谐共处的场景。东方护生诗画老藓缘墙,败槁布地。五叶地锦满布墙体,期间夹杂丰子恺的中国传统文化护生画,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护自然,敬天惜物的诗文,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中利于环境的一面。是环境教育的特色产物。

二:宣教广场
  结合土坡地形,以直径20cm~30cm圆木做成阶梯式挡土墙,每级高0.5m,宽0.6m,三七灰土找平并铺上青石板,形成自然的阶梯式看台座椅。造型宛如新月,面向水面,半围合青石板铺装小广场,夏季林荫匝地,水面吹来凉风徐徐,是开展小型科普宣传教育的最佳场所,也是自娱自乐表演节目的小舞台。

  “南囿秋风”石碑
  与“西山晴雪”、“卢沟晓月”等并称为燕京十景,如今在南海子麋鹿苑得到部分复原,一块高约8m的巨石矗立在纪念园湿地景观湖畔,正面是乾隆手书的“南囿秋风”四个大字,与周围的波涛般起伏的芦苇形成一刚一柔的鲜明对比,既是点景之石,也是点睛之笔。

三:中山纪念林
  油松、龙柏、侧柏都是比较普通的常绿树种,在本设计中,把油松呈半圆形排列,中间环抱中山纪念林石碑,前方10×10的龙柏、侧柏方格网状树阵,在自然乡土植被景观背景上,尽显其高贵典雅,又突出中山纪念林之庄严肃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 金佛山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1-8-1 20:08:57|只看该作者

自然资源

  根据调查表明,北京麋鹿苑现有鸟类81种,乡土植物206种,小型哺乳动物38种。因此,在景观设计上不仅要满足游憩、观赏的“绿化、美化、香化、彩化”的功能。同时,在植物配植方面,应着重考虑野生动物生存的基本要素──即对食物、水源和隐蔽物的需求。通过植物配植,麋鹿苑景观和功能分区可大致划分为自然、半自然和人工区。
3# 峨眉山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1-8-1 20:08:31|只看该作者

设计理念

  在景观规划设计上,麋鹿苑紧紧围绕“生物保护、自然和谐”的理念,以自然野趣的生境和湿地景观特色为目标,致力于恢复和提高三海子地区生物的多样性、自然性和完整性,继承燕京十景之一“南囿秋风”的历史文脉,贯彻生态学原理和生态保护理念于景观规划设计之中。
  以生态的思想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设计的首要原则,坚持以北京的乡土树种为骨干和基调树种,合理进行乔、灌、草的搭配,运用植物典型特征建立和恢复的人工结合自然的各种植物群落,不仅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而且将动植物科普知识的普及融入到良好的自然环境中,既让游客和参观者获得知识,又激发了人们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和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 四姑娘山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1-8-1 20:08:12|只看该作者

发展历程

  南海子历史上是北京最大湿地,是辽、金、元、明、清五朝皇家猎场和明、清两朝皇家苑囿,“南囿秋风”早在明朝时就与西山晴雪等列为“燕京十景”之一,后逐步衰落为环境脏乱差的城郊地区。
  2010年9月26日,位于大兴区、亦庄新城与中心城区之间的南海子公园一期迎客。南海子曾是“燕京十景”之一的“南囿秋风”。
  公园重点建设湿地景观、皇家文化、麋鹿保护、生态休闲等功能区,使之与北部奥运文化、中心城历史文化遥相呼应。整个公园规划总面积11.65平方公里,是北京最大的湿地公园。据了解,开园的一期工程仅是整个公园面积的五分之一,整个公园面积相当于4个颐和园。
  北京麋鹿苑位于京南10km,原皇家猎苑的旧址,也是北京市2010年的城市规划中,南海子郊野公园的核心区域。由于是珍稀物种麋鹿的灭绝地和重引入场所,因此,具有麋鹿研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职能。作为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2006年7月起成为首都第一批免费对市民开放的户外类生态博物馆,麋鹿苑的科普教育和观光游览功能日趋完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4 23:12,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