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王德奎|查看: 3573|回复: 24
[自然科学

科学与人学纠缠看希格斯世界

 [复制链接]
21#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12-12-12 11:14:38|只看该作者
4)由此看,量子力学中医学、基本粒子中医学、希格斯中医学就是要寻找类似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的“旋束器”。这样中医看待西医的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西医看待中医的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理论体系,目标是一致的。例如,蜈蚣是中医的一味传统的重要动物药材,从可作药效“旋束器”的层次看,只分解揭秘到具有祛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的功效,和可用于惊风、癫痫、痉挛抽搐、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头痛和毒物咬伤等的治疗。由此用蜈蚣配成的中成药和处方,虽然达到百余种以上,但缺乏系统全面的对蜈蚣药效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的“旋束器”群的识别和相应的药理学活性解析的描述。攻破这个瓶颈,量子力学中医学类似要描述蜈蚣肽类生物活性物质的“旋束器”。从这个方向攻坚,已经发现许多蜈蚣肽类生物活性物质可作用于不同的细胞膜离子通道,包括钠、钾、钙离子通道等。即这些蜈蚣生态活性物质“鸟”,是与细胞层次的“旋束器”纠缠的。而一大批结构新颖的离子通道调节剂“旋束器”的发现,也可为基于蜈蚣药效“旋束器”成分的现代创新药物研发打下基础。

3、反相维相骑马舞时代

中科大李文秀教授在《狭义相对论批判随笔》中说,爱因斯坦是人不是神,把他的物理理论叫做流氓理论或者无赖理论最为贴切,他根本给不出什么叫“观察者”的定义。北京相对论研究联谊会的王飞先生说,现代物理采用高能粒子对撞机是误区;将粒子打碎了解物质更深层的结构,这类似把瓦片敲碎发现原子一样困难。实物粒子是以太波的缠绕体,敲击只能得到各种缠绕波碎片。

中医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和针灸隐藏的“点内空间及自手术”思想,直接衔接物质四种相互作用力统一的能标、希格斯场公式、量子论、相对论、宇宙大爆炸论及暴涨论到弦论及量子引力论等研究的方向。现代反相维相还达不到起源于远古中华民族中医的这种高度和深度。科学是一把“双刃剑”,作为一个自给的系统既然有“他手术”,也应有“自手术”;没有“点内空间”,反相维相就只能在表层奔驰,起着我国科学“暗战”的掩护作用。

1)我们说反相维相类似骑马舞,是借用骑马可以四下奔腾,寓意反相维相各顾各,有循环论证散乱的欢快;而不是指发端于韩国而迅速走红的酷似人骑马时的动作的骑马舞。反相维相上世纪发端于德国,有类似韩国骑马舞的欢快和吸引大量人群围观过瘾的魔力。现代反相维相骑马舞如果说有什么集中点,就是如夏衍光先生讲的“不可能用数学方法或形式逻辑来加以证明,而只能用辩证逻辑去加以说明”。但所谓“辩证逻辑”,万变不离其中主要是给予对方的“他手术”。我们就从赵常德先生推崇的《广义时空相对论与现有时空理论的对比》,来看夏衍光先生的骑马舞和骑马舞教材,以窥反相维相的韬光养晦。

问题的提出是中华民族要复兴。夏衍光说:现代物理学相对论、宇宙大爆炸、黑洞、虫洞、更高维等是随心所欲的主观臆造,导致了双生子佯谬、超光速佯谬、EPR佯谬……夏衍光乐道的“科学良知”是黑格尔的辩证逻辑:“就其为相关的事物的同一而言,是相等;就其为相关的事物的不同而言,是不相等”。黑格尔的话是是而非。请看夏衍光具体联系狭义相对论的解读:他批评爱因斯坦偏离黑格尔,认为“具有不同的时空起点和不同的时空终点的运动事件,并不是对同一个事件的不同观测”,所以爱因斯坦才得出即使是对于同一个客观事件,处在不同位置上的观测者将会得出不同的观测结果;爱因斯坦也由此得出时空观同时性是相对的,类似一把刚性的尺子,会因运动而收缩;一个标准时钟的走时率,会因为运动而变慢,这种类似康德与马赫的相对主义时空观。爱因斯坦有错,他夏衍光就要坚持客观性原理,创立广义时空相对论。

22#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12-12-12 11:15:14|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2)所谓客观性原理,可看夏衍光把自己与爱因斯坦的坐标变换对比。在他们两者讨论的问题中,位于0′点的运动观测者,可把间隔平方写成

ds′2=C2dt′2-dr′2=0               (10-1)

而位于0点的静止观测者,可以把间隔平方写成

ds′2=C2dt2-dr2=0                   (10-2)

式中,dr′2=dx′2+dy′2+dz′2,dr2=dx2+dy2+dz2

A.他说爱因斯坦认为:dr′是运动观测者用笛卡儿坐标表示的运动事件相对于起点(0′)的空间距离;dr是静止观测者用笛卡儿坐标表示的运动事件相对于起点(0)的空间距离,dr≠dr′,dt≠dt′,但ds2=ds′2,由此

r=r′/{√[(1-(V/C)2]}            (10-3)

t=t′/{√[(1-(V/C)2]}            (10-4)

V=V′                                (10-5)

式中,V是运动观测者对于静止观测者的相对速度(即运动系K′对于静止系K的相对速度),V′是静止系对于运动系的相对速度。夏衍光说爱因斯坦狭义的错误就在于:把r和r′、t和t′、V′和V′这些具有不同时空起点和终点的坐标变量直接地加以比较。殊不知,具有不同基点的运动事件并非是同一个事件,建立在不同基点上的坐标变换的相互比较,已经违背了相互比较时所必须遵循黑格尔的辩证逻辑。但(10-3)和(10-4)式是编造强加给爱因斯坦的,dr≠ds,dr′≠ds′;可见这里的“唱红打黑”也可夹带“唱黑打红”。

B.爱学把r和r′,dr和ds,dr′和ds′是说清楚后才相互比较的,用的洛伦兹变换式也是正常人的思维。而广义时空相对论的辩证思维认为:dr′是运动观测者表示的运动事件从起点(0)移动到终点(0′)的空间距离(应用量杆);dr是静止观测者对同一个空间距离的描述(应用量杆),显然

dr=dr′                            (10-6)

夏衍光说,基于相互作用传播速度的有限性,应有

t=t′+Δt                         (10-7)

其中,Δt=r/C代表0点处的观测者收到同一运动信息所需的时间过程,显然dt≠dt′。对于同一个运动事件,静止观测者得出的相对速度为V=r/t

V=r/(t′+Δt)                (10-8)

而运动观测者得出的绝对速度为v=r′/t′。因为dr=dr′,所以

V≠v                                 (10-9)

尽管  ds≠ds′                             (10-10)

夏衍光说,这种不相等乃是由于观测位置的不同所造成的,这完全是主观原因。所以在客观性原理的基础上,夏衍光说才令

ds=ds′                              (10-11)

夏衍光从而实现了自己广义时空相对论的坐标变换,即

r=r′                                 (10-12)

t=t′/{√[(1-(V/C)2]}              (10-13)

V=Cv/[√(C2-v2)]                     (10-14)

夏衍光说这里的时间坐标变换式(10-13)与爱因斯坦的形式相同。这是不真实的。上面的式子一些需要商榷。如(10-6)和(10-11),如果dr和dr′是事先用量杆测量过距离,与时间无关,那么dr=dr′成立,但ds=ds′就不能成立和约定。因为ds和ds′是用速度测算的距离。同理,因为其中Δt无法测量,(10-7)和(10-8)式不能成立,导致(10-9)式不能成立。Δt=r/C式的r也不能代表dr和dr′已被量杆测量过。加之按夏衍光的操作原理离不开光速的传输约定,(10-12、13、14)式也不能成立。广义时空相对论为诈。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3#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12-12-12 11:15:38|只看该作者
3)约定原理是与非。著名反相维相专家杨本洛教授终生梳理自然科学体系,最后得出结论要反对“约定论”。他说所谓的约定,是缺失实体化支撑。这是自欺欺人。众所周知,只要是在人类间作信息交换造成交换信息的,必然要约定。例如他的物质第一性原理和逻辑审查,难道不需要事先约定物质、实体和逻辑等概念。约定不是决定实验结果,而是实验证明需用的形式逻辑或先导。

A、光速与光源无关,是类似声速与声源无关、原子钟走时率与人源无关,放飞的鸟速与车速无关一样,不是伽利略坐标变换式能解释的。但夏衍光却把伽利略变换硬扯到要与什么绝对的以太物质联系,类玩物理魔术约定绝对性。

B、光速测定办法也要靠约定。如设在量杆的一端是光源和计时器,在另一端是一面反光镜。以光子往返的时间除量杆长,求得光速。这类实验被爱因斯坦约定为真空不能超光速的基础。反相维相骑马舞,主要跳的是实数超光速。谭暑生教授跳往返光速不等的实超光速;有的则拿量杆沿地球要弯曲不是直线,或量杆不是在真空说事,作伴舞。夏衍光坚决维护爱因斯坦的光速不能超;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实际还考虑有韦尔张量和里奇张量的协变效应,这样光速的实验就增加了一个“点内空间”层次;因为真空并不等价于点内空间。

特别是时空大尺度结构,如太阳、地球和月球构成的物体系统,就有引力潮汐现象的协变效应。夏衍光就曾约定说:如果站在太阳上的观测者用太阳上的钟(记做t),站在地球上的观测者用地球上的钟(记做t′),要能绝对同步地给出月球相对于它们的t=t2-t1和t′=t2′-t1′的时间坐标,那么地球上的时钟t′与太阳的时钟t就必定具有绝对同时性,即t=t′。但夏衍光把这种约定,只是寄托在伽利略变换之中。实际是不可能的。但他说,关键是凭借思维来辩证认定,如承认相互作用的传递速度是无穷大等价于同时性是绝对的,就对了。如牛顿事先就是这种假定,是思维与逻辑一致的。他认可。但爱因斯坦则不然,爱的逻辑是从实验事实出发,即相互作用的传播速度在点外真空等于光速,同时性是相对的。他不认可。但牛顿和爱因斯坦真矛盾吗?

C、夏衍光说,爱因斯坦理解的“相对”有错:他把站在运动系(K′)上的观测者与站在静止系(K)上的观测者,分别对于第三个物体系统(即运动事件或质点)做相对运动时,所经历的时间过程t′=t2′-t1′与t=t2-t1作相互比较,以及所形成的空间距离t′与r作相互比较,这就有坐标变换问题。而牛学虽与爱学一样,都是把运动的钟与运动观测者锁定在相对运动坐标系(K′)的坐标原点(O′)上,把静止的钟与静止观测者锁定在相对静止坐标系(K)的坐标原点(O)上,然后再去确定一个事件在运动中所历经的时间过程(即时间坐标)与空间距离(即空间坐标);但牛顿是对光速不管实验不实验,无论静止观测者还是运动观测者,只认两个物体系统之间的相对运动。这是站在超越一切时空范围的立场上的辩证逻辑,夏衍光反批评爱因斯坦,是借助自己的主观思维来认定一个运动事件的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而不是实际测量过程。这导致把两个物体系统之间的相对运动,演变成三个物体系统之间的相对运动。

我们要问:牛顿做过绝对同时性的超光速实际测量了吗?夏衍光做过伽利略变换以太物质绝对性实验了吗?爱因斯坦是个类似摸着石头过河的人,因当时还没有量子隐形传输实验,没有贝尔不等式判别实验,所以不愿承认有点内空间,并舍弃虚数超光速,才提出EPR佯谬的。爱因斯坦约定:一个物体系统是运动事件(或质点),另外两个物体系统分别是运动系与运动观测者、静止系与静止观测者,何罪之有?即用(1)运动事件相对于静止系坐标原点;(2)运动事件相对于运动系坐标原点;(3)运动系坐标原点相对于静止系坐标原点等三种情形,来应付有协变效应相对运动的实际测量,是无可非议的。

24#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12-12-12 11:16:04|只看该作者
3)协变与量杆的统一。夏衍光先生有一点是说对了:相对运动如果协变是客观的,那么刚性尺子和标准时钟作为国际上科学约定的计量标准也是客观的;这把刚性尺子,不会因某运动而标准收缩;这里标准时钟的走时率,也不会因某运动而标准变慢。夏衍光说,这是客体具有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的客观性原理。对此也能说明爱因斯坦对三种情形划分的实际测量,是准确的。

以大尺度结构运动为例,里奇张量协变使星体圆周多点的潮汐形变有差异。但事情简单可简单,复杂也能复杂。简单是不考虑协变,就只设静止系只一个静止观测者,运动系只带一个运动观测者;或动与静两方只各取一个质点也行。但对运动有协变,随其运动的观测者只取一个,要同时观测报告运动协变在圆周多点潮汐的形变差异,实为强人所难。那广义时空相对论怎跳骑马舞?

广义时空相对论对此情形,夏衍光也反过来作过调整。即他在静止系不像爱学只设一个观测质点,而是设n个独立的旁观者进行观测。除开n个旁观者的观测误差,由于相互作用传播速度有限,加之运动东西的各处的协变点随其运动变化,在同时里反馈给不同位置的观测者有概率的不同,信息的不同,能处理好n个独立的旁观者的数据,也可求得运动协变星体的整体形变差异。即夏衍光的反弹琵琶一箭双雕,也许能给爱学相对论中的“钟慢尺缩效应”被认为是谬误说以解脱。因为爱学中的“钟慢尺缩效应”不是指科学约定的刚性尺子和标准时钟,爱学对运动的这一方,类似分成运动个体本身和随其运动的观测者两部分的;而运动这一方的协变效应,是集中反映在随其运动的观测者的计量工具代表的客观数据上。

夏衍光和赵常德两位先生对量杆长度和原子钟是客观制定的标准度量,不会因主观使用和移动而让标准度量改变,理解准确,这还可举即使作为量杆的原子钟虽也有频率变化,但其具体原因只有地球上发射电磁辐射存在的最低界线值约束磁压的变化,才造成原子钟频率的变化,并非是尺缩钟慢效应。反之爱因斯坦说的是运动过程的钟慢尺缩,也不是指量杆和原子钟的标准度量。可见广义时空相对论的纠缠,对普及科学也有独到的意义。

科学对全体,对国家、对民族、对未来等,是生产力。但科学也有“负负得正”;如在历史上已有很多对科学做过贡献的人,也许当时对这些个人并没有什么回报;对其个人来说也许是“负生产力”。就是现代,一些后来成功的科学,在未取得公认以前,也许这些个人也没有收到回报。但正如数学中有“负负得正”,除开计划中的科研在养人和预支经费外,科学也在大量运用“负负得正”。在与赵常德先生交谈时,我们双方心里都明白,分歧不管有多大,都是谈定的。赵常德等一批老科学家为掩护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了一辈子,应该让他们继续走完下去。正如我们给他的书写的《序》中说,分歧也许来源“模具”不同。科学多模具和而不同,且安知不是“负负得正”。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5#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12-12-12 11:16:27|只看该作者
参考文献

[1][美]布赖斯•格林,宇宙的结构,湖南科技出版社,刘茗引译,2012年4月;

[2]王德奎,三旋理论初探,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5月;

[3]孔少峰、王德奎,求衡论──庞加莱猜想应用,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9月;

[4]王德奎,解读《时间简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9月;

[5]赵常德,物理学基础研究文集,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

[6]陈超,量子引力研究简史,环球科学,2012年第7期;

[7]杨振宁,韦尔对物理学的贡献,自然杂志,1986年第11期;

[8][英]罗杰•彭罗斯,皇帝新脑,湖南科技出版社,许明贤等译,1995年10月;

[9]王放、李后强,非线性人口学导论,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7月;

[10]凯恩,超对称:当今物理学界的超级任务,汕头大学出版社,郭兆林等译,2004年1月;

[11]刘月生、王德奎等,“信息范型与观控相对界”研究专集,河池学院学报2008年增刊第一期,2008年5月;

[12]叶眺新,中国气功思维学,延边大学出版社,1990年5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8 08:38,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