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巴蜀网 门户 文化艺术文学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1-9-13 02:16|查看: 167|评论: 0|来自: 新京报

摩罗这个转身有点猛

导语:电影《孔子》正在上映,周润发扮演的孔子形象伟岸,精神也很高大,以至于颜回为了抢救老师的著作还光荣牺牲了。导演按照自己的独门秘方,调制出一桶怪怪的漆,又把孔夫子的塑像给刷了一遍。反正孔子谁也拦不住,知他,罪他,他都已经无言,继续着他任人打扮的神像生涯。

鲁迅去世,已有70余年。如何雕刻知识分子心中的鲁迅?一直是个问题 新京报漫画/许英剑

鲁迅去世,已有70余年。如何雕刻知识分子心中的鲁迅?一直是个问题 新京报漫画/许英剑

学者摩罗的一本新书刚刚出来,很快造成了轰动,多位文化人物被裹挟其中。其中参与论战的有易中天,挎刀站台的有孔庆东,“被联袂推荐”的有梁文道和钱理群,自愿“出台”但表达了质疑观点的有刘震云。更多的知识分子,用铁青的沉默表达他们对摩罗,一个曾经的自由主义者,一个曾经的鲁迅信徒的愤慨与蔑视。

在知识分子里面,思想发生转向的并不罕见,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也属正常。但如摩罗这样,“今我”对“昨我”展开血淋淋的屠杀,惊心动魄的程度令人震惊。摩罗曾经是“鲁迅之子”,他对国民性的批判,不妥协的战斗姿态,深得鲁迅的神韵。也因为此,摩罗被校方停工停薪,成为受害者,这让他在知识界获得了更大的名声。

但这才过了多少年,摩罗玩起了乾坤大挪移,让所有观者的眼镜碎了一地。吮着鲁迅的乳汁成长的摩罗,反手一刀,手刃了自己的精神父亲,用“弑父”宣告了自己的“新生”。

摩罗强调自己对鲁迅依然尊敬,但他指出,鲁迅对中国文化和历史起到了误导的作用,对中国的后来发展,种下了带毒的种子。对“父亲”算客气的,他对五四时期的思想领袖蔡元培,那是痛下杀手,认为蔡元培和五四一代,向西方殖民者献媚,且是将中国文化割裂的凶手。他说,本来中国人过得好好的,正是由于五四诸子的努力,才造成百年丧权辱国的局面,这个局面直到现在才被纠正过来。

摩罗的转变,让很多人回不过味来。但我觉得,这种看似匪夷所思的转变是可以完成的。他认为以前的自己是被洗脑了,经过艰苦的努力,才从洗脑状态中清醒过来。那我们当然可以这样想,他如今的转变,又何尝不是一个洗脑的过程?

这个转变的背后,是GDP的提升,是整体国力的强盛,是政府权威的加强,是国家主义的勃兴。如果一个人脱离了现实,在头脑中构思社会图景,一端是环境的日渐逼仄,一端是耀眼的蓝图,这个头脑,当然可能趋利避害,做出令自己心情舒畅的选择。而且,这个完全可能是“自愿”的选择。

只是,摩罗的转身实在太猛了,如此自觉地践踏从前的自己,把自己彻底地“洗澡”,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这种景象,人们在文化大革命里见过,但在学者正常的思想转型里,却违背了常识,也扭曲了情理。

其实,摩罗并不是偶然的个案,不少人由于种种愿意,同正常的社会生活经验隔离,失去了思想领域的常识,让幻象遮蔽了真实。而且,很多人由于焦虑和灵魂的重负,会从头脑里剥夺真相,制造幻觉,并不断地告诉自己,那些幻觉就是真相。这是不少正常人很突然地走向脑残的原因所在。

鲁迅是不变的,变的是摩罗。

⊙ 作者:潘采夫

传统中国的海洋难题 后一篇前一篇 老外收79国人收1000 中青报:钱多就该被坑吗?

最新评论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1 17:55, Processed in 0.7020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