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巴蜀网 门户 学术文献宗教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09-12-2 10:54|查看: 347|评论: 0|来自: 香港宝莲禅寺

中印边境卡孜河谷地带发现古格王国早期佛教遗存

中国考古专家对中印边境中方一侧卡孜河谷地带佛教遗存研究时发现,这批考古遗址中的早期石窟、寺院遗存属公元11世纪古格王国早期,与藏传佛教后弘期开山大师仁钦桑布的活动有关。

刚刚在此间结束的“边疆民族考古与民族考古学论坛”上,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所长霍巍教授介绍说,卡孜河谷地带位于西藏札达县波林村,是仁钦桑布的出生地,当地佛教遗存包括卡孜寺、聂拉康和查宗贡巴石窟等,其中卡孜村13座佛教建筑遗址以及热尼拉康遗址等新发现的确认,均可印证历史上关于仁钦桑布曾在当地建寺修塔的记载,为西藏西部佛教复兴初期(约公元10世纪晚期至11世纪)的历史提供了难得的物证。

“这批佛教遗存保持了西藏本土传统,不仅与西藏腹心地带文化联系密切,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藏传佛教寺院也具有相似之处,说明藏传佛教艺术是中印边境上述地区的主导文化影响。”霍巍说,遗存殿堂、石窟中的壁画及木雕门楣、佛塔造像等遗物,也受到克什米尔艺术风格的影响;此外,从某些遗存中能观察到来自印度、尼泊尔乃至中亚的艺术家留下的痕迹,但当地没有发现印度教的遗存。

据专家介绍,古格王国于公元10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雄踞西藏西部,是中国与南亚、中亚交接的“文明十字路口”。此前那里发现的佛教遗存以15世纪后古格王国晚期为主,而卡孜河谷地带的佛教遗存是2007年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对中印边境的考古调查中首次发现的。

“上述遗存被确认为古格王国早期,把藏传佛教在西藏西部的影响力提前了500年左右,对于辨析古格王国境内不同的佛教艺术风格流派、复原佛教艺术发展状况,也有重要意义。”霍巍说。(信息来源:香港宝莲禅寺)

喜马拉雅峭壁洞窟里的宗教与艺术 后一篇前一篇 老外收79国人收1000 中青报:钱多就该被坑吗?

最新评论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4 00:22, Processed in 0.982802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