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巴蜀网 门户 新闻存档四川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3-5-15 06:24|查看: 472|评论: 0|来自: 法治周末

四川大熊猫保护区被曝为磷矿开采让路

九顶山自然保护区内,满载磷矿石的运输车一辆接一辆。刘建永 摄

⊙ 记者:刘建永

发自四川成都、什邡

一家环保组织和横断山研究会前不久联合发布了一份关于地震灾区磷矿开采活动的调查报告,称四川当地政府将九顶山自然保护区内的3平方公里的索棚子区域划给四川宏达集团用于磷矿开采,尽管这些区域属于“限制勘察区”。而九顶山自然保护区是大熊猫的栖息地。

横断山研究会高级地质工程师杨勇称,九顶山自然保护区所在的龙门山区域本身就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区。5·12大地震以后,地质环境更加恶化,成灾面积和规模进一步扩大,按照目前这种加大加深开采的趋势,地质灾害的威胁恐怕还将延续很久。

环保专家郎希宇表示:“这条被挪动的地界,绝不仅仅是一条自然保护区的边界,它还是保护区内11只野生大熊猫的生命线,更是为追逐经济利益而失守的道德底线。”

如今,磷矿开采的逐渐加大,甚至深入到大熊猫生存腹地,连动植物也无法幸免。民众对此纷纷吐槽,表达不满。法治周末记者近日赶赴什邡等地调查。


磷矿开采致疾病多发

九顶山地处德阳市绵竹、什邡两个县级市和阿坝州茂县的分界线上,位于岷山山系龙门山脉中部,其南端距离成都市约40公里。九顶山自然保护区是围绕九顶山所形成的野生动物型保护区,该保护区是四川省多个国家级大熊猫保护区之一。保护区内有陆生、水生、野生动物300多种,含金丝猴、扭角羚、云豹、绿尾虹雉等多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常有大熊猫出没。该片区域亦是我国龙门山磷矿区所在地,我国磷矿产量的十分之一就是出于此地。长期以来,磷矿的开采不仅威胁到动植物的生存,而且早已对当地人的健康造成了严重侵害。

4月19日,法治周末记者经什邡市,过红白镇的红东大桥,逐渐深入龙门山区域。沿途路面崎岖不平犹如过山车,两侧山脉陡削绵延,不见首尾,多处山丘落石、崩塌、滑坡迹象明显,部分地点设有山体防护装置和提醒标志。一过红东大桥,便可见到满载磷矿石的运输车一辆接一辆地开过,所经之处,扬起满天尘土。路两旁,时而是深沟陡壁,时而是废弃的磷矿开采点和磷石膏渣堆,路旁时不时可以看到正在施工的工人。

几经辗转,记者在什邡市金花镇仁和村见到了老人黄显万。“这事你们一定要报道哟。”面对记者,老人疲惫的脸上露出了恳求的神态。而听说记者来了,仁和村村头很快便聚集了一群村民,围着向记者倾诉。

黄显万是仁和村的前任支书。5·12大地震后,仁和村的灾后安置房小区毗邻着一家名为蓥峰实业有限公司的化工企业(以下简称蓥峰公司)而建,每天该企业排放的滚滚浓烟绵延数公里,味道就像“花椒面、辣椒面搅拌着盐巴”,不仅致使周边庄稼不生,寸草难活,也使仁和村“短短四年间就死了不少人”,且“死者都是50岁以下”。出于恐惧,全村8个村民小组有7个小组的人都跑了,剩下一些老弱病残也不愿搬进安置房,而是在稍远的地方临时搭个窝棚凑合着住。由于每天都闻着难闻的气味,很多人都得了气管炎。

据法治周末记者了解,蓥峰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化肥为主,集矿山、冶金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其产品主要为农用磷酸一铵、磷酸氢钙、硫酸钾型复合肥等。

同样深受其苦的还有绵竹市清道镇白衣村。距离白衣村不过百米的地方堆放着一个长约1公里、宽约50米、高近20米的磷石膏渣堆。这个由四川龙蟒集团(以下简称龙蟒集团)倾倒的近乎一座小山的庞然大物不但气味刺鼻,有时还会发出幽幽的绿光,一刮风,菜叶子上就满是渣灰。更让村民害怕的是,磷石膏渣堆紧挨着周边村落的水源地马尾河。每逢下雨,渣堆渗漏进河流和地下饮用水源,水里白乎乎的就像面汤,有的地方水烧开了竟然还浸出一片血红色。村民赵凤华称,自有了这个磷石膏渣堆后,喝了地下水都觉得腿软。

与蓥峰公司颇有相似之处,龙蟒集团是一家集磷化工、钛化工、生物化工和钒钛磁铁矿综合开发利用为一体的企业集团,其年开采磷矿石150万吨,年生产饲料磷酸盐50万吨、肥料磷铵100万吨、工业磷铵1万吨。

而拿到3平方公里索棚子区域开采权的四川宏达集团则是一家靠生产磷肥起家,现已是集多金属矿山开发、多金属冶炼、化工、金融、地产、贸易等产业于一体,且控股两家A股上市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

据横断山研究会统计,仅龙门山地区就有类似的大大小小的磷化工厂100多家,矿井100多个,磷矿山36个。早在5·12大地震前,龙门山中段的磷矿年开采规模就已达到500万吨。磷石膏是磷肥生产的副产品,每生产1吨湿法磷酸约排出5吨磷石膏。到2011年年底,我国已累计堆积了超过3亿吨磷石膏,每个中国人平均分摊200多公斤废磷渣。

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一大磷肥生产国,也是第一大磷石膏副产国。巨量磷石膏的堆存除占用大面积土地外,由于其通常含氟化物、重金属、游离酸等诸多有害杂质,还可带来粉尘污染、地下水和土壤污染以及滑坡等环境问题。而在九顶山自然保护区内的磷矿开采更是直接威胁到了大熊猫等珍惜物种的生存。

相关信息显示,磷石膏里含有砷、镉、汞等有害重金属化学物质。“三价砷”在体内可以转化为甲基或甲基砷化物,具有毒性,如三氧化二砷,即为砒霜;“镉”会对呼吸道产生刺激,长期暴露会造成嗅觉丧失症、牙龈黄斑或渐成黄圈,还可导致骨质疏松和软化;“汞”为慢性毒,很容易蒸发到空气中引起危害,大量吸入可导致齿龈炎、震颤、神经异常等。这些有害重金属化学物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可长达数百年。


大熊猫为磷矿开采“让路”

资料显示,龙门山断裂带的磷矿石地质储量为11亿吨,其中工业储量为2.2亿吨,相应的磷化工企业在龙门山与成都平原过渡地带星罗棋布,从业人员达3万余人。龙门山磷矿区和磷化工企业主要分布在什邡、绵竹和安县,以德阳市为主,并以此形成从开采──运输──化工的资源链条型产业集群。仅龙门山磷矿带的三大磷矿“金河磷矿”、“清平磷矿”、“天池磷矿”,总产量就占到中国磷矿石总产量的十分之一,是仅次于云南、贵州、湖北的第四大磷矿和磷化工产业基地。

5·12大地震后,曾占四川全省磷矿石产量95%的龙门山区域的磷矿石产能遭到重大破坏,地震前曾达500万吨的产量一度降至2008年的251万吨,2009年也仅恢复到259万吨。

磷矿石供应的减少也导致磷矿价格的飙升,2010年以前,一吨磷矿的价格不过几十元,而此后,一吨磷矿已经可以卖到令人咋舌的500元至600元,而且还供不应求。中下游企业对于磷矿石的迫切需求不言而喻。本身没有磷矿、每年对磷矿石大概需求50万吨的宏达集团更是无法置身世外。

5·12大地震后,宏达集团获得了在九顶山自然保护区内的“矿产探查权”,省国土资源厅向其颁发了探矿证。而据此前四川省公布的《德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四川省地质勘查规划》、《四川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等多个规划均将九顶山自然保护区列入“限制勘察区”。

为此,宏达集团向政府“提议”调整九顶山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和范围,将原位于自然保护区内的索棚子3平方公里的地区调出保护区,然后将原处在自然保护区之外的白云山6平方公里的区域调入,以便为勘察和下一步的开采“让路”。

2010年,绵竹市政府对宏达集团的“提议”表示支持;同年,九顶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委托相关科研单位对宏达集团的“提议”内容进行综合考察,并于同年底完成,该保护区提出“建议”以支持宏达集团灾后重建的生产需求。2012年8月20日,省政府以川府函[2012]184号文回复省林业厅《关于申请调整四川九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和范围的请示》,予以批示同意。至此,从程序上和手续上,位居九顶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且富含磷矿的索棚子区域3平方公里的这块“肥肉”被挖出。作为对更适合大熊猫栖息的原生态的索棚子区域的置换,白云山6平方公里的人造林被“空降”给自然保护区。此举致使大熊猫保护区被人为分割并“支离破碎”化。

根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种群数量及栖息地调查结果,九顶山自然保护区有大熊猫11只,大熊猫痕迹主要分布在靠近安县千佛山保护区的板棚子、平水河、长河坝及四坪等地,而这一区域恰恰将龙门山磷矿成矿区包含在内:哉坪磷矿区、长河坝磷矿区、板棚子磷矿区干沟矿段、麦棚子磷矿区等多个磷矿开采区都位于这一区域。因此,龙门山磷矿的开采,即意味着在大熊猫栖息地的腹地“开刀”。宏达集团的“腹中挖肉”行为,被指是经济发展与生态抗衡加剧的缩影。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第26条规定:“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也指出:“自然保护区属禁止开发区域,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禁止开展任何形式的开发建设活动。”

有人质疑,保护区范围和面积的调整需要极强专业性的建议,为何是由一家企业提出?以保护工作为核心的自然保护区为何为了迎合企业而主动要求调整?在保护区范围和面积调整尚未批复之时,相关政府部门批准企业在保护区范围内探矿又是否符合保护区管理规定?

针对舆论的“千夫所指”,宏达集团急切辩解,称其是以生产磷肥起家,并未涉足磷矿开采。“考虑到采矿活动可能对当地生态造成的影响,该矿区(指被调出的索棚子3平方公里的区域)目前以及未来两三年内仍将处于探矿阶段,大规模开采为时尚早。在开采之前,公司会做好缜密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宏达集团总工程师杨守明对外如是表示。

5月6日上午,法治周末记者来到宏达集团,相关人士表示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沧龙外出,总工程师杨守明也不在成都办公。下午,杨守明给记者发来手机短信,称其在外面,不便接待。当晚,该集团相关负责人又给记者打来电话,表示刘沧龙一天都在开会,5月7日又要外出。

据了解,宏达集团是四川省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也是全国500强企业之一。在今年3月份,刘沧龙的堂弟、金路集团董事长刘汉因涉嫌窝藏、包庇等刑事犯罪被调查,因宏达集团是金路集团的第一大股东,刘沧龙亦与刘汉是亲属关系,刘沧龙也一度被舆论紧盯。据称,刘沧龙与刘汉一样,均行事低调。

一份环保调查称,对九顶山自然保护区内大熊猫栖息地的各类干扰之中,以人类的过度采伐为最大;其次是公路建设和采矿活动。由于开矿,在绵竹和安县交界的板棚子区域已经退化为大熊猫的季节性活动区。有当地矿工证实,在四川九顶山自然保护区内的成矿核心区,以前可以看到的大熊猫粪便,近几年几乎看不见了。


废渣处理远不及新渣剧增

4月2日,历时数月调查的《与危险为“磷”──四川省磷肥行业磷石膏污染调查》的报告公开,披露了什邡、绵竹两市大型磷石膏违规堆放的情况。报告指出,在对上述两市5家大型磷化工企业的磷石膏渣进行抽样检测,发现“所有检测的磷石膏渣的浸出液都含有氟化物、重金属等有害化学物质,由于氟化物含量较高,超过一半的磷石膏样品,属于危险固体废物,而所有属于危险固体废物的渣堆的处置和管理都不符合国家标准”。

在居民区附近违规大量堆放的、氟化物超标的危险固体废物磷石膏中,经抽样检测,其中一座磷石膏渣堆氟化物含量超危险废物界定值7倍,而与居民区的距离不到国家标准的七分之一。调查的4座渣堆中,没有一座与居民区的距离达到国家规定的800米,其中龙蟒集团一座氟化物超标8倍的渣堆距村民住宅不过100米左右,且紧挨当地水源。

4月6日,什邡市、绵竹市两地政府不约而同地分别发布了内容相近的《关于什邡磷石膏污染报道的情况说明》和《关于媒体报道绵竹磷石膏污染情况的说明》,两地政府均将磷石膏废渣归结为“历史遗留问题”,同时声称将排查环境污染隐患,规范相关管理,加大执法监管。

据《四川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的预测,四川省2015年的磷矿产能会冲上1100万吨,将是2009年磷矿产量的4倍多。

仁和村村民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当地政府对媒体的报道有点恼火,已经禁止村民接触记者,同时还向仁和村下了通牒,限期搬进毗邻磷化工厂的灾后安置房,否则就“断水断电”。5月7日,仁和村前任支书黄显万给记者手机发来求救信息,称镇政府又在强制村民搬家。

白衣村村民赵凤华、张军、张文忠,在多次向政府和企业反映、要求迁走磷石膏渣堆无望后,只好自力更生,发挥“愚公移山”的精神,靠合伙借钱及贷款凑了8万元,买了一辆二手的挖掘机,每天一车一车地去挖那座形似小山的磷石膏渣堆,迄今已挖了一年半。

“依最快一天20车的挖掘速度,还需要挖10到20年。”在电话里,赵凤华的语气很是无奈。

河北青龙自残敲诈利益链:自穿耳膜敲诈 后一篇前一篇 老外收79国人收1000 中青报:钱多就该被坑吗?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7 08:49,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