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巴蜀网 门户 学术文献宗教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4-2-23 17:55|查看: 290|评论: 0|原作者: 镰田茂雄 隆藏   |来自: 《法音》   

中国佛教的特征

起源于印度的佛教,以其宗教的普遍性,越过印度文化圈,传入西域,进而传至中国。中国自古以来已经有了自己的文化,儒学、老庄等固有思想,已深深地浸透在社会各个方面。异国的佛教学说传到中国后,扎根于中国社会形成了中国佛教。

佛教传人中国在公元前后。不久,佛教逐渐地被中国人所信仰,随着学术研究的进展,同时也形成了势力强大的教团。经数百年之久,至隋唐时代,佛教已完全脱离了印度色彩,形成了中国独自的佛教。所谓中国佛教,就是指在这个时代形成的中国佛教的各个宗派,由中国人发展起来的佛教。

佛教传入中国以前,在中国思想界占据主流的是儒学。儒学是以人道主义为基础的一种思想。孔子思想的基本特征是:孔子已经意识到这样一个重要问题,即人们生活在社会上,应该怎样度过才有意义?至于人间世相和世界构造等问题,则位居其次。孔子并没有一开始就肯定人生,和把生存究竟有否价值等问题作为探讨主题。因为中国的思想普遍带有这种倾向,所以对于象人能否从现实的生存中得到解脱,如伊斯兰民族所谓超越人间万能的神是否存在,客观自然界的真相是什么等问题,孔子的关心是相当淡漠的。在具有这种倾向的中国思想界内,佛教认为人生是苦,以解脱为理想的教说,能够被社会所容纳,应该说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见解与中国思想完全相反的佛教,为了能够获取中国人的接受,必须迎合中国人,换上佛教能够拯救中国人的衣着,佛教才能生存。以此课题而成立的佛教各宗派,就是隋唐时期的佛教。中国佛教究竟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以下对此试分别论述。

教相判释 佛教在印度随着由小乘佛教发展到大乘佛教,各种学派和教团,不断制作阐述各自观点的大量经典。这些庞大经典,经不同场所和时代,由众多的印度或中国的译经僧,传译至中国。中国的佛教徒,接触到这些经典后,发现其中所讲的内容互相矛盾,不知哪是传播佛陀真意的经典,而深抱怀疑。因为仅仅研究经典,便不能通过自己的体验去把握觉悟的真意。于是,便出现了作为修行法的禅观和念佛。这样一来,他们认为真正显示出佛陀真意的经典是《法华经》和《华严经》。并且,以这些经典为中心,开展了与其它经典作价值性的比较和研究。这就是中国佛教特征之一的“教相判释”。他们主张这些经典虽然不是佛陀直说,但它是依众生根机的程度不同或浅或深而宣说的。这种“教相判释”的说法,在思想史上我们完全承认有它的意义,但是,也明显地有它无视历史事实、牵强附会的一面。这种不得已的作法,不无其形式上过分的一面。主张“教相判释”,具有代表性的是天台宗的五时八教和华严宗的五教十示。

现实主义 为了使印度佛教能被中国社会所容纳,中国佛教不得不主张现实主义的倾向。无论是浸透于民众的民间信仰中,还是在高深的佛教哲学里,这种倾向都表现得十分显著。在民间信仰中,他们重视咒术信仰,认为唱诵咒文,就可以从一切恶业中超脱。例如:在读诵《般若心经》时,最后的咒文不译成汉语,而按原梵文发音进行唱诵。这种唱诵,从汉语角度来说,虽然意思完全不能理解,但是,这里似乎洋溢着神秘的宗教色彩和感情,给人一种神圣的感觉。印度的大乘佛教也强调咒术,因此,中国人在吸收印度佛教时,比起小乘佛教来,大乘佛教对他们更有吸引力。对中国人来说,在大乘佛教的菩萨之中,特别关心的是观世音菩萨和弥勒菩萨,其中观世音信仰,已深深地浸透在中国人的信仰生活之中。

其次,被称为中国佛教之精华的天台宗和华严宗,我们在其哲学体系里明显地看到重视现实的倾向。天台宗从“色香中道”的立场出发,在现实的事实中探求真理,组织其哲学体系,彻底奉行“理想即现实、现实即理想”的“相即哲学”。另外,华严宗也完全否定在事物现象的背后存有形而上学的实体,主张在构成现实的每个事物之中都有真理,进而认为,每个现实的事物都是圆融相即的。中国佛教的这些哲学思想都注重现实的事实。就真理来说,它不承认在现实的背后有形而上学的真理存在。对中国佛教徒来说,那种与现实无关的另一世界、形而上学的真理,无论怎样完善,他们拯救的对象仍是在现实中被烦恼所缚的众生。这样,天台、华严等宗派基于肯定现实的世界观,组织了一套佛教哲学,具有浓厚的哲学理论色彩。以这种理论为指导背景,并用实际行动进行实践的则是中国的禅宗。“禅”在印度佛教中是一种修行的方法,而使它成为宗派却是在中国。中国的禅宗是在正确地继承印度佛教禅定思想的同时,受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可以说它是最具有中国特征的佛教。因为在印度,一般人都很容易接受“业”“轮回”等思想,所以在这种思想背景下形成的印度佛教,认为要想达到觉悟的境界,需要很长时间,在现实生存的世界里,悟道至难,须经过几个世代的转死复生、轮回生死之后,才能进入觉悟的世界。现实主义的中国人不能满足这种开悟过程,希望在现世就能开悟,获得解脱。强调这种主张的就是禅宗的教说。禅宗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立足于我们自己的本性就是佛的本性认识,指出在现世中的众生即可成佛。他们认为不依经典也能求得真理,真理不在经典里而在自由体验的世界中,因此主张“不立文字”。中国佛教徒重视现实主义的倾向,可以说禅宗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与自然合一 中国人随顺自然的态度,在古代思想里也曾有过表现。例如《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里载有“人法地,天法道,道法自然”。说明天、地、人的根本──“道”,最终要归于自然。人的社会生活、个人生活和使这些生活运动的秩序,都必须依据“自然”。认为春至花开,秋到叶落等天地自然运行,都能赋予人生崇高的智慧。人的存在,只不过是天地自然运行中的极其微小的一部分,人的灵魂故乡,最终要归于天地自然。自然本性的归宿之处,就是人伦之道的根本所在。这种中国的自然观,无疑给了中国佛教以极大的影响。僧肇在“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的与自然一体的观念中,找到了佛教的寂灭境界。这种思想与印度佛教的寂灭观有着明显的差异。禅宗著作《信心铭》里有“等观万法,归复自然”之句。另外,南宗禅的开祖慧能大师也曾说过“佛是自性作,莫向身求。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是佛”。这里所说的自性,既有自我本性之意,也有自然本性之义。这些都是中国式的自然观。禅宗还主张从自然中求佛,在回答“何谓佛”的问题时说:“庭前柏子树”、“麻三斤”;或者在自然本身的姿态中观佛,形成了松风之音、川谷之响即是佛音之类的见解。著名的北宋诗人苏东坡居士“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的诗句,深刻地体现了自然观与禅意的合一。这是用来表现禅宗觉悟世界的非常简洁的语句。“柳绿”、“花红”亦是如此。日本曹洞宗开祖道元禅师亦有“峰色谷响,皆吾释迦牟尼声与姿”的诗句。

儒佛道三教融合 中国原来的儒家、道家等固有思想,早已深深地浸透在以士大夫为中心的中国人之间。佛教从印度传来以后,一方面与儒家、道家对立抗争,另一方面又与它们融合,同时形成了中国佛教。

儒家思想既然已成了中国人的伦理道德的基础,因此,佛教为了扎根于中国社会,不得不与儒家伦理观念相妥协,从而主张儒家的孝和佛教的尊重父母的教义相一致,儒家的五常伦理与佛教的五戒同一。儒家和佛教为同一教说的主张,在南北朝时代即已萌芽,北齐颜之推的《家训》里就有儒佛一致论。活跃于唐中期的宗密曾站在佛教的立场上,撰写了《原人论》一书,意图包容儒家和道家。唐末至宋以后,主张儒佛一致论的学者更不乏其人。

道教,系由后汉张道陵创立五斗米道而发祥(公元155年后),北魏寇谦之(公元365~448)完成其教团组织,其后,受到佛教影响而发展成为中国的民族宗教。它一方面与佛教进行对立、对抗,另方面也同佛教进行密切交流。南北朝时代,就有人提倡佛道一致。例如传说南齐的道士张融临终时(公元497年)左手拿着老子的《道德经》,右手持着佛教的《小品般若经》和《法华经》。南宋时代出现的新型道教“全真教”,可以说是巧妙地融合佛教的禅学思想和道家思想的一种产物。

儒佛道三教一致论,在中唐宗密禅师以后即盛行。宋代编撰了如《三教平心论》等以三教一致学说为基础的大量著作。至明清时代,佛教已不被视为外来宗教,它完全同化于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之中,成为中国人的血肉的一部份。无论是赋予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以新的生命的新儒学“宋学”,还是由王阳明集大成的“阳明学”,都曾受过佛教的影响。

中国佛教的这种融合主义倾向,不仅仅表现在同其他宗教的关系上,而且也表现在佛教的内部各宗派的关系上。例如:禅与净土教相融合,形成“念佛禅”,即既主张坐禅,又提倡念佛的混合主义,禅净彼此之间毫无矛盾。另外,在民间信仰中,融合主义也表现得十分突出。一般庶民在礼拜作为信仰对象的圣像时,往往将观音、释迦、老子三者同时并奉,这也可以说是中国人的宗教意识的显著特色。

〔日〕镰田茂雄著 隆藏译

译者附记 镰田茂雄,1929年生,文学博士,东京大学教授,日本当代著名中国佛教史专家。著有《中国华严思想之研究》、《镰仓旧佛教》、《宗密教学的思想史研究》、《中国佛教史》、《日本佛教的故乡》、《朝鲜佛教寺院和历史》、《中国佛教寺院和历史》、《中国佛教史》1~3卷等。本文是《日本佛教的故乡》第二章第一节,文章比较概括地论述了佛教传入中国后,同中国文化和思想相融合的种种特征,提纲挈领,颇具新意,特译出以飨读者。 ●

地藏菩萨的前世今生 后一篇前一篇 老外收79国人收1000 中青报:钱多就该被坑吗?

最新评论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5 11:08, Processed in 0.3588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