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温水青蛙|查看: 8160|回复: 22
[影视

40亿美元!玩具制造商孩之宝将收购“小猪佩奇”母公司

 [复制链接]
#
跳转到指定楼层

[影视40亿美元!玩具制造商孩之宝将收购“小猪佩奇”母公司

 [复制链接]
  小猪佩奇又名粉红猪小妹(英文名:Peppa Pig),是由英国人阿斯特利贝加戴维斯(Astley Baker Davis)创作、导演和制作的一部英国学前电视动画片,也是历年来最具潜力的学前儿童品牌。故事围绕她与家人的愉快经历,幽默而有趣,藉此宣扬传统家庭观念与友情,鼓励小朋友们体验生活。
  由英国E1 Kids于2004年5月31日发行首播后,其动画片已于全球180个地区播放,至今共播出4季;中国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目前也在热播之中,极简的动画风格,幽默的对话语调,深具教育意义的故事情节,不仅能让学龄前儿童学习知识,更能让小朋友们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体验生活,深受全球各地小朋友们以及其家长们的喜爱。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温水青蛙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温水青蛙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温水青蛙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温水青蛙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温水青蛙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温水青蛙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部分儿童地垫含甲酰胺 最高超台湾标准930倍 上海夜查专车15辆车被扣 司机罚1万平台罚10万
3# 峨眉山
 红英 发表于: 2018-4-26 10:46:17|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人民日报评论:小猪佩奇成为超级网红需要几步?

源自:人民日报
  小猪佩奇,成为超级网红需要几步?| 睡前聊一会儿
源自:人民日报评论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大家好,我是党报评论君。看动画片是不少人共同的记忆,要说时下最火的动画片,莫过于《小猪佩奇》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在以猪为形象的影视作品中,好吃懒坐的猪八戒深入人心,而一只长得像吹风机一样的粉色猪走红,让许多人感到不可思议。简单的故事情节,粗线条的动画制作,恰恰是这样一部看似幼稚、粗糙的动画,不仅成功战胜了喜羊羊和熊大熊二,而且在表情包大战中与蘑菇头一决高下,如今更是成了“社会人”标配。
  到底有多火?一组数据可见一斑。《小猪佩奇》在全球180个地区播放,在我国某视频网站每月播放量达到10亿次,仅去年一年就创造了12亿美元的零售额。这样的数据,让不少业内人士也着实震惊。
  一部动画片的成功,必须过父母和孩子的两道关。《小猪佩奇》里温和而无害讨论,教给孩子如何和父母以及他人相处的道理,相比较那些以对抗延续剧情、充斥着暴力和谎言的动画片,这样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作品自然会吸引不少80后、90后家长的目光。
  动画片情节看似无聊,实际上都是精心设计,比如佩奇第一次滑冰摔倒想要放弃,她的爸爸没有讲大道理,而是自己也狠狠摔一跤,告诉她:摔跤很正常,大人也会摔跤。这些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构成一个家庭的温暖和智慧,给孩子们的世界打开了积极阳光的一面,由此看来,小猪佩奇走红,在于切中家庭教育的需要,当新手父母不知所措时,小猪佩奇刚好填补了这个空白。
  以作品捧红一个形象,甚至带起一波跟风热潮,小猪佩奇并非孤例,但能够进入社交空间,并成为独特的网络现象,恐怕并不多见。网上就有一些人,以精致的“猪猪女孩”自居,在短视频平台上,“小猪佩奇身上纹,掌声送给社会人”的调侃,也变成了更多人所熟知的梗。从小朋友界的大佬,成为网络社交红人,有人曾这样总结小猪佩奇走红背后的套路:先是动画片播放打好受众基础,然后以表情包、短视频等进入社交流行符号,再通过明星大V成为现象级话题。的确,被不同群体赋予不同内涵,小猪佩奇受到热捧,虽然不乏跟风炒作的成份,但不得不说,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的传播方式、营销模式变革,也是捧红小猪佩奇的重要原因。
  得益于内容上的深耕细作和传播方式上的创新使用,让小猪佩奇在网红的道路上,可谓一路狂奔。这也令人反思,放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来审视,今天的产品创新该如何提升感染力和吸引力?为什么有的产品能够成为现象级的IP,而有的却在市场上无人问津?问题的关键在于贯穿产品之中的价值。
  小猪佩奇所传递的是正向、温暖的家庭观念,回答的是如何构建良好家庭关系这样普遍性问题。审视国内,金庸的武侠小说不断被翻拍,形成一波解读热潮;故宫淘宝借助现代创意,让600多年的文化活了起来。和小猪佩奇一样,这些IP之所以能持续走红,在于产品背后所赋予的价值关怀,既是最大的卖点,也是生命力所在。要知道,技术和文化结合才能相得益彰,将价值注入产品才能绽放光彩。
  当然,在“社会人”的路上越走越远,不少人也担忧:“小猪佩奇会被玩坏了”。时下,不少中小学生以此标新立异,一些人以穿戴小猪佩奇的服饰、手表等互相攀比,更有甚者,少数不法商家假冒仿制相关产品,攫取利益,这些不利于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因素,需要警惕。毕竟,小猪佩奇再社会,也不能毁掉了孩子的童年,不能逾越规则和底线。
  这正是:小猪变身网红,吸金水平高超;衡量文化产品,莫忘价值尺度。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 四姑娘山
 红英 发表于: 2018-4-25 10:06:00|显示全部楼层

“社会人小猪佩奇”为啥这么火?背后套路很深

源自:央视新闻
  “小猪佩奇身上纹,掌声送给社会人”
  因为最近这句流行语,原本只是1~5岁儿童偶像的小猪佩奇,迅速征服了众多年轻人,成为中国社交网络的超级IP,全网红人。不对,是红猪。
  这只来自英国的粉红色小猪,不仅人气超高,而且身价不菲,是最赚钱的动画人物之一。据媒体报道,《小猪佩奇》2017年在全球范围内带来的零售收入达到12亿美元(约75亿人民币)。
  那么,小猪佩奇为啥这么火?背后有着怎样的商业逻辑?
  掌声响起来,来了解这只脑袋长得有点像吹风机的小猪。
1# 贡嘎山
 红英 发表于: 2018-4-17 01:46:00|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诞生14年:小猪佩奇到底是怎么火起来的?

源自:PingWest
  今年社交平台上最火的带货女王是谁?范冰冰?杨幂?Angelababy?
  不,是猪猪女孩小猪佩奇。
  如果你经常用抖音、快手、B站、知乎、微博……或者类似的任何一个内容或社交平台,那你很大概率能答出这道题:
  掌声送给社会人。
  随着口号喊响,社会人小猪佩奇似乎一夜之间就在短视频平台和社交网络上爆火了,还顺手救活了一堆卖盗版儿童塑料玩具的淘宝店。淘宝上随便搜搜小猪佩奇的纹身贴、手表、滑梯玩具、毛绒公仔,动不动就月销量过万了。
淘宝上的小猪佩奇玩具手表
  可是,这只已经诞生14年的粉色卡通猪,怎么突然就在中国火了呢?

动画先台后网播出,儿童基础扎实
  提起小猪佩奇,你可能最先想到的是短视频平台里“社会人”“猪猪女孩”的人设,以及搞笑的鬼畜视频和方言配音。但在拥有这些人设标签之前,《小猪佩奇》就已经是一部优秀的儿童戏剧动画片了。
  豆瓣上,《小猪佩奇》系列动画片的评分都超过了9分,在国内同样受关注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动画片评分却都在7分以下。
  《小猪佩奇》进入中国大陆的时间是2015年9月,早上七点在央视少儿频道播出,收视率很快就在早间档播出的少儿动画节目里排到了第一,是当时最受欢迎的学前儿童教育节目之一。
  同年10月,在电视台已经收获了高人气的《小猪佩奇》,又在爱奇艺、优酷、土豆三家网络平台上线。小观众们从在电视上被动收看,变成了在视频平台上主动搜索观看,《小猪佩奇》一年的播放量超过了100亿人次。
  这么受欢迎的《小猪佩奇》,进入中国时已经是一部十几年前的老动画片了。它最早在2004年5月31日在英国Channel Five播出,到目前为止已经播出5季,第6季计划在今年7月开播。
  这是一档针对学龄前儿童推出的喜剧动画片,每集只有5分钟,围绕佩奇和她家人朋友的生活故事展开,剧情活泼、幽默又温柔。
  小猪佩奇生活的社会里没有什么反派坏蛋人物,每集故事的结局也总是皆大欢喜。故事都不复杂,小朋友在观看时可以被逗得哈哈大笑,同时学到一些知识;陪伴观看的父母也不会觉得无聊,还能从中受到一些教育孩子的启发。
  和灰太狼红太狼那种简单粗暴的父母不同,小猪佩奇拥有一个近乎完美的家庭。佩奇的父母善于温柔引导而不是暴力责打孩子,他们善于聆听孩子的意见,也愿意采取循循善诱的方式表达。佩奇每次犯了错误,总是可以第一时间承认,父母也愿意平等和谐地和孩子交流。
  最近有家长在豆瓣上控诉孩子看了《小猪佩奇》后学猪叫,还在家里到处跳来跳去。其实,家长们还可以从小猪佩奇玩泥巴的故事里看到另一面:佩奇和弟弟乔治愿意征求父母的意见,因为他们提出的合理要求很少被拒绝。
  佩奇想要玩泥巴,就先去征求了妈妈的意见。妈妈没有阻止她玩泥巴,只是告诉她:如果你要在坭坑里跳,必须先穿上靴子。佩奇也继承了妈妈的温柔,在玩泥巴游戏里,佩奇同样温柔提醒了想跳入泥坑的弟弟乔治:等一下乔治,我得先检查一下这里安全不安全。
  佩奇的爸爸有责任心又幽默,他会手风琴、架子鼓、画画、跳水和打篮球。他工作很忙不能经常陪伴孩子,但也会精心准备生日惊喜,给孩子们变魔术,陪他们学自行车。在佩奇家,父母总是身体力行地教育孩子,他们经常读书看报,也带动孩子们阅读;他们鼓励孩子和家长一起做扫除、烹饪等家务,假期会带孩子去参加运动或野餐。
  动物的形象打破了种族、阶级和背景问题,动画片里的动物社会更像是一个乌托邦:虽然家长们从事着不同的职业,大家却是平等地生活在一起。无论工作是公司白领还是建筑工人,爸爸们下班后都会一起踢足球,妈妈们会一起喝茶聊天。
  简单幽默的剧情,平等美好的家庭和社会关系,马卡龙的配色,毕加索的画风,《小猪佩奇》凭借自身的品质,一早就已经在儿童眼里拿到了高分。

社交和短视频平台引爆
  成年观众对小猪佩奇的爱,比孩子们慢了不止半拍。去年9月,《小猪佩奇》第五季上线了。从微薄和百度搜索指数来看,不少成年人是在去年的十一假期被小孩子们安利了,开始主动搜索和观看《小猪佩奇》。
  微薄上的营销号和大V们也没有放过小猪佩奇。不知道是版权方有意营销还是佩奇的感染力太强,去年下半年,微博上关于小猪佩奇的讨论几乎没断过。
  去年7月,大V“休闲璐”发明“猪猪女孩”话题,算是微博上和小猪佩奇有关话题内容的开始;到10月第五季播出期间,营销号们又不断以猪叫和跳泥坑等剧情炒热度。到今年上半年,“小猪佩奇是富二代”“小猪佩奇和国际大牌联名款”等话题也被疯狂转发。
  接踵而至的是视频平台的火爆,去年11月,B站鬼畜区关于《小猪佩奇》的视频集中爆发,多个网友制作视频播放量超过百万。专业制作方言网络视频的“果子哥哥工作室”在B站投稿的《重庆版小猪佩奇来了》如今已经有超过300万的播放量,之后,网友们又做了广东话、四川话、东北话、广东话、新疆话、上海话、山东话、潮州话、长沙话、福州话、海南话、河南话、河北话等等多个版本。
  去年年底,一则将小猪佩奇画在背上的短视频引发了小猪佩奇在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火爆。紧接着,有网友发现意大利著名球星吉拉迪诺的左臂也有小猪佩奇纹身。随着“小猪佩奇身上纹,掌声送给社会人”口号喊响,小猪佩奇也成了成年人圈子里的明星。
吉拉迪诺
  之后就抖音视频引发的佩奇带货风暴了。如今,抖音上#小猪佩奇#话题挑战下的视频已经超过3万个,每条视频里,都带有不止一个小猪佩奇相关的周边产品。
淘宝上的抖音同款小猪佩奇玩具
  简单来说,小猪佩奇在国内火起来的过程可以总结成这样:
  动画先电视台后网络平台播出,打好儿童基础;之后在社交平台炒作话题吸引成年人注意;最后靠着儿童向家庭安利和短视频平台话题炒作双管齐下,完成最终的引爆;火起来之后迅速进行合作授权变现。
  这当然不全是自觉自发形成的传播,版权方有意的营销行为起了很大作用。这样一波操作下来,还能说猪姐不社会?

IP的营销和授权变现
  小猪佩奇大火的背后,动漫授权公司Entertainment One Group(eOne)功不可没。这是一家拥有丰富经验的授权公司,《爱乐之城》《圆梦巨人》《天空之眼》《神奇队长》等影视音乐作品都是经由他们向全世界发行的。
  小猪佩奇最初的发行商是ContenderEntertainment Group,2007年,这家公司被eOne以9700万美元收购了。2015年,eOne又以1400万英镑收购了《小猪佩奇》制作方Astley Baker Davies(ABD)70%的股权。eOne与ABD在此之前就共同拥有《小猪佩奇》的IP版权,收购之后,eOne对这一IP的特许经营权提高到了85%。
  随后的2016年,《小猪佩奇》就在全球范围内通过了500多个授权协议,在多个国家进行了巡演,还在英国和意大利设立了小猪佩奇主题乐园。一年时间,《小猪佩奇》就为eOne带来了11亿美元的收入。
  作为英国公司的eOne也没放过中国市场,他们在香港设立了办公室,在上海开设了公关公司,还和金比尔、企鹅、亿智、华旺等多家公司在中国合作进行版权代理和衍生品研发生产。
  合作商之一的金比尔总裁就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到,金比尔和eOne合作对《小猪佩奇》进行线上线下的推广,线上依托微信、微博、美拍等不同平台宣传推广;线下则把《小猪佩奇》的动漫人偶带到商场和粉丝见面。
  2016年10月,eOne就和微信联合推出了《小猪佩奇》的官方微信表情。到2017年,eOne还针对中国市场的特殊情况拓展了中端价位的衍生品,让正版衍生品在超市货架销售。
  《小猪佩奇》终于在短视频平台大火之后,eOne做的则是迅速签约大牌合作。不久之前,旺旺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晒出了旺旺和小猪佩奇合作的零食礼包,里面不仅有旺旺的零食,还有抖音上大热的小猪佩奇手表和背包。
旺旺小猪佩奇大礼包
  优衣库也在微博上晒出,他们和小猪佩奇推出了联名款儿童睡衣。
  从eOne官方公布的数据看,《小猪佩奇》目前的正版衍生品和版权授权已经超过750项,包含DVD、书籍、电影、玩具、文具、食品、衣服、游戏等等。
  《小猪佩奇》火爆的背后,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知道eOne到底起了多大的助推作用。如果看到这里你感觉被套路了,那么恭喜你:eOne并不是只想捞一笔块钱套路你一下,制片方在今年要播出的第6季里还引入了全新的人物,要继续保持这个IP对观众的新鲜度和吸引力。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
 红英 发表于: 2018-4-14 09:06:00|显示全部楼层

社会人小猪佩奇的IP奇幻记:从年度最火动画,到全网带货女王

源自:华映资本
  “
  “小猪佩奇身上纹,掌声送给社会人。”
  如果你迄今为止还看不懂这句话,那真的是太不涩会了。
  小猪佩奇是英国早教动画《Peppa pig》中的主角,和爸爸、妈妈、弟弟在山顶别墅中过着令人向往的生活。动画每集仅5分钟,就是围绕着佩奇与家人的日常生活展开的。
  然而最近,这只酷似吹风机的粉红猪小妹,却红遍了各大社交网络,不仅引发了新一波“带货狂潮”,还被万千网民调侃为“社会人”,成为一只家喻户晓的的超级IP。
  小猪佩奇引爆流量的逻辑和秘密,都在这篇文章里了?。
源自:知著网(ID:covricuc)

  小猪佩奇何以与社会人挂上钩?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和大家探讨一下什么是所谓的“社会人”。
在传统的社会学范畴里,“社会人”是指在社会学中指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完整意义上的人,与“经济人”相对。通过社会化,使自然人在适应社会环境、参与社会生活、学习社会规范、履行社会角色的过程中,逐渐认识自我,并获得社会的认可,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
  而如今在快手、抖音等社交平台上,“社会人”一词则被歪曲与重构,它专指那些“黑白两道都吃得开,各色人等都能拉上关系,混出了点儿小名堂,什么事儿都能摆平的人”。因此,这里的“社会人”一定程度上带有人情社会的劣根性,甚至是个略带贬义的词。
毫无疑问,“社会人”的世界是更为复杂的,是“水很深”的,它本不该与简单、天真的孩童世界挂上钩。那么,《小猪佩奇》作为一部早教动画又为何会火遍“成人世界”,又何以会让“社会人”产生共鸣呢?
  内容定位:社会价值的凸显
  这是一部自带强社会属性的动画片。虽然156集的故事都是围绕她与家人的愉快经历展开,但关于其中的情节,还是引来了很多网友吐槽,网络上一时间出现了大量类似“小猪佩奇教坏小孩子”的评论。如《吹口哨》一集中,不会吹口哨的佩奇给好朋友小羊苏西打电话,当苏西说她也不会吹口哨时,佩奇的回答亮了:
之后,苏西问佩奇什么是吹口哨,佩奇把吹口哨的方法告诉苏西时,聪明的苏西学会了,而此时佩奇直接挂掉了电话……
  再如佩奇有时也会“欺负”弟弟乔治,当父母对弟弟好时佩奇会嫉妒,甚至有时也会撒谎。很多人认为5岁的佩奇是个“心机girl”,更有人认为这会向儿童输出不良价值观。但笔者以为,在我们评价一部动画片的社会价值之前,首先要明确的,是它的自身取向:
  其一,它的创作背景。
  《小猪佩奇》是一部英国引进的动画,也就是说,它会更多地尊崇英国主流价值观,而英式教育崇尚孩童自由的发展和平等的代际沟通。笔者并不认为本片故意强化了所谓佩奇“心机girl”的一面,只是将5岁孩童成长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真实展现罢了。毕竟,哪个孩子在5、6岁的时候没有跟兄弟姐妹抢过零食玩具,哪个孩子不懂事的时候没有在父母面前哭着闹着要去游乐园,又有哪个孩子会喜欢大人们对于他们还未曾了解的孩童天性进行克制与约束呢?
  但是,作为外国动画,《小猪佩奇》引入国内后又难免会和本土价值观发生冲撞。在我们看过的动画片里,如《黑猫警长》《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等,都是在直观地展现善与恶的二元对立,我们会发现,以往的动画片中只有两种人──好人和坏人。坏人别想洗白,好人也永远不会黑化。不是5岁的孩子不会思考,而是我们普遍认为5岁的孩子“不需要知道这些”。所谓动画片的教化,则更像是用一种“主观灌输”的方式异化了孩子们对真实世界的认知,甚至试图代替孩子们去选择、去思考。
(图: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
  但是《小猪佩奇》打破了这样二元对立的价值观,比起营构一个理想的童话世界,它更偏向打破童话与现实世界的壁垒,不拘泥于正与邪之间的绝对对立,而是直观地反映佩奇作为一个5岁的“孩子”的成长状态。也正是这种多侧面人物带来的真实感,让我们从中嗅到了一丝“社会气”,所以才会用“心机girl”这样的社会词来描述她,也让小猪佩奇的表情包火遍了网络。
其二,它的目标受众。
  如果《小猪佩奇》是一部只给孩子看的动画,为什么很多成年人也可以一口气刷完156集?
  翻看网友评论,我们会发现,微信、知乎上对这部动画片进行积极评价的很大一部分都是80、90后的孩子家长。片中猪爸爸与猪妈妈与孩子平等、自由的交流方式成为温馨家庭的范本。许多家长看后表示要改善与孩子的沟通方式、作为父母要多陪伴孩子的成长、给孩子更自由的成长空间等等。可见,这部动画片的目标受众不光是学龄前儿童,还包括他们的父母。如此,它的社会价值便得以凸显了。
  品牌联名:“社会人”形象的固化
  当我们还在微信、知乎上为动画本身争论不休时,小猪佩奇作为年度最火IP人物早已红遍抖音,成为社交网络最火的“带货女王”。这年头,没有佩奇纹身贴、佩奇包包和佩奇手表的你,哪好意思说自己是社会人?
这一强IP的商业潜能还远不止此,3月29日,跨界合作大佬优衣库推出了优衣库×小猪佩奇合作款儿童睡衣,并借机玩儿了一把互动式营销:
这一发,引来了1000条“社会人”的评论:
  从小培养涩费人
  掌声送给社会人
  今天我是社会人
  ……
  小猪佩奇周边何以成为爆款?有一部分来源于视频社交平台的“迷之带货力”。小猪佩奇纹身贴与手表最早出现于网友在抖音平台发布的短视频,而被抖音“带火”的品牌还远不止小猪佩奇一个,其他诸如coco奶茶点单神器、海底捞新吃法等等。网红带货的出发点或许只是出于娱乐,但借助网民们跟风、猎奇的心理,想“红”并不难。
  从小猪佩奇“社会人”表情包到“社会人”周边,我们能看到的是强IP在互联网个性化、碎片化的传播模式下所显露出来的爆发式的商业潜能。无论是抖音的花式带货、UGC的自发传播与跟风,还是品牌商的强势联名,带来的都是小猪佩奇“社会人”这一概念本身在网民心中的又一次固化。
  受众玩梗:猎奇式的自嘲与反抗
  和之前的“蓝瘦香菇”“疯狂打call”“你站在原地不要动,我去给你买几个橘子回来”类似,“小猪佩奇身上纹,掌声送给社会人”如今已经被网友们玩儿成了梗,“社会”二字的意义也在传播中被不断地多元解构与扩散,其背后代表的含义不能说深刻,但一定是复杂、多重且不稳定的。
  那么,为什么我们都爱玩梗?
  梗在古代有个别名叫做“典故”,因此在网络语境下,玩梗多半等同于用典。将一大段故事缩减为简洁的一个词或一句话,能极大提高信息传递率,此外更有一种筛选作用──寻找同类。人有依赖群体的本能,而互联网看似亲密共生实则错综复杂的关系链中,每个人又都是孤立的个体。人们通过互联网社交的最终目的,是寻找同类,玩梗则更像是一条捷径。
(图片来源于知乎问题:为什么我们都爱玩梗?)
  那么,为何网民又会对“社会人”这个梗如此执念?“社会人”这三个字对于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
  当我们注意到“第一批00后已经成年”的同时,别忘了第一批80后已快40岁,成为了社会的中流砥柱,而如今的网络已被90、00后所主宰。也就是说,在网络上掀起“社会人”热潮的网民,几乎都不属于被重构意义上的“社会人”这一群体,无论对当前社会还是即将踏入的社会都处于半未知状态。也正是因为站在了旁观者视角,一种事不关己的安全感驱使他们肆无忌惮地对其调侃与重构。
正如前文所说,“社会人”或多或少地包含贬义,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从小猪佩奇社会人的表情包里,我们总是能感受到后人对前人一种“嘲讽式”的崇拜和负能量的宣泄。他们把对当前社会的认知凝缩在“社会人”一词中,饱含着的是对未知状态的焦虑和对于即将成为“社会人”的恐惧与自我暗示。
  人始终不能承载太多,而未知所带来的焦虑却让人压抑,有一种窒息般的无力感,却又是避无可避的,如山般沉重,似海般深邃。于是,网民们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小猪佩奇》,用如此轻柔和粉红幻想般的动画将沉重的现实一点点包裹起来,透过它,他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柔软而浑浊,依旧沉重,却放佛有了一种“生”的力量。他们知道这也许只是幻想,也许只是对于自己和社会的嘲笑,然后笑着接受了这一切。因此,如果说“即将成为社会人”是网民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那小猪佩奇大概是最轻松的解压方式了吧。
动画片自带社会属性不假,但能引发广泛传播的还要归因于受众。网民对卡通形象的“成人化”解读,虽然稍显猎奇,无法抹去的都是我们内心对于单纯明快的童真世界的怀恋与渴望。但愿这个粉红可爱的猪小妹带给我们以欢笑慰藉的同时,也能真正予我们以片刻释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0 19:44,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13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