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5236|回复: 14
#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河流·湿地成都北湖生态公园元旦开园 交警发布自驾出行指南

 [复制链接]
  北湖公园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龙潭境内,规划面积2.86平方公里,水面面积近千亩,绿化面积近3,000亩,是集水文化、鸟文化、竹文化、客家文化于一体的成都市主城区最大的人工湖泊和最美的生态湖区,也是成都市公益林示范基地──12平方公里北郊风景区的核心区域。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徐建宁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徐建宁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徐建宁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徐建宁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徐建宁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徐建宁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甘孜新龙的计划──请各位朋友提提建议!谢谢! [转帖]自然保护区能保护什么?
6# 青城山
 老乡亲 发表于: 2018-12-14 09:22:00|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看了熊猫逛公园 成都北湖生态公园(一期)元旦开放

源自:成都商报
⊙记者:黄琳 ◎摄影:张直

  13日,记者从成华区城管局(区园林局)相关负责人处获悉,继沙河城市公园之后,成华区又一个大型生态公园“北湖生态公园(一期)”即将竣工,将于元旦开始对市民开放。据成华区北湖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总面积约1198亩的北湖生态公园只是成华区打造美丽宜居公园城区,凸显人文与生态、都市与田园特色的其中一环,北湖生态公园是一个好的开端,公园与熊猫基地遥相呼应,去熊猫基地看了熊猫,再到公园来逛一逛,游客也就留得下来了。”
  据了解,成华区大力实施全域增绿,全区累计新增公园绿地50.11公顷,为推动成华“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成华区规划新增18个共3900亩的市政公园,规模居五城区第一。到2020年,全区计划建成公园总数30个,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5.2平方米,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2017年建成圣灯公园、杉板桥公园等6处共600余亩市政公园,2018年实施北湖生态公园、沙河城市公园等6处共1400亩公园,近两年新增公园面积在五城区名列前茅。

北湖生态公园里的熊猫雕塑
9个月精雕细琢 新北湖兼顾生态和文化
  经过9个月的精雕细琢,北湖生态公园(一期)将于元旦节开始对市民开放,记者昨日在现场看到,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收尾工作。北湖生态公园充分发挥自身天然优势,把湿地景观系统化提档升级。
  “北湖生态公园紧邻熊猫基地及成都市环城生态带,是成华打造北湖熊猫国际旅游休闲区的重点项目,所以在公园建设规划设计中,我们兼顾了生态和文化两大属性,既突出了生态之美,又体现了国际范儿。”据成华区北湖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北湖生态公园位于龙潭街道和成、秀水及石马社区规划红线范围内,总面积约1198亩,绿地及配套占地约740亩,水体面积约458亩,总投资2.84亿元,南临三环熊猫绿道,北邻老龙青路,西侧紧挨蜀龙路和绵成乐客专(成绵乐城际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成绵乐城际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高铁,东临片区级服务业集聚区。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对现有北湖驳岸清理、整治。同时对老北湖公园现有绿化提档升级并纳入周边绿化打造市政配套公园,建设总长度约15公里的绿道。
  北湖生态公园建设项目业主为成华区鑫华农业公司,目前已完成一期450亩公园建设。公园开放区域由三大主题区(欢乐活泉云桥区、梦幻竹海绿道区、森林湖光禅道区)和若干特色景点(月光山丘、萤火竹舍、熊猫驿站、云霞松堤、古榆松房、卧波亭、幽篁蹊径等)构成,并各自有相应主题,使游客能体验“三步一景、五步一园”。

以熊猫文化为依托 串联两大绿道系统
  在成华区聚力打造“文旅成华”品牌的背景下,公园在规划上与熊猫文化有机融合,记者在公园入口处和园区多处均看到色彩缤纷的熊猫雕塑,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在园区内将会有“熊猫公共艺术展”等系列熊猫主题活动。另外,园区内16米高的熊猫雕塑已成型,目前在做铺装工作。园区的熊猫广场不仅有大型熊猫雕塑,更有全面的熊猫图文资料供市民观看。
  成华区城管局(区园林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北湖生态公园以浓厚的熊猫文化为依托,围绕建设“世界精品旅游目的地”这一目标愿景,紧扣“文旅体商、人城境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充分发挥大熊猫国际品牌和北湖生态资源优势,通过倡导大熊猫悠然自得、儒雅禅意的生活文化,为区域熊猫文化品牌的挖掘推广、生态宜居环境的提升改善、文化旅游产业的引进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北湖生态公园位于成都城市通风走廊上游,项目建成后将有机连接起成都市三环熊猫绿道和环城生态区绿道,成为成都市民休闲的又一好去处。”鑫华农业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北湖生态公园还将建设7个人行景观桥,以连接各景观景点。在景区配套方面,公园内设计了约500多个停车位和10处公共服务驿站,配有无人超市、卫生间、茶室、书吧、熊猫文化展示馆等。

从空中俯瞰北湖生态公园
短评
成都“最萌公园”的背后
是“文旅成华”的生动实践

  成华区在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转型发展、向“文旅成华”蜕变时,认真盘点过自己的“家底”:熊猫文化、工业文明和古蜀文化。“国宝”大熊猫,是深受人民喜爱的“精灵”,是国际交往的“使者”,是成都走向世界的“名片”,熊猫基地所在的成华自然近水楼台。九个月精雕细琢,紧邻熊猫基地的北湖生态公园终于要和市民见面了,在这个成都“最萌公园”里,熊猫雕塑、黑白色调的铺地石头以及熊猫背后独特的“禅意”休闲文化,无不透露出成华在“熊猫”上所下的功夫。
  北湖生态公园只是近年来“文旅成华”品牌建设的一个缩影。前不久在东郊记忆对外开放的中国(成都)新视觉影像艺术中心,即将开园的红仓·完美世界文创公园等都在展示成华区建设“文旅成华”的决心。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转型发展,聚焦建设世界精品旅游目的地,成华区正聚力打造文商旅城融合发展新名片。按照要求,成华将主动对接世界文化名城战略部署和“三城三都”建设工作部署,提升整体策划水平,联动太古里等,打造猛追湾、东郊记忆、熊猫基地为旅游轴线,整体规划精品线路和连片旅游区,打造体验消费新场景,打响熊猫星球、夜游锦江、东郊记忆三个品牌,让“文旅成华”享誉全国、走向全球。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 金佛山
 老乡亲 发表于: 2018-3-22 09:22:00|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北湖开建710亩生态公园 今年底建成开放

源自:华西都市报
北湖生态公园俯瞰效果图。
北湖公园将充分彰显熊猫文化。
充满浪漫元素的熊猫竹海绿道。
  北湖生态公园绿化建设面积710亩,水面面积400多亩,还将建设总长15公里绿道将充分彰显熊猫文化、禅意文化特色,呈现出“三区八景”的效果。
  南有锦城湖,北有北湖。你期待的城北百亩湿地,今年底就会建成开放。3月21日,成都市成华区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38个重大项目总投资约221.2亿元。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从开工仪式上获悉,710亩的北湖生态公园正式开工,今年国庆期间其核心区建成开放,年底前完全建成开放。

工期
核心区今年国庆争取开放

  “传了很多年要整改,终于开工了。”家住在龙潭寺街道的市民周先生告诉记者,在没有封闭之前,身边的亲朋好友最喜欢来北湖耍。“这下更巴适了,家门口就有一片湿地,不用往远处走了。”
  北湖生态公园位于龙潭街道和成、秀水及石马社区规划红线范围内,总占地面积约710亩,由规划的390亩生态绿地和老北湖水库周边约320亩公园绿地组成。
  “北湖生态公园绿化建设面积710亩,水面面积400多亩,总共1200多亩,是成都市中心城区不可多得的生态公园。”项目建设方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总投资2.84亿元,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对现有北湖540亩驳岸清理、整治。同时对老北湖周边390亩现有绿化提档升级,打造320亩市政配套公园,建设总长度约15公里的绿道,核心区今年国庆争取对外开放,并将于年内完全向市民开放。届时,这里将成为中心城区最优美最具国际范儿的公园。“北湖生态公园有机连接了成都市三环熊猫绿道和环城生态区绿道,建成后将是成都市主城区规模较大的城市公园,成为成都市民休闲的又一好去处。”成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北湖生态公园位于成都城市通风走廊上游,项目开建对于成都城市公园建设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老乡亲 发表于: 2018-3-22 09:22:00|显示全部楼层
景观
彰显熊猫文化与禅意文化

  新建的北湖生态公园有什么特色?成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北湖公园项目依托成华区区域内的熊猫基地等文化旅游资源,将充分彰显熊猫文化、禅意文化特色,呈现出“三区八景”的效果。据介绍,“三区”即为:欢乐活泉云桥区、梦幻竹海绿道区以及森林湖光禅道区。
  欢乐活泉云桥区,主要由熊猫世界、竹梢云桥、熊猫小吧、月光山丘组成。在三环熊猫绿道和北湖之间形成无障碍步道链接,吸引人流进入北湖,这里定义为成都最地道、最欢乐的熊猫主题亲子活力园,将打造家庭户外天堂,缔造童年美好时光。
  梦幻竹海绿道区主要由梦幻花坡、幻彩竹潭、萤火竹舍、飞花竹桥、竹海花溪构成。南连三环熊猫绿道,北接熊猫基地,在北湖段打造浪漫画境的梦幻竹海绿道,畅享竹海富氧骑行,体验浪漫丝竹之旅。“这段绿道按照一级绿道建设标准建设,宽度5米,通过绿道桥跨越市政路,在北湖西北角设置特色熊猫驿站,集散人流,为北湖带来人气和商机。”上述负责人表示。
  森林湖光禅道区主要由云霞松堤、熊猫驿站、浩渺琴音、独山古梅、愚水禅音、湖上人家、太极广场、阅湖长廊、鹭鸣仙岛、禅沙浅滩构成。环湖一周利用现状极好的大树资源,打造最雅趣的禅文化园,宣扬优秀中国文化,体验怡情颐养休闲生活。车行道结合停车场设置,不进入园区,园区内现状车行道改成环湖绿道,以“森林湖光禅道”为线,打造环湖九大禅文化主题景点。
  “八景”则为:熊猫世界、月光山丘、萤火竹舍、熊猫驿站、阅湖长廊、浩渺琴音、独山古梅、太极广场。规划中的阅湖长廊和鹭鸣仙岛,将利用湖中现状大树岛屿,以留白手法打造人不登陆的天然白鹭洲,通过阅湖长廊尽览岛屿全貌。

配套
400多个停车位可智能规划观光路线

  此外,在景区配套方面,北湖生态公园停车场停车位共计401个。其中,北入口A地面停车场150个停车位(含5个共享车位),东入口地面停车场101个停车位(含10个共享车位),西入口地面停车场92个停车位(含5个共享车位)。
  “结合周边用地性质、景观特点、人流量分析及水源保护用地等因素,在场地中设置10处公共服务驿站,与场地形成配套功能。”相关负责人表示,其中公园绿地新建4处、改造2处,生态绿地新建4处。配有卫生间、茶室、售卖、书吧、熊猫文化展示馆、监控室。还有灯光控制室,满足本段监控、灯光控制的需求。同时配备管理室,以满足人性化服务功能。建筑风格以中式、生态、大气、自然为主。公园内还将建设7个人行景观桥,以连接各景观景点,其中最长的景观桥约200米。
  在智能设计上,主要有智能规划观光游线,节点AR虚拟现实增强,扫码取救生游泳圈,智能充电桩,室外无线充电等设计。“利用APP,给正在跑步的人群排名。通过WiFi介绍景点,远程交流,环境监控……”成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都是可实现的智能化的应用场景。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想玲
#
 老乡亲 发表于: 2014-9-4 06:22:01|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北湖熊猫湿地春节前开放 规划2万平方米露营区

源自:华西都市报
⊙记者:张想玲

  @华西都市报:成都八大水生作物区之一的北湖水生作物区(也叫北湖熊猫湿地)起步区下月将正式动工修建。即将开工的起步区全部在成华区范围内,面积达1100多亩,其中水面面积约为250亩左右。起步区预计今年将初见雏形,最快春节前对外开放。除了着力打造“四湖十二景”,北湖水生作物区还配有2.8公里长的绿道,方便市民休闲骑行,同时还规划有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的野营片区。
  作为成都市“六湖八水生作物区”环城生态带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昨日记者获悉,八大水生作物区之一的北湖水生作物区(也叫北湖熊猫湿地)起步区下月将正式动工修建。北湖水生作物区面积达3870亩,分别位于成华区和新都区。即将开工的起步区全部在成华区范围内,面积达1100多亩,其中水面面积约为250亩左右。起步区预计今年将初见雏形,最快春节前对外开放。


1100亩起步区
明年春节开放

  在成都市环城生态区规划的“六湖八水生作物区”中,位于成华区范围内的“一湖一湿地”(一湖:北湖;一湿地:龙潭水生作物区),分别位于北郊片区和龙潭片区。
  2014年,将建成北湖水生作物区起步区。现有湖面面积约541亩,水质已经达到一类水的标准,新规划的北湖面积约3870亩(其中成华区湖面面积为2488亩)。
  “目前,我们正在加快以北湖熊猫国际旅游休闲区为核心的环城生态区建设。”北湖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黄文毅表示,其中,面积为1100多亩的北湖水生作物区起步区已完成设计方案,计划于今年10月底动工修建,年底形成初步形象,最快明年春节前对外开放。

打造“四湖十二景”规划2万㎡露营区
  “北湖水生作物区起步区的特点是打造‘四湖十二景’。”黄文毅说,“水泽四湖区”是指映竹溪、映花池、映莲岛、映彩湖。“水泽12景”是指,清风竹韵、蒲涧杉林、平湖映月、云湖在望、梦泽飞鸢、叠石逢春等。
  黄文毅举例说,平湖映月是观景平台,是望远停留冥想的好去处。每个层次和停留点都有独特的风景可观。“在云湖在望的休闲区域,有很好的视线观景范围,可以观赏到整个湖区。靠近湖边的区域设置了很多枯木作为鸟类的停靠点,砾石滩地也是动物们栖息的场所。”此外,北湖水生作物区还配有2.8公里长的绿道。方便市民前来休闲、骑行。同时,公建配套中还规划有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的野营片区。

“水下森林”净化湖泊 雨后7天变清澈
  黄文毅介绍说,在清水型生态系统构建上,湖区将构建湖泊生态系统,充分净化2个排洪渠及周边雨水来水水质。
  “另外,湖区还将构建一套湖泊生态系统,使水体清澈见底。”黄文毅介绍道,在设计中,湿地湖边沿岸将种植水杉、河柳等水岸植物。河岸交叉片植大量芦苇、芦竹、水竹、千屈菜、菖蒲等水生植物,凸显野湖氛围。湖面则种植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预计水生植物多达16种,水生动物多达10余种,包括环棱螺、河蚌、翘嘴红鮊、黄颡鱼等。通过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之间的自我净水循环,使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水体清澈,“水下森林”景观得以展现。
  “在雨季,遇到暴雨天。大雨过后,最快7天水质将重新回归到清澈见底的状态。”黄文毅形象地表述说。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4 19:28,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13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