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独一无二哦|查看: 5422|回复: 13
[官员

“网红教授”郑强北上后再获头衔:获聘山西大同大学特聘教授

 [复制链接]
#
跳转到指定楼层

[官员“网红教授”郑强北上后再获头衔:获聘山西大同大学特聘教授

 [复制链接]
  郑强,男,汉族,出生于重庆,祖籍为福建武夷山,1960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独一无二哦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独一无二哦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独一无二哦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独一无二哦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独一无二哦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独一无二哦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日落天府赏余辉 张明杰一审获无期徒刑!受审7年间,曲婉婷一直为母鸣冤,为何现在才判?
#
 小生 发表于: 2015-12-11 14:51:00|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贵州大学校长、重庆崽儿郑强:大学生就业就该难

  在贵州大学,郑强主抓的国家级科研项目也不少。
  “中国最敢说真话的教授演讲”、“一次让你拍手停不下来的演讲”、“愤青教授又有新语录”……这些一度在朋友圈和网站疯传的视频,主角都是一个人──如今的贵州大学校长郑强。
  事实上,当你见到郑强第一眼,你就能明白,为何这个笑起来总是左边嘴角上扬的重庆崽儿能让那么多学生和网友痴迷:他眉宇间透着股自信。

大学生就业就该难
  为了表示敢说不是“乱放炮”,郑强跟记者探讨起了中国大学生就业的问题。“现在只要一提起大学生就业难,舆论就一边倒地拉偏架,乱同情。那么多人都去北上广,就业能不难吗?”
  对于“难”的认识,郑强也有自己的见解。“我其实觉得大学生就业难是好事,代表了时代的进步。一方面就业难是因为毕业生拥有绝对的选择权,能够更加遵从自己的意识出发;另一方面,就业难也搅活了人才市场,你北上广找不到工作可以西上南下嘛,为西南地区做贡献难道就差吗?”

大学校长应是教育家
  除了对大学生就业的看法,其实郑强所有的视频围绕的都是教育,相对于学者称号,郑强也更愿意称自己为教育家。
  “一个好的大学校长不该跟学者划等号,也不该跟全能划等号,更该扮演的角色恰恰是现在很多人忽略的教育家!”郑强直言,现在的一些高校校长只跟学生讲利益得失,不讲真理,这样的学生不会具有社会责任感。
  事实上,也正因为郑强时刻以教育家自省,将教育、文化、爱国精神等融入演讲当中,在引起学生共鸣的同时,也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而在浙大期间连续3次当选最受欢迎的老师便是最好的证明。在贵州大学校长办公室书柜的正中间,这块奖牌格外显眼──“要不是我走了,这个奖牌还是我的!”
  2012年到贵州大学后,郑强除了继续给学生进行激情的演讲外,还将很大的精力放在了环境设施和学术学科建设上。“学校以前环境不行,现在到处都是树林,学生可以静下心来读书。而新设的白酒学校和大数据学校也都是契合当下社会发展趋势下设立的,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高考吃的馒头豆腐乳
  说到现在大学生的学习环境,郑强忍不住感叹,“我们那个时候读书才是真苦”。
  1960年9月出生在化龙桥的郑强,从小就清楚读书是唯一出路,因此对当时的清贫并不在意。“我还记得高考那天,早上5点就起来坐公交,从化龙桥坐到土湾,再到小龙坎八中,到了人都是晕的。上午考完了,就找个地方坐下,吃干馒头和豆腐乳,算是午饭,下午接着考。”
  1978年考入浙江大学化学系后,郑强并没有放松,接连考上了成都科技大学的硕士和日本京都大学的博士研究生。“1992年在日本读书时,为了逼自己攻克一个难题,我曾把自己关在地下室整整一周。所以说,没有热爱,没有付出,梦想哪能这么容易就实现?”
  1994年,由于身在重庆的父亲病重,郑强放弃了在日本当教授的机会回了国,却因为各种原因没能留在家乡任教,最终于次年在浙江大学化学系走上了“强哥”之路。

想为重庆高等教育出力
  虽然回国后一直在外地教书,但郑强每年还是会抽时间回重庆看看,而每回重庆一次,他就发现重庆变得更美一些。“重庆现在比香港还漂亮,夜景也比杭州好看得多。”
  不过,提到家乡,敢说的郑强也少不了说点“难听的”。“重庆这几年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但高等教育却始终没能跟上,重庆应该有所在全国前几的高校。”
  郑强解释说,重庆现在有很好的小学、中学,但一到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毕业生们都以填报北大、清华为傲。“重庆辛辛苦苦培养了这么12年,结果把人才就拱手送给了外地,重庆留下了什么?”
  集中精力发展高校教育,是郑强对家乡的寄语,也是他对自己未来的展望。“我很早就有回重庆发展教育的想法,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个想法越来越清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3 23:31,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