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生活|查看: 14594|回复: 19
[探讨研究

疫情中,“空巢青年”的焦虑和失落被放大,7700万份孤独何处安放?

 [复制链接]
#
跳转到指定楼层

[探讨研究疫情中,“空巢青年”的焦虑和失落被放大,7700万份孤独何处安放?

 [复制链接]
  空巢青年,指的是与父母及亲人分居、单身且独自租房的的年轻人。
  空巢青年远离故乡、亲人,独居生活,缺乏感情寄托,缺少家庭生活,独自在大城市奋斗打拼,而大城市的繁华和生存压力让他们显得更加孤独。就像“剩女”“蚁族”这些词指涉的对象未必承认这些属性,很多人也未必能接受“空巢青年”这个概念。
  一项调查显示,64.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身边的“空巢青年”多,缺乏感情寄托(57.9%)和居住条件差(57.8%)被认为是他们面临的两大困境。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生活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生活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生活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生活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生活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生活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银行字母简称笑死人 今日忙欢了
#
 妮爱 发表于: 2017-8-4 15:10:00|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走进“空巢青年”的孤独世界

  近期,“空巢青年”成为网络热点话题。这一相对于“空巢老人”衍生出的群体,指的是与父母及亲人分居、单身且独自租房的年轻人。他们远离故乡、亲人,独居生活,缺乏感情寄托,缺少家庭生活,独自在大城市奋斗打拼,而大城市的繁华和生存压力则让他们显得更加孤独。
  对于“空巢青年”这一话题,有人觉得道出了自己的生活现状;有人却认为这是个伪命题,每个人都有闯荡的“中空”年龄段,这是人生必经的过程。
  中国青年报社就此问题对2000人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64.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身边的“空巢青年”多,缺乏感情寄托(57.9%)和居住条件差(57.8%)被认为是他们面临的两大困境。55.1%的受访者认为“空巢青年”既是一种居住状态,也是一种心态。

一个人的世界
  “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孤独得像条狗,我和siri成了好友。在沙发上看电视睡着了,醒了发现一切依旧,没人给我盖被子,没人关电视……”在知乎发起的“如何看待空巢青年”话题上,一个网友写出了自己的心声。
  北漂4年的程玲习惯了一个人上下班、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逛街、一个人旅行……从大学时连去卫生间都恨不得要人陪的“软妹子”,变身为爬梯子修灯、徒手修水管的全能“女汉子”,“天知道我都经历了什么”。
  刚到北京的第一年,程玲像只挣脱了铁笼的小鸟,租了一个北五环的一居室,开始了电视剧里令人向往的白领独居生活。一个月2500元的房租占了她工资的三分之二,但想到自由独立的人生,她还是狠心租下了。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程玲说,35平方米的开间让厨房、客厅、卧室都挤在了一个空间内,沙发变成了堆放衣服的地方,活动范围最多的地方就是床。偶像剧里的白领生活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美好,独居的兴奋不到一个月便消耗殆尽,精心布置的新家也开始变得混乱。
  程玲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弄出一些声音,给家里增加点人气,在电视综艺节目的欢乐声中,孤独感却开始在她心里蔓延。她无聊时就会习惯性地看看淘宝,平均每月在网上买东西的订单超过30件,衣服、食物、生活用品甚至家用电器,都是通过网购解决,快递员天天见。虽然家中厨具俱全,但外卖依然是她的主要食物来源。
  第二年,程玲便搬进了一个三居的主卧,一直住到现在,而合租的室友已经换了4个。虽然居住多有不便,也会产生矛盾,但她感觉至少不再是一个人生活。虽然有了室友的陪伴,但程玲依然感觉对这个城市、这个临时的家没有归属感。
  互联网“码农”滕飞自从来到北京就选择了合租的居住方式,一是节省开支,二是生活上有个照应。15平方米的次卧就是他每天加班后的“栖息地”。因为上班时间的交错和相互之间的距离感,他只知道合住了近半年室友的姓名和微信,其他如来自何处、做什么工作、兴趣爱好等一无所知。“就算住在一个屋檐下,大家也不约而同保持着距离,除了交房租水电的时候,也就碰面时打个招呼。”滕飞叹口气说。
  更多时候,滕飞都是一个人在房间里跟原来的高中同学相约一起打“魔兽世界”,那段时光是他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滕飞说:“玩游戏不单是为了玩,而是为了跟这些朋友聚在一起说说话,这样晚上就有事干,也不会感觉一个人,游戏就是我们相聚的一种方式。”
  有网友总结,一个典型的“空巢青年”可能是这样的:二三十岁,在一线城市有份体面工作,住在月租三四千元的一居室或群租房隔间,唯一熟悉的室友是自己养的猫狗,厨房有全套餐具但饮食主要靠便利店和外卖,长时间在手机和电脑之间无缝切换,每个夜晚刷朋友圈刷到头昏眼花,叫醒他们的往往不是闹钟,而是快递员,作息时间失调,不出门不洗头……

“空巢青年”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空巢青年’的出现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现象。”蚁族概念的提出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廉思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表示,“空巢青年”不是中国特有的,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群体,在某种程度上,“空巢青年”现象是客观存在并且不可避免的。
  造成“空巢青年”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正在中国上演,这不仅是人口从乡村到城市的迁移过程,也是由中小城市向大城市集聚的过程。这种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大城市的就业机会多,工资待遇也好,年轻人为了追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只能离家外出打拼。加之这些年轻人仍处于生活的过渡期,他们的父母也大多不愿意离开老家去大城市生活,也就造成了这些青年的“空巢”状态。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一人户家庭占总户数比例达12.45%,而在2000年,这一比例仅是8.3%。新华网的报道援引的一项数据也显示,国内20岁至39岁的独居者已接近2000万人。
  事实上,“空巢”也意味着青年的个性发展、个人选择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自由的扩展。这些年轻人能忍受生活中的寂寞,是因为他们心中有远大的目标,愿意放弃原本舒适安逸的生活,选择奋斗打拼。
  但不可回避的是,对于大多数“空巢青年”来说,城市的繁华、高房价的叠加效应和生存压力,让他们有着难以言说的孤独和艰辛。

“空巢青年”需要社会的关注
  无论“空巢青年”是否是伪命题,这2000万人的生活状态都不应被忽视。
  大多数“空巢青年”认为,缺乏感情寄托和居住条件差是他们面临的两大困境。对此,廉思表示,人际交往的缺乏,是导致该群体缺乏感情寄托的重要因素。在此前对北京婚恋青年的调查中,他发现年轻人的人际交往圈子很窄,加之交通和时间成本都很高,导致没有多余精力交往,“宅”成了主旋律。
  他建议,相关社会团体可以做一些拓展社会网络的项目和活动,让青年更好地融入社会。同时,“空巢青年”自己也要主动参与社交,多交朋友,化解人际隔膜,扩大自己的交际圈。通过多种平台找到与自己兴趣相同的人互相交流,或者多读书来丰富自己,让内心充实,摆脱寂寞感,才能走出“空巢”。
  针对“空巢青年”面临的居住条件差的问题,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顾严则建议,在住房方面,要优化保障性住房供应,以高校毕业生和进城时间较长的农民工为重点,向他们提供负担得起的稳定住所。将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的重点人群,从本地户籍居民家庭的20%以上调整为常住居民家庭的20%以上,放宽租赁型保障房申请的户籍限制;根据产业集聚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更多地在日常生活和工作通勤比较便捷的位置选址建设保障房;针对家庭成员共同居住的需求,调增两居室、两室一厅等户型的比例。
  廉思也表示,应该加大财政投入,平衡区域发展,同时多兴建一些适合年轻人居住的青年公寓、小户型住房等,帮助“空巢青年”改善生活状态,减少生存压力,提升生活品质。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谢宛霏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年03月02日 01 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0 18:53,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13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