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华美达|查看: 2783|回复: 15
[网站

摊上事:刚被罚70万 今日头条又被广电总局处理

 [复制链接]
6# 青城山
 红英 发表于: 2018-3-31 06:46:00|只看该作者

今日头条又出大问题:上次是色情低俗 这次是虚假广告

源自:中国企业家
  今日头条上“头条”了!
  近日,有群众不断向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举报,今日头条避开北上广深等审查严格的大城市,借助技术优势在监管松懈的二三线城市大量刊登违法广告。根据《经济半小时》记者实地调查发现,在广西南宁,四川成都如举报所言,今日头条的广告推送中的确出现了大量的非法广告。
  今天凌晨,今日头条发布官方致歉声明,表示将持续打击广告落地页违规“二跳”。
  此次今日头条被央视点名违反《广告法》,距离网信办因“传播色情”关闭其6大频道才不过3个月。频频踩红线的今日头条还能留住用户的心吗?

虚假广告专攻二三线城市,首页正规,二跳违法
  在央视的报道中可以看到,今日头条躲避监管自有其套路。
  为了规避一线城市的严监管,今日头条将虚假广告的目标市场瞄准了二三线城市。根据央视记者实地调查,在北京使用今日头条浏览新闻,并没有出现非法广告;但当记者进入广西南宁、四川成都等地,今日头条的广告立马发生了精准变化:大量药品类广告出现在推送中。
  而从广告内容显示页面看,今日头条采用了“二跳”战略:首页显示符合规定的产品,包括产品成分、规格、治疗功能等,没有销售、购买入口,只给出进入下一页的提示。跟随提示进入“二跳”页面,便会出现“医学专家”的信息,并且配有多张资历证书的图片,再加上几名患者现身说法,讲述治疗过程,还刊登着治疗后的患者对比图。同时,该页面上还有提示添加所谓“医学专家”的微信号。
  根据我国《广告法》第十六条规定,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不得利用广告代言人作推荐、证明;而其中的广告代言人则包括了在广告中以自己的名义或者形象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显然,今日头条“二跳”后显示的广告严重违反了广告法的规定。
  今日头条南宁员工表示,只要在今日头条上投放的广告费多,推广的产品是否证照齐全,他们并不看重,因为用“二跳”这个办法就能解决监管的问题,甚至资质审核都可以帮忙作假。今日头条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二跳”让他们在南宁的广告业务做得很好,屡试不爽。
  今日头条四川员工还给记者推荐了今日头条的广告代理公司,广告代理公司的存在主要是为了方便今日头条“金蝉脱壳”:违法环节全部交给代理公司办理,万一被查,可以把一切的过错都推到代理公司身上,今日头条不会承担主要责任。
  早在1月13日,央视新闻直播间就已经点名批评过今日头条的违法广告了。而更早一点,2017年底的停止更新整顿,似乎也没能止住违规广告在今日头条的泛滥。
  最近几年,今日头条不断在提升广告营收目标,2016年为60亿元,2017年150亿,2018年预计在300-500亿。
  然而现在,今日头条却运用技术优势,肆意发布违规广告谋取暴利,弃消费者利益于不顾,用自己的精心设计逃避检查,推卸责任,对正规品牌的正常经营活动造成恶劣影响,对法律法规置若罔闻。

频踩红线,屡教不改
  这是今日头条又双叒叕挑战红线了,“传播色情低俗信息、违规转载新闻、标题党问题突出”是今日头条迈不过去的坎。2017年,今日头条因违规操作被多次约谈,此次被点名批评距离上次被约谈不过三个月。
  2017年12月29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约谈了今日头条负责人,责令其立即停止“传播色情低俗信息、违规转载新闻、标题党问题突出”等违法违规行为。
  当时,今日头条手机客户端“推荐”“热点”“社会”“图片”“问答”“财经”等6个频道自2017年12月29日18时至12月30日18时被暂停更新24小时,其中以“问答”频道最为关键。
  在约谈中,网信办不仅责令今日头条及旗下悟空问答深入自查自纠,全面清理网上违规内容,更是提出“要杜绝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2017年4月,风头正劲的今日头条被央视点名,原因是推送涉黄内容:今日头条旗下的火山直播,内容涉及大量穿着暴露的女主播,通过低俗不堪的表演吸引用户观看。今日头条的“机器推荐”也难免“夹带私货”,主动向用户推送“不可描述”的低俗内容。
  2017年1月,北京市网信办约谈今日头条,起因在于今日头条“头条问答”栏目多次登载低俗“庸俗讨论话题”,如“为什么很多贪官的情妇都长得不好看?”、“什么是闷骚型女孩?”等,回答内容同样“低俗无聊”。
  在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勉强达到十分之一,我们津津乐道的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中低年龄、低学历、低收入的“三低”人群占绝对比例,而今日头条的主流用户群体刚好就是这些人。低俗、涉黄等被人诟病的“low”几乎是今日头条在BAT夹击下快速成长的关键因素。

多次被打脸,张一鸣如何自证?
  张一鸣在接受《财经》采访时表示:“企业都要有社会责任感,我们要做对社会有益而不是有害的事。”然而,目前看来,他还没有做到。
  有媒体评价,今日头条就像一个巨大的“信息垃圾场”,通过持续迎合人性中低俗、阴暗的部分和固化的审美趣味,给用户喂养毫无营养却容易“上瘾”的“垃圾信息”,以此成就自身的巨大流量。
  张一鸣的回应是“有失偏颇”,“真的不是这样,虽然肯定还是有Low的内容,但我们肯定比同行更重视。而且我们从来不主动push低俗内容。我们一直在打击低俗和标题党,现在‘特别低俗’的内容已经消失了。我觉得最核心在于头条并没有从低俗中获利,事实上,低俗内容反而会伤害我们的商业利益。”
  为了摆脱低俗形象,今日头条也努力过,比如,调整规则,减少对标题党、低俗内容的推荐,对经常生产、转发谣言的用户降权,出台严密规则,在全国招聘2000个编辑等等。但“low”帽子始终没有摘下来,仍然免不了被约谈的命运。
  曾经在《财经》记者问到“今日头条是否会发生魏则西事件”时,张一鸣态度坚定地表示在今日头条不会发生这种事,因为今日头条不做医疗广告,“魏则西事件在头条真的不会发生,首先,我们现在不做医疗广告。同时,我们每一个环节都会避免出错。不做医疗广告是因为目前民营医院很多服务差或者经营违法违规,而我们很难区分把关。这和我个人的善恶观无关,更多是企业发展长短期和‘延迟满足感’有关。”
  不过现在看来,张一鸣的flag立得有点太早,医疗广告他几乎是照单全收。
  多次违规,频踩红线,今日头条还能留住用户的心吗?
5# 华蓥山
 一眼 发表于: 2018-3-31 02:01: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新京报批今日头条登虚假广告:请正视你的价值观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今日头条,请正视你的价值观

  29日,央视财经曝光“今日头条”在二三线城市的APP界面刊登虚假广告,“明着合法,暗中违规二次跳转广告页面”。3月30日,今日头条发布公告:向广大用户和受到影响的商家致歉。
  将自己定位为一家技术公司的今日头条不断扩展自己的边界,从新闻资讯聚合软件迅速发展为囊括了内涵段子、西瓜视频、抖音等APP的国民级应用。
  作为一家拥有过亿用户的超级APP,算法驱动下,今日头条不愿将自己陷入价值观的讨论,但却在不断扩张与发展中不得不正视价值观问题。
  今日头条CEO张一鸣曾经在接受《财经》专访时阐述了媒体和企业的价值观,在他看来,媒体是要有价值观的,但今日头条不提倡。但如今看来,面对虚假广告与监管不严,算法难当遮羞布之任,张一鸣和头条都不得不正视自己的价值观。

到底是谁在纵容违规“二跳”?
  在央视财经提及的案例中,一线城市监管环境更为严格,虚假城市专攻二三线城市,据广西的一位头条员工介绍,在“今日头条”上,首页刊登一个完全合法的产品广告,但是消费者
  违规“二跳”,本质上是逃避今日头条广告审核体系的作弊行为。今日头条在声明中甚至公布了“二跳”的两种变种:篡改页面──把合法的广告页面送审,但背地里,偷偷篡改成非法的广告页面。套户──非法产品套取合法产品的广告资质,来平台上投放。
  而在追责上,今日头条则将其归结为管理漏洞,称外部利益诱惑四川分公司网服组两名员工以及南宁代理商员工违反公司纪律和监察制度,内外勾结,逃避今日头条的广告审核制度。
  拆分来看,“二跳”行为涉及广告主、平台,而确保前端广告内容与链接内容是否指向同一商品、服务,不仅是广告主的责任,平台也有监管责任。
  而且,与PC端的跳转通过URL变化不同,APP内的跳转可能更隐蔽,更难被普通消费者感知,这也增加了“跳转”对消费者的迷惑性。
  而在具体执行中,今日头条的部分工作人员不仅没有起到监管责任,反而为作假提供便利。在央视财经报道中,甚至今日头条工作人员表示,可以给没有合法资质的产品打广告提供方便,帮助制作假资质。
  更长的利益链有待追问。
  摆在今日头条面前的一道难题是,加强对跳转的监管,用更好的机制来解决内外勾结问题,担当起平台应该承担的监管责任。
  另一个值得思考的细节是,这样的广告没有出现在一线城市,而是选择二三线城市进行区域投放,这样的“智能匹配”显然为广告商提供了更为细分和精准的目标群,但这样的“智能”并不美好,甚至是一场披着“智能”外衣的变相广告欺诈的升级。

价值观之辩
  有趣的是,尽管今日头条火速道歉,但在今日头条APP上以“今日头条”为检索词,出现的结果中排名第一的是“今日头条打击广告落地页违规“二跳”的声明”,向下滑动也未发现央视财经的调查原文,在其他APP上搜索之后排名靠前的关于违规“二跳”的评论也未在今日头条的搜索结果中呈现。
今日头条页面搜索“今日头条”
网易新闻页面搜索“今日头条”
新浪新闻页面搜索“今日头条”
  接收推荐越来越多,搜索越来越少,这或许是未来人们获取信息的一个趋势,而更可怕的是,在个性化推荐的APP中,即便主动搜索,信息源也已经经过算法过滤或者人工干预。
  张一鸣并不避讳今日头条对内容的干预。
  今日头条曾经截胡百度的广告,而接棒之后,人们的认知并未被引领到更加美好的未来。
  百度的竞价排名曾经一度饱受骂名,魏则西更是对掌控垄断地位之后的超级APP在商业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平衡敲响了最强的警钟。
  而一个不主张价值的超级APP,或者说不能正视自我价值观的超级APP,更会加剧垄断带来的认知风险。
  在接受《财经》专访时张一鸣关于价值观有一段论述:
  “企业和媒体的区别在于:媒体是要有价值观的,它要教育人、输出主张,这个我们不提倡。因为我们不是媒体,我们更关注信息的吞吐量和信息的多元。我们会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但我们不想教育用户。世界是多样化的,我不能准确判断这个好还是坏,是高雅还是庸俗。我也许有我的判断,但我不想强加我的判断给头条。如果我在现实生活中也没有说服别人,为什么我要通过我的平台说服别人?”
  今日头条的了不起之处在于改变了信息分发模式,“千人千面”个性化推荐,然而,实现这种智能推荐的算法并非没有价值观。
  张一鸣若想真正实现其声称的社会责任,可能首先要正视算法中掩藏的价值观。
  目前业内比较通行的三种信息分发方式包括,人工分发、社交分发、机器分发。
  通俗来说,人工分发就是传统媒体人扮演的守门人(gate keeper)角色来决定受众看到什么;社交分发则是微博、推特等社交平台的分发方式,好友决定了你看到什么;机器分发,即由人工智能基于算法来推送受众感兴趣的内容给受众。今日头条上的信息是由机器分发+人工分发一起完成的。
  今日头条公关总监杨继斌曾经对新京报解释说,在今日头条平台上,算法负责99%信息的分发,作用在提升人们获取信息的“效率”,给用户“欲知的信息”;人工编辑负责的是“校准”算法,通过要闻、Push等手段,作用在让真正重大的新闻资讯穿透用户的兴趣过滤气泡,给用户“应知的信息”。
  如何调教算法,这背后是价值观的大问题。包括如何设计广告分发系统,如何在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之间平衡,都是算法要平衡的。
  算法需要不断改进与克制,掌握了大量流量的APP也需要克制,面对流量带来的广告诱惑,需要节制,否则受害的将是用户。
  情况悄然在发生变化。
  在2016年底接受采访时,当被问及头条是否需要总编辑时,张一鸣称,如果头条有主编,他不可避免会按照自己的喜好去选择内容,而我们做的就是不选择。
  而事实上,如今今日头条已经有总编辑。
  但这样的改变并不足够。

野心越大,越要正视价值观
  “如果你非要问我头条的价值观是什么,我认为是──提高分发效率、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这是最重要的”。
  这是张一鸣在媒体采访中所陈述的今日头条的价值观。
  效率、满足用户信息需求,这样的说法乍一听很容易俘获用户芳心,但其实却规避了编辑主义或者说人工干预的标准问题。
  近乎溺爱的“投喂”式方式,以及就此而产生的广告推送与监管问题,需要人与机器协同解决,而只有人工的效能得到正视,以及按照正确的价值观与机器互动,才能不让人工智能新技术变成人类认知的障碍,不过度偏食,或者导向虚假。
  科技公司今日头条的野心确实不只满足于做媒体或者资讯聚合,这从他与微博授权纷争,推出内涵段子、西瓜视频、抖音等更加广泛的视频产品就可以看出。
  今日头条目前也有类似百度蜂巢的竞价排名系统,互联网公告一直也是百度、今日头条这类公司的命脉。摆在今日头条面前的迫切问题是,做好信息背后的价值观规训,并且加强执行。
  信息流广告被今日头条截胡的百度,经历魏则西事件之后,壮士断腕,叫停医疗广告,张一鸣曾一度聪明地宣称今日头条不做医疗广告,不会出现魏则西事件。
  但如今看来,虚假广告、“二跳”等操作正在把今日头条带向另一个灰暗且危险之处。
  如同此前拥有海量数据、掌握过亿用户入口的巨头一样,今日头条是时候正视自己的价值观,并接受来自用户和全社会的监督。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 金佛山
 上官123 发表于: 2018-3-30 20:46:00|只看该作者

人民网评今日头条虚假广告:别再以丑陋方式上头条


☆ 相关资讯
  央视:今日头条无视监管,竟做起这种“黑勾当”!
  3月30日早间消息,昨日晚间,央视《经济半小时》报道揭露了今日头条无视监管、发布虚假广告的行为。报道称,除发布虚假广告外,今日头条上还存在一种“二跳”广告,首页刊登一个合法的产品广告,但消费者
  今日凌晨,今日头条对此做出回应,称央视报道涉及的违规广告已被立即下线,相关广告主账户已被永久封停,并被列入诚信黑名单;报道中涉及的南宁代理商已被永久终止一切合作。
  今日头条表示,一直在努力打击违规“二跳”行为。违规“二跳”,本质上是逃避今日头条广告审核体系的作弊行为,该行为不但侵犯了用户和客户的权益,也严重影响今日头条的长远发展。感谢央视的监督,并向广大用户和受到影响的商家致歉。

以下为今日头条回应全文:
  感谢央视的监督。我们诚挚向信赖我们的广大用户和受到影响的商家致歉,并倍感责任重大。
  1,我们一直在努力打击违规“二跳”行为。违规“二跳”,本质上是逃避今日头条广告审核体系的作弊行为,该行为不但侵犯了用户和客户的权益,也严重影响今日头条的长远发展。
  我们在打击违规“二跳”的过程中,不仅严厉打击央视披露的违规“二跳”行为,还不断深挖,打击违规“二跳”在广告行业中的两类变种:
  篡改页面──把合法的广告页面送审,但背地里,偷偷篡改成非法的广告页面。套户──非法产品套取合法产品的广告资质,来平台上投放。
  2,外部利益诱惑四川分公司网服组两名员工以及南宁代理商员工违反公司纪律和监察制度,内外勾结,逃避今日头条的广告审核制度,这是我们的管理疏漏。
  3,目前,央视报道涉及的违规广告已被立即下线,相关广告主账户已被永久封停,并被列入诚信黑名单;报道中涉及的南宁代理商已被永久终止一切合作。
  报道中涉及的头条四川分公司相关责任人,他们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头条《销售监察制度》和公司红线,已予以他们开除处分,并保留追究后续责任的权利;同时,上述员工的业务领导对员工违规行为负有管理失职的责任,我们也将依据公司制度对他们做严肃处罚。
  我们随后也会对全体销售人员及代理广告公司做一轮检查整改。
  4,我们将紧急采取以下措施,保护用户合法权益:
  a,即将上线风险提示系统。用户
  b,今日头条将继续遵照《广告法》及《互联网广告暂行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广告主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并依靠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强化针对“二跳”违规广告的机器巡检力度,力争做到24小时内“无缝巡查“。对于巡查中发现的”二跳“违规广告,将第一时间予以下线和查处。
  5,今日头条已开放了违法广告用户举报通道,若用户点击广告跳转至头条站外页面时,发现广告内容出现跳转前、跳转后不一致的现象,可直接通过今日头条APP进行举报,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受理,并将对有效举报,予以奖励。
3# 峨眉山
 温水青蛙 发表于: 2018-3-30 14:23:00|只看该作者

今日头条上“头条”了:频踩红线 屡教不改

源自:中国企业家
  今日头条又出大问题,上次是传播色情低俗信息,这次是发布虚假广告,最新进展来了
  今日头条上“头条”了!
  近日,有群众不断向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举报,今日头条避开北上广深等审查严格的大城市,借助技术优势在监管松懈的二三线城市大量刊登违法广告。根据《经济半小时》记者实地调查发现,在广西南宁,四川成都如举报所言,今日头条的广告推送中的确出现了大量的非法广告。
  今天凌晨,今日头条发布官方致歉声明,表示将持续打击广告落地页违规“二跳”。
  此次今日头条被央视点名违反《广告法》,距离网信办因“传播色情”关闭其6大频道才不过3个月。频频踩红线的今日头条还能留住用户的心吗?

虚假广告专攻二三线城市,首页正规,二跳违法
  在央视的报道中可以看到,今日头条躲避监管自有其套路。
  为了规避一线城市的严监管,今日头条将虚假广告的目标市场瞄准了二三线城市。根据央视记者实地调查,在北京使用今日头条浏览新闻,并没有出现非法广告;但当记者进入广西南宁、四川成都等地,今日头条的广告立马发生了精准变化:大量药品类广告出现在推送中。
  而从广告内容显示页面看,今日头条采用了“二跳”战略:首页显示符合规定的产品,包括产品成分、规格、治疗功能等,没有销售、购买入口,只给出进入下一页的提示。跟随提示进入“二跳”页面,便会出现“医学专家”的信息,并且配有多张资历证书的图片,再加上几名患者现身说法,讲述治疗过程,还刊登着治疗后的患者对比图。同时,该页面上还有提示添加所谓“医学专家”的微信号。
  根据我国《广告法》第十六条规定,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不得利用广告代言人作推荐、证明;而其中的广告代言人则包括了在广告中以自己的名义或者形象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显然,今日头条“二跳”后显示的广告严重违反了广告法的规定。
  今日头条南宁员工表示,只要在今日头条上投放的广告费多,推广的产品是否证照齐全,他们并不看重,因为用“二跳”这个办法就能解决监管的问题,甚至资质审核都可以帮忙作假。今日头条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二跳”让他们在南宁的广告业务做得很好,屡试不爽。
  今日头条四川员工还给记者推荐了今日头条的广告代理公司,广告代理公司的存在主要是为了方便今日头条“金蝉脱壳”:违法环节全部交给代理公司办理,万一被查,可以把一切的过错都推到代理公司身上,今日头条不会承担主要责任。
  早在1月13日,央视新闻直播间就已经点名批评过今日头条的违法广告了。而更早一点,2017年底的停止更新整顿,似乎也没能止住违规广告在今日头条的泛滥。
  最近几年,今日头条不断在提升广告营收目标,2016年为60亿元,2017年150亿,2018年预计在300-500亿。
  然而现在,今日头条却运用技术优势,肆意发布违规广告谋取暴利,弃消费者利益于不顾,用自己的精心设计逃避检查,推卸责任,对正规品牌的正常经营活动造成恶劣影响,对法律法规置若罔闻。

频踩红线,屡教不改
  这是今日头条又双叒叕挑战红线了,“传播色情低俗信息、违规转载新闻、标题党问题突出”是今日头条迈不过去的坎。2017年,今日头条因违规操作被多次约谈,此次被点名批评距离上次被约谈不过三个月。
  2017年12月29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约谈了今日头条负责人,责令其立即停止“传播色情低俗信息、违规转载新闻、标题党问题突出”等违法违规行为。
  当时,今日头条手机客户端“推荐”“热点”“社会”“图片”“问答”“财经”等6个频道自2017年12月29日18时至12月30日18时被暂停更新24小时,其中以“问答”频道最为关键。
  在约谈中,网信办不仅责令今日头条及旗下悟空问答深入自查自纠,全面清理网上违规内容,更是提出“要杜绝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2017年4月,风头正劲的今日头条被央视点名,原因是推送涉黄内容:今日头条旗下的火山直播,内容涉及大量穿着暴露的女主播,通过低俗不堪的表演吸引用户观看。今日头条的“机器推荐”也难免“夹带私货”,主动向用户推送“不可描述”的低俗内容。
  2017年1月,北京市网信办约谈今日头条,起因在于今日头条“头条问答”栏目多次登载低俗“庸俗讨论话题”,如“为什么很多贪官的情妇都长得不好看?”、“什么是闷骚型女孩?”等,回答内容同样“低俗无聊”。
  在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勉强达到十分之一,我们津津乐道的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中低年龄、低学历、低收入的“三低”人群占绝对比例,而今日头条的主流用户群体刚好就是这些人。低俗、涉黄等被人诟病的“low”几乎是今日头条在BAT夹击下快速成长的关键因素。

多次被打脸,张一鸣如何自证?
  张一鸣在接受《财经》采访时表示:“企业都要有社会责任感,我们要做对社会有益而不是有害的事。”然而,目前看来,他还没有做到。
  有媒体评价,今日头条就像一个巨大的“信息垃圾场”,通过持续迎合人性中低俗、阴暗的部分和固化的审美趣味,给用户喂养毫无营养却容易“上瘾”的“垃圾信息”,以此成就自身的巨大流量。
  张一鸣的回应是“有失偏颇”,“真的不是这样,虽然肯定还是有Low的内容,但我们肯定比同行更重视。而且我们从来不主动push低俗内容。我们一直在打击低俗和标题党,现在‘特别低俗’的内容已经消失了。我觉得最核心在于头条并没有从低俗中获利,事实上,低俗内容反而会伤害我们的商业利益。”
  为了摆脱低俗形象,今日头条也努力过,比如,调整规则,减少对标题党、低俗内容的推荐,对经常生产、转发谣言的用户降权,出台严密规则,在全国招聘2000个编辑等等。但“low”帽子始终没有摘下来,仍然免不了被约谈的命运。
  曾经在《财经》记者问到“今日头条是否会发生魏则西事件”时,张一鸣态度坚定地表示在今日头条不会发生这种事,因为今日头条不做医疗广告,“魏则西事件在头条真的不会发生,首先,我们现在不做医疗广告。同时,我们每一个环节都会避免出错。不做医疗广告是因为目前民营医院很多服务差或者经营违法违规,而我们很难区分把关。这和我个人的善恶观无关,更多是企业发展长短期和‘延迟满足感’有关。”
  不过现在看来,张一鸣的flag立得有点太早,医疗广告他几乎是照单全收。
  多次违规,频踩红线,今日头条还能留住用户的心吗?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 四姑娘山
 温水青蛙 发表于: 2018-3-30 14:23:00|只看该作者

今日头条回应广告“二跳”玄机:对涉事员工进行处理

源自:新京报
  今日头条回应央视曝其广告“二跳”玄机 涉事员工进行处理加大广告资质审查 |新京报财讯
  白金蕾
  (记者:白金蕾)今日头条认错了!3月30日凌晨,今日头条针对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报道的其广告页面存在违规二次跳转的行为发表声明。
  声明中,今日头条向用户及受影响商家致歉,对涉及事员工进行处理,并公布了紧急解决方案。针对新京报记者的进一步求证,今日头条称,目前以官方声明内容为准。
  上述《经济半小时》栏目指出,今日头条在广西南宁的广告投放中存在违规“二跳”行为,即通常首个广告页面内容合规,二次跳转后页面内容存在利用代言人进行药品推介的行为。栏目还对今日头条在广西南宁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暗访,证实了二次跳转广告的存在。
  《经济半小时》认为,此类违规广告通常存在于今日头条针对二三线城市推送的信息流广告中,内容为针对鼻炎、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的药品广告。我国《广告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不得利用广告代言人作推荐、证明;广告代言人包括在广告中以自己的名义或者形象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今日头条在声明中回应称,上述违规行为是四川分公司网服组两名员工以及南宁代理商员工在外部利益的驱动下,做出的逃避今日头条广告审核制度违规行为。并已对报道中涉及的四川分公司相关负责人给予开除处分、永久终止与上述南宁代理商的合作,对栏目中涉及的违规广告进行了下线处理、封停了广告主账号。
  在今日头条看来,报道中涉及的二次跳转广告,也是其广告体系一直进行打击的,此外,篡改广告页面内容、用非法产品套取合法产品的广告资质的行为也是其严厉打击的。
  针对上述风险,今日头条采取以下三项紧急措施:对跳转后的广告页面增加弹窗风险提示;开放违法广告用户举报通道;对广告主资质进行再次审查,强化违规广告的机器巡查力度。
  一第三方网络安全专家就此回复新京报记者称,这种广告跳转,主要是逃避监管规则。第一跳的广告可能是通过审查的,第二跳则指向违规广告,成功逃避了监管系统。这种行为可能是违规的经营者在做,也可能是黑客入侵或者网络劫持。但第二层内容肯定是违规操作的,内容应该是由广告主提供的。今日头条通过内部流程加强是可以监测到的,也能通过制度来解决,但头条今天才上线风险弹窗提示,确实有点晚。至于,每个人看到的广告不同,与头条的个性化推荐相关。
  新京报记者就此咨询工商部门相关人士,对方称按照2015年新修订的《广告法》,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当事人同意或者请求,不得向其住宅、交通工具等发送广告,也不得以电子信息方式向其发送广告。以电子信息方式发送广告的,需要明示发送者的真实身份和联系方式,并向接收者提供拒绝继续接收的方式。
  上述人士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电子信息发送的广告,将不止局限于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电脑软件、手机应用等都符合这个规范,尤其应该符合“一键关闭”的规定。对无法“一键关闭”、未经允许擅自发送、不标明拒绝接受方式的广告,广告主应受到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已经发现违法广告不加以制止、删除的相关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连带责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 10:34,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