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730|回复: 2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摄影四川传媒学院长发老师程卓 被学生点赞

 [复制链接]
四川在线
四川传媒学院长发老师被学生点赞  2927906580.jpg  保存到相册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陈俊 王玥)刘海长得能盖住眼睛、手里拿着烟斗,眼前的程卓,跟一般高校老师有些不同。他是四川传媒学院摄影系副主任,虽然教的是摄影专业课,也总有外系学生来旁听。不止一个学生在听了他的课后,想转向学摄影。
  今年33岁的程卓笑称自己是土生土长的成都“土著”。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的他,选择了回成都教书。“北京的城市太大,人太渺小了,走在街上很迷茫。”他说特别满意自己现在的状态:一年大部分时间用来教书,寒暑假就出国走走,“找到一份既可以满足简单生活开销,又是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是幸运的。”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老乡亲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老乡亲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老乡亲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老乡亲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老乡亲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老乡亲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 李克强作工作报告 许勤看望慰问春节期间坚守一线职工
2# 四姑娘山
 楼主|老乡亲 发表于: 2014-3-6 07:22: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自由教学:
我喜欢有思想交流、有争论的课堂

  2004年起,刚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程卓来到四川传媒学院(原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教书,其间,他参与了学校摄影系的建系,现在已是校摄影系副主任。在学校,程卓既带低年级学生的《摄影基础》课,也带高年级学生的《摄影创作》课。他说,带这两门课是有原因的。“对于低年级学生,我希望教给他们一种严谨、理性的思维方式,把基础打牢;对于高年级学生,则更多教他们开阔的创作思维。”
  在数码摄影大行其道的今天,程卓对大一新生全部坚持胶片教学。他说,胶片和数码,就像摄影的两条腿,虽然现在已是数码摄影的天下,但对于一个摄影专业的学生来说,胶片摄影不能丢。“它仍是一种很重要的影像语言,你可以不用,但不能不会。”
  程卓上课还有个习惯:让学生自己讲课。每学期,他会为每个学生空出45分钟的讲课时间,让他们讲讲自己喜欢的摄影师。“学生们会做PPT,下面还有人提问、交流,这样课堂就会很活跃。”程卓说,他很欢迎学生在课堂上自由交流思想,“一次课上讲到捷克摄影大师约瑟夫·寇德卡,两个学生因为见解不同,竟然站在桌子上吵起来了。我教书几年,还是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不过他笑了笑,“我觉得这样挺好的。”

执着摄影:
舅舅送的一台老相机 让他走向摄影

  程卓的摄影梦,始于一台珠江S201老相机。程卓上高一时,做设计的舅舅因为换相机,就把原来用的珠江S201送给了他。在那个年代,相机可是稀罕物,头一次拿到相机的程卓瞬间被迷住了。“它看起来特别复古特别神秘,全铜的机身很有质感,勾搭着你想去了解它、把玩它。”不过,程卓羞愧地承认,那时的他对摄影一窍不通,“拍的头5卷胶片,就没出过影子。”为此,他开始主动去找一些书来看,开始了解摄影知识。
  高中毕业时,程卓选择了考北京电影学院摄影专业。“考试不容易。”他苦笑着说,为了备考,自己提前半年就去了北京,住在学校的招待所里。一个房间里6张上下铺,除了一张桌子没别的家具,房间东西朝向,“白天热得像个蒸笼,我只能去食堂看书。”因为条件太恶劣,程卓是整个招待所仅有的两个住客之一,但他仍坚持住下来,“那里蹭课方便,又便宜,一晚上才30多块钱。”最终,程卓顺利进入北京电影学院。考试成绩还不错,全国第4名。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老乡亲 发表于: 2014-3-6 07:22:00|只看该作者
热爱行走:
每年有3个月在国外 过当地人的生活

  除了教书,程卓的一大爱好是出国旅游。不同于一般的观光,程卓每到一个国家,至少会呆一个月。至今,他已经去过尼泊尔、印度、朝鲜、老挝、泰国、埃及、土耳其、缅甸、迪拜等多个国家,有些还是反复去,比如泰国曼谷就已经去了9次。他说自己偏爱一些能看到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的国家。“在伊朗的大巴扎里,你能看到400年前的壁画。”
  每到一个城市,程卓会先租下一间有厨房的房子,然后尽量自己去菜市场买菜、自己做饭;出行也像当地人一样坐公交、地铁,很少打车。“我喜欢过当地人的生活,而不是跟观光客一样在人堆里走。”也因为这个原因,程卓的出行开销常常低得令人惊讶,“有次走了土耳其、埃及两个国家,一共呆了一个月,除去机票之外,花了5600块钱。”
  走了这么多国家,最吸引程卓的并不是景点风光,而是旅途中遇到的人和事,包括困难、意外。在埃及,他曾在骚乱中被催泪瓦斯打晕;在印度,他遭遇过麻醉抢劫;在伊朗,他曾被少见游客的当地人拉住签名、拍照……在程卓看来,这些都不会成为他继续周游世界的障碍,“一定是有未知的东西需要你自己去面对、解决,这就是旅行的意义所在。”

男神面对面
  :上课的口头禅?
  程卓:“你们怎么看?来讲一讲。”
  :上课最大的习惯?
  程卓:绝不坐着
  :对学生叫你男神怎么看?
  程卓:不知道,应该没学生叫我男神……有的会叫卓哥
  :你觉得怎样能被称为男神?
  程卓:审美,应该不仅仅只是视觉美。比起视觉美来说,我觉得价值观、阅历、经历这些更为重要。而男神,只是一个称号。

个人资料
  程卓
  北京电影学院 ◎摄影:本科 学士学位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电影学导演专业 硕士研究生
  四川传媒学院摄影系副主任
  《影像生活》杂志 栏目主持
  香港国泰航空《丝路》杂志特约作者
  部分作品:
  2005年创作短片《18岁出门远行》入选大学生电影节
  2008年9月受邀参与中国平遥摄影大展“国际影像教师13人联展”(美国8人 中国5人)
  2011年4月微电影《童年》导演 该片入选联合国青年导演计划
  2012年4月执导纪录片《荣军院》入选美国圣丹斯国际纪录片节
  2012年5月任制片主任影片《路》斩获2012北京大学生国际电视节银奖
  2012年10月 首届中国(成都)国际微电影节 评委
  2013年10月至今 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微电影节 评委 评委会复审组组长
  麻烦把文章后面的署名删了
  (图片由本人提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5 13:51,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