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069|回复: 5
 3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普通人隆昌牌坊老人曾一书

 [复制链接]
  二零零五年二月,我与雷康站长、徐建宁和李晋老师,驱车过路隆昌县城。史载隆昌境内曾有牌坊60座,最早的建于南宋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名“岱宗坊”,树立于县东李市镇多宝山;最晚的牌坊在云峰关内,为民国十四年(1925年)“奉大总统令”修建的“陈刘氏节孝坊”。成坊跨度过600多年。现今存17座,多集中县城北关与南关,多为明清时的德政与节孝牌坊。

  这时刻,夕阳余辉,县城南关春牛坪又慢吞吞沉浸于历史的回忆的迷茫斑斓时光之中,高大、残缺、褐红的牌坊群,仿佛怀着一个巨大的痛而又无法清楚诉说的旧梦。

  晚风吹拂,宿鸟疾飞,朝着落日溶金的山峦。
《四川隆昌客乡石牌坊新篇》

路边卖牛角梳子小摊上,一本《四川隆昌客乡石牌坊新篇》书跃入眼帘。作者:曾一书;出版者:香港银河出版社;定价:人民币40元。咋舌,却又欲索书。于是郑重地以【巴蜀网】的名义与作者电话。于是情之殷殷,言之切切,竭力拨动了著作者的那根苍老而炽热的心弦。践约,在半小时内著作者曾一书老人乘出租车至。彼此握手后,老人即兴准确无误地递与我们自家名片:曾一书,四川省客家研究中心理事、川南地区客家海外联谊会筹会理事长、川南地区客家研究会筹会理事长、隆昌二中语文组长、高级教师。

  人人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看来,老人在尽其所能地在做自己想做的事,一点也不客气与矫饰。“久仰!久仰!”我们一起向弯腰老人致辞,感谢他为隆昌牌坊文化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赞叹他为一介草民一位老者自掏腰包而隆昌牌坊著书立说。当然我们的举止有些虚假,因为在大声地寒喧之下包裹着想免费谋取这本书的小小企图。

  尔后,雷康又小心翼翼地搀扶着老人在“觉罗国欢德政坊”前,站定,留影。落日余辉中的老人脸上绽出多么慈祥的笑容,他眯缝着眼睛,神情那么天伦之乐的样子,意态那么含饴之乐的样子。一幅真叫人感动黄昏颂的影像画面。曾一书老人,有眼疾,白蘙,多浊泪。待坐下,小叙片刻,他就提出来要赠书与我们,正中怀下,俱开颜。于是,信手速翻一下《四川隆昌客乡石牌坊新篇》,发现此书体例甚为奇怪而且几乎有些逻辑混乱。除前半部介绍牌坊之外,后半部全为今日隆昌县德政新篇与2003年省部级腐败官员名单及隆昌县抗非典捐款部分名单。文字密密麻麻的,犹如郭王氏功德牌坊旁边的花椒树上粒粒青色花椒,叫人看得有些涩味而莫明其妙。还查阅到:觉罗国欢,红带子直隶监生,同治九年至十年(1870~1871)任隆昌县知县,同治十三年复任。操守清廉,执政勤勉,爱抚百姓,减少徭役及苛捐杂税。铺路石板岁月斑驳,古驿道上车辙留痕。隆昌县城,自南北朝始即为巴蜀古驿道、川滇东路古驿道、叙马古驿道、西南往黎雅羌之径、自贡至雅州汉源古驿道的交汇点上。
谢天开手拿《四川隆昌客乡石牌坊新篇》与曾一书合影

  老人说隆昌的石牌坊群多树立于古驿道上,是隆昌“以道置县,以道兴城”的历史见证。老人的缓述更让我们求书心切。然而,我等为四人;曾老手边只携带两本书。故驱车,取书。及至曾家。一幢旧楼房,黑洞洞的楼梯,进屋。环顾四壁,几乎徒四壁。寝室兼书房,惟有《四川隆昌客乡石牌坊新篇》高高堆积如小山。曾老言:书,全部自费印刷,在隆昌城关半价出售,偶有人购,多数赠人。他说出书的目的是弘扬隆昌牌坊文化,此是中华文明的积淀之一。

  “呼清(清官)唤德(德政)”、“扬善(善举)抑恶(恶行)是从古到今的民间百姓的政治理想与生活愿望。简简单单地说就要“反腐倡廉”、“尊老受幼”、“讲求节孝”和“乐于助人”。谈话至此时,我们才恍然大悟,曾老为什么要这样写《四川隆昌客乡石牌坊新篇》如此奇怪似乎是混乱的体例,原来老人想借古喻今,企望在人心中树立一通警示牌坊。所以,老人一点没有象江南才子余秋雨那样控诉旧年女性血迹的《牌坊》,“从此与牌坊结仇,诅咒它的倒塌”。那些德政牌坊,那些有历史喻意与现实说法的德政牌坊。才是老人为之看重和叹气的。

  老人还说他有多年记日记的习惯,书中那些现实的资料摘自读报刊杂志。比如新德政篇里的“2003年省部级腐败官员名单”就摘自《晚霞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我们举目再次环视曾老的寒舍时,唐代大文学家刘禹锡的《陋室铭》浮涌眼前。同时也明白了老人为什么在牌坊前留影有那种表情,我们知道他的晚年的全部心血全部甘苦全在这本书上了,书就是他的“天伦”他的“饴”。曾老又十分平缓地说,现任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是他的学生。我等即兴耸恿曾老找学生商谈《四川隆昌客乡石牌坊新篇》再出书事宜。曾老听罢,颤手,揉目,声调含混喉咙间,语焉不详……一阵沉默之后,老人认认真真笔画苍劲地为我们的签名赠书;此时的我等早已没有了先前索书的那种虚假简慢之意了,四人环立于曾老之侧,恭恭敬敬地执子弟之礼。分别时,曾一书老人携老伴一道执意送我们下楼。

  金色清爽的黄昏,晚风、旧楼、大树、远山;渐行渐小的车……曾老与老伴颤颤巍巍地还在道旁挥手。

  可以想象,他老人家郑重完成今日家庭外事活动后,会翻开在日记本,于今夜灯下颤巍巍地一笔一划地记载:“公元二零五年二月二十二日,大晴天。在吾寓所内接待省城成都【巴蜀网】雷康站长一行四人。清茶一杯,主客相谈甚欢……”

简介

  曾一书,1931年生。祖籍广东长乐县(今五华)人。1960年四川师大历史系毕业。隆昌二中退休高级教师,民革党员。全国报刊发表高中语文教学文章80余篇约30万字;为隆昌县教育局写专业志10余万字;写出《初中古诗词助读》40万字;写出曾氏家史70万字已刊出;写出客家文化研究文章近100万字,其中主要著述:《四川隆昌客乡石牌坊新篇》已出版。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谢天开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谢天开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谢天开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谢天开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谢天开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谢天开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TCL集团重组续:李东生提议分红13.55亿元 [求助]我想欣赏真正的平昌城区风光
2# 四姑娘山
 纸帆船 发表于: 2005-6-10 18:55:0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罗松涛 发表于: 2005-6-12 19:21:51|只看该作者
  曾一书老人,有眼疾,白蘙,多浊泪。

  曾老听罢,颤手,揉目,声调含混喉咙间,语焉不详……

  这样的文字精练,逼真!

4# 金佛山
 纸帆船 发表于: 2005-6-14 14:14:31|只看该作者
问候松涛!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曾广溯 发表于: 2014-9-8 19:53:12|只看该作者
迟来的报道

  四川客家联谊会中心理事、四川曾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曾一书宗贤因病于2010年9月2日在四川隆昌县逝世,享年八十岁。

  一书宗贤,1931年生,1960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于隆昌第二中学,是高级语文教师。工作期间,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成绩斐然,先后在全国报刊上发表过80余篇、30多万字的高中语文教学文章,着述了40余万字的《初中古诗词助读》书稿;退休后继续努力为客家文化、曾氏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很大贡献。1999年以后先后撰写了有关四川客家文化的书稿、通讯近40万字,并被收入《四川客家文化研究丛书》;同时又编撰了一部约40万字的、包括四川多个地区房系的《武城曾氏续修谱牒》,以及隆昌支房系的谱牒。他不愧为四川曾子文化的传承的先锋战士,深受四川宗亲的尊敬和爱戴。

  此后,他更是笔耕不止,自己出资撰写了《四川隆昌客乡石牌坊新篇》,随后,他又竭尽全力宣传曾子的伟大思想。当他撰写的《伟大思想家曾子》书稿即将付梓的时候,不幸离开了我们,这是我们的重大损失!

  我们将永远怀念敬爱的一书宗长,学习他对历史文化的不懈努力、永远执着的精神。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50收起理由
leikang + 50谢谢回复,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6# 青城山
 leikang 发表于: 2014-9-8 22:09:15|只看该作者
曾广溯 发表于 2014-9-8 19:53

迟来的报道:

  四川客家联谊会中心理事、四川曾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曾一书宗贤因病于2010年9月2日在四川 ...

谢谢报道,更谢谢曾一书先生,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资料。永远怀念这样的文人!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0 08:33,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16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