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296|回复: 5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局事帖》背后曾巩迷局

 [复制链接]
  5月15日,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人间孤本《局事帖》,在中国嘉德2016春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专场上,以2.07亿天价被成交。
http://www.phoer.net % a+ U; k7 p6 L( Y' t9 i  《局事帖》乃江西历史文化名人曾巩的“千年遗珍”,是他写给一个叫“无党”的乡贤回信。全文虽然只有简短的124字,背后却暗藏人世“玄机”,流露出了曾巩坎坷人生片段与复杂多变的北宋迷局。4 W/ U$ w8 r  M: K http://www.phoer.net
. G1 {" i, `  R! i8 t- E http://www.phoer.net
〓 相关链接
http://www.phoer.net 4 [' {8 Q8 i' r& d! p9 f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奥燕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奥燕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奥燕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奥燕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奥燕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奥燕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谷歌文化学院推出艺术相机 超高清图片自动拍摄 从艺术品增量市场看艺术爱好者社群的变现
2# 四姑娘山
 大卫 发表于: 2016-6-2 15:31: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局事帖》背后曾巩迷局1:《局事帖》暗藏的密码

源自:大江网
  5月15日,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人间孤本《局事帖》,在中国嘉德2016春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专场上,以2.07亿天价被成交。$ e& j3 M$ l: O% v! D- \9 h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o; {4 ~2 }. w6 h$ _/ X, J! D: j
曾巩《局事帖》  Ivk5-fxsvrmp1763015.jpg  保存到相册

http://www.phoer.net ! W( U4 e3 [/ t  《局事帖》乃江西历史文化名人曾巩的“千年遗珍”,是他写给一个叫“无党”的乡贤回信。全文虽然只有简短的124字,背后却暗藏人世“玄机”,流露出了曾巩坎坷人生片段与复杂多变的北宋迷局。
http://www.phoer.net 3 ]- K9 i+ j% [$ i  《局事帖》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件曾巩传世墨迹。古书画一个重要的价值就在于,除书法、绘画艺术本身之外的历史文化价值。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北宋为官,身居高位。为官期间又恰好处于北宋多变复杂的时局当中,整个“熙宁变法”到“元丰改制”,这段时间均是北宋朝廷最为敏感的时期,一切风霜泥沙都在风尖浪口。全文分为十三行,内容如下:+ ^" c) x- a  B5 L. y" X3 f( ^; E http://www.phoer.net
  局事多暇。动履禔福。去远海诲之益。忽忽三载之久。跧处穷徼。日迷汨于吏职之冗。固岂有乐意耶。去受代之期。难幸密迩。而替人寂然未闻。亦旦夕望望。果能遂逃旷弛。实自贤者之力。夏秋之交。道出府下。因以致谢左右。庶竟万一。余冀顺序珍重。前即召擢。偶便专此上问。不宜。巩再拜。运勾奉议无党乡贤。二十七日。谨启。2 O; N: e6 Q; J" U1 } http://www.phoer.net
  《局事帖》虽然全文仅124字,但却意味绵长,信中所交代信息,细细读来,不仅流露出了曾巩晚年对于仕途态度和境遇,信文背后还能管窥北宋时局。
http://www.phoer.net * q) F+ d' H  w& V, H/ A- M  可以确定的是,《局事帖》是曾巩写给一个叫“无党”的乡贤的书信,书信内容翻译大致意如下:
http://www.phoer.net 6 ?* p6 B& h5 ?& v5 L  听从无党乡贤好的建议,已经有三年过去了。自己放任于他乡,整天忙于官场琐事,哪里还能有什么快乐!朝廷指定的任期已越来越近了,而接替我的官员依然没有半点消息,早晚都在守望,能离开这旷日持久的外放,当然是得益于贤者帮助。夏秋之交,将便道来府上当面致谢,以表示我的感激之情。希望你多多保重,并早日得到升迁的机会。
http://www.phoer.net ( w  [4 z) r5 I* J1 T0 L* E* [! b) e  首先,我们能在这封信中确认几个重要的信息。“无党”是谁?《局事帖》中落款“运勾奉议无党乡贤”,根据众多资料显示和学界分析,这里的“无党”有很大的可能指得就是北宋年间与曾巩同师于欧阳修门下的永康人徐无党。' p, o  N0 S5 ^ http://www.phoer.net
  欧阳修所作《送徐无党南归序》记载了他与徐无党是师生关系。徐无党进士出身,先后任郡教授、著作郎、政和殿学士。早年随欧阳修学习古文辞。史料记载,徐无党与曾巩因欧阳修交集颇多。根据专家论证,曾巩与徐无党同师欧阳修,交往不少。曾巩比徐无党年长五岁。/ S. F' x5 V8 P/ K5 g5 R5 @- Y/ I1 t http://www.phoer.net
  第二个问题就是写这封信的时间。信文书“运勾奉议无党乡贤。”其中“运勾”“奉议”是“无党”的官职。这个官职名称只有在太平兴国元年(976)之前采用,之后这一官职名称改为“奉直郎”。, i0 V. U9 h0 Z$ \" v% q' B+ _ http://www.phoer.net
  根据学者尹光华分析,曾巩在信札末已用此称呼,说明它书于元丰三年九月或九月以后,而当年十月二十六日神宗已召见曾巩,“赐对延和殿”,并结束了外放生涯。因此,这封信只能书写于九、十月间。由于信末已写明“二十七日谨启”。而九月至十月二十六日之间只有一个“二十七日”,即九月二十七日,它便是书写本札的确切日期。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奥燕 发表于: 2016-6-2 15:31:00|只看该作者

《局事帖》背后曾巩迷局2:《局事帖》的传世之旅

曾巩为官期间正是北宋改革风云多变的十几年  M8Wk-fxsvenv6353943.jpg  保存到相册
* [- h9 t; b1 R) G: E4 c http://www.phoer.net
  拍卖市场上,讲究流传有序,通过《局事帖》尺牍上的印章,我们能察出《局事帖》被收藏的轨迹。从用印来看,有明代收藏巨擘项元汴、清代收藏大家安岐、民国著名鉴定家张珩等名家收藏过此帖。5 ?; Z0 `$ O' [4 X! m+ u1 v( Y http://www.phoer.net
  根据学者的考察,曾巩《局事帖》在历史上,大致经历了何良俊、项元汴、安仪周、王芑孙、曾燠、费念慈、许源来、张珩、张文魁等收藏,并经徐邦达考证,著录于《古书画过眼要录:津隋唐五代宋书法》,同时被朱家溍编写进《历代著录法书目》,因此《局事帖》的传世之路极其清晰。4 I+ J0 o+ m& W6 ^5 b  K http://www.phoer.net
  在这里,我们来介绍几位收藏《局事帖》的历史人物。在《局事帖》上方盖有一方“清森阁书画印”。这是明代著名收藏家何俊良用印名。何俊良在嘉靖年间任南京翰林院孔目,擅长受宋人书札。. _8 U! b+ g( j) |3 Q http://www.phoer.net
  根据学者尹光华先生的介绍,后来何俊良所藏这批宋人书信一件不落的被同时代一个极其富赡的收藏家项元汴所得。$ k* A; O7 @* x7 Y! _& Z http://www.phoer.net
  在《局事帖》上方还盖有“仪周鉴赏”和“无恙”字迹印藏,这是清代被公认的二十大鉴赏家安仪周的收藏用印。至明代项元汴之后,这批书信同样被转移到了清代安 仪周手中。在这里,《局事帖》以及另外十余通书信还是一个整体,但在安仪周之后,十二通宋代宋人书信开始分道扬镳,根据尹光华的研究资料显示,《局事帖》在安仪周之后,先后王芑孙、曾燠、费念慈等名家收藏。多年之间,《局事帖》先后藏于宫廷内府,近代之后又被国民党人带入台湾,后又流传于海外。经历几十位 藏家之手并一直“默默”流转于世,直到1996年,一个叫张文魁的人将《局事帖》亮相于佳士得拍卖市场,从此震惊世界。
4# 金佛山
 楼主|奥燕 发表于: 2016-6-2 15:31:00|只看该作者

《局事帖》背后曾巩迷局3:南丰人曾巩轶事

位于南丰的曾巩祠堂遗址  -ZqJ-fxsvenv6354163.jpg  保存到相册
, G8 X& ], u0 n0 Y% Y http://www.phoer.net
  前文我们提到曾巩写这封信的时候,已六十一岁,虚岁六十二岁。
http://www.phoer.net 6 W6 @* W1 s  Y; W) B1 S  那么,信文中流露了哪些信息?六十一岁前后的曾巩,身处在怎样一个社会时局,我们不妨对曾巩其人做个梳理。) i9 b$ H/ M+ J( r: P. P http://www.phoer.net
  曾巩(1019年~1083年),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散文家、史学家、政治家。世称“南丰先生”。
http://www.phoer.net 8 n& V/ q" |  v. N2 H  曾巩少年成名,少年时代文章就妇孺皆知。有过目不忘之才,十二岁提笔写《六论》一气呵成。十六岁时因喜欢欧阳修文辞,而研读了大量欧阳修的作品,并通过家世渠道,给欧阳修写信,由此而得到了欧阳修的接见。* n2 ~' P& ?. R! t: O3 R/ N2 b- P# M- j http://www.phoer.net
  十八岁之后那年,父亲带他进京,成为了“京漂”一族,从而也结实了几位对他一生,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欧阳修当时在京为官,曾巩以一篇《事务策》上书给欧阳修,欧阳修读罢叹道:“过吾门者百千人,独于得生为喜。”! Z2 J+ K, u, k/ M. x* v% ~2 w" c http://www.phoer.net
  被欧阳修这么赞誉,曾巩名满京城,由于曾巩之文擅于策论,对科举之文不屑,故屡试不第。直到嘉祐二年(1057),欧阳修主持会试,坚持以古文、策论为主,诗赋为辅命题,曾巩才与其弟曾牟、曾布及堂弟曾阜一同登进士第。+ e* R# Y& l; L5 Q) [' l% m http://www.phoer.net
  自嘉祐四年(1059)之后,曾巩步入了仕宦生涯。据《南丰县志》记载:元丰三年(1080),曾巩改任沧州(今河北)知州,途经京城开封时,被宋神宗召 见。宋神宗对其“节约为理财之要”的建议大为赞赏,留任为三班院勾判。后又担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
http://www.phoer.net 6 Z1 W% p* C3 X& `  曾巩为官期间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官场上几经沉浮,因时局翻云覆雨,一生所念,终究未能实现。
http://www.phoer.net 6 `3 z0 \' h2 i6 B7 {  作为“唐宋八大家”成员,曾巩主要成就在于诗文,现存曾巩之诗400余首,对于后世诗文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外,他还在老家办学,在抚州居所侧建有“兴鲁书院”,并亲自定学规、执教席,推动抚州学风。曾巩家风淳厚,其家族出了进士19位。! _& Y$ K3 Q% K" ?9 G" r+ h; J http://www.phoer.net
  值得一提的是,曾巩本身还是一位金石碑拓收藏家,一生所藏拓片达五百张之多,很难说这些拓片对于《局事帖》产生了影响。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大卫 发表于: 2016-6-2 15:31:00|只看该作者

《局事帖》背后曾巩迷局4:《局事帖》前后的北宋

作为“唐宋八大家”成员曾巩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  YRFY-fxsvenx3125174.jpg  保存到相册
& r" |- `6 N2 @8 R: t) C1 ^5 S http://www.phoer.net
  现在,我们再来看《局事帖》所折射出来的时代信息。根据学界认定,这封写给“无党乡贤”的书信时间为曾巩六十一那年,也就是北宋元丰三年。
http://www.phoer.net % Q7 S+ i3 G* g1 M+ z+ a5 F  这一年北宋王朝发生了什么?曾巩境遇如何?我们在《局事帖》找到了相关信息。
http://www.phoer.net 9 r& I: q# h: u. I, p1 ~  信文开头说“局事多暇”,交代了当时官场政局的情况。这一年是“元丰改制”依然在进行,离新法改革结束也只有五年不到的时间。
http://www.phoer.net ( e0 T& W! g3 z' Z$ ^, s5 _  这一年,北宋政坛最大的事件就是“改革”。作为“熙宁变法”余波的“元丰改制”,元丰三年(1080)九月,宋神宗针对宋初以来官制的弊病,专门成立了一个改革官制的机构──详定官制所,具体实施改革官制的计划。: ~4 |# c2 m  G1 i; Z6 r; { http://www.phoer.net
  当年九月二十七日前夕,曾巩还官游于外地,对于北宋时局“牵肠挂肚”可谓“操碎了心”,虽年过六旬,但依然满腔热血,渴求施展满腔抱负。这一年,他奉命到知州沧州任官,在赴任途经开封时被神宗召见,受到赏识而留在朝廷的判三班院,终于结束了十二年的宦游生涯。  \- @- d  X+ h  n$ h5 k; @3 u http://www.phoer.net
  元丰三年(1080)十一月,曾巩上书宋神宗论国家财政问题。直言国家财政如果无限支出则会出现财政危机的可能。并通过详实的数据,说明皇祐、治平年间国家财政支出过多的情况,从而建议宋神宗节省那些不必要的财政开支,并深刻揭示“冗官之患”危机,提出了富国之策。
http://www.phoer.net : ^1 z* g; X% M8 Y9 {1 T  种种史料说明,宋神宗渴望延续先祖之风,渴望建立一个强盛帝国,他“励精图治”渴望成为一代有所为的“圣君”,从“熙宁变法”到“元丰改制”,后者在宋神宗 看来,对外战略是“政改”的前提。因此,在元丰四年十月,宋神宗借机派兵抄近路向西夏发动进攻,兵士奋勇杀敌,夺取了磨脐隘,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随后的 对夏战役中,却连吃了几场败仗,因此,此时的北宋局势,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没有取得先前一步,反而陷入了僵持。
http://www.phoer.net 4 c) m8 `* w8 }0 O% A6 z8 t  元丰四年,曾巩奉敕充国史馆修撰,管勾编修院。元丰五年,擢拜中书舍人,九月丁母忧而罢,次年曾巩持母丧过金陵而获病去世。
6# 青城山
 大卫 发表于: 2016-6-2 15:31:00|只看该作者

《局事帖》背后曾巩迷局5:风暴下三位江西人恩怨

  曾巩写《局事帖》的时间,新法依然在持续发酵,元丰改制即是熙宁变法的延续。此前,王安石力排众议,感召宋神宗实行新法,“单挑”北宋王朝,一大波朝廷重臣或因政见不合分道扬镳。这些人当中,我们不得不提到三个江西人在这场改革中的故事。  D% m# W1 `: X$ j http://www.phoer.net
  此三人分别是江西永丰人欧阳修、临川人王安石、南丰人曾巩。
http://www.phoer.net 3 h7 ~/ [/ }. x9 R  他们同朝为官,又同被列为“唐宋八大家”成员,曾经是京城里能相互照应的乡贤,但却因为一场改革风暴,而最终选择了各自的道路。+ k5 {- U; |) _' l) P, v http://www.phoer.net
  前面我们提到欧阳修与曾巩的师徒关系,曾巩受恩公欧阳修提携,关系也不错。那么,提倡新法的王安石又与两人有怎么样的渊源,我们来先梳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 w: C- J* o* |( C http://www.phoer.net
  首先,我们来说王安石与曾巩。曾巩比王安石大两岁,两家祖上还颇具渊源,王安石的夫人吴氏的祖母,就是曾巩祖父的女儿,因此两家族之间是世交,还算得上是亲戚关系,但少年时代,王安石与曾巩并未有接触。
http://www.phoer.net / |0 E: g+ u7 v  直到景佑三年(1036),曾巩随父亲来到京城,才与王安石相识,两人都是少年成名,异地投缘,便结为挚友。4 v; G, O3 ]9 c* \9 L http://www.phoer.net
  那年曾巩18岁,王安石才16岁。而此时的欧阳修,正好30岁,在朝廷担任充馆阁校勘。
http://www.phoer.net . r: _/ p0 D1 ~% D7 O  N- w+ O/ S  也就是在这一年五月,欧阳修为范仲淹打抱不平上书朝廷而被贬为夷陵(宜昌)县令。这一时期,欧阳修依然是曾巩眼中早有被“膜拜”的偶像,是王安石听说过上百遍万遍的那个“最熟悉的陌生人”。4 \* Q9 T2 G% P  s. O/ @( L. O" O http://www.phoer.net
  王安石虽年龄比曾巩小,但他登科及第的时间以及进入仕途的时间都要比曾巩要早,而这与曾巩和欧阳修又有着很大的关系。
http://www.phoer.net 3 [$ O9 r! K9 P: k' {9 M+ d  从庆历四年到庆历六年两年的时间里,曾巩曾向欧阳修两度推荐了王安石。不得不承认,王安石天生是块做官的料,从30岁开始一直平步青云,在各地做官,所到之处均政绩斐然。
http://www.phoer.net - b+ i- m& V  r8 V- x1 Z, S; w# s' ]  就 当王安石在仕途上顺风顺水的时候,曾巩却过得并不如意,作为当年的“北漂”一族,他科举之路一再受挫。当他还在青灯苦读的时候,比他小两岁的王安石已有 11年从政经历了。但曾巩文章却日渐闻名。两年之后,曾巩及第,在地方州官的位置上做了短暂停留之后,受欧阳修提拔,率先被召入京。7 o2 Z  R# c! @ http://www.phoer.net
  三人之间关系转折发生宋神宗即位之后,此时的王安石也已入朝为官,对于当时政治所暴露的问题,他与曾巩、欧阳修表现出完全不一样的态度。而这件事就是涉及到北宋年间,甚至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一次政治体制改革:熙宁变法。
http://www.phoer.net 9 w' B, r9 p0 _3 X6 Y  从熙宁元年到元丰三年,这十三年之间,从他们文集来看,彼此书信往来甚少,王安石先后两度为相,曾巩则因反对王安石提出的新法,从熙宁五年开始,先后流年于越州、齐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等多地。, d; x8 q3 B5 p1 p# x' X http://www.phoer.net
  然 而,整个熙宁变法期间,欧阳修与王安石的关系,以其说是疏远还不如说欧阳修“无暇以故”。晚年的欧阳修反对新法,却遭到了改革派的猛烈攻击,卷入了一场影 响他晚年声誉的“绯闻案”,对于官场与人世皆已心灰意冷,再三请辞外放,变法轰轰烈烈开展的第五年,一代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在远在颍州寂寥落幕。5 j3 [0 u2 J) h8 e' t http://www.phoer.net
  作为熙宁变法的延续,元丰改制之后,曾巩重新得到启用,一腔报国热血未冷,再度入京,但与王安石却早已背道而驰,越走越远。在王朝的风暴之下,欧阳修、曾巩与王安石的关系,是北宋改革时局下官场生态的一个缩影。
http://www.phoer.net . {# c" G( i! B  《局事帖》信文虽言之缓缓,细细品来却力透纸背,124字的背后,却是北宋多变的历史风云与世道人心。5 n% r3 Z0 n+ X& O) r  v) v http://www.phoer.net
源自:大江网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7 12:36,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