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242|回复: 2

[秦桧曾是爱国热血青年

 [复制链接]
⊙作者:李万刚
5 T5 I0 M$ ^  v http://www.phoer.net
  宇宙级的恶棍秦桧你不会不认识,假如你生活在公元1126年,此时的秦桧你肯定认不出;也许,目睹他的一举一动,你大概是会去上前安慰他的。
http://www.phoer.net " q1 @/ D- \5 L8 X) p0 E0 Y  历史上,那些英雄们少时显露出凌云壮志或者不凡之处,即使他们有不誉之举,也以英雄成长的磨练或代价,被轻易的宽容,甚至由此成为魅力之处;同样的少年机智、聪慧,在奸恶佞邪之人,则被认为其自幼即狡黠险恶,纵使有过善行,也不过一时“冲动”,无非沽名钓誉,大可省略。6 M: B; u$ |0 `. I; F) G, b http://www.phoer.net
  慢慢的发现,这种逻辑一致、前后连贯的人物历史,乃是在所谓的忠贤英雄或大奸大恶,盖棺论定之后,用对其人生的结判陈词,来重构、解析他们整个人生的结果。也就是说,是先有了或贤或恶的人物结论,再用如此全知全能上帝式的视角,深入他们的人生履历,去“寻找”、“发现”其将来就成贤为恶的先兆,善恶人生,就成了清澈的统一体。: a) Y3 F* E% v http://www.phoer.net
  这是一种“制造”出来的逻辑统一的人物史。嵌在特定历史时空事态中的人,需要同情的了解,全景的简化和把握,无法看到人性的复杂生态和痛苦断裂。尤其在社会动荡、国灾家难的历史洪水时代,个人的人生小舟,在汪洋暗流之中,方向的持守和选择,都不能后来的结论来轻易批判。9 U9 R& L0 `7 r5 B  h% A; X# t4 e" h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d: \, v6 u: _/ K' ~( k$ I大敌压境下的“救国三策”
http://www.phoer.net - s* F2 [3 k# M  \# H+ c  1126年正月,是历史上著名的宋钦宗靖康元年,立国已经一百六十六年的大宋国,面临着生死存亡。金国的铁骑长驱千里,绕过保州(今河北保定)、真定(今河北正定),攻陷信德府(今河北邢台)、相州(今河南安阳),饮马黄河,大宋的国都近在咫尺。
http://www.phoer.net ( N1 d  E0 p0 N& G7 n  此时,东京城内乱成一片,“尚书张劝并卫仲、何大圭等五十人弃官而逃”,刚刚不负责任的退休当太上皇的宋徽宗也要避难;同时,金国遣使要求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以亲王、宰相为人质,才肯议和。国家危难之际,一位三十七岁的太学正,即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监中掌管学行、学规的小官,虽然官位太低,不得参与皇上御前会议,仍给宋钦宗上了一封“救国三策”的奏札。* g; |) K( E( P6 U7 Q http://www.phoer.net
  “一,金国兴师乘锐深入,河朔诸郡坚壁固守,彼进有大河之隔,退虑诸城蹑其後,师老粮匮,情见力屈,然犹桀骜不逊,重有要请。望断以大义,与其所当与,不宜示怯,以自蹙削,如燕山一路,是金国取契丹,与之无害,至於岁币,须令彼能制契丹馀种不为边害,方许以祖宗契丹之数,窃闻仁宗与契丹结盟,增添岁币,亦是与之论夏国事,乞检会参酌施行。2 z! x& N7 z# D% o1 b' k% w http://www.phoer.net
  一,金国远夷,俗尚狙诈,今日遣使求和,又复渡兵随至,恐是设计以缓王师守御之备,望一面遣兵,守备黄河,仍急击渡河寇兵,使不得联续以进。
http://www.phoer.net - L/ A1 b. S. ^  一,金国遣使,所求甚大,此亦人情之常,盖既兴师深入,不肯示怯空归,如闻朝廷前日与之议四镇事,百僚不得预闻,审如所议,坐失富强之地,狄人贪心无厌,得地而势益强,复不能保其不再犯边,今若与之议燕山及岁币,当须集百官入议状,择其当者,载之盟书,示信坦然无疑,盖与所当与,经久不渝。一旦为苟且之计,或多或少,皆是失当,终亦不能守”。(见南宋徐梦莘著《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十七》)7 U4 x: m) x% c4 i: N9 n http://www.phoer.net
  大敌当前,朝野上下混乱之际,这是多么冷静而立场坚定,浸透着强烈爱国主义情感的一封奏札啊。1 z2 N/ p; i* n$ Y) a http://www.phoer.net
  它不仅坚决反对包括皇帝等向金人割地赔款,还颇有见地的指出:金国军队虽然兵临城下,却是孤军深入,前有黄河隔阻,后有我未陷落诸城军队,长途跋涉的他们已经疲惫,而且粮草缺乏,“不宜示怯,以自蹙削”。
http://www.phoer.net 0 t+ A8 r! J' f; L) r, b  确实,金国的东路军之所以迅速进逼东京,乃是因为有宋朝降将引路,从诸城之间突袭南下的;而金国西路军在太原遭遇顽强抵抗,一直未能攻下,而且河北大部分地方还为宋掌控。9 y) T, D9 A: E http://www.phoer.net
  如奏札所言,需要坚守黄河,而金国遣使论和乃是缓兵之计。建议再派重兵手河,不得让金军连续渡河。同时,绝不能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金人贪心无厌,得地而势力更强,更不能保证他们不再侵略,“一旦为苟且之计,或多或少,皆是失当,终亦不能守。”# @/ [7 i8 E7 h9 z http://www.phoer.net
  然而,这位大学小官的救国之策和赤诚之心,无人理会,而时事的发展正向他希望的相反方向发展。宋钦宗派往守护黄河这道东京最后防线的军队,负责北岸的军队见到金军即仓皇逃窜,南岸部队在烧掉浮桥之后一哄而散,“金人寻得小船子十余只,(每只)可载五七人”,“于上下流得大船,遂渡骁骑,至六日方渡毕”,金国将领大为感叹:“南朝可谓无人矣,若有一二千人,吾辈岂能渡哉。”
http://www.phoer.net 1 [$ B  p# j! q  南朝真的无人吗?那位写“救国三策”的太学,就是难得的具有报国之心也有报国之能的人。如果你手拿历史的探照灯,扫到780年前正是寒冬正月的东京城,也许,正看到那写给皇上奏札有谋有略的爱国太学正,得知金军轻松渡河后,痛苦无比,彻夜难眠。这时,他需要你去安慰。" l9 c; i9 w1 G( `  V4 c, }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4 z& U9 b% v0 A* a  不必后悔,他确实是秦桧。国难当头,从士兵到皇帝,无数人溃逃、投降,或者打算避难、放弃抵抗,反对投降,不畏敌人,出谋划策抵抗却报国无门之人,难道不值得安慰?
http://www.phoer.net : B8 r4 _* \/ d# k: O' H  是的,这一年秦桧三十七岁,还没有人会想到这样一个爱国有谋青年,十几年后会沦落为国家的罪人。但在我们远望历史舞台上的青年秦桧时,已知的老年秦桧形象,并不能掩盖遮掩此时秦桧的光辉。人生不同段落中,固然有不变的性格、心理等背景因素,秦桧的性格早在年轻时就已定型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后来的秦桧奸邪害国,他年轻时就不会正直爱国。) }% H1 e  S* N; U: B http://www.phoer.net
  秦桧人生的以1130年从金国不为人知的逃到南宋为界,迥然分为两个时期,前一个时期他是一个爱国士人,我称为青年秦桧;后一阶段,秦桧逐渐成为邀宠帝王,弄权害人的奸恶政客,我命之为老年秦桧。这种前后的矛盾和巨大差异,显示北宋灭亡的时代风云在个人命运上令人遗憾的展示,也更表明了人性在历史中,要远比人们想象复杂得多。
http://www.phoer.net   C5 M' Y9 T% ~4 O: r6 [2 Z6 Q  在1126年金兵围困东京之前,秦桧的人生还很平淡。生于1090年的秦桧,字会之,1115年,进士及第人,后来还当过密州教授(相当于地区级教育局局长),继而继中词学兼茂科,成为太学学正(中央大学校长)。在蔡京、童贯等大恶主持国政的时代,年轻的秦桧,如果按照后来的表现,是应该早早同流合污,攀爬上蔡、童大树,少年得志的。也许是时运不济,或者命运的不定,秦桧官位不显,政治方向也与往蔡、童相反。/ I4 V8 ^# W$ X9 s# J$ K# n http://www.phoer.net
  在秦桧建议无人理睬,东京被围困四十日后,金军带着北宋同意割让三镇的诏书撤退。后来成为金国傀儡的张邦昌被任命为河北割地使,以秦桧为属官;可惜,此时秦桧还不是后来代宋高宗给金使磕头的他,所以,青年秦桧拒不受命,“是行专为割地,与臣初议矛盾,失臣本心。”
http://www.phoer.net ( D) Y) T/ N" P1 f* {8 P5 O; N9 q  颇有见识和气节的青年秦桧,而后被提拔为规谏朝政得失的左司谏。在1126年8月,以没有得到割让的三镇为由,金国再次进攻大宋,九月陷落太原,十月破真定,长驱直入。在宋钦宗的御殿上,发生一场是否割让的激烈争论。为主抗战的大臣中,就有秦桧;即使朝廷确定了割地求和的方针,秦桧等三十六人还坚持认为不可。由于反对投降,秦桧又升至三品官的御史中丞。: U* n5 \4 [+ L0 G* j http://www.phoer.net
  这一年的闰十一月初,金国攻到东京,由于宋钦宗相信郭京的天兵,结果使国度轻松被破,宋钦宗、徽宗以及宋朝君臣与满城百姓突然皆成金俘。
http://www.phoer.net $ D0 {8 l8 b7 ?2 _$ z3 k& D. E, n1 s5 ^1 M/ W1 v" M7 l. Y http://www.phoer.net
激烈反抗成为金国俘虏
http://www.phoer.net 3 u0 Z4 a, F  T# p/ p  W  1127年2月,宋钦宗被废为平民,金国要举异姓的张邦昌代赵宋,为傀儡皇帝,如若不同意,就要“屠城”。秦桧反对此议,赴金军前递交了“乞立赵氏”的议状,“劝说”金军保留赵氏皇帝。* o" C  r  o. l& _- _! q& [) p http://www.phoer.net
  “窃以自古建国立王,非为率众庶以奉一夫,盖欲代天致理,使生灵有所依归,不坠涂炭也。契勘张邦昌在上皇时执政日久,伐燕败盟之计皆所预知,今若册立,恐元帅大兵解严之后,奸雄窃发,祸及无辜,将不称元帅吊民伐罪之意。若蒙元帅推天地之心,以生灵为念,于赵氏中推择其不预前日背盟之议者,俾为藩臣,则奸雄无因而起。”; L# T' S$ S/ M3 C# l http://www.phoer.net
  意思是说,如果册立张邦昌,金军撤离后定会出现混乱,这岂非辜负大元帅拯救百姓、讨伐罪人的本来期望吗?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现代家里蹲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现代家里蹲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现代家里蹲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现代家里蹲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现代家里蹲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现代家里蹲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施定柔新版《沥川往事》七月上市 《下一个成都》就看远大·中央公园
2# 四姑娘山
 楼主|现代家里蹲 发表于: 2013-8-1 19:40: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与一年前金国第一次围困东京前的奏札相比,此时秦桧的议状中价值观已经开始扭曲,他竟然称金国的侵略为“吊民伐罪”,虽然“吊民伐罪”不是他的原创,而是借用了金对宋用兵时檄文里的原话。; ?* ~0 B1 H: f6 Z( n4 `. P5 h http://www.phoer.net
  秦桧希望晓之以理,动之以利,给赵宋王朝延命。此时的宋朝君臣,集体被绑架,尽成金国俎上鱼肉。在当时整个国家命运操之于金人的现实下,秦桧的议状,虽不是大义凛然,也可谓一种出于策略考虑的忠心。当时乞存赵氏的还有重臣张叔夜,其言语同样奴颜:“今来欲乞检会累申从元帅府于嗣子或军前支属内择立一人,所贵恩归元帅府,永为屏藩,而赵氏宗庙尚得血食。”3 C( r% y+ x/ S. X http://www.phoer.net
  历史人物的判断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中了解。也许,秦桧乞求保留赵氏的议状,已经可谓汉奸了。不过,在1127年灭亡北宋的金人来看,反对立张邦昌的秦桧此时却宋朝的忠臣。因此,猖狂的金帅在读秦桧此状后,甚是震怒,视为“特系违令”,下令拘至军前惩治。当金军用刀枪保护张邦昌建立傀儡政权后,秦桧也就没有机会留用。而是与宋钦宗、宋徽宗以及赵家皇室成员数千人,于1127年二月十五日,而是被拉上牛车,成了囚徒,一并掳到金国。此时还是料峭春寒时节,三十八岁的秦桧又该作何念想,估计也是万念俱灰,悲泪横生吧。; t- h# n6 N* t. S5 g http://www.phoer.net
  经过一个半月的行程,秦桧一行宋国俘虏被押到了距离东京千里之外的燕山(今北京),后又到了金国的中京(今辽宁宁城西)。和秦桧一起被金人带到北方的,还有相信郭京“神兵”从而导致东京城轻易被破的宋钦宗重臣张叔夜、何栗、孙傅等人,他们最终死在遥远的北方。如果秦桧也像他们一样,终老北国,也会成为一位爱国者,青史留名吧。
http://www.phoer.net   Z  u4 N1 c! g! U/ y, F1 U4 k  三年后,秦桧又回来了。' T4 D3 F! ~! H1 M http://www.phoer.net
9 k( M. G3 S: i  k  g4 S& t; w5 b http://www.phoer.net
俘虏归来受到皇帝信任
http://www.phoer.net 7 [2 x" l. M5 c. J3 a  1130年十月,在三年前大宋靖康之耻中成为金俘,与宋徽宗和钦宗一起被掠到金国的秦桧,没有大宋的营救,却突然“回来”了;据他讲是杀了金人派来监视的仆从,夺取船只逃回的,而且带着老婆、仆人以及大量钱财。秦桧南归后,立即首倡议和。
http://www.phoer.net ' ]6 i8 H$ \9 R$ ?5 R  难得的是,秦桧很快见到了赵构,提出了自己的和议政治主张,还被皇帝赞为“朴忠过人”,而后任命为礼部尚书,。金俘的经历,没有影响秦桧归国后的事业发展。+ X! g1 f  ^* E9 g: K http://www.phoer.net
  赵构信任他,并不意味着秦桧就能逃脱中国人怀疑归国俘虏的传统。他刚刚回国,就有人质疑秦桧何以能够突破金国战线顺利归来,认为他是投降金国、被派回当内奸。当秦桧后来坚决执行赵构的和议路线,圆满完成陷害岳飞的政治任务,秦桧的变节、投降内奸说更加显得有根有据。直到如今,不少历史书中,依然是如此的论点。
http://www.phoer.net $ f0 e  l5 M3 X8 n! n6 e  秦桧顺利归来,是迎合了金国主和派的政治主张,由此获得放生的机会;他说自己“杀监己者奔舟来归”,有些夸大其辞,自我英雄化;回国迅速得到重用,其议和主张也是符合了赵构的心意而已。秦桧主和,但并不是投降,主和与主战只是对待时局的判断不同。而在金国内部,也有主战和主和两派,放秦桧的人后来还被判定为宋国的内奸。$ ?8 D+ V3 p% M. j4 L) y, ? http://www.phoer.net
  现代法律中有投敌叛变罪,即投降后为敌人效劳,向敌人提供我军重要军事秘密,积极为敌人出谋划策,煽动、勾引我军被俘人员叛变投敌,接受敌人派遣任务,主动要求参加敌军与我作战等情形。秦桧的投降内奸说,也许符合人们对他的道德猜测,在其丑陋的奸恶形象上,再加一条罪状也无不可。然而,秦桧毕竟没有勾结金国的书信、协议、出卖情报等确切历史证据,或者故意南宋整跨,让金国来占领。秦桧为了逃生,逢迎金国的主和派,虽然有些投机之嫌,“投降”罪却不够格;而且,为了归国,虚与委蛇的与敌人周旋,也可以理解。假如审判秦桧,可以是诬陷罪、贪污罪、结党营私罪、渎职罪等等,如果说投降叛国罪,那与秦桧陷害岳飞一样,也是“莫须有”的。; ?% [" T7 p% {2 u http://www.phoer.net
  所以,尽管秦桧的投降内奸说在民间甚嚣其上,到了正史,秦桧也只是列在《宋史》的“奸臣传”,而不是叛臣传。南宋爱国诗人杨万里甚至说过,秦桧“初节似苏子卿”,把秦桧与苏武相提并论,只不过“晚缪”,也就是到了后来丧失了正气,结党营私、贪污腐化,成为一代名奸。
http://www.phoer.net 9 U  l  h& A1 n$ |& }2 b  无法获知,三年多的阶下囚岁月,如何改变了秦桧。惟一可以管窥的是,他曾代已俘虏的徽宗,向金国发出乞和书,经过秦桧的周旋,递交到了金国左都元帅手中。秦桧也因此结交了金国内部的主和派,从而有机会随金军南下,聪“乘机”逃到南宋。5 O1 J4 f8 x& J7 H7 S0 m- } http://www.phoer.net
  秦桧不是张邦昌和刘豫那样直接投降金国的宋奸,也非牺牲疆场的忠烈之士,本来有“希望”伴随宋钦宗、徽宗窝囊的老死于北国,他也没有接受这样的历史命运,而是聪明的利用一切机会回国,这正是秦桧的性格中中的灵活性特点。
http://www.phoer.net 9 {5 V8 g6 Y2 H  秦桧从初始抗金三策,到为了延续赵宋命脉,不惜自辱其身,甚至设身处地“为敌人考虑”的议状,最后最后的回国,一以贯之的是秦桧的聪明策略,这种智慧,可以成为一种御敌三策的奏札;在敌人的暴力威胁下,则会成为屈膝的乞求书;而一旦沦为阶下囚,则又会成为无原则的投机。
http://www.phoer.net 8 q2 J* }7 o# r5 i. \
http://www.phoer.net & v) s! T7 H. O. I4 W0 R% v秦桧记着“滴水之恩”2 e8 a3 k, W% E1 x' e http://www.phoer.net
  那些奸恶之人大节有亏,小节之处也不无可观;墨无百分百黑,恶人也非全恶。大奸如秦桧,该是集中了人性丑陋之大成,细读其传与逸闻,却发现秦桧不仅年轻时爱国、有谋,其性格也有些闪光之处。/ C: Q; N; M3 l/ u4 n  W1 ]% ]7 ] http://www.phoer.net
  南宋著名词人、笔记大家周密(1232年~1298年)在《齐东野语》中,曾经记载了这样一位名为曹泳的人。他曾经当过监黄岩酒税的小官,任期届满后到京城吏部登记,等候迁调。此时秦桧已经贵为宰相,他在签署诏令时,见到曹泳名字时,问主事之人,此曹泳是何处人?他似乎认识这个人。吏部人员却不知曹泳的详情档案。
http://www.phoer.net 5 Y" Y% @$ g$ M9 E  秦桧遂让人召见,等曹泳进了屋,秦桧细细打量后说:“公,乃桧之恩人也。”当朝宰相的话让曹泳懵了,他怎么也想不起来自己什么时候能够结交当朝宰相,认错人了吧,所以“恍然不知所答”。秦桧此时应该很是兴奋,又道“忘之邪?”曹泳说:“昏忘,实不省于何处遭遇太师?”
http://www.phoer.net 5 f) p7 A1 _4 `. ]6 w, Q; D  这时候,秦桧进入了内室,有顷,取出一个小册子给曹泳看。“首尾不记他事,但有字一行曰:‘某年月日,某人钱五千,曹泳秀才绢二匹。’”' |9 Z; n( I- S6 I) `7 m http://www.phoer.net
  原来,秦桧少时,曾任知县的父亲早死,自己随母亲投靠了舅父,生活遂陷入困窘。秦桧曾经向富人借钱,“得五千,求益不可。”曹泳当时为私塾的老师,看到了可怜的少年秦桧,便送给了他两匹娟,说:“这时我所得剩余的,全给你吧。”两人从此别过,再不相闻。
http://www.phoer.net ' ?& j* @) C4 b6 z, y* f& D+ l) M  曹泳后来虽知道秦桧,但如何想不到他就是当年落魄近乎乞讨的秦秀才。曹泳不禁感叹:“不意太师乃能记忆微贱如此。”见到自己微贱之时的恩人,秦桧赶快命其子孙出来拜见。. N* \7 ]+ F) `, K http://www.phoer.net
  鲁迅说过,“有谁从小康坠入困顿的吗?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曹泳的数额不大却慷慨的施与,让从“小康”落入困境的秦桧尤为感动,以至专门用小册子记录备忘,多年不忘这件小事。在经过靖康之乱,而后被掳金国,再南下逃到临安,秦桧奔波几千里,这个小册子却一直没有遗失丢掉,可见他对之重视之深。: ]- p; Z9 d4 r2 ~ http://www.phoer.net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秦桧当时未必知道自己能够腾达,却也一一记录下来。几十年不曾忘记,珍藏至老,内心深处,秦桧也可谓一位知恩图报、有情有意的感恩之人。
http://www.phoer.net ' M# c( |9 E* c3 ]  在个人的为善为恶的抉择中,除了少数人,能够经受住任何考验始终保持高度的清醒和节操。多数道德的凡人,年轻时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铁肩肩道义,一旦遭受社会动乱的裹挟和生命的威胁,往往会出现所谓的变节;而在绝对权力的诱惑和腐蚀下,人性中的软弱与黑暗的部分更会释放出来。
http://www.phoer.net 0 f0 [; Q" @- _# f; n' U  青年秦桧其实不乏爱国之心,如果宋钦宗有为,他很有可能成为一位能臣。现实的残酷却让青年秦桧人性中善的部分不得发挥,圆柔、灵活的特点,本来可以成为治国的谋略,却被推向了圆滑和无原则的邪恶。生逢乱世,秦桧从一个有谋的爱国之士,在苟全赵宋和自己性命的过程中,人格逐渐堕落,变成了一个为了目的无所不用其极的人。因此,在达到回归祖国的目的后,为了讨好君意,延揽权力,秦桧就不惜发明“莫须有”的罪名,陷害岳飞,这也是他一贯的“聪明”使然。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现代家里蹲 发表于: 2013-8-1 19:40:00|只看该作者
  在任何社会,天生的奸恶或圣贤都是少数,多数还是处于两者之间的道德凡人。中国传统社会,特别是动荡的时代,恶人屡屡得势,圣贤遭殃,而那些如秦桧本来有心为善的普通人,则在时代的洪流和权力的诱惑中,也站在了魔鬼的一翼。诅咒秦桧仅仅以为是他的恶都是原罪,那就只会得到些道德泄愤的快感。无数的普通人如果放置在同样激荡难测的历史舞台上,比秦桧的表现不会好在哪里去。我等凡人的人性,多是脆弱的苇草,没有国家、制度的护佑,很容易被折伤。" U7 N& Z7 @& P8 F: X: L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1 T4 u! I, J. {秦桧之后却是抗金烈士( V. m& K0 G: I% @3 }, [( Y: F http://www.phoer.net
  所谓老子英雄儿好汉,佞臣之子多为奸,可见前人道德风范的重要;但时日久了,圣贤也会有逆后,奸恶之后也能为善。孟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其意是君子的流风余韵,传至五代以后便断绝了;而小人的流风余韵,五代以后也就没有了。
http://www.phoer.net / s6 H/ r% I) `0 U! w  像秦桧的小人之泽,三代即“斩”了:秦桧儿子与孙子尚随其恶,其曾孙秦钜(?—1221),在秦桧去世66年后,已成为捐躯疆场的抗金名将了。
http://www.phoer.net & J& F  ~- t" e* F6 h- X& x  秦桧名义上的儿子秦熺与其无任何血缘关系。秦熺字伯阳,本是秦桧妻兄王日奂(左日右奂)的儿子,由于是妾所生,为正妻不容,秦熺生母被赶出家门,他自己也送给了当时无子的秦桧。《宋史》记载:“熺本日奂孽子,桧妻日奂妹,无子,唤妻贵而妒,桧在金国,出熺为桧后。桧还,其家以熺见,桧喜甚。”所谓孽子即非嫡妻之子。北宋灭亡于1127年,秦桧与妻子王氏一起被金人俘虏到金国,此时,秦熺被寄养在秦桧妻子王氏的伯父家中,直到秦桧夫妇三年后逃归南宋,秦熺才到了秦家。从后来秦熺长子1145年时已9岁来看,他大概生于1117年左右。- {, i4 [5 u, o: P& p http://www.phoer.net
  虽然从血脉上讲没有秦桧的任何基因,但秦熺颇得秦桧“真传”,作为“衙内”为虎作伥,秦桧的“臭名昭著”,也有不少秦熺的功劳在内。由此,正显现出小人之泽影响之大,在一两代之内,即使没有血缘关系,也是难逃恶的熏陶。& s+ E/ M$ {. m& x9 N, p http://www.phoer.net
  秦桧对这位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子也颇为看重。1142年科举考试,秦桧欲擢秦熺为第一,后在发榜时才降到第二名,而后命秦熺以秘书少监统领国史。公元1142年8月,靖康之变中与“徽、钦”两帝一起被金国俘虏,世称韦太后的宋高宗母亲南归,秦熺上书太后,“自颂其父功德凡二千余言”。秦熺还帮助父亲把其掌权以前诏书章疏谈及秦桧的焚弃,由其一一改写。7 F+ S3 x4 Y' V http://www.phoer.net
  在秦桧的眷顾下,秦熺官运亨通,高第之后第二年即为礼部侍郎之职,六年后升迁为一品的知枢密院事,相当于今国防部长;1154年,被封为嘉国公,秦桧死前,地位仅次于其父。" E( j3 M/ K' D& U. W http://www.phoer.net
  与秦桧狼狈为奸、表现卓绝的秦熺,被其父视为自然的“接班人”。1155年十月,66岁的秦桧病重,也许自料来日无多,秦桧策划秦熺继承相位。因为假如秦桧死前秦熺当不上宰相,秦熺要守孝三年,而后能获得相位就难测了。秦桧“欲擒故纵”,向高宗表示自己与秦熺准备“退休”(致仕)。古代有七十岁致仕退休之例,身体有病可以提前。但秦熺年纪尚轻,一起准备“退休”,无疑是希望得到高宗的明确态度。秦熺也按耐不住,两次上书要与父亲一起“退休”,说这是他们父子“素志”。
http://www.phoer.net 6 w6 c( |9 ~6 f  O6 G8 q. F* r  宋高宗表面上虚与委蛇,十月二十一日,他亲自看望病榻上的秦桧,“桧无一语,惟流涕而已”,“怀中出一札,乞以熹代辅政,上视之无语。”秦熺急不可耐的问“代居相位者”,高宗怫然不悦说:“此事卿不当与。”
http://www.phoer.net " o& C1 F) `  ?# S% v/ h6 k- r/ r% R  第二天,高宗批准了秦桧父子的“退休报告”,予以公布,名义上还封秦桧为建康郡王,晋升秦熺为三公的少师,但实际上等于剥夺了两人的官职,连同秦桧的孙子,也一同被罢官。听到罢黜消息的秦桧,当晚遂一命呜呼。被迫“退休”的秦熺,则六年后郁郁而终。
http://www.phoer.net 2 V' C. p5 K7 F4 U  }0 l  据说,秦桧并非无子,但与秦熺的命运类似,秦桧亲生儿子也是妾所生,非嫡出,而秦桧又是历史上著名的“妻管严”,他不得不把庶出的儿子送给别人。. H, M4 Y6 N. N3 G& A; ?) R http://www.phoer.net
  秦桧的儿子叫林一飞,字陛卿。南宋著名词人、笔记大家周密在《齐东野语》中说:“桧素畏内,妾尝孕,逐之。生子为仙游林氏子。曰一飞,以桧故,仕至侍郎兼给事中。其兄一鸣,弟一鹗,皆位朝列。泳尝劝桧还一飞补熹处,未果而死去。”其中记述了秦桧曾与心腹曹泳谋划,使林一飞认祖归宗,但秦桧一死,树倒猢狲散,这事不了了之。南宋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卷三也提到:“秦会之有十客,……曹泳以献计取林一飞还作子为说客。”; ?4 E2 a6 X5 ^7 V( E http://www.phoer.net
  又据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林一飞于绍兴二十二年(1152)十二月,为枢密院编修官;二十四年十一月,为屯田员外郎;二十五年六月,为右司员外郎。二弟一鸣、一鹗皆有官。“李心传虽没有明言林一飞与秦桧有父子关系,官亦未至侍郎兼给事中之事;但被秦桧、秦熹视为心腹是没有疑义的。”《宋史》中记载,秦桧临死前,林一飞就参与谋划秦熹继任宰相之事,可见他也身受亲生父亲之泽,成为秦桧为奸作恶的集团中的一重要成员。
http://www.phoer.net 5 c8 K" o0 }7 D3 L# M5 r. K  《齐东野语》所说秦桧之亲子在仙游,名叫林一飞,是极有可能的。所以,秦桧真正的后人,应该是仙游林一飞之后。但林一飞丧失了人祖归宗的“机会”,没有姓秦,后来秦桧名声“臭”了起来,也自然不再往秦姓靠了,而秦桧的真正后人也就逃过了历史的关注。% m4 X8 d7 t4 l$ v4 \6 y% |- h http://www.phoer.net
  秦熺有三个儿子(即秦桧名义上的孙子)秦埙、秦堪、秦坦,由于有一个好爷爷,他们儿童时期有了相当高的官衔。1145的六月,宋高宗亲自到秦桧家,“三孙并直秘阁,赐三品服,秦埙居长,仅九岁。”也就是,秦埙生于1137年,秦堪与秦坦的生年当在此后。
http://www.phoer.net ( l; U, ]4 \+ o' K7 i& X) [  1150年,秦埙、秦堪二人并进直显谟阁;又时隔一月,秦埙进为右文殿修撰,秦堪进为秘阁修撰。1154年,也就是秦桧去世前一年,秦埙在爷爷和父亲的帮助下,本来“有望”获得状元,但最终被宋高宗压为探花。不过,“未几,埙修撰实录院,宰相子孙同领史职,前所无也。”当年十一月,秦埙进为工部侍郎,其时十八岁,未几又改为礼部侍郎,可谓少年得志,然而,等到秦桧死去,秦熺被罢官,秦埙与秦堪、秦坦的好日子也就到了头。
http://www.phoer.net - F4 o) z* L+ Z8 `1 n- C  不过,虽然不再是朝中权贵,但秦家的产业并没有被没收,秦埙、秦堪、秦坦还能过着奢华生活。
http://www.phoer.net % t' _# L: N3 f* X+ x- {5 t! Z0 X  宋高宗曾赏赐给秦桧良田美宅无数,在秦熺死后,秦桧的三个孙子分家而居。1169年,曾与秦埙同年参加殿试的陆游经健康时,访过秦埙,秦埙“延坐画堂”,所居“栋宇宏丽,前临大池,池外即御书阁,盖赐第也。”有人对陆游说:“言秦氏衰落可念,至屡典质,生产亦薄。问其岁入几何,曰米十万斛耳。”
http://www.phoer.net ' X1 C: S! ?: k2 n, n. g# r  虽然血缘上没有关系,但秦桧名义上的后人,还要背负秦桧巨大道德恶名。但是,当秦桧去世半个多世纪后,秦埙的儿子秦钜,即秦桧的曾孙,却以抗金烈士的英名,走出了家庭的阴影。  z% q1 m2 r6 K- L6 \# C/ O http://www.phoer.net
  秦钜字子野,宋宁宗时曾任蕲州(今天湖北蕲春)通判。《宋史》记载:1221年,金人南侵进攻蕲州时,秦钜与郡守李诚之率众抗敌。“求援于武昌、安庆,月余,兵不至。”策应兵徐挥、常用等将弃城逃跑,城破。秦钜与李诚之各以自随之兵与金兵巷战,死伤将尽。秦钜拼回到官署,“乃赴一室自焚”。有老兵看到烟焰中穿着白色战袍的秦钜,冒火将其救出。“钜叱曰:‘我为国死,汝辈可自求生。’制衣就焚而死。”秦钜的两个儿子秦浚、秦瀈“从父俱死”。
http://www.phoer.net . a9 }0 _1 B, A3 }6 U2 D. |; ^  B" z  后来,南宋皇帝特封秦钜“义烈侯”,与郡守李诚之皆立庙蕲州,御题“褒忠”二字。“赠浚、瀈通直郎,赙以银绢各二百。”由此,秦钜名列《宋史》“忠义传”,与位居“奸臣传”的爷爷秦桧,形成天壤之别。
http://www.phoer.net $ M6 b7 m( V8 O  ?) `9 M2 m  “小人之泽五世而斩”,诚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 20:19, Processed in 0.1872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