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073|回复: 14
#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河流·湿地聚焦重庆山水 建言“两江四岸”

 [复制链接]
  “重庆是一个拥有大山、大江的大美城市,它的城市风格与江南水乡不一样,不是秀丽,而应该是峻美。”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何镜堂表示,这可能是重庆未来在提升城市品质方面,需要去思考的一个重要的定位和方向。
  在何镜堂看来,重庆作为一座滨水城市,在城市建筑、设施方面,应该充分体现亲水性,让老百姓能够方便地与水亲近、融合。水岸边的地区,应该更多考虑赋予其公共属性,营造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比如建设绿地、公园或者文化设施。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小生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小生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小生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小生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小生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小生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九号线观音桥站今起施工三年 三钢一路单向通行 下江戏水遭遇险情 重庆两名大学生不幸溺亡
14#
 摩天方 发表于: 2019-11-2 18:52:54|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聚焦重庆山水 建言“两江四岸”

源自:重庆日报
  作为本届城市花博会的重头戏──“2019滨水城市生态修复与城市品质提升高峰论坛”11月1日上午举行。高峰论坛上,何镜堂、娄永琪、陈祥福、雅各布·奥德利高、林光明分别作了《城市重大文化建筑创新与创作实践──设计引领城市》《社群三创与城市品质提升》《经济全球化 城市建设高层化探索未来建筑发展走势》《生态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城市品质提升之新加坡智慧》的主题演讲,共议生态修复、城市更新、品质提升。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何镜堂
重视亲水环境营造峻美城市风格
  “重庆是一个拥有大山、大江的大美城市,它的城市风格与江南水乡不一样,不是秀丽,而应该是峻美。”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何镜堂表示,这可能是重庆未来在提升城市品质方面,需要去思考的一个重要的定位和方向。
  在何镜堂看来,重庆作为一座滨水城市,在城市建筑、设施方面,应该充分体现亲水性,让老百姓能够方便地与水亲近、融合。水岸边的地区,应该更多考虑赋予其公共属性,营造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比如建设绿地、公园或者文化设施。
  何镜堂建议,重庆应注意维持视觉通廊,把美丽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中间不应用很多建筑把山水之间的视线堵住了,“山城的天际线非常漂亮,也应该花大力气维护好。”
  在何镜堂看来,重庆的建筑品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可以通过一些精品标志性建筑,提升整座城市的品位。
  什么样的建筑才能算是精品标志性建筑?何镜堂认为,首先它一定要反映这个城市特殊的历史文化和风貌环境,具体形式可以是博物馆、文化中心,甚至是一座雕塑。这种建筑必须是精品,也一定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这个建筑最好很容易被人们看到,不要建在一些偏远、边缘的位置。”
  何镜堂说,影响城市品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过去城市品质提升比较关注的是建筑方面,现在人们都意识到环境与建筑之间的关系也非常重要。环境有大环境,比如说山和江;也有小环境,比如建筑周围的树木和花卉。以花博会为例,重庆能够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在探索研究建筑与环境的配合方面,得到有益的经验。

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娄永琪
“两江四岸”建设要融入重庆本土文化
  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娄永琪表示,重庆是一个很有特点、很时尚的城市。这个城市不仅拥有很大的辐射面和腹地作为支撑,还积极追求高品质生活,可以在引领城市发展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
  “我们建设了数以千计的新城,如果把这些新城建设归类的话,类型少得可怜。”娄永琪认为,中国的城市发展到现在,特别需要创新精神,尤其是为全球城市发展提供更多类型学借鉴的创新作品。每个城市的建设都应该有它的城市特征和文化特征。在全球面临可持续发展挑战的今天,重庆城市建设应该面向未来,形成更多推动城市创新发展的新机制,闯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很多让人觉得奇怪的东西,其实是很有生命力的。从某个角度来讲,洪崖洞就是社会创新。它虽然并不是精英建筑师做出来的东西,却很有生命力。”娄永琪说,“两江四岸”是重庆城市的独特资源,在“两江四岸”治理提升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原创性的类型学创新。“两江四岸”的建设要给重庆本土人才提供更多的舞台,充分发挥重庆本土文化的作用。要用重庆人自己的生活方式高品质建设“两江四岸”,千万不要把“两江四岸”做成巴黎、米兰、上海、深圳等城市的重庆版本。因为“两江四岸”的模样一旦形成,未来可改动的空间就很小。
  对于正在召开的城市花博会,娄永琪也提出了建议。他认为,只有老百姓都有生活品质的追求,城市才有品质。因此,重庆城市最美的应该是重庆人。城市花博会的想法很好,但是不要把这个展会圈在一个地方,要把整个城市作为花博会的会场。如果重庆人把自己家里的花,不仅放在家里看,也愿意拿出来给邻居、给游客分享,与这个城市分享,举办花博会的目的就达到了。

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陈祥福
发展高层建筑更要关注建筑健康问题
  “经济全球化给城市建设带来人口膨胀、交通拥挤、土地紧张等挑战,‘上天入地’可谓全世界大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陈祥福表示,在高层建筑发展的同时,城市建设更要关注健康建筑和建筑健康的问题。
  陈祥福认为,所有建筑对人体的健康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现在很多人讲究生态,但是把生态片面理解为种草、种花并不完全正确。基本的生态应该在四个方面有所体现:一是空气,二是水,三是食品,四是建筑。所以,在高层建筑建设中关注健康建筑和建筑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注重发展节能、节地、节材、节水的绿色建筑。
  “现在很多人关注食品安全,但是对建筑的健康问题并没有到达足够重视的程度。”陈祥福表示,随着我国建筑结构设计水平的逐渐提高,超高层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存在的问题会被逐层攻破。尤其是钢结构建筑具有提高建筑质量、稳定、防火和防腐等优点,使得人们在高层建筑中逐渐注重装配式建筑技术的运用,通过推广钢结构住宅,可促进建筑产业化进程。
  陈祥福认为,发展健康建筑还需注重智能技术在建筑领域的运用。随着大数据等技术在建筑领域的推行,更多智能建筑进入人们的视野。与传统建筑相比,智能建筑具有更加节能、环保、安全的特点,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建筑业发展趋势,可以作为健康建筑的一个着力点予以精心打造。

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会士A.雅各布·奥德利高
用大数据推动海绵城市建设
  “未来,海绵城市建设需要更多创新的点子和解决方案,还需要跨学科的协作。而有效的数据采集和智能的数据管理,是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国际著名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利用专家,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会士A.雅各布·奥德利高教授表示。
  海绵城市建设,与滨水城市生态修复、城市品质提升直接相关。在他看来,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倡议,主要集中在控制洪水、干旱和污染方面。而通过有效的获取、管理数据,能够让专业人士更加全面地分析一个地区的水文循环等关键课题,从而将海绵城市建设提升到新的水平。
  例如,重庆就需要研究本地水文循环的特点,分析水平衡在这个城市里到底怎样,这不仅是指地上,还包括地下,或许在地下的还更重要。同时,评估一个城市对水资源的储存,不仅仅是看有多少水箱,还应该看到商场、街道等建筑物,和那些绿色的基础设施。
  A.雅各布·奥德利高还提出,海绵城市建设,涉及到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以及生态文明,是多种要素的集合体,而参与其中的工程师、建筑师都会面临知识结构和规模的拓展问题,这也需要大数据的支持。
  最后,A.雅各布·奥德利高描绘了通过大数据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的理想场景:数据从雨污收集器等渠道汇聚,通过统一的平台进入实验室,并用来校准,然后开始进行系统建模,最后反馈到决策体系。“我们要更加重视数据的攫取、挖掘、研究,和软件的集成。这样才能够以更好更优化的解决方式,把绿色和灰色基础设施结合起来,实现真正的海绵城市。”

M&Y新加坡城市发展顾问中心执行总监林光明
重庆“两江四岸”建设应实现“三个和谐”
  重庆是山城,也是江城,主城的“两江四岸”是“山水之城”的核心地带。
  重庆如何才能把这张“脸面”扮靓?M&Y新加坡城市发展顾问中心执行总监林光明教授积极为“两江四岸”建设建言献策。
  在林光明看来,无论是从规模、覆盖的人口、沿岸多样化的人文历史条件,还是建成后的影响力来看,重庆的“两江四岸”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找不到可以参考的城市。就此而言,如果重庆把“两江四岸”建设好了,不仅会造福重庆人民,也将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实践案例。
  林光明表示,“两江四岸”是重庆可以展示给世界的一张独特名片,是重庆的“城市客厅”和“门面”。推进“两江四岸”建设,需从重庆主城区整体发展的角度来进行高起点规划:
  首先,重庆要先明确“两江四岸”的发展愿景。目前,重庆提出的愿景,已经很好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但这还不够。“两江四岸”的建设,还需要强化江岸除旅游外的经济功能,实现“人与经济的和谐”。
  其次,应该跳出“两江四岸”看“两江四岸”的规划、建设与管理。“两江四岸”是重庆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必须从主城区的整体发展层面,来统一梳理“两江四岸”的产业布局、人口布局和交通布局等。
  林光明说,重庆要做好“两江四岸”建设,很有必要借鉴全世界优秀的经验。譬如,新加坡河的治理实践,就可以给重庆带来启示。很多年前,新加坡河很脏很臭。1977年,新加坡政府为了治理这条河,成立了由新加坡环境部牵头的跨部委工作组,花了10年时间,实现了人与社会、自然、经济的和谐──新加坡河两岸美不胜收,成为了新加坡的经济和金融中心。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3#
 解解花语声 发表于: 2019-11-1 04:52:58|只看该作者

“两江四岸”建设应以文化为引领

源自:重庆日报
原文标题:“两江四岸”建设应以文化为引领

  (记者:韩毅)10月24日起,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联合重庆日报向广大市民征集对“两江四岸”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引起全市各界广泛响应。“‘两江四岸’是最能代表重庆城市价值的‘脸面’,建好它,应该用文化作为引领。”市政府旅游发展高级顾问、重庆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罗兹柏表示。
  在罗兹柏看来,重庆山环水绕、江峡相拥,山水城灯交相辉映,跨江大桥长虹卧波,轻轨列车穿山越水,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瑰丽的立体景观,在全世界大中城市中也不多见。而“两江四岸”,不仅是重要的生态廊道,更是集中展示山城、江城特色的景观廊道,是承载着这座城市历史记忆的文化走廊,是市民亲水、观光、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代表着重庆独特的城市个性。
  “进一步扮靓‘两江四岸’,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前瞻性眼光和世界眼光,以及全社会共同努力。“罗兹柏表示,首先,需要一盘棋推进,“两江四岸”既然是重庆的“脸面”,就要着眼未来,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规划设计建设,使之颜值更高气质更佳。
  其次,文化赋能,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当前,滨江路的餐饮元素偏重,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等要素相对较少,应加大对“四岸”的文化提升工程,要在保护的基础上,活化利用特色的人文宝贝,并注重文化的旅游表达,让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等成为可触摸、可体验、可互动的精品项目。
  最后,夜景是重庆主城旅游的一张王牌,两江游则又是对山城夜景最生动的表达。目前,两江游项目以观光为主,可适当增加一些互动体验、休闲娱乐项目,丰富旅游要素的有效供给,同时适当延长线路,长江航段可延伸到九龙坡,嘉陵江航段可延伸到磁器口甚至北碚,让两江游成为重庆更加闪亮的名片。
12#
 李雪 发表于: 2019-10-29 06:53:00|只看该作者

建沿江跑道吸引市民到“两江四岸”跑起来

源自:重庆日报
原文标题:建沿江跑道吸引市民到“两江四岸”跑起来

  (记者:颜若雯 实习生:刘思明)“嘉陵江大桥到朝天门广场距离约6公里,沿途风景优美,一步一景,这样的距离非常适合建跑道。”渝北区政协委员周远征认为,重庆“两江四岸”独特的地形地貌是建设沿江跑道不可多得的资源。他建议,对“两江四岸”适合修建沿江跑道的路段进行梳理,统一打造多条沿江跑道,吸引更多“奔跑者”沿着“两江四岸”跑起来,为山城江城注入更多活力。
  周远征认为,“两江四岸”沿线的洪崖洞、朝天门等热门景点的交通疏散问题还比较突出。打造山城沿江跑道,不仅可以为城市注入新鲜活力,也能在节假日期间起到疏散分流的作用。对此,周远征提出了7点具体建议:
  一是对“两江四岸”可建沿江跑道的路段进行全面梳理,明确全市统一的建设方案。
  二是用好嘉陵江大桥到朝天门广场的6公里“黄金路线”,双向设置0至6公里的起终点标志,每隔500米配置已跑路程、剩余路程示意图,打造一条风景优美的示范沿江跑道。
  三是对“两江四岸”现有沿江跑道进行升级改造,在滨江停车场等跑者必须穿行的车行地带设置警示标志,消除安全隐患。
  四是在统一的沿江跑道建设方案明确后,向全市市民公开征集跑道名称。
  五是沿江跑道建成后,在都市旅游非高峰时期举办小型跑步活动,以此展示重庆“两江四岸”的魅力。
  六是在节假日期间在沿江跑道设置补给站,发动志愿者提供补水等服务,让市民和外地游客对“两江四岸”有更温暖的体验。
  七是对沿江跑道沿线的公厕、餐饮、景点等资源进行梳理,以跑道串联“两江四岸”旅游资源,吸引全国各地的跑步爱好者到重庆“两江四岸”跑起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1#
 李雪 发表于: 2019-10-29 06:53:00|只看该作者

“两江四岸”如何打造?读者这样建议

源自:重庆日报
原文标题:“两江四岸”如何打造?读者这样建议

  南滨路应多建一些亲水平台、观景平台,加快南滨路的景观夜间亮化,不仅让市民可以在“南滨看风景”,更要使“南滨有风景”。在北滨路打造中央商务区配套机制,并规划直达机场、高铁等枢纽的快速公交线路、机场专线等便利交通系统,提高商务效益。──网友:cheryl
  “两江四岸”依山建,沿江园林绿化先。亮出江边水岸线,规划立法是关键。
  ──网友:老鼠爱糯米
  “两江四岸”一定要交通便利,住得远的市民去一趟,坐公交一两个小时,开车也要四五十分钟,可不可以多修几条轻轨线?
  ──网友:丁是丁卯是卯
  建议多建滨江步行道,预留一些市民活动区域。
  ──网友:牛十三
  长江和嘉陵江交汇让重庆有了独特的城市地形,然而江边交通却太不便利。沙滨路创客港位置极好,背靠重大面向嘉陵江,却没有轻轨站,离得最近的沙正街地铁站直线距离700米,步行却得30分钟。希望未来有所改善。
  ──网友:李不懒
  建议修建连接地铁口到滨江路的便民通道。目前多段滨江路附近设有地铁口,但因地形原因使得市民下地铁后还需步行较远的距离才能抵达滨江路,没有发挥出轨道交通的便利优势,给市民游客享受滨水资源带来了不便。
  ──网友:恩小妹
10#
 欺头 发表于: 2019-10-28 04:52:52|只看该作者

重庆“两江四岸”26条规划指引亮相

──山清水秀生态带 便捷共享游憩带 人文荟萃风貌带 立体城市景观带
源自:重庆日报
原文标题:重庆“两江四岸”26条规划指引亮相

  本报讯 (记者 颜若雯 实习生 刘思明)“两江四岸”是重庆城市发展的主轴,也是彰显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独特魅力的宝贵资源,其治理提升工作一直备受关注。近日,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了“两江四岸”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调研。
  在调研中召开的座谈会上,由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编制的《“两江四岸”治理提升统筹规划》(以下简称《统筹规划》)正式亮相,详细介绍了“两江四岸”治理提升的目标和26条规划指引。

规划范围
治理提升两侧岸线394公里

  《统筹规划》将“两江四岸”规划范围划定为:沿长江,上起九龙坡区西彭镇,下至江北区五宝镇;沿嘉陵江,上起北碚城区,下至渝中区朝天门,河道中心线长度约180公里,两侧岸线共约394公里,其中近期治理提升范围岸线总长度约109公里。
  该范围现状特征为:长江、嘉陵江自西向东,穿越整个主城核心区,交汇于渝中半岛朝天门,两江岸线蜿蜒曲折,形成众多富有特色的半岛、江心岛、湾、沱、滩等,是城市生态走廊、景观风貌窗口。
  两江水位周期变化,生态相对脆弱,受三峡水库蓄水和洪汛双重影响,冬夏水位垂直落差约17米。
  “两江四岸”地区居住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大。
  “两江四岸”地区还是多元文化交融、人文景观荟萃的区域。据统计,该地区共集聚了345处文保单位、54处历史建筑、22个传统风貌区、4个历史文化街区。

规划目标
建设国际一流滨江带

  规划目标中提出:将“两江四岸”规划建设成为与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相适应的“山清水秀生态带、便捷共享游憩带、人文荟萃风貌带、立体城市景观带”,成为彰显山魂之雄、水韵之灵、人文之美的国际一流滨江带,为重庆市民和外地游客提供更美好的滨水生活体验。
  为实现规划目标,《统筹规划》以问题、目标和实施为导向,结合资源禀赋及现状条件,对“两江四岸”近远期治理提升工作提出26条规划指引,包括滨江路外侧规划指引、滨江路内侧规划指引、滨江路规划指引等3个部分。

9条滨江路外侧规划指引
修复岸线功能 打造亲水空间

  滨江路外侧规划指引包括9项具体内容。

  ▲货运码头改旅游码头
  在优化岸线功能上,调整优化滨江岸线功能,以休闲游憩、提升活力为目标进行岸线优化。结合旅游资源,将有条件的货运码头改造为旅游码头。

  ▲建绿色休闲游憩水岸
  在修复生态水岸上,强化对非城市段原生态岸线、峡口、沿江自然山体的保护与生态修复。对城市段有条件的江岸,增加滨江绿带宽度,建设绿色休闲游憩水岸。因地制宜进行现有植被保护与恢复。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

  ▲打造长江风景眼广阳岛
  在保护特色景观上,尊重和保护山水之间自然形成的特色景观区域,突出生态绿色展示功能,加强以自然维育为主的生态恢复,挖掘地名历史文化内涵。高水平规划建设广阳岛。

  ▲提升滨江空间的可达性
  在合理组织交通上,加强滨江路外侧公共空间与滨江路内侧城市空间的交通联系,提升滨江空间的可达性。针对重要节点,以“能到达、易疏散、停得下”为原则,注重方便市民下穿滨江路接近水岸的人行交通组织。

  ▲滨水步道要建100公里
  在完善滨水步道上,根据现状基础,将现有滨水步道延伸至100公里,多方式构建完整、连续、多层级的滨水步道系统。

  ▲增加植物界面,融入文化元素
  在分类整治护岸上,根据岸线的现状与基本条件,分类整治护岸,增加植物界面,融入文化元素。

  ▲打造多样化亲水活动空间
  在打造亲水空间上,根据消落区现状及资源环境条件,打造多样化的亲水活动空间。开展大型水上活动的专题策划研究。

  ▲治理清除消落区“八乱”行为
  在治理环境污染上,治理清除消落区“八乱”行为,对滨水区裸露的截污干管、污水排放口等影响景观的设施进行整治。对破损、渗漏的污水管网和雨污合流管溢流口进行改造,消减对两江水域的污染。进一步加强沿线支流黑臭水体整治,对支流入江段进行清淤及景观美化提升。

  ▲打造滨水景观眺望系统
  在规划眺望系统上,根据落差大的地形特征,结合规划的滨江广场、滨江路人行道、城市阳台等,打造富有山城特色的滨水景观眺望系统,让市民能更好地欣赏到山水城桥相交融的独特景致。

10条滨江路内侧规划指引
突出城市特色 打造立体山水都市夜景

  在滨江路内侧规划指引方面,《统筹规划》根据山城特色,提出了10项具体内容。

  ▲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目标
  规划强化山与水之间的视线联系,严格控制“两江四岸”滨江沿线的建筑高度、建筑密度与建筑布局形式,注重前低后高,预留通廊,保证背景山体的可见度,保证江面的可见宽度,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目标。

  ▲深挖文化资源
  规划深入挖掘“两江四岸”城市文化资源,加强文化传承创新,延续历史文脉。串联“两江四岸”地区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形成历史文化风貌展示带,实现“记得住乡愁”的目标。

  ▲构建多层次、多色彩的滨江绿带
  规划预控滨江绿带,对滨江建筑进行后退控制,优化建筑色彩、建筑形态、建筑高度,留出滨江开敞空间,构建多层次、多色彩的滨江绿带。

  ▲分级塑造重要节点
  规划按照面上整体提升,点上精品打造的思路,以“序曲—高潮—回响”为节奏,分级塑造重要节点。

  ▲优化天际轮廓线
  规划提出要优化天际轮廓线,以“层次丰富、高低错落、主从协调”为原则,塑造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立体城市”。

  ▲提升建筑“颜值”
  规划提出要提升建筑“颜值”,按照“面上优化、局部修补”的原则,分类开展城市设计。已建区开展修补型城市设计,未建区开展管控型城市设计,并加强城市色彩管控。

  ▲优化建筑屋顶
  规划提出要优化建筑屋顶,加强“两江四岸”建筑屋顶的整治与管控。

  ▲减少滨江地区居住功能
  规划提出要优化滨江功能,梳理优化滨江区域用地性质,逐步植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旅游休闲等高端服务功能。已建区结合旧城更新,在有条件的地区增加休闲游憩等公共设施。未建区减少滨江地区居住功能,优先预控重大功能性项目和公共文化设施用地。

  ▲打造世界级立体山水都市夜景
  规划要提升山城夜景,系统提升与展现山城江城夜景魅力。融入文化元素,彰显城市内涵,营造“主题鲜明、个性彰显、特色突出”具有震撼力的世界级立体山水都市夜景。

  ▲发展轮渡、索道、缆车等交通方式
  规划提出要策划精品游线,加强水陆互动体验,打造品牌、完善配套、提升环境,促进“两江四岸”都市旅游发展。发展传承具有山城江城特色的轮渡、索道、缆车、户外电梯等交通方式。

7条滨江路规划指引
提供更多高品质休闲场所

  现有的滨江交通系统存在“通过性”有余而“到达性”严重不足的弊病。对此,《统筹规划》提出了7条规划指引予以解决。

  ▲现状滨江路原则上不得进行拓宽
  在完善交通体系上,合理弱化滨江路的交通功能,加强滨江路与城市腹地路网的联系,加快推进未建规划滨江路的实施,现状滨江路原则上不得进行拓宽,避免进一步侵占江面空间。

  ▲增加生态、景观、休闲游憩功能
  在提升休闲功能上,增加滨江路生态、景观、休闲游憩功能。临江侧尽量预留较为宽敞的人行活动空间,注意炎热气候条件下的遮阴避雨等细节设计,为市民提供更多高品质休闲游憩场所。

  ▲开行旅游观光电车
  在加强公交覆盖上,推进城区段滨江路公交线路全覆盖。有条件区段开行新型有轨电车线路,利用九龙半岛成渝铁路线,改造开行旅游观光电车。进一步加强公交线路与轨道站点的换乘接驳。

  ▲预留滨水开敞空间
  在合理选线选型上,新建滨江路的选线应按规划后退水岸线,在半岛前端留出一定规模的滨水开敞空间,滨江路平面及竖向设计,应注意随地赋形,减少对原生地形地貌的破坏;按照不同主题对滨江路进行分段景观设计,强化滨江路多样化特征。

  ▲加强公共空间景观塑造
  在配套设施完善上,对滨江路护栏、路灯、座椅、公交车站、标识标牌等城市家具进行精心设计和整治规范。加强“两江四岸”公共空间的景观塑造,对滨江高架路桥、立交桥、轨道桥墩、人行天桥等进行绿化美化。

  ▲合理利用闲置空间
  在利用闲置空间上,合理利用滨江高架路桥下的闲置空间,规划建设休憩设施、康体活动设施、休闲观光露台等,完善城市配套。

  ▲强化新建桥梁造型、色彩研究
  在优化跨江桥梁上,注重对现状跨江大桥的景观艺术效果管控,强化新建桥梁造型、色彩研究,使之与城市环境整体协调,建设“最美桥都”。

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
串联江北嘴、弹子石和朝天门 为重庆都市旅游添亮点

  (记者:颜若雯 实习生:刘思明)“两江四岸”应该怎么打造?近日,在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的“两江四岸”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调研中,由部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城市规划设计领域专家组成的调研组提出了不少意见建议。
  受三峡水库蓄水和洪汛双重影响,“两江四岸”岸线冬夏水位垂直落差约17米。“重庆的滨江特色颇具典型性,消落带的设计几乎没有范本可借鉴。”市人大代表、市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杨斌认为,在这个方面,“重庆必须自己摸索出一条路来”。杨斌建议,在修建亲水设施的同时注意保护好原生态的岸线景观,保留一些“自然的野趣”,这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心十分珍贵。
  当前,“两江四岸”滨江路以交通功能为主,缺少面积较大的亲水公共活动空间。这个问题引起了市人大城环委委员、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赵芾的注意。他认为,发展轮渡、索道、缆车、户外电梯等立体交通方式不仅能够传承山城江城特色,也对重庆沿江各区县具有借鉴意义。
  《重庆市主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统筹规划》提出的“现状滨江路原则上不得进行拓宽,避免进一步侵占江面空间”理念得到了杨斌的认同。他认为,未来“两江四岸”的沿江道路应弱化交通功能,强化市民亲水休闲及观景功能,并加强过江人行通道的建设。
  江北嘴、弹子石和朝天门是“两江四岸”的重中之重,杨斌注意到,目前3个地方还未被有效地串联起来,出游高峰时期,游客往返这3个地点引起了交通拥堵。杨冰建议,以竖向电梯、轨道、渡轮、过江人行通道等方式串联3地,此举投入不大,但体验很好,有望为重庆的都市旅游增添新的亮点。
  此外,还有调研组成员建议,以地方立法的形式提升“两江四岸”规划的刚性约束,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确保严控建筑高度、建筑密度与布局形式,让“两江四岸”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两江四岸”近期和远期治理提升工作的26条规划指引
规划指引

  滨江路外侧
  1 优化岸线功能
  2 修复生态水岸
  3 保护特色景观
  4 合理组织交通
  5 完善滨水步道
  6分类整治护岸
  7 打造亲水空间
  8 治理环境污染
  9 规划眺望系统

  滨江路内侧
  10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
  11 记得住乡愁
  12 预控滨江绿带
  13 打造重要节点
  14 优化天际轮廓线
  15 提升建筑“颜值”
  16 优化建筑屋顶
  17 优化滨江功能
  18 提升山城夜景
  19 策划精品游线

  滨江路
  20 完善交通体系
  21 提升休闲功能
  22 加强公交覆盖
  23 合理选线选型
  24 完善配套设施
  25 利用闲置空间
  26 优化跨江桥梁
  资料源自:市规划自然资源局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梦幻意境 发表于: 2019-10-4 03:46:49|只看该作者

重庆:“两江四岸”灯光秀成国庆热门“打卡地”

源自:新华网
原文标题:重庆:“两江四岸”灯光秀成国庆热门“打卡地”

  新华社重庆10月5日电(记者:陶冶)今年国庆小长假,“网红”之城重庆再次成为最热门旅游目的地,其中不少游客专门冲着重庆的“两江四岸”国庆灯光秀而来。
  在南滨路远眺渝中半岛两江交汇恢宏气势,又去江北嘴拍洪崖洞“金光闪闪”,再到朝天门看江北嘴重庆大剧院超大国旗LED屏……类似的“打卡”路线图,成为不少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国庆期间游览山城的热门路线。
  重庆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重庆的山水和夜景闻名天下,今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庆主城特地推出以“祖国万岁”为主题的国庆灯光秀,烘托节日氛围,供游客观赏。
  据了解,此次国庆灯光秀以重庆主城“两江四岸”夜景灯饰为重点,采取“点面结合、市区联动”方式进行。灯光秀以高楼大厦为“画布”,光影科技为“画笔”,在江北嘴九楼联动夜景灯饰灯光屏循环播出以“祖国万岁”为主题的宣传片,渝中区、南岸区部分楼体同步呈现“祖国万岁”主题标语,重庆大剧院外墙动态展示国旗图案等。灯光秀将持续到10月10日结束。
8#
 文思泉涌 发表于: 2019-2-19 04:08:00|只看该作者

“两江四岸”滨水步道技术标准征求意见

源自:重庆日报
原文标题:“两江四岸”滨水步道技术标准征求意见

  (记者:廖雪梅)“两江四岸”的步道建设将有技术标准了!重庆日报记者2月18日从市住房城乡建委了解到,《滨水步道技术标准》(简称《标准》)正在市住房城乡建委网站上征求意见。这个标准付诸实施后,市民亲水近水将变得更加方便。
  重庆日报记者从《标准》中了解到,这项标准主要适用于主城区“两江四岸”滨水步道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维护。
  《标准》提出,滨水步道包括步行道、自行车道、跑步道三种类型。其中,步行道宽度不应小于两米;自行车道单向通行不应小于1.5米,双向通行不应小于2.5米;跑步道宽度不应小于2米。
  《标准》要求,滨水步道应结合地形地貌、文化点及滨水景观点设置步道节点,具有观景、休憩、文化展示等功能,形成滨水综合活动空间。滨水步道宜保证步行10分钟有一处步道节点,步道节点间距不宜大于500米,鼓励小规模多点设置。步道节点可局部增加悬挑平台,扩大观景面,提供良好视野。
  与此同时,在人流密集及易发生安全事故滨水步道区域,还应加强信息采集和监控,在重点区域应安装监控摄像仪器进行检测,设置安全控制室或安全控制中心。
  此外,滨水步道的公厕建设宜结合驿站、步道节点设置,公厕设置间距宜为500米至1000米,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流动厕所。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灰头 发表于: 2019-1-29 16:53:00|只看该作者

打造两江四岸“世界级城市滨水景观”

源自:重庆日报
原文标题:打造两江四岸“世界级城市滨水景观”

  “一号提案”围绕五个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 强化“两江四岸”生态修复与城市景观提升深度融合,打造“世界级城市滨水景观”;

▲ 强化主城“四山”生态修复与“绿肺”作用发挥深度融合,打造“城市山地生态公园”;

▲ 强化主城“次级河流”生态修复与环境深度融合,打造“高品质都市休闲带”;

▲ 强化主城公园生态修复与城市美化深度融合,打造“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立体公园城市;

▲ 强化城市生态修复与城市品质提升保障机制深度融合,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国际化现代城市。
  1月28日下午,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一号提案”出炉。
  由民盟重庆市委牵头,民革重庆市委、民建重庆市委、农工党重庆市委、致公党重庆市委共同提出的《关于强化城市生态修复,促进重庆城市品质提升的建议》提出,强化城市生态修复,提升重庆城市品质,是城市发展规律所在、大势所趋、问题所迫、民生所需,是“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的应有之义。
  “一号提案”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牵头,会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财政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市管理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市林业局共同办理。昨日,10个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出席提案办理会议,在市政府办公厅进行了现场办理。
  1 提案提出这些城市品质问题
  “一号提案”办理现场,市政协委员、民盟重庆市委副主委、西南大学副校长温涛介绍说,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相关要求,践行新发展理念,着力提升城市品质,特别是在“城市提升行动计划”中,启动了一批城市品质提升项目,解决了一批反映最突出的城市问题,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但是,城市品质提升本底──城市生态与“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目标尚存不小差距,如主城区“两江四岸”景观与自然禀赋不匹配、主城“四山”作用与“绿肺”地位不相称、“次级河流”治理与拱护主城生态作用不明显、城区公园绿地现状与城市发展要求不协调、城市生态修复要求与保障机制协同共振不足等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2 打造“鱼翔浅底”的生态环境
  针对上述问题,“一号提案”围绕五个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强化“两江四岸”生态修复与城市景观提升深度融合,打造“世界级城市滨水景观”;
  强化主城“四山”生态修复与“绿肺”作用发挥深度融合,打造“城市山地生态公园”;
  强化主城“次级河流”生态修复与环境深度融合,打造“高品质都市休闲带”;
  强化主城公园生态修复与城市美化深度融合,打造“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立体公园城市;
  强化城市生态修复与城市品质提升保障机制深度融合,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国际化现代城市。
  市政协委员,重庆大学建设经济与管理中心副主任、教授王林提出打造“鱼翔浅底”的生态环境。他说,城市生态修复要形成“山水林田湖草”共生体系,其中生物多样性是不能忽视的。可把具有代表性的、满足生态指标的生物注入到河流中,构建“鱼翔浅底”的生态环境。并围绕重庆大江大河的面貌,形成以主城为核心,区县、乡镇逐级推进修复的理念,打造滨水景观和滨水生态湿地带,而在修复生态的同时还应考虑到发挥应急避难的作用,做到多元与生态协同,真正推动城市品质提升。
  市政协委员、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旅游经济与文化研究所所长李庆提出,城市生态修复和城市品质提升既要有前瞻的规划,也要有未来可实施的方案。可以邀请国际一流设计机构进行统一规划和设计定位,在过程中要利用好重庆好山好水的本底,做到前瞻性和科学性的高标准统一,强化监督管控,既要立足眼前着力谋划实施一批重点项目,也要着眼长远面向未来,打造能代表重庆城市水平的标杆。同时,也要注重协调统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创新动力,形成共建共享共治的格局。
  市政协委员、致公党重庆市委专职副主委谭净呼吁,在创新体制机制方面一定要狠下功夫:一是要创新联防联控;二是要健全城市管理法规和标准体系,健全公众参与机制,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
  市政协委员、重庆启迪桑德环境资源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光强说,城市生态修复是重中之重。他建议,市发改委、财政局等相关单位应大力推动高品质的项目助推城市生态修复,并向中央申请更多的资金来保障生态修复的持续性。
  3 十部门这样现场回应
  “提案中提出的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相关部门将把提案办理作为推进城市提升工作的新动力。”提案现场办理会上,“一号提案”主办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乔明佳对提案中提出的五个方面一一回应。
  他说,去年,市委、市政府启动实施了《重庆市城市提升行动计划》,按照城市提升行动计划安排,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主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一号提案”提出的管护“两江四岸”五线轮廓、加强“两江四岸”增绿修复、强化“两江四岸”亲水功能、提升“两江四岸”夜景品位等建议,已全部融入《实施方案》中。同时,“两江四岸”目前正处于方案设计阶段,提案提出的具体措施建议,将采纳到“两江四岸”设计方案中。
  “我们要将‘两江四岸’生态修复与城市景观提升深度融合,打造‘世界级城市滨水景观’。”乔明佳说。
  市发展和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全力深化城市提升重点领域融资模式研究,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稳步推进项目要素保障,进一步深化项目前期工作,强化重大项目调度,依托全市重大项目协调机制推动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卡点难点。
  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按照城市提升行动计划要求,配合相关部门细化具体方案,做好资金保障工作,并积极研究项目建设模式和投融资模式。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吸纳提案建议,研究制定《重庆主城区“四山”保护提升实施方案》,强化主城“四山”生态修复与“绿肺”作用深度融合,打造“城市山地生态公园”。进一步厘清细化部门城市生态修复职责,建立健全生态修复联动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执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深入实施《重庆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2018-2020年)》,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将继续开展灯光品质提升,努力打造“重庆赏灯”品牌;进一步优化城市园林绿化空间布局,提升园林绿化品质,通过“增绿添园”,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的美丽之地目标。
  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针对提案中提出的“管护‘两江四岸’五线轮廓”部分内容进行了回复,并表示将根据城市提升行动计划总体要求,按已编制完成重庆市主城区“两江四岸”货运码头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积极开展工作。
  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着力保障河长制工作向持续性推进,创新推进河长制工作向信息化迈进,不断深化河长制工作向见成效发力。
  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提升城市人文品质,不断优化公共服务能力,大力保护和传承历史文脉。
  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统筹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生态系统保护工作,建立健全生态修复联动机制,加大生态修复专项资金筹措力度。
6# 青城山
 一直做下去 发表于: 2019-1-14 03:53:00|只看该作者

主城“两江四岸”将打造成一流生态滨水空间

源自:重庆日报
原文标题:主城“两江四岸”将打造成一流生态滨水空间

  江北区江河岸线围绕打造“山清水秀生态带、便捷共享游憩带、人文荟萃风貌带、立体城市景观带”的目标定位进行规划设计(效果图)。(江北区委宣传部供图)
  重庆是著名的山城、江城,主城区“两江四岸”是城市发展的主轴,是重庆“山水之城”的核心地带,也是重庆推动内陆开放的重要门户和载体。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城市提升行动计划的统一部署,我市加快推进“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工作,力争将“两江四岸”建设成为“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城市典范,使“山、水、城、桥”相互辉映的美景成为亮丽的城市名片。
  1月12日,江北区江北城段6公里岸线作为一期工程先期实施,这标志着我市“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工作按照“点上点靓、线上贯通、面上提升”的工作思路全面启动。
  点上点靓
  挖掘完善“渝关雄开、府城三台、莺花晚渡”等人文景点设施
  1月12日开工的示范段工程为一期工程中的终点区域,即溉澜溪河口至塔子山公园沿江段,计划今年5月完工。一期后续工程预计在今年三季度全线开工,2020年建成并向市民开放。
  据介绍,按照“整体规划、突出重点、有急有缓”的原则,江北区从规划的17.8公里岸线治理范围内,撷取江北城段6公里岸线作为一期工程先期实施。项目起点始于嘉陵江北岸长安码头末端,终点止于长江北岸塔子山南麓观音寺,岸线全长6.01公里。工程内容包括新建护岸工程和已建护岸改造工程;新建改建广场、下河公路、亲水平台、步道、梯道、停车场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新建砂岩浮雕、景观置石、绿化植被、给排水、景观照明工程等生态景观工程。
  “文化与生态设计齐头并进。”江北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江北城是重庆主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本项目将改变一些项目单纯以功能为导向、事后再包装文化的设计理念,转而让文化、生态、民生与功能齐头并进,“做到点上点靓。”
  按照实施方案要求,该项目已开展了文化专项策划,通过叙述江北的人文历史,挖掘和完善如“渝关雄开、府城三台、莺花晚渡”等人文景点设施,打造精品旅游路线,展示城市记忆,并对项目内的交通、观赏、智能、安全、排水海绵城市、驳岸护坡处理、植物系统等进行了深化和完善。
  线上贯通
  设置慢行系统,利用绿化空间与桥下空间布设步道与自行车道
  江北区江河岸线有104公里,其中长江岸线68.3公里,嘉陵江岸线18.7公里,御临河岸线17公里,是主城九区中滨江岸线最长的区。
  “我们围绕打造‘山清水秀生态带、便捷共享游憩带、人文荟萃风貌带、立体城市景观带’的目标定位进行规划设计。”项目建设业主中鹏公司负责人介绍,江北区江河岸线将突出夜景、城门、亲水、文化等特色,形成“一园两区五景多点”的规划结构,以江北城历史文化演变为核心主题,对交通设施、景观设置、驳岸处理、植物配置、安全防护、市政排水、景观照明、智能化等系统进行专项设计;对全线植物重新梳理,做到色彩变化、季相变化、层次变化、种类变化,使整体景观设计达到近看有细节,远观有效果。目的就是打造出极具功能性和文化彰显力的世界级滨江亲水岸线。
  同时,按照“线上贯通”的思路,北滨路东延捎谖的项目建设将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理念,全线贯通设置慢行系统,利用绿化空间与桥下空间布设步道与自行车道;对外侧岸坡及滩涂实施绿化、美化和湿地保护,配套休闲、健身、市政设施,并同步建设滨江湿地公园、抗战遗址公园等6个市政公园。
  北滨路东延捎谖工程起于北滨二路溉澜溪塔子山公园,止于唐家沱老街,沿江岸线约11.4公里,这既是一条交通路、景观路,也是一条文化路、产业路,建设内容包括道路、桥梁、隧道、综合管网、照明、景观及其附属设施等。
  “这是江北构建‘五纵九横十联线’城市路网体系中的骨干道路。”江北区相关负责人称,该项目将进一步强化长江岸线防护、提升周边人居环境、优化沿线产业布局,串联起江北文脉水脉,“建成后将推动中下段地区滨江经济纵深发展,推进铁山坪、唐家沱片区的产业升级、经济腾飞。”
  面上提升
  围绕“四带”目标定位,实施25项重点工作
  重庆主城区长江、嘉陵江滨江岸线总长约394公里,“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工作将通过3至5年的努力,把主城区“两江四岸”打造成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一流生态滨水空间。
  据介绍,围绕“四带”目标定位,“两江四岸”治理提升过程中将实施25项重点工作。“四带”即:
  一是打造山清水秀生态带。主要包括治理环境污染顽疾、分类整治滨江护岸、优化滨江岸线功能、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开展城市水体整治、绿化美化江岸设施等6项重点工作;
  二是打造立体城市景观带。主要包括优化滨江城市功能、优化滨江建筑布局、优化建筑天际线、提升建筑形象品质、优化“第五立面”、提升跨江大桥景观、提升山城夜景效果、建设观景眺望设施等8项重点工作;
  三是打造便捷共享游憩带。主要包括拓展滨江开敞空间、建设滨江绿地公园、丰富滨水活动空间、完善滨江休闲步道、优化滨江交通系统、提升公交服务水平、优化公共服务设施、景观环境设施、市政环卫设施等9项重点工作;
  四是打造人文荟萃风貌带。主要包括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两江游”2项重点工作。
  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主城区394公里滨江岸线治理提升工作按近期和远期分步实施。其中近期(2018~2022年)治理提升范围为主城中心区域的滨江地带,总长109公里;远期治理提升范围为除近期以外的其他285公里滨江岸线。
  到2022年,“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工作可基本完成,达到“国际一流滨江带”品质水准,成为展示“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城市名片。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幻想式流浪 发表于: 2018-12-14 05:53:00|只看该作者

两江四岸堤岸恢复亮灯

源自:重庆日报
原文标题:两江四岸堤岸恢复亮灯

  两江四岸堤岸灯饰恢复工程完工后的夜景效果。(市照明局供图)
  (记者:廖雪梅)重庆日报记者12月13日从市城市照明管理局了解到,市照明局近日全面完成主城区两江四岸堤岸灯饰恢复工作,上万套灯饰重新“上岗”。两江四岸堤岸灯饰不仅恢复亮灯,照明品质也大幅提升。
  主城区两江四岸堤岸灯饰恢复工程10月下旬正式启动,主要对今年7月洪峰过境拆除的两江四岸部分堤岸灯饰进行恢复。截至12月5日,该局共恢复安装灯具10428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8 22:08,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