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西蜀教师|查看: 18177|回复: 148
[蒙冤

呼格父母别样的中秋节:悲欣交集

 [复制链接]
129#
 远方的雁 发表于: 2014-12-31 11:47:01|只看该作者

呼格案律师:国家赔偿已尽可能维护了当事人利益

源自:新京报
  新京报快讯(记者:谷岳飞)呼格案的国家赔偿决定今日送达呼格父母家中,该案国家赔偿的代理律师苗立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决定,法院尽可能维护了当事人利益,家属对结果也比较满意。
  苗立介绍,内蒙古高院做出的这份决定,充分尊重了当事人及其代理律师的意见,尤其是在精神损害赔偿这一块,法院考虑到这个案子的特殊性,对当事人伤害比较大,最终100万的精神损害赔偿超出了原则性规定。据悉,相关法规规定,精神损害赔偿原则不超过赔偿死亡赔偿金和限制人身自由赔偿金总额的35%。
  苗立介绍,这份国家赔偿中,还有对呼格羁押60天的国家赔偿,12041.40元,“虽然数额不大,只有一万多元,但是意义重大”,它说明法院特别注意到这一部分,对呼格60天的羁押也是错误的,它是对呼格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国家赔偿。
  苗立认为:法律是刚性的,国家赔偿的标准和数额,均有相关明确规定,你不可能漫天要价;但同时它又是柔性的,超出“原则上不超过35%”的精神损害赔偿,就体现了法院的柔性执法。她对内蒙古高院表示认可:在呼格案的国家赔偿上,“尽可能保护当事人的利益,法院做到了”。
  对于一部分网友对于呼格案的国家赔偿偏高或偏低的议论,苗立表示,应该理性看待,国家赔偿并不是那个人拍脑门做出的决定,它唯一的依据和标准只能是法律,正如呼格案本身的纠错一样,不是大家认为他是否无罪,而是证据是否充分支持他犯罪。
128#
 小姑凉可爱 发表于: 2014-12-31 11:07: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呼格父母称尊重法院赔偿裁定

源自:法制晚报

  呼格案赔偿决定书

  呼格案赔偿决定书

  呼格案赔偿决定书

  呼格案赔偿决定书
  【#呼格案赔偿决定书曝光#】今天上午9点50分,李三仁正式从内蒙古高院法官手里拿到国家赔偿决定书并第一时间联系法晚记者说:“成功了!我们成功了!”当记者询问对数额是否满意时,李三仁夫妇称,尊重法院的赔偿裁定。(记者:朱顺忠)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27#
 远方的雁 发表于: 2014-12-31 09:47:03|只看该作者

内蒙高院解释赔偿无呼格父母生活费:均有退休金

源自:综合

  精神损害抚慰金是如何确定的?

  为何支付呼格吉勒图生前被羁押期间的限制人身自由赔偿金

  赔偿决定为何没有包括死者父母的生活费
  【关于呼格吉勒图案赔偿项目和金额的说明】1、精神损害抚慰金是如何确定的? 2、为何支付呼格吉勒图生前被羁押期间的限制人身自由赔偿金? 3、赔偿决定为何没有包括死者父母的生活费?
126#
 小姑凉可爱 发表于: 2014-12-31 09:47:03|只看该作者

呼格案国家赔偿明细:其中精神损失费100万元

源自:综合
  【呼格吉勒图案国家赔偿项目及金额】一、向赔偿请求人李三仁、尚爱云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共计1047580元;二、向赔偿请求人李三仁、尚爱云支付呼格吉勒图生前被羁押60日的限制人身自由赔偿金12041.40元;三、向赔偿请求人李三仁、尚爱云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100万元。以上各项合计2059621.40元。来源:内蒙古高院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25#
 天朝明志 发表于: 2014-12-31 09:27:00|只看该作者

呼格吉勒图父母获国家赔偿205万余元

源自:综合
  【内蒙古高院对呼格吉勒图案作出国家赔偿决定】呼格吉勒图再审改判无罪案,呼格吉勒图父母李三仁、尚爱云于2014年12月25日向内蒙古高院提出了国家赔偿申请,内蒙古高院于同日立案,并于12月30日依法作出国家赔偿决定,决定支付李三仁、尚爱云国家赔偿金共计2059621.40元。该决定已于12月31日送达。源自:内蒙古高院
124#
 小姑凉可爱 发表于: 2014-12-22 21:47:00|只看该作者

呼格家人:暂未确定提交国家赔偿申请具体日期

源自:新华网
  新华网呼和浩特12月22日电(于嘉、韩晶)呼格吉勒图的父亲李三仁22日透露,即日起,呼格吉勒图家人正式委托2名律师商谈国家赔偿事宜,并已将聘用协议送交至内蒙古高院进行备案。
  对于呼格吉勒图案再审宣判后的国家赔偿事宜,李三仁表示,正在与律师苗立和王振宇商谈,暂未确定提交国家赔偿申请的具体日期。
  1996年4月9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一毛纺织厂宿舍旁的女厕内发生一起强奸杀人案,前往公安机关报案的呼和浩特市卷烟厂工人呼格吉勒图被认定为凶手,61天后法院判决呼格吉勒图死刑并立即执行。2005年,内蒙古系列强奸杀人案凶手赵志红落网,其交代的17起案件中包括“4·9”女尸案,从而引发媒体和社会对呼格吉勒图案的广泛关注。2014年12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宣布再审判决呼格吉勒图无罪。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23#
 小姑凉可爱 发表于: 2014-12-22 16:47:00|只看该作者

呼格家属正式聘用律师商谈国家赔偿事宜

源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呼和浩特12月22日电(记者:李爱平)“今天起,正式委托两名律师商谈国家赔偿事宜,已将聘用协议送交内蒙古高院进行备案。”22日,呼格吉勒图的父亲李三仁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透露。
  1996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毛纺厂女厕发生强奸杀人案,年仅18周岁的呼格吉勒图被认定为凶手并判处死刑。2005年,犯罪嫌疑人赵志红落网,交代的数起案件中就包括“4·9”毛纺厂女厕女尸案。2014年12月15日呼格吉勒图被宣布无罪。
  对于民众普遍关注的呼格吉勒图国家赔偿进程,李三仁22日表示,到今天为止,才正式与律师苗立和王振宇签订了委托协议,二位律师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商谈关于呼格吉勒图的国家赔偿事宜。
  “从今天开始,协议正式生效,目前已将聘用两名律师的协议书送交内蒙古高院进行了备案。”李三仁说。
  对于外界所关注的何时向内蒙古高院正式提出申请及赔偿数额的问题,李三仁表示,目前两名律师正在起草赔偿方面的申请内容,仍未确定具体时间。
  李三仁称,目前也没有最终确定具体赔偿的数额。他透露说,等两名律师写出赔偿申请再说。
  针对社交媒体传言家属对呼格吉勒图的国家赔偿费用有可能向社会进行捐助,李三仁坚定表示,没考虑过这事。 ●
原文标题:内蒙“呼格案”家属正式聘用律师商谈国家赔偿事宜)
122#
 远方的雁 发表于: 2014-12-22 07:47:00|只看该作者

中国新闻网:以法律的理性审视呼格吉勒图案

源自:中国新闻网

  12月15日,李三仁夫妇邻居得知判定呼格吉勒图无罪后哭起来,并要求严惩凶手。刘文华 摄
  中新网呼和浩特12月21日消息,题:以法律的理性审视“呼格吉勒图案”
⊙记者:赵永厚

  1996年4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毛纺厂女厕发生强奸杀人案,随后,职工呼格吉勒图被认定为凶手,案发61天后,法院判决呼格吉勒图死刑并立即执行。2005年,内蒙古系列强奸杀人案凶手赵志红落网,其交代的数起案件中就包括“4·9”毛纺厂女厕女尸案。
  以18岁的大好年华,61天便被“超速”宣判和枪决,使人对这个生前如野草一般默默无闻的青年呼格吉勒图的遭遇唏嘘不已。
  2014年12月15日呼格吉勒图被内蒙古高级人民法院宣判无罪之后,媒体、网民,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祭出极大的悲愤,但是不理性的传闻和评判也屡现新旧媒体。先是有“呼格吉勒图父母不满104万国家赔偿标准”的传闻,后又有“当年专案组组长冯志明夺法警佩枪爆头自杀”的谣言。一时间,“呼格吉勒图案”成为很多人发挥想象力而又缺乏理性的噱头。
  就“呼格吉勒图案”而言,更应该以法律的理性眼光来审视。
  此案最大的意义,是使“疑罪从无”的法治精神更加彰显,尽管迟到了16年之久,如是观点被法律工作者广泛认同。
  宣布呼格吉勒图无罪的判决书称,“原判认定呼格吉勒图犯故意杀人罪、流氓罪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这样的“疑罪”当年被草草结案,今天被以极大的勇气拿到大庭广众之下平反,其司法标杆意义大于其他。
  一些司法人员在与中新网记者交流时认为,“呼格吉勒图案”的平反过程、审理方式、对自认真凶的犯罪嫌疑人赵志红的追诉、正在进行的错案问责、即将进行的呼的父母申请国家赔偿,势必成为“后案明鉴”,使执法者谨慎,使类似案件的昭雪有了可借鉴的“经典案例”。呼格吉勒图的母亲在儿子被宣判无罪后,面对记者悲愤而言,以后不要发生这样的事情了。老人或许不知,她家的悲剧,定能减少别家的悲剧。
  普通民众亦可从“呼格吉勒图案”的平反过程也可以看到司法部门“错案必究”的勇气和决心。从2014年10月20宣布该案即将再审到12月15日宣布呼无罪,只用了55天;呼格吉勒图被宣判无罪的第二天,犯罪嫌疑人赵志红即被追诉;呼被宣判无罪的第三天,当年的专案组组长冯志明即被检察院带走调查。如是速度,可圈可点。
  在接受中新网记者的采访时,自学了10多年刑法的呼格吉勒图父母多次强调,相信法制的力量。法律的公正尽管迟到,但最终还是没有让他们失望。随着内蒙古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赵建平的那一句“对不起”,疑案“呼格吉勒图案”有了一个相对公正的结果。
  赵院长的那一句“对不起”也不只说与呼格吉勒图的父母听,更是说与执法者和公众听闻的。 ●
原文标题:评论:以法律的理性审视“呼格吉勒图案”)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21#
 泡泡老忍者 发表于: 2014-12-20 17:27:00|只看该作者

呼格吉勒图父亲回应104万赔偿:不存不满意言论

源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呼和浩特12月20日电(李爱平 张玮)在过去的五天内,内蒙古“呼格案”在媒体的持续关注下,相关消息得以最大限度的传播,然而在网络上却充斥着另一番经不起考验的“谣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首起嫌疑人被执行死刑后又宣布无罪的案件”、“‘呼格案’家属不满意104万元(人民币,下同)的赔偿”、“呼格案专案组组长冯志明自杀”……,上述这些说法经记者核实,发现均为谣言。
  12月15日8时30分,内蒙古高院宣布呼格吉勒图无罪,迅即有社交媒体为该案贴上“新中国成立以来首起嫌疑人被执行死刑后又宣布无罪的案件”的标签。
  当天,中新社记者向内蒙古多名司法界人士求证得知,该说法不成立,该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多的几起嫌疑人被执行死刑后又宣布无罪的案件之一”。
  12月18日,关于呼格吉勒图父母不满意104万元赔偿的言论,一度甚嚣尘上。当记者就此求证呼格吉勒图父亲李三仁时,李表示惊愕。
  “会依照律师的意见,充分协商沟通,最终提出申请的具体时间和赔偿金额。”李三仁坦言,目前还未最终敲定提交国家赔偿申请的具体日期,不存在外界所说的“不满意”言论。
  1996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毛纺厂女厕发生强奸杀人案,年仅18周岁的呼格吉勒图被认定为凶手并判处死刑。2005年,犯罪嫌疑人赵志红落网,交代的数起案件中就包括“4·9”毛纺厂女厕女尸案。2014年12月15日呼格吉勒图被宣布无罪。此后关于呼格案专案组组长冯志明的追责一时成为焦点。
  中国官媒新华社12月18日发布消息称,已升任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副局长的冯志明,因涉嫌职务犯罪,于17日下午被检察机关带走,接受调查。但在19日一早冯志明却被社交媒体描写为“已夺枪自杀”。
  该消息描述说,“冯被带走时,乘人不备,夺得法警配枪,果断对自己一枪爆头”,“在他内裤口袋中发现遗书:我对不起小呼……”
  中新社记者当晚向内蒙古政法委、内蒙古检察院等单位核实后,确定这一说法为“谣言”。
  事实上,从呼格吉勒图被宣布无罪之日起,在追责问题上,冯志明已处于风口浪尖。呼格案代理律师王振宇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冯志明在造成冤案的过程中到底起多大作用,是需要侦查的。“理性对待每一个人才是法治,这包括对当年办案人员的调查”。
  北京法大(呼和浩特)律师事务所律师朱海龙认为,在呼格案中,希望每一位民众能以依法治国的角度来关注此事件,而不需要不客观、不理性的声音充斥在各类载体上,混淆视听。 ●
原文标题:内蒙古“呼格案”:那些经不起考验的“谣言”)
120#
 天朝明志 发表于: 2014-12-20 04:07:00|只看该作者

呼格无罪后涉案3家庭探访:18年时光全变了模样

源自:新京报

  15日,呼格吉勒图被埋葬在城郊一片荒地中。他的家人收到无罪判决书后,考虑给他迁到一个正规的公墓去。

  16日,这是呼格一家人18年来的第一张全家福。18年前的悲剧,让这个普通平凡的家庭陷入痛苦的深渊。

  19日,赵志红母亲在炕上休息,她常自责疑惑“咋会有这样一个儿子”。

  18日,被害人杨某的母亲正在家中擀着饺子皮。70多岁的杨母至今不知道女儿受害,整村及周边村庄乡亲们都在帮着圆这一个18年之久的“谎言”。
  呼格吉勒图宣判无罪后,新京报记者探访了涉案的3个家庭,呼格吉勒图家、女受害人杨某家以及自认“真凶”的赵志红家。18年的时光,让这三个破碎的家完全变了模样。
  呼格吉勒图宣判无罪后的第一天,妈妈尚爱云翻出了一件八成新的红毛衣,穿上,老人顿时显得精神很多。这是她最好的一件衣服,但因为颜色鲜艳,一直压在衣柜底下。
  从放衣柜的卧室,挪步到客厅,只见客厅的墙上贴有大幅的年画,客厅与厨房隔断的玻璃上,也留有大红福字的窗花。年画和窗花是今年春节时,尚爱云吩咐老伴去买的。今年是马年,老人希望儿子的冤案能够“马到成功”,得以昭雪。细细看,年画和窗花上都有这四个字。为了买这幅骏马图,李三仁在呼市走街串巷找了好久。
  那种普通百姓人家里的平淡但又温馨的家庭气息,正在这个小家里“复苏”。过去的这个家里,愁云密布,老两口长吁短叹、眼泪流干、夜夜难眠。
  62岁的尚爱云很惬意地坐在最靠窗的沙发上,抬起脚,搁在暖气片上,身体舒服地窝在沙发里。
  李三仁看着妻子,一脸的轻松。他喊了声“点点”,一只毛发金黄的狐狸犬倏地从沙发底下钻出,摇头晃脑。老李给“点点”套上绳出门。大儿子昭格力图喜欢父亲去遛狗,他觉得这才是老人本应有的生活。
  尚爱云和记者聊起家常,这跟此前那个在镜头前一遍遍重复冤屈、祥林嫂一般的老人判若两人。聊到年轻时,尚爱云进到卧室,翻出了一本相册。打开,里面记录了尚爱云从小时候到大姑娘再到成家立业时的光景,尤其是她38岁时,这位爱美的女主人拍了一组明星照。照片上,尚爱云烫着卷发,脸白皙微胖,穿着当时少见的V领女装,眉宇间透着滋润幸福。两相对比,判若两人,令人唏嘘。
  在距离呼格家四五个小时车程的兴和县,受害人杨某70多岁的母亲是另外一种“轻松”。记者以采风的名义造访,老人一边笑着和记者聊天,一边熟练地擀着饺子皮。
  她至今不知女儿受害,杨父力主隐瞒,不仅是杨家人,整村的乡亲都在帮着圆这个已经持续了18年的“谎言”。杨父肯定地告诉妻子,女儿被别人拐走了。但一转身,背着妻子,杨父眼眶顿时就红了。
  当年女儿出事后,因无钱安葬,加上不想带回家、担心妻子扛不住,杨父就按照当地配阴婚的习俗,将女儿“嫁给”了另一个刚过世的年轻人。至今,杨父不知女儿安葬何处,因而无处祭奠。每年鬼节,杨父会到离家一百多米的十字路口给女儿烧纸,如果被老伴撞见,他就告诉她是在祭奠自己死去的父母。
  18年来,这家人尝遍人间冷暖。当年,杨某的未婚夫闻讯马上赶到杨家索要彩礼,因为没钱还,最后只能以牛羊相抵。其情其景让杨父心碎,老人悲诉:“连驴车都给我抢走了!”
  杨家人不关心呼格案的进展,“没有意义,反正人都已经死了”。时间的流逝,对于谁是真凶,杨家人也懒得去追究。倒是有一点,杨某的大哥想不通:为何作为受害人,自始至终我们一分钱的赔偿都没有?
  而在距离呼市百余公里外的凉城县,一处农家小院里,赵志红65岁的母亲也心存疑惑,她时常自责难解:“咋会有这么一个儿子呢?”
  赵母把家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圈金黄色的玉米围绕着小院,显示出主人的勤劳。
  老人有三个孩子,赵志红排行老二,老大在外打工,最小的老三是个女孩,已经嫁往外地。赵志红已经被排除出这个家。即使逢年过节,一家人团聚时,这三个字都是敏感词,谁都不会提,“就当这个人已经不在了”。
  呼格吉勒图的无罪,让舆论开始关注赵家。赵父心烦不已,但赵母还是客气地、毫不设防地接待各路访客,但三两句说下来,老人的眼泪便开始往下掉。赵志红的作孽,伤害的不仅是那10条人命,也深深地伤害了他的父母亲,乃至整个家庭。
  “连儿子的最后一面,您都不想见?”记者问。赵母回答很干脆,文化程度有限的她,甚至用了一个成语。“不想,我跟他就‘既往不咎’了!”
  赵妈妈摇着头,无限痛苦。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郭铁流 周岗峰
⊙记者:谷岳飞
原文标题:再审之后)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0 12:09, Processed in 1.170002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