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7839|回复: 148
#
跳转到指定楼层

[蒙冤呼格父母别样的中秋节:悲欣交集

 [复制链接]

退休检察官遭不明身份者殴打 多次为冤案呼吁
源自:法制晚报

  法制晚报讯(深度记者 朱顺忠)昨天下午六时,呼和浩特市退休检察官、曾经多次撰文为内蒙“呼格吉勒图案”呼吁的滑力加被人以递送投诉材料为由,约出家门后在一个饭店内遭到疯狂殴打。目前当地公安机关正在全力追捕凶手。



  今年61岁的滑力加原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负责重大案件的审核和报送工作,曾经两次获得三等功。由于年龄问题,去年办理了正式退休手续。退休之后,滑力加依然保持着接受人民群众投诉材料的习惯,并且和司法机关保持着工作上的密切联系。据其介绍,昨天晚上6时许,他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称要向他提供投诉材料,来不及多想的他立即赶到指定地点和对方会面。在交谈过程中,之前声称提供材料的中年男子借故上卫生间离开。就在此时,一名年龄大约在40多岁的男子突然闯到滑力加面前,猛击其胸部,并操起酒瓶和饭店座椅砸向已经倒地接近昏迷的滑力加。随后在饭店经营者的阻止下,施暴男子出门逃窜,先前借故上卫生间的男子也以追嫌犯为由夺门而出,并一去不返。
  内蒙古医院今天上午的检查结果显示,滑力加右侧肋骨骨折,并且插入右侧肺叶造成严重气胸,此外遭受锐物划伤的面部已经缝合七针。今天上午,法晚记者从呼市新城区公安机关证实了滑力加昨晚被殴打一事。目前公安机关正在全力追查凶手。
  另据记者了解,滑力加昨天晚上遇到袭击之后随即在腾讯微博上公布了自己被殴打的消息。由于滑力加曾经多次撰文为轰动全国的“呼格吉勒图冤杀案”(本报曾经报道)呼吁,其昨晚被袭击的遭遇迅速在多家网络论坛上引起强烈反响。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西蜀教师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西蜀教师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西蜀教师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西蜀教师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西蜀教师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西蜀教师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货车司机丢失60部iPhone6 正全城搜寻 外媒:中国推进法治仍有巨大空间
148#
 小姑凉可爱 发表于: 2015-9-27 19:08:05|只看该作者

呼格父母别样的中秋节:悲欣交集

源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呼和浩特9月27日电(记者:李爱平)相比于往年,2015年的中秋节尚爱云和李三仁老俩口“欣慰”了很多,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煎熬”仍然令他们在这个浓浓的团圆节日中感受到了某种孤单。
  9月27日,是内蒙古呼格案被“平反”后,两位老人迎来的第一个中秋节。
  1996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毛纺厂女厕发生强奸杀人案,年仅18周岁的呼格吉勒图(下称,呼格)被认定为凶手并判处死刑。2005年,犯罪嫌疑人赵志红落网,交代的数起案件中就包括“4·9毛纺厂女厕女尸案”。2014年12月15日呼格被宣布无罪。
  作为呼格的母亲,当日尚爱云如往常般一样早起,但她表示,26日晚间没有睡好,原因是六天前的八月初九是呼格的生日。
  “呼格要是活着,一家人就能在一起过个团圆节。但这一切……”说到这里,尚爱云不由的小声抽泣起来。
  这个中秋节,对于呼格父母亲,可谓悲欣交集。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尚爱云说,自从2014年12月15日呼格被宣告无罪后,该案的追责工作也在缓慢中行进,总体来说“不管什么人触犯了法律,都将要付出代价,都将要受到惩处。”
  尚爱云告诉记者,这是他们目前最感欣慰的事情,同时她透露,欣慰的是,隔三差五总有媒体记者关注该案的进展,并在生活上、精神上给他们老两口以帮助,尤其是推动此案进展的新华社记者汤计,不时会给他们打电话嘘寒问暖,令他们倍感温暖。
  记者了解到,今年的中秋节,呼格父母狭窄的居室中唯一的变化是换了一套新沙发,显现出某种喜气。尚爱云称,这个节日中,陪伴老两口的除了儿子、儿媳,最使她欣慰的是8岁的孙女,每到她伤心时,小孙女总会拿出手绢递给她,让她内心一下子就温暖很久。 ●
147#
 小姑凉可爱 发表于: 2015-4-4 17:07:00|只看该作者

呼格吉勒图新墓将于近日施工 骨灰年内迁入

源自:新华网
  新华网呼和浩特4月4日电(记者:汤计 刘懿德)草葬于野的呼格吉勒图,去年冤案昭雪之后,关注中国法治进步的人们开始为他的重葬做准备。据新墓及墓碑的设计人白宇介绍,呼格的新墓占地约30余平方米,墨玉大理石的墓碑高约2米。新墓将于近日施工,呼格的骨灰将于农历七月十五(公历8月28日)迁入。
  参与墓建的人士表示,他们希望呼格的新墓地能成为“法治教育基地”。
146#
 泡泡老忍者 发表于: 2015-2-10 00:27:00|只看该作者

官员称内蒙公安厅无法定夺呼格案 是上层的事

源自:央视
  《新闻1+1》2015年2月9日完成台本
  ──赵志红案,不是“呼格案”的终结!
  (节目导视)
  解说:今天,赵志红案一审宣判。但公众却把更多的关注目光投向了呼格案。
  呼格吉勒图的母亲 尚爱云:
  想起我儿子当年的局面,我还是那么心痛。拉进赵志红那一瞬间,我就想起我儿子当年的局面是那么残酷。
  解说:从2005年赵志红的主动招认,到2015年最终被判定为真凶,一起案件的审理走过了怎样的10年?
  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原副局长 赫峰:
  因为这个案子再审不再审,怎么审,我们呼市公安局,我们内蒙公安厅是决定不了的。
  解说:呼格父母已经领到国家赔偿,当年的办案人员也全被调查,但一个冤案究竟是如何办成的,公众仍需要真相。
  《新闻1+1》今日关注:赵志红案,不是“呼格案”的终结!
  董倩 主持人:
  晚上好,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今天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宣判,“4.09”的真凶就是赵志红。如果赵志红不提起上诉的话,那么今天的宣判就是最终的宣判。这样一个宣判,也同时意味着曾经被认为是真凶的呼格吉勒图是清白的,是无辜的。呼格吉勒图已经早早离开了人世,而赵志红由于面临死刑也会不久于人世。两个人素未相识,但是他们的命运却被紧紧的纠缠在一起。那么今天我们还是先来关注赵志红的宣判。
  解说:作案时间长达9年零3个月,身负21起案件,强奸妇女、幼女13人,导致10人死亡的赵志红,以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盗窃等四项罪名,今天被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死刑。
  审判长:
  被告人赵志红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强奸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00元。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53000元。
  解说:然而,今天公众并没有将关注的焦点,锁定在罪行累累的赵志红身上,而是将其与“呼格案”紧密联系。在宣判现场的呼格父母,也被媒体紧紧包围。
  呼格吉勒图母亲 尚爱云:
  这个判决体现了法律是那么公正的,体现了咱们中国法律是那么明确,那么透明。想起我儿子当年那个局面我还是心痛。看见赵志红一上去,我就想起我儿子当年那个局面是那么残酷。
  解说:呼格吉勒图,因为1996年发生在呼和浩特市第一毛纺厂女厕内的一起强奸杀人案,已经在当年被执行死刑。而今天,真正的凶手赵志红才得以宣判。与呼格父母被媒体围攻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赵志红的父母并没有出现在宣判现场。关于呼格吉勒图案,赵志红的家人也是通过媒体才知道的,对于案件的细节,他们知之不多,他们只知道,有个年轻的小伙子,因为自己的儿子被冤枉了。
  赵志红母亲 刘爱女:
  我给人家道个歉吧,养下这种儿子,把人家好端端的孩儿给那个什么了,他做的错事把人家好人连累了,我们给他们大人道个歉。
  解说:2014年12月15日,当内蒙古高院向呼格吉勒图父母送达再审判决书时,赵志红的母亲就通过电话,向呼格吉勒图的母亲表达了歉意,并代替赵志红说了声“对不起”。今天,呼格吉勒图的母亲也向媒体表示:“我们会记住他(赵志红),(虽然)他不可饶恕,但是没有他的坚持,呼格吉勒图案也不会平反。”
  :4.9案,我们说的4.9案我们回顾一下是发生1996年,那么将近十年之后,那么2005年,那么2005年也离今天过去了十年,在这一年赵志红落网,从那一天开始,赵志红就说这件事是他干的,而且从未翻供,十年之后法律终于认定真凶就是赵志红,而另一个曾被认为是真凶的呼格吉勒图已经不在人世了。
  在去年12月15日的时候,呼格吉勒图被宣判无罪,因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那么今天赵志红被认定是真凶,可以确定呼格是清白的。那么接下去我们就连线一位专家来自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及司法改革研究中心的陈卫东主任。陈主任在去年的时候我们看,内蒙高院给呼格的父母送去了一份判决,那么这应该说从法律程序上说明呼格是无罪的,那么今天对赵志红宣判之后,是不是这也就意味着在这个犯罪事实上,从这个法律事实上呼格也是无罪的,这是否需要内蒙高院再出具一份新的判决?
  陈卫东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不是这样的。2014年12月15日,内蒙古高级人民法院再审改判呼格吉勒图无罪,既是从事实上,也是从法律上认定呼格吉勒图无罪。因为法院的判决认为没有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了呼格吉勒图是4.9案的真凶,所以从法律上应当宣布他无罪。所以赵志红案,虽然认定了他是4.9案的真凶,但是并不需要还要再出具一份从事实上认定他无罪的判决。
  :好,谢谢陈教授给我们的解释。接下去我们要关注另外一个问题。2006年11月的时候,赵志红就曾经写过一份申请书,说自己是这件事情的真凶,这个案件的真凶。那么在今天对于赵志红的这个案件宣判过程中,明显并不是基于他写的这个他的自供,那么在此之外还有什么呢,今天我们看审判长是说的,他说“前述事实,有作案工具剪刀等物证,办案料,被告人赵志红的前科判决及事方证人等数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DNA鉴定意见、指纹鉴定意见、血型鉴定意见、尸体鉴定意见、现场勘察笔录、指认现场录像等视听资料及被告人赵志红的供述等证据在案佐证。”那么也就是说这些证据是作为今天宣判的时候法院采信的证据。好了,赵志红是4.9案的真凶,这个已经真相大白,那么为什么这样一个真相要历经将近十年的时间才最终能够出来,我们继续关注。
  解说:1月5日,在赵志红案一审庭审现场,除了呼格的父母,还有一位特殊的记者,他就是推动呼格案重审的新华社内蒙古分社记者汤计。
  汤计 新华社内蒙分社记者:
  呼格吉勒图的父母听邻居说,公安局又去勘察现场了,他们找到我们新华社,我当时跟一个年轻记者我们俩了解这个事,一直在向中央反映。
  解说:2005年10月,赵志红因涉嫌多起命案被捕。在他供述的10多起命案中,第一起就是1996年4月9日晚上的公厕杀人案。
  赫峰 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原副局长:
  比方说这个头发是什么样的发型,头发长短讲得要比呼格吉勒图讲得细,讲的与实际相符。
  解说:2006年11月28日,呼和浩特市中院对赵志红案开庭审理,但检方的公诉书却只字未提“4.09”女尸案,赵志红当庭抗议。随后法庭休庭,没曾想,这一暂停就长达9年。在看守所的赵志红,随后递出了一份《偿命申请书》。
  尊敬的高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您们好:
  我是“2·25”系列杀人案罪犯赵志红,我于2006年11月28日已开庭审理完毕。其中有1996年4月发生在呼市一毛家属院公厕杀人案,不知何故,公诉机关在庭审时只字未提!因此案确实是我所为。
  解说:随后,呼格父母开始了长达9年时间的申诉之路。
  事实上,2005年底,当赵志红供述"4.09女尸案"是他所为后,内蒙古自治区政法委曾先后组织法院、检察院、公安进行过三次复查,也都有结论。

  :那为什么不把这个案子翻过来?
  赫峰:
  这是上层的事情,我不好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因为这个案子再审不再审,怎么审,我们呼市公安局,我们内蒙公安厅是决定不了的。
  解说:去年11月20日,呼格案再审;去年12月15日,内蒙古高院向呼格家人送达无罪判决书。
  内蒙古高院:
  向你们表示真诚的道歉,对不起。
  解说:就在第二天,也就是去年12月16日,呼和浩特市人民检察院就赵志红“4.09女尸案”,向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追加起诉。2015年1月5日到7日,暂停了长达9年的赵志红案庭审,在呼和浩特市中院开庭审理。
  :今天的宣判是休庭9年之后的再次开庭,在2006年1月28日的时候,呼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赵志红案进行开庭审理的时候,公诉方对于赵志红所招认的十起奸杀案中的9起都提起了公诉,但是唯独没有提到这个“4.09”案。那么赵志红在当庭就提出了疑问,并且在之后他写了一份申请书,其中有这样的一句,刚才短片中已经念到,我们再看一下,他说“此案确实是我所为”,另外还有几句话,请大家注意你看这句话他说要“还死者以公道,还冤者以清白,还法律以公众,还世人以明白。那么让我没有遗憾的面对自己的生命结局”。
  那么这样之后赵志红是一直处在羁押状态,而呼格的父母也一直没有放弃申诉。与此同时还有一位记者也一直在呼吁报道这样一件事情。接下去我们继续连线人大的陈卫东教授。陈教授你看,当2006年12月5日赵志红写了这样一份申请书的时候,我们当然不能够仅仅拿这样一份他自认是真凶的这样一份文字说明他就是真凶,但是如果有了这样一份文字,有人承认是他做的,如果在此基础之上能够迅速展开调查和侦破的话,那么这件事情会怎样发展,会不会需要我们今天看到的9年时间?
  陈卫东:
  这的确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呼格吉勒图蒙冤,并且被执行死刑,在他被执行死刑之后,实际上在2005年就有赵志红自己的供述,经过漫长的9年,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悲剧。
  但是反思这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状,我想原因非常的复杂。一个司法的判决,判决完了之后那么有关方面的当事人不服,那么生效以后他是可以申诉的。那么这种对于生效判决裁定的纠正,在我们国家有申诉的规定,也有审判监督程序的规定。但是我们看到现实生活中申诉的像这种上访的很多。那么我们的司法机关尤其是原办案的机关要去纠正它自己办理的案件,自我否定,应该说这是一个比较困难一件事情。
  另外从法律上规定,我们现在的审查主要是由原办案机关进行审查,那么这里面也增加了我们纠正错案的难度。我们现在现实生活中申诉上访的也比较多,那么真正冤的也可能淹没在众多的上访者当中。所以这给我们一个启示,我们如何更好的去完善我们的刑事诉讼法,使这种冤案能够得到及时的纠正,特别是出现了所谓的真凶,这种真凶他自供他是犯罪分子的时候,我们的法律怎么能够迅速的启动这样一种再审的程序,而不是像本案拖了这么长时间。
  :陈教授我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因为这件事情呼格案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关注,而且在今天真凶能够被宣判,是因为怎么说有太多因素,它组合在一起,你比如说在这个案子里面,真凶出现了,因为赵志红写了这样一份申请书,说就是我的做的。另外一方面呼格父母这9年的时间他们一直在申诉,从未放弃。还有一个巧合,新华社的记者在里面也一直在呼吁这件事情。那么到最后公众引起了一个强烈的关注,对这件事情也有一个强烈的舆论的压力,那么在这几种利益的共同作用下,应当说才看到这件事情,真凶能够出现,这件事情能够在公众的关注下得以解决。但是我们假设如果这个四者中少了一个或者几个,能不能这样的案件能够得到纠正?
  陈卫东:
  呼格这个案件的纠正,就像你刚才说的四种因素叠加而成。但是我觉得这并不代表我们司法实践的全部。实际上在我们司法实践中纠正错案也很多,并不是说非得需要一种、两种、三种、四种甚至是更多的因素。那么只要是有一种,只要是本人或者他的家属,或者社会各界包括我们媒体,只要是有这方面的线索供司法机关发现生效的判决裁定在认定的事实上或者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那么就应当启动纠正程序。这应该成为我们以后这种处理的一种常态。
  :好,谢谢陈教授。其实我们今天在关注赵志红案,其实说到底我们关注的还是呼格案,因为这个案件有太多值得分析的地方。呼格案的平反还有真凶的宣判,是不是意味着这件事情就已经划上终结的句号了呢?我们继续关注。

  :您对这个判决结果满意吗?
  呼格吉勒图母亲:
  咋说呢,总的来说咱们这个国家是讲法律,依法治国,总算法律是那么公正的。
  解说:从儿子被宣判无罪,到拿到205万国家赔偿,再到看着真凶赵志红受审,呼格吉勒图的父母终于等来了迟到的正义。他们正在为儿子寻找一块好一点的墓地,也希望以后能过上平静的生活。对这个家庭来说,这伤痛的一页并没有翻过去,他们还在关注着对当年办案人员的追责。
  尚爱云:
  谁哪一个环节办了什么错案,哪一个环节做了什么了,自己应该站出来对这个法律负责,要承担自己的错误。
  解说:1996年参与呼格吉勒图案的公检法各部门,有不少人因此立功受奖,并获得职务晋升。2014年12月15日,呼格被改判无罪当天,内蒙古公安厅和内蒙古高级人民法院就宣布,对所有曾参与此案的办案人员启动调查,当年的专案组组长冯志明因为涉嫌职务犯罪被带走自治区检察院也发布消息称,将对检察系统相关人员展开调查。
  2015年1月20日,呼格父母前往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递交了一份举报材料。举报控告所有参与办理呼格案的公、检、法人员,包括当年在死刑判决书上签字的终审审判长杨小树。
  尚爱云:
  当年犯下的错案,不但是给我们一个交待,还要给法律一个公正,吸取教训,从今以后办起案子要细心地去对待,对待每一个案子去认真对待。
  解说:呼格案给司法系统带来的震动显而易见,2015年1月29日的内蒙地方两会上,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胡毅峰,在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及呼格案,指出它的改判是依法治国、有错必纠的体现。同一天,内蒙古高级人民检察院院长马永胜,也在工作报告中重点提及呼格案。并说明检察院将与公安机关联合,对其他侦查不规范、监督不到位的问题进行通报,责令整改。
  尚爱云:
  我就希望全中国不要出现像我儿子这样的事情,永远永远不要出现这样的事情,给家庭带来太大的伤害。
  解说:时间进入2015年,推动呼格案重审的新华社记者汤计,先后受到新华社和中国记协的嘉奖。呼格沉冤昭雪,父母得到补偿,真凶得到审判,办案人员受到调查,似乎该案就可以划上句号,然而,那些制造了冤案悲剧的办案人员,到底要怎样承担自己的责任,人们还将拭目以待。
  :经过了将近20年的时间我们今天才知道,发生在1996年4.9案案件的真凶是赵志红。但是人们想知道的是为什么发生在当年麻烦一个案件,可以在短短62天时间就可以确认呼格就是真凶,这样一个案子在当时是怎样判出来的?我们继续连线陈卫东教授。陈教授,你看这件事情是否4.9案案子目前来看赵志红是真凶,那么整个事件为什么会发展到今天,到底当时是什么人,在什么环境下,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事情,是否需要追究下去。
  那么还有一个人们一直在关注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呢?就好像是医生不能够每一个疾病都能做出完全正确的诊断一样,可能法官也不能每个案件都做出完全正确的判决。那么什么事情需要追究,什么案件是不需要追究,这个界限、这个度又应当怎么掌握?
  陈卫东:
  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呼格案现在人们把目光投向的是办案的责任追究问题。我们当前正在进行着其它改革实践,也是在研究探讨如何完善办案责任制的问题。那么司法出错,就像你刚才所谈的就像医生看病一样,它不可能保证百分之百,因为司法人员对案件的认定要靠证据,证据的收集,证据的审查判断,我们都不是神,所以出错在所难免。但是要看这个错是怎么出的,要看这个错有多大的后果。
  我们强调司法的责任制,追究办案人的刑事责任或者说其它责任,主要是追究那些故意徇私枉法,枉法裁判,这是一方面。同时要追究那些严重的失职、渎职,严重的不履责,而且导致了严重的后果这样一种情形。使我们的办案人员能以极强的责任心对待事实,对待当事人。我们看到这个案子相关的从公安检察到法院,从一审到二审,都有一系列的办案人员。那么如果要追责,我相信有关部门会按照有关的规定分别不同的情况加以慎重的处理。
  :好,非常感谢陈教授,也感谢您收看今天的节目。再见。
145#
 天朝明志 发表于: 2015-2-9 21:47:01|只看该作者

呼格母亲叹法律公道:不公道的事都是人造成的

源自:新华网

  2月9日,呼格吉勒图的父亲李三仁、母亲尚爱云来到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准备旁听赵志红案宣判。
  新华网呼和浩特2月9日消息,2月9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赵志红死刑,并认定其是“呼格案”的真凶。对于审判结果,呼格吉勒图的母亲尚爱云说:“法律终究是公道的!不公道的事情都是人为造成的。以后我们就关注追责的进展,不能让呼格吉勒图的悲剧重演了。”
  当日的法庭宣判在9时30分开始,呼格吉勒图的父母李三仁、尚爱云夫妇是9时15分左右进入旁听区。整个宣判过程中,两位老人始终表情严肃。
  尚爱云说:“听判决的时候,我特别紧张,两只手不由自主地攥在一起,我想起了我儿子当年被审判的场景。当听到赵志红所犯下的一起起罪行的时候,真的很痛恨当年办案那些人,如果当年不办错案,如果能及时把赵志红逮住,哪里还会有后面那么多人受害呢?”
  法庭宣判结束后,李三仁、尚爱云夫妇一走出法院大门,就被众多媒体记者和市民团团围住。在现场,尚爱云放声痛哭,在场记者和市民见此场景无不动容。
  回到家中后,尚爱云告诉记者,一走出法院的大门,她真的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我那可怜的儿子,他死得太冤了,还有那些被害的无辜人,我的孩子没了,我知道被害人家属的痛苦,我越想心里就越难受,真是百感交集啊。”
  谈到未来的日子,李三仁说:“今天已经彻底还了我儿子的清白,下一步就关注追责!只有让办了错案的人员受到应有的惩处才能有警示作用,以后才能再不发生呼格吉勒图这样的冤案。”
  多年为儿子冤案平反四处奔波,老两口受尽了身体和心理的煎熬,李三仁说:“今天我心里的一块石头彻底落了地,折腾了这么长时间,我们也想慢慢恢复老百姓的生活,过几天安稳日子。”
  记者9日11时30分左右离开李三仁、尚爱云夫妇家之前,尚爱云在厨房将热好的一碗中药拿出来喝了。她说,自己肠胃有很多毛病,还有耳鸣、失眠的症状,已经喝了六七十副中药了,“早就打算住院看看,但是又担心呼格吉勒图的案子后续一些手续需要办理,就一直拖着。来来回回拖了一年多,忙得也没顾上住院,打算过完春节再去医院查一查。”(参与采写记者:陈磊、罗沙、刘懿德、贾立君、张丽娜)
  
144#
 泡泡老忍者 发表于: 2015-2-9 15:47:02|只看该作者

呼格母亲接受采访痛哭:法律永远是公正的

源自:新京报

  视频截图
  2015年2月9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赵志红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盗窃一案进行公开宣判。
  法院以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盗窃罪,数罪并罚,对赵志红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53000元,同时判决赵志红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经济损失共计102768元。判决书显示,赵志红是“呼格案”的真凶。
  法庭宣判后,呼格吉勒图的母亲尚爱云走出法院后接受了媒体采访。采访过程中,尚爱云数度哽咽,直至痛哭。
原文标题:实拍呼格母亲接受采访痛哭:法律永远是公正的)
143#
 楼主|西蜀教师 发表于: 2015-1-23 08:27:01|只看该作者

新华社为呼格案翻案记者记一等功

源自:新华社

  资料图:汤计。

  新华社为汤计记功,蔡名照强调大力弘扬调查研究优良传统。
  新华视点:【新华社为汤计记功 蔡名照强调大力弘扬调查研究优良传统】中共新华社党组日前决定,对在推动呼格吉勒图案重审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新华社内蒙古分社记者汤计予以表彰,记个人一等功。新华社社长、党组书记蔡名照在22日举行的记功表彰暨报告会上强调,要大力弘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
142#
 楼主|西蜀教师 发表于: 2015-1-15 14:07:00|只看该作者

呼格父母赴京为冤案平反功臣赠送锦旗

源自:法制晚报

  公安部测谎专家杨承勋接过呼格父母赠送的锦旗,与尚爱云一样潸然泪流

  呼格父母向《法制晚报》深度部主编朱顺忠赠送锦旗
  昨天上午,呼格吉勒图的父母和弟弟庆格勒图专程来到北京,他们准备了3面锦旗,前往公安部及法制晚报社,分别赠送给公安部测谎专家杨承勋、法制晚报社以及法晚记者朱顺忠。“他们多年来为呼格案平反做了大量工作,我们一家要感谢他们。”
  杨承勋是最早为呼格案“真凶”赵志红测谎的公安部专家,2005年他对赵志红测谎后,就对“呼格案”有着明确的态度,“这就是一件错案,证据严重不足。”这些年来,他一直为呼格平反奔走,多次通过新闻媒体呼吁对呼格案的关注。多年来,有许多与呼格父母未曾谋面的“好人”参与了呼格案。2014年12月15日,内蒙古高院宣布呼格吉勒图案再审判决:对18年前因故意杀人罪、流氓罪被判处死刑的呼格吉勒图改判无罪。
  昨天是呼格父母第一次见到杨承勋,呼格母亲尚爱云激动地流下眼泪:“如果没有你们多年来的支持帮助,我儿子肯定不会得到平反!”

专家公布赵志红测谎结果时捂脸泪流
  1月13日晚上,呼格吉勒图父母和弟弟庆格勒图带着3面锦旗从呼和浩特出发前往北京。“这次我们是专门来北京,感谢这些年来推动呼格案的好心人。”
  14日上午11时30分左右,呼格家人来到公安部测谎专家杨承勋的办公单位表达谢意。今年已经76岁高龄的杨承勋是最早为呼格案疑似“真凶”赵志红测谎的专家,2005年他对赵志红测谎后,就有着明确的态度:“呼格案就是一件错案”。这些年来,他多次通过新闻媒体呼吁对呼格案的关注。
  忆起最早接触呼格案的情形,杨承勋老爷子还历历在目。2005年,赵志红被抓后,其供述1996年曾经作案,1997年、1998年则处于空白阶段,之后到2000年期间陆续还曾作案。他供述的两年空白阶段,是真的没作案,还是故意不交代?“为了核实这段时间赵志红的作案情况,内蒙古公安厅赵志红专案组就邀请了我对赵志红进行测谎。”
  想不到,赵志红第一个交代的就是1996年发生的“4·9”女尸案。而该案在案发当年即结案,呼格吉勒图被作为主犯已执行死刑。赵志红的供词让专案组成员很吃惊。
  杨承勋说,他当年使用PG-10型六道心理测试仪,采用准绳问题测试法对赵志红进行了测试,最后综合图谱的评分,结果证明“赵志红的供述属实”。“从技术鉴定来说,赵志红的交代是真实可信的。这个案子如果他不交代,别人是不知道的。”杨承勋说。
  在向公安厅专案组成员公布测谎结果时,杨承勋捂着自己的脸实在控制不住情绪,泪水顺着指缝流下来。“你们杀错了一个孩子!呼格案就是错案。”

老专家收下锦旗忍不住眼圈泛红再落泪
  杨承勋在为赵志红测谎后,详细阅读了当时关于呼格的案件卷宗。他认定,“这肯定是起冤案,错了的案子就应该纠正,进行赔偿,这是我当时的意见。”
  由于其公安身份必须避嫌,杨承勋一直没和呼格家人联系过,呼格家人只在电视上看到这位“为儿子说话的公安部专家”。如今,呼格案已平反,感谢杨承勋是呼格家人心里一直惦记的事儿。
  时隔多年,呼格父母第一次和“恩人”见面。他们一边拿着“测谎的刑侦泰斗,真相的东方之子”的锦旗,一边握着杨承勋的手。尚爱云再一次潸然:“如果没有你们多年来的支持帮助,我儿子肯定不会得到平反!”
  看着呼格父母,杨承勋感慨万千。当了几十年的“老公安”,见过各种各样的大场面,这时也忍不住眼圈泛红流泪。“他们一家真是太难了!这种事情摊在谁头上都受不了!”杨承勋对《法制晚报》记者说,“我一想起其中艰辛的过程,就感觉非常心酸。”
  杨承勋说,他是四天前才知道呼格家人要来送锦旗的,“真是没想到,我所做的都是应该的。作为公安人,就坚持公平正义。”杨承勋安慰呼格父母,“好好过好日子,保重身体。”

呼格父母赠给法制晚报社两面锦旗
  昨天,呼格父母也来到法制晚报社,为报社送上“法制的坚强卫士,媒体的先锋楷模”的锦旗,感谢报社多年来对呼格案的持续报道。
  从2006年开始,《法制晚报》就开始关注呼格案,刊发了多篇关于呼格事件的报道。2014年10月30日,法晚再次独家报道了呼格案即将启动重审程序的消息,一时间引爆了舆论。
  从2005年至今,《法制晚报》深度部主编朱顺忠关注“呼格案”近10年之久,他也和呼格家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每次呼格家人来北京,第一个要联系的就是朱顺忠;当呼格家人拿到最新的案件材料时,第一个联系的也是他们最信任的记者朱顺忠。呼格父母也给朱顺忠记者送上了一面锦旗。
  在接待呼格家人时,报社执行总编辑汤海帆表示,“不仅仅是一两位记者,法晚整个团队都在关注和推动呼格吉勒图案的前进。踏踏实实为追求真相鼓与呼,是一个合格的媒体人应该做的事情。”
  统筹执行/朱顺忠本版文/记者王选辉本版摄/法制晚报记者付丁
原文标题:呼格父母来京送锦旗 赠公安部专家杨承勋其曾给“4·9”女尸案疑似真凶赵志红测谎为平反提供依据)
141#
 远方的雁 发表于: 2015-1-6 20:47:00|只看该作者

呼格吉勒图父母给记者汤计送锦旗感谢仗义执言

源自:新华网
  新华社呼和浩特1月6日专电(记者:王靖)6日一大早,呼格吉勒图的父母李三仁、尚爱云来到新华社内蒙古分社,向推动“呼格案”再审的新华社内蒙古分社和记者汤计分别赠送了书有“正义撼天地 公平得人心”“人民的忠实记者 走转改先锋楷模”的锦旗,感谢新华社记者仗义执言、为民请命,为呼格吉勒图洗清了冤屈。
  李三仁握着汤计的手,眼里噙着泪水。他说,新华社内蒙古分社的大院他来过无数次,今天这趟最轻松。“我也不怎么会讲,你们新华社培养了好记者,感谢你们!”
  坐在一旁的尚爱云也露出了久违的微笑。她说:“看到汤计,看到你们,我就感觉到亲切。这9年来,我们一直在新华社的关心下才走过来的,我希望青年记者们都能像汤计老师那样仗义执言,你们一代传一代,多为普通老百姓鼓与呼。”
  汤计接过其中一面锦旗,对两位老人说:“这面锦旗是送给我的,更是送给所有新华社记者的。我们希望这事过后,两位老人还和我们新华社保持常来常往,让我们还能够从你们这里听到更多人民群众的心声。”
  “我代表新华社内蒙古分社接下这面锦旗。”新华社内蒙古分社领导陈磊在接过另一面锦旗后对两位老人说,“你们对新华社记者的信任和褒奖,都是我们今后工作的动力,年轻的新华人要学习老一代新华人的优秀品质,忠诚于党,勇于担当,勿忘人民。”
  1996年4月9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一毛纺织厂宿舍旁的女厕内发生一起强奸杀人案,前往公安机关报案的呼格吉勒图被认定为凶手,61天后法院判决呼格吉勒图死刑并立即执行。2005年,内蒙古系列强奸杀人案嫌疑人赵志红落网,其交代的多起案件中包括“4·9”女尸案。
  2005年至2014年期间,呼格吉勒图案最早报道者新华社内蒙古分社记者汤计先后发出了5篇稿件,呼吁再审呼格吉勒图案。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于2014年11月20日宣布呼格吉勒图案进入再审程序。随后,法院宣布再审判决呼格吉勒图无罪,并依法作出国家赔偿决定。昨日,呼格吉勒图案嫌疑真凶赵志红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受审。
140#
 泡泡老忍者 发表于: 2015-1-5 03:07:00|只看该作者

记者连发内参致呼格案真凶枪下留人 称未遇阻力

源自:新闻晨报
⊙记者:张昱欣

关键词:舆论
  2014年的最后一天,呼格吉勒图的父母收到了国家赔偿决定书。这起轰动全国的冤案终于赶在2014年结束之前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时间回到2005年10月23日,呼格吉勒图被枪决9年之后,真凶赵志红的出现,让这一震惊一时的案子有了颠覆性的变化。已多年为儿子冤死奔走上访的李三仁、尚爱云也同时接到了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坏消息是,他们聘请的一位知名律师委婉地表示呼格案“水很深”,想翻案,很棘手;好消息是,这位好心的律师非常同情两位老人的遭遇,指点他们找新华社内蒙古分社高级记者汤计反映情况“试试看”。在接下来的9年里,汤计向党中央连发5篇内参报道,最终成为呼格吉勒图冤案昭雪的重要推动力量。
  2014年年底,刚出差返回呼和浩特的汤计,百忙中抽空来到呼格家里吃了顿便饭,而这竟是他在这9年里第一次与两位老人坐在饭桌上。“之前两位老人的心情一直很压抑,但这次看得出,他们的担子是真的放下了。我祝愿他们新年快乐,平安快乐地开始新生活。”汤计告诉记者。

呼格案生疑,好心律师引荐汤计
  1996年4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毛纺厂年仅18周岁的职工呼格吉勒图被认定为一起奸杀案的凶手。案发仅仅61天,法院判决呼格吉勒图死刑,并立即执行。2005年,被媒体称为“杀人恶魔”的内蒙古系列强奸杀人案凶手赵志红落网。其交代的第一起杀人案就是“4·9”毛纺厂女厕女尸案。
  2005年10月30日,呼格的母亲尚爱云听邻居说,有嫌疑犯(赵志红)被带到当年的案发现场指认,虽然案发地毛纺厂的公厕早已变成了居民小区,但新的嫌疑犯却将当时的犯罪情形描述得八九不离十。此前一直认定儿子是被冤枉错杀的尚爱云,重新燃起了为儿子翻案的强烈念想。她和丈夫李三仁托人帮忙,找到了内蒙古河洋律师事务所主任何绥生,他们希望这位内蒙古的知名律师能力挽狂澜。
  “何绥生是个好人,也是一个在圈内被认为职业操守好的律师,呼格吉勒图的父母来了,跟他说呼格吉勒图的案子,他不仅认真地听了,而且辗转打听了解到案件的一些真相。他认为呼格案有了新证据,也就有了申诉的理由。但想到一审二审司法机关的主要办案人,何绥生打了退堂鼓,觉得凭他的力量是办不到的。于是,何绥生想到了新华社,他把李三仁夫妇引到了我这里。”新华社内蒙古分社高级记者汤计这样回忆当时的场景。
  就这样,汤计的名字与这起后来被认为曲折离奇的冤案联系在了一起。

连发内参“枪下留人”,未遇体制内阻力
  接到呼格父母的反映后,汤计开始着手调查。“一案两凶”确实疑点重重,但当时只有呼格父母的一面之词,汤计随即从内蒙古政法系统入手,全面了解案情。嫌疑人赵志红落网一个月后,即2005年11月23日,汤计根据采访到的情况,写出了第1篇题为《内蒙古一死刑犯父母呼吁警方尽快澄清十年前冤案》的内参报道。很快,这篇报道引起了中央有关领导的关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法委于2006年3月初,成立了以副书记宋喜德为组长,公、检、法各有1名处级干部参加的“呼格吉勒图流氓杀人案”复查组,复查组还邀请了公安部测谎专家杨承勋和公安部刑侦专家吴国庆。2006年3月,由自治区政法委负责组织的复核工作全面展开,同年8月案件复核即有了一个明确结论:称原审判决对呼格吉勒图的死刑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属于一起错案。“但法院认为毛纺大院女厕所命案没有新的物证,仅凭杀人犯赵志红的口供不能重启审判程序。”汤计告诉记者。
  2006年11月28日,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赵志红系列杀人案,但其中唯独没有“4·9”案件。2006年12月8日,汤计写出第2篇内参反映《呼市“系列杀人案”尚有一起命案未起诉让人质疑》。在这篇内部报道中,汤计介绍了多名干警提审赵志红的4份口供,也讲述了专案组干警乍一听到赵志红供述“毛纺大院杀人案”时的惊愕心态,还讲述了办案干警对赵志红、呼格吉勒图谁是“毛纺大院杀人案”真凶的分析,以及自治区政法委对呼格案的复核结论等。这篇内参报道发出8天后,赵志红从看守所递出一份写给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的偿命申请书,称自己是“4·9”杀人案的凶手,请求检方彻查。汤计接到该偿命申请书复印件后,于2006年12月20日又写了第3篇内参报道《“杀人狂魔”赵志红从狱中递出“偿命”申请》发到北京,呼市中院对赵志红的审理也随之被最高人民法院叫停。
  “当时真的是在与时间赛跑,为了查明真相,必须先留住关键证人以便进一步调查。一旦赵志红被宣判并执行死刑,呼格吉勒图想要翻案就希望渺茫了。”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汤计依然很激动。而据他透露,在这一争分夺秒的过程中,他并未遇到来自相关方面的阻力和干预,相反,当地政法系统内部工作人员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线索,为他写内参反映情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说实话,其实体制内的阻力也没有那么大。”汤计获得的赵志红的“偿命申请书”,就是一位看守所的警察将复印件亲自送到了汤计手里。汤计并不认识这位警察。“他走进我的办公室,亮明身份后就把复印件交给了我。他希望能通过我让‘大领导’看到。”让记者颇感意外的是,汤计透露,就算是后来被公众认为是“呼格冤案”主要制造者的时任专案组组长、后升任呼市公安局副局长的冯志明,也是与汤计相识多年的老朋友,他们两人见面从未提到过“呼格案”,汤计在调查中也未受到过冯的阻扰。

内蒙古高院新院长上任,呼格案现转机
  呼市中院对赵志红的一审被暂时“休庭”,算是起到了“枪下留人”的作用。但是,由于公、检、法三家对呼格案的再审认识不同,呼格案的立案再审一直在原地踏步。2007年11月28日,为了推动呼格案的立案再审,汤计针对呼和浩特市中院和自治区高院个别领导在呼格案上的错误认识,撰写了第4篇内参报道《内蒙古法律界人士建议跨省区异地审理呼格吉勒图案》。这篇报道再次引起最高院领导的关注……可惜,由于呼格吉勒图的父母不知内情,当自治区高院领导建议他们申请将呼格案转到其他省区法院审理时,呼格的父母拒绝了。此后,由于自治区党委政法委主要领导的更替,在2008年后,呼格案再次被束之高阁。
  2011年1月,原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胡毅峰,在担任自治区人大秘书长3年后出任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汤计认为胡毅峰始终关心呼格案的平反,胡毅峰出任高院院长无疑是呼格案立案再审的最大转机。汤计迅速布置分社青年记者林超、邹俭朴,利用2011年的清明节拍摄了一部反映呼格冤案的电视专题片,由新华社专供优酷网播放。这部专题片上网后,点击量蹿升至26万。不久,凤凰卫视拍摄的一段讲述呼格冤案的视频,也在当年5月上网后引起强烈反响。汤计于2011年5月5日抓住机遇写了第5篇内参报道《呼格吉勒图冤案复核6年后陷入僵局,网民企盼让真凶早日伏法》。第5篇内参报道再次引起中央领导和最高院领导的关注,内蒙古高院随之组成了由5名具有法学硕士以上学历、有着良好职业操守的法官组成的复核组,对呼格案展开了全方位的复查。
  后面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2013年年初,内蒙古高院正式复查完呼格案,结论认定呼格案原审判决证据不足并上报自治区党委。经自治区党委同意,上报了最高人民法院。2014年11月20日,呼格吉勒图案进入再审程序,再审不进行公开审理。2014年12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高院对再审判决宣告原审被告人呼格吉勒图无罪,之后启动追责程序和国家赔偿。

呼格雪冤,可唤起群众对司法公正的信心
  2014年的最后一天,呼格吉勒图的父母收到了国家赔偿决定书。在汤计看来,他这9年来的不懈努力,在这一刻可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
  “有人认为呼格案会成为中国法治进程中里程碑式的事件,在我看来,现在下结论言之过早。但这个案件的改判,对司法界主动纠错起了一个非常良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依法治国上起了非常良好的示范作用。”对于自己作为新华社记者,推动整个案件最终得以真相大白的重要作用,汤计认为主要还是自己对司法公正的坚持和信念。“习总书记提出来要把法律的公平体现在个案的公正公平上,我觉得讲得特别好。呼格吉勒图是一个普通人,呼格的家庭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百姓家庭,他最终沉冤得雪,让群众对依法行政和司法公正重拾了信心。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是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之后,一起具有标杆性和示范性的案件。”
  此前在接受《新快报》采访时,汤计曾说:“我原来其实算是没出息的,同龄的都到北京升迁了,就我还留在内蒙古。但这次去北京聚在一起,大家都说,虽然汤计没当什么官,但在新闻史上留名了。”
  2014年年底,刚刚出差回来的汤计带着礼物来到李三仁、尚爱云家,坐下来一起吃了顿饭──相识了9年,这三人却是头一遭围坐在饭桌前。据当时在场的新华社记者描述,汤计对李三仁说:“转眼就是2015年了,今天是个除旧布新的日子,我想对老哥和老嫂子讲两句心里话,熄灭心中的怒火,散去心中的怨气,开始崭新的生活。”李三仁则拉着汤计的手说:“孩子有了清白身,一家老小在外人面前能抬起头,心里没那么憋得慌,我们老俩口子的上访日子结束了!”
  在结束采访时,汤计表示,愿历史长河记住呼格案,愿法治中国记下呼格案,愿大家给他们宁静,生活依然在继续。
原文标题:为呼格案连写内参只因坚信司法公正)
139#
 天朝明志 发表于: 2015-1-4 09:27:00|只看该作者

呼格案推墙人之一徐昕发起无辜者计划平反冤案

源自:金羊网-新快报

  徐昕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律学者、律师
  “呼格案”中推墙人
  “我推过那道墙,墙移动了一点点。”
  “呼格吉勒图案”中的这些推墙人用了9年时间验证劳伦斯·布洛克这句名言。他们来自于不同的领域──媒体人:新华社内蒙古分社的记者汤计(用5篇内参彻底撬动了“顽石”);律师: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徐昕(作为申诉代理人参加了重审之前的工作);检察官:滑力加(检察院系统内第一个公开为“呼格案”呼吁的新城区人民检察官)。
  媒体人、律师、检察官,不同职业似乎预示着案件推动力的三股力量,我们在喧嚣过去后重新采访了他们,试图分析他们在各自领域的作用力,从另一角度重新复盘“呼格案”。
  不管推墙者初衷如何、个人的诉求是否合理,所有努力过的人都应该得到尊重。
⊙记者:肖萍
⊙ 记者:刘子珩 郭晓燕

  2014年冬至那天,徐昕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发了一篇祭祖的短文。这位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冬至前后正好回老家江西演讲,主题都是关于冤案纠错与司法公正。
  12月22日,也正好是呼格吉勒图父亲李三仁将国家赔偿协议委托律师送交内蒙古高级人民法院的日子。徐昕为“呼格案”,已经呼吁了多年,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是为呼格吉勒图翻案的三位申诉代理人之一,最后由于法院只接受两位申诉代理人,因此退出。
  2014年,徐昕发起了拯救无辜者计划,意在进行法律援助,并通过自媒体发声,呈现冤案,同时死磕。当时他最为关注的几个案件中,有内蒙古的“呼格案”、河北的“聂树斌案”、福建的“念斌案”等,如今这三起案件,两个平反,一个开始复查。
  这激励了徐昕,加紧步伐,拯救无辜者。
  在那篇微信文章的最后,徐昕写道,“冬至,白日最短,黑夜最长。以法律为业,崇法明志,我亦恳请先辈,祝福法治中国,黑夜越来越短,正义的阳光打在每个人的脸上。”

“正义联接”
  2014年12月24日,从江西回到北京之后第二天,徐昕去了当年4月开始兼职的律师事务所。由于不是坐班律师,前台接待的行政并不认识他。
  12月15日,他代理的呼格吉勒图案件正式改判,原告呼格吉勒图宣告无罪。此时此刻,他没有出现在呼格吉勒图父母的家中,甚至重审时的申诉代理辩护人里,也没有他。
  “最后的宣判没有悬念”,由于庭审现场原告最多只能有两名申诉代理人,徐昕迅速抽身。他告诉新快报记者,“呼格案”已经翻过去了,现在要把精力放在还需要“翻”的案子上。
  2013年3月20日,徐昕发起了法律援助项目大案公益(以下简称“大案”),旨在为普通民众提供免费、便捷、及时的法律咨询,推动中国法治进程。
  但实际上,大案的创办初衷,是因为徐昕自己的精力不够,接到的大量求助无法及时回复,有了微博之后,他每天接触的咨询和求助,多时上百条,少时也有数十个。徐昕觉得,不如做一个平台,为大家提供法律咨询。
  这是自媒体时代的特征,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搭建传播渠道。徐昕在传播中,擅长运用网络,从博客到微博再到微信一直是他传播的阵地。
  大案的工作靠的是一群懂法的志愿者进行维护,职业不限,在社交工具中提供帮助。志愿者分工明确,有人负责搜集,有人负责回答,也有人负责咨询。
  据徐昕介绍,目前有超过1000名志愿者,其中活跃的人数有200人左右。大案今年援助的案件已经近30宗,他把这个行动称之为,“正义联接”。

无辜计划
  呼格吉勒图的母亲尚爱云还记得徐昕来到家里的情况。她告诉新快报记者,她知道徐昕很出名,从北京过来,就请他做了申诉代理人。
  “当时阅卷一翻就知道是错的,口供颠三倒四,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节都对不上。”徐昕认定原判一定存在问题。
  另一位申诉代理人王振宇也认为,“呼格案”问题颇多,“杨某上厕所的时间和呼格吉勒图作案的时间不合,还有呼格吉勒图的供述,本来说了没杀人,后来又供认杀了,很矛盾,以及作案手段等细节都有疑点。”
  对于“呼格案”能最终翻转,徐昕认为除了一群人的持续努力之外,还有一个大背景: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围绕依法治国为主题,这使得诸多法律人为之一振。紧接着,“呼格案”就开始了重审和改判。
  2014年,徐昕在大案的基础上,又发起了一些子项目,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无辜者计划”。这项计划参考了海外类似的项目。
  1992年,纽约的本杰明·卡多佐法学院,美国律师彼得·纽费尔和巴里·谢克发起无辜计划(Innocence Project),后被大量复制,并出现“无辜计划联盟”,继而被扩展到英国、新加坡等许多国家。他们主要通过DNA技术,以客观的科学证据来证明不可能是某个人杀人或强奸。
  徐昕想要做一个“中国版”的。他主要选择刑事冤案,包括无罪的人被冤判,以及被害人受害后未能惩凶。
  当然其中,一些被认为特别冤的案件,会被提出来,做独立项目。这其中包括了内蒙古的“呼格案”、河北的“聂树斌案”、福建的“念斌案”、福建“陈夏影案”等。
  徐昕告诉新快报记者,目前为止,他还没有因为无辜计划而“被谈话”。

“死磕吉林景春案”
  事实上,拯救无辜者计划呈现问题的方式很简单,就是不停地转发,用徐昕的话来说,就是“死磕”。
  最典型的就是他在微博对“聂树斌案“的转发,并称之为“每日一转”。
  【死磕聂树斌案】1995年,21岁的聂树斌被河北高院以强奸罪和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2005年“真凶”王书金落网,供认奸杀康菊花。儿冤死,聂父自杀致偏瘫,聂母奔走呼号。2007年最高法院要求河北重审聂案。一晃,六年过去了。一个明显的冤案被置之不理。新的一年,继续死磕聂树斌案。实现正义,哪怕迟来。
  这条发于2013年2月22日的微博,目前的转发量超过了50万次。
  徐昕回忆,曾有内部人士告诉他,不要转发了,“聂树斌案”没有可能翻,但他却一直坚持,“聂树斌案是一个标志性的案件,如果能平反,意味着阻力再大的案件都有可能翻转。”
  十八届四中全会后的两个多月里,徐昕留意到,他关注多年的几个案件都有了实质进展,“呼格案”已经得到了平反,“聂树斌案”进入了复查,“我也可以告诉你,从内部得到的消息,‘陈夏影案’有松动,即将启动再审程序。”徐昕自信满满地说。
  前几天,他又收到了一个吉林“景春案”:磐石农民景春,因错判申请106万元国家赔偿被判敲诈,获刑10年。“要求赔一个亿都是我的权利,怎么能构成敲诈政府呢?”采访中徐昕唯一一次明显地提高了分贝。
  5天后,12月29日,他在微博与微信都发了一条消息,“死磕吉林景春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4 14:37, Processed in 0.078001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