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553|回复: 5
 1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谢天开 发表于: 2006-9-29 11:31:04|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汉族成都民间惊现"鸣声陀螺"

 [复制链接]
  “抽陀螺是一种儿童喜爱的游戏活动,陀螺的种类简单的,只需将木头镟成圆柱体,上平下尖就成了;复杂的,则在圆柱体侧挖空,外面留一长条孔,使内部形成一个腔体,用鞭抽打,令其旋转,可发出“嗡嗡”的响声,称为“鸣声陀螺”。
  ──潘鲁生、唐家路《民艺学概论》
成都民间惊现"鸣声陀螺"  tU5tNRMG.jpg  保存到相册
参加民艺学采风的同学们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谢天开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谢天开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谢天开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谢天开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谢天开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谢天开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转帖]老夫六十有三,从不生气,但这次是真生气啦! 瑞士造出1.6亿像素巨无霸相机
2# 四姑娘山
 楼主|谢天开 发表于: 2006-9-29 11:38:25|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19世纪后半叶,英国的约翰。拉斯金与威廉。莫里斯等人发起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成为工业设计史上的特殊的一页。在这运动的启蒙下,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著名的民艺理论家、美学家柳宗悦,在研究宗教与美学的同时,开始收集、整理、研究日本、朝鲜的民艺,成为日本民艺的运动的倡导者。他有如下的见解:

  “自然、质朴、简洁、结实、安全、这些都是民艺的特色。简言之,就是诚实的民众性的工艺。民艺的美,是对用途的忠诚中而体现出来的。我们这种美称为健康的美、闲散的美。”

  
──日本。柳宗悦《民艺论》

  在中国20世纪初,在研究民俗的同时民艺品成为收集对象。一大批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都曾为民俗研究作出贡献。

  “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



  这猜想源自建安版的图书。曾经看过一部宋代的余氏靖安刻本《古列女传》,让我对这南国的雕版之乡心醉至矣。

  ……

  “我喜欢建安图书的民间感。它自始服务于平民大众,也就将先民们的阅读兴趣与审美融入坊间。大众的文化总要跳过文字,直观地呈现出图像来。于是建安版创造的那种‘上图下文’的图书──比如著名的《虞氏全相平话五种》,至今捧在手中,犹然可体味到古人读书时的快感。这种快乐被享受了近千年,并影响到1925年上海世界书局的连环图画的诞生。
  
──中国。冯骥才《癸未手记》



  (民艺作为民俗学一部分。文学家刘半农,歌谣运动的发起者。文学家鲁迅,设计《歌谣周刊》的单行本《歌谣纪念增刊》的封面。学者傅斯年、历史学家顾颉刚、民俗家杨成志、民俗家钟敬文为广州中山大学民俗学会会员。

  但是,中国民俗学会延迟到1983521日在北京成立。很年青,然而很有成长性。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谢天开 发表于: 2006-9-29 12:29:00|只看该作者
成都民间惊现"鸣声陀螺"  WHYyrii3.jpg  保存到相册
4# 金佛山
 楼主|谢天开 发表于: 2006-9-29 12:37:12|只看该作者
成都民间惊现"鸣声陀螺"  yQ72G77j.jpg  保存到相册
成都民间惊现"鸣声陀螺"  Azwo1UtJ.jpg  保存到相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谢天开 发表于: 2006-9-29 13:30:33|只看该作者
成都民间惊现"鸣声陀螺"  IN2Jp7Ht.jpg  保存到相册

作为信仰社会主义的实用美术设计师、艺术家威廉。莫里斯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好友,主张“手工作坊社会主义”,拒绝蒸汽机。他本人是一位画家。1888年由他主席的“艺术与手工艺协会”成立,还出版杂志《工作室》(亦译《作坊》)。他反对世纪末的颓废趣味。曾在豌豆河上建立了一个用水力印花布的作坊。善于怀旧的英国人在原址上建立了一个手工艺大集市。
6# 青城山
 张世光 发表于: 2009-1-10 19:00:59|只看该作者
昨天我到锦里才看见了响声陀螺。小时候也耍过,不过不带响声。

成都人把玩具陀螺喊成“牛牛儿”,不仅要儿化,儿化音还要变成阴平调,读作 niu2nier1。把“抽陀螺”说成“扌产牛牛儿”。这个“扌产”读作can3,音同“产”,即“抽”之意。如“抽耳光”说成“扌产耳矢”或“扌产耳巴子”。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20收起理由
leikang + 20谢谢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0 15:44, Processed in 0.156001 second(s), 16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