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7376|回复: 27
 1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陶瓷元青花瓷大碗

 [复制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Lowu1960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Lowu1960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Lowu1960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Lowu1960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Lowu1960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Lowu1960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女子爱美借钱整容 不还钱被朋友划伤脸 巴蜀文化的发展及其在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地位
28#
 楼主|Lowu1960 发表于: 2018-6-16 21:13:42|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熟悉的愛玩客
后起之秀7   2017-11-24 15:36 回复

你这碗是元青花

引用自百度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7#
 楼主|Lowu1960 发表于: 2017-10-1 08:51:09|只看该作者
26#
 楼主|Lowu1960 发表于: 2017-7-30 15:44:25|只看该作者
邱小君讲元青花瓷的不可仿及价值体现

元青花瓷其颜料的唯一性,色之浓艳,略含紫意,颗粒之粗极具特色,完全是自成一派,很难看到承袭之痕迹,谈到消失,元青花瓷的工艺特征只坚持到明早期,明宣德后便无踪影了。由于民族性格的殊异、原材料的绝版、画风的变异取舍,特别是朝代更替的政治态度,导致元青花瓷这一绝品在历史上嘎然而止,在明清两代连仿造都未出现,即明清两代是没有元青花瓷仿品的,形成一个极为特殊的近600年的历史空白区。至八十年代中后期景德镇开始仿制元青花大盘,后又陆续仿制其它不同造型器物。但时至今日,当人们逐渐摸清元青花瓷的本质特征时,才发现元青花瓷是不可仿造的,没有给后世留下可乘之机。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5#
 楼主|Lowu1960 发表于: 2017-4-21 11:53:10|只看该作者
电视国宝档案节目介绍有中国国家级专家请景德镇精仿元青花瓷专家专仿制窖藏出土一款元青花瓶,此专家不论用现代私藏青花料如何调配都做不出苏料的条件 最后失败收场...... 这说明苏料是不可仿的....
24#
 楼主|Lowu1960 发表于: 2016-1-26 08:53:08|只看该作者
据专家说每个时代数百年期间也孕育了十数个世代和千万人制瓷,各有千秋。每个时代消失和未出土的远远多于目前已出土的知识。签名只是当时贸易的符号,现代人都可以任意解读或仿制。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3#
 楼主|Lowu1960 发表于: 2015-12-31 09:00:29|只看该作者
实物青花大碗,蓝色浓艳,略含紫意,铁锈斑纹上面覆盖有锡光
22#
 楼主|Lowu1960 发表于: 2015-12-5 08:35:20|只看该作者
从墨散人

查看详细资料

111
主题
2323
帖子
1万
积分
大校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发表于 2015-11-24 08:40 | 只看该作者


苏料没错,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1#
 楼主|Lowu1960 发表于: 2015-11-21 20:53:10|只看该作者
凡梦

查看详细资料
•TA的每日心情
2015-11-21 07:00
签到天数: 618 天
LV.9]以坛为家II386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版主

全球现有的这么完好的元青花也没有几件了!这个只老鼻子钱了!
20#
 楼主|Lowu1960 发表于: 2015-11-20 08:53:11|只看该作者
实物已请行家鉴定为苏料元青。据鉴定专家说中国苏料的使用只存在唐至明成化之前

1592-1598年间,日本丰臣秀吉发动了两次侵略朝鲜的战争,从朝鲜掠走了大批陶瓷器和陶工,被称为“陶器战争”,从战争中带回的陶工对日本青花瓷的烧制起了重要作用。
与此可以相互印证的是,日本青花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江户时代(1603-1876)初的1616年,距陶器战争约20年,在时间上是吻合的。
江户早期(相当于中国的明末),历史说明日本青花是没有使用苏料的。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 15:24, Processed in 4.024807 second(s), 13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