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楼下的素白痴|查看: 6979|回复: 34
[媒体

柳叶刀主编:中国是新冠病例数最少区域之一,其他国家需反思

 [复制链接]
7#
 土狗蛋蛋 发表于: 2020-3-28 18:13:58|只看该作者

《柳叶刀》主编抨击英国防疫措施:没有遵循世界卫生组织建议

源自:界面新闻
原文标题:《柳叶刀》主编抨击英国防疫措施:没有遵循世界卫生组织建议

  CNN28日报道,医学杂志《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当地时间周六抨击了英国政府应对新冠疫情的措施,称其很“失败”。霍顿表示,英国政府的失败部分原因是没有遵循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没有测试每一个疑似病例,没有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没有对病人的行动轨迹进行追踪,这些公共卫生和传染病控制的基本原则被忽视了”。#柳叶刀主编抨击英国防疫措施#目前,英国共有确诊病例14751例,死亡766例。包括英国首相约翰逊、查尔斯王子在内的多名政要和王室成员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
6# 青城山
 哈斯巴仁 发表于: 2020-2-3 20:23:56|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柳叶刀》主编:疫情爆发提醒我们科研有多重要

源自:观察者网
原文标题:《柳叶刀》主编:疫情爆发提醒我们科研有多重要

  2月1日,国际顶尖医学期刊《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在该刊物上发表评论文章,指出2019新冠病毒疫情的加速爆发值得反思,建议应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全面整治野生动物市场与更加重视科研在公共卫生机制中的作用。

2019新冠病毒疫情的初期教训 截图:《柳叶刀》主页  004b-inzcrxr9821715.jpg  保存到相册

  文章指出,目前关于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已知信息仍不够完整,很多方面还存在不确定性。但在这场引发重要国际关注的全球卫生紧急事件管控期间,导致疫情加速爆发的关键因素与初期教训已然明朗。
  至少从地理分布来说,2019新冠病毒的传播性似乎比预期的要更快、更广泛。为什么?这一定程度上是基于中国民航与高铁等交通运输网络的高速发展。而武汉作为其中关键的枢纽,连接了西部的成都、南部的广州深圳、东部的南京上海以及北部的北京。
  由于去年12月的绝大部分时间里,疫情未能被及时辨别与通报,导致其传播范围远高于预期。这进一步加深了各方的担忧。
  及时发布信息是管控疫情的关键手段。我们了解到中国记者从官方获取准确信息时的艰难。一名财新记者表示:“基于某些原因,现在很难找到愿意在媒体上讲话的专家。但公众需要更多来自专家的建议。”有人注意到,一些独立的传染病及公共卫生专家不愿意发布未获官方机构授权的声明。
  中国政府希望向公众传递准确信息的用意当然可以理解。但如果这些信息的传播受限或者根本不充分,那么条件允许的话,明智的做法当然是向专家授权,让他们在媒体上给出建议,从而化解公众不必要的焦虑情绪。
  中国截至目前所采取的公共卫生措施令人印象深刻,就关闭部分重点城市进出通道、严格的隔离措施以及禁止特定方式的直接接触来说,甚至显得有些严厉。
  但要直面疫情扩散的根本原因,必须回到降低动物感染人类的风险上来。这意味着采取全面措施封锁病毒传播的起源,即卫生条件堪忧的野生动物市场。

中国疾控中心1月26日通报,在武汉华南海鲜市场检测到大量新型冠状病毒 图自:中新网  8e4d-inzcrxr9821803.jpg  保存到相册

  实现这一点需要中国社会在文化层面做出巨大改变,其艰巨性不容低估。但要想在未来避免类似疫情重演,这将是不可或缺的一步。为了中国老百姓的福祉与加强全球卫生安全,中国领导人有必要明确承诺消灭这些市场的决心。
  目前对于防范2019新冠病毒疫情进一步扩散的关注可以理解。但用于照顾已感染患者的门诊资源是否充分,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2019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可以导致极端严重的病情。在首批确诊病例中,三分之一的患者需要重症监护,绝大部分患者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
  面对严重且复杂的病情,再加上大量潜在患者,即便是拥有先进的技术及医疗体系的高收入国家,也将措手不及。
  中国拥有良好的医院体系,但面对猛增的需求,其重症监护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当前迫切的问题是:中国政府如何在国际医学社群的支持下,扩大急诊服务,包括补充经验充分的医护人员,以满足患者的接诊需求?
  2003年非典肺炎(SARS)爆发时,中国的医疗科研体系既分散又缺乏协调,现在则早已今非昔比。当这一轮疫情爆发时,中国的医科团队迅速且专业地调查并及时汇报,为引导国家与全球的应对措施贡献了公共卫生、门诊与病毒学层面的关键数据。
  当各国忙于向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投资时,对科研的投资往往被视为一种奢侈。但这次的疫情爆发说明,科学研究在任何有效的公共卫生应对措施中的重要性是最基础的。
  随着这一轮疫情扩散得到遏制,世界卫生组织(WHO)必须在成员国的支持下加倍努力,让科研成为普遍医疗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一步部分。2019新冠病毒疫情证明,它可以拯救生命。

〓 相关链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楼下的素白痴 发表于: 2018-10-29 08:17:01|只看该作者

《柳叶刀》主编:论文作假是世界性难题

源自:科技日报
原文标题:《柳叶刀》主编:论文作假是世界性难题,不只发生在中国

  科技日报北京10月28日消息,“论文作假是世界性难题,并不只发生在中国。”
  10月27日,顶级医学杂志《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Richard Horton)接受中国媒体专访,回应此前发生的哈佛大学撤稿事件、清华大学撤稿事件等热点问题。当天,中国医学科学院和《柳叶刀》杂志共同主办的2018“柳叶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会议”在北京召开。

作假代价惨痛,有价值的研究一停十年
  “虽然心肌干细胞研究可能不会被终结,但是确实对这个领域是很大的冲击。”针对此前哈佛大学医学院建议撤掉曾在其附属医院工作的教授皮耶罗·安维萨(Piero Anversa)的31篇文章,霍顿说,撤稿对于这个领域的影响可能持续长达十年之久。
  霍顿举了一个丑闻影响肿瘤治疗用抑制剂的案例。他说,十年前,一种有效抑制癌症的药物曝出丑闻,它虽然抑制效果显著,但是却没有向公众公开副作用,丑闻的曝出使得此后十年间没有人进行该抑制剂的研究。
  “丑闻使得人们对‘事发领域’非常紧张。”霍顿说,尽管这种抑制剂的正向作用(癌症抑制)非常明显,但是却因为身上的丑闻使得研究者“唯恐避之而不及”。
  “没有人愿意撤稿,但当必须撤回的时候,一定要撤回。那是我们的责任。”霍顿说,包括人员架构、审稿流程在内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为了杂志稿件的质量服务,可以说“质量是一切”。
  霍顿介绍,编辑和审稿人共同保证《柳叶刀》刊载论文的质量。“我们的编辑对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我们的审稿人来自全世界,能够给出专业的意见和尖锐的观点。”

《柳叶刀》上中国论文总体质量上升
  无论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风波,在中国学术论文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近些年都有不错的表现。
  霍顿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感受到这一点,他说,2015年开始与中国医学科学院举办医学会议,每年都来看中国研究的变化。他认为论坛上的讲座内容逐年进步。“刚刚在论坛上很多讲座中提到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也是顶级的。”霍顿说。
  从《柳叶刀》杂志接收中国论文的整体情况看,过去十年,中国论文的发表数量增长很快,从10年前的10名之外,到现在已经稳定在第3名。
  “而在过去的3年,质量上升尤其明显,很多研究包括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年龄组,数据调查体现了多样性、规范化,还有很多非常令人欣喜的进步。”霍顿说,过去几年,很多高水平的研究者回到中国领导项目。这些人回到中国工作,说明中国的研究土壤正在改变。
  “我欣喜地看到会场上有两三百位年轻人醉心研究,足够多人才储备是推进医学事业发展的基础。”霍顿说。(张佳星)
4# 金佛山
 楼主|楼下的素白痴 发表于: 2011-5-18 12:25:54|只看该作者

个人荣誉

  2015年9月30日,荣获2015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楼下的素白痴 发表于: 2011-5-18 11:35:13|只看该作者

人物事件

  3月14日,理查德·霍顿等科学家在《泰晤士报》上撰文施压英国政府拿出支持其做出应对疫情决策的数据模型等证据。他们驳斥了英国采取的“群体免疫”措施,认为这是对政府对公民不负责任的表现,英国公共卫生举措不应与全球以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应对措施背道而驰。
  2020年4月3日,理查德·霍顿发帖,肯定中国方舱医院在遏制病毒传播上的有效成就,同时他倡议,国际社会和中国公众一起,为新冠肺炎死亡病患、特别是因公殉职的医护人员默哀致敬。使四月四日成为全球哀悼日。
2# 四姑娘山
 楼主|楼下的素白痴 发表于: 2011-5-17 22:44:54|只看该作者

人物简历

  出生于伦敦,有一半挪威人血统。
  1986年毕业于伯明翰大学。
  1990年加入《柳叶刀》,1993年移居纽约出任北美编辑。
  1995年,34岁的理查德·霍顿(Richard Horton)成为《柳叶刀》主编,迄今已经在这个位置上工作了25年(至2020年)。
  现为国际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主编。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7 13:30,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