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卡罗门|查看: 1629|回复: 15
[法律法规

一定之规 | 政务处分法如何依法保障公职人员合法权利

 [复制链接]
6# 青城山
 antibody 发表于: 2019-8-22 14:43:44|只看该作者

法定对象纳入处分范围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要来了

源自:成都商报
原文标题:法定对象全面纳入处分范围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要来了
⊙记者:赵倩 张炎良 北京报道

  为了强化对公职人员的管理监督,法定对象全面纳入处分范围,一部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将会对公职人员的行为进行更明确的规范。8月22日,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草案)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首次审议。

政务处分法 将规定被处分人员维权救济途径
  红星新闻记者获悉,之所以要制定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一是强化对公职人员的管理监督。公职人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制定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以下简称政务处分法),将宪法确立的坚持党的领导的基本要求具体化、制度化、法律化,有利于强化对公职人员的管理和监督。二是实现党纪与国法的有效衔接。将监察法的原则规定具体化,把法定对象全面纳入处分范围,使政务处分匹配党纪处分、衔接刑事处罚,构筑惩戒职务违法的严密法网。三是推进政务处分的法治化、规范化。政务处分法明确了实施政务处分的主体,应当坚持的法律原则,处分事由、权限和程序,被处分人员维护合法权益的救济途径等,有利于处分主体强化法治观念、程序意识,提升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政务处分法 统一设置处分法定事由
  红星新闻记者还了解到,今年年初,制定政务处分法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19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按照工作安排,政务处分法起草工作由国家监察委员会牵头,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参加,政务处分法(草案)由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提请审议。
  据介绍,政务处分法起草工作的基本思路:一是完善与党纪处分相对应的政务处分制度,统一设置处分的法定事由和适用规则,保证处分适用上的统一规范。二是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对公职人员的管理监督薄弱、处分程序不够规范、处分决定幅度不统一等问题,细化违法情形、处分幅度和处分程序。三是在处分情形、处分权限和程序、处分后果上与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保持内在一致性。
  而此次草案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政务处分种类和适用,违法行为及其适用的处分,政务处分的程序,复审、复核、申诉以及法律责任等。
5# 华蓥山
 sunsu888 发表于: 2019-8-22 11:08: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草案首次亮相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草案首次亮相
⊙记者:王姝 见习编辑:刘梦婕 校对:柳宝庆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草案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政务处分种类和适用,违法行为及其适用的处分,政务处分的程序,复审、复核、申诉以及法律责任等。
  新京报快讯(记者:王姝)今天,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草案,草案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政务处分种类和适用,违法行为及其适用的处分,政务处分的程序,复审、复核、申诉以及法律责任等。
  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吴玉良作草案说明时表示,今年年初,制定政务处分法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19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按照工作安排,政务处分法起草工作由国家监察委员会牵头,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参加。起草该部法律的基本思路为,“一是完善与党纪处分相对应的政务处分制度,统一设置处分的法定事由和适用规则,保证处分适用上的统一规范。二是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对公职人员的管理监督薄弱、处分程序不够规范、处分决定幅度不统一等问题,细化违法情形、处分幅度和处分程序。三是在处分情形、处分权限和程序、处分后果上与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保持内在一致性”。
  吴玉良强调,制定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旨在强化对公职人员的管理监督,“公职人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制定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以下简称政务处分法),将宪法确立的坚持党的领导的基本要求具体化、制度化、法律化,有利于强化对公职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实现党纪与国法的有效衔接,“将监察法的原则规定具体化,把法定对象全面纳入处分范围,使政务处分匹配党纪处分、衔接刑事处罚,构筑惩戒职务违法的严密法网”;推进政务处分的法治化、规范化,“政务处分法明确了实施政务处分的主体,应当坚持的法律原则,处分事由、权限和程序,被处分人员维护合法权益的救济途径等,有利于处分主体强化法治观念、程序意识,提升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 金佛山
 一对山 发表于: 2019-3-10 16:53:00|只看该作者

徐显明:要重点推进政务处分法 监察官法立法工作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徐显明:要重点推进政务处分法、监察官法立法工作

  3月10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于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邀请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显明等就“人大监督工作”相关问题答记者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成立以来,在涉监察的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另外《监察法》当中有这样的表述,‘各级监察委员会要接受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一步人大对监察机关的监督有什么样的考虑?”
  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显明回答:“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是去年3月份成立的,到今年正好一年时间。这一年来,在人大对国家监察机关的监督方面,这个委员会做了四个方面的主要工作。一是开展了监察体制改革和监察法实施情况的调研。大家知道监察法实施之前,中央决定在北京、山西、浙江这三个地方进行监察体制改革的试点。他们的经验现在上升到《监察法》当中了。我们调研的时候,先到这三个试点的地方去,看看他们在《监察法》实施当中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新经验?对没有开展试点的像内蒙古、河北,还有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我们也进行了调研。一共对六个省份进行了调研,了解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最新进展和《监察法》实施的真实情况,这个过程也是我们提出意见和建议的过程。”
  “第二,提前介入政务处分法、监察官法等立法工作,推动完善国家《监察法》配套的法律。国家《监察法》是监察体制改革的基础性法律,要和这个法律相配套,要推动形成制度体系。所以由《监察法》衍生出来的政务处分法、监察官法,现在也正在制定。我们这个委员会介入了这个法的制定。第三,加强同国家监察委员会及其派驻机构的沟通和协调,我们这个委员会成立了以后,调整和充实了内设机构,设置了专门的监察室,这个监察室多次与国家监察委员会及其有关部门座谈,建立起了正常的工作沟通机制。第四,加强与地方人大对口委员会的工作联系,了解地方人大监察监督工作开展的情况,加强工作指导。在这个领域里面也做了两项重要的工作,一项是请各省的相关委员会负责同志聚集起来,进行工作培训,沟通情况,培训他们《监察法》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履职能力,第二,召开座谈会,交流相关经验,各个省的情况进行沟通。这是去年我们做的主要工作。”
  “今年有两项重点工作要开展,按照常委会工作安排,第一项工作是要推进政务处分法、监察官法立法工作。这两个立法项目都已经列入到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我们这个委员会将继续提前介入这两部法律的起草工作,配合国家监察委员会和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机构,做好审议前的准备工作。所以第一项工作,还是推进这两个法的立法。”
  “第二是协助人大常委会开展监察体制改革和监察法实施情况的专题调研,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重点调研《监察法》实施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执纪与执法相贯通,有效衔接司法。我们的术语叫做纪法衔接、法法衔接。这是今年要做的两项重点工作。你刚才提的问题,还涉及到我们这个委员会以及人大常委会今后的一些工作。根据宪法和国家《监察法》的有关规定,国家的监察机关对产生它的人大负责,要受人大监督,我们将根据《监察法》的规定,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依法有序推进有关人大监督监察工作。”
  让生活更美好·2019年全国两会新浪特别报道
3# 峨眉山
 楼主|卡罗门 发表于: 2019-2-15 07:08:00|只看该作者

中纪委机关报:今年将研究起草政务处分法监察官法

源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原文标题:中纪委机关报:今年将研究起草政务处分法、监察官法

  记者日前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法规室了解到,按照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部署,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将深刻把握纪法贯通、法法衔接的基本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有条不紊推进政务处分法、监察官法等法规项目的起草工作。
  年初召开的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对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作出部署,研究监察法实施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实现执纪执法贯通、有效衔接司法,成为今年一项重要任务。对此,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法规室明确提出,深入学习领会三次全会精神,准确把握纪检监察机关职责定位、履职依据和工作内容;立足职能实际,研究思考纪法贯通、法法衔接的制度措施。
  “就纪法贯通来说,要整合规范纪检监察工作流程,强化内部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健全统一决策、一体运行的执纪执法工作机制;就法法衔接来说,职务犯罪案件由监察机关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必须有相应的法规制度予以支撑。因此,要完善监察调查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建立健全问题线索移送机制、刑事缺席审判协调机制、技术调查配合机制等。”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法规室有关负责人举例说,修订党纪处分条例,很好地实现了与监察法的有效衔接,而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明确了监察法与刑事诉讼法衔接的各项要求,保障了法法衔接顺畅有序开展。
  在学习研究的基础上,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今年将重点推进有关法规项目的研究起草工作。例如,研究起草政务处分法,将党内法规中有关纪律转化为对公职人员的要求;坚持党纪、政务处分轻重程度相匹配、工作程序相衔接,既把纪律挺在前面,体现纪严于法的要求,又突出政务处分的特点。
  再如,研究起草监察机关监督执法工作规定,对标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实现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依纪监督和依法监察、适用纪律和适用法律、执纪审理和执法审理的有机融合;在事实认定、程序环节、法律适用上坚持法律法规的标准和要求,与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相协调,实现与刑事诉讼法的衔接。
  记者注意到,去年公布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已将监察官法纳入其中,而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法规室透露,今年将研究起草监察官法。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队伍,是履行纪检监察职责使命的内在需要。监察法规定实行监察官制度,而监察官法则是这一规定的具体化,将明确监察官的条件、任免、等级设置等内容,为建立忠诚干净担当的监察官队伍提供法律依据。”该负责人表示。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 四姑娘山
 楼主|卡罗门 发表于: 2019-2-12 19:23:00|只看该作者

立法过程

一:征求意见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草案)》进行了审议。2019年10月8日,中国人大网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草案)》,面向社会征求意见。社会公众可以直接登录中国人大网提出意见,也可以将意见寄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1号,邮编:100805。信封上请注明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草案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19年11月6日。

二:草案修改
  2020年4月26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栗战书委员长主持。会议听取了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季幸作的关于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草案二审稿增加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过罚相当等原则,增加对公职人员依法履职予以保护的规定,进一步规范、细化政务处分的程序。

三:表决通过
  2020年6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新修订的档案法、新修订的人民武装警察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4 16:30,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6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