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46|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韩省 发表于: 2020-5-25 14:44: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中医促进中医药文化遗产传承发展

 [复制链接]
源自:北京晚报
  传统医药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食疗营养部主任王宜建议,让中医药文化非遗传承“活起来”,让中医药走进更多人的生活,更好地发挥维护健康之效。
  王宜建议,加大中医药项目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的比例。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已公布的4批10类别137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中,传统医药有137项,占9.99%,与中医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并不相称。中国传统医药的方剂、疗法不下十万余种,而国家级非遗项目却只有百余项。中医药的传承断层导致很多中医项目没有得到好的传承与发展,应加大中医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比例。
  王宜介绍,我国5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3068人,其中传统医药类别132人,仅占4.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传承,所以传承人的作用非常重要。很多中医诊疗技术需要长期学习实践方能领悟,而有兴趣、有使命感、愿意传承的人逐渐减少。有些民间中医有独特的治疗方法,在实践中疗效已经得到证实,但尚未获得国家的认可,不利于技艺的传承。增加传承人数量,利于独特中医诊疗技术的传承。如果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国家认可,对申请者世代传承心血也是一种肯定,也让更多民间中医药人获得身份归属感。
  王宜还建议,增加“民间实用土方”、“少数民族医药”国家级非遗项目。一些散落在民间的中医绝技、中医药项目具有独特疗效,但传承人不清楚如何申报非遗项目,应加大调研、宣传力度,防止民间中医宝贵财富失传。本报记者贾晓宏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韩省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韩省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韩省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韩省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韩省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韩省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不拔!摇摇晃晃的牙全固定了6旬阿姨终于啃上最爱的老玉米 加大对民企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4 17:41,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