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722|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现代家里蹲 发表于: 2013-6-20 10:35: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1950-1977年谁偷了你的钱:通胀让富人更富穷人更穷

 [复制链接]
本文摘自:《货币》
⊙ 作者:马骁 李秀婷 陈文魁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导语:货币,俗称钱,作为交换媒介,我们天天都用,作为欲望的载体,人们须臾难离开。是金银、股票、债券?还是权力、梦想或自由?关于钱,我们究竟知道什么?在世界经济形势风云变幻、国内通胀压力居高不下的背景下,……
  有人说,通货膨胀损失最惨的,将会是一些大款和富豪。因为他们钱太多,一旦通胀到来,损失必定惨重!而事实并非如此!通货膨胀最直接的影响是物价上涨,货币贬值,但对于穷人和富人的影响却是完全相反的。
  德国就有一个经典的通货膨胀案例。1923年德国的经济状况为恶性通货膨胀,如果 1922年 1月的物价指数为 1,那么 1923年 11月的物价指数则为 100亿。如果一个人在 1922年初持有 3亿马克债券,两年后,这些债券的票面价值早就买不到一片口香糖了。沃伦教授和皮尔逊教授曾将德国的通货膨胀数字绘成书本大小的直观柱状图,可是限于纸张大小,未能给出 1923年的数据柱,结果不得不在脚注中加以说明:如果将该年度的数据画出,其长度将达到 200万英里。德国在一战败北之后,丧失了 1/7的领土和 1/10的人口,各种商行及工业产品均减少,同时按1921年金马克赔偿 1320亿赔款。在操作中,德国不得不靠发行纸币来渡过难关,结果是陷入灾难的深渊。当时政府以极低的利率向工商业者贷款,同时投放巨额纸币,它们又很快贬值,从而债务人得以有廉价的马克偿还贷款。“富人”在通货膨胀中发了大财,“穷人”却面临崩溃,为生存而担忧。
  通胀肆虐,“偷走”我们的美好生活!
  对贫苦老百姓来说,听见通货膨胀便为之痛恨。原因何在?记得全095 球畅销小说《追风筝的孩子》中,主角阿米兰的父亲曾义正辞严地作一番告诫:“世界上只有一种罪行,那就是偷窃,其他罪行都是从偷窃变化而来的。偷窃是不容原谅的罪,是一切罪恶共有的本质。你杀了一个人,就偷走一条生命。”事实上,通货膨胀的原理也一样,物价普遍上涨,削弱了我们的购买力,犹如偷走了我们未来美好的生活。
  普通老百姓除了想今天生活得好之外,亦希望能安享晚年,养育好子女。我们应储蓄多少才能达到退休的目标?应拨出多少收入作为子女的教育基金?答案人言人殊。但无论如何,我们必须知道的是,通胀会随时拖垮你的储蓄大计!
  在 2008年 4月,反映香港通胀的综合消费物价指数按年升幅为5.6%,但其中食品项目的升幅较大,猪肉上升59.3%,牛肉上升51.4%。换言之,现在以相同价钱买一块猪肉,其体积比一年之前缩水了逾三成半,牛肉少了逾三成。这些通胀的压力,我们都可以感受得到。根据央行数据显示,2010年 9月末,广义货币余额已经达到了 69.64万亿元,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前三季度 GDP达 26.866万亿元计算,超发货币将近 42.774万亿元。而 2010年 9月,我国 CPI同比上涨3.6%,涨幅创 23个月新高。通胀最大的受益者是新增货币最早流入的行业。
  对于通货膨胀劫贫济富的再分配效应,通过举实例更容易理解:通货膨胀前,富人拥有两套各价值 100万的房产,穷人拥有 50万存款,富人的财富相当于穷人的 4倍;通胀时,单套房价涨至 150万,那富人的财富变为 300万的资产,而穷人依然是 50万的存款,富人的财富变为了穷人的 6倍。并且,穷人以前能买半套房子的钱,现在只能买到三分之一套,购买力在下降。当然,房价的上涨不完全是通胀因素,这里举例只为说明通胀情况下对富人的不动产和穷人存款的不同影响。
  通胀隐痛10元购买力全国人大代表林道藩利用会议间隙到北京西绒线菜市场进行调研。他用 10元钱买东西,可买 3个苹果或者 5根黄瓜或者 5张地铁票。
  通货膨胀使贫苦老百姓通胀保值权利被压制,血汗钱大量缩水,也必定会使贫苦老百姓痛彻肺腑,伤其筋骨!
  在通货膨胀中,不仅仅是房价上涨,几乎所有的商品都会普遍上涨。然而,因为物价上涨不是同步的,而价格最晚上涨的,往往是距离权力中心最远的企业和行业。当通货膨胀波及到最为重要的终端消费品 —食品时,其他行业早已普遍上涨,通货膨胀已造就了其他行业大量的受益者。比如农民的收益与农产品有关,但是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往往是因为生产资料的先期上涨,如柴油、化肥、农药价格的上涨,此外,农产品价格上涨还受到流通领域的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影响,通货膨胀下的农民所生产农产品的利润率受到两头的挤压,其利润率提升非常有限。正如前些年大蒜价格疯涨时媒体报道的那样,其实农民的收入并没有比往年大幅增长。
  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有利于债务人,不利于债权人!
  实际的情况往往是,富人贷款扩大再生产,是债务人;穷人为保障看病、养老、子女上学而把存款“借给”银行,是债权人;通货膨胀有利于利润收入者和浮动收入者,不利于固定收入者;而富人特别是商人,往往是利润收入者,而工薪阶层主要是固定收入者;通货膨胀有利于实物财富所有者,不利于货币财富持有者;富人往往拥有众多的实物财富,而穷人多是存款救急;通胀有利于政府,相当于政府征收通货膨胀税,不利于普通民众。富人拥有更多的财富,但这些财富并不仅仅是银行存款,而是房产、企业等实体,众多的富人是通过向银行贷款进行投资。在通货膨胀下,房产等具有保值作用;而在当下相当于负利率的情况下,贷款者也是通货膨胀的受益者。对穷人而言,拥有的保值固定资产相对较少,甚至没有,拥有的或许只是养老、看病用的存款,在通货膨胀下,这些存款也在贬值。显而易见,通货膨胀具有逆向再分配的效应,即让富人更富,穷人更穷。
  富人的商品趁机提价,根本原因是富人“不差钱”!
  供富人消费的高档产品,尤其是奢侈品,在通胀背景下,以生产成本上涨为借口大肆涨价。通货膨胀使得富人更富,购买力提升。此外,富人对其所消费的商品价格也不如普通人敏感。这两个因素为这些商品提价奠定基础。
  据世界奢侈品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 2011年底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达 126亿美元(不包括私人飞机、游艇与豪华车),全球占有率28%。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占有率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家,在全球扮演举足轻重的地位,预计到 2014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将达 146亿美元。
  最突出的是,高端白酒的涨价则更为凶猛,茅台的终端价格早已突破千元大关,自 2006年 2月至 2011年,共发布了 5次涨价公告,涨幅从 10%至 20%不等,短短五年时间,涨幅早已翻倍,有些地区高达上千元。但是,按照酿造茅台“1斤酒 5斤粮”的说法,酿造一斤茅台酒需 2.4斤高粱和 2.6斤小麦,按现在的市场价格计算,高粱和小麦的每斤价格仅 通胀隐痛1元多,5斤粮食的总价不超过 6元。而茅台等高端白酒每年的毛利润率一直维持在 80%左右……对企业来说,通胀同样有着劫贫济富效应,生产富人商品的企业在通胀中通过提价利润率大增,而生产穷人商品的企业则生存日益艰难。
  没有不痛的通胀,问题是,穷人更疼!
  高收入者在通胀时有更多的应对策略,例如投资房产、股市。因为伴随通胀,房市、股市会随之上涨,吹大泡沫,这自然会提高高收入者拥有财富的价值!至于衣食住行方面的投入增加,对高收入者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对于低收入者情况就不大一样了!低收入者的消费开支占收入的比重比较高,同时规避通胀的渠道比较少。在社会群体中,越是穷人越没有足够的社会保障,就只能自己攒钱养老、供子女上学,因此只能通过储蓄来寻求保障,而这些储蓄除了银行利息外,又没有合适的投资渠道获得更高的收益。当银行利息低于通货膨胀率的时候,实际的利息其实是负的,也就是说存在银行里其实是亏本的,但没办法,不存就亏得更厉害。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低收入者而言,收入的很大比例要用来购买食品,当食品价格上涨30%,他们辛勤劳动换来的积蓄就不见了三分之一。这种损失,没有任何投资回报可以弥补。
  所以说,通货膨胀对低收入者更不利。穷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通胀带来的痛楚!
  对比权衡通货膨胀中的损益分成,从微观的角度来说,债权人是通货膨胀的损失者,而债务人是赢家。从宏观的角度来说,总体经济是最大的输家。此外,另一些受害者还包括固定收入者,以及采用价格浮动借贷市场的人。
  当通货膨胀来临时,你将比过去更需要为钱发愁。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现代家里蹲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现代家里蹲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现代家里蹲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现代家里蹲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现代家里蹲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现代家里蹲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房地产癫狂症:房地产经济已是中国之癌 后人联名致信要求迁移齐白石墓
2# 四姑娘山
 楼主|现代家里蹲 发表于: 2013-6-20 10:35: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五年前两角钱一根的冰棒,因为通货膨胀现在就需要一元钱才能够买到!通货膨胀的后果就是钱越来越不值钱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钱越变越少了。确切地说,钱的总数没有少,但是实际上能够买到的东西变少了,也就意味着我们的钱变得不值钱了。显然,通货膨胀就像个小偷,会把我们存在银行里的钱不知不觉地偷跑了,只有等到我们买东西的时候,才会发现钱变少了。但是等到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这些钱再也追不回来了!
  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以前 100元能买到的东西,现在需要更多的钱才能买到,也就意味着我们将要付出更多的金钱,才能维持和原来一样的生活水准。显然,同样多的钱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带给人们的满足程度大大降低了。对老百姓而言,没有不痛的通胀,只不过不同类型的通货膨胀给我们带来的危害程度不一样罢了。若通货膨胀温和,假定平均通胀率只有 2%,累积计算,物价每 36年便会翻一番;但假如通货膨胀率上升至每年 8%,物价每 9年便会增加一倍。换言之,在 36年后退休的人士,若希望享受等同于现时 500万元价值的退休金,通货膨胀率 2%的话,退休之时便要有 1000万元;通货膨胀率上升至 8%,你便要想想到时能否手执 16000万元了。
  如果用更简单明了的例子来做一个计算分析,你将对通货膨胀带给 通胀隐痛你的经济损失更加了然于心!假如你在银行存了 100万元,假定按通货膨胀率 4%计算,将会如何?5年后,实际消费力相当于现在的 81.5万元,缩水 18.5万元;10年后,实际消费力相当于现在的 66.4万元,缩水 33.6万元;15年后,实际消费力相当于现在的 54.2万元,缩水 45.8万元;20年后,实际消费力相当于现在的 44.2万元,缩水 55.8万元;30年后,实际消费力相当于现在的 29.4万元,缩水 70.6万元。……
  如此通胀下去,你那 100万元将会眼睁睁地缩水变没了,这太可怕了!那么,在通货膨胀中我们的储蓄被偷走了多少呢?
  自 2010年 4月经济数据出炉以来,“通胀”对老百姓储蓄的危害成了民众关注的焦点,若干年后现金实际购买能力也自然而然地成为大众最关心的问题。有人计算过,即使按照 3.5%这一保守的通胀率来计算,1万元现金 20年后的实际购买力仅仅是 5026元。精明能干的你是否真的了解自己的储蓄缩水的情况?
  导致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就是发多了钞票。那么,谁能够在需要更多票子的时候推动央行多发票子?谁又能够将大部分多发的票子据为己有,从而大大增加自己的购买力,甚至在一夜之间暴富?有一点基本可以肯定,那就是,通货膨胀在对一部分人加税的同时,可能会为另外一部分人提供巨额补贴。如果银行坏账成堆,在财政注资无法持续、自身盈利能力无望神话般提高、上市圈钱远水不解近渴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就可能成为唯一的选择。最简单的就是你存进去 100元,通胀 20%,还给你的就只剩下 80元。如果通货膨胀再恶性一点,还给你的钱就可能更少,那对银行来说就更好了。
  用即时通胀率,也就是按照现在的通胀率计算,中国已经出现了负利率,但冲着银行借来的国家信用,老百姓还是一股脑儿将钱往银行里送,这就更增加了银行欢迎通货膨胀的动机。很容易猜想,实际利率一变负,中国国有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已经比以前“漂亮”了不少。央行行长周小川在谈到解决银行坏账的时候,曾经谈到过通货膨胀的办法,他明确将其列为政治上风险极大的选择。
  到底谁拿去了居民存储的财富?我们不妨就以 2004年为例,来计算一下这一年全国居民储蓄存款因通货膨胀而带来的净损失。保守估计,2004年全国居民储蓄存款净损失约 4070亿元。中国政府正在通过通货膨胀税和利息税,将这一部分财富进行转移支付。问题是,这笔财富被转移到哪里?谁是最后的获利者?
  年终一般都是计算一年收成的时候。那么对于中国居民而言,2003年年初存入银行的 1元人民币,到 2004年年底是多少呢?按照一年期定期存款来计算,由于是年初存入,无法享受到 2004年 10月 29日的央行加息,年底获得利息收入 0.0198元人民币,按照 1995年规定的利息税水平 20%计算,净得利息 0.0158元。
  当然,精明的人不会忘了实际上还应该刨去通货膨胀的损失,以平均 5%计算当年的通货膨胀率,1元钱本金损失 0.05连续的负利率使居民存款不断缩水元,应得利息损 通胀隐痛失 0.0008元人民币,因通货膨胀损失 0.0508元人民币。计算的结果是,2003年年初存入的 1元人民币到 2004年年底,净损失 0.035元人民币。2004年 1月底,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中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 116289.11亿元,根据上面的计算,若剔除掉存取对于日均存款的影响,假定截至 2004年年底应计息的日均存款余额保持与年初存款余额相当,保守估计,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仍将产生净损失约 4070亿元。
  这样的数字是什么概念?这个数字是相当于 2004年前三季度中国财政的增收规模,是 186家中央企业的全年利润,是中国一年投入到城市建设中的资金规模,是广州市 2004年全年的 GDP。中国工商银行要达到国际的资本充足率标准,资金缺口也是 4000亿人民币。这消失的4000亿居民财富到底去了哪里?从计算过程就可以看到,政府通过通货膨胀税和利息税,将这一部分财富进行了转移支付。那么问题是,这笔财富被转移到哪里,是否还会回归居民的个人财富呢?
  利息税的去向相对透明。可以计算出国家至少征收 465亿人民币的税收,上归财政,作为财政资金投向国家重点支持的基建项目、公共事业以及地区间和行业间的转移支付。
  由此来看,居民储蓄的 400多亿利息税交给政府进行公共投资。但令人担忧的是,交通、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供水、供气、供热等项目,占公共投资比例大约仅为33.4%。削减公共投资,在有限的政府支出下,这些公益性和公共事业投资更加得不到保障。在实际运作中,政府往往监管不力,原有的行政垄断变成新的市场垄断,结果是消费者不得不支付更高的费用。
  或许有乐观主义者认为,465多亿利息税形式的财富转移至少可以部分用之于民,倒还不算损失惨重。但对于 3600亿元的通货膨胀税来说,则几乎找不到一丝乐观的解释了。所谓通货膨胀税,实际上是政府以通货膨胀方式向全体居民征收的一种隐蔽性税收。这种税收的使用去向更103 加复杂,其收益也就更加不可预期。这种通货膨胀税的存在,尤其是长期存在,或多或少都能被看做政府默认社会财富由消费者向生产者转移和积累,而且主要是向那些具有市场定价权的生产者转移,如那些具有垄断市场地位和掌握垄断资源的生产者。
  美国是最典型的利用通货膨胀税向全球聚敛财富的例子。它通过过度发行美元向全世界征收通货膨胀税,但是由于它强大的跨国公司体系在全球各地掌握了资源和定价权,因此尽管美国政府赤字连连,但是美国的企业却越来越富有。而在另一些转型国家,特权阶级一方面热衷于影响政府征收通货膨胀税,另一方面又能够携款外逃,从而回避自家资产的通胀,也是一样的道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4 14:07, Processed in 0.156001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