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瓜子米米|查看: 78428|回复: 112
[医护

张文宏谈不明原因儿童肝炎:存在输入性风险,应对此早做准备

 [复制链接]
31#
 空格键 发表于: 2020-2-22 14:46:00|只看该作者

张文宏医生硬核复工指南:现在起一到两月内,防火防盗“防”同事

源自:环球网
原文标题:张文宏医生硬核复工指南:现在起一到两月内,防火防盗“防”同事

  近日,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医生提出最新复工3大注意事项:防火,防盗,“防”同事。张文宏再次金句频出,提醒复工期间大家容易忽略的细节,干货满满。(燃新闻)

32#
 小笼包 发表于: 2020-2-22 19:25:38|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段子手男神”张文宏,又有金句了!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段子手男神”张文宏,又有金句了!

⊙记者:陈斯斯 综合报道

  当前大多数企业都已返沪复工
  这时候该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张文宏提示
  防火、防盗、“防同事”
  近日,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我们以前说,防火防盗防什么,现在就是防火防盗防同事。我们的同事在日常接触中,有些人可能已经成为一个潜在的感染者。所以,跟同事在一起也要防着。”


  “最好在一起面对面的吃饭要减少,彼此在一起讲话还是要戴口罩。如果不戴口罩讲话,有可能飞沫就会喷到键盘上,下一个人用这个电脑的时候,就会用手去碰键盘,然后摸到自己的嘴巴,那么就有可能会被感染。所以我们在这个特殊时期,至少是在最近一个月到两个月的时间,我希望大家还是能够做好防火防盗防同事。”张文宏表示。
  这段视频在网上也火了
  不少网友点赞这段话
  ↓↓↓


  此外,在回答医道网“返工高峰来临,如何兼顾生产恢复和疫情防控?”这一问题时,张文宏表示,关于复工,最近网络上有很多的说法,在网络上大家还看到很多帖子,对疫情的影响做了很多过度的解读,造成整个复工群体和所在城市的恐慌。复工以后,还是主张大家不要有大规模的集会,在日常生活当中,在这个疫情没有得到完全控制的时候,大家还是要戴口罩、上班、勤洗手,不扎堆,电梯要经常消毒,所在办公环境要经常通风。
  他指出,你如果做到这种隔离跟防护的条件,其实复工原则上来讲,不至于会增加很大的风险。但你肯定又会再问,这么多人开始动起来了,如果有个别的人感染了,他自己不知道到处乱窜,会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就取决于两个方面的条件。
  第一个,大家是不是严格遵守了前面讲的戴口罩、勤洗手、经常通风、不扎堆。如果你做到了,这个人感染给大家的风险就极低,因为他戴口罩,他的飞沫出来的几率就很低。然后你戴口罩,他的飞沫影响到你几率也很低,他哪怕一点点分布到物体的表面,你接触到了,因为你勤洗手这个问题也不大。
  所以像这种情况下面,他认为,传播上面风险并不是那么的高,现在的复工是合理的,也是应该的,大家应该尽快的回归到正常的生活。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3#
 杜鹃 发表于: 2020-2-23 09:52:12|只看该作者

张文宏:让流感病毒不再肆虐,你必须知道的真相!

源自:健康时报
源自:健康时报微信公众号

  本文专家:张文宏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
  每一位医生在看病的时候,其实都在找寻源头。
  一百年前,1918年,据统计,当时至少有五千万死于流感。然而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以后,全球总人数仅十八个亿。
  当地球上十八亿人中有五千万死于一种疾病,而且这个疾病来临时,我们对它一无所知,那种恐惧可想而知。
  于是全世界花了很长的时间把这个元凶抓到了,它就是流感病毒。

流感和感冒是“一家”吗?
  流感的全称是流行性感冒,有人问流行性感冒跟感冒是“一家人”吗?那我问你,猫和老虎是“一家人”吗?
  很多人觉得是!因为它们都是猫科动物。猫和老虎是“一家人”说明它们在基因的发育上很接近,所以猫和老虎之间虽然有区别,还是“一家人”。
  但是,流行性感冒跟感冒根本不是“一家人”。
  如果说流行性感冒是老虎,那感冒连兔子都不是,它可能是小爬虫,可能就是苍蝇。
  但为什么他们名字一样?
  一百年前,世界上把流感叫flu,叫influenza,中文怎么翻译?不就是发烧吗?发得很高很高的烧吗?那不就是感冒吗?很多人发烧,很多人感冒,不就是流行性感冒吗?于是这个名字定下来,定下来以后,这个误解一直延续了一百年。

死亡率只差1%,为什么你怕SARS,不怕流感?
  2003年的SARS,死亡率是10%。为什么很多人病的严重?因为当一个新的病毒攻击人类,你对它没有抵抗力,只能靠我们的免疫力。而我们的免疫力不会很快有反应,因为我们所有的细胞对这个新的东西没有记忆,所以先跟它产生严重的斗争,这个斗争是天然免疫,就是我们所有的白细胞开始攻击,在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的时候,就把一些炸弹扔进去,炸得到处都是。
  于是肺里就产生了炎症。但是,如果是有过一次病毒性感染或者打过一次疫苗,我们就认识它了,下一次这个病毒再来到你身上,体内有记忆的细胞会一下子扔出来很多炸弹把它干掉。
  所以对于一个未知的病毒,就像一百年前流行性感冒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死掉五千万人,首先因为全世界对它没有任何的抵抗力。另外,也不知道怎么隔离。
  所以为什么2003年SARS最后好了?因为我们采用了非常好的隔离态势把它控制住了。
  流感和感冒不同,流行性感冒有可能非常重,它是一个特殊的病毒,这个病毒有可能会引起极为严重的临床表现,比如肺炎,而重症肺炎是有可能会死人的。

  据中国疾控中心2019年1月份的数据,每年流行性感冒患者的数据为八十几万。其中有轻有重,重症大概占10%以上,也就是能引发流感肺炎的,流感肺炎当中百分之30%要入住重症监护室,死亡率是9%。而2003年的SARS全世界最后感染的人数是8422例,死亡916例,死亡率10%。

  流感肺炎的死亡率是9%,SARS是10%,你为什么不怕流感?怕SARS呢?因为你对SARS一无所知,因为恐惧,所以害怕。
  2017年,报道了一例重症流感死亡病例,我们都非常地痛惜。但是,在急诊的监护室里,在感染的监护室里,每天有无数的这样的病人。
  每一个病人的离去,对家里人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所以,在治疗病人的时候,我们的愿望就是收获有可能会逝去的生命。
  但是现在看病要非常准确地知道病毒是什么,然后对这个病毒做相应的抗病毒治疗,才有可能会救活病人。


为什么有的叫禽流感,有的叫流感?
  2013年,上海突然有很多肺炎病人,我的同事把标本拿过来,发现是一个完全未知的病毒,于是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复旦大学新发传染病实验室把这个病毒鉴定出来了,是禽流感。
  为什么叫禽流感?因为它只是感染鸡和鸭的,那为什么会感染人呢?大家都知道鸡会发鸡瘟,鸡瘟里面有一种病毒只会感染鸡和鸭,不会感染人,如果感染了人,说明它跨越了病毒的物种界限,一旦跨越,鸡的病毒都能感染人。
  这是中国继SARS十年以后一次巨大的胜利,我们在很短的时间把这个病毒鉴定出来,明确了之后,制定了方案,禽流感很快就过去了,因为我们首先知道它从哪里来。其次给感染的人用流感病毒的治疗方案,病人就活下来了。
  但是,为什么到现在还叫“人感染H7N9禽流感”呢?因为它感染的人数有限,也就是说,一个女孩子生病了,有可能会感染她的老公,也有可能会感染她的母亲,但是在我看到的病人当中,感染给自己家人的比例是很低的,不高于10%,而10%里大多数感染给自己的母亲,却没有感染给自己的老公。
  所以,当很密切接触,近距离的护理,包括接触他吐、拉出来的东西,才有可能被感染,一般程度的接触,感染不了。所以,它的传播叫有限的人传人,而且是非常有限的人传人。就基于这个原因,它还叫H7N9禽流感,不叫流感。


那为什么有的叫禽流感,有的叫流感?
  我们再把时光倒回一百年前,1918年以前,好像人类社会当中从来没有发生过这么多事情。从英国的工业革命以后,西方的医学已经得到了一个大的发展,那这个病毒是哪里来的?难道是突然从天上掉下来的?
  2013年,科学家陶本伯格有一些想法,他觉得阿拉斯加很冷,当时因流感死掉的人中,说不定冻在那里的尸体遗迹里可以找到病毒?
  居然真被他找到了。找到后他把所有的基因序列全部分析,分析出来就发现1918年的流感是来自哪里。因为现在的技术可以把所有的基因序列全部恢复,然后找到病毒的踪迹,搞清楚了H1N1的风行。
  此外,还发现人类现今所有的流感病毒都来自于禽类,其中有一部分病毒获得了变异,使得它可以长时间在人类中生活,这个禽流感就叫做季节性流感。
  所以,今天大家面对的是一个在生物界中进化的非常成功的病毒,这个成功的病毒,我们叫它季节性流感,而且它每年都要变。

流感病毒时刻存在
  这意味着在座的各位的生活从来没有那么静好,之所以这样,一定有人在维护,比如说,我们的解放军战士在边疆,比如说还有我们。
  其实病毒一直存在,当你看海底或抬头看天空,病毒都会和你一起看,因此,感染的风险也就一直存在。
  那中国如今的防治技术到什么水平?
  在我们医院,如果这个病毒在世界上曾出现过,基本上在几个小时内一定能找到,我们有很多“武器”,会出来一个序列,告诉你是什么病毒。
  这个病人,2013年来到我的病房,我根本不知道他得的是什么病毒,当我已知的病毒检测全部是阴性的时候,我们这个时候用仪器把它全序列都恢复,然后发现是H7N9。

  当然最后病人被我们救治成功了。为什么能成功,因为我知道它是什么病毒。在这里,我再次宣称流感病毒的早期诊断极为重要,早一天我们救治成功,就多一天。
  这个病人很感激,送了个牌匾,这种牌匾我一般不挂,但是他的牌匾至今我仍然挂着,他上面写了一句话,“我只是你们工作中的匆匆过客,而你们是我的人生转折”。

流感如何预防?
  医生能做的事情非常有限,我们没办法把每一个病人都救治成功,健康靠谁?完全靠自己!像流感、SARS、冠状病毒,都可以预防。
  1、戴口罩。当城市爆发疫情,出去戴口罩非常重要;
  2、勤洗手。常洗手保健康。预防所有的呼吸道传染病都要多洗手。无论你在哪,流感病毒一定跟你在一起,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接触的都在手上面,当然空气飞沫也会传播,但是有人咳嗽,你不会把脸凑过去。但它会沾染到你的手上,衣服上,然后在你吃东西的时候,擦嘴巴的时候,就会感染上。
  3、疫苗。疫苗很关键,但是不能强制,很多人对疫苗有意见。但是,你要知道,一个疫苗,一个清洁的饮用水,是使人类寿命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原因。疫苗分两种,一种是强制性注射的一类疫苗,还有就是二类疫苗,流感属于二类疫苗,因为它不能预防100%,它只能预防60%,为什么不能100%?因为流感每天都在变,它每年都在变,所以预防的概率只有60%,但如果不接种,一中招那就是0或100%。
  而儿童、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肥胖的人一定要接种,肥胖的人一旦患肺炎,死亡率要比非肥胖的人高很多。
  最后,我告诉大家,流感年年有,我们只是不知道下一次全球大爆发的时间,但它一定会来。病毒每天在变异,哪一天这个变异一出来,又是个全新的时候。
  所以,我们举个流感著名专家的一句话,他说,我们只听到时钟的滴答滴答声,但是从来不知道现在是几点钟。流感就这样,我们知道它一定会来,但是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事件是不确定的,但是预防的措施是非常确定的,希望大家健康。
34#
 丁丘 发表于: 2020-2-23 11:05:37|只看该作者

张文宏:最好的医疗资源都来了,是上海重症救治方案核心内容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张文宏:最好的医疗资源都来了,是上海重症救治方案核心内容

  2月23日,上海又有22例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其中包括3名重症转轻症患者。
  截至目前,上海总共已有249例治愈出院。截至2月22日24时,上海市已发现确诊病例335例,这意味着当前上海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率已达74.3%。
  对于重症患者、危重症患者的治疗方案,有什么特点?
  “对于这个病,没有神药,唯一的‘神药’就是集中所有优势资源,让这些病人能够坚持下去。”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重症患者治疗方案的特点是一句话,即在上海市政府、卫健委的统一协调下,把上海市所有的优势资源、多学科团队全部集中在这里,一起救治。
  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集中了上海最好的重症医学、最好的感染病学、最好的呼吸病学、最好的心脏病学、最好的人工肺(ECMO)团队、呼吸治疗师、肺科医院团队等。“其中,人工肺团队是以中山医院为主的一个团队,同时也汇聚了上海胸科医院等,他们非常棒。”
  “只要在上海的和这个病有关的所有医疗资源,全都来了。”张文宏说,上海重症患者救治方案的核心内容,就是在上海市政府、卫健委的统一协调下,尽最大努力,多学科协作,集中上海所有的多学科优势资源在这里集中,为在上海救治的患者提供最好的救治条件,获得最大的救治成功率。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5#
 吖吖 发表于: 2020-2-23 12:25:56|只看该作者

张文宏:我一路被人欺负过来,理解什么叫被人欺负

源自:新浪新闻综合
原文标题:张文宏:我一路被人欺负过来,理解什么叫被人欺负

源自:国是直通车

  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22日表示,不读书,就是人家怎么欺负你,你怎么欺负回去。但如果你书读多了,你会选择不再跟这些人有关系。“你被人欺负惯了,你就知道欺负人的嘴脸是怎样的,你就要善待比你年纪小的、权力没你大的人。”

36#
 土狗蛋蛋 发表于: 2020-2-23 13:44:00|只看该作者

22人今天出院,专家组组长张文宏:上海方案不在纸上,在病人身上

源自:界面新闻
原文标题:22人今天出院,专家组组长张文宏:上海方案不在纸上,在病人身上 来源:新民晚报

  今天上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再度传来好消息,22名患者痊愈出院,包括3名重症患者。截至目前,治愈出院率已超74%。
  “我愿意捐血浆。在这里捡回一条命,我要报恩。”出院的高老先生说。迎接他出院的是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和高老先生面对面交谈,得知高老先生是武汉人,张文宏说:“等武汉好起来了,我们一起去吃热干面。”

图说:出院患者 新民晚报记者 徐程摄
  备受期待的“上海方案”几时出炉?张文宏在接受采访时说,大家都在关心上海方案,上海方案其实已经有了,它并不是写在纸上的,而是体现在病人身上的。“我们上海展开战‘疫’的时间并不长,但七成以上的病人已经出院。在这里,汇聚了上海的一流团队、一流设备,多学科合作,尽最大努力抢救病人,这才是上海方案的核心内容。”
  目前,上海的患者中年龄大的较多,更容易引起病情进展,这也给医疗团队带来更大挑战。实际上,重症和危重症的患者,仍是治疗的难点所在,专家组为此花了大量精力。一人一策、严密监控是重症患者治疗成功的主要因素。这两天出院的7名重症患者,也是遵循专家组的治疗共识,最终获得比较好的疗效。
  此前,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胡必杰谈到,上海的救治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首先,应对新冠肺炎,尚没有特效药,但羟基氯喹、阿比朵尔在临床应用中,确实对患者有效。
  同时,早期使用过的抗艾滋病类的药物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有些患者会出现腹泻等副作用,阶段性总结显示,其对抗病毒的临床效果不明显,目前已经不再推荐使用。
  第二个亮点在于,上海对出院病人的要求更严格。除了严格遵照国家标准,连续三天体温正常、两次核酸阴性、呼吸道症状好转、肺部明显吸收外,上海的出院病人还需要检测粪便中的病毒核酸,确保为阴性才能出院。
  有专家还谈到,上海对病人的分期分型更加细化,更符合上海的实际情况。在国家方案中,临床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上海还增加了中间型。细化病人分型的目的在于更有针对性地管理,更精确地用药。目前上海的重症和微重症病人集中收治在A3,病情如有变化随时可转病房。在治疗力量上,上海的医疗团队也分类分组实施救治。比如轻症患者的治疗团队以感染科医生为主;普通型、中型的患者以呼吸科、感染科团队为主;重症患者由于病情复杂、变化快,治疗团队以重症医学科为主要力量。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专门从市级医疗机构调配精兵强将,形成最优组合,对患者尽力救治。
  如今,重症患者的陆续出院给了大家极大的鼓舞,专家组也在期待更多好消息的到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7#
 梅溪河 发表于: 2020-2-23 17:04:37|只看该作者

张文宏:新冠肺炎治疗没有神药 集中优势资源多学科救治是关键

源自:环球网
原文标题:张文宏称新冠肺炎治疗没有神药!集中优势资源多学科救治是关键

  23日,上海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新冠肺炎治疗并没有神药,上海取得今天的抗疫成绩,关键在于集中上海所有资源,最好的感染医学、重症医学、呼吸医学等学科共同努力,为患者带来希望。23日,22 名新冠肺炎患者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治愈后集体出院。至此,上海的治愈出院率已超过74%。
38#
 解解花语声 发表于: 2020-2-24 13:55:30|只看该作者

张文宏的复旦新冠肺炎防控第一课讲了啥?要点来了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张文宏的复旦新冠肺炎防控第一课讲了啥?要点来了

直播间截图
  2月24日上午10时,复旦大学开设的“新冠肺炎防控第一课”正式上线,在B站直播的人气值达到数十万。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课,但是今天好特殊啊,说是第一课,我也不能在教室里给大家上课,我是复旦大学医学院的老师。”开课后,张文宏和大家这样打招呼。
  他称,自己是“百忙之中跑到这里来”录制课程,“你肯定觉得奇怪,怎么还有百忙之中跑过来的人呢,大家都闲得发慌对不对?我就是那个忙得不得了的人,因为我们是医生。”

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
  最近,张文宏对开工的人们说,“防火防盗防同事”,面对同学们,他仍以一贯的语气说道,“一旦开学过来后,你就知道我又要你做什么,你把这几件事做好,啥事都没有,如果做不好,可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噢,所有的同学全部会受影响。”

拜托大家戴口罩
  课程开播后,张文宏全程戴着口罩讲课,他说:“我讲课为什么戴口罩?我给你做示范呢。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拜托大家最好是戴口罩。”

万一得病有什么症状?
  张文宏说,轻症中,发烧是最常见的症状,还有咳嗽、喉咙痛、胸闷、没力气等症状。此外,有些病人会恶心呕吐,腹泻、眼睛发红、肌肉酸痛,就像感冒一样的症状。而非常严重的,则是肺炎。
  危重症多是老年人、有基础疾病者及肥胖者。“年轻人感染后没这么重,但肺炎本身就是很严重的,气就透不过来了。”

语言少了,思想就出来了
  战役打到一半,谁都有被感染的风险,那怎么办?
  “我们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在上海,我们控制得非常好,感染率很低。”张文宏再提“闷一闷”,他建议,学生在家的时候闷一闷,到学校的时候,再闷一闷,闷两个礼拜,再上上网络的课程。“两个星期一过,你没有生病,我告诉你,恭喜你,你真的没有生病。”
  学生在寝室该如何做?张文宏说:“大家只要闷两个星期,少说话,你知道伐,语言少了,思想就出来了。所以,闷两个星期对广大的大学生,是很好的锻炼噢。”
  他还提醒学生做两件事:第一点,回到上海以后,在寝室里老老实实地,不要窜来窜去;第二点,多一个人呆着。“如果是寝室里两个人呆着,也没事,东西分分开,戴戴口罩可以吧?吃饭的时候,不要聚在一起吃,自己吃自己的可以吧?”
  他对同学说:“你不是医生,但是你做的事情,比医生还重要。”
  他还强调说:“一个疾病的控制从来不是医生把它控制住,而是我们采取了非常有效的预防策略。”
  课程最后,以张文宏手书寄语“冬将尽,春可期,山河无恙,人间皆安”结尾。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9#
 hoho2008 发表于: 2020-2-24 21:42:08|只看该作者

火爆B站!张文宏给这所高校学生录了开学第一课

源自: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防火防盗防同事”
  “你在家里不是隔离,是在战斗啊!”
  ……
  此前
  张文宏曾多次连爆防控金句。
  2月24日上午10时
  复旦大学“硬核教授”张文宏
  为学生录制的“新冠肺炎防控第一课”
  正式上线
  在B站直播的人气值达到数十万。
  面对学生
  他又说了什么呢?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课,但是今天好特殊啊,说是第一课,我也不能在教室里给大家上课,我是复旦大学医学院的老师。”开课后,张文宏和大家这样打招呼。

直播间截图。来源:澎湃新闻
  他称,自己是“百忙之中跑到这里来”录制课程,“你肯定觉得奇怪,怎么还有百忙之中跑过来的人呢,大家都闲得发慌对不对?我就是那个忙得不得了的人,因为我们是医生。”
  语言少了,思想就出来了
  战疫打到一半,谁都有被感染的风险,那怎么办?
  “我们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在上海,我们控制得非常好,感染率很低。”张文宏再提“闷一闷”,他建议,学生在家的时候闷一闷,到学校的时候,再闷一闷,闷两个礼拜,再上上网络的课程。“两个星期一过,你没有生病,我告诉你,恭喜你,你真的没有生病。”
  学生在寝室该如何做?
  张文宏说:“大家只要闷两个星期,少说话,你知道伐,语言少了,思想就出来了。所以,闷两个星期对广大的大学生,是很好的锻炼噢。”
  他还提醒学生做两件事:第一点,回到上海以后,在寝室里老老实实地,不要窜来窜去;第二点,多一个人呆着。“如果是寝室里两个人呆着,也没事,东西分开,戴口罩可以吧?吃饭的时候,不要聚在一起吃,自己吃自己的可以吧?”
  他对同学说:“你不是医生,但是你做的事情,比医生还重要。”
  他还强调说:“一个疾病的控制从来不是医生把它控制住,而是我们采取了非常有效的预防策略。”
  不是你一个人的事
  课程开播后,张文宏全程戴着口罩讲课,他说:“我讲课为什么戴口罩?我给你做示范呢。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拜托大家最好是戴口罩。”
  张文宏表示,“一旦开学过来后,你就知道我又要你做什么,你把这几件事做好,啥事都没有,如果做不好,可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噢,所有的同学全部会受影响。”
  干货!万一得病有什么症状?
  除了金句外,张文宏还说了不少“干货”:轻症中,发烧是最常见的症状,还有咳嗽、喉咙痛、胸闷、没力气等症状。此外,有些病人会恶心呕吐,腹泻、眼睛发红、肌肉酸痛,就像感冒一样的症状。而非常严重的,则是肺炎。
  危重症多是老年人、有基础疾病者及肥胖者。“年轻人感染后没这么重,但肺炎本身就是很严重的,气就透不过来了。”
  课程最后,以张文宏手书寄语“冬将尽,春可期,山河无恙,人间皆安”结尾。
  金句+干货
  点击完整视频
  学起来↓
源自:中国青年报(ID:zqbcyol)综合自澎湃新闻、文汇报、复旦大学等。

  
40#
 果然有你 发表于: 2020-2-26 15:36:00|只看该作者

张文宏:疫情之下,如何回归正常生活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张文宏:疫情之下,如何回归正常生活

  记者丨何安安
  近日,上海市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做客“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2020特别网聚活动“云上相约”成为首讲嘉宾,在设在华山医院感染科会议室的直播现场,就“疫情之下,如何回归正常生活”这一主题进行了线上分享。对于如何应对焦虑,张文宏表示,看书是非常好的调剂方法之一,“当你从阅读中对历史有所了解,你会突然看清楚自己现在处在什么位置,了解就不会恐惧,不了解就会恐慌。”

2月22日,张文宏就“疫情之下,如何回归正常生活”这一主题进行了线上直播分享。
  工作和生活可以开始回归正常,但还不能“为所欲为”
  张文宏首先谈到了上海疫情防控的整体形式,张文宏说,不同阶段的关注点不同,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已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大部分人经过两个礼拜的“闷”,经受了考验,人们可以慢慢从家里走出来,在可控的范围内进行活动。但与此同时,他也强调,大众需要继续保持警觉,戴口罩、多通风、勤洗手,每个人都要保持比较警觉的状态,不能掉以轻心。
  也就是说,目前来讲,工作和生活可以开始回归正常,但还没有到“可以为所欲为”的阶段,要避免密集度高的会议和聚会,“这肯定不行,还要再等等”。针对复工,正如张文宏近日提出的复工金句:“防火,防盗,‘防’同事”,要注意随时戴口罩,减少面对面吃饭等。张文宏表示,“对于个体来说,接触到携带病毒病人的概率是低的,但对于整座城市,哪怕再小概率也意味着巨大风险。”

张文宏在直播分享中。
  那么,一线医务工作者目前是什么样的作息状态呢?张文宏说,目前还很难区分正常工作时间和非工作时间,比如他自己每天工作的时间都在16个小时以上,确实非常疲劳。张文宏说,过去医患关系经常陷入不太和谐的状态,通过这次疫情,希望患者和医生能够相互理解,再忙再累,医生也要对患者多一些耐心,同时患者能够理解医生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张文宏说,疫情是一非常特殊的时间节点,在这个阶段过去以后,包括医务界在内的每个人都要回复到正常生活中,医生的工作时间、节奏也要慢下来。
  阅读历史上的疫情,可以让我们看清楚现在
  那么,在疫情之下,如何缓解焦虑,保持必要的休息呢?张文宏说自己放松的方式是看“不烧脑”的电视剧,看书等,“现在大家工作强度很大,都很焦虑,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看书是非常好的调剂方法之一。”在疫情期间,张文宏建议大家可以阅读法国作家加缪的经典小说《鼠疫》、约翰·M·巴里《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等书,这些书中提到了历史上的许多重大瘟疫,比如鼠疫蔓延,大流感暴发等,“我们要看历史上这些疫情一步一步怎么走过来的,比如1372年的鼠疫,整个欧洲是怎么对付的。1918年大流感来临的时候,大家是怎么对付的。2009年墨西哥、美国猪流感是怎么开始流行的,采取的防护措施是什么?当你对历史上这些事情都很清楚的时候,就会看清楚,我们现在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了解就没有恐惧,如果不了解就都是恐惧。”

《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约翰·M·巴里著,钟扬等译,金力校,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除此以外,张文宏建议也应该阅读一些与疫情、病毒等有关的专业书籍。事实上,针对这次疫情,由张文宏担纲主编的《张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也已经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在解释疫情关键词和说明误区的同时,也回答了许多非常实用的问题,比如如何居家隔离、如何消毒、如何选择口罩、戴不戴手套、开不开空调、返岗如何防护,还根据近期的疫情变化,加入了健身房内传染、社区买菜后发病等情况。并且特别强调了重复使用的口罩如何处理?居家可行的消毒方法有哪些等客观实用内容,基本覆盖了大多数人的日常防护困惑。

《张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张文宏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年2月版。
  在直播现场,张文宏也特别推荐了这本书。据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介绍,目前这本书的数字版全文都可以在网上进行免费阅读。在张文宏看来,无论是这本书,还是“防火,防盗,‘防’同事”,其实都是在做一道防火墙。虽然一直做防火墙很累,但张文宏说,这个时间不会很长,等这一两个月的时间过了,防火墙也可以慢慢拆掉了。
  据了解,此次“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2020特别网聚活动以“我爱读书,我爱生活”为主题,将贯穿整个疫情期间,接下来还会相继邀请孙颙、廖昌永、谷好好、格非、郦波、孙甘露等与读者一起分享正在阅读的一本书、一篇文章以及听过的歌等。
  作者丨何安安
  编辑丨徐悦东
  校对丨王心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9 04:55, Processed in 1.560002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