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83|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远方的雁 发表于: 2014-10-8 08:47: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其它周云:别再让社会文明道德“逆生长”

 [复制链接]
  国庆“黄金周”引发的井喷式旅游向来是热门话题,其中很多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更是引起诸多“吐槽”。而今年又增加了新的“槽点”:有媒体和民众注意到,在很多景区,往往是小孩比大人更讲文明。有景区负责人说,小学生总的来说最文明,一般不乱丢垃圾,其次是中学生和大学生,而乱丢垃圾的一般都是成年人。
  这不禁让人深思。文明程度其实就是一个社会化的问题。按照常理,一个人年龄越大,社会化程度越高,也就越讲文明。但为什么在一些人身上,会“反其道而行之”,出现年龄越大,文明程度越低的“逆生长”现象呢?
  我想这其中有学校教育的原因。相当一部分成年人,在青少年时代没有接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或者在学校没有得到很好的社会公德教育,所以成年之后缺乏公德意识。因而在这方面,他们比起正在接受社会公德教育的中小学生,显得更为“幼稚”。但这应该不是主要原因。因为在各级学校教育中,社会公德教育一直都处于重要位置,大部分人都能在上学期间或多或少地受到这方面的教育,从而多少具备这方面的意识。
  出问题的主要还是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不可否认,许多家长非常注重孩子的道德教育,尤其是社会公德教育。但也有很多家长在这方面意识淡薄,自己身上就有很多不良习惯,深深影响了孩子。孩子在学校教育下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良好习惯,都被家长的负面示范抵消了,因此才会出现社会公德水平的“逆生长”。
  至于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从历史上看,中国是个农业社会,本来对社会公德的要求就相对较低,而且道德责任主要是靠熟人社会来维系。尽管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了城市,但传统的影响可以说仍然是根深蒂固,人们还没有学会在脱离熟人社会的督促后,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
  从现实来看,许多人不愿意遵守社会公德,这实际上透露出一种轻微的反社会倾向。这种倾向又表明,人们对社会的认同度不够,从而不愿意遵守和维护社会规则。他们中的一些人有这样的心理或者潜意识,即从这个社会中得到的物质和精神方面关怀不够,于是对社会规则有了逆反心理和违背行为。又或者有人认为,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美好的,他们自己的不文明行为根本无足轻重。
  一个社会能否变得更加美好,取决于个人、社会与政府的共同努力。应该说,在个人的社会公德培养方面,学校教育创造了比较好的条件,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因而才有“小学生总的来说最文明”的局面。关键问题是如何不让青少年这种良善的本心,在成长中被家庭和社会消磨甚至泯灭。一个人的成长,大体上符合“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的规律。因此,社会和政府应当努力创造条件,让青少年在成长中接触到更多的美好,而不是更多的丑恶。这样,纯真的本心才会保持,进而发扬光大,令人失望的“逆生长”现象才会越来越少。▲(作者是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远方的雁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远方的雁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远方的雁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远方的雁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远方的雁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远方的雁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环球时报:中国是阿里巴巴上市最大赢家 重庆禁止城市主干道发生殖健康丰胸等广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5 05:58,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