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四川石窟的世俗与诗意

查看数: 2693 | 评论数: 1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0-7-26 11:33

正文摘要:

──四川石窟: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   主持人语   千百年来,中国的史学家和教科书提及石窟言必称北方的敦煌、麦积山、云冈和龙门,但是石窟艺术研究专家刘长久却认为,四川石窟无论从总数还是分布区域、艺术 ...

回复

张世光 发表于 2010-7-26 11:33:58
采访手记
  (2010年7月14日 成都)
  采访刘长久先生是一件偶然的事。一次和同事偶然聊起石窟,心竟被这古老的艺术倏地一震。我觉得奇怪,多年前仰望岩壁佛像的那种说不出来的触动又被勾起来,一定得采访刘先生。但石窟艺术博大精深,怎么和他对得上话?于是只有恶补,在家里关了3天。
  想想这也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当中国的丝绸沿着丝绸之路源源不断抵达地中海岸的古罗马时,佛教也从印度沿着丝路传入中国。随着佛教的传入,一种由印度民族创造出的艺术──健陀罗与马土腊雕刻艺术亦传入中国;而印度的健陀罗造像的源头还可追溯到古希腊。难怪我们早期石窟的佛陀是高鼻梁、水波纹螺发、袍服厚重──原来公元前三世纪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征,用血和剑给叙利亚到印度河流域带来了希腊文化。刘先生说,那是印度人用希腊的艺术和阿波罗形象表达对佛陀的敬仰。
  从希腊到印度,再从印度到中国,与中国秦汉以来的雕刻艺术相融合,最后再从中国到日本及东南亚。2000多年来,东西方文化以石窟艺术为媒介,以丝绸之路为通途,使几个文明古国的文化携起双手。实际上中国的石窟艺术凝聚了世界上几个伟大民族的智慧、审美意识和理想,它是几个古老国家的文明相融合的产物。
  我到过北方一些地方,在石窟佛陀进入中国的1600年来,北方以至中国曾经是战乱频仍、割据林立、经济动荡、天灾不断的地区和国度,也就不难理解佛教何以在整个中国能够迅速传播了。世界上三大宗教均是在社会动荡、百姓苦不欲生时得以广泛传播的,其中道理既复杂又简单。刘先生说,安岳大足石窟之所以兴盛,也是地方贫瘠,造像更多是百姓割地捐资,甚至仅有的一点东西也奉献给寺庙,透着的是虔诚。我想当地的工匠世家,也是体恤民苦,将自己的生命、信仰灌入其中,所以那里的佛陀才从神界皇家回到人境,显示出一种人性之美,生命之美。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9 09:11,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14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