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喇叭河生态影像

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4608|回复: 198
 3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周进 发表于: 2007-8-14 21:05:30|只看该作者|正序浏览回帖奖励|阅读模式

[走遍中华天路,有多远?

 [复制链接]



晒了两团高原红,染了一身藏香,回来了。回到家便发了这么一句信息给朋友们。

记得非一郎曾说过,拉萨即将变成香港,换句话说就是,拉萨正在消失。不论拉萨还是不是拉萨,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拉萨,或辉煌、或淳朴、或浮华、再或者,颓废。

站在拉萨街头,站在八廓街,看那些摇着东科捻着佛珠的人们,看着那些在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前磕长头的人们,想着在路上遇上的以磕长头的方式朝圣的人们,知道,拉萨,还是拉萨,至少,现在还是。

一直以来,西藏,因为距离、因为高海拔而神秘,而让人向往。通火车之前,通往西藏的交通方式只有三种,汽车、飞机和徒步,去年,青藏铁路的通车,让西藏与内地缩短了距离,让西藏不再遥不可及,让天路,不再高不可攀,让想象西藏变成了旅游西藏。

虽如此,我们还是选择了以汽车为交通工具,一为省银子,二为一路的风光,三为方便,四为随心所欲,五为那条美得让人窒息的天路。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天路,到底有多远?走过这条天路后,天路,是否会在心海里划出一道心路,从此,刻骨铭心?

在正式提笔记下这次旅途经历前,先介绍一下我们的车车和五位成员。

此次总行程九千公里,车车是羚羊,出发时里程近六万七千公里,曾载着我们去了新疆海南、山西、云南,以及数次的川西高原和阿坝草原,虽然里程不多,却是走过了许多的沙石烂路,用飘的话说就是羚羊牌越野车。虽然一直当越野车在使用,却也是不敢走川藏线去虐待羚羊和自己,所以计划是青藏线进,青藏线出,路虽然重复,景色却不重复。

第一位要介绍的成员的是司机同志雅洲,全程均由他开车,驮马大叔一职也由他担任,在此说声:谢谢!第二位要介绍的是财务部长濮哥,辛勤地替大家掌管着银子,使大家不必担心银子被盗,还在上车后的前半小时内说必要时可以同司机同志换换手。第三位要介绍的是生活部长晋姐,就餐入住的事可不是小事,虽然大家齐心协力找餐馆寻宾馆,砍价、审视房间却是她最卖力最尽心。第四位要介绍的是然然,不担任任何职务,玩得比任何人都潇洒和无羁,不过,还是一不小心就做了开心果。最后出场的自然就是飘了,不必多说,自然是此次行程的报道记者了。

 
天路,有多远?  lOlJhXCU.jpg  保存到相册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周进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周进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周进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周进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周进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周进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转帖]2007网络流传最广警句,看了不笑赔现金! 广州,深圳我只不过是过客而已
199#
 楼主|周进 发表于: 2008-8-13 17:06:27|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可以啊,以后有了就给你。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98#
 陈炜 发表于: 2008-8-2 01:20:54|只看该作者
如果你有机会,请给我摄点藏式建筑,包括全景图和局部,主要是装饰细部图,发在我QQ邮箱。QQ877622956,感激不尽
197#
 蜀中客 发表于: 2007-10-25 17:00:35|只看该作者
羡慕、佩服啊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96#
 zmk_sc 发表于: 2007-10-22 19:06:38|只看该作者
天路不远!
195#
 long4978 发表于: 2007-10-7 17:20:54|只看该作者
耐心看完了

真的好羡慕啊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94#
 楼主|周进 发表于: 2007-9-7 18:33:39|只看该作者
第十五天 晴 有阵雨

出宾馆前问了总台服务员哪里有本地特色早餐,服务员告诉我们出大门向右走百多米,左边巷子里有很多。按她的指点我们找到了地方,看样子,全凤县的人们都在那里吃早餐和小吃了。品种很多,不仅仅是本地的,外地的也多,诸如天津灌汤包、杭州稣饼什么的。


早晨的阳光是明媚的,下午在快要进入四川境内时遇上了阵雨,晋姐说是给我们洗尘的雨,也许吧,洗掉一路风尘,留下一身的藏香。曾经写过一篇想象西藏,如今似乎想不起来到底写了些什么,也许有关布达拉宫,也许有关五彩经幡,也许有关酥油茶,也许有关磕长头,自己能记得的竟然只有一句:想去西藏扎长辫子。如今头发虽然长可扎辫子,却是披头散发跑了半月,这个想象,留待下次吧。

呵呵,留待下次,每次总给自己一些借口,为的却是下次再去。

对有高原反应或者怕有高原反应的人来说,高原反应是阻碍其进藏的一个主要因素。今天是最后一天行程,路上大家都在回忆着一路瞬间,飘在这里就记一记高原反应吧,我们五个人的的反应都各不相同,可谓五花八门。

首先说司机同志雅洲,他以前去阿坝红原和甘孜塔公,虽然海拔都不高,在三千多米,但他有高原反应,主要症状是头疼,所以刚进入西宁,晋姐和飘就告戒他不能吸烟了。还好,他很听话,果然就不吸烟了,直到今天。不过当知道了五道梁海拔4800米后,并且他的头也不疼后,他就很骄傲了,路上拿着电话对没能出行的朋友说:“高原反应没什么可怕,我们已经从生命禁区出来了!”不过,他忽略了一点,那就是给他吃了药的。

其次说说财政部长濮哥,濮哥曾经在稻城感受了高原反应,不过不厉害,也就有些晕沉沉,这次的反应也还轻,就是有些飘忽忽的感觉,吃了药后更是忘乎所以,在海拔4800米的五道梁居然不怕感冒而用冷水洗脸,而且刚落地拉萨就迫不及待要出去闲逛了,根本就丝毫没有想过有没有高原反应这四个字。

接下来要隆重推出的是生活部长晋姐,五人里,晋姐是反应最厉害的一个,从五道梁开始,她坚持吃药,很乖。晋姐的反应是脚软腿软浑身没劲全身软。上了3000米的海拔后她就有感觉了,当我们到达五道梁的时候,雅洲因为他自己没什么反应,所以他说可能海拔也就三千多,晋姐当时就说肯定不止三千多。餐馆老板告诉我们是4700米,除了晋姐大家都不相信有那么高的海拔,后来回兵站一问,小战士说4800米时,晋姐立马靠在了墙上,说是走不动了。

至于然然,跟飘一样,反应表现不在机体内,而在外。在五道梁餐馆等候饭菜端上桌前,他东跳西跑,晋姐怕他出现反应,一个劲儿地告戒他少动多休息。岂料他变本加厉,拿了一个纸杯当篮球框,揉了纸团当篮球,什么三大步上篮什么灌篮,表演了个够。总之一句话,那时他比钾元素还活泼。结果回兵站就说困了,倒上床就呼呼了,第二天在车里睡了一个上午,下午安静了大半天,直到我们讨论如何对付交警时他才恢复常态,活泼开来。

按惯例,最后出场的自然是飘了,飘的高原反应表现在语言上,最明显的就是乱用量词和颠倒名词。还是举例说明吧,濮哥认为最经典的就是“三架乌鸦”,乌鸦是飞的,一般我们说几架飞机,对乌鸦来说,这个架字,很形象很内涵。还有一个比较经典的就是“一朵伞”,高原上的云朵象棉花,一旦走在了太阳下的云朵下面就如同走在了一把大伞下面,青藏高原上无处躲避炽烈的阳光,所以很喜欢有一朵与充当我们的巨大太阳伞,谁知一出口就这样了:“再来一朵伞就好了”。另外诸如“一张狼”、“在川藏线上,随便上哪匹路,山都是弯弯的”就不细说了。

关于颠倒名词,最让他们嬉笑飘的就是“帽子把风吹跑了”,高原上风大,也记不得在哪里了,看风景漂亮,要求停车,一下车就对晋姐说“小心帽子把风吹跑了”,结果就被他们嬉笑数天。看着骑自行车进藏的勇士们,雅洲说飘也该学学他们吃点苦,飘当即说:“行,明年就背着自行车骑背包走川藏线”。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提的是,到格尔木后,濮哥有了低原反应,其表现在他这么说了句:我们在昆仑山垭口穿起光脚板照相。

今天立秋,秋天即将到来,夏天即将过去,这个秋天,就收获那染了一身的藏香吧:

"哦,藏香,
你给我多少美好的想象 !
哦 藏香 ,
你打开了一扇天堂的小窗 !"


全文完

2007-8-31

193#
 楼主|周进 发表于: 2007-9-7 18:33:14|只看该作者
第十四天 晴

西宁这座省会,有着夏都的头衔,无须空调,温度适宜,西宁东关清真寺是西北地区四大清真寺之一,也是青海省最大的伊斯兰教寺院,我们可以玩玩再走的,只是,也许是出来的时间长了,都眷念着那个叫做家的地方,无人提出要在西宁玩玩,连最不想放过任何一个“景点”的飘也没有提及,遂,回家。


晨起找餐馆吃早饭,西宁街上满是手抓王和川味火锅,昨天领教了兰州拉面的特色,今天无人敢说去吃面了,终于看到一家有豆浆油条,忽然感觉好亲切。出门在外,飘一般喜欢尝尝本地特色,在出门许久后,又常常想起家里常吃的东西,虽然在家一般吃牛奶馒头而少吃豆浆油条,总还是觉得亲切,特别是豆浆。

对早餐很满意,午餐也满意,在秦安找了家能做川菜的馆子,目的是想把昨天在青海湖买的白蘑菇做来吃了,以为厨师会做蘑菇汤,没想到厨师炒了蘑菇,厨师手艺不错,味道很好还没有失了蘑菇香味。

对秦安的印象,这次以前,仅停留在桃子上,秦安的桃子香甜而脆,是蟠桃故乡也是甘肃的避暑胜地。秦安刚过了蜜桃节,或许,一切脏和乱还没来得及收拾吧,这次进秦安城内吃午饭,多了一个感觉就是城内较脏较乱,完全没有心中避暑胜地的模样,天祝也是甘肃的避暑胜地,但是天祝城内却是干干净净的。相比之下,对天祝便多了一份好印象。

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村庄,在飘心里,只要干净就清爽,说到这里,想起我们在路上闲谈时提到关于垃圾的问题。司机同志开玩笑说干脆飘去珠峰大本营拣拾垃圾算了,飘随即回答,去珠峰大本营玩玩看看可以,但是去给别人拣拾就不去了。原因很简单,现在咱们中国登山运动也算比较成熟了,诸如什么登山条例都已经有文字现世了,别说不乱扔垃圾在条例里面,那也是最起码的卫生要求啊。既然能去登珠峰,至少也该是通晓登山条例的吧,为什么会乱扔垃圾呢?既然不会乱扔垃圾,那飘去珠峰拣拾什么垃圾呢。

有人说,关于卫生习惯及素质问题不是一代两代就能解决的,不过飘认为,除去家长教育外,卫生习惯是从幼儿园开始就有老师教育了,到了成人,难道还不懂吗?知道登山是累的,能轻装则轻装,不需要垃圾,但是,大自然也不需要垃圾啊。热爱旅游热爱户外活动的人大都热爱大自然,那么,为什么要将你不喜欢的垃圾扔给大自然,让大自然来承受痛苦呢?希望所有的人都如一些景区内的宣传所说: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除了照片,什么也别带走!

由于时间关系,没能赶到张良庙,晚住凤县伟华宾馆。

上次去莲花湖因电话没电了没接到电话,结果挨骂了,所以牢记教训,不想挨骂不想接电话听到的第一句就是“太不象话了!”所以安顿好后就给几个朋友发信息,第一句就是“终于想起了,现在是夏天……。”这次出来第二天下午在海晏换装后几乎就一直是冬装或春装了,直到今天到了兰州才终于想起了现在还是夏天,炎热的夏天。

恍然如梦,终于回到了人间……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92#
 楼主|周进 发表于: 2007-8-25 16:10:58|只看该作者
在青海湖畔,我们买了这位阿妈的蘑菇,原本是想做汤来喝的,结果被餐馆的厨师炒来给我们吃了.
天路,有多远?( 陆续添加中...)  IQa6Q8eR.jpg  保存到相册
191#
 楼主|周进 发表于: 2007-8-25 16:08:15|只看该作者
前方就是盐厂了,那白花花的盐就在前方.
天路,有多远?( 陆续添加中...)  cq39Sb5O.jpg  保存到相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5 04:40, Processed in 0.1872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