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1 ...429496729429496730
返回列表发新帖
开启左侧
 楼主: 远方的雁|查看: 4294967294|回复: 13
[治疗

男子吃3斤小龙虾致过敏休克 医生:这类人最好别吃

 [复制链接]
6# 青城山
 天朝明志 发表于: 2016-8-9 08:07:01|只看该作者

4人食用小龙虾后患横纹肌溶解综合症住院

源自:南方都市报
原文标题:吃完小龙虾 深圳4人患病住院

  均患横纹肌溶解综合症,医生称两者关系并无权威论证
  市民李女士从福田农批市场买回6斤小龙虾,吃了约20条后因横纹肌溶解综合症住院。
  点份小龙虾,边吃边看里约奥运,听起来是不是很惬意?但是,记者昨天从北大医院急诊科获悉,该院连日来收治了四位因食用小龙虾后,暴发横纹肌溶解综合症患者,目前其中三人已住院治疗,另一位仍在留院观察,目前4人恢复状态良好,均无性命之忧。

发病前4人均食用小龙虾
  连日来,北大医院急诊科连续收治了四位横纹肌溶解综合症患者,且患病前数小时,这四位患者均食用过小龙虾。昨日下午,记者来到北大医院急诊科,发现病情较严重的三名患者均为女性,约三十岁。其中,张女士是8月1日开始住院,李女士和陈女士则是8月6日晚前后住进来的,李、陈两位的家人也因吃小龙虾患了轻微的横纹肌溶解综合症,陈女士的父亲目前还在北大医院留医区接受观察。
  据介绍,李女士和陈女士两位平时热爱运动,对横纹肌溶解综合症略有了解,于发病前准确做出初步判断并及时就医。而病情最严重的张女士,7月31日开始发病,因在其他诊所被诊断为肠胃炎耽误了一天,8月1日才住进北大医院,一住就是8天,预计近两天可出院。但因肾脏、肝脏受损,张女士需坚持到医院打点滴。
  据北大医院急诊科医生龙文汀介绍,这几位患者均因食用小龙虾后发现横纹肌溶解综合症入院。但目前这4名横纹肌溶解综合症患者患病原因是否因小龙虾引起,还待检测,但他们发病前的确食用过小龙虾。

肾受损严重差点要做透析
  据患者李女士回忆,8月6日下午两点吃完小龙虾后,四点感到有点胸闷,五点左右背部开始疼痛,“我当时就怀疑得了横纹肌溶解综合症,但因疼痛不严重便没重视,还外出了。”晚上7点左右,李女士感觉到头晕,立马跑到厕所催吐,吐完没多久疼痛开始向全身蔓延。“当时一步都走不了,撑着开车到医院。到医院后,腹肌、腰肌彻底无力,崩溃了。护士拉我到抢救室后,体温35℃。躺在病床上,全身肌肉疼痛开始暴发,平躺腰部受不了,屈腿腿又受不了。”李女士告诉记者,确诊是横纹肌溶解综合症后,医生开始给她输液,24小时后疼痛才消失。
  同样在8月6日吃了小龙虾的陈女士介绍,晚上八点吃完,当晚十一点感觉两侧胸肌、背肌开始酸疼;凌晨三点时感觉疼痛蔓延扩散,“我平时有运动,感觉到这疼跟平时不同,运动疼不会扩散,不动也不会疼的,我就怀疑得了横纹肌溶解综合症了。”陈女士赶紧让父亲送其到医院。到医院后,陈女士浑身无力完全瘫了,她父亲背她去抽血。因背女儿过度用力之后,陈女士的爸爸小腿肌肉也开始变得酸痛,陈女士感觉是同样的症状,便让其父亲也留院观察了。后经确诊,陈女士的父亲也患了该病。
  吃了三斤小龙虾、住了8天院的张女士是四位患者中最严重的一位。据她回忆,她是中午吃的小龙虾,晚上八点脖子才开始痛,然后蔓延整个背部,“整个人疼成了一只虾子,痛得直不起腰喘不过气,完全没力气讲话。晚上十一点,实在顶不住了,才打了110。”
  三位女患者均表示,患病后无尿,甚至尿出酱油色的尿液。张女士7月31日患病后,16个小时内完全无尿,肾受损严重差点要做透析了,靠通宵输液后才稍微缓解。陈女士在长时间无尿输液后,甚至尿出了酱油色的尿液。“医生说是横纹肌溶解综合症排出的毒素堵住了肾小球,才导致没有尿。要靠不断输液来缓解。”陈女士说道。

追问
吃了多少小龙虾?答:吃了几只到三斤不等

  市民李女士8月6日在福田农批市场购买了6斤鲜活的小龙虾回家,经悉心刷洗两三遍后,做出了蒜蓉、清蒸、麻辣三种口味供家人食用。李女士告诉记者,当天中午,她吃了约20只,因为煮得不够入味,她多吃虾头,虾尾扔了。“虽然不够入味,但煮得足够久,绝对熟了。”李女士说道。
  同一天晚上,陈女士则通过外卖,叫了一份200多元约20只的清蒸小龙虾。“我吃的是虾尾的肉,还扯掉虾线了,然后我爸爸吃了虾头。”陈女士告诉记者,她是一个“虾迷”,一个月要吃一次小龙虾,多的时候一周一次,吃起来也是不限量。8月6日晚上,她吃的小龙虾跟往常没什么区别,且没喝酒,“连饮料都没喝,且那一家我吃过很多次了,一直没什么问题。”陈女士说道。
  另一位超级“虾迷”张女士则于7月31日晚在大众点评上点了三斤油焖口味的小龙虾,一个人解决掉了。“我就是个吃货,整条吃,连虾头都掰开吃了,喝了脑水和吃了虾膏,挺嫩,挺鲜美的。”张女士回想起自己几天前的冲动,脸上露出无奈状。

发病和小龙虾有无关系?答:医生称目前尚无定论
  横纹肌溶解综合症是指一系列影响横纹肌细胞膜、膜通道及其能量供应的多种遗传性或获得性疾病导致的横纹肌损伤,细胞膜完整性改变,细胞内容物漏出,多伴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及代谢紊乱。
  因食用小龙虾后出现横纹肌溶解综合症的案例屡见报端,那到底横纹肌溶解综合症和小龙虾有没有直接关系?龙文汀医生表示,食用小龙虾是否会引起横纹肌溶解综合症还不确定,也不排除用洗虾粉清洗龙虾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症的可能。他建议巿民,为了安全起见,食用小龙虾一旦出现症状可多喝水,并应尽快来医院就诊。
  龙岗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孙大勇也表示,目前尚无权威观点论证小龙虾和横纹肌溶解综合症的关系,出现横纹肌溶解综合症前吃了小龙虾,也有可能是因为其他相关因素,譬如重金属、细菌、佐料引起,也有可能是巧合(类似过敏),或者是患者家族有这种遗传病等。
⊙记者:陈荣梅
⊙ 作者:陈荣梅
5# 华蓥山
 小姑凉可爱 发表于: 2016-8-2 04:07: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一家5口疑食小龙虾致身体不适 4人肌肉溶解

源自:北京晨报
原文标题:一家5口送医 疑食小龙虾惹祸

  7月30日晚,家住金沙江路的吴先生一家五口出现不适,全身肌肉酸痛,腰背疼痛明显。而当晚,他们曾食用过小龙虾。其中小孩症状较为严重,由120送至上海市儿童医院就诊,另外4名大人则在31日凌晨送至普陀区中心医院就诊。据了解,一家五口除一人检查结果正常外,其余三名女性及儿童均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
  记者获悉,目前,在普陀区中心医院就诊的三位病人正在密切关注中。在重症监护室的女性,相关指标下降,症状明显缓解。另两名轻症患者今复查指标进一步下降,已自己离院回家。目前,三人生命体征总体平稳,肾功能正常。另一位送儿童医院救治的小孩情况稳定。
  据普陀区中心医院副院长奉典旭介绍,几位病人主要表现为肌肉酸痛,检查结果显示,肌酸激酶、肌红蛋白都有升高。询问病史时,患者均表示吃过小龙虾,而且量比较大。普陀区相关部门目前已介入调查。
  2012年上海一医院也曾接连收治两例危重的横纹肌溶解症病人,据报道两人发病前皆食用了大量河海鲜,但是何种物质导致发病仍有待研究。
  虽然此次患横纹肌溶解症的原因尚不确定,不过食品专家提醒,烹饪小龙虾时蒸煮温度应保持在100℃以上,时间不少于10分钟。小龙虾体内的重金属和病菌大都集中在外壳、头、鳃和内脏中,避免食用其头和内脏。

☆ 相关资讯
横纹肌溶解症俗称肌肉溶解

  横纹肌溶解症是因肌细胞产生毒性物质而导致肾损害的一种疾病,俗称肌肉溶解。发病后普遍有肌肉疼痛、乏力、肌肉痉挛、肌肉肿胀、肌肉“注水感”及少尿、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临床表现。
  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的因素很多,常发生于肌肉受到大力撞击、长时间压迫或是运动过量等情况,还有少数情况像血管阻塞导致肌肉缺氧,过量食用蛋白质引起身体过敏,或是饮食不当、过量,都有可能引发横纹肌溶解症。
  据《新民晚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 金佛山
 天朝明志 发表于: 2016-8-2 03:07:00|只看该作者

一家5口吃15斤小龙虾 事后4人被诊断横纹肌溶解

源自:新闻晨报

  专家提醒,一次大量进食小龙虾可能存在诱发横纹肌溶解综合症的风险。
原文标题:一家五口吃了15斤小龙虾 致病“元凶”尚无法确定
⊙ 记者:李晓明 徐妍斐 见习记者:谢竲

  市民吴先生一家五口出现全身肌肉酸疼,送医后4人被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综合症,怀疑与食用小龙虾有关。该事件经晨报报道后,引发市民广泛关注。记者昨天获悉,事发当晚是该户人家今年第一次吃小龙虾,一共吃了15斤。

两名患者已经出院
  昨天,记者从普陀区中心医院获悉,两名患者经过治疗后情况良好,目前已经出院,另一名病情稍微严重的46岁女患者情况也明显好转,相关指标已经平稳,目前还在留院观察。被送至儿童医院就诊的儿童目前情况平稳。
  随后,记者找到吴先生一家7月30日晚就餐的小龙虾店。据店主介绍,当晚吴先生一家来到店里吃饭,点了一份小龙虾套餐,包括冰镇、麻辣、十三香等各种口味,一共是15斤,一家人称味道不错,将所点小龙虾全部吃完。
  据悉,这也是该户人家今年吃的第一顿小龙虾。当晚9点多,店方接到吴先生电话,称孩子小龙虾吃多了,身体出现不适。“后来情况比较严重,人都送到了医院,我们得知情况后也去医院看望了他们。”店长说,这两天店里也一直关注着吴先生一家人的情况,希望他们能尽快好转。

所食小龙虾从盱眙采购
  究竟吴先生一家患病与食用大量小龙虾是否有关,目前普陀区相关部门已经介入调查。经查,该小龙虾店证照齐全,相关部门也已将该店小龙虾进行送检。
  该小龙虾店店主表示,店内售卖的小龙虾质量可靠,经得起检验。小龙虾都是从江苏盱眙直接采购的,由一家正规资质的供应商提供货源,每一只虾都保证在一两以上,每天早上从盱眙那边送货到店,然后店方清点,将死虾剔除,“不存在卖假的可能,也绝不会让一只死虾流向餐桌。”此外,小龙虾上餐桌前要经过两次清洗,供应商发货前清洗一遍,送到店里后工作人员会用刷子再清洗一遍,“洗虾粉”是禁用品。
  “我们从今年5月份开始销售小龙虾,到现在平均每天销量在100斤左右,那么多顾客都吃了,还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店长表示,对吴先生一家患病也感到非常蹊跷,他们会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希望能够早日查明原因,让消费者放心。

[新闻链接]
吃小龙虾致“肌溶解”无定论

■ “洗虾粉”是罪魁祸首?
  横纹肌溶解综合症也称哈夫病,是指一系列影响横纹肌细胞膜、膜通道及其能量供应的多种遗传性或获得性疾病导致的横纹肌损伤,细胞膜完整性改变,细胞内容物(如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小分子物质等)漏出,多伴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及代谢紊乱。
  据悉,小龙虾引起横纹肌溶解征的原因、机理至今不明,还存在较多疑点。食品安全专家指出,没有明确的科学证据证明吃小龙虾导致横纹肌溶解征。此前,有说法称清洗小龙虾的“洗虾粉”含草酸,是导致哈夫病的罪魁祸首。然而草酸在食物中广泛存在,“洗虾粉”中草酸的含量不足以引起多大危害,因为草酸是强酸,具有腐蚀性,要是含量多,吃下去首先就会侵蚀消化道,引起恶心呕吐、烧灼感等不适,不符合哈夫病的临床症状。另外,小龙虾身体内重金属含量超标或者小龙虾在生长过程中富集了某些能导致肌溶解的药物等说法,至今也无定论。还有观点认为,发生横纹肌溶解征的人,是因为自己个人体质对小龙虾严重过敏。
  也有专家表示,引起横纹肌溶解征的原因多达100多种,食物仅是其中的一种原因,疑似食物包括水牛鱼(美国加州)、小龙虾,还包括牛蛙、鲈鱼、基围虾、三文鱼等。

■ 一次不要大量进食小龙虾
  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秘书长姜培珍表示,食用科学养殖、经检验合格的小龙虾是安全的。烹调后的小龙虾如有浓烈腥味、虾体散开发直、肉体松软无弹性、颜色变暗且壳身有较多的黏性物质,很可能是死虾,不能食用。
  进食小龙虾要有度,一次大量进食小龙虾可能存在诱发横纹肌溶解综合症的风险。而且龙虾是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多吃还可能诱发痛风。吃完小龙虾24小时内,肌肉酸疼要就医。

■ 以下人群慎食、不食小龙虾
  专家表示,虽然食用小龙虾患横纹肌溶解征的几率并不大,但建议以下人群慎食、不食小龙虾:
  患有痛风、高尿酸血症和关节炎者不宜吃,更不能搭配啤酒,因为嘌呤过高,易在关节内沉积尿酸结晶加重病情。
  胃肠敏感者慎食。大量调味料的刺激、小龙虾清理的不干净、或者某种不明物质,都易引起腹痛、腹泻。
  孕妇和乳母慎食。
  过敏体质者慎食。
3# 峨眉山
 泡泡老忍者 发表于: 2016-5-10 10:07:02|只看该作者

男子暴食3盆小龙虾患胰腺炎 抽血抽出白色油脂

源自:荆楚网
原文标题:男子暴食3盆小龙虾突发胰腺炎 抽血抽出大半管“油”

  长江日报讯(记者:黄莹 通讯员:马遥遥)眼下又到了吃小龙虾的季节。38岁的余先生为了尝鲜,一次吃下3盆小龙虾,结果剧烈腹痛被紧急送医。在医院抽血竟抽出大半管乳白色的油脂,被诊断为急性重症胰腺炎,有生命危险。
  家住百步亭的余先生体型偏胖,是个“好吃佬”。他一年前得过胆结石,但出院后没怎么管住嘴。
  前日下午,他下班开车回家,发现沿路几家餐馆都开始卖油焖大虾,就约了几位朋友去尝鲜。余先生一行三人点了两盆油焖大虾,吃完后觉得刚上市的小龙虾个头较小,没吃过瘾,于是又点了几盆。席间,他吃了3盆油焖大虾,喝了半斤白酒。当他买完单准备离开时,突然感觉腹部疼痛,趴在桌上休息了一下也不见缓解,朋友赶紧将他送往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
  到医院时,余先生整个后背已疼得无法靠卧了,并且出现呼吸困难、心慌等症状。CT检查发现,他的胰腺有渗出坏死,且血脂高出正常值近30倍,医生抽血竟抽出大半管油脂,诊断他患了脂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且胰头已经坏死,有生命危险。随后,医生为余先生进行了手术,清除了坏死的胰腺组织。目前,余先生已脱离危险,还需进一步住院治疗。
  该院后湖院区肝胆胰外科主任朱岭介绍,胰腺炎的诱发因素有脂源性、胆源性及其他原因,余先生是高血脂诱发的。高血脂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有,但一旦到达发病临界点,哪怕只是一口肥肉都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平时喜欢吃大鱼大肉、体型偏胖的人要定期体检,以免血脂“爆表”带来危险。
源自:长江日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 四姑娘山
 小姑凉可爱 发表于: 2015-8-4 04:07:00|只看该作者

夫妻俩狂吃10斤小龙虾患病进医院 全身肌肉酸痛

源自:现代快报
  曾经一度销声匿迹的“小龙虾病”又来了。
  昨天,现代快报从南京鼓楼医院获悉,该院近日收治一对夫妻,疑因食用小龙虾,导致双双患有横纹肌溶解综合症。据悉,这是今年南京出现的第一例“小龙虾病”,医学专业上称为“哈夫病”,病因至今未能找到。
⊙通讯员:王娟 现代快报记者 刘峻

小龙虾
又肇事
吃了小龙虾
夫妻俩肌肉酸痛

  7月29日晚上,24岁的唐小姐(化姓)一家六口家庭聚餐,本是一件开心事,却不料一大盘小龙虾下肚,唐小姐夫妻二人却住进了医院。
  据了解,当晚,一家人共吃了10多斤小龙虾,夫妻二人大概吃了10斤。次日早上醒来时,唐小姐感到颈部和背部酸痛难忍,以为是吹空调受凉或者落枕了,也没太在意,匆匆上班去了。而后,唐小姐酸痛症状更加明显,从颈背部蔓延到了小腿,全身只要有肌肉的地方都剧烈酸痛,连站都站不起来了。
  唐小姐立刻联系了老公接她去医院,路上一交流才得知,老公也有类似肌肉酸痛的症状,两人怀疑跟前一晚吃了小龙虾有关。

肌酸酐酶
最高超标20多倍

  到了鼓楼医院急诊科,唐小姐和老公描述了病情和前一晚食用小龙虾的情况,接诊医生立即怀疑是食用小龙虾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综合症,并安排两人做血常规、尿常规和心电图检查,检查结果证实了医生的诊断。
  鼓楼医院急诊科专家告诉记者,夫妻俩病情都比较轻,还没有出现“酱油尿”等典型的横纹肌溶解综合症现象。“唐小姐入院初检,肌酸酐酶指标为400多,入院后达到了5000多,经过治疗后,又降到了500多。正常该指标为200多个单位。”急诊科专家告诉记者。
  目前唐小姐仍然在鼓楼医院急诊科住院治疗,老公症状稍轻。

对话病人:
可能吃得太多了

  昨天,现代快报记者赶到鼓楼医院,这对夫妻告诉记者,以前吃小龙虾,也没有出过这样的事情,可能这次吃得太多了。


  :你们吃了多少小龙虾?
  唐小姐:一桌六个人,长辈亲戚没有吃多少,都在喝酒,每个人大概两三只。我和老公以及我妹妹,吃得很多,一共吃了十多斤小龙虾。我一个人吃了可能二十多只都不止。我妹妹晚上回家晕车,半路全都吐了,算是躲过一劫,我们没有躲过去。以前也吃过小龙虾,但是没有这一次吃得这么多。


  :小龙虾清洗得干净吗?
  唐小姐:小龙虾质量可以保证,都是自己家人弄的,也是自己家人烧的。小龙虾个头还大,挺饱满,也不脏,尾巴都是干净的,所以出这个事情也很奇怪。


  :一般吃小龙虾哪个部位?
  唐小姐:我和老公都吃小龙虾黄的,尾巴上的虾线也没有太专心地抽去。


  :这个病是什么感觉?
  唐小姐:吃完小龙虾当天晚上,一点事情没有。就是第二天,感觉先是后背疼,接着感觉每块肌肉都疼。现在好多了,但是还要住院,继续挂水。我老公症状轻,也好多了,不过指标暂时还没有完全降下来。

这是个
什么病
“小龙虾病”
严重起来真要命

  鼓楼医院专家告诉记者,凡是与运动能力相关的肌肉都属于横纹肌,横纹肌溶解综合症病因复杂,最常见的就是过量运动、肌肉挤压伤、因缺血、代谢紊乱、药物、感染等因素导致发病。
  而哈夫病是在食用鱼类产品24小时以内发生的横纹肌溶解综合症,上个世纪最先在欧洲出现。1924年在波罗的海的Haff海岸出现急性中毒性肌肉病的流行,其表现和我国患者吃小龙虾类似,当时多数病人迅速恢复正常,仅个别严重病人死亡。
  在2000年8月5日到11日之间,北京更早发现哈夫病。当时北京的不同地区连续出现近20位症状相近的病人,所有症状在患者停止吃小龙虾后1-3天逐渐缓解。
  2010年,南京曾经出现小龙虾事件,总共发现了23例病人,病人食用小龙虾后,发生了横纹肌溶解综合症,有的病人尿液甚至成酱油色。后来经过国家疾控中心专家诊断,23人所患为“哈夫病”。
  南京小龙虾事件两年之后,也就是2012年,南京再次出现两例“小龙虾病”。不过,省疾控专家认为,这两例病例为“孤立事件”。记者从医院了解,当时一名男病人为44岁,吃了10只小龙虾,5小时之后发生了横纹肌溶解综合症。食用的小龙虾来自南京一家农贸市场,患者是自己购买自己加工,红烧食用,其间饮用了白酒。其他同食的4人无异常。另外一名病人为女性,31岁,在朋友家吃了10只小龙虾,结果发生横纹肌溶解综合症。食用的小龙虾是在南京地区河塘自己钓的,同餐还有4人,也未发病。
  鼓楼医院专家告诉记者,这样的病例临床零散能看到,不是太常见。

南京曾出现小龙虾事件
之后只是零散病例

  食用小龙虾为何会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症目前在科学研究上尚无明确定论。江苏省疾控中心专家说,2010年出现小龙虾事件后,曾一度进行调查研究,但是时至今日,没有一个定论。
  曾经有人推测认为,祸首可能是主要成分为草酸、柠檬酸和亚硫酸盐的“洗虾粉”,以及在小龙虾的养殖环节使用的相关药剂。也有专家推测认为,很可能是成批的小龙虾中一些死掉的虾,诱发了某种细菌毒素的大量产生,从而导致食用者感染、中毒。耐热性毒素中毒的可能性最大。不过,这也仅仅是推测,尚无证据证实。
  专家表示,2012年的南京两例病人中,入院后都没有进行抗生素治疗,但是却从血样和尿样中检测出同一类型的抗生素。研究人员表示,抗生素是否就是致病因素,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省疾控中心:
致病原因至今没找到

¤ 温馨提示
头、腮、肠、黄
最好都别吃

  省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小龙虾头、腮、肠,以及很多人最爱吃的虾黄,最好剔除,不要食用。一般说来,小龙虾的肠道等消化系统,往往容易聚集重金属,烹饪前应把虾线拉出来。头、腮虽然是重金属比较集中的地方,但一般不会食用。
  省疾控中心专家说,在搞不清楚虾子干净与否的情况下,虾黄要少吃,最好不吃。因为从检测来看,虾肉很安全,一般没有什么重金属污染,但是有一些样本,虾子脑部重金属会有一点超标。虾黄位于头部,容易遭到污染。此外,专家特别提醒,小龙虾的头部和腮部是藏污纳垢的主要部位,建议不要食用。
  鼓楼医院专家告诉记者,小龙虾本身是没有毒性的,正常吃小龙虾一般不会致病。致病的原因有可能是小龙虾养殖、清洗或者烹制等其他环节出了问题,也有可能由于遭遇了污染等因素,携带了某种物质。如果在吃小龙虾后半天到一天内出现浑身肌肉酸痛僵硬、尿液呈酱油色等症状,千万引起重视,立即到正规医院就诊。

监测
小龙虾已纳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据悉,目前小龙虾已纳入江苏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根据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局提供的最新资料显示,南京市是全国的小龙虾消费大市,其主要产品产自苏北、安徽等地,通过多种流通渠道进入南京。南京本地小龙虾养殖量相对不多,全市成规模养殖的单位主要有六合河王龙虾养殖合作社和浦口长青龙虾养殖合作社2家,其他均为零星的个体农户,2014年全市小龙虾主混养面积为3.2万亩(主要是混养套养面积),产量140多万公斤。监管部门委托国家轻工业食品质量监督检测南京站(工业大学),在玄武、秦淮、建邺、鼓楼、雨花台、江宁、浦口、高淳等8个区56个农贸市场,抽取了100个批次小龙虾,快速检测菊酯类农药残留(项目为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氰戊菊酯7项),全部合格。
1# 贡嘎山
 远方的雁 发表于: 2015-4-10 10:47:03|只看该作者

男子疑因吃大量小龙虾患肌肉溶解症

源自:长江商报
  (记者:胡梦 通讯员:尹茜)小龙虾刚上市已经放倒了一名小伙子。因吃下大量小龙虾,武汉23岁的小忠不能进食、排尿,最后昏迷,经检查,确诊为横纹肌溶解症。
  3日晚上,小忠与朋友相约吃小龙虾,借着啤酒,小忠不知不觉吃了几十只,直到吃不下为止。当晚回家后,小忠就感觉到浑身无力,第二天下午5点,家人发现小忠一直昏睡,期间滴水未进,呼之能应,但不能交流。家人急忙拨打120将他送往武汉市普仁医院急救。
  查血结果显示,小忠的肌酸激酶高达10500U/L,医生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该院泌尿外科李永发医生表示,小忠发病前没有长期压迫的部位,没有剧烈运动,也没有服用特殊药物,只能初步判断可能与食用小龙虾有关。
  该科主任张超雄介绍,横纹肌溶解症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它不仅严重危害健康,还可能导致肾衰。市民如果吃小龙虾后出现乏力、腹泻、肌肉酸痛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得过横纹肌溶解症的患者一定不要再吃小龙虾。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 ...429496729429496730
返回列表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8 10:50, Processed in 0.093601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