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59|回复: 0

[其他教育与实践脱节 科研诚信不足凸显教育缺位

 [复制链接]
源自:新浪科技综合
源自:中国科学报

  2018年以来,大规模撤稿事件、学术造假等重大学术不端事件频发,震动了科学界甚至整个社会,严重损害了中国科学家的形象,也产生了恶劣的国际影响。
  如何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已成为全社会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
  近日,来自科技界、学术界和出版界的专家代表聚首由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办的“2018中国科学院学部科技伦理研讨会”,专家们不约而同地都提到了“科研诚信教育”的问题。

科研诚信教育缺失
  “当前,仍有一些科研人员对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不甚了解,缺乏全面系统的培养。”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规范与伦理研究支撑中心执行主任李真真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早在2011年,中国科协就曾做过相关调查,结果表明,近四成科技工作者对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缺乏了解,近半数没有系统学过科研规范知识,相当数量的研究生科研诚信意识淡薄。
  近年来,情况虽有改观,但形势依然严峻。学生通常在传统的科研实践当中接受行为教育,以师长“言传身教”的方式学习规范,但这样显然是不够的。
  “现在遇到了很多科研诚信方面的问题,说明了我们教育的滞后。”李真真说。
  “科研诚信与年轻人的教育息息相关,然而遗憾的是,我国诚信教育严重缺失。”《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A/B》前总编、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副理事长张月红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从全球诚信意识分布来看,中国落后于发达国家。
  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的数据显示,其会员来自六大洲96个国家,共有12095家会员,中国作为全球科技论文发表数量最多的国家,却只有寥寥的349个会员。
  此外,全球最大的同行评审期刊文摘和引文数据库scopus的数据显示,110多份与科研诚信和科技伦理相关的期刊中,没有一份来自中国。
  “这反映了国内的科研诚信意识比较淡薄,”张月红说,“我们不能只喊口号,要建设科研诚信,需要办以科研诚信和伦理为主题的期刊,随时报道案例,给年轻的学术和科研人员一些可借鉴的经验或教训。”
  中国农业大学情报研究中心主任赵勇课题组梳理了1980~2017年我国中央政府和各部委机关发布的共102项科研诚信政策后发现,政策多侧重事后管理,而对事前的科研诚信教育强调不够,仅有24项。

认识提高但资源不足
  科学行为规范主要在系统的科学训练和科技实验过程中获得,但由于各种原因,这种系统的传承方式被打断。
  需要指出的是,伴随着国家政府部门、科学共同体与公众对学术行为失范、科研不端行为的高度关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加强科研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今年6月5日,中办、国办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其中对加强科研诚信教育和宣传提出了特别要求:将科研诚信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在入学入职、职称晋升、参与科技计划项目等重要节点必须开展科研诚信教育。
  在李真真看来,虽然科研诚信规范教育日益受到我国政府和学界的重视,但仍然存在制度化教育缺位和不到位的问题。
  在我国高校,科研诚信和规范通常在“入学教育”、《入学手册》中提到,或者部分老师会在课程第一节课进行“温馨提示”。
  中科院院士翟婉明表示,至少在研究生阶段,应该专门开设讲授学术规范、科研诚信内容的选修课甚至必修课。
  但问题又来了,讲什么?谁来讲?怎么讲?参考书是什么?
  “教育资源匮乏成为我国科研诚信规范教育的一大瓶颈,师资严重匮乏造成大学设立科研诚信课程的困难。”谈及原因,李真真表示,长期以来,科研诚信教育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当中,效果达不到。
  在她看来,科研诚信是一套系统的知识体系,不应该是一次性的,以传统的德育教学方式宣讲科研诚信规范,会使得科研规范教育与科学实践严重脱节。
  此外,有些授课教师、学业导师甚至也未接受过全面专业的科研诚信教育,即使设有相关课程,其授课质量也大打折扣。

借鉴经验 培养师资
  教育重在“防患于未然”,当科研诚信意识和负责人的行为规范内化为科研人员的习惯和自觉行动时,学术不端和学术不当行为才有可能不复存在。
  事实上,真正有意做出学术不诚信行为的人并非多数,绝大多数尤其是学生和年轻科研工作者并不知道自身行为已经构成学术不当或是学术不端,这也更加凸显教育的重要性。
  在科研诚信教育方面,欧美国家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20世纪90年代,美国开始重视科研诚信规范教育,以“预防为先,惩罚为后”的理念推进了科研诚信教育制度化的建设。
  比如出版系统性教材,将科研道德和科研规范的内容纳入新生手册以及呈现在校园网站、图书馆网站,设置以案例为主的专门课程、专题研讨会和学术讨论会等。
  “案例教学让学生记忆更加深刻,教育的形式多样化。”李真真介绍,与国内灌输式课堂不同,国外的课堂有更多的互动,还会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或采取主题夏令营的形式。比如,当实验室中出现学术不诚信行为后,实验室便会聚焦此类问题,组织主任、研究员、学生等进行讨论,“这个过程中,他们对纸面上的规则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引路人的角色很关键,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十分重要。李真真表示,国外经验表明,系统化的科研道德规范教育应由从事该研究的人来做,他们不仅熟悉科研道德规范的内容,也懂得如何传授相关知识。
  “唯有年轻人在教育上成功,才有诚信社会在未来的成功。”在张月红看来,事后惩戒固然重要,但从一开始就教育科研工作者诚实守信而非谋取利益,这才是遏制学术不端的治本之策。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谁说的等待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谁说的等待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谁说的等待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谁说的等待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谁说的等待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谁说的等待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苦苦等快递的日子,可能就要到头了! MBTI性格测试是什么?它为何会风靡全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1 05:59, Processed in 0.124801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