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170|回复: 4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文物·古迹自贡古盐道考察 发现天下第一古盐卤井始建年代线索 大公井具备申遗潜力

 [复制链接]
自贡发现天下第一古盐卤井始建年代线索
源自:四川新闻网
贡井东岳庙前出土的遗物(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副馆长程龙刚摄)
专家考察贡井河心菩萨石(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副馆长程龙刚摄)

  四川新闻网自贡9月9日消息(记者:刘瑞)今日上午,在自贡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自贡市文物管理局)召开了自贡盐运古道考古调查通报会。四川新闻网记者从会上获悉,7天考察结束后,考古调查组将尽快形成《自贡井盐遗址及盐运古道考察报告》和《自贡井盐遗址及盐运古道考察文物点价值评估报告》。

  会上,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考古调查组组长高大伦介绍了此次考古调查情况。在9月2日至8日的7天内,共考察文物点95处,其中文物建筑59个、遗址4个、道路6条、古城镇8个、水运系统遗址15处、摩崖石刻2处、古墓葬1处,从文物点的数量和质量看,具有较高的文物文化和社会价值。

  据高大伦介绍,大公井遗址是此次考古调查的重点之一,文献记载大公井初凿于北周武帝时期。通过此次调查,专家发现在大公井遗址最下层,发现了可能是南朝晚期至唐代的青瓷片,这与历史记载的大公井开凿时代相近,为探索大公井遗址的始建年代提供了重要线索。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壳子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壳子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壳子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壳子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壳子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壳子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深夜成都街头百万玛莎拉蒂三连撞 事故原因正在调查 四川东北部将有大暴雨 阿坝等6市州地灾风险大
2# 四姑娘山
 楼主|壳子 发表于: 2014-9-9 22:24: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同时从盐运古道本身来看,高大伦认为,自贡地区保留了大量的以自贡为起点的通向黔滇湘鄂的盐业古道。从考察情况看,自贡的盐运古道以水运为主、陆路为辅,其中水路主要通过旭水河、釜溪河、沱江形成了以码头、堰、桥、槽、闸等共同构成的水运系统遗址,还形成了一系列因盐而兴的古镇。陆路方面也存在着从自贡到宜宾、内江等地的盐道,还需要进一步调查和发掘。

〓 相关链接:
  大公井,被誉为天下第一古盐卤井。据史料记载,它始凿于汉,北周时因井建公井镇,唐置公井县,明转称贡井。1939年贡井与自流井合建自贡市。其所在地贡井天池山下的老街河畔,是历代井盐生产的重要区域。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染姐 发表于: 2014-9-10 07:24:01|只看该作者

自贡古盐道考察结果出炉 专家认为大公井具备申遗潜力

源自:华西都市报
古盐道(资料图)
  华西城市读本实习记者周洁华西都市报:“千年盐都”井盐开采历史已有近两千年,自东汉章帝时期这个地区开凿出第一口盐井,到这里因盐设镇,因盐设县,因盐设市,几乎所有的建设历程都跟盐有关。川盐济楚,也得于地理优越,川盐顺长江漂流而下就进了各地百姓灶台,盐商富贾带动盐业发展运输,也为盐都留下了“古盐道”这一文化遗存。
  9日上午,华西城市读本记者了解到,经过考古学、古建筑、交通史、盐业史方面的国内专家对95处文物点考察后,自贡古盐道考察结果出炉,专家们一致认为,自贡盐业的珍贵文化遗产使自贡井盐遗址及盐运古道初步具备成为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潜力。

历史遗珠
明清盐商盐工筑公馆 密布周边几十公里

  在为期七天的考察期内,专家们共考察文物点95处,其中文物建筑59个、遗址4个、道路6条、古城镇8个、水运系统遗址15处、摩崖石刻2处、古墓葬1处。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考古调查组组长高大伦说,自贡以盛产井盐闻名,早在东汉和南北朝时期,就分别出现了以“富世井”和“大公井”为代表的盐井,明清时期迅速发展,形成了以自贡为中心,沟通黔、滇、湘、鄂的食盐运销路线,并且盐商盐工们在沿线修筑公馆、码头、船艚等,这就是古盐道的由来。高大伦说,自贡的古盐道并非只有一条,而是井盐从自贡出发,发往周边几省市。“起点是自贡的各个盐井,运往周边省市,并不止一条固定线路,盐作为调味品,终点是老百姓的灶台。”
  专家们认为盐运古道相关的文物建筑具有空间分布密集、紧紧围绕盐的勘、采、产、运、销为中心的布局特点。以自贡市为中心,以盐运古道为主要路线,散布在盐道周边区域的几十公里范围内的文物建筑类型包括民居、宫、堂、庙、馆、碉楼、牌坊等,其数量之多、体量之大、装饰之精美,聚集程度及保存的完好度,在四川地区乃至全国都是十分罕见的。
4# 金佛山
 染姐 发表于: 2014-9-10 07:24:01|只看该作者
考古发掘
灰烬和青瓷片述说“大公井”千年历史

  大公井是本次考古调查的重点之一,据史料记载,大公井开凿于北周武帝时期,迄今为止未进行过考古工作。据史料记载,大公井位于贡井天池山东南麓的旭水河畔,和富世井并称为“姊妹井”,有着1400年历史,是中国井矿盐发祥地之一。至于它的具体位置,如今,却没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
  自贡专家宋良曦说,专家们对大公井传说记载中的文化遗存进行了勘探和试挖掘,“以前只是一种老百姓的传说,而本次调查不仅发现若干层灰烬,还在遗址最下层发现了可能是南朝晚期至唐代的青瓷片,可以证明传说中的大公井遗址就在这里。”
  除此之外,位于富顺县大城乡虎头村东南400米沱江之滨的虎头城,是南宋时期数十座山城形成的抗蒙山城防御体系中重要的一座城,长约400、宽约100余米。现存城门,内外城墙、炮台等。专家们认为其保存较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专家说──
具备申遗潜力建议合理保护利用

  自贡的盐运不仅仅涉及盐运古道,在勘、采、产、运、销等方面也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这与世界遗产强调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是相契合的。专家们认为,这些自贡盐业的珍贵文化遗产使自贡井盐遗址及盐运古道初步具备成为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潜力。
  “大公井可能不是以一口井的形式孤立存在的,在遗址附近可能存在盐井群,我们希望通过后期的考古工作找到更多的遗存。”高大伦建议,对发生或濒临垮塌但有重要价值的文物建筑应尽快编制保护方案、采取应急抢险措施。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染姐 发表于: 2014-9-10 07:24:01|只看该作者
自贡古盐道主要线路:
  水路:旭水河→釜溪河→沱江→汇入长江→发往四川其他市州以及重庆、贵州、云南、湖南、湖北
  陆路:向南:自流井、贡井→舒坪镇→仲权镇→漆树镇→进入宜宾五驰道连接进入云南昭通、曲靖
  向北:自流井、贡井→内江威远→资中→成都
  东北:自流井、贡井→牛佛古镇→内江隆昌→重庆荣昌
  东南:自流井、贡井→糍粑坳→富顺县→泸州胡市镇
  向西:自流井或贡井→经成佳镇→荣县→来牟镇→进入乐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 23:23,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