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582|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天朝明志 发表于: 2014-9-27 08:07: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其它冯海宁:“被动吃空饷”是打编制痼疾的脸

 [复制链接]
源自:新京报
  议论风生
  永州不少干部“被动吃空饷”,且返岗后没事做,暴露的超编问题不容忽视。而相关治理,应从编制改革着手,不能止于对“官仓鼠”行为的整顿。
  湖南永州干部陈景云发帖举报自己吃空饷7年遭工资停发,举报却无回音事件,引起广泛关注。随着媒体深入调查,发现更“玄乎”的是:陈景云透露,永州零陵区共有超770人吃空饷,而媒体采访发现,许多吃空饷的干部均表示,吃空饷并非其本意,“是上级叫我们休息”,他们想返岗却没事做。
  目前,许多地方都展开了对“吃空饷”情况的集中治理。“吃空饷者也成了舆论指责的主要对象。然而从永州的情况看,“吃空饷”的根由倒未必是个别人搞投机、做官仓鼠,而是另有其因。像当地不少吃空饷人员就表示,并不是自己愿意吃空饷,而是被动为之,这包括三类人员──改非人员、退养人员和外出人员。而这三种人员吃空饷都源于当地一项“土政策”,即干部超过一道年龄线(零陵区曾是45岁)后,就被领导安排休息,但工资照发。
  细看来,这些被动吃空饷人员一般并无权力靠山;且离岗是为解决领导超职数问题。与其被动吃空饷对应的,则是“返岗没事做”。这也消解了相关整治的实际效用。
  “返岗没事做”,揭示出涉事单位编制的不合理,暴露出很多单位的编制人数与实际需要严重偏离,“官满为患”,人浮于事。而在编制痼疾外,地方“土政策”对法律的架空也值得反思。根据《公务员法》相关规定,公务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才能退休。即使可以提前退休,也要本人自愿提出申请。当地有关部门私定“土政策”,理应追责。
  而对“被动吃空饷”背后的编制乱象,应看到,国家、各地并不乏治理动作,早在2007年,《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获得通过。但囿于专职监督检查人手的缺乏,且缺乏法律规制,这些存量问题积久成习,并未得到较好的解决。
  在此情境下,有必要解剖该个案,并推动《编制法》早日制定,既保障编制容量的规范性,也将超编等问题置于法律制约框架下。有学者指出,其实在唐朝就已将超编纳入犯罪范畴。《唐律疏议·职制律》规定,凡“署制过限及不应置而置”的,主管官员,每超编一人,杖一百,超编十人要判二年徒刑。今天为治理确立法律支架,更有必要。
  因此,整治这类“被动吃空饷”,不应止于查清多少人在吃,让吃空饷人员回单位上班,更要实现源头治理:体制内人事编制管理的滞后性,在“被动吃空饷”中已显现出来,也只有实现编制改革、现代化管理,才能渐次杜绝“有编制无班上”的荒诞一幕。
⊙冯海宁(媒体人)
原文标题:“被动吃空饷”是打编制痼疾的脸)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天朝明志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天朝明志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天朝明志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天朝明志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天朝明志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天朝明志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姜泓冰:勿让临聘教师成“历史问题” 朱恒顺:降低立案门槛,让民告官不再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3 20:33,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