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73|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泡泡老忍者 发表于: 2014-10-12 08:47: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其它刘志权:检讨教授“失足”科研经费机制当改

 [复制链接]
源自:京华时报
  本报特约评论员刘志权
  当不正常的现象普遍存在时,就需要反思和拷问制度。科研经费制度的改革,应该以保护科研者的研究热情,以及建立防微杜渐的监督体制为要旨。
  在中央密集的整治专项资金行动中,对科技部巡视的最终结果并不出乎意外:5所大学的7名教授弄虚作假套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2500余万元。另有多起严重违反科研经费管理规定的“典型问题”涉及多个名校课题组。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伸手必被捉。但7个教授“倒”下了,我们感到的不应是欣慰而是沉重。多年来,高校的科研经费腐败几乎是全国公开的秘密。若加大巡查力度,想必会有更多“惊奇”浮出水面。而能获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的,都是国内相关学科的翘楚。培养这些人才不容易,这种损失,其实不限于当事者,也是国家的。当事者固然咎由自取,但国家层面的损失,谁来埋单?
  经验是,淮橘为枳,当不正常的现象普遍存在时,就需要反思和拷问制度。
  科研经费申报制度的问题早就饱受诟病。评审验收专家之间抱团默契互惠、缺乏严格论证、跑“部”“钱”进、只管审批不管验收、课题低水平重复或重复申报,各类怪现象层出不穷。有效监管的长期缺乏,造成了“圈钱”行为的泛滥,并进一步加大了科研人员对法律的轻慢。这种情形,是否需要对有关部门问责?
  在人文科学领域,科研经费制度不合理还体现为另一种情形。比如国家哲学社科基金的项目经费已达15万元,但劳务支出比例严控在20%以下且不能支付给专家本人。事实上,很多项目的物质支出不需要这么多,而专家的巨额时间和脑力劳动付出却被制度性忽视了。
  面对问题,相关部门正在积极“整改”。但整改并非第一天开始,其效果则不容乐观。相反,一种“矫枉过正”的僵化正在形成。
  比如,一个跨度数年的大型项目,可能使用的仪器还未完全可知,但在申报之初,预算就必须逐项填报,整体误差不超10%。不切实际的要求催逼出了不负责任的填报。再如,所有外出开会,必须会议通知、来回车票、异地住宿发票,各项要素缺一不可。这种“证据链式”的报销机制,对相关部门来说是省事了,但却是以缺乏人文关怀的“证据链”式的有罪推定思维为基础的。
  科研经费制度的改革,应该以保护科研者的研究热情,以及建立防微杜渐的监督体制为要旨。如果整改不面对呼声甚高的明显问题,只是着眼于免责思维的“一刀切式”的制度,这不是整改,而是懒政。这种情形,谁来管?
原文标题:检讨教授“失足”科研经费机制当改)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泡泡老忍者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泡泡老忍者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泡泡老忍者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泡泡老忍者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泡泡老忍者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泡泡老忍者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舒天烈:期待故宫的有效“建筑管理” 韩涵:广州全面“禁电”合法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5 04:42,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