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038|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2020年湖北农艺师“守橘”40年 “育人授业”助农增收致富

 [复制链接]
源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标题:湖北农艺师“守橘”40年“育人授业”助农增收致富

杨承清(右一)手把手为农民传授剪枝技术(资料图) 李迪雅 摄
  中新网宜昌12月4日电(曹建华 李迪雅)农艺师义务守护柑橘试验田40年,并通过培育“土专家”、“科技明白人”助农民增收致富。湖北省宜都市红花套镇农技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杨承清4日受访时表示,只要他嘴能动、手能动、腿能动,就会“服务到底”。
  杨承清今年63岁,1979年来到红花套镇农技服务中心工作。1981年,他在到宜都市高坝洲镇白鸭垴村走访时发现当地很适合种植柑橘。于是他想进行试种,帮助农民增加收入,“种水稻只能饱肚子,要发展得种经济作物。”
  通过两年努力,杨承清做通了时任白鸭垴村村党支部书记陈家忠的思想工作,试种了3亩柑橘。1986年秋天,试验田第一年挂果,收获了3000多斤柑橘,卖了900元。村民们看到了柑橘的市场价值,也纷纷开始种植。
  随着柑橘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杨承清开始推广普及柑橘技术。1988年,他组建了一支265人的柑橘技术服务队,到宜都市及周边地区的村组、田间授课,传授实用技术,培育本地“土专家”。
  “原来我们种柑橘,在栽培、病虫防治、果树修剪上缺乏技术,杨主任的一对一指导使我们对柑橘的管理有了一个很大提高。”红花套村村民郭维华说。
  为了给农民们解疑答惑,杨承清还开通了技术服务专线,做到服务“不看人、不分区域、不讲条件”。2017年退休后,他又义无反顾留在农村,无偿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每次下乡都是自掏腰包,贴进去的车船费、肥料钱和资料费等费用达近万元。
  红花套镇党委书记李青松介绍,在杨承清带动下,该镇柑橘种植面积从1979年的3919亩发展到目前的4万亩,柑橘产量由1979年的52吨上升到10万吨,柑橘年种植收入达9000万元以上,占农业产值70%以上,已成为该镇的农业支柱产业。
  杨承清每年都要去试验田修剪、打药、施肥,每次去都要在那里住一个多月,和村民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2019年,他实施品改,栽下了200根脐橙苗,开始试验种植脐橙。 ●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小蘑菇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小蘑菇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小蘑菇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小蘑菇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小蘑菇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小蘑菇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11月中国汽车销量预计同比增长一成一 市场逐步回暖 看,湘大考研人的一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2 14:02,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