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5013|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徐茂兴 发表于: 2006-3-12 10:04:45|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2005年度十大茶叶盘点

 [复制链接]

 
  茶即迷药?对于茶,恐怕只有像迈克·米勒这样的美国人才会想到把茶归纳到那些千奇百怪的迷药行列里去。就在他的《迷药》一书中,茶与人参、罂粟曼陀罗、颠茄、烟草、龙舌兰等植物摆在一起,是“令人产生短暂的精神迷幻,得到愉快的升华感”的迷药原料。其实,那只是他捉住了茶叶皮相中浅层的生理感觉,并不能真正了解迷醉之于茶的更高境界还在乎心理的认知。(/菡阁图/长虹场地提供/百福茶业·茶艺乐园茶食府鸣谢:陈国璋谢宝瑜)
  在中国漫长的几千年历史里,茶叶和丝绸、瓷器始终交织一起,在它被应用过程中产生了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审美哲学—以至茶是政治的,历朝历代的政客认为茶就是与“重德、尚和、崇俭、贵真”相关的物质工具;茶也是文化的,大多数的文人骚客还是把茶当成引发创作灵感以助清兴的流行手段;茶甚至是禅意的,每一个在佛家修行的人看来,茶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茶是诸多物质里与中国人的日常中最为水乳交融的部分,也惟有中国的语汇里还留存着“醉茶”一词。

  醉,就是茶引发的中国式“迷幻”,飞升成为精神的核心时,就谓之“茶道”;而物化作味觉的巅峰时,就谓之“茶韵”。
  道只一种,韵却有万千。
  每一地出产的每种茶对每个人所产生的结果绝无二致,因此茶韵对每个人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属于个中翘楚的顶级名茶,只体验形、神、味就已经是感官的飨宴,而最难获得的韵是很多引茶为知音的人穷尽一生追求的缘分,也是划分不同社会阶层和文化品位的归宿。从普洱茶的“陈韵”,到铁观音的“观音韵”、武夷岩茶的“岩韵”……一个韵字,就是迷幻的佐证。
  迷幻的真相实际上就是对美好事物养成的一种惯性。
  不迷时太虚空,迷上时方圆满。

──武夷岩茶

要了解武夷岩茶,请加QQ 365449781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徐茂兴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徐茂兴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徐茂兴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徐茂兴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徐茂兴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徐茂兴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景泰蓝 怀旧文娱演出
2# 四姑娘山
 楼主|徐茂兴 发表于: 2006-3-12 10:05:45|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TOP1·醇香
  宋聘号圆茶80
  加菲猫曾经有一句名言,“巧克力也有缺点。你吃了,它就没有了。”这句话也适合套用在对普洱茶的价值评定上。这种“能喝的古董”,它的珍贵并非只体现在弥久愈醇,更在于近乎残酷的损耗。中国的各类名茶中,惟一以年份论英雄的普洱茶在近两年来完全动摇了以西湖龙井为首的茶叶霸主地位。这首先得益于云南大片保存完好的大叶种古乔木,借助了生存环境中的野樟树独特的香气。制成新茶的时候都野性难驯,只是一旦成为老茶和古茶时却能越来越温柔敦厚。在不断开发出来的各种实用功能中,最被人看中的就是其药用价值,暖胃和中,甚至可以治愈感冒。
  那些被认为奇货可居的老茶和古茶都是未经过任何渥堆工序,而直接经悠悠岁月自然发酵而成的陈年“生普”,一直是玩家心头的热爱;而与“生普”相对的使用快速陈化渥堆方式而成,也就是"熟普"。由于熟普柔顺滑口,虽在陈韵与口感上不及生普,刚刚学习喝普洱的生手,最好还是适宜寻找以摘采自乔木型古茶树、经渥堆与烘焙后的熟普入手。在行家看来,对普洱品级的鉴赏,其实是有很严格的原则。从年限、出产地、商号、外包装一直到最隐蔽的内飞(茶叶里的标识),这些多项识别的标准都有固定的形制。在清朝以前应属于"文献级",目前已无任何茶品存留;清朝中叶以后为"贡茶级",尊雍正年间产制的"普洱金瓜贡茶"为代表;清末后为"号字级",有民间产制的"同庆号圆茶""宋聘号圆茶"等流传,茶品约一百年左右;而"印字级"则以产制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红印圆茶"与五十年代的"福禄贡茶"等茶品为代表。1968年以后,此时茶饼包装不再印上"中国茶叶公司"字号,改由各茶厂自行生产,统称"云南七子饼",自此开始面市的大部分都已经是熟普了。位列号字级的宋聘号始创于清代光绪初年,和同庆号、福元昌号、同兴号并称为四大贡茶茶庄。其中那些正厂出品的百年老茶在品茗界中已经成为一个极品的专有名词,一饼陈期90年正厂出的宋聘号圆茶曾经在茶叶拍卖史中创下过上百万的最高纪录。现存的绝大多数宋聘号与干利贞联姻之后的干利贞宋聘号,也是名茶中的稀有珍品。甚至在后来群起仿制的赝品中也有不少精品出现。
  据茶艺乐园的主人陈国璋先生数十年的品茶经验,他认为上了陈期80年的古茶是饮用的最佳时期。如果是60年或70年的陈期,饮起来还会有些杂念,但一旦上了80年,茶就完全没有了一点烟火气,茶汤有着红葡萄酒一样的色泽,澄清鲜亮带油光,表面茶气有一层轻飘飘的感觉。“迷幻”,说的应该就是此时滋味吧。
  据说如果真遇见高人,甚至还能品出老茶的经历—是否在一地终老或是四处颠沛流离。

──武夷岩茶

要了解武夷岩茶,请加QQ 365449781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1 06:41,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